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事业单位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本站推荐]
教育学
1、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德育内容上。
德育的特殊形式是班主任工作。德育对德、智、美诸育的促进功能,主要有动机作用、方向作用、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2、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
3、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身体和精神。
4、“宽著期限,紧著课程”是朱熹的语言。
5、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是教科书。
6、学生是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7、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8、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和近代的前学校、前社会教育机构、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
9、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和阶级性。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它是高度概括的,总体的,也是很具体的。它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集中反映了教育性质。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发展结果。
10、聘任教师的形式有招聘、续聘、解聘、辞聘。
11、依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依据课程功能角度,可将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依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12、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以将课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和复习课。根据教学的任务,可以将课分为传授新知识(新授课)、巩固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
13、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有民主的、权威的和放任的。
14、夸美纽斯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这是以个人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始于他的《大教学论》。属于现代教育学派。赫尔巴特主张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教育价值的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始于他的《普通教育学》。属于传统教育学派。
15、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形成目标体系,推动班级管理的管理方式。班级目标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16、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不同水平能够分辨的程度;难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难易程度;效度是指有效性,能测量出一种事物的属性或特点。
17、启发式和注入式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指导思想。
18、道家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教育应“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19、“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态度。
20、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1、把课程用作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的教育家是斯宾塞。
22、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构成,包括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23、课程设计的方法有主观法、客观法、实验法、经验法和活动分析法。
24、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和操作性。其确定依据有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25、能改变教育者观念的因素是科学技术。
26、德育过程中各种不同质的要素的组合方式是德育过程的结构。
27、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开展以班级规章制度为核心的常规管理。
28、教育可以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29、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0、教育先行,意味着教育可以在生产力许可的范围内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速度。
31、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32、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33、教育工作中的“因材施教”和“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课外辅导是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之一。
34、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品德是个体现象。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35、“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英国。
36、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是复式教学。
37、教学目标的特征有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体现教师思维活动的规律性、具有灵活性。
38、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其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的三种主要表达方式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和体系、规章制度、角色规范。
学校物质文化的两种表达方式是学校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学生文化的特征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39、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的原则是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
40、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41、教学活动的本质是认识活动。
教学活动包括:上课、作业、练习和辅导。
42、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课程类型。
43、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44、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区别于他国教育目的的本质所在)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45、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综合性、灵活性、可操作性。
46、说服法(包括运用语言和事实进行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
47、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是明确的共同目标、有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集体成员间平等的和心理相容的氛围。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和一定的活动节律。
班集体正常秩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有正确的班级舆论、优良的班级传统。(待补充)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比较常用的两种领导方式,一是“教学中心”;二是“集体中心”。教师可以通过讲清道理、树立榜样、严格要求和反复实践等方法培养和树立良好的班风。在培养班干部的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做到严格要求、耐心引导、注意学生集体领导机构的经常变动。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班主任实施民主管理要做好组织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和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我国当前班级管理中,采用最多的领导方式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经历了组建、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48、目标游离评价模式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目标评价模式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泰勒的泰勒原理包括: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
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怎么确定这些目标正在的得到实现。课程评价之父。泰勒的课程编制四阶段: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和评价课程。CIPP评价模式是相对比较全面的评价模式,在诸多影响课程计划的因素中。
49、班级管理常用的方法有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的管理方法。民主管理:班级成员在服从班级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模式。
50、在教育的要求、内容上的“一刀切”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51、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52、个别差异性是性别差异、同龄人群内部差异、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和个体
53、教学进度计划的制定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
54、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废科举、兴学校;《钦定学堂章程》颁布;《奏定学堂章程》颁布。
55、“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是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这说明道德具有继承性。
56、学科专家的建议课程目标是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57、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教育的理想是发展个性,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58、制约课程改革的三大因素是社会、知识、儿童。
59、自然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卢梭、康德、裴斯泰洛奇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杜威、60、学校教育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出现剩余产品、有一部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语言发展到文字状态。61、教育目的的评价内容主要有学校的办学方向、水平和效益;学校的教育工作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的教学质量。
62、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有具有专门的知识技能、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具有公认的权威和影响力、有充分的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专业组织对资格认证进行
管理。
教师是一种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具备其资格的特定要求有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要达到规定的学历、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要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
6364、决定教学任务的因素有教育目的、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科特征和教学的时空条件。65、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66、夸美纽斯的观点:(1)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2)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3)泛智论;(4)教育普及的理想;(5)百科全书式的课程;(6)自然主义思想
杜威的观点:(1)教育即生长;(2)教育即生活;(3)教育即经验;(4)学校即社会;(5)儿童中心论,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出发;(6)在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思想
赫尔巴特的观点:(1)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2)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3)强调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教材的重要性和教师的权威;
(4)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和教师中心论
67、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课程是知识的表现。
68、在集体发展的阶段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手段的阶段是集体发展趋于成熟发展阶段。
6970、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导向和动力作用的是德育。
71、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72、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产生和兴起,从历史背景看,主要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及其思想、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想有关。
73、制度化教育对整个社会的深刻影响可以用“学历社会”来描述。
74、学校的教育基础是课程;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75、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7677、问答形式的谈话法是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
78、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讨论法运用的注意事项。
79、测验和考试是用来检查教学的一种手段,应把握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计划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80、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争论,其实质是关于知识和能力的争论。
81、运用陶冶法应注意的要求有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8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83、在教育史上有两种对立的学派:一是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代表人物中国的孟子、西方的卢梭和裴斯泰洛奇;二是社会本位教学论,代表人物中国的荀子、西方的柏拉图和康德。
84、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家是亚里士多德。
85、“教师节”始于1985年。
86、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的德育模式是体谅模式。
87、教师地位包括: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
88、学校子系统包括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89、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
90、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翻译为《雄辩术原理》。
91、各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典型学制有:双轨制、单轨制和分支制。
92、教育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导向功能、改进功能和管理功能。
93、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鲁姆积极提倡目标教学,内容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运动技能领域。
94、我国学校教育的类别结构主要包括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95、我国新课改提出的背景是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挑战。
96、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劳伦兹首先提出发展发展关键期。
9798、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贯彻直观性的教学原则;记忆以形象记忆为主
99、教育心理学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模仿;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的产生来自动物的本能。100、我国正式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1986年。
第二篇:教师编制考试 教育学 心理学 1
教师上岗考试试卷汇编(2)
一、选择题
1.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育的专著是(C)。
A.《教育没话》 B.《教育学》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E.《论语》 2.(B)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0。A.1985 B.1986 C.1988 D.1993 E,1997 3.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刁:(ABCDE),„„
A.中小学教育 B,社会教育 C.成人教育 D.家庭教育 E.高等教育 4.生产力发展决定教育的(BC)。
A.机会 B.规模 C.性质 D.速度E.理念 5.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ACD)。A.知 B。思 C.行 D。情 E.做 6.教育的根本任务是(C)。
A.传授知识 B&S226;增强技能 C.教书育人 D。学会认知 E.学会做人 7.教学的组织形式是(BDE)。
A,复式教学 B.个别教学 C.问题教学 D.班级授课 E.分组教学
二、填空题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一种社会活动。2.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功能。
3.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4.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义务性的特点。5.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了要探索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刺激儿童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
6.20世纪中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以学科的基本结构构建课程的理论。7.任何知识都来自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桥梁。8.因材施教原则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出的。
9.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是加强基础、更新课程内容、加强课程现 10.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等特点。
11.教师必须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具有示范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人的身心发展: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人的身体的发展,知识、技能的获得,思想、品德的形成,审美情操的陶冶,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发展。3.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指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用以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教师的劳动价值。要点:(1)发展价值;(2)文化价值;(3)政治价值;(4)经济价值。
2.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要点:(1)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2)课程内容综合化;(3)课程形式多样化;(4)重视
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培养;(5)重视个别差异。3.教学方法优选的标准是什么? 要点:(1)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2)与教学内容相符合;(3)与学生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4)与教师特点相符合;(5)教学条件。
五、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1.试论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要点: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2)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内容和专业设置;(4)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2)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3)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2,联系实际,试论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
要点:(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的必要条件;(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是相互依存的,相互统一的;(4)在教学过程中,要防止两种偏向。
六、实例分析(16分)(文字在500字以上)有一次,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又一次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一群小学生:“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足球”、“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女教师听了,不由得目瞪口呆。
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请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念分析。
第三篇:音乐教师编制考试试卷+教育学心理学
音乐教师编制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舒曼作品的是(A)A.《桃金娘》 B.《乘着歌声的翅膀》 C.《亡儿之歌》 D.《野玫瑰》 2.下列不属于巴赫作品的是(D)A.《法国组曲》 B.《英国组曲》 C.《马太受难曲》D.《弥赛亚》 3.广东音乐中的粤胡又称为(D)A.中胡 B.板胡 C.椰胡 D.高胡
4.下列属于巴罗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C)。A.舒伯特 B.李斯特C.亨德尔 D.德沃夏克 5.下列乐曲中属舞曲体裁的是(B)。
A.蝙蝠 B.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C.四季 D.培尔•金特 6.下列属于浪漫派作曲家的是(C)。
A.拉威尔 B.海顿C.瓦格纳 D.勋伯格
7.由门德尔松首创的、一种具有歌曲形式特点的小型器乐曲体裁是(C)。
A.夜曲 B.前奏曲C.无言歌 D.组曲 8.下列不属于柴可夫斯基作品的是(C)。
A.悲怆交响曲 B.1812序曲C.悲怆奏鸣曲 D.《六月》船歌 9.《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作者是(C)。A.巴赫 B.贝多芬C.莫扎特 D.李斯特 10.请辨别是哪个民族和地区的民歌。
《酒歌》(A)《一杯酒》(D)A.藏族民歌 B.蒙古族民歌 C.江苏民歌 D.新疆民歌
11.《索兰调》(C)《阿里郎》(B)《你呀,你呀》(A)4.《美丽的小天使(D)A.叙利亚 B.朝鲜 C.日本 D.墨西哥 《流水》(B)《原始守猎图》(C)《苏武牧羊》(D)4.《梅花三弄》(A)A.骨笛 B.古琴 C.编钟 D.埙 《绣红旗》(B)《吉普赛之歌》(C)《今夜无人入睡》(D)4.《洪湖水浪打浪》(A)A.《洪湖赤卫队》 B.《江姐》 C.《卡门》 D.《图兰朵》 14 第40交响曲(D)波莱罗舞曲(A)A.拉威尔 B.贝多芬 C.海顿 D.莫扎特 15.《平均律钢琴》是下列那位作曲家的作品(A)。A 巴赫 B 贝多芬 C 莫扎特 D海顿 16.下列哪部歌剧是贝多芬创造的(D)。
A《卡门》 B.《魔笛》 C 《图兰多》 D《费德里奥》 17.目前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首手弹琵琶曲是(C)。
A.《大浪淘沙》 B.《将军令 》 C.《 海青拿天鹅》 D.《 高山流水》 18.十二平均律最早是由谁计算出来的.(D)。A 荀勖 B巴赫 C 何应天 D 朱载育
19、以下作曲家的国籍:
贝多芬(C)舒伯特(B)比才(A)A法国、B奥地利、C德国、20、在以下乐曲中属古曲的是:(C)
A、《春节序曲》 B、《金蛇狂舞》C、《高山流水》 D、《彩云追月》
21、以下是什么艺术家
威尔弟(D)多明戈(C)祖宾.梅塔(A)梅纽因(B)A、指挥家B、演奏家C、歌唱家D、作曲家
22、俄国亚历山大三世血腥统治的黑暗时代,悲观主义的思想、情绪强烈地影响着俄国的知识分子,柴可夫斯基的(A)作品是受其影响的。
A 第六(悲怆)交响曲 B 田园 C英雄 D 合唱
23、“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根据歌词回答问题 此歌曲调取自(A)
A 河南民歌 B 河北民歌 C 山东民歌 D 广西民歌
24、《沂蒙山小调》其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曾被填上《打黄河会》的歌词,这首新民歌总称为“小调”,但是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C)风格。A 民谣 B 童谣 C山歌 D信天游
25、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于1939年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两岸人民的英勇斗争为题材,歌颂了伟大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人民,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形象。下列哪些是《黄河大合唱》中的歌曲?(C)
(1)《祖国颂》(2)《黄水谣》(3)《松花江上》(4)《保卫黄河》(5)《铁蹄下的歌女》(6)《黄河怨》
A(1)(2)(3)B(2)(3)(4)C(2)(4)(6)D(1)(5)(6)
26、根据以下描述,请判断他是哪位作曲家?(C)(1)他是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的音乐家(2)他的作品具有平等、博爱、自由的思想(3)他被尊为“乐圣”(4)他是《致爱丽丝》的作者
A.莫扎特 B.巴赫 C.贝多芬 D.舒曼
27、伯牙鼓琴、子期知音的故事传唱了二千多年。请问,他们是以下列哪首乐曲而成为知音的?(D)A.《阳关三叠》 B.《梅花三弄》 C.《阳春白雪》D.《高山流水》
28、歌剧《洪湖赤卫队》,描写土地革命时期一支活跃在地方的赤卫队,在党的领导下同反动派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故事。故事的发生地在以下哪个省?(C)A.江西 B.四川 C.湖北 D.山东
29、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沂蒙山小调》、《嘎达梅林》、《对鸟》分别属于我国哪些地区的民歌?(C)A.云南 西藏 湖北 B.河南 内蒙古 浙江 C.山东 内蒙古 浙江 D.山东 内蒙古 河北
30、我国有许多地方剧种,如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等等.可谓“百花齐放”。下面选项中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剧种是(B)A.越剧 B.吕剧 C.黄梅戏 D.评剧
31、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相声的基本功?(C)A.说 B.唱 C.演 D.学
32、春节晚会渐渐成为老百姓特殊的“年夜饭”。晚会往往会以欢腾喜庆的《春节序曲》为开场和结尾音乐,其音乐形式是(C)
A.打击乐 B.交响乐 C.管弦乐 D.歌剧
33、如果要为朱自清的著名散文作品配乐,你认为以下曲目最合适的一首是(D)A.《卡门》序曲 B.钢琴曲《土耳其进行曲》
C.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D.《月光奏 鸣曲》 34.杜十娘属于以下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B)
A.《西厢记》 B.《牡丹亭》 C.《桃花扇》 D.《王昭君》
35.对“周瑜”和“秦香莲”两个戏曲人物的行当的描述准确的是(A)A.小生和青衣 B.老生和青衣 C.老生和花旦 D.小生和花旦 36.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素材取自地方戏曲(C)A.绍剧 B.粤剧 C.越剧 D.黄梅戏 37.音乐符号“P”和“mf”分别指的是(D)
A.停顿和中弱 B.停顿和中强 C.弱和渐强 D.弱和中强 38.“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A)A.琵琶 B.古筝 C.扬琴 D.风琴 39.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B)为基本特征
A、自由性 B、即兴性 C、创作性 D生动性 40、《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是(D)。
A田汉、聂耳 B光未然、聂耳 C田汉、冼星海 D光未然、冼星海
41、《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几乐章(D)A、一 B、二 C、六 D、七
42、《二泉映月》是华彦钧创作的一首(C)曲 A、京胡 B、板胡 C、二胡 D、古筝
43、《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族(B)调歌曲。A、小调 B、长调 C、短调 D、大调
44、《弥渡山歌》是(A)民歌
A、云南民歌 B、藏族民歌 C、内蒙古民歌 D、新疆民歌
45、《中花六板》属于江南(A)乐
A、丝竹乐 B、打击乐 C、管弦乐 D、拉弦乐
46、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是(A)
A、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B 希腊悲剧和戏剧;印度梵剧;中国京剧 C、中国黄梅戏;意大利歌剧;印度梵剧-; D、中国京剧 希腊悲剧和喜剧 中国豫剧
47、《沂蒙山小调》是下列哪首民歌(D)A、山西 B、陕西 C、河北 D、山东
48、《阿细跳月》是我国那个民族的舞蹈(A)A.彝族B。傣族C朝鲜族 D.蒙古族
49、《霓裳羽衣曲》是我国(B)代著名歌舞作品 A.汉 B.唐 C.宋 D.元
50、雕塑《说唱俑》表现了古时候艺人表演时的情景,请问它是哪个年代的作品?(B)A.宋朝 B.汉朝 C.秦朝 D.明朝
二、填空题
1、(《翻身的日子》)是朱践耳1952年为大型纪录片《伟大的土地改革》而写作的一首插曲,后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
2、优秀的琵琶古曲《阳春白雪》是由民间曲牌(《 八板 》)发展而成。它以清新、快捷的旋律和节奏,描绘了冬去春来、万物生辉的初春景象。
36、被舒曼称为他的作品是:“隐藏在花丛中的一枚大炮”是:(波兰)国作曲家:(肖邦)。
3、海顿在1791年第一次访问英国伦敦时创作了《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4、(《喜洋洋》)是我国著名板胡演奏家刘明源写作的一首民乐小品,全曲为三段式结构,取材于
《卖膏药》、《碾糕面》两个主题。
5、鼓吹乐又称鼓乐是一种在中国农村流创最广的,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民间器乐合奏。
6、广东音乐是流行于广州市及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民间器乐乐种。它的前身是(粤剧)的过场和烘托表演的小曲。
7、京剧大师(梅兰芳)在其一生的舞台生活中,勇于创新,提高、发展了旦角的延长和表演艺术,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梅派”表演风格。
8、东亚音乐多采用(五声)音阶,中亚和西亚采用(七声)音阶。
9、非洲音乐高度发展的(节奏)是非洲音乐的最主要特点,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10、欧洲民间音乐的音阶呈多样化,主要是(七声)音阶;大部分地区大多采用均分节拍,歌曲多采用(分节歌)结构。
11、《光明行》的曲作者是:(刘天华),常用:(二胡)乐器演奏,属于中华民族乐器的(弓玄)乐器组。
12、混声合唱《祖国颂》,词作者:(乔羽),曲作者:(刘炽)。
13、民族乐派的作品以反映(本民族的历史)和(人民生活)为题材,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情感。
14、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其中一个主要特征,是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印象)或感受。
15、《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光未然)曲作者:(冼星海),共有
(八)个乐章,其中《黄河怨》属于第(六_)乐章,歌曲演唱属于(女声独唱)形式。
16、爵士乐是一种(即兴演奏形态),演奏者常是根据某种规定的和声骨架和节奏,将所奏的旋律进行即兴变奏。
17、中华民族音乐基本上由(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四部分构成。
18、学堂中“乐歌”课中教唱的歌曲被称为(“学堂乐歌”)。
19、新音乐运动的代表作曲家有(聂耳)、(冼星海)、张寒晖、贺绿汀、吕骥等。
20、歌剧是以(歌唱)为主,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和舞台美术等艺术要素的一种戏剧形式。
18、音乐对于社会具有(审美)功能,(认识)、(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音乐教师教学基本功
21、古诗“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中的“瑟”指的是(拨弦乐器),“ 笙” 是(吹奏)乐器。
22、咏叙调是融咏叹调与宣叙调为一体,篇幅不大,与小咏叹调相似的(独唱曲)曲。
23、《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于1867年创作的,为典型的_(维也纳圆舞曲)结构,由序曲、五个圆舞曲和尾声构成。
24.舞剧,又称为(芭蕾舞剧),起源于(意大利)(地区,国家)。
25、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是(维也纳),是(奥地利)首都。
26、歌曲《乌苏里船歌》是反映(赫哲族)人生活的。
27.京剧被炎黄子孙称为(“国粹”,),京剧行当有:(生、旦、净、丑),唱腔:(西皮、二黄),场面分:(文场、武场),京剧中的“梅派”创始人是(梅兰芳),《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是(霸王别姬)中的唱段。
28.汉族民歌从体裁上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三大类。
29、歌剧《小二黑结婚》是根据作家(赵树理)的同名小说改编。30.《月光奏鸣曲》的作者是(德)国的(贝多芬)。31.被称为钢琴诗人的作曲家是(波兰)国的(肖邦)。
3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曲作者是(火星)。
33.聂耳的代表作品除《卖报歌》《义勇军进行曲》以外,还有(大路歌、毕业歌)等。
34、《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是(光未然),曲作者是(冼星海)
35、《采槟榔》是(湖南)民歌。
36.刘天华是我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他的代表作品有(《光明行》、《空山鸟语》)等。37.法国国歌是(马赛曲)。
38、长鼓舞是(朝鲜族)族的歌舞。
39、《百鸟朝夙》是一首著名的(唢呐)曲。
40.《黄河大合唱》由(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等八首歌曲组成。
41、被称为“千佛之国”的国家是(泰国)。
42、“四面楚歌”来自历史史实故事(楚汉争霸),根据这一史实故事而创作的著名琵琶曲叫(十面埋伏)
43.歌剧是以(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而舞剧则是以(舞蹈)为主要表现的手段的戏剧形式。
44、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又叫《悲怆交响曲 》。
45、《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80余部作品的总称。
46、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
47、歌剧《江姐》是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
48、柴科夫斯基作曲的三部著名芭蕾舞剧是(《天鹅湖 》、《胡桃夹子 》、《睡美人 》)。
49、《迎来春色换人间》是选自(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唱段。
50、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曲作者(施光南);《难忘今宵》的曲作者(王酩)。
三、判断题
1、在美国南北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出现了一种节奏铿锵、音调高昂的革命歌曲,《同志们,勇敢的前进》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2、十二音技法是现代音乐创作手法之一,由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所始创。按照这一技法,半音阶中的十二个音处于同等地位,将这十二个音排成某一音列,称之为序列。(√)
3、室内乐,原指在西欧宫廷和贵族家中演奏、演唱的世俗音乐,以别于教堂音乐和戏剧音乐。现在,通常指各种重奏曲及用少数乐器伴奏的独唱曲、重唱曲。(√)
4、莫扎特(1756—1791),德国著名作曲家,他的主要作品有《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等17部歌剧。(×)
5、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一共写了6首室内乐作品,以1871年新作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最优秀。其中又以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最为突出。(√)
6、《梁祝》是以评弹曲调为素材的单乐章标题协奏曲。全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其中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个段落分别表现了相爱、抗婚、化蝶的情节。(×)
7、金、石、丝、竹、革、木是我国民族乐器制作的六种重要材料,人们常用“六音”概称我国传统的民族器乐。(×)
8、学堂乐歌是近代音乐史上出现的新生事物,它的绝大多数是填词创作,曲调主要来自美国,其次来自西欧各国。(×)
9、著名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是古典主义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0、作曲家门德尔松生于德国,代表作有《仲夏夜之梦》序曲、交响曲《苏格兰》、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和《母亲教我的歌》。(√)
11、《走西口》是二人转的传统剧目,属于以唱做为主的“硬码戏”,即“做工戏”。(×)12.《国际歌》的词作者是欧仁-鲍狄埃(√)13.《彩云追月》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14.《鱼美人》是我国一部著名的歌剧(×)15.《黄河大合唱》是光未然作词、聂耳作曲(×)
四、连线题
1、(B)1.《苏州胜天堂》 A.京韵大鼓(C)2.《梦回神州》 B.苏州弹词(D)3.《常德人》 C.天津时调(A)4.《贺新春》 D.常德丝弦
2、(B)1.《迎来春色换人间》 A.昆曲(C)2.《路遇》 B.京剧(D)3.《花木兰》 C.黄梅戏(A)4.《牡丹亭》 D.豫剧
3、(D)1.《飞行的女武神》 A.西贝柳斯(A)2.《芬兰颂》 B.格什温(B)3.《蓝色狂想曲》 C.德彪西(C)4.《海妖》 D.瓦格纳
4、(B)1.《卡门》 A.威尔第(D)2.《茶花女》 B.比才(A)3.《魔笛》 C.普契尼(C)4.《蝴蝶夫人》 D.莫扎特
五、名词解释 1.和声 2.前奏曲 3.变奏曲式 4.舞剧
六、问答题
1.列举五部中国新歌剧.答:《白毛女》《 洪湖赤卫队》《 江姐 》《 小二黑结婚》《 原野》 2.简述学堂乐歌?
答: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当时的政治改革家们主张废除科举等旧教育制度,效法欧美,建立新型学校,于是一批新型的学校逐渐建立了起来。当时把这类学校叫做“学堂”,把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科。所以“学堂乐歌”,一般就是指出现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学校歌曲(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3.简述中华民族乐队的编排形式(附加题)
七、论述题
1、简述民歌的发展和体裁。
民歌是劳动人民自发的一种口头创作。这种口头创作形式从原始社会起一直贯穿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体裁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2、结合莫扎特的具体作品,谈谈他的音乐风格及其创作特点。(附加题
第四篇:2013安徽教师编制招聘考试教育学备考重点
欣瑞教育--专注教师培训领域http://
2013安徽教师编制招聘考试教育学备考重点
一、2013年安微教师编制备考教育学概念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
二.新中国前2013年安微教师编制备考中教育学发展阶段及著作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从奴隶社会到17世纪)
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朱熹——《四书集注》韩愈——《师说》
2、教育学的创立阶段(17世纪到18世纪)
英国哲学家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确定下来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3、科学教育学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 是教育科学形成的标志
4、教育学的多元发展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和拉伊倡导通过科学意义的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和构建教育学的理论和体系
儿童中心主义——杜威 倡导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 以儿童 经验 活动为中心
5、教育学的分化和拓展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
三、新中国后2013年安微教师编制备考中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1学习苏联的教育学(1949-1957)(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的《教育学》)2教育学中国化(1958-1965)
3教育学语录化(1966-1976)
4教育学的逐步发展(1977至今)
四、安微教师编制备考中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及其价值的体现
1、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不断扩大
教育学研究基础的扩展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教育学科的细密分化和高度综合同时进行
教育学研究和教育实践改革日益密切
2、教育学的价值(重点背诵)
作为科学认识形式的教育学能够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作为科学的认识方式的教育学能够有效的解释教育问题
作为学科知识体系或课程的教育学能够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沟通
第五篇:2018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事业单位编制教师招聘考试之教育学试卷五
2018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事业单位编制教师招聘考试之
教育学试卷五
一、单选题
1、[2011年真题]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职业业教 D.社会教育
2、[2010年真题] 我国实际推行近代学制的时间是()。A.1840 B.1902 C.1903 D.1922
3、()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科学技术 D.文化
4、对正常发育的学生来说,遗传素质对他的身心发展()
A、不起决定作用 B、起导向作用 C、起决定作用 D、起一般作用
5、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蘕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强调的是哪一因素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6、()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A.教育目的 B.教育媒介 C.教育理论 D.教书方法
7、[2010年真题]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A.学校 B.家长C.学生 D.教师
8、[2011年真题]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9、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
A.整体性原则 B.生理适宜原则C.舒适性原则 D.迁移性原则E.统一性
10、学生认识具有与人类认识过程不同的显著特点是()。A.间接性 B.目的性 C.交往性 D.教育性 E.简捷性
11、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12、备课是教师的课前准备,备课内容包括()A.钻研教材B.了解学生C.课外辅导D.制订教学进度计划
13、[2010年真题] 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中,()是关键。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4、[2009年真题]下列原则中既属于我国中学教育原则又属于德育原则的是()。
A.导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5、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包括()。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集体管理 E.目标管理
二、填空题
1、快乐教育又称______,主要是一种教育观念、______。
2、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____提出____,否定了人的遗传素质和人的自觉能动性。
3、______年通过的“______”学制、基本参照美国国的学制,通常又称“六、三、三”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4、[2011年真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方法是______。
5、西方国家奴隶社会的教育有两个典型:______ 和 ______。
三、简答题
1、学校绩效评估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哪几类?
2、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3、教学大纲
4、中小学德育的任务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
5、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是什么?
四、论述题
1、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B。
2、【育萃专家解析】C。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l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壬寅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部国家颁布的学制,但它并没有得以实施,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将学制制度全面实施,所以第一部公布实施的学制是1903年的癸卯学制。
3、【育萃专家解析】 B。
4、【育萃专家解析】 A。
5、【育萃专家解析】 B。
6、【育萃专家解析】 A。
7、【育萃专家解析】D。教师处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导地位。
8、【育萃专家解析】 C。
9、【育萃专家解析】ABD
10、【育萃专家解析】ACD。
11、【育萃专家解析】B。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中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理解教材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12、【育萃专家解析】ABD。由教学基本程序部分可知。
13、【育萃专家解析】 D。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14、【育萃专家解析】B。
15、【育萃专家解析】 ABCE。
二、填空题
1、【育萃专家解析】畅快教育 教育思想
2、【育萃专家解析】华生 环境决定论
3、【育萃专家解析】1922 壬戌
4、【育萃专家解析】测验法
5、【育萃专家解析】斯巴达教育 雅典教育
三、简答题
1、【育萃专家解析】学校绩效评估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做不同的分类。
1、按性质可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
2、按形式可分为口头评估与书面评估;个别评估与集体评估;直接评估与间接评估;
3、按主体可分为上级评估、同级评估、自我评估和下级评估;
4、按时间可分为日常评估、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
5、按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评估和相对标准评估。
2、【育萃专家解析】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教育目的是最高层次的概念,它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规定,培养目标、教学目标都要依据教育目的制定。培养目标是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的要求。教学目标是三者中最低层次的概念,它更为具体,微观到每堂课甚至是每个知识内容,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3、【育萃专家解析】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4、【育萃专家解析】
1、德育的任务是指德育活动要努力培养学生品德素养。
2、内容包括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
5、【育萃专家解析】(1)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2)内容正确。是指教帅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要及时加以纠正。
(3)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4)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5)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6)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四、论述题
1、【育萃专家解析】
1、教学目的的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方法适当;
4、教学过程紧凑;
5、学生主体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