读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写写帮推荐)

时间:2019-05-13 08:3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写写帮推荐)》。

第一篇:读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写写帮推荐)

读怀特海《教育的目的》

怀特海(1861—1947年)是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和罗素合著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人类逻辑思维的空前进步,被称为永久性的伟大学术著作之一;他创立了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过程与实在》、《观念的历险》等是其哲学代表作。《教育的目的》则是他有关教育的演讲论文集,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全书一共六个章节,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节奏》、《自由与纪律的节奏》、《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和文学的关系》、《古典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大学及其作用》,涵盖了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他主张教育应该充满生气与活力,反对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引导他们自我发展;他强调古典文学艺术在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倡导使受教育者在科学和人文方面全面发展;他还重视审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认为受教育者“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道德教育便无从谈起”。应该说,他的教育思想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有许多不谋而合的地方。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说:“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努力失败的可悲证明。在古代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在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一种失败。”“只要我们把智力教育仅仅设想为获得机械的智能或仅仅在于系统陈述实用的真理,就不可能有进步。”

观照当下的学校教育,正呈现出这样一种机械的、为人们所诟病的面目:正常的知识传承,往往变成机械的操练,坦诚的心灵交流往往变成枯燥乏味的训诫;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使学生在灌输中逐渐丧失了作为“人”的丰富性;以意识形态作为德育工作和历史教育的主要内容,使教育难以脱离政治的巢臼而面临学生人文理想与创造智慧的枯竭;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教育发展理念,又使教育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大潮中沦为商品经济的附庸,失去了教育自身的尊严与规律,而教育却在盛世的喧嚣中沾沾自喜,抱着教育产业化的噱头寻找着权力的寻租——教育,正使我们的心灵不断趋向失衡而不知所措。我们时常发现: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是那样沉默寡言,毫无生气,可一旦下了课,他东奔西跑,能说能跳,是那样富有活力、充满朝气,这无拘无束的课间才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候。也许我们的课堂大多时候都只是为了教而教,为了学而学。在课堂上,学生不是为自己活着,不是为现实活着,仿佛是为教材活着。我们的课堂脱离了现实生活,成了无源之水。学生认真听课的目的,也许只是为了回答老师的提问,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许只是为了博得老师的表扬,抑或是为了给苦口婆心的父母一个交代。在这样的课堂中,哪会有智慧的火花迸发?哪会有快乐可言呢?

中国的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历来怀抱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传统,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将追求学识成就与国家的振兴联系在一起,并把这种理想融入自己的人格、信念、操守以及职业规范之中。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大潮下,这种信念与理想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教育这一“象牙之塔”面临着新的分化、蜕变,有的开始裂变甚至开始沉沦:那种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荣的道德操守日渐泛商业化,工作以能否为自己带来经济收益作为是否成功的标志。而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的大脑当作无生命的工具,当作一种僵死的物质,一种感受器,一种储存器,学生只是消极地接收知识,被动地接收知识,于是,任何知识、任何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成为呆滞的、凝固的、冷冰冰的、没有感情的一种储存。学生也就没有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活生生的生命思维。

怀特海指出:“在普通的文化课程中,学生会对特殊的问题产生兴趣;同样,在专业学习中,学科外在的联系使学生的思想驰骋于专业领域之外更广阔的空间。”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但当下的教育没有向学生展现生活这个独特的统一体,受那种急功近利、简单化的影响,很多教师仅仅靠一次讲座,一堂观摩课,“企图通过一种虚幻的方法作出高明的概括。”这不是教育进展的方式。这种看似热闹的方式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呆滞的思想”的体现。这种表演式的教学是一种作假,一种作秀,其所培养出来的人是“卖弄学问的人”,是分裂人格的人。

教育所要传授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的一种深刻的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的掌握者的生活有着特别的关系。在这个社会发展多元化,知识、技术更新换代频繁的今天,教师作为一个职业群体,应该承担起人类文明、人类智慧、人类先进文化的薪火传递者这一角色,在商业化的社会中树立起为人类文明已经所证明了的全新的价值理念和终极关怀意识,以全新的姿态投入社会实践生活,关注现实问题,并以自身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了解、参与,播撒民主的种子和自由创造之果,在未来建设者的心灵深处锻铸起理性与智慧之火,为我们这个民族培养更多的具有独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怀特海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思维。”这是一个比传授知识更加伟大、因而也更有重要意义的目的。知识是智慧的基础,但知识不等于智慧。不掌握某些知识就不可能有智慧,但人们也可能很容易地获得知识却仍没有智慧。何谓智慧?在怀特海看来,智慧就是对知识的掌握或掌握知识的方式。显然,智慧高于知识,是人可以获得的最本质的自由。现代教育把知识和智慧对立起来,只注重知识灌输,忽视智慧的启迪,必然导致大量的书呆子和空泛无益、微不足道、缺乏创新的死板知识,甚至根本无知识可言。当着我们摆脱了教科书、烧掉了笔记本、忘记了为了考试而背得滚瓜滥熟的细节知识的时候,换言之,当着我们不是成为知识的奴隶,而学会了积极地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时候,我们才最终拥有了智慧。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所提倡的“带着智慧进课堂”的思想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过去的知识惟其有价值,就在于它武装我们的头脑,使我们面对现在。”“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而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判断力,以及控制复杂情况的能力,使他们在特殊情况下应用理论知识对前景作出展望。”“人的大脑从来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处于一种永恒的活动中,精细而敏锐,接受外界的刺激,对刺激作出反应。你不能延迟大脑的生命,像工具一样先把它磨好然后再使用它。不管学生对你的主题有什么兴趣,必须此刻就唤起它;不管你要加强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必须即刻就进行;不管你的教学给予精神生活什么潜在价值,你必须现在就展现它。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也是一条很难遵守的规律。”

作为过程哲学的创始人,他认为过程在本质上是创造的,一切过程都面向了无数的可能性,都具有一种更为根本的新质。要实现这种新质,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超越过去,因为现在不完全是由过去决定的,它总是面向未来的。过程哲学的这一特征决定了过程教育哲学必然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哲学,即一种超越了现代教育之僵化观念的学说。

在教育发展史上,特别是在现代教育史上,除了少数知识蓬勃发展的时期以外,过去的教育几乎完全受着各种僵化观念的可怕束缚,这种僵化观念在现代发展到了极致。僵化的观念是一种仅为大脑所接受却不加以利用,或不进行检验,或没有与其他新颖的思想融为一体的观念;简言之,是一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性的观念。囿于这种观念的教育消极被动,没有节奏,满足于传授陈腐的知识,脱离了活生生的生活和实践,割裂了学科间的内在关联,扼杀了人之天才的创造活力,是一种毫无价值、极其有害的教育。怀特海认为,使知识充满活力而不是使之僵化,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人类走向伟大和崇高的每一次革命,无不是对各种僵化观念的反动。教育要承担起服务人类、增进自由的重任,就必须超越以被动的方式

接受他人的思想,就必须超越现代教育的僵化观念,就必须加强首创精神(包括思想上的首创精神和行动中的首创精神)。他指出:“成功的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必有某种创新。”“教育如果不以激发首创精神开始,不以促进这种精神而结束,那必然是错误的教育。”

在过程教育哲学中,创造、历险、享受和自由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创造性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进行历险、增进享受和获得自由的过程。在怀特海看来,教育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决不是一个机械的、被动的、往行李箱里装物品的过程,它充满了历险、享受和自由。要创造,就会有历险。教育的每一种创新都是对传统教育模式和现有教育秩序的突破,因而都是一种历险。现代教育的一大弊端正是受机械论的世界观所束缚,循规蹈矩,按步就班,把教学秩序固定化,长时间地使人按照固定的程序从事教学,从而使人的想像力变得迟钝不堪。怀特海认为,秩序和创新并不矛盾,秩序是一种变化和发展着的秩序,即一种必然包含着新质的秩序。如果一种秩序不能迈向更高的秩序即不能实现新质,那么就应当变革这种秩序。因此,在教育中,不能没有秩序,但更不能没有创造和历险。这似乎是一个两难,但“进步的艺术就在于既维护旨在变革的秩序,又维护旨在秩序的变革。”正是在这种创新与守旧、变革与秩序、自由与纪律的互动中,教育向前发展了。他十分欣赏英国剧作家萧伯纳在《英国佬的另一个岛屿》中的这样一句台词:“工作就是娱乐,娱乐就是生活”,认为教育也应该成为一种乐趣和享受。在他看来,学生们知道些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教育中得到愉悦;创造的愉悦乃是成功之必不可少的前提,甚至某种纯粹休闲的愉悦也是必不可少的。

怀特海认为,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教育的三种主要形式,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科学教育是训练观察自然的艺术,侧重于逻辑思维(用脑);技术教育是训练生产物质产品的艺术,侧重于知识的运用(动手)。人文教育则是通过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课程的学习,学会观察社会、进而学会生活的艺术。但是,源于现代哲学之精神与躯体、思想与行动之二元对立的现代教育却割裂了三者的内在联系,或是把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对立起来,或是把两者与人文教育对立起来,导致了狭隘的专门化,是一种“最糟糕的教育”。我们看到的大量眼高手低、高分低能或是虽有一定的科技修养、但又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就是这种现代教育的畸形产物。在怀特海特看来,只进行一种教育必然会有失偏颇,但三者的机械混合同样难以通达真理。关键是把握三者的必要张力,实现其最佳平衡。

现代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应试教育,支撑这种教育的是那种在精神上缺乏远见的、单调的物质主义的、现代机械论的世界观。这种教育割裂了学校和社会、认识与实践的联系,把学生当作考试机器,只注重书本知识,是对学生的灵魂和肉体的双重扼杀。怀特海并不完全否认考试的作用和意义,认为考试是教育节奏之精确阶段的一个必要手段。但是,当着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和奴隶,当着考试成了教育的目的甚至唯一目的的时候,在理论上说,它就成了一种非人的教育。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布鲁姆鲍格在《怀特海、过程哲学和教育》一书中指出:“在怀特海看来,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和审美旨趣的具体存在。”应试教育这种非人教育不仅在理论上误导了教育的发展,而且在实践中造成了大量的悲剧。这种教育虽然培养了大批会考试的学生,但社会需要的却是创造性的人才。它的悲哀恰恰在于,它对解决我们时代面临的问题贡献甚少。

怀特海出身于一个教育世家,其祖父和父亲都曾长期从事与教育相关的工作,他本人也曾在英美的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和哈佛大学这些顶级大学里担任过包括教授、系主任、教务委员会主任、理事会主席在内的多个不同职务,对教育有着极大的兴趣。这种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使得他对现代工业文明中教育的理念、制度和实践(特别是其中的弊端,如保守的观念、狭隘的偏见、僵化的体制)有着切身的体验和深刻的见解,因而他所提出的各种富有创造性变革意义的后现代教育理念也更具有针对性、启示性和可操作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可以说,怀特海所揭示的现代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在今天的中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

(特别是应试教育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的教育正面临着双重的任务:既发展现代性,继续为教育的现代化而不懈努力;又反思现代性,力图克服现代教育的种种弊端,迈向新的更高的后现代教育。怀特海的过程教育哲学所提供的一种建设性的后现代远见,为我们超越西方现代教育的发展模式,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后现代教育路径,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照。

第二篇:发现苗子-读怀特海《教育的目的》有感

发现苗子,培养苗子,惠及全体

——读怀特海《教育的目的》有感

老翁镇中心小学校 黄世彬

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完整提法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们只提“人的全面发展”,“自由”二字被忽略了。

我们再来看看怀特海对教育的目的是怎样阐述的。“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的深邃,又如艺术般的高雅。”“我们必须记住: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

在怀特海对教育的目的的阐述中,“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被巧妙地结合起来了,这也许就是译者大赞此书是奇书的原因之一。

教育是有节奏的,怀特海先生认为,在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这个道理不难理解,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常识来说就是我们的教育必须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联想到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现实,所有这些,都把老师这个职业妖魔化和神化了。要让教育回归到自然,得从根本上变革,这个不是普通老师说说唱唱就能做到的,我及我的同事们期待着„„

怀特海先生认为,教育是有节奏的,生命中存在着很微妙的涉及智力发展的周期,它们循环往复地出现,每一个循环期都各不相同,且每次循环期中又再生出附属的阶段。智力发展的过程有三个阶段,分别为浪漫、精确和综合运用阶段。浪漫阶段是开始有所领悟的阶段,精确阶段是知识的积累阶段,综合运用阶段就是理论综合,这三个阶段相互依存。

我们在每一个学段中、每一个学期中、每一节课堂中,都贯穿了这三个阶段。然而,我们的老师在涉及方方面面的教育现实面前,能力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提了多年的均衡教育也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啊!

现在,我想谈谈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教育现实。在节奏快,竞争大的社会现实下,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已无法形容,这里我不想谈老师的感受,老师的感受就此跳过。我只想谈谈学生的感受,学生的感受我是从家长口中得知的,我也不想细谈学生的感受,只想一笔带过。在每一次考试后,当学生败得很惨的时候,小小年纪的学生,他们居然有死的想法!这是值得警惕的一件事!抽点时间读读《野百合也有

春天》是有好处的。这好像说走题了,不过,说出来与同事交流是有好处的。

最后,我想阐明我自己的教育观,只是阐明,不讨论,因为那是我个人的观点,不强求别人苟同。我的教育观是:发现苗子,培养苗子,惠及全体。能准确发现苗子,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能成功培养苗子,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

第三篇:论怀特海的教育哲学专题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怀特海的教育哲学

作者:黄 铭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2期

[摘 要]就教育与生活、知识与利用、学科与经验诸方面的哲学考察,怀特海提出,精确知识是一种抽象,学科领域彼此间隔离,教育的宗旨在于把抽象知识具体化,使各个学科互相关联起来,以理解现在生活和重构直接经验。

[关键词]教育哲学和教育的意义;一般和特殊;隔离和整合;柏拉图式的文科教育和本尼迪克特教派的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C40—02

[文献标志码]A

第四篇:怀特海演讲读后感之三 大学与学者

大学与学者

大学精神也是一个现在中国公众关注的问题,一直作为近年的大学校长论坛的话题。

怀特海认为“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使青年和老人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大学的恰当的作用是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去掌握知识。„„一所大学是充满想象力的,否则它便怎么都是——至少毫无用处”。“学者的作用就是在生活中唤起智慧和美,假如没有学者那神奇的力量,智慧和美还湮没在往日的岁月中”。

这与我国四大国学大师之一陈寅恪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异曲同工。只是陈寅恪先生的语境饱含理性凝重,而怀特海的语境充满感性浪漫。

回望现实,我们的大学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做法——自觉不自觉地,课堂只是课本现成结论与答案的表达,考试习惯于考“讲过”的,命题必须附上“标准答案”„„所有这些,都与大学的境界相去甚远。

关于学者,怀特海明确指出:“我们绝不能认为,大学以创新思想的形式生产的产品只能通过发表署有作者姓名的论文和著作来衡量”。“在任何一个教师群体中,你都会发现一些杰出的教师不屑于那些发表论文专著的人之列。他们创造性的思想须要通过演讲或个别讨论的形式,在与学生的直接交流中得到阐发。这些人对人类的发展有过巨大的影响;然而,当他们的学生过世后,他们也与无数对人类有恩却未得到感谢的人长眠在一起。幸运的是,他们中有一位流芳百世,那就是苏格拉底”。“因此,根据著名发表的作品来评价一位教师的价值是错误的,而今天在某种程度上却出现了这种错误的倾向。因此,我们必须坚决反对权威管理机构那种有损效率和对无私的热情采取不公正的态度”。

甚至,怀特海毫不客气地认为“那些高效率的学究和蠢人”“很容易产生完全不合格的教师”。

这不由得让我幸灾乐祸地表示同意。我以为,所谓学者,无非是两个作用,一是他忠实地揭示这个世界的奥秘,二是以他的学识与精神去使人得到有益的改变。否则,等身的著作又有什么价值呢?

现在,许多科研和论文都来得那么急功近利,我甚至怀疑那种规定了研究时程科研究竟是否合是一种真正合理的科学规范。当今中国如雨后春笋般的论文,究竟有多少“结论与建议”真正推进了人类的认识进程又或对人产生了真正积极的影响?

怀特海的话,终于可以使乘鹤西去的晏才宏老师那种“自命清高”获得应有的尊敬。

第五篇:读故事,学目标的重要性

读故事,学目标的重要性(2012-05-19 21:25:36)转载▼标签: 山田本一幸岛《吴子》目标管理短尾猴杂谈 分类: 小故事大寓意

第一个故事:爱丽丝的故事

“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

“那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

“去哪儿无所谓。”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猫说。

——摘自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点评:这个故事讲的是人要有明确的目标,当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别人也无法帮到你!天助先要自助,当自己没有清晰的目标方向的时候,别人说的再好也是别人的观点,不能转化自己的有效行动。

第二个故事:游泳的故事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下起了浓雾。在海岸以西 21 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43岁的女人准备从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她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

那天早晨,雾很大,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她几乎看不到护送他的船。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有几次,鲨鱼靠近她了,被人开枪吓跑了。

15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冻得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没看不到„„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点评:这个故事讲的是目标要看的见,够得着,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目标,才会形成动力,帮助人们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管理者在和下属制定目标的时候,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就是认为目标定的越高越好,认为目标定的高了,即便员工只完成了80%也能超出自己的预期。实际上,这种思想是有问题的,持有这种思想的管理者过分依赖目标,认为只要目标制定了,员工就会去达成。

实际上,制定目标是一回事,完成目标又是另外一回事,制定目标是明确做什么,完成目标是明确如何做。与其用一个高目标给员工压力,不如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并帮助员工制定行动计划,共同探讨障碍,并排除,帮助员工形成动力。

另外,目标不是唯一的激励手段,目标只有与激励机制相匹配,才会形成更有效的动力机制。所以,除了关注目标之外,管理者还要关注配套的激励措施。

最后,合适的目标是员工可以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当员工经过努力之后可以达成目标,目标才会对员工有吸引力,否则,员工宁可不做,也不愿意费了很大力气而没有完成!

第三个故事:石匠的故事

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问那里的石匠们在干什么?三个石匠有三个不同的回答:

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做养家糊口的事,混口饭吃。”

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做整个国家最出色的石匠工作。”

第三个石匠回答:“我正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点评:三个石匠的回答给出了三种不同的目标,第一个石匠说自己做石匠是为了养家糊口,这是短期目标导向的人,只考虑自己的生理需求,没有大的抱负;第二个石匠说自己做石匠是为了成为全国最出色的匠人,这是职能思维导向的人,做工作时只考虑本职工作,只考虑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少考虑组织的要求;而第三个石匠的回答说出了目标的真谛,这是经营思维导向的人,这些人思考目标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工作和组织的目标关联,从组织价值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发展,这样的员工才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德鲁克说,第三个石匠才是一个管理者,因为他用自己的工作影响着组织的绩效,它在做石匠工作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工作与建设大楼的关系,这种人的想法难能可贵!

中松义郎的目标一致理论讲的就是这一点,当一个人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越一致,这个人潜能发挥就越大,就越有发展!

第四个故事:保险销售员的故事

有个同学举手问老师:”老师,我的目标是想在一年内赚100万!请问我应该如何计划我的目标呢?”

老师便问他:“你相不相信你能达成?”他说:“我相信!”老师又问:“那你知不知到要通过哪行业来达成?”他说:“我现在从事保险行业。”老师接着又问他:”你认为保险业能不能帮你达成这个目标?”他说:”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达成。”

“我们来看看,你要为自己的目标做出多大的努力,根据我们的提成比例,100万的佣金大概要做300万的业绩。一年:300万业绩。一个月:25万业绩。每一天:8300元业绩。”老师说。“ 每一天:8300元业绩。大既要拜访多少客户?”

老师接着问他,“大概要50个人。”,“那么一天要50人,一个月要1500人;一年呢?就需要拜访18000个客户。”

这时老师又问他:“请问你现在有没有18000个A类客户?”他说没有。“如果没有的话,就要靠陌生拜访。你平均一个人要谈上多长时间呢?”他说: “至少20分钟。”老实说:“每个人要谈20分钟,一天要谈50个人,也就是说你每天要花16个多小时在与客户交谈上,还不算路途时间。请问你能不能做到?”他说:“不能。老师,我懂了。这个目标不是凭空想象的,是需要凭着一个能达成的计划而定的。”

点评:目标不是孤立存在的,目标是计划相辅相成的,目标指导计划,计划的有效性影响着目标的达成。所以在执行目标的时候,要考虑清楚自己的行动计划,怎么做才能更有效地完成目标,是每个人都要想清楚的问题,否则,目标定的越高,达成的效果越差!

第五个故事:马拉松运动员的故事

山田本一是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他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次夺得世界冠军。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山田本一总是回答:“凭智慧战胜对手!”

大家都知道,马拉松比赛主要是运动员体力和耐力的较量,爆发力、速度和技巧都还在其次。因此对山田本一的回答,许多人觉得他是在故弄玄虚。

10年之后,这个谜底被揭开了。山田本一在自传中这样写到:“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标志是银行;第二标志是一个古怪的大树;第三标志是一座高楼„„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结束。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 多公里的赛程,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跑起来就轻松多了。开始我把我的目标定在终点线的旗帜上,结果当我跑到十几公里的时候就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吓到了。”

点评:目标是需要分解的,一个人制定目标的时候,要有最终目标,比如成为世界冠军,更要有明确的绩效目标,比如在某个时间内成绩提高多少。

最终目标是宏大的,引领方向的目标,而绩效目标就是一个具体的,有明确衡量标准的目标,比如在四个月把跑步成绩提高1秒,这就是目标分分解,绩效目标可以进一步分解,比如在第一个内提高0.03秒等。

当目标被清晰地分解了,目标的激励作用就显现了,当我们实现了一个目标的时候,我们就及时地得到了一个正面激励,这对于培养我们挑战目标的信心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第六个故事:幸岛短尾猴的故事

位于日本南部宫崎县的幸岛是短尾猴的故乡。日本科学家对幸岛短尾猴的研究已有半个世纪之久,研究过程中最著名的发现是猴子也会清洗红薯。科学家将这种行为看作是非人类种群表现出的一种文化现象。

1952年,日本京都大学的一位教授带着几名学生对短尾猴进行了观察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在沙土里种植了一些红薯,走的时候就把这些红薯留下了。后来,猴子发现了红薯,就开始作为食物来吃。由于是在沙土里生长的,红薯上经常粘着一些沙子,比较磕牙。后来,有一个聪明的猴子发现,把红薯放到水里洗一下,然后再吃,就不会磕牙了,于是他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身边的小猴子,这些猴子也开始用水洗红薯吃,再后来,这些猴子又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其他的猴子,甚至告诉了其他岛上的猴子。于是,一天,一个令人震撼的场景出现了,在皎洁的月光下,100多只猴子排着队在水里洗红薯,这就像预示着一个新纪元的出现。

点评: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小范围内做正确的事情的时候,他的行为可以影响到身边的人,而这种影响可以产生一种聚合效应。在目标管理里,领导带头谈目标、定目标、回顾目标就是在做正确的事情,而领导的这种行为可以影响到经理层和员工,使大家逐渐培养一种目标管理行为,最终形成自我控制!

目标管理如果没有高层领导的支持和推动,没有高层领导的以身作则和示范作用,很难推行,因为它一种思想和组织行为,领导必须起到带头作用!

第七个故事:吴起不败

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

吴起是一位军事和政治上的鬼才,吴起的一生中毫无败绩,可以说是不败的军神,在政治上提出的改革方案,令魏国和楚国成为当时战国的霸主,吴起在作战上号令严明,在寻常的出征途中愿意和普通士卒同甘共苦,赢得了士卒的爱戴,以至于士卒为其战死亦在所不惜。吴起在军制的改革抛弃了当时军事上士卒作战不积极的弊病,使所仕国家的军事强于其他国家,正因此才能抵御强国的入侵,侵占小国的领土。

点评:这个故事讲的是领导在目标管理中要拉下架子,平等对待部门或团队的每个成员,并提供顾问、教练、保姆服务,就会创造出惊人的团队的整体业绩。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曾提到了一个仆人式领导的概念,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一个仆人式的领导会问员工五个问题:

1、工作进展如何?

2、你在学习什么?

3、你的目标是什么?

4、我能帮你做什么?

5、我作为一个帮助者做得怎么样?

七个故事很好地诠释了目标管理理论,首先,一个人要有明确清晰的目标,其次,目标要切合实际,看得见,摸得着,第三,目标不是孤立存在,一个人的目标要和组织相关联,第四,目标与计划密不可分,第五,目标要进行分解落实,第六,领导要在目标管理中起到率先垂范作用,第七,领导要关注目标的执行情况,为员工提供支持!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0

喜欢

阅读(46)┊ 评论(0)┊ 收藏(0)┊转载(1)┊ 喜欢▼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转载

转载是分享博文的一种常用方式...前一篇:梁凯恩:活着就要创造奇迹后一篇:洛克菲勒名言

下载读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写写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写写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寒假读《目标的威力》有感1000字

    寒假读《目标的威力》有感1000字黄菁冉还没好好的感受,寒假就已经过了小半了,恍惚间颓然发现自己的这个寒假没有"上午",温暖的被窝实在是让人欲罢不能,原来制定的寒假计划至今......

    2013年廉政教育测试题库目目目

    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是党和ABC 2.对于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BCD 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是科学ABCD 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是党必ABCD 5.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

    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

    关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俞建新(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松江:201600)摘要:我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提出的“ISCED5......

    目 录[范文]

    目 录 一、汇报材料 1、太和镇2015年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2、太和镇2015年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自查自纠报告 3、太和镇农民负担执法检查统计表 4、22村自查报告 5......

    目标书

    工会委员会办公室二O一四年目标责任书 一、综合目标 1、认真学习等级医院创建标准,开展创建活动,按创建办的分工,年底基本条款C级达标率90﹪,核心条款C级达标率100﹪. 2、做好安全生......

    目 录范文合集

    目录一、 五十年前的农校生活 (1) 部分毕业提词青春之歌 廖金华姚庆龙蔡元藻高天寿 (2)部分老师,同学四十六年前的照片 二、2008年第一次聚会玉溪县 发起人:刘素英,申绍英高凤琼 潘......

    唐 诗 诵 读 诗 词 目 录(5篇)

    唐 诗 诵 读 诗 词 目 录 一、古诗词10首 1、七步诗(三国)曹植 2、 静夜思(唐)或(青松-陈毅) 3、 咏柳(唐)贺知章 4、 春晓(唐)孟浩然 5、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6、 清明(唐)杜牧 7、 游子......

    读教育名著(合集)

    读教育名著《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有感[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博客点击数:3781 更新时间:2011-4-10 19:58:33| 收藏本文 ] 【在线投稿】【信箱投稿(qqs18@163.com)】【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