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教育“9+3”计划工作会议讲话
在全市推进教育“9+3”计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政府决定召开全市实施教育“9+3”计划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实施教育“9+3”计划推进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分析教育“9+3”计划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加快实现教育“9+3”计划年
度目标进程。刚才,会议传达了全省**年教师节表彰大会和全省实施教育“9+3”计划推进会议精神,新芽同志通报了前三季度全市教育“9+3”计划推进情况,三个县(区)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下面,我再讲四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进一步深化对实施教育“9+3”计划的认识
在全省实施教育“9+3”计划推进会上,书记和省长分别指出,教育是一件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是一项具体实在的重大民生工程,实施教育“9+3”计划是省委、省政府从贵州长远发展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对我省加速发展、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意义重大。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要从地位作用、背景形势和工作任务三方面进一步深化对教育“9+3”计划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更扎实的举措,继续大力推进教育“9+3”计划。省领导的讲话深刻、透彻,振奋精神、鼓舞人心,进一步增强了全省上下抓好教育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为我市加快推进教育“9+3”计划注入了强劲动力。谈到对教育“9+3”计划的认识,结合安顺实际,我有以下三点体会。
第一,实施教育“9+3”计划是“提速发展、奋力赶超、同步小康”的必然要求。就当前我市教育发展现状而言,距离同步小康的教育硬指标还有很大的差距。教育落后、人才缺乏、劳动力素质偏低,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全市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四化同步”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都必须依靠发展教育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因此,要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后发赶超,就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尽快补齐教育短板;就必须以加快推进教育“9+3”计划实施,培养输送总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为我市实现“提速发展、奋力赶超、同步小康”核心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实施教育“9+3”计划是“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公平”的必要举措。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培养造就未来人才的重要途径,是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成长得更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寄托着千家万户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把民生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管理之首,把实施教育“9+3”计划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第三,实施教育“9+3”计划是“解决就业、消除贫困、提升素质”的必然选择。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学会技能和本领,能够就业,能够生存,能够为社会服务。我市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行三年免费中职教育可以减轻贫困家庭经济负担,使贫困家庭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民生目标。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提高人的素质,推进社会文明进程。要全面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必须从孩子抓起,从学校抓起,从基础抓起,努力构建高水平、高质量的终身教育体系,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推进全市文明进程。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解决好教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力争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教育“9+3”计划早见成效,实施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二、肯定成绩,正视差距,扎实推进教育“9+3”计划实施
实施教育“9+3”计划以来,各级各部门在“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突破重点难点、强化工作调度、严肃责任追究”五个方面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教育“9+3”计划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控辍保学”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进一步提高,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下降至0.16%和1.6%;中小学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布实施了《安顺城区学校布局调整规划》,33个农村教学点撤并工作稳步推进;义务教育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提前三个月完成全年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高中阶段招生工作推进有力,完成中职招生**人,占任务数的95.6%,完成普通高中招生16778人,占任务数的92.19%;5所“百校大战”中职学校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5亿元,各类教育突破工程综合排名5月、6月、7月连续位列全省第一。
虽然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在实施教育“9+3”计划工作中仍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核心指标排位不理想。上半年,我市实施教育“9+3”计
划工作排名全省第四,这是大家戮力同心,苦干实干的结果,非常来之不易,应给予充分肯定。但从省“9+3”办提供的综合排名统计表反映的情况来看,我的感受是部分指标排位并不理想,形势不容乐观。市州综合得分方面,向下看我市与排名第六位的遵义市相差不到2分,与排名第五位的毕节市仅相差0.2分;向上看与排名第一位的六盘水市相差15分。单项得分方面,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农村学生寄宿率、中职招生、招师和职教师资素质提升计划几项指标排位靠后,差距明显。从县综合排位情况来看,虽然全市无一县掉入全省后10位,但也无一县进入全省前20名,普定、镇宁、紫云、关岭和西秀排名相对集中,处于全省中游水平,平坝县排到全省70位之后,形势十分严峻。二是教育项目建设资金不足。当前,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省、市、县都存在经济总量小,财力很有限的问题和客观事实,加快教育项目建设,推动教育规模发展,仅靠财政投入显然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各地、各学校集思广益、大胆探索、创新举措,才能破除资金瓶颈,实现教育提速发展、跨越发展。然而我们个别地方还抱有“等、靠”和观望的态度,对外不善于借力,对内不善于发力,意识不强、认识不够、思路不清、工作不力,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深刻反省。我们要认真总结和找出差距,主动走出去、请进来,虚心学习、善于借鉴兄弟市州在教育经费筹措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并结合自身实际付诸行动,落实推进。三是实现高效工作差距不小。部分县上报省、市的基础数据不扎实,有迟报、错报、漏报的现象;个别地方数据审核把关不严,缺乏工作责任心;大部分县和学校没有按要求提供有关印证材料;一些地方教育部门负责人和学校校长对推进教育“9+3”计划心中无数、手中无法、情况不明;各县工作调度、督查、约谈和追责机制虽已建立,但个别地方还存在有制度没落实、有过问没督促、有督促无跟踪的情况,工作没有从细处着眼,对照“精致、细致、极致”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从目前情况看,全市各项教育主要指标离全省平均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离完成教育“9+3”计划全年工作目标任务也还有一定差距,形势逼人、刻不容缓,任务压头、负重前行,我们只有在认识上比别人深一层,思路上比别人明一些,安排上比别人早一步,办法上比别人高一筹,干劲上比别人狠一点,苦干实干、奋起直追,才能缩小差距、达成目标。
三、创新思路,善谋实干,努力破除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实施教育“9+3”计划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当前,在推进教育“9+3”计划进程中,最大的瓶颈是资金、结构和师资问题,各县要广开思路、大胆探索、创新举措,努力突破教育发展的瓶颈,加快教育“9+3”计划实施步伐。
第一,着力化解资金难题。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学校要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多渠道、多形式加大教育投入,全力突破资金困难瓶颈,拓宽教育投融资、捐资渠道,加快实现教育“9+3”计划目标进程。一是向上要争取。要准确把握国家教育政策导向,认真研究用活用好扶持政策,继续抓好国发**2号、黔党发〔2012〕15号文件以及省教育厅支持我市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措施的项目化、资金化、实物化。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精心谋划筹备的基础上,加大“跑厅入处”力度,主动作为、善做善成,力争得到更多资金、项目方面的硬支撑和人才培养引进方面的软实力支持。二是本级要真给。实施教育“9+3”计划,资金保障是前提和基础。各级财政要认真兑现落实支持教育“9+3”计划的各项政策,及时拨付教育经费,加大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教育资金的“杠杆”作用。三是对外要会引。要创新教育经费筹措思路,努力搭建教育融资平台,主动与金融机构对接,加强联系、强化合作,争取在教育发展资金需求,特别是解决好市直高中阶段学校项目建设融资和债务问题上得到大力支持,加快构建良性互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型银校关系。要积极探索“企业垫资先动、政府贴息贷款、上级专项奖补、老校置换还本”的建设模式,吸纳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金来加快教育项目建设。要努力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加大与青岛市及其他发达地区的对接联系,多争取软件帮扶,多谈优势互补,尽快把已经签署的教育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和具体支持文件落到实处,形成实物工作量。
第二,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在职业教育空间布局方面,此次全省推进会上,陈敏尔省长指出,全省中职学校存在数量过多,办学资源分散,办学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问题。要求各地结合实际,采取淘汰或合并的办法,逐步整合中职教育办学资源。就我市而言,一些县(区)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薄弱,招生困难,与产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必须加快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步伐。各级各部门要坚决摒弃盲目求大、贪多的发展理念,多在中职学校“瘦身”上下功夫、做文章,重在求好、求精、求特。要认真抓好《贵州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年)》的落实,抓紧做好中职学校数量和规模的调整工作,促进我市中职教育空间布局优化。各级教育、工信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结合实际搞好中职学校与园区在空间布局上的结合,大力推广“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的办学新模式,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增强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在义务教育中小学布局方面,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按照“小学到乡(镇)、初中到县城、高中到城郊,保留和办好必要的教学点”的思路,加快调整中小学校布局,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要全力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项目建设,推动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改造扩容,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寄宿率,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和城镇大班额问题,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要认真学习推广其他地区在校点布局调整方面的先进经验,盘活教育存量,促进教育资源循环使用,确保到“十二五”末,全市农村小学教学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一半以上。
第三,着力加强师资保障。办好教育,教师是根本。各级党政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赵克志书记在今年全省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多关心关注教师工作和生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让广大教师的育人环境更好、发展空间更大。当前,教师缺编是全省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据“十二五”教育发展目标规划和教育“9+3”计划目标任务测算,从今年起到2015年,全市需通过引进、聘用、兼职等方式新增各类教师16108人,如此大的师资缺口,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必然成为严重制约教育“9+3”计划推进的“瓶颈”。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师招聘和培养培训力度,充实师资队伍,提高育人质量已是当务之急。一是各级要把师资补充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编制审批问题上,宁可其它领域收紧一些,也要为教师队伍补充松松绑、亮绿灯。要继续实施好“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和“免费师范生计划”,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加快培养造就一批义务教育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二是要以招考、聘用、转型培训和资源整合为抓手,大力补充中职师资特别是专业教师,着力加强“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培育造就一批“双师型”骨干教师和职教名师。三是要认真落实一系列教师福利保障政策,逐步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要加大优秀教师表彰力度,鼓励教师到乡村和偏远地区学校任教,并在工资、职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四是要健全完善教育用人机制,大力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稳定人才、保障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
四、咬定目标,奋力拼搏,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
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学校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和大局意识,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把才智施展到发展上来,紧盯教育“9+3”计划年初确定的目标,认真研判发展形势,牢牢把握当前教育中心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切实做到眼中有目标,心中有数字,手中有办法,努力实现教育提速发展、增比进位。
第一,强化领导责任。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将精力放在教育“9+3”计划重点工作上,当好“后勤部长”,切实做到对“9+3”计划重点难点问题亲自调查研究,对“9+3”计划重要工作亲自安排部署,对“9+3”计划重大政策措施亲自督促落实。各县(区)政府常务会议要定期听取教育“9+3”计划实施情况汇报,切实解决好制约“计划”推进的瓶颈问题和主要困难,为推进教育“9+3”计划又好又快实施提供坚实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二,强化部门配合。市、县(区)教育“9+3”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安府发**号、**34号文件中明确的工作职责,充分结合行业和部门实际,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抓好教育“9+3”计划推进实施。要积极为教育工作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着力破除阻碍教育加快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束缚,重点在项目报批、教师招聘、校舍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建立绿色通道,简化手续、特事特办,形成推动教育“9+3”计划快速有序实施的强大合力。
第三,强化督查考核。各地要把教育“9+3”计划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大事项督查范围,认真对照年度目标任务,逐条逐项查找差距。要针对存在困难和问题,逐个整改落实,加快工作进程。各级政府和教育“9+3”计划领导小组成员部门要对“9+3”计划推进情况适时开展专项督查,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不力、进度滞后,影响全市工作整体推进的县和相关市直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并视情况启动问责机制,严肃追责。
第四,强化工作调度。市、县督查部门和教育“9+3”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要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调度,建立完善动态管理台账,根据县工作主要指标进行分类指导和重点管理,促进增比进位。各分管负责人特别是教育部门负责同志要做到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推进迅速、务实高效。
同志们,**经济社会的发展,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全市上下要共同努力,争取在“十二五”末,使我市的教育发展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为我市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
第二篇:贵州教育9+3计划
由于贵州省基础薄弱、欠账较多等多方面原因,全省义务教育仍然处于低水平、不稳固、易反复阶段,突出表现在一些地方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大幅反弹。同时,随着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为此,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贵州省人民政府决定实施教育“9+3”计划(即巩固提高9年义务教育和实行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并于2013年1月14日印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教育“9+3”计划的意见》(黔府发〔2013〕1号)文件
目标任务
巩固提高9年义务教育水平。到2015年,以县为单位,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8%以内;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2.8%以内,9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5%以上,办学经费得到保障,义务教育学校符合办学标准,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基本消除城镇“大班额”,教师整体素质大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60个以上县(市、区、特区)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
实行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2013—2015年,中等职业教育每年完成招生计划27万、30万、33万人。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免除省内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学费,60%以上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到2015年,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比例达到1︰1,规模分别达到85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以县为单位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重点工作:
——优化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按照“农村中学集中布局到县城、寄宿制小学集中布局到乡镇”的思路,进一步优化和规范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根据城镇化建设规划,统筹资金在市(州)、县(市、区、特区)政府所在地城市(镇)新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推动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改造扩容,到2015年基本解决城镇“大班额”问题。加快推进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建设,健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管理制度,优先满足留守儿童进入寄宿制学校的需求。落实城市低保家庭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实施好农村营养餐改善计划。到2015年实现农村小学生寄宿率达到30%、初中生寄宿率达到70%。
——加快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信息化。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教企结合”的模式加快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弥补教师短
缺问题。坚持“硬件与软件并举”、“投入与管理并重”工作方式,加快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管理中心建设,完善配套教学服务体系,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特别是以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校为重点组织开展好同步课堂教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广覆盖,加快缩小区域间、城乡间的教育资源差距。2013年,基本实现全省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到2015年,实现乡(镇)以上中小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60%以上中小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20%以上中小学校“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长效机制。认真落实“控辍保学”双线目标责任制,省、市(州)、县(市、区、特区)、乡(镇)政府及教育部门,每年初层层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建设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健全学生在校学习和成长记录档案,动态掌握中小学生流动和辍学情况,形成学校———县(市、区、特区)教育局———市(州)教育局———省教育厅四级网上联动管控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学生关爱服务体系,实行普查登记制度和社会结对帮扶制度,开展“一帮一”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加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建立政府主导,民政、教育、公安、妇联、共青团等多部门参与的工作联动机制。重点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学生学籍变动管理,确保适龄儿童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和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切实提高办学能力。到2015年每个县(市、区、特区)至少办好一所中等职业学校,遵义、毕节、铜仁等有条件的市(州)要重点建设职教园区,实现集中办学。省重点支持办好清镇职教城,力争到2015年入住职教城学校达到15所以上、办学规模达到12万人。利用省外优质资源,开展东西部合作办学,每年选送3万名以上学生到省外免费接受优质中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在用地、税收、招生和学生资助等政策方面对民办中等职业学校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加大对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奖补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力争到2015年建成1000人以上规模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5所以上。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急需的专业。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大力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增强其创业就业能力。将县级职业学校纳入定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管理,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等,推进“农科教”相结合,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完善“中职———高职———本科立交桥”政策,畅通优秀中职学生对口直升渠道。积极探索专业性、区域性职教集团建设和高职院校带动中等职业学校集团化发展路子。
——加强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师范院校推行免费师范生教育制度,加快培养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继续实施“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建立健全县域内校长和教师定期轮岗交流机制,促进师资合理配置。要按编制足额配齐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到农村和偏远地区学校任教。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强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拓宽教师引进渠道,从行业、企业生产实践一线特聘兼职教师,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中等职业教育专兼职师资队伍;积极支持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进一步完善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制度,针对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分别制订评价标准,实行分类评审。
保障措施
——加强领导。省政府成立以常务副省长为组长,分管副省长为副组长,省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省实施“9+3”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实施“9+3”计划,部署和调度相关工作,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市(州)、县(市、区、特区)政府要成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各级政府要尽快建立教育督导委员会,配齐专兼职督学,承担本地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督导检查等工作。同
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关心教育、社会各界支持实施“9+3"计划的良好舆论氛围。
——强化投入。建立省、市(州)县(市、区、特区)三级政府实施“9+3”计划投入保障机制,扩大教育投、融、捐资渠道。省级相对集中财力,加大对市(州)、县(市、区、特区)教育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力度。通过整合教育专项资金、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同时压缩全省各级党政机关行政经费的5%用于支持实施“9+3”计划。职业教育发展要建立多元投入保障机制。从2013年起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部分、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教育的部分、地方教育附加等要确保按一定比例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30%;农村科技开发、技术推广、扶贫等经费也要明确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与培训;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所属职业院校经费投入。同时,对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的校舍建设项目,要按有关规定最大限度减征或免征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城市建设配套费、商业网点费等相关费用。职业院校校区土地置换收入,按规定计提各种专项资金后全部用于学校建设。税务部门要按有关规定落实校企合作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落实责任。省实施“9+3”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市(州)、县(市、区、特区)政府要认真履行职责,形成合力,扎实推进“9+3”计划的组织实施。
省教育厅:牵头负责全省实施“9+3”计划,制定“9+3”计划实施细则,建立实施“9+3”计划责任分解考评机制。健全完善9年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会同财政部门制定实施“9+3”计划所需资金保障方案,会同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组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做好中等职业学生免学费、贫困生资助和项目规划编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和项目扶持政策。
省财政厅:积极主动筹措实施“9+3”计划所需资金,会同教育、发展改革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大力支持,会同教育部门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省发展改革委:将“9+3”计划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争取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和资金支持。
省民政厅:督促指导各地及时做好流浪未成年人和符合城乡社会救助条件的学生救助工作。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督促各地落实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政策规定,统筹利用好技工学校资源和指导办好技工学校;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非法招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
省监察厅:按照相关规定对“控辍保学”工作不力的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和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国资委:引导监管企业与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推动职业院校开放办学。
省审计厅:对实施“9+3”计划资金使用进行监督、审计。
省国土资源厅:保障实施“9+3”计划建设用地。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教育部门充分利用国家保障房政策妥善解决好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困难问题。
省农委:指导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办好现代农业类专业。
省编委办:督促指导下一级政府和编制部门落实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编制,足额配齐各类教师。
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协同做好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关爱工作。市(州)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9+3”计划的组织实施,督查考核所辖县级人民政府履行职责情况。
县级人民政府:具体负责实施本县域内的“9+3”计划,确保完成“控辍保学”、“均衡发展”及巩固提高义务教育目标任务,办好县域内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严格考核。省实施“9+3”计划工作领导小组每年不定期对各市(州)、县(市、区、特区)实施“9+3”计划进行调度,对工作不力、排名倒数的10个县(市、区、特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市(州)所辖20%及以上的县(市、区、特区)未按时完成目标任务的,其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向省人民政府作书面说明;未按时完成“9+3”计划目标任务的县(市、区、特区),其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向市(州)人民政府作书面说明。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室要会同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等部门,制定下发实施“9+3”计划考核评估办法,做好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核”、“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县级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的衔接。省教育厅每年要对各市(州)、县(市、区、特区)当年辍学率情况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办学情况进行排名,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三篇:9+3计划汇报材料
河口学校实施“9+3”计划工程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道真自治县河口学校位于河口乡石桥村,距离县城22公里。走进校园,一排排雪松便映入你的眼帘,显得生机勃发,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环境幽雅。
学校是2003年“两基”攻坚时期新建的一所独立初级中学。校园占地面积约18610平方米,生均约25.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085平方米,绿化面积6000余平方米。学校多功能教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远程教育“班班通”一应俱全。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步伐,2012年春,河口中学、小学合并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班级14个,在校学生741人,其中小学生 人,初中 人,本期转进 人,转出 人,教职工总数62(含特岗教师)人,教师学科结构配备较为合理。
二、主要工作:
1、强化领导:成立了以学校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德育处主任、总务主任、各班主任为成员的“9+3”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教务主任负责日常办公及资料的收集。
2、职责明确:实行责任一岗双责,主要责任人与德育处、德育处与各班主任层层签订责任书。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明确。使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能坐在教室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巩固率达 %,中学巩固率 %;小学辍学率控制在 %,中学辍学率控制在 %。
3、宣传动员:由教务处制定“9+3”工作计划并制定工作路
线图和进度表。在春节前,全乡教师及乡党委、政府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宣传九年义务教育等法律法规和3年职业免费教育对学生和家庭的好处。
3、9月份,对未入学的学生进行走访、动员入学。
6、7月份做好初三学生的择校、中职就读宣传工作和学生的报名工作。将每年的3月和9月定为义务教育宣传月。5月份,在学校服务半径内、在公路沿线和醒目地方张贴和悬挂控辍报学、九年义务教育、三年职业免费就学等标语。
4、营养午餐和一补:加强食品安全的管理,保障学生营养午餐的质量和卫生、饮食安全,全力打造放心食堂。学生营养午餐以实名制,做好相关资料,上报局营养午餐办,并在学校公示栏,公示每天的菜谱和资金开支情况,让教师明白、学生明白。一补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按照调查—填表—调查—公示—上报进行操作,规范流程,加强监控,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到住宿贫困生手上。
5、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教学提升的奠基者,师资队伍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好坏。一是教师加强自身的学校;二是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走出处,拿进来,老师外出培训及网上培训达 人次;三是加强校本教研,每周每位教研组长都作为主讲人,以在教学中的所思、所学、所想等为主题的周中讲堂;四是以教育局开展的“课堂达标训练”为契机,开展了公开课、示范课。
6、寄宿生管理:首先,我们做到了硬件建设到位。学生宿舍楼,有配套的卫生间,洗漱间,统一学生的床上用品和生活用品,定做一批全新的学生高低床架。每间宿舍增加了一个储物柜,每
个学生一格。冬天配备热水器。让学生洗脸,洗脚有热水。其次是软件及时跟上。为了让学生早日形成以“自理、自律、自主”为主要目标的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在远离父母的情况下独立学习,独立生活。我校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抓好学生行为习惯训练。开展“内务整理全员大练兵”活动。通过加强对学生内务的检查力度,检查、反馈、整改、达标为止。采用“大对小,高年级对应低年级”结对子,提高高年级学生责任意识。通过这几步日积月累的强化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也逐渐突显成效。如今的学生宿舍,床上的被子叠成“豆腐块”、枕头摆成一条线,显得又整齐又有序。宿舍管理统一、井然有序、纪律严明,内务整洁、有序,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督促学生自觉养成了讲卫生、讲秩序、讲纪律的好习惯。为了加强寄宿学生的规范管理,我们形成了由校长负总则,总务处具体分管,生活指导教师、值周教师、班主任、科任教师、后勤管理人员、宿舍舍长齐抓共管的寄宿管理体制。
7.工程建设:小学学生宿舍楼和教师周转房建设是在县教科局统一组织下,实行公开招投标,由中标工程队具体实施建设,由学校负责三通一平及工程建设协调管理。县局工程办,质监站,设计等相关单位长期保持对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管,做到及时验槽、验筋等各个重要环节的质量把关,学校抽出专人负责现场质量监管,始终保持与工人同上下班的旁站监督形式,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2012、2013年学校项目工程,学校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另有2014年教师公租房正在进行平场阶段,这三间民生工
程将可解决中小学全部寄宿生和教师的住房。
8、经费保障:“9+3”工作计划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为了使此项工作常抓不懈,落到实处,学校在每年的经费预算中,至少5%公用经费用于此项工作。今年7月份,学校为迎接全市“9+3”现场会的召开,花了近10万元的经费用于学校硬件设施的改造。
9、奖惩:学校把对学生的控辍保学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之中,对完成得好的教师给予奖励,对未完成目标或工作不力的教师给予惩罚,并对初三学生就读职业学校的指数也纳入初三教师的奖励体制。
三、今后的打算:
1.多做学生、家长工作,经常家访,了解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尽量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失学、辍学。
2.改革教育教学课堂模式,让学生能在学校快乐的学习、成长,免除厌学情绪。
3.改革学生和教师单一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4.继续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优势,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学上,吃得饱、吃得好。
5.加强教师继续教育与终生学习的理念,打造名师队伍。6.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式发展,以特色兴校。
7.建好留守儿童之家和教工之家,使学生和教师有家的温暖。8.加强学生的养成习惯教育和感恩教育。
河口学校
二O一三年十一月十一日
第四篇:9+3计划汇报材料
楠杆乡洋乐小学实施“9+3”计划工程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楠杆乡的最南端,与务川县相毗邻;我校有6个教学班和1个学期班,共133人,学前人数13人;我校转出6人,转进1人,六年级毕业32人,6人随父母外出。
我校现有教职工19人(含在编待休教师2人、食堂工勤人员2人,聘请教师2人,门卫1人),专任教师13人,特岗教师4人,学历达标率100℅;小学高级教师3 人,占在岗教师的23%;40岁以下的教师8人,占在岗教师人数的65%;40岁以上的教师4人,占在岗教师人数的35%。教师年龄结构虽年轻化,但学科结构合理。我校有图书室1间;学生寝室、食堂各1栋;专用教室6间。
二、主要工作:
1、强化领导: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德育处主任、总务主任、教务主任、工会主席各班主任为成员的“9+3”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德育处主任负责日常办公及资料的收集。
2、职责明确:实行责任一岗双责,教育主管部门与教办签订责任书,校长与办学点、主要责任人与德育处、德育处与各班主任层层签订责任书。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明确。使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能坐在教室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巩固率达98%,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8%,3、宣传动员:由德育处制定“9+3”工作计划并制定工作路线图和进
度表。1月份,在学校服务半径内、在公路沿线和醒目地方张贴和悬挂控辍报学、九年义务教育、三年职业免费就学等标语。在春节前,全校教师进职工进村入户,宣传九年义务教育等法律法规和3年职业免费教育对学生和家庭的好处。3月份,对未入学的学生进行走访、动员入学。
5、6月份做好中职就读宣传工作
4、营养午餐和一补:加强食品安全的管理,保障学生营养午餐的质量和卫生、饮食安全,全力打造放心食堂。学生营养午餐以实名制,做好相关资料,上报局营养午餐办,并在学校公示栏,公示每天的菜谱和资金开支情况,让教师明白、学生明白。一补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按照调查—填表—调查—公示—上报进行操作,规范流程,加强监控,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到住宿贫困生手上。
5、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教学提升的奠基者,师资队伍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好坏。一是教师加强自身的学校;二是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走出处,拿进来,老师外出培训及网上培训达5人次;三是加强校本教研,每周每位教师都作为主讲人,以在教学中的所思、所学、所想等为主题的周中讲堂;四是以教育局开展的“教学业务大比武”为契机,开展了“同课异构”、“高效课堂”、“杜郎口模式”的公开课、示范课;五是打造学校自己的名师队伍和星级管理班主任。
6、优质资源的配备:为了使教学资源合理化、公平化、均衡化,教育主管部门图书和运动器材,我校更新了远程教育接收设备,使村小教师和学生能享受到优质的资源和优质的课件。
7、经费保障:“9+3”工作计划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为了使此项工作
常抓不懈,落到实处。学校在每年的经费预算中,5%公用经费用于此项工作。
8、奖惩:学校把对学生的控辍保学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之中,对完成得好的教师给予奖励,对未完成目标或工作不力的教师给予惩罚,并对初三学生就读职业学校的指数也纳入初三教师的奖励体制。
三、今后的打算:
1、多做学生、家长工作,经常家访,了解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尽量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失学、辍学。
2、改革教育教学课堂模式,让学生能在学校快乐的学习、成长,免除厌学情绪。
3、改革对学生和教师单一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4、继续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优势,使学生在学校度过18岁的青春。
5、加强教师继续教育与终生学习的理念,打造名师队伍。
6、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式发展,以特色兴校。
7、建设好留守儿童之家和教工之家,使学生和教师有家的温暖。
8、加强学生的养成习惯教育和感恩教育。
楠杆乡洋乐小学
2013.9.15
第五篇:教育“9+3”工作总结
寨桂学校“9+3” 教育
工作总结
我校根据上级教育领导部门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切实降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确保辍学率控制在指标范围内,我校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本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建立“控辍保学”包保责任制。为进一步加强我乡教育系统“控辍保学”工作的领导,成立以校长任组长、全体教师为成员的校教育系统“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包保联系村、组“控辍保学”工作小组,负责指导各村、组干部扎实开展好“9+3”计划工作,包保工作要求:
(一)各包保联系小组要深入各村、组,宣传《义务教育法》、《贵州省义务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认识“控辍保学”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导各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政策要求,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指导制定“控辍保学”工作计划和方案;帮助各中小学出谋划策,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各包保联系小组每月要至少到村、组两次以上,深入深入家庭、深入学生之中,开展工作。
二、目标任务
2016年中小学辍学率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确保高中升学率达100%,中职完成率达100%;2017年中小学辍学率必须控制保持。
三、措施办法
(一)学校要制订了文化户口核查工作方案,从本期开学起,启动了“两基”文化户口簿滚动核查填写、录入等工作。组织教师进村入户摸清本村适龄儿童少年底数和受教育情况,居住情况及监护人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
(二)教师要认真学习《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控辍保学”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黔教基发〔2013〕19号)文件精神,切实开展好每年2月和8月的“控辍保学”宣传月活动,积极配合乡人民政府做好“控辍保学”宣传工作,组织力量利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之机和赶集日子,在人员聚集场所发放《留守学生家长的公开信》,还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学校网站、黑板报、班队会、校园集会等各种途径广泛宣传“控辍保学”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完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双线目标责任制”,认真落实“控辍保学”工作“七长”责任中的校长、家长、师长、班主任和教师的责任,实行包保责任,切实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控辍保学”有关制度。一是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二是辍学学生排查报告制度;三是小升初整班移交制度;四是严格学籍管理制度。各学校结合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加强学生学籍管理,每学期如实记载学生入学情况、学生流出的去向等情况,严格学籍变动手续,规范学生转入、转出程序。进一步加强教育业务数据与教育年报法定数据的统计工作,确保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五是建立辍学生劝返复学制度。学校要加强对辍学生的家访,及时联系其父母及监护人,对拒不送子女入学的家长及监护人,下发《敦促入学通知书》,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切实采取措施,动员辍学学生返校。
(五)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强化义务教育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严格规范招生行为,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严禁义务教育学校擅自组织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严禁以任何理由开除或劝退学生。
(六)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建立和完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安全、文明、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七)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整班移交制度。每年6月份以前,学校要对本校小学六年级学生人数进行摸底统计,制定整班移交方案;7月份,学生进行整班移交。移交时,学校要将所有学生的相关资料整体移交给接收的寨桂中学,并填写交接表;秋季开学时,对照交接表,逐个核对学生是否全部到校报到。一至五年级整班移交由教师自行制定整班移交方案,认真落实整班移交工作,确保学生一个不少地进入高一年级就读。
(八)完善资助体系,加强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关爱。学校要依法管理做好贫困学生资助金和其它补助费发放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留守儿童登记和档案制度,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高度关注、关心留守学生、农民工子女、单亲家庭学生、身残学生等特殊学生群体,帮助他们解决好学习、生活、成长和思想上的实际问题,养成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塑造自尊、自信、自强的品质。
(九)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9+3”义务教育及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千方百计动员辍学学生返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十)加强督促检查,强化问责。学校要认真按照文件要求开展好“9+3”工作,对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得力,落实不到位,导致辍学率超标的教师,进行通报,对相关联系包保人员进行问责。
2017年1月8日
寨桂学校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