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育学之读书笔记1--3章

时间:2019-05-13 08:26: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普通教育学之读书笔记1--3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普通教育学之读书笔记1--3章》。

第一篇:普通教育学之读书笔记1--3章

普通教育学之读书笔记

一、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提高

教育成效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的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的二、教育规律的特点:1.它是教育现象所固有的客观存在,即同时存在;2.它是反复起作

用的,在任何情况下教育都受自身规律的制约。

三、教育规律按层次可划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一般规律存在于一切教育现象中,并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认识且掌握的一般教育规律: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教育适应并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规律。

特殊规律(不同时期,不同领域,教育过程不同阶段)如德育规律,教育规律,教学管理规律。

四、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萌芽阶段:在奴隶社会形成,但是教育现象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孔子的论语,汉初的学记,唐代大文学韩愈的师说,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古罗马著名教育家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没有形成对教育的研究只停留在现象的描述,独立的教育学科,理论水平低。

2,独立形成阶段:教育学之父杰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它是一部完整的论述教育理论的专著,是1632年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康德的康德论教育,瑞士的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还有最早以教育学命名的专著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成书于战国后期,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讲家的培养一书还早300年,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学专著。

这一阶段的特点教育学已经从其他学科中分离出来,使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从现象的描述过渡到理论的说明,从具体的比喻过渡到科学的论证。

3.不断发展阶段:教育学科群的形成及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与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学派的对立,其特点是;教育的地位不断得到认识、肯定和提高,教育学科在不断被分化和拓宽,各种教育理论同时存在,使教育形成了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综合化的趋势。4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统计法、个案研究法。

5.学习教育学的意义:a.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教育实践,指导教育革命,可以使我们认识到教育事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b.是我们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技能,c.可以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增强教师职业的认识和信心。

6.学习教育学的方法a,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b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c要学,思,练结合d.要努力掌握理解教育问题所必需的有关学科知识。

第一章.教育的本质

一.1.教育的定义:可从两个方面讲,狭义和广义,从广义上讲,教育是指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而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具备广义教育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专职教师、有固定场所、有特定的组织形式。学校教育的定义是有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起源:有几种较有影响力的假设说法。A.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由法国社会学家利

托尔诺及英国的教育家沛西.能,认为教育现象在生物世界存在着,是生物的生存本能,他们

把教育的起源完全归于生物的本能,忽视了的社会性,也忽略了教育的自觉性,有一定的片

面性。B.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教育家孟禄,他提出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初级的心理

活动。与生物起源论相比,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看到了人的心理因素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有

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把教育归结为“无意识的模仿”,忽视了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两者主

动性,特别是学生学的积极性,因此也具片面性。C家庭起源论,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著名史

学家凯姆佩尔,他认为家庭起源论把目光转向了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家庭,找到了人

出生后的第一教育场所,但是忽略了在原始社会的早期,家庭是不存在的,而那时,教育已

经在为人类的发展做贡献了D劳动起源论,唯物主义的观点,他们认为从本源上讲,也是

劳动的产物,从本质意义上讲,劳动依存于社会生产,教育起源于劳动。

二.二。的发展及教育的特点:原始教育【教育产生的最初阶段】教育活动在生产劳动中进行,主要是年长

者向年青一代传授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它具有以下特点:a教育是共同的、平等的,教育没

有阶级性;b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紧密结合;c没有专门的学校,也没有专职老师。

古代教育【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在奴隶社会学校形成。据史料记载,世界

上最早的学校是第一个进入奴隶社会的埃及,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教育都具有阶级性,而封建社会

也有严格的等级性。这个时期的特点是:1,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2.学校教育

与生产劳动严重脱离3,教育具有了阶级性,4.古代学校教育主要采取的是个别教育的组织形式。

现代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期第一】,主要特点:a

创立了一大批著名的现代高等学校b班级授课制成为学校的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c各

资本主义先后通过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4年的法令;义务教育始于近代。第二阶段:【19

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的一段时间】主要特点:a进一步延长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由4到8.b大力发展职业教育,c苏联十月革命成功为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开创了新模式。

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繁荣现象,表现在,大力增加教育经费,延长

义务教育年限,发展高等教育,改善学校结构,加强职业教育。

现代教育具有以下特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实现了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思想、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教育的终身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三.教育的特点:永恒性、社会性、阶级性、发展性、长期性、长效性、前瞻性。

四.教育功能的演变:原始社会的功能是为所有氏族成员的生活、生产服务

古代教育的功能是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

近代教育的功能是为社会物质生产服务。

当代教育的功能趋向多元化,教育不仅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而且为社会的文化、军事、人口、环保等多方面服务,其次是教育对个体影响的全程化。教育具有发展的功能。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功能的强化

教育具有的两个最基本的功能: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个体发展即教育具有社会功能和育人。

五.当今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教育培养和发展人自身、教育为人服务。其主旨是培养人。其具

体含义是a教育要解放人的身心b 教育要发展人的潜力c教育要提升人的素质

第二章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的社会功能:以下从四个方面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A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教育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经济与教育的关系总的来说

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教育的经济功能具体体现在a.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

变为现实的劳动力,教育是劳动力是指掌握一定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具有一定劳动

能力的人生产的重要手段。B教育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c教育

是科学知识在生产的手段d教育还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B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等同于教育与经济的的关系,相互作用。其政治功能

主要表现在a.教育对人的意识进行符合阶级意识的培养,从而实现“政治社会化”b.教育为政治培养所需要的人才,c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发挥政治功能,d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C教育的文化功能【什么是文化,从广义上讲,它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科学技术、教育、艺术、文学、宗教、道德、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机构等。教育对文化的重要作用成为教育的文化功能。它的具体表现是a教育具有传承文化的功能b 教育具有创新文化的功能c教育具有普及文化的功能。

D教育的生态功能【现代教育既受生态的影响,也具有生态的功能。】其生态功能主要表现

在:a教育对人口数量的控制、质量的提高、和建构合理的人口结构产生影响b.通过环境教育改变人与环境的关系。

二.教育的育人功能

A.人的发展是指人在生命全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的过程。其包括身体发

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体的增长及机能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而心理的发展指个体有规律的心理变化,包括认知的发展如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和意向的发展,两者相互作用,不可分割。

B.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不同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方面,是不同的人在发展过程中都呈现出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共同规律。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有:

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5.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

三.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先天遗传的影响,后天环境的影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的影响。

A.先天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是:1.是造成人的差异原因之一;2.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来

自主体的足够的条件;3.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从总体上而言呈减弱趋势。

B.环境因素对人的发展产生可能性影响,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分大环境和小环境。按环境因

素成分的性质分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具体表现在,为人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因个人的作用方式不同而不同。

三.教育的育人功能,广义而言,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决定的、主导的作用。a.教育促进

人社会化,其主要表现在:1.教育促进人的观念社会化,2.教育促进人的能力社会化,3.教育促进人的职业社会化。B。教育促进人个性化,其主要表现在:1.教育具有开发人的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2.教育具有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功能。

教育具有促进人社会化和促进人个性化的功能,两者并不矛盾,而是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的。我们的教育要在培养人具备作为社会公民必备的素质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和发挥人的个性,以人为中心,是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

第三章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功能的表现形式。

第二篇:普通教育学之读书笔记1--3章(写写帮整理)

普通教育学之读书笔记

一、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成效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的 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的

二、教育规律的特点:1.它是教育现象所固有的客观存在,即同时存在;2.它是反复起作用的,在任何情况下教育都受自身规律的制约。

三、教育规律按层次可划分为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一般规律存在于一切教育现象中,并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认识且掌握的一般教育规律: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教育适应并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规律。

特殊规律(不同时期,不同领域,教育过程不同阶段)如德育规律,教育规律,教学管理规律。

四、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萌芽阶段:在奴隶社会形成,但是教育现象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孔子的论语,汉初的学记,唐代大文学韩愈的师说,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古罗马著名教育家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没有形成对教育的研究只停留在现象的描述,独立的教育学科,理论水平低。

2,独立形成阶段:教育学之父杰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它是一部完整的论述教育理论的专著,是1632年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康德的康德论教育,瑞士的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还有最早以教育学命名的专著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成书于战国后期,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讲家的培养一书还早300年,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学专著。这一阶段的特点教育学已经从其他学科中分离出来,使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从现象的描述过渡到理论的说明,从具体的比喻过渡到科学的论证。

3.不断发展阶段:教育学科群的形成及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与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学派的对立,其特点是;教育的地位不断得到认识、肯定和提高,教育学科在不断被分化和拓宽,各种教育理论同时存在,使教育形成了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综合化的趋势。4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统计法、个案研究法。

5.学习教育学的意义:a.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教育实践,指导教育革命,可以使我们认识到教育事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b.是我们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技能,c.可以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增强教师职业的认识和信心。

6.学习教育学的方法a,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b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c要学,思,练结合d.要努力掌握理解教育问题所必需的有关学科知识。

第一章.教育的本质

一.1.教育的定义:可从两个方面讲,狭义和广义,从广义上讲,教育是指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而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具备广义教育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专职教师、有固定场所、有特定的组织形式。学校教育的定义是有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起源:有几种较有影响力的假设说法。A.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由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及英国的教育家沛西.能,认为教育现象在生物世界存在着,是生物的生存本能,他们把教育的起源完全归于生物的本能,忽视了的社会性,也忽略了教育的自觉性,有一定的片面性。B.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教育家孟禄,他提出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初级的心理活动。与生物起源论相比,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看到了人的心理因素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把教育归结为“无意识的模仿”,忽视了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两者主动性,特别是学生学的积极性,因此也具片面性。C家庭起源论,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著名史学家凯姆佩尔,他认为家庭起源论把目光转向了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家庭,找到了人出生后的第一教育场所,但是忽略了在原始社会的早期,家庭是不存在的,而那时,教育已经在为人类的发展做贡献了D劳动起源论,唯物主义的观点,他们认为从本源上讲,也是劳动的产物,从本质意义上讲,劳动依存于社会生产,教育起源于劳动。

二.二。的发展及教育的特点:原始教育【教育产生的最初阶段】教育活动在生产劳动中进行,主要是年长者向年青一代传授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它具有以下特点:a教育是共同的、平等的,教育没有阶级性;b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紧密结合;c没有专门的学校,也没有专职老师。古代教育【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在奴隶社会学校形成。据史料记载,世界上最早的学校是第一个进入奴隶社会的埃及,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教育都具有阶级性,而封建社会也有严格的等级性。这个时期的特点是:1,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严重脱离3,教育具有了阶级性,4.古代学校教育主要采取的是个别教育的组织形式。

现代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期第一】,主要特点:a创立了一大批著名的现代高等学校b班级授课制成为学校的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c各资本主义先后通过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4年的法令;义务教育始于近代。第二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的一段时间】主要特点:a进一步延长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由4到8.b大力发展职业教育,c苏联十月革命成功为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开创了新模式。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繁荣现象,表现在,大力增加教育经费,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发展高等教育,改善学校结构,加强职业教育。

现代教育具有以下特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实现了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思想、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教育的终身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三.教育的特点:永恒性、社会性、阶级性、发展性、长期性、长效性、前瞻性。四.教育功能的演变:原始社会的功能是为所有氏族成员的生活、生产服务 古代教育的功能是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

近代教育的功能是为社会物质生产服务。当代教育的功能趋向多元化,教育不仅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而且为社会的文化、军事、人口、环保等多方面服务,其次是教育对个体影响的全程化。教育具有发展的功能。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功能的强化

教育具有的两个最基本的功能: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个体发展即教育具有社会功能和育人。五.当今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教育培养和发展人自身、教育为人服务。其主旨是培养人。其具体含义是a教育要解放人的身心b 教育要发展人的潜力c教育要提升人的素质

第二章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的社会功能:以下从四个方面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A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教育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经济与教育的关系总的来说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教育的经济功能具体体现在a.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变为现实的劳动力,教育是劳动力是指掌握一定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生产的重要手段。B教育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c教育是科学知识在生产的手段d教育还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B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等同于教育与经济的的关系,相互作用。其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a.教育对人的意识进行符合阶级意识的培养,从而实现“政治社会化”b.教育为政治培养所需要的人才,c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发挥政治功能,d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C教育的文化功能【什么是文化,从广义上讲,它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科学技术、教育、艺术、文学、宗教、道德、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机构等。教育对文化的重要作用成为教育的文化功能。它的具体表现是a教育具有传承文化的功能b 教育具有创新文化的功能c教育具有普及文化的功能。

D教育的生态功能【现代教育既受生态的影响,也具有生态的功能。】其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a教育对人口数量的控制、质量的提高、和建构合理的人口结构产生影响b.通过环境教育改变人与环境的关系。二.教育的育人功能

A.人的发展是指人在生命全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的过程。其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体的增长及机能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而心理的发展指个体有规律的心理变化,包括认知的发展如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和意向的发展,两者相互作用,不可分割。B.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不同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共同方面,是不同的人在发展过程中都呈现出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共同规律。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有:

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5.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

三.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先天遗传的影响,后天环境的影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的影响。A.先天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是:1.是造成人的差异原因之一;2.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来自主体的足够的条件;3.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从总体上而言呈减弱趋势。B.环境因素对人的发展产生可能性影响,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分大环境和小环境。按环境因素成分的性质分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具体表现在,为人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因个人的作用方式不同而不同。三.教育的育人功能,广义而言,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决定的、主导的作用。a.教育促进人社会化,其主要表现在:1.教育促进人的观念社会化,2.教育促进人的能力社会化,3.教育促进人的职业社会化。B。教育促进人个性化,其主要表现在:1.教育具有开发人的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2.教育具有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功能。

教育具有促进人社会化和促进人个性化的功能,两者并不矛盾,而是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的。我们的教育要在培养人具备作为社会公民必备的素质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和发挥人的个性,以人为中心,是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

第三章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教育功能的表现形式。

第三篇:《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

《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

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也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则被公认为是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该书所阐述的学校管理制度、道德教育的理论以及教育目的等,从其政治方向来说,是为了“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服务的,但是,书中所论述的教学理论,说明了心理学对于教育学的意义,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的原理,论证了教育性的教学这一概念,特别是指出了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意义。

以下是我细读《普通教育学》这本著作的所得所想。

(一)五道念与教育目的论

五道念构成了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论的理论基础。五道念即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五种道德观念。

1.“自由”的观念。亦译作“内心自由”的观念。“自由”的观念要求个人的意志和行为能摆脱一切外在影响的束缚而只受制于人的内在判断,归之于人的内在自律,归之于人的理性自觉,从而使人的意志、理性与外在行为完全协调起来。意志、理性之外显即为人之行为,人之行为之内化即为人之意志、理性。赫尔巴特认为,如果道德实践只是借助于道德他律,借助于一味附和外来的主张来实施,那么,这种实施便是懦弱和苍白无力的。只有“自由”的观念才可使人的意志和行为之间避免产生任何矛盾和斗争。它使人具备明确的目标,不致产生动摇、犹豫、颓伤和彷徨。但是,“自由”的观念本身只解决了人的价值判断问题,因而只能使人决定行为的目标和方向,还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2.“完善”的观念。赫尔巴特认识到,在实际的道德实践中,人的由意志、理性所作出的内心判断往往难于与外在行为完全协调起来,人之理性判断外发之为道德行为,往往受客观条件和人的其他心理品质的影响。当内外发生矛盾且这一矛盾不能调和之时,即需依靠“完善”的观念去加以解决,即用多方面的意志力和坚强而紧张的毅力加以“内部的协调”。“完善”的观念以认识的全面性为前提,以行为的完善性为目标。“完善”的观念可作为一个衡量人的意志所应达到的限度的正确尺度。

3.“仁慈”的观念。亦即“绝对的善”的观念。“完善”的观念得以发生作用的法宝是人的意志等理智能力。如果借助人的内部的理智能力还无法协调意志和行为之间的矛盾时,就要用“仁慈”的观念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使人不与任何人发生那种危险的恶意的冲动。“仁慈”的观念发生于两种意志的相互关系之间,通过这一观念使自己的意志处处与别的意志相协调,具有无私地为他人谋福利的强烈愿望,这样,社会冲突就不可能发生,社会秩序就会得以安定。

4.“正义”的观念。如果说“仁慈”的观念类似于“将心比心”由己推人的忠恕之道,那么,“正义”的观念则是“守法”的观念。如果“仁慈”的观念还不足以遏制人的与他人发生冲突的恶意冲动,就必须通过“正义”的观念,即根据人们志愿协调所制定的守法观念或法律条文予以解决。这样,“正义”的“守法观念”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就会牢固地建立起来。

5.“公平”的观念。亦即“报偿”的观念。如果通过“正义”的观念还不能够解决不同意志之间的矛盾,就必须通过“公平”的观念,对那些预先思量过的错误行为予以应受的惩罚使之不失为公道。“公平”的观念要求以等量的善与恶偿还于当事人,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它使人意识到不良的行为必将导致应有的法律制裁。“公平”的观念的本质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法网恢恢,终当扬善惩恶,主持公平。

在赫尔巴特看来,五道念为人人所共有。作为一套普遍的道德范畴,五道念是人类的永恒的美德,它将人类的一切美德都网罗入内。在五道念中,“自由”和“完善”的观念是面视个人的自我道德修养而言的,而“仁慈”、“正义”和“公平”的观念则是针对人际关系而言的。五道念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越到最后,其道德自律的成份越少,而道律他律的色彩越浓。赫尔巴特认为,五道念囊括了意志道德的一切类型,因而是巩固世界秩序亦即维护普鲁士君主政体下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和道德规范的“永恒真理”,如果人人都能牢固地将五道念建立起米,天下自无任何骚乱,社会自然安定太平,人民自然各司其职,安守本分。所以,教育的整个目标和全部工作就在于以五道念为基础,培养具有完美的道德品质的人,“使绝对明确、绝对纯洁的正义与善的观念成为意志的真正对象,以使性格内在的、真正的成分一个性的核心一按照这些观念来决定性格本身,放弃其他所有的意向”。这种以培养道德为旨归的教育目的,赫尔巴特称之为“道德目的”或“必要的目的”。“道德的目的”或“必要的目的”是教育最终的最高的目的,是公民道德对教育目的和学生人格所提出的必然要求。道德目的强调要培养内外统一,道德认识、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相互协调的具有自律道德的人,很显然,“德育决不是要发展某种外表的行为模式,而是要在学生心灵中培养起明智及其适宜的意愿来”。道德目的即是要培养既不怀疑现存的社会制度,又能克服自己内心的任何冲动的“完人”。

教育目的除了“道德目的”这一最终的或最高的目的之外,还应当包括“纯粹可能的目的”或“意向目的”。在赫尔巴特看来,人类的社会分工是必要的,“人类社会早就发现分工是必要的,这样每个人都可以把他所做的事做好”。但是,分工过细也会造成弊端,所以,“在真正人类的较高级活动领域中,分工不应该分到使每个人相互不了解的程度”。社会要求每一个人都要热爱一切工作,同时又必须精通一种工作,“这种专一的精通是各人所意向的事情,而多方面的可接受性,只能产生于个人从一开始就作出的多方面的努力之中,这就是教育的任务”。作为教育者,应该针对儿童在未来的成人生涯中所可能遇到的种种职业选择问题,有意识地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和就业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因此,必须针对儿童兴趣的多方面性培养儿童“平衡和多方面兴趣”,以使儿童获得“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

(二)性恶论与管理论

赫尔巴特禀承了历史上沿袭的,曾为中世纪神学所极力鼓吹的“性恶论”,认为在儿童天性中处处都会表现出不服从的烈性。“这种烈性就是不守秩序的根源,它扰乱成人的安排,并把儿童未来的人格本身也置于种种危险之中”。这种盲目的烈性情绪的种子,这种原始的欲望如果不加以遏制,它就会伴随着儿童的成长而一直存在于儿童身上,还甚至会逐年增长扩大。一任私欲恶性膨胀的人往往都会受到应得的报应,但是这种报应必然会付出代价,因而也是一种道德上的罪恶,是应当避免的。理想的方略便是将儿童不服从的烈性消灭在萌芽之中,“所以为了要使那种在烈性与欲望中成长起来的意志不被他们(指儿童的烈性与欲望)造成具有反社会的倾向,就有必要经常不断地对它们保持明显的压制”,“而儿童管理就是许多必要的预防措施之一”。

赫尔巴特将对儿童的管理作为实施教育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在赫尔巴特看来,教育过程可分为三大部分:管理、教学、训育。没有教学就没有教育,不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实施道德品格的教育就无从谈起。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首先对儿童进行管理,如果不首先通过管理将儿童天生的粗野倔强的性格压下去,无论是教学还是教育都无法进行。但是,儿童管理既不是教学,也不属于教育,旨在为顺利进行教学和教育创造前提条件,除此之外别无目的,“这种管理并非要在儿童心灵中达到任何目的,而仅仅是要创造一种秩序”。

但是,赫尔巴特同样坚决反对将儿童管理的思想推向极端,认为“只教不管”会劳而无功,同时,“只管不教”则是对儿童心灵的压迫。所以他说:“满足于管理本身而不顾及教育,这种管理乃是对心灵的压迫,而不注意儿童不守秩序行为的教育,连儿童也不认为它是教育。”

主要的管理方法有:

(1)威胁。这是一切管理首先采取的措施,是管理儿童的第一手段,也是特殊手段。威胁带有强制性。学校应规定许多切实而具体的命令和禁则,设置惩罚薄,专门记载儿童的过失。但是,由于那些本性倔强的儿童对威胁毫不在乎,什么都不怕,而那些本性脆弱的儿童也体会不到威胁的意义,还是继续照其愿望所指使的那样去做,所以,采用威胁的方法常常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它必须与其他方法结合进行。

(2)监督。对孩子不加监督,不加教养,而放任儿童撒野是培养不出伟大的品格来的,因此,长期以来,监督就是儿童管理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滥用监督又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拘泥于细节的和经常的监督对于师生双方都是负担,因此双方都常常千方百计要回避它,并一有机会就会把它抛弃掉。滥用监督“还会妨碍儿童自己控制自己,考验自己,使他们不能认识永远不会被引入教育体系之中而只有通过自己探索才能发现的许许多多事物”。滥用监督只会扼杀人的创造能力、果敢精神和自信行为,只会产生这样的人;“他们始终只是单调刻板的,并习惯于墨守陈规俗套,不思改变,而对于高尚与奇特的事件则畏缩不前;他们把自身葬送于庸庸碌碌与安逸之中”。

(3)权威与爱。权威能约束人使之不至产生超出常规的活动。权威非常有助于克服人的一种倾向于邪恶的、正在形成的意志。对于那些具有最活跃的天性的人来说,权威更应该是不可缺少的。权威必须将教育置之度外而单独发挥作用。虽然权威对于儿童的心智培养没有多少意义,但它“对于学生以后的思想范围的划定或者扩大来说是多么重要;他们今后将要在这种思想范围内更加自由地活动,并独立地创造自我”。爱在管理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一旦获得了爱,这种爱便可大大地减轻管理的困难。爱所要求的师生之间的感情合谐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产生出来:一是教育者的感情投入,教育者将自己的感情十分巧妙地悄悄融合在学生的感情之中;二是教育者设法使学生的感情以某种方式接近他自己的感情。后者较为困难,它必须与前者结合起来采用,“因为只有当学生能够用某一种方式与教育者交往起来的时候,学生才能致力于他与教育者关系的发展”。

(三)兴趣说与教学论

1.兴趣的多方面性。赫尔巴特将“兴趣的多方面性”作为其教学论的理论前提和基础,在《普通教育学》中,其第二编,作为论述教学理论的专编,即是以“兴趣的多方面性”作为卷名的。何谓兴趣?“兴趣是同欲望、意愿和审美有共同之处的,是同漠不关心相对立的。”“当我们发生兴趣时内心是积极的,但在兴趣未转化为欲望与意志之前,我们在外表上却一直是消极的。兴趣处于单纯的观望与着手之间”,同时.兴趣能激起人们的爱好而占有人的心灵,从而过渡到欲望和意愿。人对外界实在的注意,构成了兴趣的来源,这种实在一旦与人的一种新表象相互联系时即会产生兴趣这一心理活动。作为现象的外界实在具有多方面性,因而人的兴趣也具有多方面性,“心智中的多方面性只不过是现象的多方面性,就像心智中的统一性只不过是现象的相似性与综合一样”。

兴趣的多方面性可分为两大类,即“认识”的兴趣和“同情”的兴趣。“认识”的兴趣是属于周围自然现实的认识,“是在观念中摹写在它面前的东两”,而“同情”的兴趣则属于认识社会生活的,“是把自身置于别人的情感之中”。以上这两大类兴趣又可具体分为六种兴趣。第一种是观察、认识自然界及周围环境个别现象的经验兴趣。第二种是探究自然知识规律,对事物进行思考的思辨兴趣。第三种是对现象的善恶美丑进行艺术评价的审美兴趣。第四种是与一定范围内的人接触的同情兴趣。第五种是与社会上较广泛的人进行接触以尽公民职责的社会兴趣。第六种是要对所信奉教派予以重视和亲近,虔信上帝,服从教会的宗教兴趣。

2.课程论。赫尔巴特认定,“只有教学才能满足平衡地培养广泛的多方面性的要求”,而作为教学。又“必须把认识与同情作为彼此不同、基本上独立的心理状态同时地加以发展”。反过来,兴趣又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兴趣的多方面性”构成了儿童意识活动的内在动力。“兴趣的多方面性”为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和必要。由此,赫尔巴特提出了他的范围广泛的教学课程论。属于经验兴趣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物理、化学、地理;属于审美兴趣的学科是文学、唱歌、图画,属于同情兴趣的学科是外国语(古典语与现代语)和本国语,属于社会兴趣的是历史,政治、法律,属于宗教兴趣的学科则为宗教。

3.兴趣的四阶段与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还进一步对兴趣的心理特性和心理过程进行了探讨,认为人的兴趣是一个由“专心”和“审思”共同组成而又相互矛盾的心理活动。“专心”要求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一事物之中,排除其他事物的干扰,不以彼一害此一,“应当明晰地把握每一件事,全心全意地献身于每一件事”。同时,“人格依赖于意识的统一,依赖于积聚,依赖于审思。各种专心是相互排斥的。正因为如此,它们也排斥那种必须借以使它们统一起来的审思”。因此,“专心”排斥“审思”,同时又需通过“审思”将种种“专心”统一起来。如何预先感觉到‘审思每一次是如何由这样那样的专心组成的”,“乃是教育技巧的核心”。“专心”与“审思”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兴趣的四个阶段,即注意、期望、要求、行动。赫尔巴特正是依据兴趣的四个阶段提出了其极为著名且又影响极为巨大而深远的“四段教学法”。

(1)清楚。清楚指教师讲授新教材,将新观念分析出来深入研究,以便使学生清楚而又明确地感知新教材。事物能否被感知,首先取决于学生的过去经验,即旧观念或旧知识的性质及其与新观念或新知识的相关性。因此,要使学生清楚地感知新教材,教师就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观念,以便向学生提供恰当的新观念。新观念提供以后,教师还必须尽力引导学生寻找有关的旧观念去感知它。

(2)联想。联想指通过师生谈话将新旧观念联系起来。这个阶段的教学,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创造性的心灵活动,其中主要是记忆和想象两种活动。在正确组织教学的情况下,经过了清楚阶段之后,学生能够将以往的种种观念迅速地正确再现出来,并自然地引起某种联想。但是,也往往会碰到新观念与旧观念不相一致或与旧观念不相联系的情况,这时,教学便需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其他有效方式,寻找某些较接近的新观念或旧观念,去代替或调和它们。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和利用良好的记忆力和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

(3)系统。系统指在教师指导下寻找结论和规则。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是使初步联合起来的种种观念进一步与课程的整个内容和目的联合起来,使相关的新旧观念重新联合为集团,形成普遍性的概念。在这一阶段,想象和思维表现得特别活跃,并具有更严密的逻辑性。系统的联合不能只单独发生于某一个观念团、而要各个不同的观念团都要发生联合,某一观念团与其邻近的各观念团发生直接的联合。而与其它距离较远的观念团发生间接的联合,所以,在不同的观念团中,联合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的。

(4)方法。方法指通过练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新的场合。教学过程达到系统阶段,并不等于观念体系全部形成了,还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这便需要借助实际的练习,使已获得的系统知识付诸应用,使之变得更为牢固和熟练。

所以,教学过程即是一个观念运动过程,通过清楚阶段使个别的观念明确清楚,通过联合阶段使许多个别的观念得以联合,通过系统阶段使已联合的许多观念得以系统化,通过方法阶段使巳系统化的观念进行某种运用,以便使之更为牢固和熟练。

(四)性格观与训言论

1.管理、教学和训育,构成了赫尔巴特教育体系的骨干。管理不是教育,但是,“紧紧而灵巧地抓住管理的缰绳”,则是教学和训育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保障。而训育即是道德教育,即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和训育(教育)的关系上,“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道德教育(训育)如果不通过教学,只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相反,如果教学不进行道德教育(训育),就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训育,是教育的最高或最终的目的。就其内容而言,训育即是培养学生形成道德性格的教育。

(1)性格与意志、个性。什么是性格?“那种与众不同的特征通常称为个体的性格。”性格与意志关系很大,“能用来刻划作为理性动物的人的主要表征,这就是意志,而且是在严格意义上来说的意志”。意志是坚定的,而这种坚定性就是性格。观念(五道念)形成意志,意志陶冶性格。性格与个性具有一种既相依又斗争的矛盾关系,一方面,“应当尽可能避免侵犯个性”;另一方面,“性格几乎不可避免地通过对个性的斗争来表现自己。单纯而顽强的性格正是通过对来自个性深处的新的念头和欲望进行不断的斗争而形成的,不论是道德的性格还是罪恶的性格,概莫能外。所以,赫尔巴特提出:“使绝对明确、绝对纯洁的正义与善的观念成为意志的真正对象,以使性格内在的、真正的成分——个性的核心——按照这些观念来决定性格本身,放弃其他所有的意向,这就是德育的目标”。

(2)性格之主观部分与客观部分。性格的客观部分即是指个人在自我观察时所发现的业已存在于自身的意志;而性格的主观部分则是自我观察吋所产生的新意志。二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一致吋,加强性格;不一致时,损坏性格。不一致的情况必会导致二者的矛盾斗争,从而产生一强一弱的结局,并最终通过以强胜弱来将性格统一起来。赫尔巴特认定,对性格的客观部分的教育是困难的,因为当我们对儿童进行教诲时,其性格的客观部分往往会隐藏起来,而到时又会表现出来。教育的使命正是在于知难不避地对性格的客观部分进行教诲。只有在性格的客观部分得到了陶冶之后,才能为教育性格的主观部分打好基础。

2.道德性格

(1)道德性格之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凡是有德行的人,其性格总是坚强的,而非懦弱的。但是,一方面,道德的性格表现为坚强的意志,另一方面,道德的性格又必须服从外来的要求,而这又有可能成为懦弱的表现。这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即是道德的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赫尔巴特认为,这一矛盾的解决过程,即是人的性格走向“内心自由”的过程。道德性格的形成必须借助于对外来要求的服从来实现,但是,这种服从决不能是消极的,决不能是迁就,坚强的性格必须对外来的要求进行审查,选择和评估,从而作出自我判断,将消极的外来的要求转化提升为积极的自我道德律令,“只要一个人决定服从判断,那么这种否定的判断就会转化为真正的性格升华和自我牺牲。于是,他把那本身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判断的东西作为一个绝对的命令予以接受”。所以,经过了内心的价值转换,消极的“服从”便转变为积极之物了。真正的道德性格正是通过克服性格中的主观部分和客观部分的不一致来求得道德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的统一,从而达到“内心自由”的境界。

(2)道德性格的影响因素。首先,“行动是性格的原则”,内部经验是道德性格的本原。意志决定性格,意志行动构成道德性格的基础。人的行动是外部活动,而人的意志是内部活动,内部活动总是先于外部活动,外部活动不过是内部活动的复本。因此,内部经验的性质和能力决定着道德性格的倾向。其次,思想范围影响人的性格。人有怎样的思想范围就有怎样的性格,“思想范围的限制虽然不是性格的限制,却是为性格造成了限制”,所以,只有使学生形成广阔的思想范围,方能运用教育的全部力量。再次,素质影响人的性格。人的心理素质是有所不同的,其根本的不同在于“各人的心灵状况是否较容易或较难改变方面。”有的人易受感动,其心理往往因境而迁,有的人则不易感动,其心理往往坚定执著,前者永远形成不了稳重的性格,而后者则具有极出色的素质,因而是最值得教育的人。最后,生活方式影响人的性格。动荡流离的生活方式会对道德性格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严格规律的生活才有益于孩子,“父母们通过其对家事的全部安排来建立日常生活的严格规律,可以给他们的孩子带来明显的好处。”但是,也应该注意不要将这种有规律的生活安排得过于单调,过于严格,不然,“那些仅仅被动地作为驯服的儿童而成长起来的人,当脱离监督时,他们就没有性格了”。

3.训育——道德性格的培养途径。

(1)训育的意义。训育对于性格的培养具有双重意义:间接的和直接的。其间接的意义在于“帮助教学,使教学成为可能并去一个业已独立的人今后性格的形成”,其直接的意义在于“通过行动或非行动直接就使学生产生或不产生初步的性格。”其中,间接的意义更为重要,它是“训育赖以为教学开辟道路的一步,教学将得以渗透到儿童的思想、兴趣与欲望中去”,这就是说,不仅教学要有教育性,而且训育也应有助于教学。

(2)训育的措施。赫尔巴特认为,必须将训育的措施与管理的措施严格区分开来。管理旨在压制儿童劣性,维持教学和教育秩序,因而可以采取外在的强制性措施。而训育则是一种影响心灵的行为,因此,决不可以采取完全强制的方式。

训育不是强制而是陶冶。训育“不是短促而尖锐的,而是延续的、不断的、慢慢地深入人心的和渐渐停止的。因为训育要使人感觉到是一种陶冶”。训育的内容应像涓涓细流那样,浸润儿童的心田,在这里,来不得半点强制。但是,“儿童不听简单的训话时”,那么,即使那种给儿童的心灵造成一定创伤的“不愉快的艺术”也是不可忽视的。当然,“教育者必须自始至终用温和的感情来控制它,同时使人原谅它,使它得到宽容,而且只是为了克服学生的傲慢顽固时才应用它”。

(五)《普通教育学》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1.《普通教育学》的历史地位。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伟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论走向科学的开山祖和奠基石。

(1)赫尔巴特将五道念作为其教育论的理论基础。这种试图将教育目的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之上的努力显然是一种理论上的贡献,从而使其教育目的论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的理性之物。五道念深刻反映了当时德国统治阶级的利益,因而,其内容是必须予以抛弃和批判的,但是赫尔巴特强调五道念中的自律特性,并将自律原则体现于其教育目的之中,这无疑又含有合理的内核。教育的“纯粹可能的目的”或“意向目的”的提出,反映了赫尔巴特从对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黎明曙光中窥视到了未来的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进步要求。赫尔巴特试图将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将现实社会的要求与未来社会的召唤统一起来,从而培养既能立足现实,又能面向未来的人才,赫尔巴特试图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尖锐对立中寻找平衡和支点,并将这一思想体现和贯彻于其教育目的论之中。显而易见,用心良苦的赫尔巴特最终只能是一位悲剧式的英雄。(2)赫尔巴特将其管理论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之上,这显然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世纪神学的幽灵还在赫尔巴特的身上游弋,其反动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即使在赫尔巴特的最专制的管理论之中,我们还是可以依稀看到一些民主的东西:“人们只能理智地把这种服从同儿童本人的意志结合起来,并只能把这种服从作为一种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真正的教育的结果来期待得到”,“一个外行的教育家如果擅自行使支配权,而这种权力既不是从父母那儿得来的,又不是被学生承认的,那么他将完全自毁于此。”赫尔巴特甚至大声疾呼:“不应长时间地与孩子过不去!不要故意摆威风!不要神秘的缄默!而尤其不要虚伪的友好!无论各种感情活动会发生多少变化,都必须保持坦率诚恳”。这就是矛盾的赫尔巴特。

(3)《普通教育学》的不朽生命在于它的教学论。赫尔巴特从其观念、兴趣、统觉等心理学思想中寻找其教学论的理论依据,试图将其教学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这是赫尔巴特的一个极为重大的理论贡献。从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到夸美纽斯、卢梭、洛克,他们往往以苍白无力的自然类比法来推导和建立其各自的教学论,只有赫尔巴特才第一次使裴斯泰洛齐的“我要使教育心理学化”的伟大目标由空想走向科学。

赫尔巴特第二个重大的理论贡献是,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从而正确地阐明了教学的定义,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虽然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对这一概念的阐述语焉不详,但在其《教育学讲授纲要》等著作中作了较为细致的阐发。

赫尔巴特的第三个重大的理论贡献是“四段教学法”的提出。“四段教学法”对于教学的四个阶段划分得很清楚,且比较细致地考虑到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注意到不同教学阶段学生的不同兴趣,特別考虑到不同的教学阶段所应采取的不同教学方法。这对于知识的系统授受和教学过程的规范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四段教学法”之所以会对后世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其理论根据也正在于此。当然,赫尔巴特将“四段教学法”形式化、机械化的思想也是不足取的,其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4)在训育论中,赫尔巴特试图将道德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统一起来,从而使人归于“内心自由”。从中我们又可以看到赫尔巴特试图将人之个性与社会性协调统一起来的努力。赫尔巴特重视有规律的生活在儿童的道德性格养成中的作用,将道德性格的养成生活化,重视教育者在形成儿童道德性格中的重大影响和作用,主张陶冶,反对强制,所有这些,都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但是,赫尔巴特将一切社会问题甚至包括一切尖锐的社会问题都归之于温和的道德观念的责任,从而陷入了“道德万能论”的泥潭。这充分反映了赫尔巴特的思想保守性。当然,在一个专制的国度里,那些敏感的精灵们所被赐予的权利,顶多只能是一种对思想自由的追求,甚至只能是一种对论证现实制度的合理性的思想自由的追求。对于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所体现的保守乃至反动的思想,我们当然不能苛求!

2.《普通教育学》对后世的影响。赫尔巴特在世时,他的包括《普通教育学》在内的教育著作并未得以广泛传播,《普通教育学》作为一部划时代的教育巨著,也未获得它应有的声誉。在与其同时的费希特、黑格尔等人如日中天,倍受青睐的境遇下。赫尔巴特及其教育名著《普通教育学》的默默无闻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是,寂寞并没有持续多时。二十多年后,在其弟子齐勒尔和斯托伊等人的宣传和鼓吹下,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很快异军突起,闻名天下,其思想狂飙遍及整个德国大地。在这种情况下,赫尔巴特学派也开始形成,并出现了一个影响全国的赫尔巴特学派运动。与其相应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也得以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其中最重要的理论发展,是齐勒尔将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发展为“五段教育法”。

促使赫尔巴特超越德国走向世界的首功,当归齐勒尔的学生莱因。莱因通过在耶拿大学的教育学讲座主办的教育研究班和创办的许多宣传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书刊,很快使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风靡世界。莱因通过研究班培养的学生遍及了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南非、智利、墨西哥、希腊、俄罗斯、芬兰、瑞典、罗马尼亚以及奥匈等国。这些学员成了赫尔巴特学派的积极推广者和传播者。

在之后的数十年里,赫尔巴特主义的教育思潮一直锐风不减,且逐渐浸入到各国的学校教育实践之中。在美国,直到本世纪20年代以后,赫尔巴特主义才逐渐被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所代替。但是此后的几十年,这两派的斗争一直彼此消长地存在着。30年代曾有过新赫尔巴特主义的兴起,到了50年代,伴随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弊端百出,赫尔巴特主义又一次卷土重来,并对其间的教科书和课堂计划产生了影响。

在我国,赫尔巴特主义的传入可追溯到本世纪初。1901年创刊的《教育世界》使得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潮第一次由日本传入中国大地,从清末开始,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并对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实践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第四篇: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

《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

成人教育学姚静200518

3《普通教育学》全书共分三编,三编之前加有一个“绪论”。第一编的标题是“教育的一般目的”,本编主要论述了管理和教育的一般目的问题。第二编的标题是“兴趣的多方面性”,本编主要论述了兴趣的多方面性问题,并以此为基本原理来解释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科设置,阐述了教学的过程,环节等一系列教学论问题。第三编的标题是“性格的道德力量”,下面就《普通教育学》中的教育思想作一简要述评。

(一)五道念与以之为基础的教育目的论

五道念构成了赫尔巴特教育目的论的理论基础。五道念即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等五种道德观念。第一种为“自由”的观念。亦译作“内心自由”的观念。“自由”的观念要求个人的意志和行为能摆脱一切外在影响的束缚而只受制于人的内在判断,归之于人的内在自律,归之于人的理性自觉,从而使人的意志、理性与外在行为完全协调起来。第二种为“完善”的观念。赫尔巴特认识到,在实际的道德实践中,人的由意志、理性所作出的内心判断往往难于与外在行为完全协调起来,人之理性判断外发之为道德行为,往往受客观条件和人的其他心理品质的影响。当内外发生矛盾且这一矛盾不能调和之时,即需依靠“完善”的观念去加以解决,即用多方面的意志力和坚强而紧张的毅力加以“内部的协调”。第三种为“仁慈”的观念。亦即“绝对的善”的观念。“完善”的观念得以发生作用的法宝是人的意志等理智能力。如果借助人的内部的理智能力还无法协调意志和行为之间的矛盾时,就要用“仁慈”的观念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使人不与任何人发生那种危险的恶意的冲动。“仁慈”的观念发生于两种意志的相互关系之间,通过这一观念使自己的意志处处与别的意志相协调,具有无私地为他人谋福利的强烈愿望,这样,社会冲突就不可能发生,社会秩序就会得以安定。第四种为.“正义”的观念 “正义”的观念就是“守法”的观念。如果“仁慈”的观念还不足以遏制人的与他人发生冲突的恶意冲动,就必须通过“正义”的观念,即根据人们志愿协调所制定的守法观念或法律条文予以解决。这样,“正义”的“守法观念”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就会牢固地建立起来。第五种为“公平”的观念。亦即“报偿”的观念。如果通过“正义”的观念还不能够解决不同意志之间的矛盾,就必须通过“公平”的观念,对那些预先思量过的错误行为予以应受的惩罚使之不失为公道。“公平”的观念要求以等量的善与恶偿还于当事人,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它使人意识到不良的行为必将导致应有的法律制裁。

教育的整个目标和全部工作就在于以五道念为基础,培养具有完美的道德品质的人,“使绝对明确、绝对纯洁的正义与善的观念成为意志的真正对象,以使性格内在的、真正的成分一个性的核心一按照这些观念来决定性格本身,放弃其他所有的意向”。这种以培养道德为旨归的教育目的,赫尔巴特称之为“道德目的”或“必要的目的”“道德的目的”或“必要的目的”是教育最终的最高的目的,是公民道德对教育目的和学生人格所提出的必然要求。道德目的强调要培养内外统一,道德认识、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相互协调的具有自律道德的人,很显然,“德育决不是要发展某种外表的行为模式,而是要在学生心灵中培养起明智及其适宜的意愿来”。道德目的即是要培养既不怀疑现存的社会制度,又能克服自己内心的任

何冲动的“完人”。

教育目的除了“道德目的”这一最终的或最高的目的之外,还应当包括“纯粹可能的目的”或“意向目的”。在赫尔巴特看来,人类的社会分工是必要的,“人类社会早就发现分工是必要的,这样每个人都可以把他所做的事做好”。但是,分工过细也会造成弊端,所以,“在真正人类的较高级活动领域中,分工不应该分到使每个人相互不了解的程度”。社会要求每一个人都要热爱一切工作,同时又必须精通一种工作,“这种专一的精通是各人所意向的事情,而多方面的可接受性,只能产生于个人从一开始就作出的多方面的努力之中,这就是教育的任务”。作为教育者,应该针对儿童在未来的成人生涯中所可能遇到的种种职业选择问题,有意识地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和就业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因此,必须针对儿童兴趣的多方面性培养儿童“平衡和多方面兴趣”,以使儿童获得“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

(二)管理论

赫尔巴特认为管理的主要方法有:

(1)威胁。这是一切管理首先采取的措施,是管理儿童的第一手段,也是特殊手段。威胁带有强制性。学校应规定许多切实而具体的命令和禁则,设置惩罚薄,专门记载儿童的过失。但是,由于那些本性倔强的儿童对威胁毫不在乎,什么都不怕,而那些本性脆弱的儿童也体会不到威胁的意义,还是继续照其愿望所指使的那样去做,所以,采用威胁的方法常常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它必须与其他方法结合进行。

(2)监督。对孩子不加监督,不加教养,而放任儿童撒野是培养不出伟大的品格来的,因此,长期以来,监督就是儿童管理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滥用监督又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拘泥于细节的和经常的监督对于师生双方都是负担,因此双方都常常千方百计要回避它,并一有机会就会把它抛弃掉。滥用监督“还会妨碍儿童自己控制自己,考验自己,使他们不能认识永远不会被引入教育体系之中而只有通过自己探索才能发现的许许多多事物”。滥用监督只会扼杀人的创造能力、果敢精神和自信行为,只会产生这样的人;“他们始终只是单调刻板的,并习惯于墨守陈规俗套,不思改变,而对于高尚与奇特的事件则畏缩不前;他们把自身葬送于庸庸碌碌与安逸之中”。

(3)权威与爱。权威能约束人使之不至产生超出常规的活动。权威非常有助于克服人的一种倾向于邪恶的、正在形成的意志。对于那些具有最活跃的天性的人来说,权威更应该是不可缺少的。权威必须将教育置之度外而单独发挥作用。虽然权威对于儿童的心智培养没有多少意义,但它“对于学生以后的思想范围的划定或者扩大来说是多么重要;他们今后将要在这种思想范围内更加自由地活动,并独立地创造自我”。爱在管理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一旦获得了爱,这种爱便可大大地减轻管理的困难。爱所要求的师生之间的感情合谐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产生出来:一是教育者的感情投入,教育者将自己的感情十分巧妙地悄悄融合在学生的感情之中;二是教育者设法使学生的感情以某种方式接近他自己的感情。后者较为困难,它必须与前者结合起来采用,“因为只有当学生能够用某一种方式与教育者交往起来的时候,学生才能致力于他与教育者关系的发展”。

(三)兴趣说与教学论

(1).兴趣的多方面性。赫尔巴特将“兴趣的多方面性”作为其教学论的理论前提和基础,在《普通教育学》中,其第二编,作为论述教学理论的专编,即是以“兴趣的多方面

性”作为卷名的。

何谓兴趣?“兴趣是同欲望、意愿和审美有共同之处的,是同漠不关心相对立的。”“当我们发生兴趣时内心是积极的,但在兴趣未转化为欲望与意志之前,我们在外表上却一直是消极的。兴趣处于单纯的观望与着手之间”,同时.兴趣能激起人们的爱好而占有人的心灵,从而过渡到欲望和意愿。人对外界实在的注意,构成了兴趣的来源,这种实在一旦与人的一种新表象相互联系时即会产生兴趣这一心理活动。作为现象的外界实在具有多方面性,因而人的兴趣也具有多方面性,“心智中的多方面性只不过是现象的多方面性,就像心智中的统一性只不过是现象的相似性与综合一样”。

兴趣的多方面性可分为两大类,即“认识”的兴趣和“同情”的兴趣。“认识”的兴趣是属于周围自然现实的认识,“是在观念中摹写在它面前的东两”,而“同情”的兴趣则属于认识社会生活的,“是把自身置于别人的情感之中”。以上这两大类兴趣又可具体分为六种兴趣。第一种是观察、认识自然界及周围环境个别现象的经验兴趣。第二种是探究自然知识规律,对事物进行思考的思辨兴趣。第三种是对现象的善恶美丑进行艺术评价的审美兴趣。第四种是与一定范围内的人接触的同情兴趣。第五种是与社会上较广泛的人进行接触以尽公民职责的社会兴趣。第六种是要对所信奉教派予以重视和亲近,虔信上帝,服从教会的宗教兴趣。

(2).兴趣的四阶段与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还进一步对兴趣的心理特性和心理过程进行了探讨,认为人的兴趣是一个由“专心”和“审思”共同组成而又相互矛盾的心理活动。“专心”要求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一事物之中,排除其他事物的干扰,不以彼一害此一,“应当明晰地把握每一件事,全心全意地献身于每一件事”。同时,“人格依赖于意识的统一,依赖于积聚,依赖于审思。各种专心是相互排斥的。正因为如此,它们也排斥那种必须借以使它们统一起来的审思”。因此,“专心”排斥“审思”,同时又需通过“审思”将种种“专心”统一起来。如何预先感觉到‘审思每一次是如何由这样那样的专心组成的”,“乃是教育技巧的核心”。“专心”与“审思”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兴趣的四个阶段,即注意、期望、要求、行动。赫尔巴特正是依据兴趣的四个阶段提出了其极为著名且又影响极为巨大而深远的“四段教学法”。

根据这四个阶段.赫尔巴特认为,教师应采取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学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因此他把教学过程分成4个连续的阶段:

一是明了。指教师讲解新教材,把教材分解为许多部分,提示给学生,便学生领悟和掌握。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静止的专心”状态。教师适宜于“采用简短的、尽可能易理解的语句进行讲解,”而在讲解之后,立即让一些学生(而不是全部学生)确切地重复出来,这常常是适用的方法“。

二是联想。指通过师生谈话把新旧观念结合起来。教学的任务是把前一阶段教师所提示的新观念和学生意识中原有的旧观念结合起来。这是统觉的初级阶段。这时,学生的心理表现为动态的人专心”。“自由交谈是联想的最好方法,因为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机会去尝试作出偶然的联想,而这种联想对他来说恰恰是最轻而易举的,最不费力气的,同时可以获得机会去改变这种联想,使之多样化,并按他自己的方式掌握已学过的东西。”

三是系统。指在教师指导下寻找结论和规则,使观念系统化,形成概念。这是统觉的继续。这时,学生的心理处于“静止的审思”状,而这种审思可以使学生“看到许多事物的关系”,“把每个个别事物看成是这种关系的一个成分,并处在恰当的位置上”。教师要采用“连贯的陈述方法”,要“通过突出主要思想使学生感觉到系统知识的优点,并通过较大的完整性增加知识的总量”。

四是方法。指通过练习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这时学生的心理表现为动态的审思。教学万法主要是让学生做作业、写文章与修改等。

所以,教学过程即是一个观念运动过程,通过清楚阶段使个别的观念明确清楚,通过联合阶段使许多个别的观念得以联合,通过系统阶段使已联合的许多观念得以系统化,通过方法阶段使巳系统化的观念进行某种运用,以便使之更为牢固和熟练。

(四)性格观

1.管理、教学和训育,构成了赫尔巴特教育体系的骨干。管理不是教育,但是,“紧紧而灵巧地抓住管理的缰绳”,则是教学和训育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保障。而训育即是道德教育,即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和训育(教育)的关系上,“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道德教育(训育)如果不通过教学,只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相反,如果教学不进行道德教育(训育),就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训育,是教育的最高或最终的目的。就其内容而言,训育即是培养学生形成道德性格的教育。

(1)性格与意志、个性。什么是性格?“那种与众不同的特征通常称为个体的性格。”牲格与意志关系很大,“能用来刻划作为理性动物的人的主要表征,这就是意志,而且是在严格意义上来说的意志”,意志是坚定的,而这种坚定性就是性格。观念(五道念)形成意志,意志陶冶性格。性格与个性具有一种既相依又斗争的矛盾关系,一方面,“应当尽可能避免侵犯个性”,另一方面,“性格几乎不可避免地通过对个性的斗争来表现自己。单纯而顽强的性格正是通过对来自个性深处的新的念头和欲望进行不断的斗争而形成的,不论是道德的性格还是罪恶的性格,概莫能外。所以,赫尔巴特提出:“使绝对明确、绝对纯洁的正义与善的观念成为意志的真正对象,以使性格内在的、真正的成分──个性的核心──按照这些观念来决定性格本身,放弃其他所有的意向,这就是德育的目标”。

(2)性格之主观部分与客观部分。性格的客观部分即是指个人在自我观察时所发现的业已存在于自身的意志;而性格的主观部分则是自我观察吋所产生的新意志。二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一致吋,加强性格;不一致时,损坏性格。不一致的情况必会导致二者的矛盾斗争,从而产生一强一弱的结局,并最终通过以强胜弱来将性格统一起来。赫尔巴特认定,对性格的客观部分的教育是困难的,因为当我们对儿童进行教诲时,其性格的客观部分往往会隐藏起来,而到时又会表现出来。教育的使命正是在于知难不避地对性格的客观部分进行教诲。只有在性格的客观部分得到了陶冶之后,才能为教育性格的主观部分打好基础。

2.道德性格

(1)道德性格之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凡是有德行的人,其性格总是坚强的,而非懦弱的。但是,一方面,道德的性格表现为坚强的意志,另一方面,道德的性格又必须服从外来的要求,而这又有可能成为懦弱的表现。这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即是道德的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赫尔巴特认为,这一矛盾的解决过程,即是人的性格走向“内心自由”的过程。道德性格的形成必须借助于对外来要求的服从来实现,但是,这种服从决不能是消极的,决不能是迁就,坚强的性格必须对外来的要求进行审查,选择和评估,从而作出自我判断,将消极的外来的要求转化提升为积极的自我道德律令,“只要一个人决定服从判断,那么这种否定的判断就会转化为真正的性格升华和自我牺牲。于是,他把那本身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判断的东西作为一个绝对的命令予以接受”。所以,经过了内心的价值转换,消极的“服从”便转变为积极之物了。真正的道德性格正是通过克服性格中的主观部分和客观部分的不一致来求得道德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的统一,从而达到“内心自由”的境界。

(2)道德性格的影响因素。首先,“行动是性格的原则”,内部经验是道德性格的本原。意志决定性格,意志行动构成道德性格的基础。人的行动是外部活动,而人的意志是内部活

动,内部活动总是先于外部活动,外部活动不过是内部活动的复本。因此,内部经验的性质和能力决定着道德性格的倾向。其次,思想范围影响人的性格。人有怎样的思想范围就有怎样的性格,“思想范围的限制虽然不是性格的限制,却是为性格造成了限制”,所以,只有使学生形成广阔的思想范围,方能运用教育的全部力量。再次,素质影响人的性格。人的心理素质是有所不同的,其根本的不同在于“各人的心灵状况是否较容易或较难改变方面。”有的人易受感动,其心理往往因境而迁,有的人则不易感动,其心理往往坚定执著,前者永远形成不了稳重的性格,而后者则具有极出色的素质,因而是最值得教育的人。最后,生活方式影响人的性格。动荡流离的生活方式会对道德性格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严格规律的生活才有益于孩子,“父母们通过其对家事的全部安排来建立日常生活的严格规律,可以给他们的孩子带来明显的好处。”但是,也应该注意不要将这种有规律的生活安排得过于单调,过于严格,不然,“那些仅仅被动地作为驯服的儿童而成长起来的人,当脱离监督时,他们就没有性格了”。

(五)《普通教育学》的意义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伟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论走向科学的开山祖和奠基石。

(1)赫尔巴特将五道念作为其教育论的理论基础。这种试图将教育目的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之上的努力显然是一种理论上的贡献,从而使其教育目的论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的理性之物。

(2)赫尔巴特将其管理论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之上,这显然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世纪神学的幽灵还在赫尔巴特的身上游弋,其反动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即使在赫尔巴特的最专制的管理论之中,我们还是可以依稀看到一些民主的东西.这就是矛盾的赫尔巴特。

(3)《普通教育学》的不朽生命在于它的教学论。赫尔巴特从其观念、兴趣、统觉等心理学思想中寻找其教学论的理论依据,试图将其教学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这是赫尔巴特的一个极为重大的理论贡献。

(4)在训育论中,赫尔巴特试图将道德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统一起来,从而使人归于“内心自由”。他重视有规律的生活在儿童的道德性格养成中的作用,将道德性格的养成生活化,重视教育者在形成儿童道德性格中的重大影响和作用,主张陶冶,反对强制,所有这些,都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但是,赫尔巴特将一切社会问题甚至包括一切尖锐的社会问题都归之于温和的道德观念的责任,从而陷入了“道德万能论”的泥潭。这充分反映了赫尔巴特的思想保守性。

第五篇:《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读书笔记

它是一本必读的音乐教育专业,由曹子编辑。它基于教材的空白,并在国外类似课程的教材的基础上,完全结合了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在我们的国家。教育者和学生展示了音乐教育的新面貌。本书内容较为全面,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介绍。作者简要介绍了音乐教育的研究目的,研究任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并提供了音乐教育研究的基础研究。

在第一章中,作者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音乐教育,分析了音乐教育的哲学基础,包括音乐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音乐教育的本质,价值和目标。第二章,作者阐述了音乐教育的历史,包括国内音乐教育的简史和外国音乐教育的简史。第三章,作者比较了音乐教育,包括国外的主要音乐教学方法,外国音乐教育教学模式,以及外国音乐教育制度和课程的简单评价。第四章是作者的童年音乐教育心x基于分析,包括音乐教育和心x,音乐可以,童年x和音乐人才和音乐学习的发展x。第五章作者详细阐述了音乐教育课程,阐述了音乐教学的基本原理,界定了音乐教育的内容,阐述了音乐教学大纲和音乐教材,并对音乐教室进行了研究教学,音乐活动。第六章是作者对许多音乐教学方法的研究,包括歌唱教学,器乐教学,节奏教学,欣赏教学,创意教学以及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在第七章中,作者从社会和家庭角度分析了音乐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阐述了社会音乐教育和家庭音乐教育。在第八章中,作者讨论了儿童音乐教育,包括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儿童音乐教育的特殊性和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在第九章中,作者讨论了特殊的儿童音乐教育。包括特殊儿童教育,特殊儿童和音乐教育,弱智儿童音乐教育和盲人聋儿童音乐教育。第十章,笔者讨论了音乐教育x的管理和评价,包括音乐教育管x,音乐教师,音乐教学 和音乐教育评估。音乐教育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x框架的工作和普通教育之间的关系密切。教学的一般理论,教学理论,x理论等,以及原来的x,方式等,充分体现了教学法和普遍法原来x的指导意义音乐教育。同时,本书的框架也充分展示了音乐教育和建筑的特点。例如,比较音乐教育,儿童音乐教育x,儿童音乐教育。本书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清晰的框架,体现了音乐教育宏观意识和音乐教育的微观把握,并在两者之间找到了平衡。本书与普通教育的x和普通法紧密结合,避免普通书籍易于使用普通教育x应用于音乐教育的讨论方式,形成了反映一般教育普通法,丰富的音乐教育特色,反映了与许多学科的密切联系和教育制度的独特优势。这项工作不仅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教育学科的延伸和补充。

工作内容的范围,问题的深度和信件包含 兴趣是类似的书不能匹配。作为音乐教师的专业教材,作者从教材材料的角度对精致的安排。本书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且具有较高的教育实用性,避免了普通的x对学习的抽象,模糊论证,而且也避免了对实用教材的普遍强调和忽视x理论研究的弱点在研究和实践方面是协调和平衡的。

下载普通教育学之读书笔记1--3章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普通教育学之读书笔记1--3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读书笔记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读书笔记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读书笔记由曹x主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必读之作.从内容涉及教材编辑的空白,在借鉴国外同类课......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05成人教育学赵丽梅学号2005182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 rt,1776—1841),近代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在近......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 作者:刘丽丽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9期 [摘要]《普通教育学》是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在此著作中,他说明了心......

    《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共5篇]

    《普通教育学》读书笔记 《普通教育学》全书共分三编,三编之前加有一个“绪论”。第一编的标题是“教育的一般目的”,本编主要论述了管理和教育的一般目的问题。第二编的标题......

    教育学二三六八九章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 经济对教育的作用:①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②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结构和布局。 ③经济发展水平通过人才和......

    《普通教育学》读后感范文大全

    《普通教育学》读后感范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普通教育学》读后感范文......

    普通教育学读后感

    普通教育学读后感(一)苍南县第三实验小学 钟政营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西方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全称是《从......

    教育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记读《牛棚杂忆》后感 其实,读者本书是出自于一位学长的推荐。他说过,想要更深层次的了解陈涛娜老师的课所要看的几本书其中就有这本《牛棚杂忆》,抱着一些好奇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