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局全省体育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我市竞技体育工作在省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局竞体处以及各中心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实施“金牌战略”,按照“突出重点,打造精品,培养尖子,寻求突破”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业训制度、夯实业训基础、强化队伍管理、狠抓龙头示范工作,努力营造业训发展良好环境,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近四年,我市共有2238名青少年达到二级运
动员标准,向省队输送优秀运动员99人,输送率占全省的23%,涌现出赵须、蔺小龙、孟玉佳、石帅等一批世界冠军和全国冠军。目前,我市有2所体校被评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个项目被命名为“国家单项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5所体校被评为“河北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下面,就我市业训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一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更新理念,科学发展,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带有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抓好工作的根本保证。几年来,我们始终把制度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按照科学、严谨、规范、高效的建设思路,不断完善各项业训制度,努力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靠制度推进工作。
(一)围绕战略目标制定制度。“立足省运会,着眼奥运会,服务全运会和城运会,为国家输送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有项目规划,靠项目支撑。我们根据国家和我省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和项目布局调整,结合我市自身的实际情况,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认真制定了《石家庄市高水平竞技体育“精品工程”实施战略规划》。明确了竞技体育以“突出重点、打造精品、强化优势、输送尖子”为发展方向,提出以打造沿海体育强省省会为目标,用制度的形式确立了我市重点发展的优势项目和精品项目,决心走精兵之路、精品之路和精英之路。配套制定了《石家庄市体育局关于高水平竞技体育精品工程发展战略的实施办法》等相关措施,进一步明确各阶段任务目标、保障办法和监督管理等具体内容,增强了实现这一系统工程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目前,我们的战略规划、实施办法已成为全市体育系统的行动纲领,大家在共同为之奋斗。
(二)围绕人才输送制定制度。业余训练是体育事业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培养竞技体育优秀人才的摇篮,是体育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地市一级体育工作部门,要摒弃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错误观念,眼睛不能仅仅盯着省运会的金牌和冠军,要有更高的目标追求。应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发现人才选好苗子、系统训练打好基础的理念,把终极目标落在人才的输送上,放在升国旗奏国歌上。为此,制定了《石家庄市竞技体育人才输送奖励试行规定》,鼓励广大教练员精心选材、科学训练、积极输送。奖励分为输送奖、输送成材奖、输送大赛效益奖和输送贡献奖四大类。不但对输送设置奖励,而且对输送后也继续奖励。凡运动员在奥运会等国内外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均按照不同名次,对其输送教练员、体育教师和输送单位给予奖励。仅第十一届全运会后,我市用于发放上述奖励的资金就达50万元。其中,田径教练员范焕文一人就拿到近3万元奖金。近期,我们又将“培养输送”比重加大,在教练员年度考核条目中由原来的10%提升到30%。这些举措极大地触动了广大基层教练员,有力地推进了人才输送工作。
(三)围绕训练周期制定制度。训练和竞赛都有其固有的周期和规律,省运会、城运会等各类赛事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我们坚持认真研究周期和规律,逐步确立了周期备战工作制度。第一,每个周期都明确目标责任制。我们针对新的竞争环境和发展形势,整合资源,调整优化项目布局,研究总体任务指标,进而与局属各场校签署《训练周期任务目标责任书》,明确比赛成绩和人才输送任务目标。各场校也细化任务,层层分解,做到人人肩上有责任,人人肩上有担子。第二,每个周期都进行教练员竞聘。我们着眼队伍的长期稳定发展,制定并实施了《关于新训练周期教练员聘用的管理办法》。新周期开始,对教练员实行了公开竞聘,择优聘用上岗。经过考核,共有86名教练员成功竞聘上岗,7人因连续2届没有完成省运会任务予以缓聘,真正实现了能者上,庸者下。第三,每个周期都加强保障措施。为进一步促进、规范备战训练和参赛工作,及时补充修订《关于参加省运会的奖惩办法》、《关于参加省运会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责任书》、《关于教练员年度考核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教练员岗位教育培训的管理办法》,靠制度形成有效的保障屏障。
我们通过这一系列制度建设,总体目标更加明确,工作程序更加规范,保障措施更加有力,使业训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障了业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夯实基础,理顺关系,不断完善网络体系建设
在我国竞技体育实行“
举国体制”的条件下,业训工作的基础力量源于学校。如何建设一个覆盖广泛、梯队合理、运作高效的业余训练网络体系,是我们始终在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一)重视业训网点建设。基层网点是我们业训工作的触角,是我们后备人才培养的最前沿。多建好一个网点,就能多辐射一个区域。为此,我们针对县(市)区业训网点功能弱化的问题,加大对业训
网点的扶持力度。第一,制定了《关于对基层重点业训点扶持办法的暂行规定》,每年给予5000元—10000元的硬件设施扶持资金。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对输送率和竞技贡献率进行绩效评定,对工作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和器材扶持。就向鹿泉市体校、辛集市乒乓球体校等14所学校发放扶持经费10余万元,其中辛集一中达2.5万元。这一举措,切实强化了业训网点的硬件训练设施,也更充分调动了各基层训练点真抓实干、积极输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在网点建设上,我们从实际出发,统筹全市业余训练项目布局,规划建设覆盖全区域的选才网络。求精不求全,做强不做大,鼓励各地开展1-2个适合本地区特色的项目。例如:井陉和鹿泉的举重、柔道;无极的武术、跆拳道、拳击;辛集的篮球、乒乓球;正定的乒乓球;赵县的射击;藁城和平山的田径等。目前,已形成了覆盖市内5区、周边7个县级市的近20多个业训网点,在训运动员余名。
(二)重视传统学校建设。体育传统校是“体教结合”主要载体。多年来,我们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学校的业余训练和项目选材工作。一方面,联合教育局推动全市中小学校积极参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争创工作,通过申报、检查和评估,对考核达标学校给予政策奖励,并促进体育硬件设施标准化的提升。目前,我市已形成了3所国家级、32所省级和97所市级体育传统校的庞大资源体系。另一方面,结合市教育系统开展的“四个一”工程,根据我市的业训项目布局,积极协助传统校开展一项体育特色项目的训练,建立一支运动队,增强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基础活力和动力。第三,通过开展学校间的体育竞赛,形成了各(市)区运动会、单项比赛与市中小学年度比赛相互衔接、基层选材与市体校项目教练员相互配合的选材网络,为我们的业训梯队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第四,为提升体育传统校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常年组织各传统校的体育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的业务技能和理论培训,4年累计参加培训10余项200余人次。
(三)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业训网点和体育传统校的同时,我们一直在不断加强市级体校的硬件设施。以来,我市先后投入近4000万元资金用于业训一线的软硬件建设,不断改善训练条件和环境,特别是保证重点项目的训练器材、训练辅助设施等,做到训练装备与项目发展相一致,提高了运动队的训练水平。其中,投资688万元改建了市中山体育馆田径场和完善馆内的消防硬件设施;投资资金397万元翻建了体育运动学校的田径场。特别是投资2255万元建成的市水上体育训练中心,结束了我市赛皮划项目居无定所的窘迫局面,激发了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热情,使我市水上项目跨入了全省的先进行列。
三、重视培训,强化管理,努力提升教练员业务能力
教练员既是训练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又是运动员的教育者、指导者,是竞技体育重要人力资源。当今社会,文化科技日新月异,基层教练员的知识结构和执教水平越来越不适应,为此,我们把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奋发有为的教练员队伍摆在重要位置。
(一)优化队伍结构。为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完成新老交替,针对我市教练员队伍存在的问题,我们严格用人制度,各单位招录人员时向教练员岗位倾斜。四年来,依据有关规定,采取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补充了17名教练员,为业训一线增添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同时,对教练员岗位进行了调整、新老进行了搭配,使教练员梯队结构更为合理。
(二)强化业务培训。按照《关于加强教练员岗位教育培训的管理办法》,规定教练员每年参加市级以上培训最少不得低于2次,培训费用由体育局、场校负责,教练员只承担伙食费,并严格执行培训考勤制度。四年来,一方面我们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先后4次邀请国家体育总局和多次邀请省内外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做客石家庄,就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伤病防治、运动心理学和运动训练等方面进行培训授课,参加授课教练员400余人次。另一方面走出去,先后选派教练员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及各中心组织的各级各类教练员培训班共20余项200余人次。第三采取相互交流的方式,组织我市高水平教练员,根据自身多年积累的训练成果和管理经验,与全系统的教练员交流,现身成功之道。同时,各场校也定期组织开展项目间的交流和总结分析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尤其对迅速改进和提高年轻教练员的训练方法、训练手段提供了捷径。最近,我们又制定了《关于工作人员在职学历教育实施意见(试行)》,通过加强学历教育,提高全系统体育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以适应现代体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三)严格考核奖惩。按照《关于教练员年度考核的实施意见》,结合对各局属单位实行的省运会成绩和人才输送的目标责任管理,细化分解各项目和教练员的目标任务,将指标量化贯穿于3个备战年度和省运会赛事,分阶段实施量化管理、量化考核。每季度由竞体处、人事处和监察室组成考核小组,按照国家后备人才基地评定标准,对教练员的教学训练计划、教案进行督导和抽查,结果记录在案,年终再结合竞赛成绩、出勤考评和学习培训等内容进行综合考核,实行奖优罚劣。
去年省运会后,市政府为22名教练员荣记二等功。我们也对发生运动员年龄造假的8名教练员做出了给予全系统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并扣罚相应奖金的处罚决定。社会主义荣辱观并非与生俱来,我们必须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着力强化全体成员的内心体认和道德自觉,使之在正确认知中增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坚定性,逐步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即最终内化为道理自觉,从而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体育工作者队伍。
四、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充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
体育运动学校是我市唯一一所国办中等体育专业学校。该校有着辉煌的过去,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国其它体校一样面临选材难、招生难等问题。为此,我们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按照“进得来、留得住、出得去”的工作思路,广为招生,认真训练,力求成才。逐步使运动学校恢复了生机,充分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一)广开门路,降低门槛,扩大生源。数量是质量的保证,开办学校没有学生,提高质量只是空中楼阁。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决心先把大门敞开,再把门槛降低。为此,成立了专门班子,认真研究,制定措施,明确分工,使招生工作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在此基础上,教职员工放下架子,深入基层,由过去的坐等学生,变成求贤若渴,广觅人才。运动学校的招生简章飞向了山区,走进了农户,教练员的足迹遍布城乡。为了提高吸引力,学校为每位在校生免费购买意外人身保险,并根据学习和比赛成绩实行奖学金制,每学年分500元、00元、100元三个等次。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运动学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增长,已由的74人增加到的190人。
(二)以人为本,完善举措,留住人才。学生招进来以后,能不能专心学习,同样是一个严峻的课题。学校坚持“以体育技能为特色,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首先,强化思想文化教育。竞技训练不能与教育相分离,相反应寓教于乐,训教相长,文体兼修,从而达到打造人才、培养人才的目的。运动学校利用自身的优势,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使学生热爱体育、献身体育,为理解和接受更高水平竞技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其次,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依靠先进的训练场馆设施、公寓式的学生管理、干净卫生的学生食堂和安全舒适的校园网吧等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吸引住。第三,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学校运动员享受三类灶待遇,仅此一项,每年增拨经费216万元,将经费专门用于运动员伙食,按运动员大赛成绩,全免或部分减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运动员的后顾之忧,调动了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
(三)着眼长远,多方协作,拓宽出口。学生能不能成才,能不能走向社会,直接关系着办学的成败。畅通出口是保证运动学校持续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根本。为此,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多方举措,广开渠道,确定了以省专业队输送、高校深造和就业技能培训为出口的三个方向。第一,主动加强与省队的沟通和联系,及时掌握和了解各项目的技战术发展状况和后备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苗子运动员。第二,通过与武汉体院达成协议,对于考取武汉体院函授的在校学生,采取减免学费的优惠政策(每年学费学校承担800元,学生承担1000元),为学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积极与五十四所计算机学校、石家庄铁路中专学校、京南高尔夫场等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毕业生就业技能。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拓宽了出口,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几年的努力,市运动学校常年在校生达到了500余名。向省队输送优秀运动员15人,占全省对应项目输送率的18%。升入本科院校学生达到15%左右。重竞技项目学生的就业率达到100%。
虽然我们这几年在业训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思想还不够解放,眼界不宽,思路不新,受传统惯性思维影响,还没有跳出体育的圈子看体育,开拓创新不够。二是尖子不尖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缺少在世界大赛上摘金夺银的领军人物。三是赛风赛纪问题仍然存在,在运动员资格上出现的问题,造成很大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勇于面对,勇于承担,从不回避。
去年底,石家庄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确保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翻一番,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方阵。体育工作如何与省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相适应,如何同步实现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目标,是对我们的全新考验。
第二篇:体育局体育工作计划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在建设“健康**”这一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印发了《“健康**”体育行动计划》,这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现结合**实际,制定“健康**”**区体育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为本,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开展体育运动,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人人参与。坚持体育事业的公益性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提供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为主要任务,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形成人人关心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重视健康的社会氛围。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处理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城市与农村体育协调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市级重点竞技项目与业余训练项目布局的关系,处理好体育行动计划与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相结合的关系,促进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改革创新,人才强体。不断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新时期体育工作需要的体育人才队伍,为国家培养和输送更多更好的体育后备人才。
(三)总体目标
到20**年,基本形成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公共体育服务综合水平显著提升;培养一支规模合理、结构科学、优势突出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体育服务业品种门类较为齐全;兴建一批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和设施。
具体目标是: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占全区总人口的比例达41%;
——国民体质抽样合格率达88%;
——**运动员每年参加全国比赛获金牌2枚以上,参加**市级比赛获金牌30枚,力争有**籍运动员参加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到20**年有2名**籍运动员参加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并获得奖牌;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1平方米以上。
二、主要行动
(一)全民健身普及行动
1.行动目标
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参加全民健身,倡导一人掌握1—2个体育运动技能,使广大市民养成经常性锻炼的习惯。全民身体素质特别是青少年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到20**年青少年学生平均身高力争增加1—2厘米。
2.行动内容
(1)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增强市民体育健身意识,使参与“人人健身”的人数逐年增加。到20**年,全区经常性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达到41%以上。具体内容是:
——举办四年1次的全区运动会、老年人运动会,每年举办迎春长跑、登山、太极拳、网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冬泳、健身舞等500人以上的示范性全民健身活动8次以上。力争做到每月有一次大型体育活动。
——区级部门、各系统、各行业、各大中型企业,各乡镇、街道形成有届次的2—3年举办一次运动会。
——举办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体育活动。“元旦”、“春节”、“端午节”、“全民健身日”、“中秋节”、“国庆节”由区体育局和有关部门承办;“三八妇女节”由区妇联、区总工会承办;“五一劳动节”由区总工会承办;“五四青年节”由团区委承办;“六一儿童节”由区教委、区妇联承办;“七一建党日”由区直机关工委承办;“八一建军节”由区人武部承办;“九九重阳节”由区民政局、区老委办、区老干部局承办。
——体育场、馆每年单独承办市级以上比赛1次以上,承接和协办各种区级体育比赛活动**次以上。
——各体育协会组织每年应举办2—3次具有一定规模和社会影响的体育活动,积极参加区上举办的体育比赛活动。
——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坚持开展工间操和课间操。
——积极参加**市两年1次的综合性运动会,参加定期举办的**市农民运动会和老年人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等有关体育比赛活动。
牵头单位:区体育局
协作单位:区财政局、区教委、区农办、区直机关工委、区人武部、区妇联、区总工会、区民政局、区老干部局、区老委办、区残联。
(2)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积极开展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中小学校体育课每周增加到4节,每年至少举办1次全校运动会,使学生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并养成经常性锻炼的习惯。坚持办好已经形成届次的中小学生体育竞赛活动,选拔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充分发挥青少年俱乐部的作用,加强对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引导,到20**年要创建2个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体育课时总量配齐配足体育教师。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和体育器材的配置,2009年,有一所市级重点中学建成1个标准塑胶运动场,到20**年,全区学校各种规格的塑胶运动场达到28个。
牵头单位:区教委
协作单位:区财政局、区体育局
(3)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健全国民体质监测制度,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到20**年建成区级国民体质监测站1个,在有条件的社区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点。规范国民体质监测手段、程序和标准,科学指导群众健身,将国民体质监测指标纳入常年性体育指标统计,不断提高国民体质抽样合格率。
牵头单位:区体育局
协作单位:区统计局
(4)完善体育社团组织网络体系。加强对各类体育社团组织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体育社团在群众体育工作中的纽带作用,带动市民广泛参与体育活动。
牵头单位:区体育局
协作单位:区民政局
(5)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业务水平,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各中小学校体育老师和各乡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的作用,搞好群众体育活动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工作。到20**年,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城市达到15名,农村达到6名。
牵头单位:区体育局
协作单位:区教委、区文广新局
(6)完善群众体育法规体系。加快群众体育法制化进程,以各种形式向社会宣传体育法律法规,促进群众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牵头单位:区体育局
协办单位:区政府法制办、区司法局
(二)竞技体育提升行动
1.行动目标
围绕市级运动会战略,突出重点运动项目,大力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一批能在全国和市级比赛中争金夺牌的优秀运动员。在参加市运会上力争代表团总分、奖牌总数排位于全市前列。区体校每年在训运动员规模保持在500人以上,注册运动员200人以上。
2.行动内容
(1)打造特色运动项目。以创建国家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为目标,打造**市高水平后备人才培训基地。一是打造国际象棋为精品优势项目,每年在全国比赛或国际比赛中夺取金牌;二是突出跆拳道、柔道、拳击、举重、武术、网球等6个市级重点运动项目,每年在市级比赛中夺取金牌30枚以上;三是大力开展田径、游泳、篮球、乒乓球、足球、羽毛球、象棋、围棋、跳水、艺体等项目并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及,增强人民群众身体素质。
牵头单位:区体育局
协作单位:区财政局、区教委
(2)以加强教练员、裁判员队伍管理为主导,提高教练员、裁判员的执教、执裁水平。建立健全教练员选拔、任用、考核制度;建立教练员按运动成绩确定分配收入的分配制度;制定优惠政策,引进高水平教练来我区执教;对重点运动项目的优秀教练员在工作条件、资源配置、生活待遇等方面予以重点保障。到20**年,新培养国家级裁判员1名,国家一级裁判员8名,扩大二、三级裁判员规模。
牵头单位:区体育局
协作单位:区财政局、区人事局、区教委
(3)建立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教育部《关于下发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的通知》(体群字〔1999〕17号)文件规定,把体校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序列,在工资、福利等方面给予保障。按照政府举办,体育、教育部门共同管理,形成以体育部门为主的体教结合后备人才培养体制。要围绕优秀运动队建设,以区体校为骨干,以各级各类学校和有场地的单位为基础,以培养后备人才训练点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补充,建立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形成区体校与普通中小学有机衔接,使体育后备人才在受训同时能接受国民教育的运行机制。加大对社会兴办体育人才培养学校扶持力度,使社会兴办体育人才培养学校与普通教育学校同等享受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牵头单位:区体育局
协作单位:区人事局、区财政局、区教委
(4)提高竞技体育训练科技水平。积极引进、培养高素质体育科研人才,增添科技、科研设施设备,加大体育科技投入,不断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水平。
牵头单位:区体育局
协作单位:区科委
(5)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大力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加强与市级相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体育院校和其他省(区、县)的人才交流合作。
牵头单位:区体育局
协作单位:区人事局、区财政局
(6)积极举办和承办体育赛事。每年举办青少年体育竞赛8次以上,促进青少年业余训练的蓬勃发展。每年承办1—2项高水平体育赛事,满足广大群众观赏高水平体育赛事的需求。
牵头单位:区体育局
协作单位:区财政局、区教委
(7)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区体校选拔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苗子和参加**市级比赛获前三名、参加全国比赛获前八名的优秀运动员优先进入重点中小学校学习。对参加市级以上比赛获奖的运动员、教练员等,按照区政府印发的《**区运动员教练员奖励实施办法》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输送体育后备人才进入市级优秀运动队的单位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对培养的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获取奖牌的单位和教练员、体育教师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
牵头单位:区体育局
协作单位:区教委、区人事局、区财政局
(三)体育产业促进行动
1.行动目标
着力培育体育健身娱乐、体育培训、体育用品销售、体育竞赛表演、体育休闲旅游等市场,努力构建覆盖面广、社会化高、多层次的体育消费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对体育产业及经营项目办证、年检实行免费服务。扩大体育彩票发行规模,确保体育彩票发行年增长幅度不低于15%。
2.行动内容
(1)培育体育服务业。重点培育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育培训、体育技术服务市场、体育旅游市场、体育用品市场和体育中介服务等体育服务产业,推动体育消费市场需求的扩大和升级。注重对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定期参加市级以上体育经纪人等专业技能培训,建立一支体育职业经纪人队伍。
牵头单位:区体育局
协作单位:区工商分局、区旅游局
(2)加强体育彩票发行和管理。探索扩大体育彩票发行的新模式,进一步完善体育彩票发行促销办法,拓展体育彩票经营市场,到20**年,全区电脑彩票销售网点数量稳定在50个以上,即开型体彩专卖场达到3个以上,体育彩票的发行规模力争达到1600万元。规范体育彩票公益金的管理和使用。
牵头单位:区体育局
协作单位:区市政局、区财政局
(3)积极开展体育商业竞赛经营活动。大力开展深受群众喜爱的各类体育项目业余联赛市场,发展赛事经济。推出以“体育旅游、快乐城市”为主题的体育健身和体育休闲旅游。打造一批包括漂流、探险、山地户外、水上运动等各具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开展各类登山、攀岩、越野、水上运动等户外活动项目,做大户外运动市场。
牵头单位:区体育局
协作单位:区旅游局
(四)体育基础设施推进行动
1.行动目标
到20**年,基本完善区级、街道社区和乡镇、行政村的全民健身体育设施,使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1平方米以上。
2.行动内容
(1)加强体育基础设施的规划管理。将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并将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公共体育基础设施落实到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同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计划。新建城镇居民小区要按规定规划和建设体育设施;已建成的城镇居民小区公共体育设施未达到建设规范的,要根据情况逐步完善。对各级各类已建成公共体育设施的维护费用应纳入财政预算。
牵头单位:区规划局
协作单位:区体育局、区建委、区财政局
(2)加快区级重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游泳馆(李渡体育中心)和**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江东休闲体育城)的建设。
牵头单位:区发改委
协作单位:区体育局、区财政局、区规划局、区建委
(3)建设完善乡镇、街道体育基础设施。新建登山健身步道1条;完善10个社区以路径建设为主的全民健身设施;在10个乡镇分别修建含有1片灯光篮球场、2片羽毛球场,配备5张乒乓球台和1条全民健身路径的综合体育场地;在100个村分别修建1片篮球场,配置2张乒乓球台。
牵头单位:有关乡镇(街道)
协作单位:区体育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政府统一领导、职责明确、协作联动的工作机制,区政府成立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区级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健康**”**区体育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各项行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推进。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把体育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并加以推进。政府有关部门要落实职责,明确目标任务,切实制定支持性政策和具体措施,为“健康**”**区体育行动计划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二)推进组织建设。在区体育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下,进一步深化体育事业单位的改革,提高工作效能。完善乡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的体育工作职能,做到乡镇、街道体育工作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场所、有活动、有考核。
(三)增加经费投入。围绕“健康**”**区体育行动计划,加大对体育的投入力度;坚持政府主导,完善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多层次的筹资机制,为“健康**”**区体育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中央和市级部门的支持,确保**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运用财税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四)强化工作考核。充分发挥政府兴办体育事业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强化政府发展体育事业、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责任。建立完善“健康**”**区体育行动计划指标考核体系,加强对行动计划实施全过程的监督,及时反馈、研究解决执行中的问题和困难。将“健康**”**区体育行动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区委、区政府对区级部门和乡镇街道的考核。
第三篇:市体育局在全省体育工作会议上的汇报
市体育局在全省体育工作会议上的汇报
3亿人参加冰雪运动,直接推动了群众体育发展,健康中国建设。近年来,中国不断扩大冰雪运动产品和服务供给,降低参与冰雪运动门槛。截至2021年年初,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稚嫩天真的儿童,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不断高涨。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习近平主席指出:”从体育强国到健康中国,人民的健康、人民的体质、人民的幸福,都是一脉相承的。这是全面小康、全面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借着冬奥会东风,××群众体育与全民健身,坚持以创新发展为抓手,不断转变思维和创新方式,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打造××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品牌,展示健康××、活力××新形象,为××加快建设滨海现代化运动名城贡献新的力量。
一、理清发展目标,跳起摸高加快发展步伐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群众体育工作,提出了”干出××体育精彩,始终走在全省前列”的工作要求,明确了”三个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引领我市体育事业加快发展。
一是努力实现足球发展走在前列。
按照《中国足球发展改革方案》要求,制定出台了《××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成功组建××足球学校,编制出台学校教材,规范学校管理。引进两名西班牙足球教练来我市执教,重点培训××6支校园足球队和省市100余名教练员。积极改善足球硬件条件,省队市办高水平足球基地项目正式开工,旌湖两岸五人制足球场建设加快,业务足球活动蓬勃开展。二是努力实现”互联网+体育云”走在前列。
在全省率先启动”互联网+”体育云平台建设,在全国首创上线,集赛事报名、体质监测预约、体育场馆预订等特色服务,极大便利本地群众生活,为××政务云走在前列贡献了体育力量。三是努力实现体育自信走在前列。
率先出台《××市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贯彻意见》;率先出台《××市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率先实现全市所有县、区发布《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在全省创新开展”树立正确人生观,争做自信体育人”活动,让体育始终充满正能量;率先开展”十大专项督查”,严守底线,廉洁自律。二、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体育均衡发展
坚持以健身需求为重点,加快体育城乡统筹,促进城乡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均衡发展,保证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一是加快足球设施建设。
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全力支持,全面发展,倾力打造足球强市”的要求,以足球学校和场地建设为抓手,着力加强足球基地建设,2021年足球基地奠基动工,预计2025年全面竣工。在××两岸打造以”五人制”足球为主的全民健身苑建设项目,目前已规划选址5片,项目正在建设中。自购笼式足球2个,方便群众健身。二是积极实施”折墙透绿”工程。
加快体育公共场地设施提档升级,着力打造奥校××地标城市体育主题公园和体育场馆升级改造,为全民健身提供开放式健身场地设施,努力满足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按照”把奥校打造成××市标志性、国际化、具有现代气息和视觉冲击强的城市体育主题公园”的理念,做好奥校提档升级项目,目前,项目立项、设计、代建已在进行中。按照”通透利民、绿色共享、全进入、全参与”的要求,集中对场馆中心11个项目进行维修改造、提档升级。三是坚持抓好城市”十分钟健身圈”建设。
坚持每年平均投入资金180万元,新建全民健身苑7片,全市已建全民健身苑77片,基本满足了城市居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需求。抓好体育中心户建设,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新建体育中心户30家,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0条,目前全市已建农村体育中心户107家。农村体育中心户建设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和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有效解决了农村全民健身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了群众的欢迎。依托财政转移支付,加大本级政府投入,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路径。目前建成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847个,全民健身路径470条,乡镇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个,多功能健身场地1个。三、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供给,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主动挖掘和拓展全民健身项目,发展××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品牌。形成了元旦健身跑、元宵重阳登山、××
体育日、城市坐标定向和乒乓球草根球王争霸等健身品牌项目,引领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
一是不断丰富全民健身供给。
根据××全民健身群众的爱好,拓展了钓鱼、登山、攀岩、定向、山地自行车、电竞、轮滑、健身健美操、广场操(舞)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融健身性、参与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大众化、经常化健身活动,不断丰富全民健身供给。积极倡导在全市各部门开展”五个一工程”,每个单位有一片锻炼场地;每个职工掌握一项健身技能;每天职工参加一次体育锻炼;每年每个单位举办一次体育活动或运动会;每个单位每年安排一笔健身活动经费。二是以赛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
创造性开展元宵重阳登山、××体育日、全民健身日、城市定向、新年马拉松品牌赛事活动。承办了全国青年女子篮球邀请赛、全国ATV全地形车大赛、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围棋大赛、全国青少年桥牌夏令营活动、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体育大会暨××省青少年足球夏令营活动、××省健身气功交流暨全国站点联赛预赛、××老年门球比赛、全省健身秧歌大赛、××老年门球比赛。举办了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广场操(舞)等比赛。全年组织全民健身活动和群众体育比赛达300余场次,长年开展了球类联赛、快乐周末体育活动,做到了周周有比赛,月月有活动。以××体育日、健身日大型活动为牵引,积极引导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向农村延伸,大力宣传全民健身、科学健身,促进全民健身在农村广泛开展。近两年来,在乡镇、社区开展了全民健身乡镇社区趣味运动会,积极引导乡镇、社区和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形成健身好习惯。三是打造群众体育特色品牌。
加强体旅结合,积极打造龙门山脉沿山、半山和高山全民健身项目开发;以罗江白马关为龙头,积极打造龙泉山脉丛林穿越、山地自行车和户外运动休闲健身产品开发。积极发掘区域文化底蕴健身项目,扶持打造了旌阳龙狮、广汉三星太极、什邡健身球操、绵竹体育舞蹈、中江巴蜀太极、罗江柔力球等”一县一特”体育健身项目。扶持打造了罗江户外基地、绵竹滑翔基地、广汉钓鱼基地、什邡山地自行车基地、中江赛鸽基地、旌阳休闲骑游基地等”一县一品”六大体育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四是加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市本级单项体育协会增加到27个,全市65%以上的街道和乡镇建有体育组织,城市社区普遍建有体育健身站(点),45%以上的农村社区建有体育健身站(点),形成了遍布城乡、规范有序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狠抓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建设。全年培训二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500余人,社会体育指导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广泛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学校体育教师开展义务健身辅导,用节假日、大型活动、”三下乡”等时机开展全民健身、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每年免费开展体质检测近2000人次,为1500余人次出具健身指导报告。坚持每年对两县进行国民体质监测,监测样本3600份,为全民健身、科学健身指导奠定了基础。四、发展与管理并步,促进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民健身深入人心。近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方法,大力拓展群众参与渠道。
一是拓展全民健身宣传渠道。
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先后建立了全民健身信息平台,利用手机信息,坚持每周发布两条科学健身知识。开通了××体育局官方微博,及时发布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信息,从党政领导至普通群众直接受众万余人,从中学习和掌握全民健身、科学健身知识。加强与大众媒体协作,宣传体育精神、体育文化、健身模范和典型,积极倡导全民健身、科学健身,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全民健身、科学健身知识巡讲,利用”体育三下乡”和体育进社区及全市重大活动等时机,开展全民健身知识巡讲,积极倡导”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全民健身意识,积极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全民健身的参与度。二是丰富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方式。
不断探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方法,大力拓展群众参与渠道。逐步改变以往行政命令式参与,充分利用自建官方网站、手机信息平台、官方微博公众号设立报名、确认系统,广发短信与行政结合促进群众参与全民健身。完全脱离行政方式,提高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广泛利用××体育云、大众媒体加大活动宣传推广,提高全民知晓,带动了全民参与,增强了全民健身意识。加大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利用社团、企事业单位广泛的宣传力度和奖励激励机制,调动全民参与全民健身,大大提升了全民健身群众参与度。三是创新发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推动群众体育管办分离。出台《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试行办法》,逐渐群众体育与全民健身活动,紧紧依托社会组织、企业和机构,通过委托、承包和采购方式进行承办,充分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机构支持全民健身的积极性,营造了政府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企业(社团)大力支持和倡导全民健身的良好社会环境,基本实现管办分离。实现党政、政社脱钩。2021年我们制定了《体育类社团组织管理考核试行办法》,明确体育社团、体育协会比赛、培训等具体任务,实现了体育社团、体育协会与行政脱钩,保证了独立运行。第四篇:体育局局长在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州体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体育局长会议和中央、省、州“两会”重要精神,总结全州体育工作,安排部署工作任务,代国家和省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以及表彰-全州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这次会议,州人民政府副
州长朱非出席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希望全体与会代表认真学习领会朱非副州长的讲话精神,促进我州体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下面,我讲两方面的意见。
一、真抓实干,彝州体育事业全面发展
(一)以全民健身日为契机,群众体育活动不断开展
节假日体育活动常年不断。以迎新年城区元旦穿城赛跑为序幕,积极与相关单位组织开展“三八”女子健身运动会、“五一”城区职工篮球赛、“五四”青年系列体育活动、云南省第二届“贺岁杯”佳泰地产足球赛、“体育彩票杯”云南省足球业余联赛赛区周末比赛和“五人制”周末足球赛。各县市在重大节庆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活动,如大姚县的云南省首届户外运动“嘉年华”暨百草岭登山比赛、双柏县老虎笙节民族体育活动、南华县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大众广播体操比赛等活动。单位部门体育活动蓬勃开展。8月8日我州在州体育馆举行首个全国全民健身日体育活动启动仪式、老年人体育展演、全州“体育彩票杯”三人篮球赛、青少年轮滑大赛等活动,庆祝第一个全国全民健身日的诞生。全州人大系统第五届运动会、全州林业系统“青松杯”篮球运动会、城区第十三届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运动会、公务中心运动会等体育赛事广泛开展,大部分单位(系统)举办运动会形成制度。县乡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十县市都结合县情举办了全县冬季运动会或篮球运动会,大部分乡镇也举行了职工运动会,如武定县高桥镇第三届苗族运动会、永仁县“永盛商都杯”第八届青年排球赛、禄丰县“希望杯”排球赛、元谋县“团结杯”青年足球赛等特色鲜明的体育赛事,全民参与健身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创新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及云南省和我州的实施意见,创新方法组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我州被国家列为校园足球活动云南省三个试点城市之一,城区有8所中学和18所小学参与。老年人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州、县两级老年人体育协会根据实际情况,广泛开展适宜老年人的体育活动,举办州第三届老年人网球联赛,全州老年人健身球、孙式太极拳教练员培训班,组队参加了云南省首届健身气功交流比赛。成功举办了州第五届老年人运动会,本届运动会于11月8日-12日在市举行,设有网球、门球等十个比赛项目,有来自全州10县市和中央、省、州属驻楚14个单位的24个代表团1395名老年人运动员参赛,400余名裁判员、工作人员参与服务工作。残疾人体育成绩优异。州残疾人体育代表团35名运动员参加了云南省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的游泳、田径、足球等7个项目的比赛,取得了17枚金牌、16枚银牌、8枚铜牌,团体总分名列全省第5名的好成绩,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体育社团组织活力涌现。州足球协会组队参加全省足球业余联赛总决赛、青少年足球大赛、省运会足球预赛、五人制足球赛决赛等赛事,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州篮球协会组织城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男女篮球队常年坚持开展活动,并深入各县进行比赛,组队参加在四川省宜宾市举行的滇川两省第五届友邻州市男子篮球联赛,赴玉溪新平县参加邀请赛;州桥牌协会、州拳击协会、州信鸽协会、州网球协会等邀请省内外运动员到交流比赛,常年开展相关体育业务技能的培训,有力地促进了体育运动项目的普及推广。
一年来,州体育局等7个单位和5名个人被国家体育总局分别表彰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大姚县被省体育局评为全省体育竞赛最佳赛区,州老年人体育协会等3个单位和12名个人被省体育局、省老年人体育协会表彰为云南省老年人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二)以备战省运会为中心,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
科学统筹,备战省运会成效显著。全州各级体育部门充分认识到备战省运会面对的挑战和困难,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真抓实干,扎扎实实地投入到具体的备战工作中,本着合理布局、突出重点、保证质量、发挥优势、体现特色、树立精品的思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科学合理调整布局,认真抓好参赛项目的训练工作,有田径、游泳、体操、篮球、足球等十五个大项的254名运动员参加省运会预赛,238名运动员获得了参加云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决赛阶段比赛资格,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备战目标。完善措施,业余训练持续发展。年初制定下发了《州县市青少年业余体校管理办法(试行)》和《州体育业余训练网点学校管理办法(试行)》,逐步健全了县级业余少体校和网点学校考核奖励机制。
第五篇:体育局青少年体育主要事迹
体育局青少年体育主要事迹
青少年体育工作关乎体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县青少年体育工作,在上级体育部门的指导下,坚持走“体教结合”之路,加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努力提高青少年竞技运动水平,训练竞赛工作稳步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成绩斐然。
一、抓住机构管理这个关键,不断壮大教练队伍
(一)强化机构管理。县体育局是主管全县体育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主要担负着我县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培养和输送等工作。健全机构、加强管理是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关键,我局从多方面入手,青少年体育工作得到不断加强。一是积极与上级沟通,配齐配强管理团队。为少儿体校配备了一名专职校长,一名副校长。二是成立了“体教结合”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体育局、教育局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担任成员。并于XX年制定出台了《县进一步加强体教结合加快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实施方案》。三是建立了体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理顺体制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强化了内部管理,青少年体育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二)壮大教练队伍。县少儿体校编制只有2名,教练人员又较紧缺,针对这种现状,县体育局一是积极争取县委支持和关心,于XX年从乡镇中学选拔借调了三名优秀体育教师到少儿体校任教练,充实少儿体校师资力量。二是把城乡6所中小学校确定为我县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聘任在校体育老师为我县少儿体校兼职教练,每年下达青少年选材和训练任务。三是通过市场化运作手段,对外引进了跆拳道、游泳、武术专业教练6人到我县任教,即扩大教练员队伍,又增设训练项目,补充新鲜血液,使体校教练员队伍年轻化、专业化。
二、围绕县内、县外两个中心,统筹推进竞技体育
根据市体育局青少部项目布局要求,我县紧紧围绕县内、县外两个中心,积极开展业余训练项目,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一)筑牢县内业余训练堡垒。我县积极开展了田径、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武术、游泳等体育运动项目,通过努力做到“四个保证”,县内业余训练项目得到巩固提升。一是教练员保证。各布局项目配足专职教练员,目前有田径、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武术、游泳教练员14名。二是运动员保证。目前我县各项目共有131名长期在训运动员。三是训练场地保证。我县是体育设施“四无县”,目前分别利用了学校、俱乐部、协会等现有体育设备场地,确保各布局项目顺利开展。四是后勤经费保证。从XX年起,为解决田径和羽毛球训练场地问题,县体育局专门租用中学的田径场和三中体育馆;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按比赛成绩对获奖运动员和教练员、输送优秀运动员的学校和班主任给予奖励;从XX年8月起,按国家体育总局下发标准对少儿体校教练、学生训练伙食和运动员服装进行补贴。县体育局还专门建立职工食堂,切实解决了运动员和教练员因训练而误餐的问题。
(二)开拓县外业余训练市场。由于多种原因,竞技体育曾一度处于低谷。直到08年底,特别是现任局长上任后,面对竞技体育水平下滑的严峻形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提出了走“体教结合”之路,把竞技体育工作任务主要放在对后备人才选拔、输送和培养上,通过“借鸡生蛋”的有效手段,将我县体育苗子输送到省、市专业体育学校学习训练。从09年初至今,我县共6次诚邀省市体校教练员来开展选材工作。据统计,我县先后参加过市体校短期集训的体育苗子近百人,经选拔考核后留校的运动员有50余人。同时,通过建立籍在外运动员数据库、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发送喜报等方式,为我县以后的后备人才选材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市体校籍运动员在训项目有:举重5人、田径6人、拳击13人、摔跤2人、射击2人、皮划艇2人、赛艇12人、武术1人;省体校籍运动员在训项目有:举重2人、田径1人、拳击1人、摔跤1人、赛艇1人;另我县羽毛球运动员刘沁颖现在八一体工大队训练。
三、用好体育竞技这个平台,力促青少年体育蓬勃发展
体育竞技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运动员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我县通过积极参加各种体育竞赛,既赛出了成绩,又赛出了品格。在各种体育竞赛中,县体育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选派优秀领队和工作人员,精心组织,细心服务,为我县体育健儿取得良好的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县体育局全局上下的齐心协力,我县的竞技体育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XX年-XX年连续3年评为全市后备人才输送先进单位;在XX年市三运会我县取得41枚金牌、全市金牌排名第二;在XX年全省田径、拳击、摔跤项目的锦标赛上,我县又获得了4枚金牌;在全省百县青少年锦标赛中获得第23名,打破了县在省级比赛中金牌“0”记录;在XX年省锦标赛、省百县田径运动会中,综合得分获得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
体育事业永无止境,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各项工作,以高昂振奋的精神状态,锐意进取的创新意识,踏实勤勉的工作作风,为繁荣青少年体育事业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