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不再脸红心跳有感
读《不再脸红心跳》有感
昨晚睡前读到杨聪《好老师可以这样做》中的一篇名为《不再脸红心跳》的文章,本来睡意浓烈的我读罢之余犹如芒刺在背、如坐针毡,不得安睡。
文章大意是这样的: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老师,担任五年级班主任。初为人师,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突然有一天校长异常严肃地召开了迎接县教育局来校检查“减
负”实施情况的紧急会议。会上明确,班主任一定要交代好每个学生,不要说学校有统一发单元试卷,暂时不要把各班自己购买的各种练习册带到学校来。另外,检查组可能会抽几位师生个别座谈,也请大家做好心理准备。班主任一定要事先对学生进行答话的训练,让他们记住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令这位新老师纠结的是怎么向学生传达会议精神呢?明明是教学生们说谎可还必须要说。就在她吞吞吐吐、结结巴巴地转述会议要求时,“善解人意”的学生们却心知肚明、谙熟于心地说出了校长的会议要求。原来去年检查组已经来过一次了,这让她如释重负。第二天,一直等到第三节课时检查组的小车才缓缓驶进校门,不久学校领导就簇拥着检查组同志吃午饭去了。检查的结果是学校减负实施情况效果明显,检查组领导很满意。这位新老师觉得以后再向学生说类似的话不会脸红心跳了。
文章到此戛然而止没有评论的下文,这令我非常失望。然而,转念一想,杨先生的聪明之处便在于此。这种教育现象在当下比比皆是、屡见不鲜,或许也可以称得上是教育的“潜规则”了。如果说得太多必然会针砭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思维和行事作风,进而这本书能否出版也成问题了。反观现状,现在教育主管部门把学校的教育空间压缩得越来越小了,知识质量的无限强化以及多如牛毛的检查验收创建工作让学校疲于应付、不堪重负。而道德教育的缺失却越发严重,虽然引发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其间学校教育的无力却是不争的事实。于学校而言,这样反教育的言行并非本意,大致都是无奈之举。因为多数校长都不敢对这种教育现象说“不”。我臆断杨先生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教师,也在日常教育生活中逼迫无奈地反复演绎着这样的“故事”吧,又何以评述呢!
对此,著名教育专家吴非先生说过一句非常过激的话,这里我不想引用。现在我只想说的是,让不懂教育的人管理教育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的教育,其中有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是对教育对象精神的引领。可如今学校忙于各项检查验收的工作不计其数,搞了若干可以汗牛充栋的无用资料。更可怕的是,教师还要指导训练学生“说假话,做坏事”。试想这种反教育现象不绝,长期以往蔓延下去,其结果只能是学校教育正一步步地滑向危险的悬崖边。
第二篇:开会发言脸红心跳怎么办?
开会发言脸红心跳怎么办?
人的能力有许多方面,其中口头表达能力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也是最基本的方面。口头表达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不通过这一途径,自己就无法得到别人更多的理解。有的人很有才气,可就是不善于表达,结果是茶壶里煮汤圆——有货倒不出。还有的人,平时说话好好的,一到班务会上发言主脸红心跳、支支吾吾、结结巴巴,想得好好的一大篇,到了发言时只能说出几句来。
这种现象从心理学上就是一种“社交紧张情绪”,用通俗的话说就叫“怯场”。也就是指一个人由于过分在意别人的注意,怕说错话,心理负担过重,导致暂时性的言语功能失常。最初几次在正式场合发言出现紧张应该说是正常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还是这样,那就是问题了。久而久之,会导致害怕在众人面前出现,更害怕在公共场合说话,甚至一到正式场合发言就会出现发抖、脸红、出汗、说前忘后等现象,严重影响自己能力的发挥,降低自己在同志们中的威信,对自己的成长进步不利。因此,必须加强锻炼,努力提高自己在正式场合下的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排除自我意识中的消极因素。有些人的怯场,是因为一些不必要的自我顾虑或自我担心等消极意识引起的,如担心“我讲得一定没有别人好”,“大家肯定会笑话的”。你越是想这些,心情就会越紧张;相反,一旦丢掉这些顾虑,充满自信地走上讲台,你的临场发挥就一定会相当出色。
转移注意力。一般说来,在非正式场合说话,由于大家都比较随意、自由,同时你自己并没有感觉别人都在注意你,所以说话自然、随意,甚至很幽默。但到了正式场合,由于大家都看着你,竖起耳朵听你讲,你就会觉得大家都在注意你的讲话内容,评论你的讲话水平,这时就会格外紧张,一紧张就会支支吾吾、结结巴巴。因此,消除紧张的关键是你别在意别人是否注意你,要像平时一样说话。如在第一次讲话时,最好不去看别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讲话上,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话就能讲好。等到不再紧张后,你就可以和听众进行视线交流了,于是,你的讲话就能达到交好的效果。
不要对发言效应期望过高。在思想上不要把正式场合的发言与自己的进步联系过于紧密,这也是减轻和消除紧张的重要方法。实际上,班务会上的讲话只代表自己的学习体会、自己的认识、自己的决心,这些都只是当时的思想言论,对自己的进步会有某些影响,但不会是决定性因素。一个人是否能进步重在于行,而不取决于言。所以,你初次讲话不要刻意要求自己一鸣惊人,更不要把自己的发言看得太重,只有这样,才能壮起胆子发言。加强心理训练。消除正式场合言语紧张的状况,还可进行心理行为训练。首先可以采取“放松训练”,既每次讲话之前闭上眼睛,做做深呼吸,放松一下肌肉,这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其次可以进行“承受力训练”,既越怕在正式场合讲话,就越有意识地到正式场合讲话,讲多了就习惯了,也就不会害怕了。此外,还可以进行“脱敏训练”,既先照本宣科,等适应之后,再逐步脱离讲稿,然后完全脱稿,最后进行即兴讲演训练。
此外,认真仔细地做好发言准备也很重要。俗话说,“有备无患”、“艺高人胆大”。要说些什么、怎么说,都要想好,然后逐字逐句地写在纸上。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先进行练习,反复练讲几遍,直到确实熟悉了要讲的内容。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平时要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心里有底了,负担就减轻了,到正式发言的时候也就不会再紧张了。
第三篇:读历史不再徘徊有感
历史如何不再徘徊
——读《历史不再徘徊》有感
20131011322 杜莹莹
本书的作者以冷静的头脑、独特的视角对有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很多鲜为人知的相关历史事件进行了介绍,并做出了深刻、理性而又客观的剖析,既有纵向的条理清晰的阐释、分析,又有横向的与同期其他国家国情的对比,引人深思。
在我看来,虽然作者的职业是一名记者,而非专业的史学家,但他却掌握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并且为了尽可能真实地向当时和以后的读者还原这段历史,阅读、研究了大量的史料,甚至进行过采访。最打动我的,是他拥有的很多专业史学家都不具备的不肯为了哗众取宠而肆意改写历史的正直,不会为配合粉饰太平而掩盖“伤疤”的勇气,不会人云亦云而是客观冷静而又理性地独立分析过去的每分每秒的智慧,最重要的,是那份代表着大爱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人民公社在我国始建于1958年,到1984年彻底终结,其全部的历史计为27年。它发生在世界上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目标是将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变为现实,但是它却造成了历史上最大的悲剧。这是20世纪中国人死于饥荒以及战胜饥荒的最重要的史篇,也是世界舞台上最为凝重的一幕。”——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我对人民公社及相关的历史事件的了解仅限于此,简单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不再像以前一样——为了考试机械地记忆,读过此书,除了对人民公社及相关历史事件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作者的介绍和对相关事件的深刻剖析也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产生了很多问题,我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同一种历史,不同的立场,不同的研究,会产生很多种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为了增强这本书的真实性、可读性,让读者不觉得枯燥,不为那段灰蒙蒙的日子心情过于低沉,引用了许多当时的“积极分子”所编写的诗歌,比如形容农民消极怠工,有诗云:“出工鹭鸶探雪,收工流星赶月,干农活李逵说苦,争公分武松打虎。”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制度不合理造成的农民消极怠工的现象。
作者在行文中,还给出了很多数据,来证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存在的不合理性,数字是冰冷的,但是,我想,更冷的,应该是当时农民的心了。若是不冷,怎会“肢解吞吃死去的同伴”?若是不冷,怎会“将自己的亲生儿子勒死煮食”?这样的画面,让我联想到了《一九四二》,先看了电影,又拜读了刘震云的书,觉得除了“人吃人”的场面之外,《历史不再徘徊》还有很多地方都和《一九四二》相似,如将农民的痛苦万分和当权者的麻木不仁进行对比。不同的是,1942年的饥荒,始作俑者是国民党,这使我不由得更加钦佩本书作者的勇气。
虽然人民公社的终结距今也有30余年,并且改革开放以来,总体来看,我国粮食产量是稳步提升的,每年不同规模的自然灾害也在发生着,却从未有过那样大规模的饥荒,但我对那场灾难仍是心有余悸,为了当时我未曾亲身经历但却可以真切感受到的人们所面临的痛苦,也为了对现实和未来的恐惧:我们在今天,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结束三十年有余的今天,审视它,觉得当年的中国人,上至高高在上的中央领导,下至最卑微的农民,都有那么几分荒谬、可笑,但是,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在审视我们的今天,今天的我们时,是否也会由
于某些原因认为我们“很傻、很天真”而情不自禁地发笑呢?
有一种场景,贯穿全书,也充斥着那段历史:农民、基层干部为了竞争、邀功,虚报粮食产量,如1958年,大跃进初期,全年粮食的实际产量只有上报产量的52%,数字中埋藏着饥荒的危机。这让我想起一个童话故事:猴王命令猴子们摘桃子,储藏起来以备过冬食用,有一只小猴子,既想少干活儿、又想邀功,于是虚报它摘桃子的数量,猴王信以为真,决定停止储备桃子,冬天来临时„„猴王和其他猴子被一只爱耍小聪明的小猴子玩弄了,类似地,当时,聪明的全体中国人把自己玩弄了„„不同的是,那是用以教育小孩子不要说谎的童话,而这,是足矣教育所有中国人的血淋林的历史。
当读到这一句时,我几近愤慨:“按照华国锋对8亿农民的要求,在即将到来的1977年,他们并不是要筹‘包产到户’,甚至没有必要顾及填饱肚子的问题,而是要将精力集中于一场揭发批判“四人帮”的‘政治大革命’”。我想问:政治家应有的责任是什么?政治因何而存在?难道不该是为了人民服务么?为何现如今,人民已然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人民连肚子都填不饱,甚至饿殍遍野、国将不国之时,何谓政治?我想,作者对此在后文给出了很明确的回答:“物质乃是治国的第一要旨,至于意识形态,例如政治运动之得失,无产阶级理论专政之利弊,毛泽东思想之功过,自然也很重要,但人只有在吃饱了饭之后才会有功夫来讨论这些。或者反过来说,如果这些是非之争不能给人们以更多的物质利益,反而令人民越发贫穷,则意识形态的教义即使再崇高,领袖的思想即使再辉煌,仍不免是空中楼阁,终有倾覆的一天。”毕竟,任何法律和专制手段都是无法制止饥饿的啊!
作者在第四章写过这样一句话:“取得人心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人民以真正的利益。”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我想,一个政党、或者说领导人、统治者的威信的树立,绝非出自严苛或者武力,而是给人民以真真正正的实惠。
以前学习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文革等历史事件时,总结事件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当时的中国人犯了盲目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错误,读过这本书,我对盲目的个人崇拜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有了更深切的恐惧。
人无完人,被崇拜的那个人,一旦犯了方向性的错误,他的被崇拜程度越深,危害越大。但是,人民公社和大跃进的开始、推广和延续,除了毛泽东个人原因,还有其它原因。
从个人原因来看,我觉得毛泽东是有好大喜功、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嫌疑的。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说过这样一句话:“老鹰的翅膀拴上金块儿,就再也无法凌空飞翔了。”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众多作家的处女作是毕生难以跨越的高峰,也能解释为什么众多伟人晚年犯错。毛泽东没有转变他的惯性思维,他将对付敌人的手段运用在统治人民上,将战争的经验不顾时间地点条件的推移,照抄照搬到经济建设上,这是不合适的。“终其一生,毛泽东始终认为精神力量之重要远远高于技术的因素”,我个人认为,他不是个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至少在大跃进、人民公社期间,有这样的嫌疑,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类似的观点就可以证明。
毛泽东将他的一生的作为都总结为两件事:一个是打败了蒋介石,还有一个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将这两件事合起来看,其实就只有阶级斗争一个要旨”。事实上,他的是非功过,远远不是“阶级斗争”这简单的四个字就能够概括的。但通过他对自己的评价,我们能清晰地感觉到,“阶级斗争”在他心中崇高的位置。
历史性的错误必然不会只是一个人导致的,“毛泽东思想是全党智慧的结晶”,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革是“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这多少都会让毛泽东寒心的„„导致历史徘徊甚至停滞不前的客观原因同样不容忽视:新中国成立伊始,面临着险恶的国际环境,“中国的领导人和他们的苏联前辈可能有着无数的区别,但是在计算到达共产主义的时间表时,其紧迫的心情如出一辙”。这不能只怪“共产主义过分美丽”,我们的领导人忽视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和“物极必反”的道理。对经济建设太过在乎,才会失去了理智
和清醒的头脑,可以见出凡事都要平常心去面对的重要性了。当然,想让新中国迅速富强几乎是当时所有华夏儿女的梦想,这也进而导致了全民的不冷静——“几乎所有的人,官员、记者、学者、诗人、政治家、甚至最有名望的科学家,都在推波助澜。”
尽管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领导人、高层决策者的身上,但是,我认为,建国以来,或者说五千年来,中国社会的进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倒退的,而作为新中国的领导人、作为政治家,应该做的,就是让人民在前行的路上,少走弯路。将责任推给“自然灾害”,是难以让人信服的:“就算老天爷连年地故意刁难,何以自从人民公社的大旗在小岗招展起来,这块土地上长出的东西就从没有让人吃饱过肚子?”并且由于我国所跨纬度较广,气候种类较多,季风区所占比重较大,近些年的自然灾害也并非罕见,但并未出现过那样严重的饥荒问题。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是可怕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让历史重演、再度徘徊,不让若干年后,我们成为后代的“笑料”,需要每一位中国人的共同努力。
首先,作为领导,为了尽可能地避免主观臆断,要善于倾听,倾听社会各个阶层发出的声音。
作者在第一章中,以明太祖朱元璋为例,分析了统治者早年的个人经历对于日后为官时进行各种决策的影响。每个人的时间、经历有限,而万事万物日新月异,这就导致了阅历有限,统治者亦然,但是,作为统治者,在做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比如农业政策之前,虽不能去农村常住进行体验,走进农民、广开言路却是必须的。“问题不在于人们表面上说什么话和敲什么锣,而在于心中所想的弦外之音”,这“弦外之音”才是真正的民意,民意是信息的来源,充分考虑民意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因此,无论是建国初期,还是改革走到了深水区的今天,对于党和政府,倾听民意才能真正使得一切工作都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否则,领导人和百姓就会一个在南极,一个在北极,距离,怎一个远字了得?
在第四章介绍邓小平时,作者这样说:正是由于落难江湖,他对官场中的种种虚伪更加了解,而人世间的真情常在百姓中。走进人民群众,也是走进真实,真实的东西可能并不崇高,但它更接近我们的生活。而要想听到群众的“弦外之音”,也绝非易事,在当时那样的制度下表达自己的意见,“首先要考虑的并不是意见本身的是非正误,而是它是否有效以及是否会累及个人的安危进退”,有很多不顾个人安危说真话的人,也真真受到了“惩罚”,比如,在一个叫“武店”的公社,由于饥饿,“四病”——浮肿、子宫下垂、干瘦、闭经——泛滥,官员为维护人民公社的名誉,决定对“四病”加以治疗,找来医生,询问病因,名叫王善身的医生,不愿独善其身,不肯为公社矫饰,表明:只少一味药——粮食,结果当场被捕。领导人想听真话,就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创造民主的氛围,充分尊重公民的监督权、参与权、表达权,让人,民敢于说真话,让人民说了真话也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其次,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是必须的,“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富于天才的领导者,并不一定就能成为经济的天才。不过,个人的贤愚得失最终能够左右大局,乃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既成制度中缺少遏制个人行为的力量”,“与其说他(毛泽东)有超越常人的智慧,不如说他具有超越常人的行使智慧的权力”因此,将权力“装进笼子里”,这把双刃剑才会发挥它应有的正能量。
此外,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我们现阶段和未来的经济建设一定要吸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的经验教训:“有人认为,人民公社是最完备的形式,可以容纳共产主义的生产力,真实荒唐透顶。想将胚胎预先取出当婴儿抚养是不可行的,即使给他穿上最美丽的衣服,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急躁冒进,是万万行不通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是断断不能走的,只有循序渐进的科学发展才是王道,“科学与愚昧断然没有可能在一个殿堂里面共生共息,不是科学改造愚昧,就是愚昧把科学也变成愚昧,二者必居其一”,所以,除了尊重客观规
律,科学发展,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应该看到,当代中国,在一系列华丽的经济增长数据背后,是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如果单纯地追求GDP地增长,而忽视了人们的幸福指数,那么“饥荒”是有可能再次重演的,只不过,这一次,贫乏的也许不再是物质,而是灵魂。如果走得太快,我们会不会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
“以90年代人们的眼光来看,‘两个凡是’的荒唐和霸道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那个时候,对于毛泽东时代的个人崇拜具有明确的批判意识,并且付诸行动,确需一种罕见的勇气。”在很多人选择随波逐流或是沉默时,也有很多人在为捍卫真理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着,如果不是这些人的点滴努力的汇集,人民公社最终走向衰亡的时间可能还要延后。清楚后果还要为了苟活而助长错误的人是为人不齿的,逃避错误或者发现错误却不敢说出口的人,在那个年代,是有权利辩解并值得被理解的,而发现并提出问题的人才是铸就大写的忠诚的人,无论他们试图制止错误的行动是成功还是失败了。“虽然他们中间大多数人不得不随波逐流以求明哲保身,且即使他们敢于直言犯上也不会起任何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任何强制的手段虽可令人俯首就范,却永远无法征求其内心世界。”就算是暂时的妥协,也只是委曲求全,因为低下头颅,是为了扬起思想。并且,我认为,真正的勇敢并非是出自无知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撞,而是理智分析利弊、内心挣扎矛盾痛苦纠结过后所做出的无畏的选择。
一代人有一代人之功绩,也有一代人无法摆脱之局限,因此便会有错误的产生,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地是犯第二次,如果第一次犯错是无知、是巧合,那么第二次,便是选择。避免犯错,就要实事求是,正视矛盾,历史才有可能不再徘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继续扬帆远航,中华民族才有可能实现伟大复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
第四篇:读《花桥荣记》有感:岁月已过荣记不再
岁月已过 荣记不再
——读《花桥荣记》有感
原创: 苏静
因一篇《树犹如此》,我买了本白先勇先生的小说集《台北人》。
数九寒天,窗外阳光明媚,暂且逃离工作,重读《花桥荣记》,台湾的文字竟是那么好看。
荣记的老板娘春梦婆是本篇男主人翁卢先生的旁观者和见证者,同时也是那个年代的生存者,她无法跳脱成永远的尹雪艳,故而会在故事的开头述说荣记米粉曾经的风光,故事的结尾又会抱回那幅照片——从前我爷爷开的那间花桥荣记,就在漓江边,花桥桥头,那个路口子上。可是,对世人来说,谁还在乎这些呢?
轻淡的文字,举重若轻地,缓缓地,低低地吟唱,岁月的沧桑和无奈就这样汩汩地流淌出来。
夹杂的悲惨小人物如李老头、秦癫子等,寥寥数字,画面展现,看得人触目惊心。
整个故事的色调基本都是灰暗的,除了说起从前的广西桂林,才有些绿水青山,灵透干净的人物。
先前的卢先生一径斯斯文文,像性情温驯的大公鸡张大双翅护送小学生们过街,连连被欺骗后的卢先生在领着刚放学的小学生过街时,脸紫涨,脖子粗红,额上的青筋叠暴起来,打一个小毛丫头。第二天,便死了。
今昔对比,差距如此之大。
岁月如琉璃,看的人恍恍惚惚,一如《台北人》的卷首语:“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时代变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可是,让人失魂落魄的不仅仅是战争本身,战后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也让人堪忧。
有这么一类人,因为太痴迷,因为太投入,因为太纯粹,随着心中梦想的破灭,无法释怀,走向另一个极端,破罐子破摔,生命最终以落拓收场。
我们是不是应该选择中庸,不坚守,不评论,不言语?
家的味道融在食物里,一碗米粉一世情,回不去的故乡,甩不掉的离愁。
合上书本,走出办公楼,老旧的水泥地已被无数双脚底踩磨掉,露出黄色沙粒,有些地方出现小面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四合院中,夕阳照在东楼的棕色玻璃窗上,光反射回来,映出我的影子,犹如一个透明的纸人在地面上缓缓移动。
第五篇:我读懂了夜的心跳
晓风残月,带出了夜的光华,带不走夜的韵味;云环影绕,带走了夜的无垠,带不走风的耳语;月影婆娑,带走了夜的温柔,带不走夜的心跳。
夜的心跳是动人的。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半边天,地与天相连的地方,出现了一道深深的痕,我想,那是夜的影,这时傍晚了。
各家各户上灯了,不久又都灭了,便只剩下了夜空,显得广阔没有边际,七颗八颗的星星零散地落在夜空中,点缀着这薄薄的纱巾般似的空,我便沉浸在这神秘而美丽的夜里。
不久,便午夜了,外头响起了一声声刺耳的声音,彻底打破了夜的宁静,给诗意的夜空套上了一层不该属于它的喧嚣,不知是什么声音“唰,唰,唰„„”就这样打破了我对夜遐想的梦。
自此以后,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同一方向响起这样让人心里发恼的声音,我开始讨厌这样的声音,因为它扰乱了夜的心绪。
我不再喜欢聆听夜语,很早的时候,在这个声音还未响起,我便睡下了,可是„„
这几天,开始中考了,妈妈跑来对我说:“你到我那铺去睡吧!晚上那边加班施工,不然会打扰你”,“啊!施工?”我总算弄明白每天夜里怪异的声音怎么来的了,妈妈还告诉我,因为怕下雨耽误工程,所以他们白天作到夜里还继续干!原来如此!为了不误工期,为了买房的人可以早点看到他们的房屋,那么一群朴实的农民工就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的峥峥铁骨在夜里依然没放下该挑的担子,他们的钢铁一般的胳膊就这样有钢筋混凝土里承担着该承担的,他们满怀着家人的期盼,又满怀着对儿女的期盼,在黑夜里用汗水演译着劳动最深刻的含义。
今夜,星光依旧,只有月的周围不在那么光华,一切美好的东西和赞赏的眼光不一定都要投给高高在上的。午夜时分,“唰!唰!唰„„”声音依旧响起,融入了夜,平稳而动听,哦!这便是夜的心跳,城市的心跳。
清风吹动起远处的草,月稳没了光耀,星光灿烂,城市的那边,夜空下,有一群农民工,正摸索着。
人世间,必有夜空,夜里,必有动人的心跳„„
夜的心跳,我读懂了,很动人„„
【评语】
“我读懂了夜的心跳”,即读懂了农民工“在黑夜里用汗水演译着劳动最深刻的含义”。夜的心跳,即劳动者的心跳。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城市夜景,讴歌劳动者,在充满诗意的城市夜景中巧妙地表现热烈的劳动场面,内容充实,主题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