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百年美文读后感
读后感
假期里我在家里读了由季羡林主编的《百年美文》,读完后深有感触,它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让人感受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和他们的智慧与对生活的信念,我觉得在一篇文章中,能够读到这些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本书分上下两册,收集了近100年的美文,而且每一篇季羡林老人都给以了很高的评价。上世纪的百年中,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确如鲁迅所说,中国文坛上“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而这其中的原因,很多学家都认为,我国有悠久的散文写作传统,所谓经、史、子、集,其中都有极为优秀的散文,为世界上任何国家所无法攀比。
徜徉在百年哲思散文的海岸,一路的灵光美景令人流连忘返尽管我们携着披金拣沙、宁缺毋滥的原则,眼光挑剔而又挑剔,精选的一百二十多篇作品就像构起了一个清新典雅的自然王国,无比悦目。也许这些文章并非全部是精美的珍珠,但他们一篇篇美丽而迥异,给读者播撒着智慧,向人们洞开了一片片思想的家园。那里有爱和生命本质真谛的直觉顿悟,有人与自然、人与文明关系的深深联系,有人生、历史究竟的执意探寻,有时间、生死体验的独特回味,有人性亮点和品质的自然揭示,有生活和事象的打量凝眸„„浓浓的人间烟火,写的都是稀疏平常的小事,但是,这些事情在他们的笔下,却演变成了形而上的人生思考,是他们成了一系列人生边上的眉批,永恒纯粹超然,让人们觉得每一篇散文都由于浸入了思考而杯垫高了层次,让人们不觉得便有一种被这些散文呼唤的感觉,它呼唤起了读者的审美愉悦,还有着启人心智、点悟生活的另一种功能。它们再次证明:优秀的散文作家都兼为驾驭文字的高手和深邃敏锐的思想家。
瓦雷里说:诗歌是跳舞,散文诗散步。其实,仅仅在散文的世界里,就既有作家直接倾吐灵魂隐秘、气血充盈的情感舞蹈,又有闪烁着创作主体新知与睿见的智慧的思想散步。尤其是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上,哲思散文更是作品层出不穷。特别是在西方文学的影响下,又催化了散文思辨化的进程。
假如我们选定的哲思散文只是把表现哲理与思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旨归,仅仅凭借智力去认识世界和心灵,那么他们就将沦为高高在上的抽象说教,毫无魅力可言。可贵的是,作家们总能力争通过主体融入的感同身受,和对“此岸”经验
升华的悟道,在真情实感的传达中,在具体的境界展示里,自然地发掘、凸显出隐藏在细节、物象、事件背后的理意筋骨,从而达成了思想、情绪和具体的三位一体、和谐浑然。
这种带有哲学性思考的散文,既无天马行空的玄奥,又少大而无当的空洞,远非那种只靠一点灵气与俏皮支撑的作品所能比拟的。阅读这些文章,细细品味其中的字字句句,随着作者深邃的文字去谛听,去思索,去领悟。
书中许多作者都是我们所熟知的,留给我印象最深刻最鲜明的有鲁迅的沉郁雄浑、冰心的隽秀玲珑、朱自清的淳朴淡薄、沈从文的轻灵曼妙、丰子恺的厚重平实、杨朔的镂金错彩。而其他的,也各有千秋。
本书的编者季羡林这样说:“美的散文往往写的是身边的琐事,古今中外有很多这样的名篇。我所说的身边琐事范围极广,人身旅途中的所历所感,无不包容于其中,在我们这个林林总总的花花世界上,遍地潜伏着蓬勃的生命,随处活动者熙攘的人群,撷取其中一颦一笑,写出那些美好的、悲哀的、能拨动人们心弦的事物。这样的文章能净化我们的感情,陶冶我们的性灵,小中有大,小中见大。平凡之中见真理,琐细之中见精神。”
合上这本厚厚的书,我轻轻闭上眼睛,感觉内心获得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澄澈和明净。仿佛受过了一场春雨的洗礼,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让我看到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广阔的胸襟。让我不禁感觉原来生活中很多我们认为的琐事并非只是淡然无味的,而是值得每一个年轻人去细细的体会,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参悟出人生的真谛,变得越来越成熟。
第二篇:百年美文读后感[范文]
《百年美文》读后感
这篇文章让人感受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和他们的智慧与对生活的信念,我觉得在一篇文章中,能够读到这些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上世纪的百年中,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确如鲁迅所说,中国文坛上“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而这其中的原因,很多学家都认为,我国有悠久的散文写作传统,所谓经、史、子、集,其中都有极为优秀的散文,为世界上任何国家所无法攀比。
行走在百年散文的海岸,一路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尽管我们眼光挑剔,但精美的一百二十多篇作品仿佛描述出了一个清新典雅的自然王国。也许这些文章幵非全部是精美的,在那一篇篇美丽的作品里,有爱和生命,有人与自然、人与文明,有人生、历史,有时间、生死,有生活……浓浓的人间烟火,写的都是稀疏平常的小事,但是,这些事情在他的笔下,却成了人生思考,是他,让人们觉得,它引起了读者的审美愉悦。它们再次证明:优秀的散文作家都是驾驭文字的高手和深邃敏锐的思想家。
瓦雷里曾说过说:诗歌是跳舞,散文诗散步。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上,哲思散文作品层出不穷。特别是在西方文学的影响下,又催化了散文思想进步的进程。
季羡林先生这样说过:“美的散文往往写的是身边的琐事,古今中外有很多这样的名篇。我所说的身边琐事范围极广,人身旅途中的所历所感,无不包容于其中,在我们这个林林总总的花花世界上,遍地潜伏着蓬勃的生命,随处活动者熙攘的人群,撷取其中一颦一笑,写出那些美好的、悲哀的、能拨动人们心弦的事物。这样的文章能净化我们的感情,陶冶我们的性灵,小中有大,小中见大。
平凡之中见真理,琐细之中见精神。”
合上这本厚厚的书,我轻轻闭上眼睛,感觉到内心获得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澄澈和明净。仿佛接受了一场春雨的洗礼,每一篇文章里都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让我不禁感觉,原来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我们认为的琐事,幵不只是淡然无味的,而是值得每一个人去细细的体会,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参悟出人生的真谛。
第三篇:管理百年读后感
《管理百年》读后感
管理的历史很显然不是只有这一百年,只是在这过去的100管理得到了更深的认识、实践和学习并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但正如作者克雷纳所告诉我们的,管理没有终结答案可寻,惟有恒久的问题存在,管理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发展;因此他就要带我们对20世纪管理思想与实践进行批判性的回顾。虽然这是个极其严肃的课题,但这本书却是用轻松甚至略带诙谐的笔调,将这百年的管理历史清楚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并且明确的指出了诸多管理名人和理论的可取和不足之处。
对于所过去的管理百年,克雷纳将他们概括为“有趣,创新和进步的100年”。因为在这百年里涌现了无数的管理名人和各样理论,有对过去的创新、补充以及批判,但无论怎样他们的出现,都使人们对管理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使管理的实践更加有效。从泰罗以秒表计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到摩登时代福特的T型车装配线生产,到斯隆对组织的思考和管理,到诸多研究者对人对劳动者的探索,到在二战中吸取教训寻求企业发展,到着名的麦卡锡营销4P组合理论和麦格雷戈的X-Y激励模型理论,到对源于军事的战略的研究和运用,到在面临组织危机时对管理理论和模式的不断创新,到曾帮助日本经济复苏的戴明质量管理理论在西方的风行,直至各种管理模式的实践和兴起。
不难看出,这些理论的产生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这些理论也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代的难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理论存在的不足也被一一的展露出来,就如科学管理中对人性的忽视和流水线生产对人机械化的控制等。但我想也正是因这些隐藏的不合理让人们对管理有新的认识和补充,并催生了新的理论,就像霍桑实验对人关注的开始和组织的发现与发展。这也同样可以作为我们现在学习管理,了解管理历史的重要原因。而且作者也在最末了一章中也讲到,仅仅只有那些高层学习研究管理是不够的,仅仅只有一时的管理知识而不会吐故纳新是不够的,仅仅只会学习只能坐在办公室而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也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在学习的同时更当学会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并实践应该是更能让我们在现在这个社会中立足的方式。
在这本书中还有一个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在里面找到的仅有的与中国相关的便是很久以前的《孙子兵法》。虽然我们的工业发展比西方晚了很多,我们的管理学也还是个年轻的学科,但我想这不会成为我们在这方面发展的阻碍。书中讲到的日本企业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虽没有本土的理论,但却用锐利的眼光发现了甚至未被西方认可的戴明理论的价值并能加以实践。所以说,我们也同样需要学会大胆的运用对我们来说合理有价值的理论,自己缺乏理论并不意味着其他人没有适合我们的理论。
世界在不断地更新,管理也在不断地更新,我们人更需要被不断地更新。
身为管理类专业的我,总对“管理学”是那样的心虚。上次复试时,就有关于法约尔、泰罗等问题,除了知道他们属于“管理世界”外,真的想不起别的什么了。
今天花了一天读完了一本书——克雷纳的《管理百年》,如果你想了解管理,我极力推荐这本书。绝对比你看一遍比这厚得多的罗宾斯的《管理学》收获更大!
管理第一人,我们总喜欢提泰罗,其实法约尔与他的行政管理更早,只是他是法国人。
福特的T型车,将泰罗的科学管理发挥的淋漓尽致,科学管理提高了体力劳动者的效率,对于脑力劳动者的效率实际上是降低了的;
质量管理戴明,在40年代就在日本受到尊重,并影响了日本的战后崛起,美国人,却在40年后陷入困境时才关注戴明,于是,80年代的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才开始风靡。讽刺的是戴明是一位美国人!
很多人知道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也知道威廉·大内的《Z理论》,其实Z理论最早就是由麦格雷戈提出的;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多么顺口的一句话啊。这是在彼得斯和沃特曼的《最求卓越》中才被提出来,只因为泰罗的科学管理影响太深远了。
60年代就有的目标管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这只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因为在当时“整个世界似乎都是可以预测的,未来可以被计划”;而现在一切都是混沌的,未知的,目标管理也值得深思。
“管理只有恒久的问题,没有终结的答案”。
第四篇:《百年冷暖》读后感
华师大的,不要抄啊,我自己写的,已经交过作业了,随便参考吧写的烂
关于“知识分子”的一点随想
——读《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有感
近来才读完马嘶先生的《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一书,因为上学期课中时间匆忙,只是匆匆扫了几眼,并未认真阅读。此次也因作业的关系,认真读了一遍,我不是治思想史的,也没有特别关注过民国或者建国后的知识分子群体,只是平时看书读史对于此有些浅陋的想法,在此谈一下。
这本书诚如作者在引言中开宗明义的说:“我希望能把这些真实的人生故事写得有趣些、轻松些、可读性强些,因为它不是严谨的学术论著,而是写给更多人看的大众读物。”1作者勾稽了大量的人物日记、函件等资料,把这些人物所代表的知识分子2群体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娱乐交友等各个细节的情况描写的生动有趣,可读性也较强。我认为单纯从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对于本书定位来看,这本书应该算是一本比较成功的作品。作者描述的知识分子群体从1912年开始,下迄改革开放以后,时间将近百年,通过本书,读者对这将近一个世纪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有了一些比较直观的感知和认识。我想这也是本书期望达到的效果和最大的成果所在。
作为一个历史系的学生,平日承师长教诲,总想以比较严格的学术眼光来看待所读的每一本书,但这对于作者而言已经可能是苛刻的要求,作者也已经在引言里明言这只是一本大众读物,所以我在此而发的议论大部分可能属于“借题发挥”。
本书通篇都是写知识分子,我觉得“知识分子”在现在的语境下有相当的必要作一个比较明确的界定,因为“知识分子”这一特定的有所专指的学术语言与日常用语有了一些混淆。今天的日常用语也常言“知识分子”,按我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多指读过书具有一定学识、文化的人。本书对“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则引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即“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所以在作者的笔下知识分子才会有“高级”、“低级”之分。严格说来“知识分子”1马嘶:《百年冷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关于“知识分子”一词,作者作了一个相当宽泛的、日常口语化涵义的界定,因此本文除了在讨论“知识分子”的具体界定和与本书所指意思不同时会加引号,其他的地方为了避免与书本所指的意思冲突,故后文所指与书本的界定相同。
是一个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词语,并非泛指一切有知识的人。
‚知识分子首先也必须是以某种知识技能为专业的人;他可以是教师、新闻工作者、律师、艺术家……任何其他行业的脑力劳动者。但是如果他的全部兴趣始终限于职业范围之内,那么他仍然没有具备‘知识分子’的充足条件……所谓‘知识分子’,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关注着国家、社会以致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的私利之上的。‛3
对于知识分子的定义可能各有不同,但是我想余英时先生的定义总体能概括出“知识分子”核心的意思。不赘冗繁的引用这段话是想说明作者在书中描述的人物有相当大一部分确实当之无愧的属于“知识分子”这一群体,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未必能划入这个群体。
本书对于知识分子群体的日常生活考察非常详细,从衣食住行到每月薪金到娱乐方式,都根据一些日记作了具体的描述,很生动形象。但我觉得这里有一个问题,既然为生活史,物质生活固然重要,那么这些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是否也有同等的地位?20世纪是个动荡不安的世纪,知识分子在各个时代的所思所想,对时事的关注,对国家民族的关怀,同样有、甚至有更重要的意义。那些超越于个人利益之上的关怀意识才更能彰显“知识分子”的自觉与担当。书中所举的例子也都集中于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当然这些知名人士的言行、文字更容易保存下来,如果能够有多一些普通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描述,记录他们的普通生活,所思所想,我想会使本书更精彩,因为普通的知识分子才是社会的知识群体的主体。这也是我对作者的“苛求”了。关于建国以后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作者多是轻轻带过,相对于建国以前的部分,实在是潦草了一些。我觉得正是建国以后的半个世纪,对我国的知识分子整体性格产生绝大影响的一段时期。建国以后历次的政治运动对知识分子的冲击与影响,我觉得到今天也未必能消除干净。这不是作者在余编里面对比各个时期政府公务员与大学教授之间的薪水待遇差别,就能简单看出来知识分子的社会政治地位。这实在不是个好的比较方法。今天的大学教师与公务员的薪水又如何能比?今天知识分子的影响力又如何呢? 3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引言第2页。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以后,传统的“士”便开始了向近代知识分子的转变。两者之间最显著的不同怕要数职业选择的多元化。但是我想从清末到民初的转变过程中,“士志于道,任重而道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中国古代“士”的精神传统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为近代知识分子所继承。但是反观今天的“知识分子”,“识时务者为俊杰”、“三思而后行”、“君子慎言,祸从口出”等等思想被推崇,“难得糊涂”的犬儒主义盛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观,追溯其原因,恐怕与建国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有很大的关系。暑假帮曦敏校对一些三反时期的学校报纸,1952年中共就开始对学校的教师进行思想改造,其中的文章体现出来的种种思想(领袖崇拜、阶级思想斗争、集体主义等等)在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恐怕都发挥到了极致。软硬兼施的思想改造对于知识分子在思想上的扭曲,让我这个半个多世纪后的学生感叹不已!我不是学现代史的,对于这方面的书看的也很少,只是从报纸上那些活生生的文章事例中感受到了政治运动的残酷。作为一个政党,无论其怎么样的伟大理想或者目的,如此的政治运动都是绝对不足取的。无论1957年的反右无论是“阴谋”还是“阳谋”,其对知识分子的摧残与影响都是跨时代的。政治信任从此不存在于知识分子的心中。一直到文革之后,知识分子才开始有相对自由的生活。但是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下,以物质为导向的价值观势不可挡,“八九”之后国人对政治也许彻底失去了兴趣,有的只是敬而远之。就像今天如我般的青年人,从小似乎就天然的学会了用什么样的方式在这个社会生存,我们关心最多的与政治无关。即使有,又有谁能说出来?这个时代缺少震耳发聩的呐喊!也许有那么些不屈的声音,但是它们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传递到普通人的耳朵中呢?
在这个转型时代,沉默的好人,是不应该被视为好人的。肩担道义,这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应该有的责任。因为这个群体相对于普通的民众而言,拥有更多的文化知识,对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民主、自由、平等——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正是因为太多人的沉默,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各种丑恶现象的滋生,加剧了这个社会的转型之难。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历史将会记录在这个社会转型期,却发现,最大的悲哀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
我是一个八十后,在我们的同龄人中韩寒或许是现在最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或者说知识分子。他的博客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人会指责我,你这么牛逼,为什么不去写一些实质性内容?那些人所谓实质性内容就是很多社会黑幕吗?但我觉得他很笨,因为连他都知道不能碰,我还会傻到去碰吗?„„有一些东西不能写,你就不要去写它,因为你写它没有意义,你改变不了任何东西。„„我想要一个和谐的人生。”看了这段话我讲不出来是一种什么感觉,它代表了很多很多人的真实想法,包括我。但是这段话同样也包含了一种态度——无奈。
前两天看《南都周刊》采访台湾新闻记者协会会长杨伟中,他说:“可以很肯定地说,台湾的反对运动,如果只是停留在写写文章,启启蒙的话,那么台湾现在肯定还是专制。”当然今天我们与台湾还是有很多不同,今天我们与那个时代的台湾相比,在“说”的方面都远远不够,更何况是起而行。韩老师说尽最大的力量去启蒙,以我短短二十余年的生活经验判断,今天我们的启蒙确实很不够。似乎今天的国人关注的只有自我,自我的物质满足。似乎大学校园里除了几个文史哲的学生思考一些“国家大事”以外,实在很少有人有对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关怀。坐而言,起而行,在今天的社会都需要勇气,也许我不是什么做学术的材料,会去当一个很平凡的历史教师,但是我想我以后所能教给学生的,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现代公民。
这篇文字实在是随感,有感而发,没有什么征引书籍(现代史方面看的也少),浅薄之处,请韩老师见谅。4《南都周刊》,2010年第32期。
第五篇:管理百年读后感
读《管理百年》有感
管理百年作为一部编年体的书籍,他以西方世界百年来各大公司的发展以及其CEO的努力为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成长的故事,一个叫做管理的婴儿从出生以及逐渐长大的故事。
管理问题在现在看来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严肃问题,并且在一些企业中,管理者往往也是严谨刻板的形象。而且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管理也是一种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形象。但在这本书中,作者却以一种轻松略带诙谐幽默的笔法向我们展示了管理在百年来的发展,从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并且明确的指出来诸多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名人的可取之处和不足。
从泰罗以秒表计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到摩登时代福特的T型车装配线生产,到斯隆对组织的思考和管理,到诸多研究者对人对劳动者的探索,到在二战中吸取教训寻求企业发展,到著名的麦卡锡营销4P组合理论和麦格雷戈的X-Y激励模型理论,到对源于军事的战略的研究和运用,到在面临组织危机时对管理理论和模式的不断创新,到曾帮助日本经济复苏的戴明质量管理理论在西方的风行,直至各种管理模式的实践和兴起。这期间各种管理思想和体系不断交替出现并且推陈出新。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他们之间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不能否认它们对这个时代来说的意义。每一个管理理念体系的出现,必定是符合时代潮流发展,以及是对前人管理理念的继承与发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前人的智慧与努力。
在这么多管理体系与管理名人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便是泰罗以及他被称为“秒表科学”的管理思想。泰罗作为那个时代最具管理思想概念的管理学家,他对于管理便像是耶稣对于这个世界的创造一般。他的诸多管理理念即使是现在也是被广泛的使用,即使他在那个时代失败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创造了一个让历史进步的学科。
作为一个管理学家,他是成功的,因为他成功的让人们意识到了管理的重要与伟大。而作为一个管理的实施者,他却是失败的,他的失败在于他对于管理方法过于理论化的狭隘定义。正像他自己说的那样:除非工人们从思想上对自己和对雇主的责任问题发生了完全的革命,除非雇主们对自己本省和对工人们的责任发生了完全的思想革命。否则,科学管理不能存在,科学管理也不可能存在。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工人和雇主必定要完全与其身份相吻合才能真正的有科学管理的产生,那么这么做的最直接表现便是,工人必定只能是工人,而雇主也一定要是雇主,这只能是机器与控制中心的关系,而这也正是泰罗管理思想的狭隘之处。而事实上,由现在管理体系看来,管理不能是刻板的,而是存在着许多人性化的设置,这是为了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实施的基础。
从西方的管理看中国,如果说泰罗的思想在国外只是受到了抵制,那么在中国必然是受到反抗的。中国作为一个讲求重视人际关系的国度,其管理的精髓在于如何调和工人与雇主之间的矛盾,打好关系,形成文化才是管理实施的基础。而那些有效的管理方法,只是一种在基础上完善的方案而已。
我曾在一家酒店做过一段时间的跑菜员工作,而那里的管理标准是十分人性化的,它并没有规定有多少的工作标准,而是用一种很普通的方式来激励员工——考核优秀员工,并发放奖金。这极大的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标准的遵循。而且一个楼层推选一个队长,带领手下员工进行日常的一些细致工作,而其上还有一名总领班,用于管理整体大方向的问题。而这些东西实施的基础便是,这些领班队长,必然是人缘最好的几个,员工对他们也是十分信服。管理百年中,并没有对中国企业进行分析,而事实上在管理发展的这百年来,中国的管理体系尚处于一种蒙昧的时代,但我觉得这并不能反映太多的问题,并不是中国人做企业不如外国人,而是我们的体制与现状对我们产生了极大的限制。我们拥有被世界诸多名牌大学MBA课程选为必读书目以及被“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分为宝典的《孙子兵法》,以及五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凭借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相信在不就的将来中国管理文化必然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读管理百年,理解的不仅仅是一种对历史以及管理知识的浏览,更是一种对自己人生的启迪,人类一直在进步,管理发展从未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