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霉的奶酪》读后感
~-6-23 字数:8119最近看了一些由~三先生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提法而引发的有关“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论战的文章,不禁为我国教育理论界终于又响起了不同声音而感到由衷的高兴,尤其读了《全球教育展望》~年第10期发表的批驳~三先生的文章《发霉的奶酪》后,在高兴之余也不免生出许多感慨。本文试结合《发霉的奶酪》一文提出的问题和观点,谈几点看法。
一、也谈教育价值观通读《发霉的奶酪》一文后感觉到,作者似乎认为,一个国家只能有一种教育价值观,即被政策化了的教育价值观,而只有这种被政策化了的教育价值观才有存在的正当性,其他的价值观没有存在的必要或者失去了存在的社会基础。尽管该文多次拿出“后现代理论”唬人,但是,就其对教育价值观的定义或解释来看,却是对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观无所知晓的,最多也是一种片面的理解。不客气地说,就是一些外行人看起来是内行,内行人看起来是外行的东西。谈价值观离不开谈价值主体,不首先弄清价值主体而谈价值观,就是一种客观主义的价值观,而客观主义的价值观是一种一元的、抽象的价值观。现实的教育价值主体是多元的,教育价值观也必然是多元化的。教育价值观的多元化存在,并不否认主导的或者主流的教育价值观的存在。每个国家在一定的时期都有一个相对占主流的教育价值观,在民主社会里,这种主流的教育价值观就是大众的教育价值观,也可以叫做社会的教育价值观;而在国家意志与民众意志不统一的社会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价值观就是国家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在主导的教育价值观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层次主体或同一层次的不同主体的多种教育价值观。各种教育价值观的存在都可能有其合理性,判断一种教育价值观好坏的标准,不在于理论上提出的早晚,也不在于是否符合“国际大势”,而是要看这种教育价值观能否实现、其实现能否满足主体(相应层次的主体)发展的需要。具体地说,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价值观,应该是反映我国国情,有利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素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观,而不应该是站在日本、美国等“国际大势”的角度以日、美等国家的标准来确定我国的教育价值观。教育价值观自然不是现实教育的反映,自然要指向于未来,自然要以理想的形式存在,但是,如果不从我国的现实出发来确定教育价值观,对中国的现实而言只是一种幻想而不是理想,这种价值观越是具有前瞻性,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破坏也就越大;越是把这种教育价值观加以政策化以加大排斥异己的力度,其给教育实践带来的破坏越深广。《发霉的奶酪》一文中大谈“大众主义教育”,好像一提到大众就是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代名词。难道大众就不需要重视知识?教育面向大众,教育关注民生,正是需要结合现实民众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传授必要的知识,而决不是以牺牲知识为代价的。就《发霉的奶酪》一文的描述而言,其理想的教育就是: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大同”世界?对知识而言,追求的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教育平等?就是要培养无知而有完善个性的人。教育有层次性不可避免,导致教育层次的因素很多,不只是人的智力发展的差异问题,更有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要求所有的人都达到一样的教育层次,这也是不现实的,也是违背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发霉的奶酪》作者把选拔、考试、升学归咎于“理论假设是受教育者在发展潜力上有‘三六九等’之别”,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在文中作者写道:“诵渎全文始终有这样一种感觉:作者自己首先拟造了一个假想的‘敌人’,然后急风暴雨般地发起进攻,但直至读完最后一段(如果没有看到引注的话)都不知这个‘敌人’究竟是谁?他在哪里?显然,这是一种自说自话的逻辑,不是严谨的治学逻辑。”我倒是觉得,这段话也可以反过来问问《发霉的奶酪》一文的作者,你们所谓的“大众主义教育”的“敌人”是谁?你们说是“精英主义教育”,但是,我国的教育政策和教育理论从未说过我国的教育是要搞“精英主义教育”、“应试教育”,我们的政策和理论历来都是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中国的“精英主义教育”何来?在把“应试教育”转换成“精英主义教育”之后,《发霉的奶酪》作者又说了一句似是而非的话:“其现实依据是精英人才对社会的贡献率远远高于普通民众。”这句话怎么理解?是在说把一个人培养成精英与平养成一般民众等值呢?还是在说培养一个精英人才不如培养一群普通民众?如果是前者,显然这种对“精英主义教育”的批反是苍白乏力的,谁能否认一个精英人才比着一个普通民众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小?如果是后者,其批判就根本不成立,因为在我国“应试教育”压根就不是什么“精英主义教育”。如果说~三先生的“治学逻辑不严谨”的话,那么,中国教育界也难有有几个治学严谨的专家和学者了。
二、也谈知识教育《发霉的奶酪》所推崇的大众主义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所有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基本素养,为未来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会其含义,好像说素养都应该通过实践获得,通过知识的传授,学生不能获得“素养”。但是,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培养都要以知识为基础,甚至绝大多数都是通过知识的形式进行传授的,包括情感、态度、道德观、审美观等等,没有认知的基础,都会成为无本之木,即使是各种实践课,有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要以知识的形式进行传授。那种认为只要开一些实践课就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的理论假设是:学校能够把学生什么都教会。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各种能力不可能仅仅通过课堂和学校培养出来,学校并不能把学生什么都教会。基础教育和教学的本质就在于教育者指导下学生利用最少的时间掌握人类社会创造的适合现代生产和生活的文明成果,为将来自己的人生打下基础,这也是基础教育的本义。基础教育和教学不是“制造素质”的工厂,它也不可能全部承担起培养人的全部素质的任务。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更多地是依靠实践,而这种实践主要的不是那些脱离了真实生活的“实践课”,而应该是真正的生活中的实践。因为囿于学校的环
境中的“实践课”可控的因素很多,而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的“实践”则存在着大量的不可控因素。新一轮课程改革在理念上的一大失误,就是貌似重视了实践,其实却丢弃了实践,结果是抛弃了知识传授,也抛弃了真正的实践,很有凭空通过学校中的“师生交往”、“积极参与”、“动起来”、“积极探究”来制造“素质”的味道。经常有人说最理想的教育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加美国的高等教育”,这种说法虽不见得很正确,但也决不是空穴来风。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中国的基础教育是相对成功的,我们完全可以在保持基础教育的优势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充、修正,而《发霉的奶酪》一文的“课改”理念中,却要“大破大立”、“重起炉灶”,彻底推翻中小学的基础教育,显然是要义无反顾地重蹈别人基础教育的覆辙。在借鉴别国时,借鉴的应该是经验,吸取的是教训。但是,现在的许多学者却把别人的教训当作经验或“救命草”来加以吹捧恭维,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实际。为什么要全面否定呢?难道果真如《发霉的奶酪》一文所说得那样,只有大破大立才是真正的改革?如今的中小学生中间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的知识面广,而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浮躁。江西省作了一个调查:参加新课改的学生为一组,没有参加新课改的学生为一组。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两组学生的成绩大体相当。第一组的学生对一些技巧性的问题回答得较好,但是基础知识部分失分严重;另一组学生虽然需要奇技异巧的问题答得不够好,但是基础知识学习得很扎实,很少失分,结果就使得两组学生的成绩大体相当。这一点说明了一个道理:改革不应该把原来的优势也改掉,而应该在保持原来的优势的基础上,改革原来的薄弱环节。另外,由于论文写作的需要,本人在今年8月份对一些中学做了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确实有许多的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存在轻视知识的现象。他们把自己的学校在上一级的各种歌咏、运动会活动中获得了多少名次作为素质教育的成果。简单地把素质教育等同于唱歌跳舞,把取消考试作为素质教育的成果到处宣传,并且认让学生少学知识多玩就是“减负”。
三、也谈继承与借鉴毛泽东说过:我们要建设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那么,当我们在谈大众的时候,到底还要不要民族的东西。我们建国50年来,培养了包括《发霉的奶酪》的作者在内的一大批为社会主义做出贡献的人,那么《发霉的奶酪》的作者在否定一切的时候是不是也要把自己否定了?现在我们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是我们的教育还需不需要理论的积淀?中国的教育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没有自己的理论积淀。教育学这门学科是从国外引入的,可以说是一个舶来品。但是,当把其引入我国后,就应该着手建立自己的教育学基础理论。而纵观近年来的课改和教育改革,几乎都是以外国的,尤其是美、日等国的教育理论为基础,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即使有时候提到中国的也大多是把中国古代的一些教育思想拿出来与国外的理论进行比附,目的也就是为了说明,这种理论在中国的古代早已经有了思想的火花。但是,教育学引进中国百年来,我们自己创建的理论在哪里?中国没有自己的教育学理论,因此就只好把国外的理论搬来。而在进行理论选择时,我们的专家学者不是看哪种理论真正的是中国所需要的,而是盯准哪个国家最发达。他们大多为留洋博士,他们考察的对象是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以及新家坡等新兴的发达国家教育。他们以“这些国家发达,这些国家的教育也应发达。正是因为这些国家的教育发达,所以这些国家也发达”为据提出了一些“新颖的、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论”。评判一国教育的好坏,也要使用美、日的标准,好像日美发达国家就是整个世界,而中国就不是世界的一部分!而引入的这些理论和以
第二篇:发霉的奶酪 读后感
读后感
钟启泉先生在《发霉的奶酪》中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从应试的精英主义教育向培养所有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大众教育发展,而当前的大众教育主张在基础教育阶段淡化对学生的学科专业训练,强调学生整体或综合素养的形成,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从而使学生能接受未来的挑战。他认为王先生在《轻视知识》一文所流露的是精英主义价值观念和应试主义教育模式,而这恰恰是与当前党和国家的教育发展方针背道而驰。他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规定各科目的功能和目标,恰恰是改变了以往知识和技能这单一维度“一统天下”的格局,并非是轻视知识之举,反而是重视知识教育之策。同时他认为基础教育改革借鉴了我国古代思想家的优秀思想,并且借鉴了国外例如杜威和卢梭的观点等,做到了继承和借鉴,为了稳重起见,课程改革提出了“先立后破”和“先实验,后推广”的原则。
他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要结合国情和现状,我国的现状是,中小学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比较扎实、全面,在国际各类学科知识考试或竞赛中不断创造佳绩,但是在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生活能力方面却无优势。钟先生提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是让所有中小学生都掌握高深、艰涩的学科专业知识或者书本知识,还是他们是否具备了适应服务于社会和营造完美生活的整体素质?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作为教育学研究生思考的问题。注重升学率的教学用学生炼狱般的苦痛换回虚无缥缈的荣耀。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我联系到我和同学去听袁振国教授讲到中国学生在PISA考试中得分第一,但是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创造性的人才?“钱学森之问”拷问的是高等教育,但是知识是累积的过程,创造性的人才的培养还是要拷问我们基础教育。作者也提到这种应试的制度下的知识竞赛,我也读过一篇文章关于“毛坦厂中学”,为了追求“达本率”,成了向大学运输学生的机器,严重束缚了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好奇心以及能动性。当然这所学校的有些做法有些偏激,但是存在即合理,家长明知学校制度的残酷还是将孩子送进了学校,学生明知学校的严苛还是坚持了一年的复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这所学校的存在还是符合现在教育体制的需要。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全面,但是能否能去适应得了社会的发展呢?国际教育界对于学力的界定分为两个侧面,一是“实体性侧面”,两一个侧面是“功能性侧面”。钟先生认为应重视后一种侧面,是一种重视批判性思维、促进验证批判性思维的集体实践。我们中国的学生可以在国际奥赛中夺金,但是批判性思维确实缺乏,大学的老师重视我们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但是这种思维模式却是根深蒂固,在我们基础教师阶段,我们就形成了听老师讲的思维模式,如果我们的老师不强调批判性思维的模式,我们就又会回顾到最初的传统思维模式中去。美国的学生在SAT考试中可以比中国学生的平均分高300分,正是由于他们有自我辨别、思考的批判性思维模式,我们的应试教育目前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考核方式,相比于推荐、就近入学等这些方法,它最能体现教育的公平性,我们不能改变选拔人才的方式,那么我们能改变的就是考核的内容,在考试的内容里,加入一些考察学生批评性思维的考题,借鉴美国教育中,学生提出观点,并且给出自己的论据的方式,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培养。钟先生还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目标,它与我国基础教育的现实还存在一些差距,但是任何改革都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不断的缩小目标和现实的距离,改革要大胆迈步,与时俱进。钟先生认为教师的知识,无法硬生生地“灌输”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就是一种引导,学生必须靠自己建构知识,他认同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学习者必须积极地建构意义,通过对话及思考过程或与他人互动,来理解脉络情景的活动与解决问题。他认为学生习得知识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需要把所应习得的知识跟已有的知识关联起来,进行整合。正如作者引用的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教授的“合作性实践”,认为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是拥有复杂要素的实践,作者具体阐述了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课堂教学要形成三个维度的意义与关系的对话实际过程。第一维度是认知性实践,第二个维度是人际性实践,第三个维度是伦理性实践。我们的课堂中多是认知性实践而缺少的是第二、三个维度的实践。作为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凭着自身的力量去辨别、选择和试验。我记得奥勒留在《沉思录》中提到这么一句话,“在人那里,判断力是主要的力量,是真理和道德的共同源泉,只有在判断力上,人才是整个地依赖于他自己的判断力,乃是自由、自主、自足的。”认知性的知识只是作为教师要交给学生的一部分,是认识其他事物的基础,我们还要教给学生的更多的是关于人格,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TED演讲中有学者对一些有创造力的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并不是课程,而是那些有想法的教师,一位教师要以身作则的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形成人格的影响,教会学生自己做出判断,并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钟先生认为学习即智慧的对话,正如弗莱雷所言:“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于这句话,我深有感触,教师的职业面对的是一个个有个性的学生,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必须要有教师智慧,面对不同的教学情境、教学困境、偶然事件,洞察课堂中的每一个对话和行为。
拜读完钟先生的文章后,我又拜读了王先生在《“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凯洛夫教育学和“新课程理念”做对比,指出凯洛夫教育的几大优点:
第一,凯洛夫教育学和我国古代传统教育理论,以及上个世纪从西方学来的教育理论,如重视学校教育、尊重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等,有相通合拍之处。
第二,凯洛夫教育学经过历史的检验,符合中小学实际工作的需要。
第三,凯洛夫教育学理论完整,确立了教育、教养、教学三个基本概念。
第四,凯洛夫教育学具有现实意义,只要学校存在,学校没有消亡,凯洛夫教育学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还有意义。
第五,凯洛夫教育学虽然遭受批判,但是它的基本理论内容,如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学主要教授和学习人类社会历史经验,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班级授课是基本的组织形式,这些,至今一直在学校教育学的发展中以基本保留或变化着的形式传承下来。
正如王先生所说,凯洛夫教育学强调知识的传授,虽然有很多弊端,但是他抓住了现代学校教育主要、基本的东西。他批判有关学者提出的“新课程理念”和“概念重建运动”过于理想化。
结合我自身的实际,我也能理解王先生所说的凯洛夫教育学这种有历史渊源和实践基础的观点。我在给学生教授小学英语时,开始尽量运用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等,让学生主动的构建、积极地探索、小组合作的学习,但是后来班级中教学资源有限,教学压力下注重学生成绩,传统式的讲授方式很快替代起始的教学方式成为最快提高学生成绩的一种方式,但是在短时间内记忆的知识有多少被学生真正的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还有待考究。我读过十一中学李希贵的《寻找教育改革的两条脉络》,在文章中他指出,“改革起始的时候都是要靠老师,但它最终的成功必须靠顺应学生的天性。离开了“顺应天性”,你就会和教育规律不协调,你就会遇到很多摩擦力,会遇到很多很多不成功。”在阅读王先生的凯洛夫的教育学以及钟先生的“新课程理念”和“概念重建运动”的过程中,让我重新的认识了“知识”这一概念,学会追根求源,从历史、社会、心理学等各个角度来看待教育问题,拓宽了我学习教育学的视野,让我受益匪浅。仔细研读大家的思想,让我们教育学的学生能真正站在更高的高度来思考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学专业素养。
第三篇:奶酪读后感
谁动了我们的“奶酪’
“再完美的计划也时常遭遇不测,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生活是一座迷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我们时常陷入迷茫,在死胡同中搜寻。但是如果我们始终深信不疑,有一扇门就会向我们打开,它或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一扇门,但我们最终将会发现,它是一扇有益之门。” 当我一口气读完斯宾塞〃约翰逊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细细品味其中哲理,不禁豁然开朗。
在这个可爱的寓言故事里,共有四个小家伙,“嗅嗅”、“匆匆”是两个头脑简单的小老鼠,“哼哼”、“唧唧”则是两个小矮人。他们生活在一个大迷宫里面,奶酪是他们要追寻的东西。有一天,他们同时在迷宫中发现了一个堆积如山的奶酪站,从此,他们便拥有了平静而安逸的生活,他们有了貌似永远也吃不完的各式奶酪,有了熟悉而安全的居住环境,不用再在迷宫中面对黑暗和危险。无忧无虑的享用从天而降的幸福成了他们的生活习惯。然而很久后的一天,奶酪突然不见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小老鼠和小矮人的不同心态暴露无遗。头脑简单的小老鼠嗅嗅和匆匆几
乎没怎么思考,立刻穿上平时就挂着脖子上的鞋子,开始了新的寻找奶酪的旅程,他们几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这个他们曾经的幸福窝。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不决,烦恼丛生,他们始终无法接受奶酪已经消失的残酷现实。经过无数次激烈的思想斗争,唧唧终于冲破了思想的束缚,穿上久臵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历尽艰辛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对苍天的追问中郁郁寡欢……
亿万年前,地球上的生物从无到有,亿万年后,地球上的生物从有到无;数月前,哼哼、嗅嗅们的奶酪从无到有,数月后他们的奶酪从有到无;三十年前,深圳还只是一个破旧的小渔村,三十年后,新鹏城已是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一切所印证的无非是一个道理:世间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唯有适应变化方能生存!
在现代社会中,文中的奶酪其实是个很普遍的比喻,它可以是一份体面的工作,可以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也可以是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难得的荣耀或甜蜜的爱情……毋庸臵疑,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些“奶酪”,需要一切世间美好的事物。然而,信息社会,瞬息万变,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工业的发达和信息的发
展更是为各种变化添加了无数“催化剂”。并且这种状况在处在变革阶段的中国体现得更为明显。我们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处在一个活力四射并飞速发展的国家,正以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向世界攀登。飞速扩展的信息,充实着我们的感知。与此同时,年轻的效率也正付出了年轻的代价,变化与困惑,规范与活力,增长与问题相拥而舞。就像寓言故事里面的小矮人一样,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和日新月异的环境,我们是否还在抱怨、发牢骚?我们是否会变得更加浮躁,是否也会害怕危险,踌躇不前?
任何事物如果不去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都必然被淘汰。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此,对一个企业,对我们个人更是同样的道理。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我的职业,想到了我们广发银行目前所处的环境。要问最近行里最热门的话题是什么,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回答两个字:减薪。因为按照分行的相关规定,最近我们广发员工的各项工资福利、奖金都有一定程度的缩水。按照奶酪故事里面的说法就是:有人动了我们的“奶酪”。于是乎,各种疑问、抱怨、不满纷至沓来:“为什么做同样的工作,现在的收入少了这么多?”、“这不公平,为什么要减少我们一线员工的工资呢?”
其实刚开始,面对减薪这种人人愤懑的事情,我内心也很是不平,但现在细细想来,这一切似乎又是不可避免。关于究竟是谁动了我们的“奶酪”这个问题,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
首先,这是由国家大的金融环境决定的。中国银行业2000年之前承担了中国经济的改革成本,2001-2007年经历了资产剥离和改革上市,2002-2008年受益于中国经济的黄金五年,业绩持续快速增长。2009年,人民币贷款增速达到创纪录的31.7%,这被认为是一个不可复现的增速顶峰,因为这是在特定环境下国家制定的较宽松的货币政策所致。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银行业进入多事之秋。在监管和经济预期回落的双重压力之下,银行业的三大盈利驱动因素贷款需求、净息差和贷款质量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并且监管压力进一步加大亦是全球银行业面临的长期现实。也就是说以往信贷管控政策松动所带来的银行天量信贷投放、利润的爆发式增长局面很难再次出现。在这种大环境下,唯有开源和节流并举才是保全企业竞争地位的最好措施,减薪也就在所难免。
其次,对于我们银行来说,除了出售自己的有形产品外,还要出售无形产品——服务,银行的各项经营目标最终都需要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来实现。然而,银行面对的是千变万化的市场,面对的客户更是有千差万别的需求。作为广发的员工扪心自问,我们现阶段的服务是否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服务水平在同行业中到底又处于一个什么水平呢?就我看来,与国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其他股份制上市银行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正是这些差距的存在导致了我们“奶酪”的流失。
当初我以能被广发银行录用,成为广发的一员感到荣幸,毕竟这是一份让很多人羡慕的好工作,可以说也曾有一份巨大的奶酪摆在我们的面前。但现在的情况是这份“奶酪”正在被国内外无数家大型银行、像我们这样的中小银行以及发展迅猛的私人借贷公司所刮分,我们惟有具备超前一步的思维,才能有超前半步的行动,也才能在未来复杂多变的竞争中把握先机 ——把属于自己的“奶酪”做得最大。在我上面分析的“奶酪”流失的两大原因中,国内外银行业大环境我们是不能改变的,这方面我们要做的唯有适应适应再适应。但对于银行服务方面的原因,我认为广发的变革势在必行!其实大量的服务不是仅仅按照总行制定的操作流程去做就能做出来的,而是要靠每一位员工去创造,只有全行每一位员工把服务深入人心,把服务与各项业务流程的优化和产品创新结合起来、把服务与完成全年综合经营计划结合起来,新的服务措施、服务工具、服务手段和办法才会不断被创造出来。我们也就一定能够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作为一名普通的员工,我们是单位的一个小细胞。但没有哪一种变化不是从微小部分开始的,没有哪一种变化不是由量变到质变积累的。我们的变化也是全局变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我们做好,整个单位才会健康、才会有活力、才会成长。我相信只要每天我们都认真,务实,灵活,积极,诚恳地工作,想广发之所想,忧广发之所忧,应银行业发展形势之所变,极早抛弃那已经变质的“奶酪”,穿上那双时刻挂在我们脖子上的跑鞋,去追寻那芬芳四溢的新“奶酪”,那些最香甜可口的奶酪就一定属于我们!
XXX
2010年9月13日
第四篇:《送你一块奶酪》读后感
《送你一块奶酪》读后感
记得曾经在《送你一块奶酪》这本书中读到过这样一段文字,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教师要向学生释放知识的能量,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库藏。要散布阳光到学生心理,自己心中必须先有一轮太阳。一个人一贫如洗,对别人绝对不可能慷慨解囊,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我想,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要给学生一碗水,我们至少要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流淌的、奔腾的河水。这其中所包含的深意应该是指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和自我综合素质的提高。那么,作为新世纪教师的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以及文化底蕴?我认为最直接与有效的方法便是不断的读书,不断的从书的海洋中汲取我们所需要的“养分”,借以提高我们自身的文化底蕴与专业修养。下面,就简单的谈谈这几年我的读书感悟以及通过读书给我的教学、生活所带来的影响与改变:
1、读书使我的心灵变得更加的丰富
境由心生,教师的心灵若是充满了垃圾,那他定然不会拥有高尚的情操,必然是个心胸狭隘、目光短浅、毫无建树的粗鄙之人。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孩子的一生中遇到过这样的老师,那将是他们人生中的一大悲哀。我绝不敢夜郎自大的说读书使我成为了一个多么多么高尚的人,但是我最少可以挺直腰杆,底气十足的说读书使我的心灵更加的丰富,最起码让我一直正直的、善良的活着。读书使我变得更加的温和,更能够发自心底的去尊重,宽容和理解别人。读书使我深深的感悟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与义务,使我更加透彻的领悟到了教育的真谛,让我始终能本着一颗博爱的心来对待我的学生,同时也把这种正面的、具有积极向上意义的情感传递给我的学生。须知道,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你要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首先要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才不枉“为人师表”四个字。
2、读书使我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高
没有教师的成长与可持续发展,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而其中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便是读书。通过这几年对一篇篇教育理
论与教育案例的研读,使我的专业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有效的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学水平。犹记得从当初的迷茫与不知所粗,到现在的对教材知识的通透把握,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和灵活运用,读书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读书使我渐渐明白了教师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巧妙而灵活的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就会表现出越强烈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望,进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读书是一种提高生活质量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迷惘不知所措时,读书可以成为黑暗中的灯塔,指引你前进的方向;当你烦躁不安时,读书是一味有效的镇定剂,可以让你的心灵得到平静与解脱;当你感觉自己精神匮乏时,读书可以使你变得更富有内涵,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总之,人生因读书而更加的精彩!
第五篇:《一块奶酪》
《一块奶酪》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2.默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3.分角色读演课文内容,了解蚂蚁队长的品质,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朗读,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了解蚂蚁队长的品质,感受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回忆本单元学习过的童话故事:跟随小鸟一起寻找好朋友树先生,见证一粒种子长成大树不断追寻梦想的历程;和青头、红头两位主人公在牛肚子里完成了一场冒险大旅行。今天将进入另一个奇妙的童话世界,看看围绕“一块奶酪”发生了什么样的有趣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一块奶酪》,齐读。
3.观看《蚂蚁搬食》小视频,思考小蚂蚁是用什么在搬运粮食?(嘴巴)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1)字音:宣、处、诱、舔、毅、强、犯、禁、稍、预、跺、聚(2)多音字:
处(chǔ):处罚、处(chù):到处; 禁(jìn):禁止、禁(jīn):情不自禁; 稍(shào):稍息、稍(shāo):稍微。(3)指生读生词,师相机正音。
/ 3
(4)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蚂蚁队长说的话和描写奶酪诱人的句子。
三、课文感知,加深理解
1、生自读第一、二、三段,思考问题。
(1)蚂蚁队长下达了一个什么样的命令?应该以什么口气读这条命令?
“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应该以一种干脆利落、带有威严感的语气去读,指名学生读。
(2)师出示课文第二段,指生读句子。说说蚂蚁队长为什么要宣布那样的命令?
一视同仁、公平。
2、生自读第四段,思考第四段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第四段写出了奶酪的重和大,为下面的故事情节起铺垫作用。
3、师范读第五段,指名学生回答这段中描写奶酪诱人的句子,体会蚂蚁们在面对奶酪时不偷嘴需要的毅力和纪律性。
4、师出示第六段,引生细读。边读边想,蚂蚁队长会怎样处理那掉下的一块奶酪渣?
体会“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偷嘴的禁令。怎么办呢?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会儿。”一句中蚂蚁队长矛盾的心情,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5、师范读第七、八、九段
师:蚂蚁队长想吃那块奶酪渣,其他的小蚂蚁也想吃。出示句子,生齐读:
大家依旧不动,眼睛望着别处,心却牵挂着那一点儿奶酪渣子。
“依旧”“牵挂”等词语都能看出小蚂蚁们想要吃奶酪的心思。
6、指名学生朗读第十、十一、十二段的旁白和蚂蚁队长角色:(1)体会蚂蚁队长说话时的心理变化。
(2)蚂蚁队长非常了解其他蚂蚁的心思,因为这也正是它自己的心思。它下令让小蚂蚁们去到看不见他的地方,然后再独自吃那一块奶酪渣。
“他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渣子,味道真棒!”
(3)生说体会,“低”“嗅”看得出蚂蚁队长有多么想吃奶酪渣子。它吃了吗?(4)“它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
生思考:“犹豫”一词的含义?蚂蚁队长犹豫什么?它最终的决定,你看出了它的什么品质?(师补充:克己服人 有领导才能)
四、感悟人物品质
/ 3
1.师:了解了课文内容,你喜欢这个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
2.默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地方,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并试着评价:蚂蚁队长是个怎样的人?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呢?
3.小组内交流学习体会。
4.指生回答,教师相机评价。(以身作则、平等待人、言出必行、关爱弱小)
五、拓展延伸
1.你喜欢蚂蚁队长吗?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理由。
2.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一个人,也让你佩服呢?请你来说一说。
【板书设计】
一块奶酪 以身作则
平等待人 言出必行
关爱弱小 克己服人
有领导才能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知道语文学科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文本上的知识,更应该借助于文本来感受文本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情感熏陶。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才能让学生真切体会文本所带来的真情实感。课堂上,我引导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面对美味诱人的奶酪的小蚂蚁,跟随文本一起走进小蚂蚁的内心世界,体会小蚂蚁在面对诱惑时决然的那种毅力和自律性,体会作为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从而受到教育,更启发他们将这种品质生活中。
但在教学环节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引入环节不够丰富吸引,未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课堂活跃度尚显不足,这都是值得思考和反思的问题,以期在以后得到改善。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