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进网络教研感悟教学魅力
走进网络教研感悟教学魅力
晋中市寿阳县温家庄中心校冀少军
俗话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如今,“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Internet网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给教育也带来了许多新变化、新特点。它的无限裨益为教研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为我们教师搭建了一个比现场教研更广阔的交流与研讨的平台。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回顾自己一年来参与网络教研的经历,受益颇丰。
一、网络教研彰显了先行者对教学教研淋漓尽致的热爱,鞭策着我努力前行。
初上网络教研,惊诧于我们的教研员李老师,已经40多岁,对网络教育教研的远见卓识与痴情奉献;教研员张老师一篇篇教学日志象一串串美丽的音符娓娓道来教书育人的真谛------在这个平台,无不感受着网络教研人的热情与执着。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我,没有理由不参与网络教研,这不仅仅是聆听智者的心声,更是感受和学习这种痴迷教研的精神。先行者们对教育的挚爱常常让我汗颜,也会不断地考问自己的教学功底与思维灵性,潜移默化中激发着自己的一种工作热情,去潜心阅读一些教育教学文章,静下心思考发生在自己身上和身边的教育教学事件。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品味、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告诉自己要努力前行。
二、树立新观念,加强学习,提高教研水平。
网络教研与现场教研一样都是教学研究的有效形式,不仅省去了舟车的劳顿,还克服了时间、经费、地域等因素的阻碍。教师可以在这一空间自由地、真诚地、充分地交流,细细品读其他教师及专家上传的教案、反思、课例、体会、叙事文章等,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及时了解各种教学动态与信息。为此,我要求自己每周至少4次登陆晋中市网络教研平台,浏览最新文章,并从中选择一片文章或教案进行细细品读,同时做好学习笔记。在参与网络教研的过程中,我充分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更从中学到了很多优秀的教学理念、育人方法、教学手段,自己的教学与教研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我还积极利用晋中市网络教研平台加入英语学科协作组,与同行们进行学习交流与探讨,及时关注跟帖评议,再反思再跟进。在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应该成为一个人的一生目标,所谓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教师在发生着变化,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自主参与其中,就自觉地融入了团体之中,与团体同呼吸,共进步。既完善自我,又相互帮助。网络教研为教师学习制定了共同的内容和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多种舞台。在学习内容和实践层次上满足不同教师的需要。在协作组里它聚集了大量教育教学的集备共案,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建议撰写后形成了具体的教学个案,有利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根据共案的类通性,作出创造性的教学决策,最终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创建活动使学校得益,使教师得益,这也恰恰体现出学习型组织所倡导的“双赢”理念。
三、课堂因网络而精彩,反思因网络而更深刻,网络教研实现了资源共享,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每次上课前,我会有意识的浏览一下相关的教学设计,设计者一个独具匠心的创意,一句令人深省的设问以及引用得当的视频、图片资料都让我茅塞顿开,视如珍宝,在课堂教学中,不知不觉中多了一份成熟,一份机智;写教学总结和教学论文时,碰到困惑不解时,我也会习惯性的上网看看。记得上学期我参加立体说课比赛前,看了教师们的研讨主题,对英语诗歌教学的种种见解,给了我灵感,大胆尝试了采用诗歌《Television---Apoem》为立体说课比赛内容,经过多次磨练,探讨,反思,从而取得了优异的的成绩。通过网络教研,确实让我们一线教师在分享智慧,分享思想的同时,也分享着收获与感动。
我认为网络教研是我们普通教师再次交流探讨、学习的一个平台,作为一线年轻教师的我们应该及时抓住这种免费学习的机会,不断提高自我素质,不断充实自我,争取天天有进步!
网络教研,有如我的良师,在我困惑、迷茫时给我指出前行的方向;网络教研,又如我的益友,在我懈怠的时候,给我提醒,督促我前进;网络教研里有优秀的博文,有深刻的见解,有精辟的分析,更让我认识了一批能说会写的网络教研骨干分子。“见
贤思齐,吾必三省吾身”。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吸收着丰富的营养,获得了一个个的灵感,使课堂教学充满机智,充满活力,充满魅力。
第二篇:感悟教研魅力,生成教学智慧
感悟教研魅力,生成教学智慧 ——教师专业化成长手记 洛城街道留吕初中 刘成涛
自从教伊始,就有一种想法:既然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把它当作最理想的事业,用自己的一生去追求。当一位好老师——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的好老师——就必须提高教学的艺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教的学科。
1、初涉教坛,发现问题——在激发思维中走近教育科研 教学实践告诉我:要追求高效率、高质量,就要从课堂教学上下功夫。为此,我知道了现代教育不仅仅是凭多年积累的经验,也不仅仅是凭熬时间、拼体力,而是更多地依赖科学的决策。对于我们中小学教师来说,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最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每当在教学中感到迷茫和困惑时,是教育科研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的教学不断取得创新和进步。第一次课题研究,使我完成了从合格教师向思考型教师的转变,在转变自己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过程中,自己的教育思考逐渐形成,并带来了收获。我深深地意识到:一个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与教育科研紧密联系起来,才会在自己的专业之路上走得更远。
2、课题引领,实践探究——在解决问题中感悟教研魅力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边总结、边进一步学习有关的理论,拓宽自己大教育视野,提高自身理论素养。随着思考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在教学中必须创新的信念,因为没有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就只能按照别人的设计去教学,没有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就走不出自己的教育创新之路。
在课题带动下,自己的理念不断提升,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脚步。我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将兴趣引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因为每堂课的开头都能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课堂的结尾发人深省,能引发学生新的疑问和思考,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自然就取得了优异成绩。我们领悟到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各种情境,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新性学习动机。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后,学生的探究欲望非常浓厚,才会积极主动去研究去解决问题。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多种创设情境,发现问题的方法:实验创设情境法、故事创设情境法、辩论创设情境法、表演创设情境法、演示创设情境法、音乐创设情境法、图片创设情境法、媒体创设情境法、想象创设情境法等。
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教育科研中追求卓越的人,一个成功的教师最宝贵的是自己拥有的独特的教育思想,而完成这一跨越,教育科研是最好的途径。
3、生本教育,返璞归真——在追求卓越中提升教育智慧
“如何使学生思维活起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指导学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如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如何使自己的课堂容量增大?”这样的思考给我的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也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和科研思考使我认识到,自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要从事真正的教育,真实的教育,有生命力的教育。基于此,我对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我认为,学生要在教师的启发下独立处理教学情境提供的材料信息,寻求问题及问题的解决。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和教师提问相结合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教师还要抓住时机,根据学生随时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对和问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启发学生不断地完成“同化”和“顺应”,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平衡”、“不协调”,使其处于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以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我在讲“质量守恒定律”一课时,这节课的核心活动是学生的探究实验,经过反复思考,一改以往的成功实验的做法,探究过程的设计是完全开放的,真正以学生为本,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并独立完成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完全是学生的真实表现,而老师只在实验后引导学生反思分析,让学生自己发现实验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体现了老师角色的转变,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小组间对实验的讨论、改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的要领,甚至可以进一步探索实验操作错误后的挽救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获取信息不仅能记忆深刻,还能加强师生间交流想法、讨论结果、直至达成共识的平等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亲自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教师再及时发现学生迸发出的思维的“火花”,并加以鼓励和引导,必然会激起学生深层次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辅助活动是学生分组探索活动,用球棍模型模拟水分子分解的过程。学生通过活动,收集足够的直观信息,并将信息加以处理、迁移,就能比较容易的发教师现守恒的奥秘,从而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这节课受到了全市化学教师的一致好评。自身的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路,离不开学校这片沃土,离不开优良的教学氛围和环境,更离不开教育科研这盏指路明灯。经过不断地研究、反思、改进、再研究再反思再改进,我的课堂显得特别有生命力,学生的每一项活动、每一个实验探究都变得非常有意义,学生的成绩和能力也逐步得到了提高。教育科研使我的教学逐步完善,让我的成长如同浴火重生。
第三篇:走进历史长河感悟历史魅力
走进历史长河感悟历史魅力
——初中历史起始课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学习环境改变、学科增加、教学内容加深、知识抽象化。因此,在初一开学初这个“紧要期”,教师要针对每一名新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正确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成功完成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转变,为学生顺利完成初中学业奠定良好基础。
针对初一新生而言,历史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如何上好历史起始课就显得至关重要。我认为在历史起始课上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历史课程学些什么?怎样才能学好历史?学好历史有什么好处?
为了上好历史起始课,我让新生利用军训期间做了如下准备:
1、同学间交流关于我镇“丹土遗址”的有关见闻;
2、对自己家中或见到的“古物”进行分析,指出“古物”的特点,比较“古物”与现代相近器物的异同,从这些异同中你发现了些什么?
3、搜集、交流与我们当地有关的传说,你对这些传说有什么看法?
4、周末查阅家谱或族谱,了解自己的祖先来自哪里?距今大约已有多少年?中间有无迁徙过程?自己是哪一世?
起始课上,首先我对军训期间提出的问题展开交流,由于学生课前已做了充分准备,学生对所提问题踊跃回答,效果甚佳。对有些问题学生之间争得面红耳赤,如关于当地“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因为说法不一而互不相让,我适时进行引导,分析“秃
尾巴老李”出现众多说法的原因,学生明白了民间传说由于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同向往,经过口口相传,逐渐演变,于是就产生了今天不同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秃尾巴老李”会有更多的说法出现。又如关于自己是哪一世的问题,有的说自己是20世,有的说自己是21世,20世的同学就对21世的同学说:我是你叔,今后你要对我敬着点,说话间流露出自豪的神气。我让学生比较这两位同学的“世”,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于是议论纷纷,最终得出结论:21世的同学辈分低,说明他们家族生活富裕,成人结婚早,人口繁衍快,比20世的同学家族已经多生了一代人。听完这些20世的那位同学脸上神气的表情已看不到了。随着问题的逐一解决,我及时进行引导:刚才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就是历史,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当中;所谓历史,简单的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我们今天学习历史,就是要从过去发生的事中进行反省和总结,避免历史中出现的错误在我们身上重现,这样我们的生活就可以少走弯路,少犯错误。经过引导拉近了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这样就非常顺利的解决了历史学什么的问题。
关于如何学好历史的问题,我先让入学成绩比较突出的两名学生谈一谈自己在小学时是如何学习语文的。结合两名学生的学习心得,我进行总结:学习历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借鉴小学语文学习的方法,大致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养成良
好的预习习惯,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初步了解课程内容;
2、学会听课。课堂是历史学习的主阵地,要学好历史,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要会听,捉住老师讲的重点,理清所学知识脉络;要会记,在书中用不同的符号标出要点、做好标注,记好小结;要会思、善思,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在课堂中恰当处理好听、记、思的关系,就能学好历史。
关于学好历史的意义,我告诉学生: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历史是一面镜子,学好历史可以帮助我们少犯一些历史上曾经出现的错误,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是历史发展的的主流。我们要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正确摆正人生航向扬帆远航。
2012.7.16
第四篇:走进国学课堂感悟古诗教学的魅力
走进国学课堂 感悟古诗教学的魅力
【摘 要】古诗是我园的经典国学课程之一,我们幼儿园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教学活动,帮助幼儿熟悉理解古诗的内容,同时引导他们声情并茂的朗诵。本文从“在讲一讲中理解古诗、“在画一画中熟记古诗、“ 在演一演中“悦”读古诗,这三方面层层递进发展幼儿的智力,让智慧的火花在幼儿的心间绽放,结出丰硕的智慧之果。
【关键词】讲一讲;画一画;演一演
《纲要》中语言领域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我们在古诗教学中积极的进行思考探索:我们认为应该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不同季节的气息,从而丰富他们的想象、语言、情感,同时再为幼儿创设一个诗中优美的意境,通过师幼互动、主动创新的学习氛围,运用说、画、表演等方式,使幼儿在这样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由情入景——理解诗意——尝试体验古诗意境,从而提高孩子的语言素养和创新意识。而幼儿时期又是一个人记忆能力最强的时期,如果在此时期能大量记诵古诗,既可以锻炼幼儿口齿清楚伶俐,吐音准确流畅,又能让幼儿品味诗的优美意境,熏陶情怀,启迪智慧。那么如何进行古诗教学,发展幼儿的智力呢? 在讲一讲中理解古诗,发展幼儿的理解智力。
古诗的特点是简短、读起来比较拗口、含义深刻,对于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来说有一定得难度,但我认为只要理解这首古诗的意境,而且所选择的古诗的内容是建立在幼儿生活经验基础上,再进行教学朗诵感觉是截然不同。如: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就结合重阳节这一主题活动来进行教学的,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幼儿比较熟悉的而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为了帮助幼儿熟悉理解这首古诗,我采取了讲故事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因为讲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教学活动,我就根据幼儿这一特点将古诗编成了一个故事:我有一位好朋友,他为了工作独自一人离开了家乡,去了遥远的地方,每逢到了节日的时候,他在异乡非常得思念我们和他的家人,想我们登上了高山插茱萸,在插茱萸的时候就会思念他,想他现在正在做什么?通过听故事幼儿对古诗就有了一定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活动既能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又容易记忆古诗的内容。教育家陈鹤琴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当我每周带幼儿外出参观、散步活动时,就会随时选择情景教幼儿学古诗。例如:现在正是花开的季节,我带领幼儿到室外寻找春天。我一边走一边朗诵古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生,花落知多少。幼儿在我的后面也情不自禁地朗诵着。幼儿在念古诗的时候脑子里仍然有着无穷无尽的想象,即使有的问题显得非常天真、幼稚、可爱,可这些都是他们真实的表达,幼儿在不断地朗诵中,寻找着快乐,在快乐中喜欢古诗,同时幼儿在讲一讲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古诗蕴藏的含义以及深刻的道理。通过讲一讲幼儿的古诗有了一定地理解,那“悦”读起来别有一番韵味!孩子的理解智力也在无形之中得到了发展。
在画一画中熟记古诗,发展幼儿的记忆智力。
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因此理解这首诗的含义以后,在脑海中就能浮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所以在古诗教学中我常常在电脑里收集图片,引导幼儿观看图片理解古诗的含义。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析:具体形象性是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4岁儿童更为典型,他们头脑中想象的事情都是生动而形象的,叙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是很具体,基于幼儿思维的特点我认为以绘画的形式进行古诗教学,教师可以一边朗诵古诗一边绘画,这样既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而且又能帮助幼儿记忆古诗。例如:古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可以画成四幅图画,第一幅春天的景色;第二幅画上许多的小鸟,这些小鸟可以在树上、在草地上或画在空中飞翔的小鸟,但是所有的小鸟必须是张着嘴巴,也可以是两只小鸟面对面好像在唱歌或说话;第三幅背景颜色是晚上的,再画上风和雨,画上的风和雨的线条要明显突出;第四幅画的是第二天的早晨,地上、小河里、都落满了花瓣。有了这样的四幅图幼儿能较快地学会古诗了。如我教古诗《一去二三里》先出示一幅完整的画面,让幼儿感受一下自然优美的田园风景画,接着念到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时,在原来的图画上再画上房子、亭台、花,这样既有利于吸引幼儿的眼球,又能帮助幼儿理解和熟记古诗。其实在画一画中学习古诗既能激发孩子学习古诗的兴趣,又能帮助幼儿理解和“悦”读古诗,幼儿记忆古诗的能力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在演一演中“悦”读古诗,发展幼儿的模仿智力。
在教学中一方面是教师积极地引导和调动,一方面是孩子们自发的学习、自主探究。因此我给孩子提供属于自己的舞台,鼓励幼儿要用动作来表现古诗的内容。通过鼓励有的孩子像唱歌一样表演;有的孩子能配上优美的音乐,随着节奏一起扭动着身体。在演一演中老师可以为幼儿创设场景如:古诗《静夜诗》我为幼儿准备了一张床、月亮,这样幼儿表演的时候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演一演的过程中我还为幼儿准备一些道具如:可以用各种各样的布包扎成一个圆形、扇子,一边念古诗一边摇着扇子,就像过去的书生,有了这样好的意境,我想一定能带动幼儿的表演激情,那“悦”读出来的古诗是别有一番风味,如果参加表演那一定会博得满堂喝彩!再如古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和幼儿一起创编出动作:左手向左前方打开,右手食指点几下,表示几枝梅花;双手合扰,掌根不动,手指慢慢地分开,表示梅花冒着寒雪独自开放;五指张开从上往下不停地摇动表示雪花;双手由前向鼻扇动,表示梅花的香味扑鼻而来。这种表演的方法既能增加活动的气氛,又能使幼儿投入到古诗的意境中获得成功感。孩子们通过跟随老师表演古诗,学习古诗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古诗中的风韵也被师生们演绎的淋漓精致!孩子们的模仿智力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的记忆是短暂的,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幼儿受益一时,方法将使幼儿受益终生。因此培养幼儿对国学的兴趣,达到发展幼儿智力的目的,是一个长期并需要坚持不懈的过程,那么古诗教学就必须要通过讲一讲、画一画、演一演的形式,从理解古诗含义到熟记古诗内容最后到幼儿深情地“悦”读古诗,可以说这几个环节是缺一不可的。所以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古诗教学时,教师应该积极的提供展示平台,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去体会古诗中那洋溢文化的底蕴,引导幼儿“悦”读古诗,幼儿在掌握一定量的古诗后,就会进一步品味诗中之意、诗中之情、诗中之景、诗中之义,才会得到情操的陶冶和升华,才能迸发幼儿智慧的火花,才能摘取中国古文学中这一璀璨的明珠。
第五篇:走进群文阅读 感悟书香魅力
走进群文阅读
感悟书香魅力
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群文阅读,赋予了普通一线教师“编者”的身份,让其拥有了“选择”的自由和责任,教师研究群文阅读,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以自己对语文的认识和理解,组合起一定数量的群文,实践自己心中理想的语文课堂。因此,群文阅读的实施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孟庄小学的阅读推进工作中,具体实施如下: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籍来源)
(1)课堂补充的篇目,需要教师广泛阅读,通过书籍、报刊、杂志、网络等方面进行补充。
(2)每月一本书的阅读,我们则结合课标以及教材内容,由中心校统一协调,学校出资购买图书。
(3)学校图书室的图书和教室图书角的图书。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何读)(1)读书时间的把握
①首先在课堂的阅读,有语文老师把握,通过教材和补充材料的整合,进行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目的阅读。
②每天课外读书一小时,是我们对学生的最低要求。按照“晨诵——午读——暮省”的思路,做实“221”阅读模式。早晨、放学路队一起诵读诗歌、名言警句、优美片段,课堂在教师指导下阅读,中午饭间时间静静地素读,晚上回家可以结合亲子阅读,反思感悟读过的文章书籍。
(2)群文阅读的开展
①结合书香校园活动抓学生阅读习惯
通过“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全面提升师生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具体实施办法:营造书香氛围熏陶,指导阅读方法促进,榜样引领示范带动,活动开展丰富生活。
②结合课堂教学增量阅读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这样说:建议课堂教学和儿童阅读两手抓,要千方百计把儿童阅读的指导、展示、交流、激励挤进课堂,如果课堂教学、儿童阅读这两手常抓不懈,语文教学定会前程似锦。所以,我们可以从“课堂瘦身”开始,为课外阅读提供充足的时间。学习一篇教材内容,补充多篇阅读材料,横向纵向阅读学习,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高。比如:五年级学习的《猴王出世》这篇课文,它出自古典名著《西游记》,课堂我们可以补充《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偷吃人参果》,对孙悟空这个角色有更深的了解,对课文中所描写的“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suì)有灵通之意。”就会有不同的感悟。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增添沈石溪其他动物小说《第七条猎狗》《鸟奴》《狼王梦》这些书籍梗概,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感受动物情怀。
③利用好学校的图书为阅读服务
学校图书室的开放,教室图书角的建立,个人捐书、图书漂流等无疑都是学生最好的阅读资源,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丰富我们的阅读生活。
④整合教研活动,开展专项研讨
通过每周一的教研活动,发挥集体的智慧,先说说自己本周要讲的课文,大家来推荐补充的阅读篇目。
结合教研活动,开展研讨交流活动,可以谈感受,可以谈困惑,也可以提出建议;每学期开展一次群文阅读展示课例活动。
⑤研发群文阅读课程资源为今后教学奠定基础
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督查与评价)①结合教研,实施每周一反思活动
②注重过程性评价,结合学生成长档案,实施阅读等级制度。通过“一日一反省”“一周一记录”“一月一展评”“一期一评选”评价策略,引导学生多读书。
③加强阅读课的督查与指导
开学初将阅读课表专门打印出来,领导对照课表推门听阅读课,加强平时的监督与指导。
④开展师生阅读活动
通过讲故事比赛、读书笔记展评、诵读比赛、演讲活动等,丰富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⑤举行课外阅读抽测
通过调查问卷形式,表格汇总形式,以及现场答辩等方式对教师以及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抽测。⑥结合教体局举办的“双十”“三百”活动,评选校级书香班级、书香教师、阅读之星、书香家庭。
坚持阅读,我们一直在路上。只要对孩子有益,我们就乐此不疲。让我们的教学闪耀创意的星光,阅读会使学生的心灵丰富多彩,姹紫嫣红,我相信,坚持阅读,会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春色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