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工作情况报告
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工作情况报告
xx县是新兴的湖滨生态旅游城市、典型的苏北水乡,1956年建县,因湖设置,借湖得名。全县现有人口38.1万人,水陆总面积139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757平方公里,现辖12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15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8.8亿元、财政收入20.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6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60元,2009、2010年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称号。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教育率先、优先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着力强化学校管理,逐步优化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教育质量,教育事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县现有幼儿园18所、小学15所(含1所民办)、初中7所(含1所九年制学校)、普通高中3所(含1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各1所;拥有在校生(含幼儿园、特校学生)49614人、在职教职工4105人、专任教师3180人。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县、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自2009年启动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创建以来,我们按照“立足实际、以创促建、彰显特色”的思路,坚持“硬件从优、软件从严”的原则,加大投入,强化管理,提升内涵,促进了xx教育高位、均衡、科学、健康发展,形成了具有xx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建设之路。
一、坚持优先发展,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
我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创建为契机,全力推进教育事业跨越发展。
(一)结合地方实际,制定科学方案。经过反复调研,制订出台了《xx县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实施方案》,各单位按照创建方案,倒排工作时序,实行挂图作战,有效推进创建工作。先后邀请省市教育部门领导视察、指导创建工作,聘请市县教育专家担任创建工作顾问,组织人员赴深圳等地考察学习,切实增强创建工作针对性。
(二)建立创建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四套班子领导为成员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室六组”,具体负责全县创建工作。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各成员单位形成一项工作、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套制度的“四个一”工作机制。落实创建责任追究制,与各镇、各成员单位签订责任状,并实行效能督查、协调会办、保证金等制度。
(三)坚持上下联动,增强创建合力。通过悬挂过街横幅、发放宣传单、设立广场咨询台、设立固定标语牌等形式,强力宣传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措施策略。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均开辟创建专栏,宣传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情况,通报创建工作成效,营造人人关心创建、个个参与创建的浓烈氛围。各镇、各单位既各司其职,又通力合作,高效推进创建工作。
二、坚持高位发展,切实增强教育现代化建设质效
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设施,狠抓队伍建设为抓手,突出特色发展,全力提高教育现代化建设质效。
(一)改善办学条件,夯实创建基础。一是大力推进校舍建设。新建高良涧镇中心小学及幼儿园、县特殊教育学校、xx湖实验小学及幼儿园和xx中学新校区;近年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基建工程累计投入近8.87亿元(含xx中学新校区后续投入),建筑面积达37.5万平方米。二是不断优化教育装备。投入6865.64万元,按省二类标准升级教育装备。投入2258.35万元添置实验设备仪器、音体美器材和图书,图书拥有量高中生均45册,初中生均40册,小学生均32册。三是全面提升信息水平。近三年,教育信息化投入达4235万元。教育城域网主干达千兆,互联网出口达万兆,拥有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课件制作室达157间,多媒体教室比例达100%。全县中小学实现“三个所有”:所有学校建成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多功能演播教室、网络电子备课平台和网络管理中心;所有学校千兆光纤连通,班级配备数字式电子交互白板,实现“班班通”,专任教师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所有学校安装校园安全网络监控系统、数字化校园广播和校讯通家校联系系统。
(二)提升教师素质,提供人才支撑。一是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师德集中教育月”活动,制定出台《xx县中小学师德评估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首要内容,切实提高全县教师整体师德水平。二是完善培训体系。2010年在全市率先成立教师研修中心,统筹规划、系统安排教师培训工作,落实年度培训经费120万元,举办培训班28个,培训8720人次;在全市率先组织专任教师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初级水平考试和中级考核。三是强化骨干建设。与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等部门联合举办“骨干校长”、“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科研水平,充分发挥骨干带头引领作用;滚动评审县“五类骨干”教师。目前,全县有省人民教育家工程培养对象1名,省特级教师6名,市县级骨干教师530名。
(三)打造特色品牌,推进内涵发展。在抓硬件装备建设的同时,加快教育内涵发展,力促学校办出特色。一是狠抓学生德育工作。不断加大德育工作力度,以“周恩来”班创建为主线,全面提升德育水准,创市级以上“周恩来”班20个,国家省市优秀家长学校22所,建成县青少年宫1个、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10个。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特色办学理念,按照“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目标,以理念、制度、教学等为要素,贯穿特色文化建设于学校管理之中,形成了“成长文化”、“尚美文化”、“底色文化”、“国学文化”等校园主题文化。三是突出课外素质活动。不断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形成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一会三节”活动机制。
三、坚持优质发展,大力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品位
按照优质均衡的发展思路,不断提升教育内涵品位,着力构建优质教育体系。
(一)夯实基础,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化。不断完善学前教育发展、管理和服务体系,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组建学前教育集团的决定》、《关于组织全县幼儿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健全学前教育优质发展体系。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办园。近年来,新建、扩建、改建12所幼儿园,配足幼儿教育教学设备,18所幼儿园中已创成省优质幼儿园9所,上半年,已接受省评估院评估4所,省优质园占比达72.2%。
(二)整合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一是实施初中布局调整。2010年,撤并6所农村初中至新区中学,2012年,除老子山九年制学校外,计划撤并余下3所农村中学至县城。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视察xx时褒奖:“xx把农村初中学生集中到县城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是我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典型。”《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江苏电视台等媒体先后报道。二是推行教育集团化办学。以县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等校为“龙头”组建教育集团,集团内实行“统一组织管理,共享教育理念、共享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成果、共享教育品牌”的一统一、四共享原则,有效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三是开展农村“明星学校”创建。为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出台了《xx县农村中小学创建明星学校活动意见》,此举极大丰富了教育发展内涵,提升了农村学校发展档次,被省市教育部门评价为创新之举。
(三)突出特色,促进高中教育普及化。xx中学走精品特色发展之路,努力提高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水平;xx县第二中学为学生设计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向的成才之路;xx外国语中学在发展好体艺特长生的基础上,与职业高中联合办学,普职贯通、普职互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跨越发展,高考本科达线突破千人大关,增幅连续四年位居全市之首,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8.09%。
(四)立足服务,促进职业教育终身化。整合职教资源,将县电大、卫校、劳动服务中心合并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建成省级示范专业、省紧缺人才实训基地、省课改试验点共8个,2008年创成省三星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立足xx实际,瞄准市场专业需求,给力服务地方经济,在抓好电子、化工2个省级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盐化工等专业,实现所设专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匹配。实行校企合作,提升实际服务能力,与36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行“半工半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四、坚持和谐发展,有效提高教育现代化保障水平
切实加大济困助学、规范办学行为、保障校园安全的工作力度,有力促进全县教育和谐发展。
(一)拓宽资助渠道,保障困难群体教育权利。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通过党员干部与特困生结对帮扶、春蕾计划、爱心“1+1”等形式,大规模开展特困生救助工作。三年来,义务教育阶段捐资助学资金累计达511.82万,受益学生6171人。解决农村进城上学初中生家庭负担,除正常的“两免一补”外,县财政每年安排车费和生活补贴120多万元,免费接送寄宿生和补助家庭困难学生,特困生生活费全免、一般困难学生免70%,补助面100%。大力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以一流的住宿条件和周到的生活服务,为寄宿“留守儿童”营造温暖的家,2009年,新华社、美联社、路透社等800多家媒体对我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面向全球予以直播。
(二)规范办学行为,推进教育科学规范发展。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下发了《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按照“五严”规定,科学制定课程计划,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坚决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做到各项收支透明化,制度化;公有民办的实验中学已清理规范到位。大力开展学校管理规范、提升、示范年活动,全面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区域内义务教育划区招生学校比例为100%。
(三)完备校安体系,确保中小学校校园安全。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教育管理,不断健全校园安全监管体系,制定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关于切实加强寄宿制小学建设与管理的实施意见》、《学校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办法》、《学校安全管理处罚细则》等文件,加强安全检查力度和频度,实现了“管理无缝隙、安全无隐患、校校无事故”目标。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本年度组织安全知识培训700余人次,配备校园保安152人。近三年,全县未发生一起学校安全责任事故。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我们将以不断提高人的现代化水平和层次为主要建设目标,引领xx教育发展,提升xx教育现代化水平,办让xx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地为xx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第二篇:现代化创建先进事迹材料
用行动诠释教育现代化创建的新篇章
——现代化创建先进事迹材料
孙伯顺
2014年10月26日,这是一个永远让我们难望的日子——我们学校通过了《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达标》信息化专项检查。对我们全体老师来说,工作的辛苦可以忘记,身体的疲惫可以忘记,个人的得失可以忘记,但是唯一不能忘记的,是全校上下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责任心以及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甘于奉献的精神。自己从中也感受到了那份辛苦,那分份。现把自己在达标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兢兢业业,做好领导的助手
我是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认真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做好本职工作,服从领导,做好领导的助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创建中大局意识强,经常为领导出谋划策,为集体决策献言出力。
二、精心打造高效课堂
这次信息化专项检查,上课是最重要的一环。为了上一节A级课,我积极学习课堂评价标准,向优秀教师学习。查找下载文字影像资料,制做精美课件,以充分的准备迎接检查。我所精心设计的《称赞》一课,无论是从课件的设计还是课堂教学的设计,都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理念,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显著,师生互动好,受到了校领导和有关老师的好评。
三、做好现代化达标图书管理工作
这次信息化专项检查,图书管理是最重要的一环。这次专项检查,要求学校把图书里的每一本书都要录入电子系统管理中,以便查阅、节约。这不仅是一项繁重的任务,更是一项细心的工作,粗心不得。从图书分类整理、贴书签、贴条形码、然后在一本本录入到系统管
理中,最后到图书上架。每本书的顺序还不能乱,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不得一点的疏忽。老师们都知道,这任务不是一个人能够承受的,但我校老教师比较多,年轻一点的老师工作量又比较大,自己默默承担了这个担子。为了完成任务,我不计较个人得失,我起早贪玩地忙碌着。当别的老师在休息之余打乒乓球得时候,我在忙碌着;当别的老师在美滋滋喝茶水的时候,我在忙碌着;当别的老师放学后在谈笑风声的时候我还在忙碌着。在放暑假前,我终于录入完学校的13000本图书。使我校二次现代化验收能够顺利过关。并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学校没有专职图书管理员,在这学期我在超课时的情况下,(每周19节课)又主动承担了兼职图书管理员的重担。从每个班每位学生的借书、还书,那份辛苦与劳累是说不出的。但当我看到孩子们读书时的那份喜悦,看到他们尽情吸取人类精神食粮时,我又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四、协助学校整理好材料
这次专项检查,涉及到好多材料,在我校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整理好有关资料,我利用暑假、周六、日休息的时间,协助王刚主任整理好“减负”的相关材料,并得到了有关专家的好评。
五、做好班主任的工作,以积极的心态迎接现代化联查。
班主任要想接近学生、体贴和关心学生,就要让学生先感受到你的“爱”和“亲近”。作为一个班主任绝不能光是打骂教育,要学会爱。就拿我们班的李金泽同学来说,上课听讲特别认真,但他从来不主动完成作业,每次拖欠作业都有他。我思来想去,怎么帮他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呢?我就试着鼓励他,即使他的作业只写一个字我也表扬他这个字写得好,不知不觉的他作业本上的字渐渐的多了起来。就这样他对做作业有了一点点兴趣。我让班上班长周小玉和他结对子帮他、督促他学习,但还是时有拖欠作业的现象发生。我就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冲动,不能生气,我要用足够的耐心来帮助他,否则就前功尽弃了。我天天下班的到家的第一件事,就给他妈妈或者他爸爸打一个电话,告诉他们孩子今天的作业是什么,并请他们监督完成。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孩子终于进步了,也开始写作业了。偶尔也有一两次不屑,我先装作不知道,在另外的一个同学告他的状时,我故意装出大吃一惊的样子,深表不信,我对其他同学说:“可能是有什么其它原因吧”。我边说边对李红城看了几眼,他心里已有了变化,因为他的小脸已经通红。从此后,他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
。我觉得作
为一个班主任,既要了解学生,还要研究学生,更要有足够的耐心,找到好的方法,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绩永远属于过去,今后只有不断地完美自我,才能在平凡的三讲台,以春蚕的精神、蜡烛的品格,为祖国的未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与责任,我深信这才是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永无止境的奉献与追求。我奉献着,快乐着!
用行动诠释教育现代化创建的新篇章
——现代化创建先进事迹材料
江洼口小学
孙伯顺
第三篇:吴城中学创建教育现代化工作报告
吴城中学创建教育现代化工作报告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为全面推进我校教育现代化创建工程,确保2013年全区整体通过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区评估验收,结合本校实际和在创建过程中发现是困难和存在问题总结如下:
一.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缺口的费用
1.我校尚缺各种器材室13间(物理器材2间,化学器材室2间,生物器材室1间,劳技室1间,音乐室2间,美术室2间,计算机室2间),合计费用330万。
2.塑胶跑道(400m×4),合计130万.3.购置器材室设备、器材、工具,合计80万
4.购置计算机100台,合计60万
5.购买图书2万册,合计50万。
6,危房,瓦房拆除费用,合计10万。
7.校园绿化,教工宿舍改造,合计50万
8.办公桌椅,电脑桌椅以及软件150万 二.存在问题
我校操场上南侧有坟墓一座,严重影响我校校园氛围和学生正常教学活动,虽学校多次努力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移除,现我校已经打报告到吴城镇政府,请求帮助。三.设想和打算
1.在2012年元旦,拆除校园南的危房(教工宿舍)。
2.在2012年元旦创建校园网,将校内资源整合,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3.在2012年7、8月份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校园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4.在2012年底之前,将教职工办公条件改善。
5.在2013年前将教师的办公自动化条件改善到位。
2011.11.4
第四篇:创建教育现代化工作汇报
凝神聚力谋发展
创建教育现代化
——盱眙县五墩实验小学创建教育现代化工作汇报
一、学校概况
我校创建于1970年,是一所城区村办小学,2004年被淮安市教育局命名为市级实验小学,2005年被江苏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实验小学。学校现有50个教学班,2935名学生,专任教师170名,其中大专81人,本科64人;中级以上职称 147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 35名。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绿化面积和教育技术装备均达到省级标准。
学校附属一所幼儿园,拥有教学班19个,幼儿1116名,教职员工48名。2010年6月,被评为江苏省优质幼儿园。
近年来,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提高有效课堂,创建学校特色为抓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学校现代化为重点,走出了一条学校发展的成功之路。学校多次被授予“淮安市文明单位”称号,先后被评为“淮安市规范管理先进校”、“淮安市教育装备现代化先进学校”、“淮安市文明校园”、“淮安市艺术教育先进校”、“淮安市德育先进校”、“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小学英语教材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二、创建规划
学校坚持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的育人准则,以“和谐、特色、品牌”的办学宗旨, 秉承“养德、启智”之校训,力争近三年把学校建设成为校风
优良、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高质量,轻负担”、人民群众满意、家长放心、学生欢心的省级实验小学。
(一)做强一所现代化的人文校园
我们以实施现代化育人校园为目标,三年来,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育现代化所必备的教育与教学设施,不断进行旧楼维修改造,添置教学仪器、教学设备和课桌凳。根据校情,结合特色创建,科学合理进行校园布局,先后实施校园出新工程和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努力使学校的每一块石、每一棵树、每一堵墙,每一项实施,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育人意蕴,创设情景型育人环境。
(二)打造一支现代化的师资队伍
坚持以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乐于奉献为目标,积极加强教师培训,实施“名师工程”、“青蓝工程”,通过结对帮扶、课堂教学大比武、同课异构、推门听课等活动,提升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多媒体操作能力。采取创新校本教研形式、丰富教研活动内容、强化常态课研讨等一系列措施,有力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学校争取6人成为市级骨干教师;3人成为市级特色教师;5人成为市级学科带头人;20人为县级学科带头人;2名特级教师。
(三)规范一所现代化的学校管理
全面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省教育厅颁布的“五严规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加强督促检查,以过程管理为核心,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不断促进学校规范化管理,注重学校管理工作的内涵式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育科研,有序开展有效课堂和创建 2
特色学校活动,逐步将学校各项管理走向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四)创建一所现代化的幼儿园
幼儿园秉承“以人为本”、“师幼共同成长、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真心为孩子,全心为家长”办园宗旨,瞄准“建设一流的农村幼儿园”的办学目标,以“早期阅读”为特色,努力让幼儿园成为益智健体、快乐成长的家园。2006年通过淮安市教育局现代化幼儿园验收,2007年被淮安市评为优质幼儿园,2009年通过省农村合格幼儿园验收,2010年顺利通过江苏省优质园验收,2011年被淮安市政府授予“学前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五)建立一套完善的台账资料
我校将进一步认真研究省定的16项指标,落实具体措施,认真梳理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分析研究应对措施,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邀请县局创建办领导来校督查与指导,并根据反馈意见及时做好整改,强力推进创建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按照“巩固强项、提升弱项、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工作思路,认真对照县局创建目标分解表,逐一审核材料,逐项逐条“补缺、补短、补软”,力争资料的精致完美。
三、创建投入
我们五墩实验小学、五墩实验小学幼儿园,教育现化建设累计投入分别为815万元、130万元,合计945 万元。学校有多功能报告厅1口,学生机房3口、音乐室3口、美术室3口、科学实验室3口、体育器材保管室1口、科学器材室1口、音美器材室1口、舞蹈房1口、图书室1口、阅览室2口、电子阅览室1口、电子备课室1口、网管中心1口和教师计算机培训中心1口。图书53244册,电子图书7.8万册。所有教室全部配备了电子白板、实物展台、投影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还建成了百兆光纤的校园网络,教师人手1台笔记本电脑,学生用机293台,做到了班班相通,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四、课堂创新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有效课堂是我校的一个重要抓手,我们把学科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融为一体,注重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了“二三四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率先实现教育内容现代化,通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实践,打磨,在全县得到了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二年均获得县教育局颁布的“特殊贡献”奖。
五、特色创建
内涵树人,环境育人是我校不懈的追求,独创性的校园文化是我校创建教育现代化的特色名片。近期,我们先后改造了彰显国学特色的读书长廊、装点了格调雅致两楼相间的连廊、刷新了国学小书院和“思齐轩”、“志学报廊”,扮靓了 “敬一书院”,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催人奋进的育人氛围。
从我们对校园的规划、布置、无处不体现出我们五墩小学是一个“国学”的校园。校园内有大幅张贴的“三字经”“论语(学而)”等经典文章,有出自中国古代典藉的名人故事,如《曾子杀猪》《孔融让梨》《闻鸡起舞》等,有传统的书法艺术、剪纸艺术,有古色古香的木刻楹联等,让学生时时都能够与经典零距离接触。创建了优雅大方、富有文化气息,凸现古典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
学校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契机,致力于国学精髓挖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把国学经典诵读引入课堂,引向家庭,辐射社区,让全校师生在诵读经典中涵养心灵,在传承传统中升华情感,从而达到“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发展目标。全校师生同心同德、大胆尝试,走出了一条适合校情的特色教育发展之路。已经形成了“书香校园”的校园环境文化,“国学满园”的校园活动文化,“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校园生态文化。近三年来,我们不断拓宽国学特色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创建黄梅戏苑、武术团、足球俱乐部、民族舞蹈队等常态化活动来推动国学特色教育向纵深发展,积淀成学校独特的文化底蕴,创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校园。
六、创建指标达成度
我校积极对照教育现代化的十六项指标自查,现已基本达到相关要求:3-5周岁幼儿入园率均达 100%;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巩固率均达100%,盲聋及智障儿童入学率达100%,外来务工农民的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本地户籍小学生跨学区入学率达100%。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初步建立教育思想先进、管理水平较高、办学质量优良的义务教育体系,建成省优质幼儿园一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本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教师综合素质普遍较高,在岗教师全部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建设教育信息化体系,不断丰富网上资源,提高利用率,完善校园网络建设。教育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学生生均公用经费550元,达到省定标准。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学校布局合理,教育经费、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基本均衡。办学行为规范,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招生收费等行为符合规定。建立完备的安全保障体系,定期对校舍进行安全检查,有健全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应急机制。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如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发展内涵、彰显特色”已成为五墩实验小学全体人员的共识。我们坚信,五墩实验小学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能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细节决定成败,成功源于付出,我们将乘着教育现代化的东风,共同谱写教育事业新篇章。
第五篇:教育现代化创建汇报材料
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 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感谢你们莅临我校,督查指导我校创建工作,在此,我代表学校全体教职工,对你们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现在我就学校现代化创建工作作简要汇报。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创建工作
创建伊始,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多次分层召开专门会议,学习创建文件,领会创建精神,研究制定了学校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二、物质上保障创建工作
2009年,学校以创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连云港市现代化装备实验学校为契机,投入近3000万元,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现代化装备水平。近来学校又斥资200多万,购买了教师笔记本电脑10台、电子白板3套、图书2万册、多媒体移动车1台、信息中心服务器2台、多媒体展台3个、理化生仪器共240包。教育技术装备的不断投入建设,为学校创建工作的有效、高质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措施上落实创建工作
1.学校创建领导小组认真对照县级任务指标及责任分解表,理清思路,制订工作计划,落实工作推进表,认真履行创建职责。
2.学校成立宣传组,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使全校都能重视、关心、支持创建工作,在全校积极营造加快建设教育强县、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舆论环境。
3.学校还成立了材料组、物资接收组、器材装配组、基建工程组等,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协作联动,形成强大的创建工作合力,确保创建工作的有序推进。
4.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各处室、组根据各自工作的重点及特点,把任务分解到具体的教研组长、班主任、管理人员,加强工作的指导和督促,确保工作按期完成。
四、现阶段创建成果
1.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育人环境不断优化
目前,我校已建成了连接教室、办公室、图书馆的千兆主干校园网、闭路电视和广播系统。现有网络活动室4个,计算机资料室1个,多媒体课件制作室1个,中型多媒体教室2个,多媒体投影教室46个,信息中心1个,教师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学生用电脑218台,生机比例达8:1。
学校设有物理实验室4个,化学实验室3个,生物实验室3个,另有物理仪器室、化学仪器室、生物仪器室、药品室、准备室各若干个。实验设备、标本品种齐全,能按课程标准开出全部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具备2人一组的条件,演示实验仪器具备每4个平行班配备一套的条件。理、化、生实验符合实施新课程的需要。教师的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为100%。
学校设有音乐、美术、书法、舞蹈形体和劳技和通用技术专用教 室。其中音乐教室3个,配有钢琴、电视机、音响设备及声乐辅导等教具;美术标准教室5个,配有展示台、静物台、写生灯、石膏像、画板、画架等教具;书法室1个,配有电子白板一套;有劳技教室1个,舞蹈形体教室和舞蹈形体准备室各1个;还有音乐器材室1个、美术器材室1个、舞蹈服装室1个;为学生的特长发挥和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布局合理,使用面积1126.2㎡。藏书总量为73720万册,生均藏书41.5册/生。工具书及教参440种,订阅报刊杂志164种,音像资料丰富齐全,涵盖每学科至少14种,每种2套。学校现有学生阅览室1个,座位数424个,阅览室座位与学生的比例为1:4.7;学生电子阅览室1个,座位数60个。教工阅览室1个,座位数80个;教工电子阅览室1个,座位数18个。图书馆、阅览室均实行全天候开架借阅,图书系统管理自动化,图书馆网页接入校园网,实现网上资源共享。
经过多年建设,整个校园划分为教学、运动和生活三个区域。教学区内教学楼、综合楼设施先进,功能完备;运动区内,标准的田径运动场、塑胶跑道、篮球场;生活区内,学生宿舍宽敞明亮,师生食堂清洁卫生。另外,多处景观点缀校园,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名人名言、学生书画随处可见。学校以合理的布局、优美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优越的办学条件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给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 为切实推行素质教育,我校组织教师大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从县教研室提出的“全优课堂”到市教研室提出的“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我们认真学习并研讨,总结出了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必修课程的同时,我校十分重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自主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我校先后举办了“校园十大歌手大赛”、“广播操大赛”、“美术肖像画比赛”、“校园艺术节”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还以公益劳动、助残帮困等形式开展了社区服务活动。
我校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开设了多种校本课程,如《舞蹈》、《宋词欣赏》等,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我校还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给于了高度重视。在评价工作中做到深入学习、健全组织、明确责任、严密构思、详实计划、重在落实、注重实效。采取了详实、科学的措施,确保了该项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引导性和可操作性,为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队伍建设不断强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我校现已组建了一支具有开拓进取、率先垂范精神的教干队伍,他们年富力强、服务在先、以身作则,力求以优秀的品质影响教师,以精湛的业务带动教师,以高超的管理水平领导教师。得到了全校师 生员工的广泛好评。
学校启动新一轮教师个人成长三年规划,开展多种层次的培训。除了校本培训外,学校还将选送部分优秀青年教师攻读教育硕士、到高等院校短期进修或赴国外培训。另外学校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继续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的积极作用,使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同时加强班主任爱岗敬业教育,完善班主任工作的考核机制,加强年轻班主任工作培训、指导工作,努力铸就一支作风正派、工作默契、充满活力、富于创新的班主任队伍。
我校坚持以制度治校,各项工作“有规、有章、有序”进行,形成了“严谨、务实、高效”的学校管理特色。一方面加强常规性制度建设,制定了《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教职工考勤制度》、《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教职工办公制度》等制度,明确了职责,落实了责任,使各项常规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另一方面加强民主化制度建设,在规范运作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等,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教职工在学校管理中的民主监督作用;第三是加强纲领性制度建设,制定并实施《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中学发展规划》,促进了学校的高起点定位、超常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4.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内涵不断丰富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以“让学生学有所长”为办学理 念,“一切从做人开始”为校训,注重德育工作,初步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局面。教学质量稳定提高。2007年本科录取人数78人,2008年本科录取人数84人,本专科录取率达80%以上;2009年高考本科录取107人;2010年高考本科录取121人。共有二十余名学生考取了山东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全国著名高校。2009年我校陈旋、金钟婷两位同学分别荣获16000元“田家炳奖学金”。高考综合考评在灌南位居前列。
与此同时,一批优秀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和艺术比赛中脱颖而出。校舞蹈队在灌南县三八健美操比赛中荣获特等奖。音乐生王菁获县“动感地带”杯十佳,音乐生徐伊凡、吴晓龙、刘克慧、王菁等20余名同学获得连云港市高中生音乐比赛一、二等奖。美术生唐梦霞、姜洪跃、杨杰、刘晶晶、孟雪峰等30多名同学获得连云港市中学生美术大赛一、二等奖。倪权、周文、陈文、王茜、丁俊杰、陈阳等19名同学获得全国中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一、二等奖。2010年8月的连云港市西游记卡通形象画设计大赛是,我校有2人获一等奖、6人获二、三等奖。
为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广泛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目前我校拥有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1个,市级课题5个,县级课题11个,校级课题21个,基本做到了组组有课题,人人有研究。上学期我校教师发表省级论文19篇,获得省师陶杯获奖论文26篇,其中二等奖5篇,省教育学会获奖论文32篇,其中一等奖 论文6篇,二等奖12篇。获得市级一二等奖6篇。县级论文一二等奖50篇。
坚持不懈搞建设,凝心聚力抓教学,围绕“优化学校管理,提升教育质量”两个重点,把握“优化过程,强化管理,深化改革”三个关键,学校逐步形成了“一切从做人开始”的校训、“向诚、尚美”的校风、“敏思、高效”的教风、“主动、有恒”的学风。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已逐渐令社会公认,家长信任,学生满意。学校先后被授予“江苏省和谐校园”、“连云港市合理使用优质教学资源先进学校”、“连云港市现代化教育先进学校”、“灌南县政府高中教学质量进步奖”、“灌南县教育局综合评估进步奖”、“市五四红旗团委”、“灌南县优秀基层工会”和“灌南县全员读书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目前,学校在市、县教育局的带领下,向着“市内领先的艺术特色显著的省三星级学校”目标迈进,为灌南县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不断做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
五、创建工作中的不足和下阶段工作措施 创建中存在的不足:
1.教师队伍年轻化:一些学科缺少学科带头人,严重制约教学质量。
2.学校建设资金有很大缺口,很多设备的运用与维修很难维持。3.学校特色建设内涵有待于进一步丰富。4.生源质量较低,影响学校的持续发展。下阶段主要工作措施: 1.继续根据评估细则查漏补缺。
2.多方面筹措资金,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
3.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制定教师培训计划,促进教师快速成长。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努力打造优秀师德群体。
4.努力丰富学校特色教育内涵,在课程设臵、校园文化、专业多元化中有所体现。
5、加强教学研究和校本研究,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有着丰富的内涵。我校在市、县教育局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做了大量细致而富有实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面对教育现代化这项系统工程,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更深入、更完善的去落实。我校将以这次评估为契机,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全力以赴,埋头苦干,高扬教育现代化旗臶,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现代化的层次和水平,为灌南县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继续努力、不断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