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与贫富差距
教育与贫富差距
改革开放三十一年过去,中国富起来了,但到底是谁富起来了?邓小平提出的先富带后富现在进行的怎样?这是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改革开放,党中央充分认识到了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那么今天中国的教育经费的额财政性投入又是怎样?教育经费4%的国家战略目标,最早始于1993年(详见《教育经费是如何制定的》)。当时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写道: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0世纪末达到4%。可是到了2008年最高时也只有3.3%,2009年则更少,降到了3.09%。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甚至相差甚远。从联合国的统计数字看,我国是世界上教育经费的财政投入最低的国家之一。而同时期的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7%,我们的近邻日本的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7.7%。这种状况再加上教育领域内部质量伪劣丛生,导致教育的价值、功能变异。从上星期我们看的视频上我们也不难看到改革开放给教育带来的问题,当然,这儿不是说改革开放不如计划经济体制,但至少教育公平问题在现在以及未来都是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教育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慢慢被拉大了。城市的学校,就拿珠海市一个乡镇来说,每个班级都装上了多媒体,电灯电扇自是不必说了。学校的校园环境设备也是相当到位。而同样的农村中学,以我读的中学为例,教学楼是十年前盖的,门窗已经是破旧不堪,这个相对比与西部的一些学校已经好了很多。教育关乎的是一个人的一生的大事,教育可以改变命运。教师的水平从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一个地区教育质量的高低,贫困地区到目前为止还有一个庞大的集体“代课教师”,我在珠海市的金鼎小学了解到的一个情况则更是让我吃惊。我接触的到的那位老师毕业于陕西师范,一个小学对教师的要求是如此之高,这是因为这个小学设在城市的原因。甚至更叫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深圳市某小学竟然不招收本科生,只招收硕士生。师资差距如此,师资配置的差距如此,必然会影响各地区教育水平的整体质量。即便是在同一城市,很多地方的教育资源的配置也是极不均匀的,到处设立的实验小学实验中学集中了大量的优势资源,他们对大多数优质资源的占有必然会减少其他人享受到的资源。
城市地区主要是富人的集中地,富人的孩子接受好的优质的教育,他们享用大量的教育资源(包括好的设备和师资等)。他们很自然的上实验小学、重点高中,重点大学。上大学对他们来说基本上不成问题,而问题是怎么样上重点或者是重点中的重点。接受了好的教育,在就业时这些人便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好的工作,再不行还可以是父母想办法找一个体面地工作。好的工作,便会有好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循环,导致了城市更富裕农村更贫穷,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种教育是畸形的,教育的一个本身的功能应该是缩小贫富差距,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所有的人都接受了同样的教育,教育才可以做到公平,让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生活和命运。但是现行的教育与它的责任完全是不符的,教育的社会功能遭到了根本性破坏。
在一项调查中,我看到一组数据统计改革开放到今天在校大学生的家庭背景。数据显示九十年代至今来自农村的在校大学生比例越来越少。如此长期下去,农村的劳动力质量必然很难提高,农村落后的生产力也就无法提高。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正视教育领域中的不公平现象,把这些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国家需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国家和各级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教育经费不足问题以及教育公平的问题,注重在教育上真正消除地区差异和校际差异。以发展教育来促进公平,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第二篇:浅谈贫富差距对教育的影响
浅谈贫富差距对教育的影响
当今中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在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资源分配不均,城乡差距较大,而这种差距,又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会对教育产生影响,使其不再公平,这又导致了社会发展不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如此恶性循环,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下面,我就贫富差距对教育的影响作出自己的观点解析。
农村学生在高等学校学生中的比例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刘云杉统计1978-2005年近30年间北大学生的来源发现,1978-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在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新生中农村户籍学生比例占到34.66%,2011年这一比例跌破30%,为28.26%。最近,大连理工大学也做了一个统计,在招生政策没有大的调整情况下,2008级和2012级本科生中,农村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36.04%和31.63%,五年间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带来的影响:
1、贫富差距引发并导致平等受教育权的失落,而得不到良好的受教育机会,就意味着未来改变命运、改变贫富差距现状的通路被阻断,必将引发贫穷走向贫穷的恶性循环
2、优秀师资的流失,即大量的教师队伍会涌向教育资源占绝对优势的重点学校或发达城市,想方设法离开物质待遇较差个人发展受限的贫困学校,这当然也是人之常情。以上俩点重要因素就会严重的导致人才的流向,最后必然会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会导致某些地区的教育水平的整体下滑,资源的流失对学校的发展是致命的打击,升学率的下降及社会美誉度的下降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流失,同时开始进入到“恶性循环”的圈子中来。
出现以上现象,我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
1、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岗位日益基层化。由下面两幅曲线图(图片来自图表网)可以看出,由于大学扩招,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但是毕业生就业率却逐年下降.。在这种背景下,“新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农村地区有所抬头,少数学生和家长对上大学的积极性不高,认为上了大学也不一定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干脆放弃上大学,提前就业谋生。在这种背景下,“新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农村地区有所抬头,少数学生和家长对上大学的积极性不高,认为上了大学也不一定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干脆放弃上大学,提前就业谋生。
历年大学生毕业总数
今年大学生就业率情况
2、受城乡教育质量差异影响,不少农村学生考不上大学,特别是好大学。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质量与城市相比普遍偏低,不少农村学生尽管学习很努力、很刻苦,但依然考不了好分数,上不了大学特别是好大学。由于贫富差距,优秀的教育资源如优秀教师,教学设备等集中在经济水平高的城市,贫富差距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农村学生所受的教育质量比不上城市的学生,考不上好的大学,三本及专科学校学费较贵,并且教学质量普遍较低。
贫穷家庭的孩子们在艰难求学
地暖空调、教室配有洗手间、楼间电梯、阳光房以及连很多老师都不会用的设备,投资1.1亿元的苏州阳澄
湖小学“富贵逼人”,被称“苏州最豪华小学”。
3、受家庭经济条件影响,一部分农村学生上不起大学。目前,城乡收入差距仍在进一步扩大。在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有相当一部分家庭收入偏低,生活拮据,家里没有足够的财力供养大学生,这也是导致许多家长和孩子对上大学望而止步的一个原因。,城市、小城镇、农村的贫困人群中均有40%~50%的人提到家里穷是因为“有孩子要读书”。从2004年10月到2005年10月,拥有就学阶段孩子的农村家庭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的32.6%,城市和小城镇家庭中,这个比重也分别达到了25.9%和23.3%。教育支出已成为导致家庭贫富差距的重要因素。教育费用的不断上涨,教育投资的数额大幅度增加,已经成为家庭开支中最大的一笔支出。从孩子出生,父母就开始为孩子的教育不断投资,不断储蓄,甚至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老本也投资进来。中低收入家庭不堪重负,贫困家庭只有远离教育。如果从家庭消费支出的角度观察贫困现象,仅仅是基础教育支出就使一些处在贫困线边缘的农民家庭陷入贫困。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生活在贫困线边缘的农户,难以为子女的基础教育提供财务保障。
对于这一问题,我有如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充实农村师资力量,让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农村地区,尽可能使农村孩子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差不多的教育质量。同时,也要进一步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问题,让他们享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与城市孩子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去竞争。
其次要不断的完善教育立法,以促进教育公正,国家的教育立法是解决教育公正的有效途径,具体细节的实施也是通过立法来得到保证的,对于教育领域中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于以制裁和打击,以法律作为实现教育公正的坚强保障,树立教育部门在人民心中的良好形象,让人民在教育中、教育公正中得到真正的实惠,得到个人更有利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教育资源存在着区域间、城乡间的分配不均衡的现实,这与教育的价值相违背,教育的价值基础就是公平。因而政府应该把“无差别教育”作为教育的目标,科学地制定教育政策。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国情的变化不断调整、修订,为教育政策体系的完善提供可靠的规范和依据。尽量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平等接受优秀教育资源的机会,不要让个人与个人之间在起点上就不平等。法律与政策的完善是保障个人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教育健康的发展手段,只有法律与政策的真正推动才能保证促进教育公正和个人发展的和谐与进步。
第三篇:中国现行分配制度与贫富差距
中国现行分配制度与贫富差距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一是要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一方面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我们不能脱离对生产的影响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由于社会上个人的生产要素和能力的不同,所起的作用和所做的贡献大小也不同,把贡献大小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应该鼓励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下,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如果不讲贡献大小,而是只讲平均分配,那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只会仍然是共同贫穷。
今天我们收入差距的拉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因为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达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过程。保证收入公平的原则应该是保证人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因而解决当前中国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决不能采取劫富济贫的办法,而是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积极地从事“财富创造”的同时,给低收入者更多的能力和机会,给他们以平等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总的来说,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都是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结果,其中也存在许多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其一,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竞争,如最为突出的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的存在;其二,收入分配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例如对高收入调节不力,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其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败等非法收入问题突出,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其四,由于地域差别的存在,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收入高,地区收入差距拉大。应该说,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现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提高的结果,是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社会不公正现象的结果。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社会范畴问题,其本质是劳动者先富和后富的关系,不是阶级对立的结果,经济因素即生产力发展水平起决定的作用。二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现在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格局,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地区、行业、部门的收入差距,缩小东、中、西部的收入差别,也必须综合治理。第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第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化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功能;第三,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由失业导致的贫困问题;第四,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攫取社会财富的行为;第五,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总之,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发展经济是根本途径,“三个有利于”体现得越充分,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条件就越具备,就越能增强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我们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12届
药学一班 陈海强
201214140101
第四篇:形式与政策论文浅谈贫富差距
1014大班2010~2011学年上学期形式与政策论文
浅谈贫富差距
班级:101412 学号:10141042 姓名:戴恩超
摘 要:
中国正在向着现代国家迈进,2010年GDP总量已超越日本,稳居世界第二。中国在经济总量上将逐步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并跻身发达国家之列。可是同时,贫富差距问题也越发严重。此现象到底如何产生,又该如何解决?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关键词:贫富差距,富裕与贫穷的逻辑关系,机制制度,信仰价值观 正文
中国正在向着现代国家迈进,2010年GDP总量已超越日本,稳居世界第二。中国在经济总量上将逐步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并跻身发达国家之列。同样,中国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已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可是这“人均”到底能不能反映问题?
几天前参加马学的史各庄走访(比较典型的外来务工人员及蚁族聚集区),又观看了一些视频,真真切切的贫富差距的巨大,对此问题深入了解,并发表一些关于自己的看法。
按国家统计局的口径,中国的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差距)已接近临界点。何为基尼系数: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相对合理; 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我国基尼系数已跨过0.5.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1014大班2010~2011学年上学期形式与政策论文
一、贫富差距日趋增大
改革开放以来,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任何事都有两面性,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贫富差距问题也被体现出来了。并不是说贫富差距近几年才出现,是一开始就有的,只是问题还没被人们注意,或者说被人选择性遗忘了。1富人的暴富,与穷人的更穷
(1)富人的利益集团
“让一部分人闲富起来,然后带动共同富裕”,于是那些有先天优势及抓住机遇的人的人拥有了第一桶金,并走在了群众之前“富”起来了,并成为了所谓的精英阶层,然后永无止境的敛财,为了利益而行动的群体。
精英们的子女们—先天条件—成为精英—敛财。(2)努力奋斗的普通人
而那些群众向往富裕,使劲想要挤进那个群于是问体。题产生了: 普通人带着理想—抓住机遇—奋力拼搏—抵抗精英们的排挤—进入精英阶层—磨灭信念—成为为了利益而做事的一员。
恶性循环产生了,毕竟想要实现理想,必须要有物质基础,连基本生活都不能满足,谈何理想,而为了获得更高的财富同时,自己也被精英阶层同化了。因此很少有精英真正想着如何带动共同富裕,毕竟饼多一个人分,自己就少分一点,除了圣人,谁想与别人过多的分享财富呢?
(3)穷人太穷,是因为富人太富
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是宏观的市场经济下的必然产物,在富人们使用通货膨胀,紧缩等搜刮财富的同时,他的反作用却让普通大众承担。也就意味着富人的富有,是建立在更多人的变贫的基础上的。这是一种隐蔽的剥削,有人说“造成贫富差距的最大原因是穷人太穷,不是富人太富”,这种强盗逻辑根本就是自相矛盾的。
2机制制度的不完善,不合理
(1)税收制度是调节贫富差距的主要方法之一。可是税收制度的不完善,偷税漏税的情况屡见不鲜。对于税收问题下文还会提到。
(2)官商勾结,成为利益共同体。社会中,有了权,就会有钱。这一观念深入人心。特别是许多地方官员,挥霍权利,将其作为敛财工具的情况屡见不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1014大班2010~2011学年上学期形式与政策论文
万分辛苦的往上爬,追求更高的权势,为了满足自己逐渐膨胀的私心。此过程中付出的一分努力,就要在有了权后想方设法收回十分。数千人争一个公务员岗位的现象屡见不鲜。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子在我们的社会中越来越活跃。不平等的垄断竞争,通过垄断的社会关系获得高额的利益,拉大了社会差距。当商人得到官员支持时,垄断的敛财行动更为所欲为了。
(3)灰色收入的分量过大。目前,由于规则体系的不健全,使得灰色经济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这样一项巨额的本应属于公共资源的资金便流向了少数群体和个人。这样一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必定会被加重。
(4)投机行为。房地产,矿产,证券等暴力产业,让少部分人瞬间暴富。据调查,房地产已变成中国财富的主要聚集地。外资,热钱,投机性投资等行为在吹起泡沫,获得利益的同时,也拉大了资本收益和劳动收益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让有钱的更有钱,没钱的越来越没钱。
二、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对社会国家的稳定必然造成巨大的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 1完善法制,制度
(1)建立相关法律
坚决打击违法乱纪,权钱交易,拒绝一切以权谋私、官商勾结、走私贩私、假冒伪劣等行为。
可是钱权纠缠早成为了封建时期到如今的更深蒂固的思想,更何况法律也是由权利机关定制执行的,该如何跳出此怪圈,是很大的问题。
(2)完善税收制度
目前我国所得税的纳税主体仍然是工薪阶层,这充分说明我国财税制度的不合理。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征收遗产税、赠与税和奢侈消费税等进行“限高”。
可是税收又不能太厉害,而打击许多人的创造财富的积极性。(3)减少垄断行业
垄断造成的暴利严重的造成了社会分配不均的现象,必须健全市场机制,减少垄断行业的暴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1014大班2010~2011学年上学期形式与政策论文
可是对于很多垄断领域,都是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不可能私有化,民营化。如军事,银行,等众多行业。又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在此,就需要加强监管,避免监守自盗。
(4)加强社会保障
我国的社会保障还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石。在限高的同时,必须让底层群众有更多的机会能够富裕起来。
一切的事物都有两面性,就如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弊端一样,每个政策及制度都会有利有弊,只是当时没有表现出来而已。3道德信仰的培养
在我看来,一切的法律可能都有些约束作用,可是,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国人对于如何钻法律规则的空子实在是在熟悉不过了。只要有人操作,就会出现漏洞。许多的问题都源自一个根本的问题,或许目前没人知道到底什么是根本问题,只要我们能够找出根本原因,加以解决,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我认为,根本问题是在于缺乏一种信仰,导致的众多错误的价值观:拜金主义,自我中心主义无时无刻不在腐蚀人心。记得我问同学:你信神么?答:我只信我自己。或许是唯物主义,但是会导致自我为中心导致的自我崇拜,自私,没有顾及做坏事。
虽然培养道德信仰是非常缓慢的,可却是非常重要的。于此就体现出了教育的重要意义,或许如今的中国的确非常需要一次“启蒙运动”来改善如今大多浮躁功利的精神现象。
作为祖国的未来力量,我们要时刻保持清新的头脑,带着如何解决问题来学习讨论时政,可是目前我们所接触的东西并不能保证我们得到最准确的情报,做出完全正确的选择。我们现在应相信祖国,相信党,问题是存在的,如何解决又是另一个问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第五篇:中国贫富差距浅析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
赵静峰
(大连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8)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普遍提高,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与此同时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拉大甚至悬殊,成为困扰我国改革和发展的一大社会难题,并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由于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差距势必还要进一步扩大。正确认识问题及采取必要对策是关乎社会稳定的大问题。从目前中国贫富差距现状出发,通过分析贫富差距产生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提出如何缩小贫富差距的对策。
关键词:贫富差距;现状;原因;影响;措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增长,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但在其发展过中,我国的社会矛盾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已经牵动了政府和社会各界最敏感的神经,成为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一、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现状
自 2000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开始越过 0.4 的国际警戒线,并连续几年直线上升,贫富差距不断恶化。而事实也表明,我国收入最低的 20%的人群,只拥有 4.66%的收入份额,收入最低的40%的人群,也只拥有 13.6%的收入份额。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一下方面:
1、城乡差距悬殊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 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 979 元人民币,农村地区为 6 977 元。2011 年城乡收入比为3.43∶1,较 2009 年的 3.33∶1 扩大。
2、地区差异明显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收入差距一直呈扩大趋势。由于历史及地理原因,东部地区有较好的工业基础,而且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港口众多且分布广泛优越的政策支持等。西部地区有较多的自然资源但是深处内陆,受交通条件的制约,对外交往少,加上本身基础弱,经济发展的先天条件差。近些年来,虽然中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老工业基地及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额控制,但是依然很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从各地区间城镇居民收入来看,区域之间的差距就很大。据中国统计局数据,2011 年中国区域经济已经呈现出地区生产总值 5 万亿元、4 万亿元、2 万亿元、1 万亿元、万亿元以下五个梯队。东部地区如广东省 GDP 为 5.3 万亿而青海省只有1 622 亿元。
3、行业差距不断拉大
当前中国工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10 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70 146元;最低的农林牧渔业,16 717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4.2∶1。20世纪80年代,中国行业间工资收入差距基本坚持在 1.6~1.8 倍左右。世界上多数国家行业间差距在1.5~2 倍左右。一些垄断企业和突出部门,掌握大量资源,通过垄断经营获得暴利。
4、阶层差距扩大
随着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中国阶层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企业高管薪酬与普通职工收入差距扩大。据统计,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平均值 2010 年为 66.8 万元,是当年全国平均工
资的18倍多。而局部私营企业、简单劳动者的工资偏低。2010 年,城镇私营单位中的住宿餐饮业、农林牧渔业、公共管理社会组织三个行业中就业人员月均工资收入在1 461 元以下,不到城镇单位企业在岗职工的一半。
5、不规范收入与非法收入问题突出
有些人不是以商品交换而是以非经济手段获取钱财;也有人破坏市场规则,制假售假,非法敛财;还有的人利用工作和职务之便获取灰色收入;更可恨的是一些腐败分子寻租设租,贪污受贿,权钱交易获得大量非法收入,从而造成财富占有上的过分悬殊。
二、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
1、个人能力
市场经济是现代国家的主要经济方式,在市场的初次分配中,人们凭借劳动力、资本、财产等的所有权获得工资、利润、利息、租金等收入。由于个人的劳动能力、技术水平、受教育程度、拥有财产等资源不同,综合收入水平差异很大。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是造成城乡收入分配较大的根本原因。建国初期,中国始终把重工业发展的积累主来源放在技术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的农业上。由于利用工业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长期从农业中抽取资金,导致农业积累能力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尽管近年来,中国户籍制度有所松动,但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并没有真正的解决。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自然、地理环境,交通情况较差,基础设施薄弱,因此难分享科技进步带来的结果,导致农业生产效率偏低。国民的初次分配是根据要素贡献的大小进行的,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对应较高的收入。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远低于现代非农产业,由此导致的城乡收入水平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差距。
3、对待存量财富的政策因素
诸如在国企改制中,国企改制有两个显著的代价:一是国有资产流失,另一个是职工下岗。这两个方面又最终促成了巨大的贫富差距。受国有资产流失影响最大的是国企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者和劳动者,前者由管理者变成了所有者,其利益因改制而得到法律的肯定与保护;后者的损失则是失去了工作岗位,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在科技进步、劳动力供给增加等多因素影响下,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难以重回主流社会,成为贫困者。
农地征用,政府强制征地一直是我国农地转用的唯一合法途径。征地补偿标准通常由地方政府给出,出于财政土地收益最大化的冲动,土地补偿普遍较低,在地方政府商业化转让土地和对农民低补偿之间形成巨额的土地收益,纳入地方财政。
城市房屋拆迁,在拆迁的博弈系统中,由于被拆迁人是无话语权的,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获得的补偿较低。在低补偿和高转让之间,财富以三种形式流向了高收入者:一是以商业利润的形式被项目所有者获取;二是以土地出让收益的形式充盈了地方国库;三是以政府财政支出的形式最终转化成财政受益人的利益。
4、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质改革错位对贫富差距产生重大影响。这主要反映在一些应该引入市场机制的行业依然实行垄断;而不利于过早引入市场机制的行业却急于市场化,造成价格高昂形成财富掠夺致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另外,长期以来一些高收益领域如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石化等,几乎全由国家资本包揽,已经形成事实上的垄断经营。他们依靠行政权力破坏了市场竞争,独享了经营资源及经营机会,造成社会财富高度集中于这些行业,从而拉大了行业之间,各个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再者,由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出现法制盲区。相当一部分人非法牟利、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权力寻租,贪污腐败,导致经济发展成果被这些人中饱私囊,个人财富剧增,从而使贫富差距扩大。
三、贫富差距扩大产生的影响
1、对人的影响—动摇诚实劳动的思想
当人们目睹了太多的非法致富、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我们就很难在现实中用诚实劳动的高尚思想教育人民并要求他们效仿。当一个国家的民众开始在思想上与行动上藐视和不相
信诚实劳动,引发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2、对经济的影响—阻碍经济向前发展
中国为什么明明有十三亿人口这么庞大的一个内需市场,却拉不起来。要针对这个问题做比较深入的论证,我个人认为,中国内需拉不起来,有以下原因。第一个就是没钱花,这说明收入分配的问题很大,还有很多人确实没钱。第二个是不敢花,很多人手里有一点钱,但是因为住房问题,教育、医疗、社会保障问题,没有把握,不敢花。
3对政治的影响—影响社会稳定和谐
古语云:“不患寡而患不均”。贫困不仅是一种物质状态,也是一种心理状态。贫富悬殊使部分居民心理失衡,不和谐因素和社会稳定隐忧与GDP一起迅速增长。贫富悬殊危及社会和谐。贫困阶层有强烈的被剥夺感,表面看来,他们是沉默的,但心底的不满却可能在酝酿,谁也不知道临界点在哪里。
四、解决贫富差距扩大的对策
1、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
城乡差距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大难题,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统筹发展,首先,要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其次,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再次,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切实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水平;最后,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
2、促进教育公平和扩大就业
只有发展教育,给低收入者提供获得高收入者所需要的相应受教育的机会,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消除贫困,促进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失业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就业是人们脱贫致富之本,通过扩大就业,增大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格局中的份额,缩小差距,是缩小我国居民贫富差距的治本之策。
3、提低、扩中、调高、取非
即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4、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石。它不但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能否安居乐业、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还关系到亿万个家庭以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能够覆盖全国所有人口(包括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为此,落实和巩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为实现全国统筹创造条件;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加大对低收入群众的帮扶救助力度。
五、结论
和谐社会应该是共同富裕的社会,而要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必须先缩小贫富差距,使公平正义得到伸张,使人民能共享经济果实。当前的状况时刻警醒我们,缩小贫富差距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必须正视并且要切实解决的问题,唯有从根源出发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把改善人们生活、促进公平正义作为目标,切实维护好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广大人民群众才会拥护政府的政策措施,我国的社会主义基础才会坚如磐石。
参考文献
[1] 喻冰,韩仲旭.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现状及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12第22期.[2]
[3]
[4]
[5]
[6] 贺蕊莉.财政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经济问题研究.2011.6.查俊峰,张超.中国贫富差距问题浅析.科技创业月刊.2012第3期.吴炳莲.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状况及解决对策.中国经济体.2012.6.王旭.中国贫富差距问题探析及其改善建议.商业现代化.2012.9 周智年.简析中国贫富差距问题.探索与争鸣理论月刊.2010年第2期.[7] 张铮.浅析当代中国贫富差距问题和对策.经济导刊.2009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