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考试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是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个人的全面发展:个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
3、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的教育。
4、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
5、癸卯学制: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1904年(光绪二十九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因光绪二十九年为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
6、德育: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
7、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又要引导他们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际行动、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人。
8、教学模式:是指在某种教学理论指导下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过程的结构和程序。
9、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品德课的课外校外教育是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觉悟的好方法,是由封闭型教学转化为开放型教学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和训练良好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它在品德课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0、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的基本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 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
11、管理职能:是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内容的概括,是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所作的理论概括。
12、教育评价: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对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及其参与者进行价值判断,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13、感觉阀限:感觉是有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某种感官引起的。但是,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我们称之为感觉阀限(sensory threshold)和感受性(sensitivity14、性偏差: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15、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
16、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学生座位的分配。
17、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即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
18、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条曲线一般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称艾宾浩斯保持曲线,它的纵坐标代表保持量。
19、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
20、心理发展: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整个一生的心理变化。
第二篇:党课考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4党在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6四项基本不原则: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7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简答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论断的含义(不清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从时间上说,从我国50年代中期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这个阶段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本尚示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特定阶段。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也是这个科学论断的含义。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和《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的十三大报告。
2申请入党的基本条件
(1)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
一般来讲,一个人到了18岁,才开始进入成年,思想气质才逐渐稳定,才有自己独立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确立自己的政治信仰。所以对申请入党者作这样的年龄规定十分必要。
(2)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
共产党不是党员简单的总和,而是思想上政治上一致的革命分子自愿组成的战斗联盟。党的纲领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党的章程规定了全党活动的基本准则。党有一个明确的纲领和统一的章程,就能保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一致,保证党在组织上、行动上的统一。只有承认并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纲领和章程,才能端正入党动机,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终身。每一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都要认真学习和懂得党的纲领和章程,拥护党的纲领,接受党的章程,并决心为实现党的纲领和章程而努力奋斗。
(3)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
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党员参加党的一个组织,是这种组织性的体现。只有每一个党员参加党的一个组织,过组织生活,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议,党才能成为一个有战斗力的组织。当一个同志被党组织批准他为预备党员那天起,就要参加党的一个组织,过组织生活,养成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积极努力地为党工作,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决议。这是每一申请入党的同志都要明确的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4)按期交纳党费
党员交纳党费,一方面可以为党的活动提供一部分经费。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党员的组织观念,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党员意识是关心党的事业的一种表现。所以把愿意交纳党费作为申请入党的人的一个条件是十分必要的。入党宣誓词的内容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4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革和建设才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才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则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5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1)“四个服从”的原则,“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2)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
(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4)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党的各级组织要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5)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6)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论述
1共产党员必须履行的八项义务的内容(党员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第三条,对党员义务作了八条具体规定:
(1)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2)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3)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4)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5)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6)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7)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8)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党员的这些义务,是每个党员对党应尽的责任,是党员标准的具体化。每个党员都必须认真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2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实际谈谈什么是正确的入党动机
正确的入党动机,是正确行动的精神力量,要求入党的同志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经受住党组织的考验。这种考验在新时期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这次学习还使我认识到端正入党动机,不是入党前的一时的问题,而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论党组织是否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我都将一如既往地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在思想上争取入党,而且要长期的注意检查自己入党的动机,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机密,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密切联系群众,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入党动机是每个要求入党的同志必须向党组织如实汇报的重要方面,正确的入党动机形成的背后有伟大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支撑。我的入党动机是:“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正确的动机是正确行动的精神力量,只有树立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入党动机,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经受住党组织的各种考验。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由来已久。这种愿望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执著与崇高的信念。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党每时每刻给我以关怀和温暖,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每时每刻教育、影响着我,使我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认清方向。从李大钊到方志敏、赵一曼、江姐,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任长霞,从黄继光到雷锋、李向群,这些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以及我身边的共产党员中的“无名英雄”们,以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思想行为深深地陶冶着我,使我认识到共产党员确实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是人民的公仆。这些,更坚定了我不断靠近党组织并为最终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努力的信念。因此,我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目标:“我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象他们那样,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献身!3简述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
第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同时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党也制定了最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就是党在现阶段的最低纲领。第二,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第三,科学阐明和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4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实际,谈谈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年,我们应该努力作好每一件事.学生应以学习为主,但是不能一昧沉于题海.应该关心一些社会问题,应该多检举一些社会舆论.教师应教导学生努力向上得人生观,并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疏导正确的社会知识.家长不仅仅要考虑孩子的学业 未来 前程更应注意人品问题.一牢记团员身份,永葆先进。
共青团,是一个充满活力,具有崇高理想先进青年的团体。我们每一个共青团员都要倍加珍惜这个身份,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用实际行动来爱护她,使她绽放先进的光芒,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主力军以及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二、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科学理论对我们共青团事业的发展和青年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八荣八耻”,树立新时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科学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人才是我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共青团员和青年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拓展知识面,不断开阔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勇于创新和探索,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切实增强为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自身素质。
共青团员和青年学生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我们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我们要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积极传播先进思想,把道德实践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道德情操,发挥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建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
五、知行统一,全面投入学风校风建设中来。
要牢记“致远、至恒、务学、悟真”的校训,遵守学院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养成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和行为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尊敬师长,关爱同学,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完善自身品质,创优良学风,树文明校风。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让我们携起手来,用青春和热情创造学院和祖国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教师考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课程:课程对于教师来说,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所有内容和活动的过程。从广义上说,教师在学生面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课程。
2、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类型、多种课程科目接一定比例或关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
3、教师专业: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去的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是指教师个体专业化,后者是指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个体专业化与教师职业专业化共同构成了教师的专业化。
4、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知道下,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对学生的细想品德、学业成绩、身体素质、情感态度等得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5、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6、基础教育:对年轻一代施以全面的素质教育,为他们未来做人和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
简答题:
1、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体系。
2、新课程如何克服过去在教学内容上的“难、烦、偏、旧”的弊端?(1)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2)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3)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第一,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第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第三,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独立意义上的的
4、自主学习的特点是什么?(1)能动性(2)独立性(3)异步性
5、你认为新课程的实施更需要教师关注哪些能力的发展?(1)强化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2)立足于新型人际关系,发展教师的交往与合作能力(3)拓展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能力(4)发展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技能。
6、课堂反思的基本途径有哪些?如何进行?(1)课前反思:查阅以往的同类教案,预测可能的效果和问题(2)课中反思:明确课堂教学活动创设的目的,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倾听学生的心声。将课堂反思与课堂应变有机结合(3)课后反思:自我反省,及时获取学生的听课反馈,写反思日记
7、新课程要求教师有哪些角色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看,是社区型的、发放性的教师。
8、简述新课程改革中课后作业的不值应遵循的要求.(1)功能应强调形成性和发展性;(2)内容应突出层次性和探究性(3)形式应体现新颖性和灵活性(4)容量应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5)批改应重视过程性和激励性。
9、新课程的新体现在哪里?首先,强调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同时,重新界定新时期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概念。其次,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最后,尤为重要的是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10、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一方面是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另一方面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11、简述教师知识结构的内容.包括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
12、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全局性、超前性、导向性和示范性
论述题:
1、论述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1)首先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委三种学习形式,各自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自主靴子强调个体独立、主动、自觉、自我负责的学习,强调对学生的自我定向、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与被动学习是相对的:探究学习强调以问题为依托,以探究、发现的方式来习得知识和技能,它与接受学习是相对的:合作学习强调以学习小组为依托,以探究、发现的方式来习得知识和技能,它与独立学习相对。(2)其次,三种学习方式之间又存在内在联系:自主学习需要探究与合作......2、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1)创设情境,让学生想探究(2)自主开放,让学生要探究(3)授之以渔,让学生能探究(4)搭建平台,让学生乐于探究
第四篇:工程地质考试_名词解释
1.矿物的硬度(是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
2.活断层(是指现在正在活动或在最近地质时期发生过活动的而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
3.潜水(埋藏在地面以下的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只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叫潜水)
4.风化作用(岩石露出地表,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并与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接触后所发生的变化称为风化,引起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作用)
5.地基承载力(指地基所能承受由建筑物基础传来的荷载的能力)
6.节理(就是岩石中的裂隙)
7.原位测试(在岩土层原来所在位置基本保持不变的天然结构,天然含水量以及天然应力状态下,测定岩土的力学性质指标)
8.标准贯入试验(是动力触探的类型之一。它利用规定重量及穿心锤,从恒定高度上自由落下,将一定规格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的难易程度判别土的性质)
9.含水层(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重力水的岩层)
10.断层(岩层受力发生破裂,破裂面的两侧岩块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
11.褶皱(岩层受力而发生弯曲变形称为褶皱)
12、矿物(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称为矿物)
13、土的构造(指整个土体构成上的不均匀性特征的总和)
14、土的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征)
15、斜坡(通常是指地表因自然作用而形成的,向一个方向倾斜的地段)
16、工程地质问题(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的地质问题)
17、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时,能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18、断口(矿物受外界打击后无规则的沿着解理以外方向破裂,其破裂面称作断口)
19、径流(地下水由补给区流向排泄区的过程叫径流)
20、活断层(是指现在正在活动或在最近地质时期发生过活动的而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
21、隔水层(指不能流出并透过水的岩层)
22、土的工程分类(以松散土为对象,以服务于工程建筑为目的的分类称为土的工程分类)
23、岩浆岩(是岩浆作用的产物)
24、变质岩(原先生成的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经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很强的气体和液体作用后,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或结构构造的改变形成新的岩石)
25、断裂构造
26、潜水(埋藏在地面以下的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只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叫潜水)
27、化学风化作用(指岩石在水、水溶液和空气中的氧与二氧化碳等作用下发生的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和氧化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
28、滑坡
29、岩溶(凡是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为主,机械过程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循环和改造作用都叫岩溶作用。这种作用所造成的地表形态和地下形态叫岩溶地貌,岩溶作用及其产生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统称岩溶)
30、填土(是一定的地质,地貌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人类活动而堆积的土)
31、渗透性(岩土能被水或其他液体透过的性质称之为渗透性)
32、潜水等水位线图
第五篇:考试资料名词解释
1.规范:对工程行为进行的定性、定量明文信息规定的标准,起到约束作用。(也可能考填空)2.(重点)
3.供热工程:系统地阐述了以热水和蒸汽作为热媒的集中供暖系统和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并介绍了有关运行调节的基本知识。
热量制备,热量输送,热量利用,供热应用的方式、方法及规律。(重点)
4.5.(简单了解)热负荷:随建筑物的得失热量变化而变化。6.(简单了解)设计热负荷:供暖系统设计的供暖依据。
7.(重点也可能会考填空)值班供暖:
在非工作时间或中断使用的时间内,为使建筑物保持最低室温要求而设置的供暖。
8.(重)风力附加耗热量 Qf :考虑室外风速变化影响。
9.(重)高度附加耗热量 Qg :考虑房间高度对围护结构耗热量的影响而附加的耗热量。
10.(重点 也有可能会考填空)辐射供暖系统热负荷:人体之间的辐射散热向室内和人体供热的供暖方式。
11.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供水温度宜采用35~45℃,不应大于60℃;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且不宜小于5 ℃。12.13.(重)供热系统
14.由热源、热力网(热网)和热用户三部分组成。
14.(重)通风设计热负荷:在供暖期中,加热从机械通风系统进入建筑物的室外空气的耗热量。
15.17.计量热量)。
18.(重)热水供热系统 1 取出使用。18.(重)凝水回收系统 蒸汽放热后凝结水出用热设备,经疏水器、凝结水管道返回热源的管道系统及其设备组成的整个系统
则有如下的热平衡方程:建筑物供暖设计热负荷=散热器散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