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督导改革之路(共五篇)

时间:2019-05-13 08:55: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督导改革之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督导改革之路》。

第一篇:教育督导改革之路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教育督导改革之路

作者:

来源:《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2013年第05期

【策划人语】

2012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教育督导条例》标志着我国教育督导正式进入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新形势下教育督导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改革、发展、创新等重大问题。

教育督导是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中央、省、市、县四级教育督导机构,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督学队伍,为保障“两基”任务全面完成、推动重大教育政策项目实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日前,一项针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36期全国省地督学培训班近百名学员的问卷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教育督导的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和督导方式,仍然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表现在督导机构缺乏独立性,督导队伍建设不到位,督导内容、对象缺乏相应的标准,督导结果运用不够规范等方面。

要使教育督导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就需要建立健全高效、权威的教育督导机构,建设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化督学队伍,形成教育督导机构为主、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本刊编辑部

第二篇:区教育督导改革落实情况汇报

区教育督导改革落实情况汇报

紧跟形势,拟定落实方案

*区教体局根据省委省zf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结合全区实际情况,草拟了《关于深化*区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形成初稿。

11月12日—11月18日,征求教体局相关股室、部门意见后,收到5条建议并采纳,形成修改稿。11月28日—12月3日,征求区直相关部门意见。共发放征求意见表18份,收到2条建议并采纳,形成送审稿。*区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过会后予以实施。

明确方向,强化责任

《实施方案》全文共五大块十四小点,分别从健全机构设置,不断优化教育督导管理体制;确保运转高效,逐步理顺教育督导运行机制;加大问责力度,切实强化教育督导结果运用;配齐配强督学,加强督学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落实教育督导保障等五部分内容,结合*区区情,提出15点落实措施,每条措施均明确了具体的责任单位。

第一部分是健全机构设置,不断优化教育督导管理体制。共3项主要举措:健全区zf教育督导委员会、规范教育督导职能、加强教育督导机构的管理。

主要落实措施:区zf教育督导成员单位增加到18个,教体局设立总督学1名,负责区zf教育督导委员会具体工作落实,教育督导办为教体局内设机构,具体承担全区教育督导工作。

第二部分是加大问责力度,切实强化教育督导结果运用。共2项举措:深化教育督导各项工作机制、建立约谈问责制度。

主要落实措施:完善责任区制度,调整*区现有四大责任区为五大责任区,实现*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选拔五大责任区的专职督学,落实常态督导,督促学校规范办学,原则上,学校校(园)长在一个任期结束时,要接受一次综合督导。对教育督导结果优秀的被督导校(园)及有关负责人进行表彰,并作为提拔任用校(园)长、干部考核、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第三部分是确保运转高效,逐步理顺教育督导运行机制。共4项主要举措:加强对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督导;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创新教育督导方式方法。

主要落实措施:定期开展对各乡镇街道、区直有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评价工作;完善学校责任区制度,实现*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落实常态督导,督促学校规范办学。

第四部分是配齐配强督学,加强督学队伍建设。共3项举措:完善督学选聘标准、建立健全督学培训机制、加强教育督导队伍监督管理。

主要落实措施:进行督学换届工作,鉴于原责任督学由股室负责人兼任,工作任务繁重,督学工作有难以兼顾,建议从教体局、人社局、财政局、卫健委、市监局等成员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中,聘用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经历丰富、工作责任心强的区级督学;从退休时间不长教育经验丰富的校长、专家中选聘专职督学,负责责任区督学工作,选聘一批业务优秀、工作敬业、有多岗位从业经验的督学,从事学校和幼儿园挂牌督导工作(20-30名左右,75所幼儿园需15名督学,25所学校5名)。

第五部分是建立长效机制,落实教育督导保障。共3项举措:落实教育督导经费保障、强化督导条件保障、加强组织保障,抓实抓细抓落地。

主要落实措施:将教育督导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规定妥善解决督学产生的通讯、交通、住宿等费用,为督学开展的各项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把握精髓,全面落实

《关于深化*区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送审稿)》待会议审定通过后,以区委办、区zf办名义发文。全面落实《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各项举措,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委员会成员单位作用,确保教育督导机构能够独立行使职能,力争到2022年建成全面覆盖、运转高效、结果权威、问责有力、具有*区特色的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

第三篇: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之路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之路

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范畴

长期以来,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经常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实这里面包含着丰富而具体的内容。1998年开始推行“三项改革”,即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2000年国务院专门召开会议就“三改并举”进行部署。在这期间,有关部门对中国医改的构成以及具体内容进行探讨,以期界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医改范畴。2007年10月,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卫生医疗领域的“四大体系”,即“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二、医改的时间路径

1、第一阶段(1978-1984年):医改孕育期

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府坚持了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结合等一系列正确方针路线,建立并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取得了显著成就。

1981年3月,卫生部下发了《医院经济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意见》,扭转卫生机构不善于经营核算的局面。

本阶段是恢复与改革之间的过渡时期,主要是对医疗机构内部管理上的修修补补,并没有涉及体制上的变革。所以说这个阶段只是医改的孕育期。

2.第二阶段(1985~1992年初级阶段):医改正式启动。

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在各个领域全面展开。

1985年1月召开的全国卫生局厅长会议,部署全面开展城市卫生改革工作。1985年可谓是医改元年,在这一年我国正式启动医改,核心思想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

1990年5月,卫生部成立医改纲要起草小组,此纲要先后草拟了12稿,不断地征求意见,讨论修改,这个过程对深化各部门对医改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一时期的改革主要关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政府的主导思想在于“给政策不给钱”。

3.第三阶段:1992~2000年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卫生医疗领域,继续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医疗卫生体制。

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卫生工作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思想,提出了推进卫生改革的总要求。

这个阶段仍是在改革探索中,伴随着医疗机构市场化的是与非的争议,各项探索性改革仍在进行。总体来看,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改革,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有待下一阶段解决。

4.第四阶段:2000~2005年

2000年2月,体改办、卫生部等8部委联合出台了13个医改配套政策,继而国家和地方有了一些改革举措。2000年3月,从宿迁医改开始,多地进行了大规模产权改革,实现了政府资本的退出。

有关部门在地方进行“医药分开”的试点,按照“医药分家”的模式将药房从医院中剥离,但未获得重大进展。

本阶段其实是各种趋势交叉最多的一个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化在发挥很大作用的同时也显露出一些弊端,尤其是非典暴发以后,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的争论也逐渐深入,这为下一个阶段的到来埋下了伏笔。5.第五阶段:2005年至2008年

随着市场化和产权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逐渐淡化,追求经济利益导向在卫生医疗领域蔓延开来。医改迫切需要注入新的理念和活力。

2005年,产权改革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产权改革并不是本阶段的主要内容,而是基本明确了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2005年成为新一轮医改的起点。

2006年9月,成立了由11个有关部委组成的医改协调小组,新一轮的医改正式启动。

2007年12月,十七大报告首次完整提出中国特色卫生医疗体制的制度框架包括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在新时期对卫生医疗体系构成的全面概括。

本阶段主要是从反思争论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同时让医改又上了新的台阶,尤其是2006年医改协调小组成立以后,各方积极分析准备,医改的具体方案也在一次次协调和调研中得到了细化。

6、第六阶段:2009年至今

2009年1月国务院正式出台新一轮医改方案。新方案指出2009-2011年应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1)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2)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3)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4)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5)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在此阶段,经过中央和各省、市财政人财物的大量投入,新农合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也得以在多省初步实现了基层全覆盖的实施,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也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也得到了推进。

新阶段政府医改的重要任务是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也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和思索。

三、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政策

2005年7月,《中国青年报》刊出新医改研究报告,通过对历年医改的总结反思,报告认为:中国的医改基本上不成功,基本明确了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而在此之前,医疗机构市场化与否,医改的方向应是由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政府、学术界、社会各界、群众,一直就公开化的争论不休,争议不断。“给政策不给钱”的“市场化”也饱受诟病。

2009年新医改方案指出:(1)要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2)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不得接受药品折扣。医院由医药分开减少的收入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3)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允许积极稳妥地把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民营医疗机构,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

同时,2009-2011年各级政府加强医疗机构财政投入约8500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投入3318亿元。

2010年,卫生部(现卫计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选定16个城市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12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对明确县级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改革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做出了较明确的要求和指导。在全国选定300个县(市)作为改革试点。

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症结

笔者以为,既然经过多年的探索,将公立医院的性质定性为公益性质,就意味着应由政府买单,加大投入,没有政府的投入改革永远都不会成功,而目前,多数县(市)医疗投

入明显不足。同时,2012年的改革意见指出,禁止县级公立医院举债建设,而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县级医院,在2009年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政策期间,进行大规模基建,造成了大量负债,其中的60%要由政府偿还,而目前很多县市财力不足,根本无法协助医院偿还该债务,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医疗服务开放不足。

医疗服务开放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对医疗服务的强劲需求。不幸的是,民营医疗机构数量不足,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县级公立医院基础相对薄弱,无力进行建设,有的县级医院在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下,得到了发展,但债务也许还要自己去偿还,而在供求失调的基础上,政府还对医疗服务和医药产品实行价格管制。这是医疗问题的根本矛盾所在。

民办非营利机构的入局或 “搅局”,一方面能够增加医疗服务开放,也是政府办好公立医院的一个促进条件。适者生存,环境里多了一些 “讲究效率的非营利组织”,那些不那么讲效率的机构就多少感到压力,多少就要作出改变和调整。政府鼓励民办非营利组织进入的政策,等于是政府引入与自己竞争的力量,也能够使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目前医疗改革还在深水区,稳步推进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能否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政府各方面投入尤其是财力投入。

第四篇:教育督导

提升素质教育督导自评水平促进学校自主和谐发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中心小学刘新川

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对引导中小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学校自评制度,提升学校自评水平,是促进学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学校自评必须抓好的几项工作

1.加强学校自评队伍建设。成立学校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自评工作计划,拟定自评细则,确定具体要求和运作方法,结合学校部门分工和评估指标组成若干专项自评小组。

2.加强学校自评队伍的培训。不但要使学校领导、教师的自我认识到位,而且要进行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内涵、外延和评价的一般程序、方法步骤等内容的培训。

3.发动全体教职工参与自评工作。召开教职工大会,学习《指导方案》和《评估细则》,让教职工明确目的和意义、方法和步骤,明确评估指标的内容,明确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使教职工成为评价的主体。

4.各专项自评小组按照所负责的指标和要素的要求,全面收集资料、数据,对获得的资料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其价值,形成自评意见。

5.学校自评领导小组综合各专项自评小组的情况,征求教师、学生、家长代表和社区、校外教育机构、共建单位代表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撰写学校自评报告,填写自评量表,并经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

6.充分发挥自评的激励、导向、调控、改进、鉴定等功能。自评结果要公布于众,形成人人自评的良好氛围;要把自评结果作为学校表彰先进的依据,对自评中肯定的突出成绩进行专题总结,并加以推广;对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具体研究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自评结果作为制订新学年学校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

二、学校开展好自评工作的主要要求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正确把握学校自评的内涵。增强自评意识,是开展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前提,其目的是通过全面的认真的自评,促进学校改进工作,提高办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校,学校自评是督导评估的基础,能否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是督导评估成败的关键。自评的过程是学校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政策的过程,也是学校阶段性总结、认真对照,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因此,自评必须与制定学校工作计划相结合,与学期、工作相结合,与学校各部门、教职工考评相结合。自评的过程又是有效动员学校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参与管理的过程,能不断增强凝聚力,落实责任,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2.加强自评制度建设,完善学校自评工作。学校自评制度一般应包括自评工作组织制度、报告制度和档案制度。学校建立自评组织制度,是指建立相对稳定的学校自评组织机构,成立学校自评领导小组和若干个工作专题小组,形成一支学校自评队伍。自评报告制度,是指每次学校自评内容应有形成性自评和终结性自评,每次自评前,校长要作动员,召开座谈会,倾听教代会意见,最后终结认定。一般每学年自评一次,写出自评报告。自评档案管理制度是指按教育督导要求,规范整理和妥善保存自评资料。要有专人负责管理,要按评估标准规范整理和保存自评资料,为教育督导部门评估提供依据。

3.深入学习,实事求是搞好学校自评。要搞好自评,必须认真组织学习《评估标准》的每一项内容和要求,教职工要全员参与,必须掌握指标要求,贯彻到各自工作之中。

学校自评的质量取决于自评的可信度,取决于是否严格标准,实事求是地总结,实实在在地找问题。为了提高自评的可信度,要求学校在评估前要组织教职工学习方案和标准,认真领会每个指标含义,掌握评分尺度;严格评分,必要时进行随机抽查;要真实总结办学经验,寻找存在问题和今后整改思路,并在校行政会、教代会上讨论定稿。

4.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学校自评工作。学校自评是一项全方位工作,虽然是以学校各部门的评估为基础,既要评价学校管理水平,又要评价办学条件;既要评价学校领导,又要评价教师管理;决不是少数几个人关门执笔所能完成的。只有层层发动,人人参与,既达到发动群众、教育群众、群策群力的目的,又利于学校的管理,从而避免片面性和虚假性。

5.注重实效,坚持自评与整改密切结合。在自评过程中,学校要认真总结,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提出整改思路。一切工作要以《评估标准》为尺度,对照检查,而且要以评促改,扎实做好补缺整改工作。通过督导检查,反思学校自评目标是否明确,整改措施是否得力,管理是否加强,教育质量是否提高。

三、学校自评工作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尽管学校自评制度的意义和作用被普遍认可,但在工作实际中,学校执行自评制度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有自评认识的偏差,对督导自评制度的长期性、经常性缺乏深层理解;有评估方案理解上的偏差,缺乏对学校发展中问题的冷静思考,喜论成绩,怕暴露问题,缺少对问题整改的措施。有自评程序上的偏差,自评计划存在随意性,缺乏自评程序的规范性。分析学校自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重视学校的主体地位,增强学校的自评意识。

督导评估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校,能否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是督导工作成败的关键。从内、外因的辨证关系看,督导评估的监督制约作用、评价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都是“外因”;学校的开拓创新、不断进取才是“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没有学校的自评和整改就无法产生督导评估的理想效果。而学校自评不是简单回顾过去的成绩,评定现在的水平,而是要认真梳理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分析现在的发展现状。所以,自评要十分重视学校的主体地位,增强学校的自评意识,要有主人翁精神。

此外,学校自评的关键还在于校长,校长充分意识到自评工作的重要性,就会产生自觉行为,认真组织好自评各项工作,把评估指标的各项要求变为规范办学行为的具体目标,变“督导压力”为工作动力。

2.自评要结合管理过程进行。

学校管理过程是由计划、实施、检查到总结,周期性循环往复向前推进的过程,能坚持自我评价、自我发展,是学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学校在自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学校依照素质教育要求提出有效发展目标,通过组织实施——自我修正计划——制定新的计划——再实施的步骤,形成自我诊断、自我调节、自我完善、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二是学校要把各方面工作纳入自评范畴,纳入学校科学化管理的轨道,提高学校依法治校、科学管理水平。学校始终处在自觉、正确评价自我的可控状态之中,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三是全员参与是搞好自评的基础。全方位自我评价,必须发挥团队精神,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必须强调层层发动,人人参与,层层分解指标,人人落实责任,形成群策群力,自我教育的局面,变短期突击自评为长期有效的自我管理。

3.加大指导力度,提高自评质量。

督导评估是督导人员(学校的督导人员为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副主任、教科室主任等)与被督导方的合作过程。学校自评质量如何,除学校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督导部门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监督。

(1)督导人员要经常深入基层,指导学校依据评估方案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计划,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加强随访,及时反馈,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控制学校自评的方向。

(2)通过培训加强指导。组织学校评估人员进行培训,并让他们在具体工作中发挥示范作用。要通过讲解评估标准和方法、技术,解决疑难问题,帮助学校掌握和调控自评过程。

(3)从制度上和管理上对自评工作加以督促和检查。检查学校自评程序是否规范,学校自评过程是否民主,自评结果是否与校长的任期考核、学校综合评价结果挂钩,是否以评促改、促进了学校的自主发展。

谈以督导评估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落实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中心小学刘新川

摘要:对中小学素质教育进行评估监控,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各地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评估,在内容、方式、程序、安排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要求迸一步明确素质教育评估的主体、对象,有效改善评估的方式,构建和完善国家层面素质教育评估的指标体系,形成对中小学素质教育评估监督的制度。

关键词: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

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是指各级教育督导部门通过收集、分析素质教育政策运行过程中的有关信息和资料,发现和修正素质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的有关问题,并对素质教育政策的结果进行综合、系统评价的一系列行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是素质教育政策运行链条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可以说,没有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评估,就不会有素质教育全方位的有效落实。

一、加强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主题,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阵地在中小学。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德、智、身、心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最终实现。成功推进素质教育,中小学校作用特殊、位置关键。教育政策评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强化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教育督导担负着保障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使命,是当前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

素质教育从提出至今已经近20年时间,但是“推行不力”的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素质教育政策落实的实践证明,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中小学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不折不扣”地落实党和国家素质教育政策的目标要求,在很多情况下,他们由于种种“困难”会以种种借口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拖延甚至拒绝素质教育的落实。有的学校没有找到素质教育理念要求下创新管理、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提升教育质量的正确路径,陷入了办学的误区。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走了许多弯路,换来的却是社会、家长的问责、学校教育工作者们的质疑。多年来,由于各地对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一直缺少督导评估环节,有关部门很难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效果进行评判。中小学校则处于自我摸索状态,形成了“素质教育政策执行与否或执行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学校本身”的奇特现象。因此,新形势下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有必要在督导评估上予以突破。及时有效地对中小学落实素质教育政策情况进行客观评估,实施“自上而下”的政策监控,保障素质教育政策得到真正贯彻落实。

二、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督异评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一,督导评估缺失,即在素质教育落实过程中缺少了政策评估的环节。有些地区实施教育督导评估,虽然有“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之名,但明显不适应“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并无“对实施素质教育评估”之实;相当多地区的督导评估标准还在沿用“两基”验收后形成的指标体系,没能及时体现党

和国家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要求,特别是对于素质教育的政策要求及其相关联的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等内容体现不充分;另外,在现有的指标体系中,也存在着责任不清晰的情况。例如各地的中小学督导评估中都有“办学条件”一类的指标,而学校硬件达不到要求,导致学校在评估中成绩不高,此类属于政府责任的指标与学校办学质量的指标混淆在一起,不仅不科学、不合理,而且也容易使地方政府“推卸责任”,影响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其二,督导评估人员能力欠缺。从目前教育督导人员的实际素质和能力水平来看,目前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中评估教学领域研究不足,对教育教学质量督导评估仍是其中的薄弱环节。没有科学有效的评估与监测办法,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果难以评判,就难以做到科学有效并被中小学校认可,客观上影响了教育督导的质量与权威。另外,在很多情况下,中小学素质教育执行情况的好与坏,都是“自己人”、“内部人”评估出来的,于是就有了众多带有自我标榜性质的“推行素质教育新模式、新经验”被“制造”出来,一定程度上使评估丧失了客观性,也促使中小学为迎合不同的“评估”而不得不“随意化落实”,甚至各种“应试”做法被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而大行其道。

其三,督导评价标准“一刀切”。对中小学实施督导评估的过程中仍普遍存在着以“一把尺子”要求基础不同的地区和学校的现象。特别是在城乡学校评估标准上一刀切,失去公平,农村中小学校长对此反映强烈。因为农村学校(包括一些城区薄弱学校)师资水平、与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密切相关的学科(如音乐、美术、体育等)的器材设施相对缺乏,不能很好满足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思想观念和应对社会与家长的压力方面,城乡之间也有一定的差距,不可同日而语。用“一把尺子”来衡量素质教育水平的高低,会挫伤农村中小学的积极性。

其四,督导评估方式方法老化、形式化。各地对中小学校的督导评估方式,普遍呈现了“重静态的现状认可,轻动态的发展评价;重学期末(或学年末)一锤定音式的督导评估,轻中小学办学过程中引领”的态势;在评价方法上,重定量测评,轻定性分析;在评估的基本方式t。常用“集团式”集中突击评估的方式,轻视专职督学人员的随访指导。有的地方普遍实行“以评比代评估”的方式,往往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期(学年)末布置对中小学校进行各式各样的评比活动。

由于评估活动只是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缺乏统一的程序和规范,参与的评估人员也是临时“搭班子”,不仅对素质教育政策的落实无益,更多的时候反会促使中小学为了“争名次”

而弄虚作假,对素质教育在基层的落实产生极大的副作用。

三、对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建议

(一)尽快建立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建立评估的指标体系是对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核心环节和重要内容。显而易见,各地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如果不能够有效反映素质教育政策要求及其相关内容,那么整个中小学校的督导评估工作很难对各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中小学实施的素质教育评估就成为了一个空洞的目标,一个只是贴了“素质教育”标签、与原来“两基”验收无异的评估活动而已。所以,要想达到有效推动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应首先根据各地情况建立针对中小学的“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有关部门应对紊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指标进行归纳整理。建立国家层面的中小学素质教育评估标准。要分别构建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相对独立又有机结合的评估指标(标准),确保评估工作能有效开展,从而增强素质教育政策落实的激励性,提高政策的实效性,确保素质教育政策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尽快形成完善的中小学督导评估制度依照新的《义务教育法>的要求,制定落实素质教育的执法细则,对中小学落实素质教育的评估活动法制化、经常化,定期实施。教育行政部门可借鉴国家“双基”验收制度。对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在对本区域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权威评估的基础上,公布各中小学校素质教育实施的评估结果;实施“舆论调查”,广泛征求民意,主管部门积极宣传,促使社会大众充分了解素质教育调整的目标与意义。逐步建立社会各界参与当地中小学校素质教育政策落实的制度,并对新形势下素质教育政策调整方案进行公开论证;明确责任,建立对素质教育落实不力者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

(三)进一步改善中小学督导评估的工作方式有关部门在素质教育的督导评估工作中,要变“事后监督”

为“全程介入”,督导检查人员可以提前介入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的落实过程中,提出意见和建议,与中小学教师共同开展工作,实施对素质教育落实全过程的监督、指导,强化对素质教育落实工作的指导性、先导性和前瞻性,满足新时期中小学素质教育推进对督导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重要的是,要积极引导被评估单位定期开展素质教育执行情况的自我评估,把这种内部评估作为整体评估的基础,并与外部评估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素质教育政策的评估方式。

(四)进一步整合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力量鉴于中小学素质教育政策落实任务的艰巨性,建议以现有的各级督导部门为基础,自上而下成立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组织。根据我国现阶段教育管理体制,绝大多数中小学都由县(区)一级实施教育教学管理。我们研究制定的方案涉及了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从逻辑上讲,它应该是以县(区)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为主体,这一点应该明确。同时,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使督导评估人员专业化。在此基础上,建立教育系统内、外相结合的教育督导评估组织。充分发挥地方人大、行政监察以及人民群众在素质教育落实中的监督作用,指导素质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有效推进。

第五篇:教育督导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育督导学考试

浅谈我国高校教育督导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目前,高校教学督导队伍优化建设成为理论界和高校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加强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适应新世纪高校教学督导需要的高素质教学督导队伍,以确保督导工作的实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督导队伍建设;现状;对策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university teaching supervision team optimize building become a hot issue of university research workers.Strengthening Teaching Supervision team building, establish a Steering adapt to the new century needs of high-quality teaching teaching supervision team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supervision, is placed in front of us a very important and urgent task.Keywords: Steering team building;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队伍建设是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开展及其成效的基本保证。高校教学督导人员担负着行使督导职权、实施督导工作的重任,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督导工作的成效。要全面提高教学督导的质量与水平,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保障作用,就必须切实重视人员的选配和素质的提高,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

一、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高校教学督导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

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队伍老化现象严重,许多地方把督导机构当作二线机构和安排老干部的单位。督导队伍的年龄老化问题已影响着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发展。首先,教学督导工作需要常跑到各教学单位听课、检查、交流、指导,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老同志有限的精力和体力可能会成为督导工作顺利开展的障碍。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教育改革的力度、深度、广度不断加大,教育领域的新思想、新政策不断出现,老同志在适应新形势方面比不上中、青年人。第三,教育督导制度会逐步完善,将采用依法督导,以操作评估指标体系来完成任务,工作的科学化、技术化成份越来越高,单纯依靠老同志个人经验和声望进行督导工作已不能适应教学督导发展的需要。

(二)高校教学督导队伍的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教学督导人员的素质还需要不断提高。首先,教学督导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合理,难以涵盖各类教育。其次,知识结构不合理,难以担当督导重担。再次,由于教学督导的教育行政监督职能被弱化,导致了督导人员自身定位的偏差。最后,督导人员的督导工作水平和能力与时代发展要求相比,尚待进一步提高。一些督导工作人员在督导理念、督导职业精神、督导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与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和督导工作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亟待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

(三)教育督导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

以美国的经验看来,督导人员素质的提高是教学督导能在教学领域发挥重大作用的实践基础。在美国,会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对教育督导人员进行资格认证。一般情况下,美国的督导人员都拥有硕士或其以上学历,并有一定的教育工作经历才能获得资格证书。而在我国督导制度中没有资格认证体系,督导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使得督导工作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完成督导工作,更不能充分发挥督导效用,这也会影响教育督导职能的充分发挥。

(四)高校教学督导队伍的运行机制不到位

首先,教学督导人员的选拔缺标准。我国高校的教学督导人员一般采取由学校校长直接聘任、由院系推荐、督导人员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从本校离退休教师和校(院)领导、管理人员中选聘,也有个别教学督导人员由在职教师或领导兼任。教学督导人员的选拔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标准可供参考,显得随意性很大,很难保证督导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其次,教学督导人员配备不足,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人数一般是5~10人,从教学督导工作的任务上来看,这样的人数是不够的,难以满足“督教”、“督学”、“督管”的任务。

第三,教学督导人员的培训缺计划。提高高校教学督导人员素质的主要途径

是培训,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培训工作尚未得到真正的重视,有的高校偶尔想起来了才给其进行培训,有的高校甚至从不对督导人员进行培训,高校教学督导无规划和计划可言。

第四,教学督导的经费也不落实。大部分高校的财政在预算内基本没有安排教学督导经费;有的学校随意确定一个数目,交由督导机构使用;有的学校则与教学行政部门的经费混在一起使用,没有专拨一定数量的经费;由于教学督导经费的缺口,相应工作难以开展。

二、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优化建设的对策

(一)优化高校教学督导队伍的年龄结构

督导员应该是老、中、青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实现优势互补,以使高校的教学督导工作更加和谐、更加有效。因此,对于督导机构成员的构成应该是专职工作人员与返聘退休人员相结合,在教学督导队伍中,不仅要有资深的老专家,而且也要有中青年专家。这样的督导专家组才能在广大教师中享有更高的威望,表现出更高的督导水平。

(二)优化高校教学督导队伍的专业结构

在选聘督导人员时,要充分考虑到学校各学院、专业的实际情况。现在各高校发展速度很快,专业数量急剧增加,如果按专业选聘督导,督导队伍会过于庞大,机构会显得臃肿。所以,宜采取以学科分类,按不同的学科种类选聘教学督导的方式来组建督导队伍。因为同一学科内的不同专业是相通或相近的,如果真正是某一学科的行家里手,不可能只精通某一专业,而对同属一学科的其它专业一无所知。

高校教学督导队伍构成应该是专兼结合,专职督导人员保证督导工作的相对稳定性和权威性,兼职督导人员保证督导工作的相对灵活性和全面性。高校教学督导队伍构中应该有各种专业的督导人员,而且应该对本专业造诣较深和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样,才能在督导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及时加以正确指导。按照各个高校多年的实践经验,专职督导一般从符合要求的高职称离退休人员中选聘:而兼职督导则应从各教学院系(部)学术水平较高的在岗高级职称教师中选聘,或从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中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在岗管理干部中选聘。无论是对专职督导,还是对兼职督导,均应实行任期责任制。

(三)优化高校教学督导队伍的综合素质

高校教学督导队伍的整体素质是通其成员的综合素质体现出来的。新时期对督导员的素质、能力、品德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督导员不仅要熟悉本学科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应尽快了解并逐步掌握相近专业和更广博的专业基本知识,要了解当今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为此,高校要给督导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组织他们学习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和规章制度,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熟悉教育管理方法;要让他们走出校门,与同行进行交流;要在督导员上岗前进行一定的工作培训。惟其如此,才能提高督导能力及其督导工作的实效性。

(四)优化高校教学督导队伍的运行机制

首先,注重督导人员的工作培训。目前,高校教学督导机构大多培训经费紧张,不但制约着机构的发展,同样也严重影响着高校教学督导队伍的发展。要从教师培训经费中拨出一块,专门用作高校教学督导员的培训经费。同时,建议教学督导机构根据教学督导队伍的培养情况,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编制督导预算,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教学督导队伍培养或期度专项经费,主管部门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保证教学督导队伍培养专项经费的落实。同时,教学督导机构应制定详尽的教学督导队伍培养规定,明确培养费的适用范围与数量,力争在经费使用上科学合理。

第二,划拨督导工作的专项经费。各高校应制定规划,把教学督导经费列入解决方案,通过专项拨款以不断改善督导办公条件和平衡教学督导人员的收入。一要解决教学督导部门的办公用房,以保证督导工作的正常开展。二要认真解决好办公现代化问题,以提高督导工作的效率。三要认真解决好督导人员的日常工作经费问题,以保证督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教学督导机构应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财务纪律,加强资金使用项目的管理。明确各项经费开支使用的范围,坚持专款专用。

第三,提高督导人员的福利待遇。工资福利水平是影响教学督导人员职业吸引力和队伍稳定的直接因素。根据薪酬设计理论,一套真正能起到激励作用的薪酬体系必须是公平的。各高校必须从教学督导人员自身心理特征出发,根据教学督导人员不同层次的需求,设置相应的目标,不断调整和提高教学督导人员的薪

酬及其他福利待遇,激发和调动教学督导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高校教学督导的存在与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抓住教学督导队伍建设这一关键问题,才是高校教学督导今后发展的关键。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切实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只依靠制度与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适时调整管理制度与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北群,张新厂.新时期高校开展创新型教学督导工作的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7(3)

[2]谭泽晶.我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

[3]方建宁.高校教学督导现状及其队伍建设研究[D].河海大学.2007

[4]黄 崴.我国教育督导体制现状、问题与改革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09.12

[5]胡延玲,高桂林,胡延辉.论教育督导体制的法制化建设[J].学术论坛,2011,(6)

下载教育督导改革之路(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督导改革之路(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督导学

    1、教育督导的调查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 A.收集材料、初步分析和总结报告 B.收集资料、研究材料和全面分析 C.收集材料、学习材料和材料总结 D.收集资料、整理材料和初步分析......

    教育督导材料

    白沙中心小学教育督导评估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今天我们怀着非常高兴的心情迎来了市教育督导工作组的领导和专家,这次检查是对我校教育工作的一次大推进......

    教育督导

    关于教育督导认识与历史演变的论析 河南省固始县蒋集镇付集小学 叶光奎 论文关键词: 教育督导 认识 演变 论文摘要: 教育督导的涵义及其历史演变 、教育督导的地位与作用......

    教育督导通报(共5则范文)

    教 育 督 导 通 报2008年第2号 通化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2008年 05月30日 关于落实《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有关规定》专项检查的通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

    2016教育督导自查报告(共5篇)

    2016教育督导自查报告 一年来, 我校在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以“xx大”“xx大”精神为指导,大力开展“讲正气树新风”教育,深化先进性教育,解......

    教育督导工作汇报(共五篇)

    教育督导工作先进集体申报材料江左镇中心学校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日 教育督导工作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一年来,江左镇教育督导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督导室的领导下,坚持以邓......

    教育督导汇报材料(共5则范文)

    泰安第十五中学教育督导汇报材料 一直以来,我校得到各级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校园建设日新月异。近年来,我校根据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着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抓好教育......

    深圳的“公车改革”之路

    深圳的“公车改革”之路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而公车的使用和管理,无疑是作风建设中最引人注目和敏感的问题之_。深圳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是中国内地较早进入汽车时代的城市,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