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08:37: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①教育投资的总量仍然不足。

②中国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其一,教育投资在各级教育中的分配结构不合理,高等教育所占比例仍然偏高;其二,教育投资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和非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不合理。

③地区及城乡教育投资差距较大。首先,沿海发达地区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之间差异明显;其次,城乡之间教育的投入存在明显差距。

④政府间教育投入财政责任的划分不合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资管理体制使得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主要来自县级政府财政,而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财政财没有担起应有的责任。

⑤教育投资配置效率较低。

⑥教育投入市场化与其面临的观念和政策法规的冲突。

(2)对策建议

①建立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其一,制定明确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目标;其二,加快与教育投资相关的法规建设。

②建立规范的基础教育转移支付制度。首先,中央政府的支持责任在于确保全国范围的公民基本的受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的获得与公平性。其次,省级政府依靠本级财力和中央的转移支付,在省内进行以各地区基础教育经费均等化为目的的转移支付,加速建立农村地区平稳亿、规范化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

③加快教育投资渠道多元佬的建设。当前具有代表性的新的教育经费投入方法有:发行教育债券;发行教育彩票;实行教育股份制办学体制改革,“引股入教”,缓解教育经费的短缺状况;扩大学校销售和服务收入;建立与发展教育投资基金;发展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扩大教育捐赠等。

6.我国教育投资的发展趋势

(1)教育投资总量和教育经费占国民经济指标的比例还将继续增加与提高;

(2)教育投资结构更加合理;

(3)教育投资渠道将更加多元化。

第二篇: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徐策

2012-9-21 14:50:26 来源:《中国投资》2011年10上期

【内容提要】 要有重点地支持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促进民间投资快速增长,妥善处理地方政府债务偿还问题,推动“十二五”规划项目有序上马。

2011年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高位平稳运行的总体态势,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当前,投资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以“数量型”货币工具紧缩为主的政策在回收流动性方面的效果不断显现,但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造成了更大的困难和不公;二是反映的投资结构性指标未见明显好转,转变发展方式面临阻力;三是民间投资增长尚未实现实质性动力,巨大的民间资本存量与中小企业融资难、投资领域受限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四是政府投资任务与融资能力的矛盾有待解决,地方政府财政风险不容忽视。未来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风险和问题,并采取综合措施予以解决。

一、投资结构调整推进缓慢,转变发展方式面临阻力

“十二五”开局之年,检验投资运行工作是否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是要看投资结构是否发生了实质性调整。然而,从上半年数据看来,投资结构调整推进仍然比较缓慢,甚至出现高耗能投资反弹、高加工度行业投资占比不断下降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1)低利率环境不利于投资结构调整。低利率有助于刺激企业借贷,截至2011年6月1年期贷款实际利率仅有0.16%,已接近零利率。在此环境下,国有企业以低廉的成本获取资本并从事资源性和基础性垄断行业的投资,甚至从事房地产、金融等资产领域投资。与此同时,部分缺乏效率、两高一资、落后产能的行业在低利率的条件下也得以继续生存,进而阻碍投资结构调整步伐。(2)经济增长放缓条件下投资结构调整动力不足。近期以来对于经济增长是否会出现“硬着陆”的问题产生了较多担忧。这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宏观调控的政策重点出现偏差,另一方面,在这一判断的支持下,地方政府将很可能逐步释放对调整结构的自我约束,转而积极地促进投资,尤其是促进重化工业等能够快速实现增加值的行业投资增长。反映到数据上,近期以来高耗能行业投资无论是增速还是占比均连续出现反弹。(3)高通胀背景下资源价格改革推进缓慢不利于投资结构调整。资源价格体制改革推进缓慢一直以来是制约投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低要素价格本质上是一种鼓励重化工业、两高一资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其结果必然导致经济发展方式的粗放、对资源消耗过大和环境破坏过度,不利于节能减排任务的实现。一般而言,低物价环境是推动改革的有利时机,而高物价水平环境可能会加剧推动改革的难度。当前,通货膨胀水平连续攀升,这也对资源价格体制改革形成了较大阻力,进而阻碍了投资结构调整。

二、资金面总体紧张,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一方面,紧缩性货币政策下投资资金面总体紧张。今年以来,央行通过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基准利率等政策,货币供给增速进一步向常态回归。6月末同比增长15.9%已经连续3个月保持在16%的调控目标值以内,反映流动性回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此外,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利率从2004-2010年年底之前,除了2006年11月、2007年9月以及2010年12月的最后几天在3%-4%之间,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0.8%-2%左右,然而2011年1月下旬和5、6月,利率出现飙升,最高达到7.99%,这也表明市场流动性资金比较紧张。另一方面,数量性紧缩政策使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动用数量工具,即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得银行可贷资金规模严重受限,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中小企业,新增贷款主要流向国有企业和政府融资平台,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上升以及民间资本风险加大等问题逐步暴露出来,进而造成了资金配置在不同企业之间的不公平。

三、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障碍依然存在

“新非公36条”实施一年来,尽管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就消除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存在的障碍而言,这项工作进展较为缓慢,特别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金融、铁路、能源和市政公共事业等重点领域的改革进展缓慢。在很多领域,过去一直存在的“玻璃门”和“弹簧门”的情况依然比较严重。其原因:一是观念上对于民营企业的担心与歧视,限制了民营企业对一些领域的介入;二是国有企业利用其优势地位急剧扩张,挤压了民营企业的经营空间。部分国有企业利用自身种种优势,近年来不仅在主业领域不断强化自身的垄断地位,而且在非主业领域也大举扩张,尤其是在金融、房地产领域越来越多地看到它们的影子。在行业垄断等问题没有得到切实解决的条件下,民间投资环境难以获得实质性改善。

四、政府投资任务与融资能力的矛盾有待解决,地方政府财政风险不容忽视

“十二五”开局之年,随着地方政府投资项目不断上马,其融资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这与地方政府承担的经济建设职能过重有关,与地方政府不能举债等体制机制有关,同时也与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有关。以往,地方政府建设任务主要集中在具有明确现金流和容易回款的基础设施领域,比如高速公路等。这些领域的投资项目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BOT等方式得到资金支持,可以通过运营收费的方式还款,企业在有利可图的条件下具有参与动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民生领域投资将逐步成为政府投资的重点,这种变化既是对以往民生欠账的纠正,也是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防范社会风险的有效途径。然而,诸如普通公路、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等更具有普惠性质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的投资项目,几乎不具有现金流和回款能力,因此,融资方式主要依靠财政收入以及政府负债,这就使得地方政府融资能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

一般而言,地方政府融资能力不足的条件下,最终还是需要发债来解决。而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经颇高,审计署发布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其中融资平台公司政府性债务余额49710.68亿元,占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46.38%,部分地方的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较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规范现象也比较突出,其中有26.37%共计1734家融资平台公司出现亏损,融资平台的问题可能会逐渐暴露。因此,未来地方政府财政风险不断聚集,必须予以警惕。

五、对策建议

未来一个时期,投资调控的侧重点要以投资结构调整为主,“十二五”开局之年是否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就是要看经济发展方式是否开始转变,经济结构是否开始优化,在投资领域就是要看投资结构是否出现真正的调整和优化。与此同时,要有重点地支持中小企业,缓解其融资困难问题;深化各项机制体制改革,促进民间投资快速增长;妥善处理地方政府债务偿还问题,化解财政风险,推动“十二五”规划项目有序上马,促进投资平稳健康增长。

(一)围绕投资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1.政府投资向民生、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在民生、公共服务领域加快建设步伐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环节,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今后,政府投资应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倾斜,切实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增加投入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校舍改造;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推动全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顺利开工;加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继续改造建设县级、乡镇卫生服务设施;增加文化、体育事业、旅游业等方面的投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和体育设施建设,着力改善重点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

2.政府投资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加强中西部地区政府投资对于缩小地区差异和消除贫困作用最大。一是增加中西部地区政府投资总量,有效地改善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二是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有利于中西部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调整,优化企业投资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三是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农村的投资力度,逐步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机制,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四是继续加大对中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力度,尤其是将生态环境的重建与中西部的富民工程相结合,真正实现既改善生态环境又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双赢”目标。

3.严格限制高耗能投资,积极引导高加工度行业投资快速增长。严格落实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的节能目标,并对各地方完成情况适时进行监测和监督。强化节能和环境保护评估,依据《2011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要求,针对限制类223条、淘汰类426条所涉及的“两高一资”行业、落后产能、过剩产能的投资项目予以严格审批。积极引导地方和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推动针对《指导目录》中750条鼓励类产业快速发展,重点鼓励高加工度行业的投资实现快速增长。

(二)采取综合措施,有针对性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中,部分效益差、竞争力弱的中小企业“淘汰”是正常现象。针对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有区别地加以解决,对于落后、过剩、处于“两高一资”行业的生产能力要允许被淘汰,对于具有发展潜力和空间、符合产业政策,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中小企业要予以大力支持。

1.加强金融组织创新,完善与中小企业规模结构和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多层次银行体系。要推进政策性银行建设,发展社区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鼓励创办小额贷款公司等准金融机构,完善与中小企业规模结构和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多层次银行体系。

2.重视融资配套服务的协调跟进,推进建设企业融资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要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综合性管理机构,加大财税政策的扶持力度,健全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政策服务体系。要增强多层次的融资信用担保,加快建立企业征信体系和发展中介服务机构,推进建设企业融资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

3、发展“新三板”等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通过发展“新三板”等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的投融资链,加快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等措施,支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此外,进一步完善征信系统,实现中心小企业与国家的征信系统完全对接。

(三)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大力鼓励民间投资

尽快完善和落实各领域“新非公36条”细则,切实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限制,规范投资准入门槛,推动准入标准公开化、透明化,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通过改革行业管理体制,鼓励民间投资进入铁路、交通、能源等领域的有关工作,配合银监会做好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有关工作,积极创新和灵活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加强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服务。在资金、研发、试点建设方面给予民营企业一视同仁的待遇和支持。

(四)妥善处理地方政府债务偿还问题,积极防范地方财政风险

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的原则,妥善处理地方政府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继续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运营。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严格落实借款人准入条件,按照商业化原则履行审批程序。坚决禁止政府违规担保行为。同时要深入研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第三篇: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 问题及解决对策

专业代码:国际经济与贸易(00243)

作者姓名: 胡亚会

学 号: 200820422单 位: 商 学 院

指导教师: 刘琛君

2012年5月21日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1 Abstract................................................................................................2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1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问题..........................................2

(一)宏观层析的障碍.....................................................................................2(二)企业自身问题.........................................................................................4

三、解决对策......................................................................................6

(一)发展中国家投资为基础,不断扩大对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6

(二)调整海外投资结构,积极投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7

(三)大力推进本土化战略,与当地企业一起成长.................................7

(四)积极推进品牌战略,着力培育中国的世界跨国公司.....................8

(五)注重技术战略,形成海内外一体化的技术开发体系.....................8

(六)注重投资方式选择,加大跨国并购力度.........................................9

(七)加强对外投资促进的政策支持,创建完备的企业海外投资促进体

系...........................................................................................................9

(八)以企业主导,市场为导向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0

(九)借势借力,“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10

参考文献............................................................................................11 致谢信................................................................................................12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国际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和特征。而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中国对外投资业务,使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获得一定发展,但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尚存在投资动机不明确、整体水平不高、地区和行业分布不平衡、投资主体过于集中、缺乏政府积极引导与监管以及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论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关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分析;然后,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问题;最后,是关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宏观;企业自身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has become the world economy a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and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ortant standard and characteristic.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China's foreign investment business development, the Chinese economy further into the world economy,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China's economy and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China enterpri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ccess to certain development, but in the enterpris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here are still in the process of investment motives are not clear;the overall level is not high, the region and industry distribution imbalance, the investment subject is too centralized, lack of government actively guide and regulatory and financial service system is not perfect.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First of all, is about our country enterprise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Then, China's enterprises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inally, is about the solution of these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Chinese enterprise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Macro;The enterprise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及解决对策

前 言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举措。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政府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至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得到快速发展,中国企业逐渐成为全球直接投资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自1979年国务院允许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直发展缓慢,除1993-1994、2000-2001等年份略有增长外,其他年份流量水平普遍不高。直到2003年,开始出现快速增长势头,流量额由2003年28.55亿美元激增到2008年521.5亿美元,2010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2283家境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33亿美元,同比增长6.5%。截至2010年底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已超过2200亿美元。

从地区分布情况上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拉丁美洲,2010年末,我国在亚洲投资存量达1313.2亿美元,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量71.4%,主要分布在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澳门等。拉丁美洲为332.4亿美元,占17.5%,主要分布在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等。非洲为78亿美元,占4.2%,主要分布在南非、尼日利亚和赞比亚等国家。欧洲、大洋洲和北美洲所占总量比重较小,为2.8%、2.1%和2.0%。

从行业分布情况看,2011年末,我国第一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4.7亿美元,占总量0.8%;第二行业370.6亿美元,占20.2%,其中以采矿业和制造业所占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比重最大;第三行业为1454.4亿美元,占79%,主要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

从投资主体分布情况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类型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但国有企业仍占主导地位,截止2011年末,国有企业在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占69.6%,有限责任公司占20.1%,股份有限公司占6.6%,而私营企业仅占1.0%。

从发展状况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应处在较高的水平上。但实际上,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在总体规模上还存在一定差距。截至2010年底,我国1.2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3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2457.5亿美元,虽有所增长,但由于受资金、技术、经验、人才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发展速度慢,规模不大,与我国的发展和经济实力极不相称,因此,分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资投存在的问题,制定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思路和解决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问题

(一)宏观层析的障碍

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境外投资政策与管理体制都还来不及做出充分的相应调整,不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

1.立法严重滞后,管理体制亟须完善

尽管中国自对外开放以来,经济腾飞,海外直接投资也有大幅增长,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没有一部专门规范海外投资的法律。加入世贸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这一问题显得尤其突出。尽管商务部商务部日前出台《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将企业海外投资审批核准权利下放到地方。但是当前最主要的是国家应出台一部促进“走出去”的国家性法律,将促进境外投资提高到立法高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立法严重滞后于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海外直接投资在国内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使我国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对企业海外投资合法利益的保障不够。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管理体制方面,由于无法可依,我国的境外投资管理涉及财政部、税务总局、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国资委等众多部门,由此造成行政审批程序复杂、环节多、周期长问题,降低了企业投资效率。而且,多头管理容易造成管理和监管缺失。

与此同时,我国的投资协定更注重为“引进来”提供优惠政策,忽略了为“走出去”的企业争取平等待遇。截至2009年5月,我国已签订了127个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对促进企业海外投资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是,面对复杂的国际投资环境,我国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对争端解决机制规定有待加强。比如,需要进一步明确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例外条款,为减少贸易摩擦创造有利条件。

2.尚未建立对外投资的配套机制

目前,我国国内还没有建立起一整套适宜企业“走出去” 的工作机制,在促进“走出去”战略的融资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中介服务机制等方面,远不能适应企业走出去的要求,也没有形成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整体合力。

(1)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缺乏中介机构的有力支持。目前,我们国家本土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准远未达到提供我国对外投资服务的要求:不仅数量少,业务范围有限,而且在运营模式、业务规范、诚信和行业自律等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我国企业大型的对外投资项目几乎全部聘请有外资背景的投资银行担任财务顾问,而聘请外资中介机构可能存在泄密风险及立场不一致等问题。因此,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需要中介机构提供完善的服务和支持,进行有效的引导与协助。(2)企业对外投资出现了专业化人才储备不足的状况。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需要了解各个国家对国外投资的监管重点、标准及程序,熟悉东道国的政治制度、民族理念。既需要懂得中国企业管理经验,还要熟悉国外语言和商业模式;既要善于利用国外技术人才,也要尽快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队伍。而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掷中虽掌握了控股权,但技术与管理却由于缺乏专业人才而相对滞后。

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仅缺乏科学管理手段,相关优惠政策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引用,特别是在境外加工贸易的信贷资金和金融保障支持方面,申办难度相较大,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可以享受的商业银行信贷和扶持贴息政策没有得到完全落实。

(3)政策导向作用有待加强。政策导向作用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个是缺乏总体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在国家这个层面上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宏观系统不完备。第二个是管理创新不足。协调力度仍需加大,从中央到地方,对于对外投资都在遵循一个原则,也就是说以风险防范作为第一位,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对外投资发展。在立项审批方面,分别由中央和地方审批,贸易和非贸易性的关税也不同。项目审批程序也比较复杂,更影响了企业在海外发展的积极性,甚至本身有积极性的企业,为了提高效益,绕过了管理部门,出现了实有对外投资企业远远大于现有统计数字的现象。

(4)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和体系尚不完善。目前,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融资难、发展战略不明确、对投资国政府政策、技术政策、市场环境、人文环境不熟悉,投资风险大等诸多难题,需要政府部门在信贷、外汇、税收、保险、投资情报服务和技术援助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境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世界经验表明,企业在海外投资初期往往是靠政府促进政策的强大力量获得成功的。没有与之匹配的政策支持体系,往往难以支持海外竞争的强大压力。

(二)企业自身问题

1.缺乏国际直接投资和经营经验

从投资区域结构看,近几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布区域更为广泛,2011年底,中国的1.3万多家境外企业共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亚洲、非洲地区投资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81.4%。但是我国对外投资区域仍较为集中,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从境外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亚洲是中国设立境外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其次为欧洲,非洲位居第三。境外企业分布的主要行业依次为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及农、林、牧、渔业,其中,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占30.2%、21.9%。我国90%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投向了亚太地区,相比之下,欧洲等其他地区所占份额极小。这种过于集中的区域投资结构容易造成一些企业设点交叉重复、自相竞争的不正常局面,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2.内部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企业投资决策盲目,经营亏损严重等

当前我国“走出去”的企业中有许多企业缺乏“知己知彼”的战略分析,没有对外投资的长期发展战略和明确目标,更由于没有通过科学论证而盲目投资,直接影响了跨国经营的成功率。麦肯锡2010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过去的20年中,中国企业有67%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不成功的。商务部统计也显示,目前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我国境外兼并收购的企业只有1/3处于盈利和持平状态。如TCL集团与阿尔卡特建立的移动电话合资企业因为亏损,在合作9个月之后于2005年5月宣告解散。

3.跨国经营能力和技术水平不足

(1)国经营人才缺乏。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化管理、技术人才,是企业占领国际市场的有力武器。目前科技企业“走出去”普遍存在创新人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等问题。根据麦肯锡公司关于国际化人才需求的调查显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至少需要75000名中高级人才。而由于受企业规模、资金和研发平台所限,通过聘请、设立海外研发机构、与世界最优秀的研发机构合作等途径充分利用国际研发人才并培养自身研发队伍的机会受到一定限制。此外,我国现行的海外人才引进战略由于受国内人事制度、用人机制、社会保障、配套服务等方面内在缺陷的制约,致使海外高端人选择回国时面临工作环境、社会环境、子女教育等方面的诸多不适应,从而使我国科技型企业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困难。

(2)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还明显不足,不仅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同一些新兴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01公布的世界主要国家技术成就指数(TAI)评价体系和资料显示:世界技术成就指数最高的是芬兰,其指数为0.744。美国和瑞典居世界第二位和第三位,技术成就指数分别为0.733和0.703。技术成就指数居前十位的国家依次还有日本、韩国、荷兰、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中国的技术成就指数为0.299,排在第45位,居世界中等偏下水平。中国与处于同一类的巴西和印度相比,中国除了在中高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和平均受教育年限略高于巴西,在各方面都低于巴西;与印度相比,中国各项指标都优于印度。但是,中国与第一类国家的差距巨大,特别是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着鸿沟,在新技术传播方面也明显不足,在人类技能培养方面的差距制约着整体技术成就水平的提高。

(3)跨国经营企业信息信息不灵。对于技术寻求型境外直接投资,其直接目的就是利用技术外溢效应,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以此获取并长期保持企业技术优势。而目前中国对外投资的大部分企业中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尚未建立,国内为之服务和支持的信息也不够,与国外相比,现有的信息系统对国际信息收集和处理、和反馈功能都很弱。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的94%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其中中国香港、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占75.6%。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多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数并非技术全球领先的地区,中国对外投资的大部分企业在技术全球领先的地区中几乎都未建立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这也是跨国企业经营发展的障碍和制约。

三、解决对策

(一)发展中国家投资为基础,不断扩大对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

1.继续保持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优势

从投资区域结构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布区域较为集中。对外直接投资的很大部分流向了亚洲,占投资总量的88.1%,其中约3/4的投资流入香港地区。加上占总额近20%的拉丁美洲,对上述三个经济体的对外投资存量占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78.2%,并且有了较好的投资基础和经验。鉴于目前现状,从投资区位上看,除继续保持在亚洲地区投资的基础优势外,还应积极扩大对拉美地区,尤其是非洲地区的投资。从投资产业看,有两个方面:

(1)加快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的梯度转移。目前,中国制造业中轻纺、家电、电子、机械部门已经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相当一部分产品技术性能和质量稳定,已经相当适应国外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具备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条件。

(2)加快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发展中国家大多有丰厚的资源,尤其是拉美、非洲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条件加强合作开发有利于扩大当地市场,缓解国内资源约束。

2.加强对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力度

发达国家一直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相比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国对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所占份额极小。他们拥有世界先进的技术、管理、以及悠久的海外投资历史,这些都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首先,有一定技术条件的高新技术产业要率先进入发达国家和地区,这类产业包括电子、通信设备、航天航空、生物工程等行业,由于这些技术与外国先进技术有着较大的差距,加强对发达国家(或地区)投资,以海外公司的区位优势为平台获取世界领先技术,迅速向母国扩散,有利于加速中国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其次,已具有较为丰富投资经验和市场经验的优秀企业应积极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向发达国家投资。如海尔、华为、联想等企业都应是领先者。第三,积极鼓励企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通过海外研发中心可以雇佣大量当地科学家、工程师,从而为获得最前沿的技术信息。

(二)调整海外投资结构,积极投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仍然处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初级状态,这不仅与全球投资的产业走向存在较大差距,而且与我国目前产业发展的现状也存在较大差距。许多产业的潜能并没有在海外投资中得到释放。为此,在保持现有投资产业的基础上应加大制造业、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投资力度,形成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以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先导的海外投资产业体系。因此,在制造业中,应加强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比重,通过向发达地区投资加快获得核心技术能力。在服务业中,应加强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的投资比重,这类产业不仅能够获得丰厚利润,而且为制造业的海外投资提供服务支撑。

(三)大力推进本土化战略,与当地企业一起成长

经营当地化是海外经营成功的规律和基本原则。近年来,随着国家支持力度的增大、企业自身实力的提高,东道国的环境制约,日益成为我国科技型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需要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因此,中国企业要成功地实施全球化战略,主要表现有四方面的内容:

1.要学会本土化经营,积极融入东道国经济

跨国公司当地化经营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实施“全球公民”战略,如IBM、SONY、飞利浦等全球公司都在极力淡化本公司的民族身份。目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大多习惯于“独往独来”,这势必会造成与东道国的隔阂,不利于跨国经营。

2.树立当地服务意识

跨国公司在海外经营中十分注意为当地的服务,他们把自身利益与东道国利益有机地结为一体,这不仅为树立其全球品牌奠定了基础,也使跨国企业深深扎根在东道国的土壤。

3.积极吸引使用当地员工和管理人才

著名跨国公司沃尔玛、通用电气、摩托罗拉等企业在我国经营中,员工的本土化都在90%以上。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则几乎是从普通员工到高管人员全盘“移师海外”,这种“国内员工海外经营”的模式必将难以为继。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4.尊重当地风俗习惯,融入当地企业文化,实现共同发展

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跨文化沟通能力对于企业成功经营所起的关键作用,积极在跨文化沟通培训上投资,重视跨文化沟通策略的研究,积极融入东道国当地社会。

(四)积极推进品牌战略,着力培育中国的世界跨国公司

目前,培育世界品牌的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战略。中国跨国公司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属于典型的发展中国家中小型跨国企业。因此,加快创建和培育世界级跨国公司对于加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1.要加强产业政策扶植

国外经验证明,在发展跨国公司初期,国家实施产业政策扶植是十分必要的。日本许多跨国公司在初期阶段所面临的环境与目前我国企业非常相似,而日本政府用产业政策这双“有形的手”扶植它们度过了“襁褓”时代,成为世界品牌的跨国公司。韩国的情况也大体相当。

2.产业政策要坚持扶优扶强原则

只有扶优扶强,才能加快大企业的迅速成长,形成一定数量的世界级企业,并利用大企业的竞争优势带动中小企业走出去。

3.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

随着民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以及中国对外投资政策的鼓励,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势头会日益强劲。

(五)注重技术战略,形成海内外一体化的技术开发体系

近10年来,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研发中海外子公司的作用越来越大

近年来,跨国公司开始大量在海外设立研究开发中心,目的是把母公司的技术通过海外的研发机构更好地向外扩散,并根据当地市场条件、运用当地科技人员,对技术进行二次滚动的N次开发,子公司的技术开发成果可以提供母公司和全球其他子公司共享。

2.技术创新成果主要是通过海外子公司转化为规模经济

技术创新需要依赖于一个规模的市场,跨国公司正是通过全球子公司的生产补偿少则几亿美元,多则几十亿美元的开发费用,由此也导致跨国公司技术成果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内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外部转让的比重越来越小。

3.跨国公司在投资某种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过程,同时也建立了新的国际标准体系,这种首先获得的标准体系会在海外投资中获得极大的竞争优势

因此,应借鉴跨国公司经验调整技术战略。主要表现为,由逐步进入市场到大幅度转让技术。中国对外投资的技术投入和其进入市场同步进行。应采取十分谨慎的策略,先设立企业(小规模的),向海外投资企业适当转让生产应用技术,再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新产品的生产,相应加大技术投入,并不断地投入动态技术,当投资达到一定规模,市场占有了相当份额后,开始设立研发中心,从事既满足市场也面向全球的基础研究,由单纯的技术转让向研究开发经营战略转变。此外,应注重对技术的控制性。越是高新技术产业越是要对企业控股,愈是技术先进的企业,愈是倾向于采取独资方式。

(六)注重投资方式选择,加大跨国并购力度

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起步阶段大多采用合资方式,用以降低海外经营的风险成本,这是对外直接投资的规律,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时如此,中国企业初期的海外投资也是如此。随着对当地经营环境的不断熟悉,以跨国并购为主要手段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会增加,成为主要方式。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速度和规模都在大幅度增长。2009年并购投资占当年对外投资总额的34%。2010年上半年公布了14宗资源行业领域的海外并购交易,最大一宗海外并购交易是中石化以47亿美元的价格自ConocoPhilips购买了加拿大Syncrude公司9%的股份;另外一宗大额海外并购交易是中投公司再次投资加拿大PennWest Energy公司,累计投资额达12亿美元。这反映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目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采取积极慎重的态度。

(七)加强对外投资促进的政策支持,创建完备的企业海外投资促进体系 强有力的对外投资促进政策是企业海外投资成功的保证。世界各国为了鼓励企业“走出去”都实施了不同的促进政策。如,设立海外投资促进机构,加强财政信贷和税收政策支持等。英国不仅设立了各种行业协会,为企业的海外投资沟通信息,搭建桥梁,政府还成立了出口信贷担保局(ECGD)专门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担保和保险。正是这种完备的促进体系使企业的海外投资有了强大的后盾。目前,中国在这方面还十分欠缺。为此,首先要加强海外投资的财政信贷和税收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政策支持。尤其是对鼓励的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对国内企业关联带动性强的企业,如海外投资企业通过国内零部件采购带动了国内企业出口,应该给予更优惠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支持。二是建立政府、民间各种形式的海外投资促进机构,通过不同渠道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服务。三是逐步改革政府投资审批制度,降低门槛,鼓励各种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走出去”。

(八)以企业主导,市场为导向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扩大对外投资越来越得到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但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往往容易形成“一哄而上”,“定指标,下计划层层考核”,使本应市场推动的事情成为由政府主导的一场运动,这是中国建国以来无数教训的总结。因此,要做到科学理性投资。由于政府大力倡导,企业在对外投资中会充满热情,同时也容易产生盲目性。在中国,跨国公司“拿银子当金子卖”,而中国企业“拿金子当银子卖”,甚至“拿着金子换来一堆费铜烂铁”的也教训不少。因此,只有冷静分析判断和科学决策,才能减少风险和损失。此外,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提供服务和“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加快“走出去”的法制建设,制订涉及对外投资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并制订配套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九)借势借力,“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

“走出去”和“引进来”是中国对外开放并行不悖的两个轮子,两者的有机结合会大大提高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水平。首先,应继续通过吸收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来促进了内资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提升内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二是把我国向外资开放的市场与中国海外投资的市场进入联系起来,力争为企业扩大海外投资创造更多条件。三是与已在华投资成功的跨国公司携手进入国际市场,进行第三国投资,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在国际上的销售网络渠道和影响力,提高投资的成功率。

总之,对外直接投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是一个道路崎岖的开拓过程。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知识时代,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特别重视技术研发和自主品牌问题。企业对外投资成功与否,既与企业自身选择和决策有关,又与政府的政策和扶持相关。这就需要双方紧密合作,共同进退。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王晓红、李自杰、李耀辉.改革开放3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回顾与展望[J].国际贸易,2008,(9):38-42.[2]李敬、冉光和、万丽娟.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不佳的原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3):69-71.[3]张智.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特征及启示[J].国际经贸,2008,(10).[4]张如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3):106-110.[5]张为付.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和路径安排[J].国际贸易问题,2006,(7):105-110.[6]胡景岩、王晓红.新形势下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J].宏观经济研究,2005,(7):3-8.[7]王其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优势、特点与问题[J].国际经济合作,2004,(3):4-7.[8]张天阵、王贵民.FDI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述评[J].河南社会科学,2010,(2):78-81.[9]邹玉娟.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转移与母国技术提升[J].经济问题,2008,(4):105-108.[10]杨大楷、应溶.我国企业FDI的区位选择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3,(1):25-28.[11]赵囡囡卢进勇.对外经贸实务[J].,2011,第12期

[12]易九桂.探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选择的因素和策略[J].集团经济研究,2006,(5)[13]张天阵、王贵民.FDI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述评[J].河南社会科学,2010,(2):78-81.[14]王晓红、李自杰、李耀辉.改革开放3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回顾与展望[J].国际贸易,2008,(9):38-42.[15]李敬、冉光和、万丽娟.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绩效不佳的原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3):69-71.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致谢信

在本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刘琛君老师。刘老师从2012年年初论文导师分配好之后就一直和我们保持联系,提醒我们论文的进度。首先是开题报告的审核,然后是实习答辩以及实习报告的审阅,以及论文初稿、一稿、二稿还有最后的定稿,整个过程刘老师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也正是有了刘老师的心血,才有了这一篇您眼前的论文。

同时,感谢学院老师四年来对我们的教育和爱护,让我们从一个无知懵懂的孩子成长为已经踏上社会半只脚的青年。也感谢我的母校——————聊城大学,谢谢您培养了我四年!

第四篇:重大项目投资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重大项目投资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项城市交通运输局 张少春

重大项目投资在拉动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改善城镇基础设施、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项目在管理和建设中还存在一定问题,许多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当前重大项目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项目前期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建设单位总认为前期工作只是一种形式,审批程序更是一种关卡,以“通过制”为准则,做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时缺乏科学严谨的态度,造成项目决策走过场,流于形式。

(二)、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流于形式。在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往往对地质状况、地理环境、周边配套情况分析不够详细;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无非是据此套上一个形式,提供一个本子而己,因此比较粗糙,更没有进行多方案比较。这种情况造成有些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几乎不能成为编制初步设计的可靠依据,这就给项目后续实施工作埋下了隐患。

(三)、勘察及初步设计工作质量普遍不高。有些项目勘察粗糙、不仔细,勘察成果不能准确地指导施工图设计,造成在施工过程中大量地修改施工设计图。有些市政项目道 路、桥梁工程初步设计时,与之配套的综合管线工程、绿化工程等未予同步考虑或者就一句话带过。“概算”是初步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文件的名称,切不可误认为“概算”只是大概计算的结果。

(四)、工程监理职责不到位。一是部分建设单位不聘请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实施工程监理;有的尽管实行了工程监理,但在工程监理机构的确定上,却并没有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二是少数监理单位提供的资料不能客观反映工程实施过程的真实情况,没有真正履行他们的职责,默认施工单位随意变更工程,施工单位报什么,他们就签什么。三是有的实行同体监理,即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是隶属关系。

(五)、约束机制不健全。投资责任约束制度不完善。由于目前还没有投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的具体规定,有些单位和部门实施项目建设不进行科学论证,一些投资决策者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盲目进行大量投资,导致投资规模失控、投资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发生。同时,参与重大项目的咨询、评估、设计、施工、监理、建设管理等部门和单位,也没有纳入政府投资责任约束制度中,对这些部门和单位应履行的义务、应达到的工作标准、出问题应负的责任、如何追究责任、追究谁的责任、追究的形式、处理的标准等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责任约束制度缺失不仅不利于促进重大项目的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而且不利于项目管理效能的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着政府投资资金投入和产出的效益,更影响着政府公信力和社会管理的效率。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有很多方面,不光在于监管力量投入的不足,更在于监管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

二、加强重大项目监管的对策建议

项目监管实践证明,项目监管在督促建设项目纠正问题、改进管理的同时,还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在警示各有关方面切实加强项目管理,有效杜绝各类违规问题的发生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积极、稳妥和有效地开展重大项目监管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思考对政府投资有效监管的新模式、新方法,来解决我们在监管工作中碰到的各类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我市重大项目监管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监管力量,完善制衡机制。

项目监管涉及范围广,专业性强,责任重大,要求监管队伍必须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精干高效、依法办事、规范运作。要进一步研究理顺体制,健全机构,充实人员,逐步建立起适合监管工作特点和满足工作需要的特派员选派制度。在我市重大项目监管工作探索初期,可设立监管领导机构,成立相应的工程建设监管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重大项目监管办公室,牵头负责项目监管工作。

(二)、不断完善项目投资管理制衡机制。一要对投资中介机构的选择、使用、监督、管理及责任划分作出明确规定,建立投资中介机构和专家的责任约束机制和惩戒机制。二要改进政府投资项目实施方式,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总承包以及特许经营等模式,实行建设、管理、使用分离,明确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项目使用单位和代建人各方职责。三要探索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监管制,明确政府投资各个环节监督管理的目标和责任,理顺投资主管部门、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管职责和关系,完善重大项目监管制度,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实现对政府投资运行的全过程监管。同时,鼓励公众和新闻媒体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监督。

(三)、加强部门联动,健全信息机制。

要强化与其他部门的联合稽察工作,包括局内处室的联合监管;政府部门间的联合监管,例如邀请纪委共同参与项目监管。要实现有效地部门联动,就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处理好与局内处室的关系,确定监管、联合监管项目名单和监管整改意见,并事先与专业处室沟通,项目监管时,要争取各相关处室的支持、配合,做到良性互动;二是要处理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关系,与相关监管部门加强沟通、通力合作,与行业主管部门及时加强沟通、互相配合,做到不缺位、不越位,开展项目监管信息共享等;三是要处理好与上 下级监管机构的关系,促进系统建设。

(四)、明确目标责任,建立考评机制。

让项目单位明确目标责任,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让他们感觉到项目监管的意义不是在于找茬和制造麻烦,而是在于服务,项目监管的目的是规范项目和帮助推进项目建设,通过指导、培训、监督、整改等手段有效预防问题发生。做到在监管中指导,在监管中服务,在指导和服务中完善。着力体现“三个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项目建设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应建立长效的监管工作考评激励机制。要充分调动项目单位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项目单位自我监管的作用;要充分调动其他相关部门的积极性,找准切入口介入项目管理;要对重大项目监管工作进行考评激励,对规范守法的项目单位给予表扬奖励,对存在问题的项目单位给予批评处罚。

(五)、严厉打击违法违纪行为。必须加大查案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以查案促预防。要整合纪检监察、检察、公安、财政、审计等部门资源优势,充分履行好各自职能,形成查处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的强大合力,营造强大的反腐声势,发挥查案的震慑力。

总之,我市的重大项目监管工作虽然已经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完善,对重大项目的监管,是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工的重要保障。因此,不断完善重大项目监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工作中需要着力将各方面力量都调动起来联动起来,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的监管氛围,从而取得项目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思想认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与人员素质不断发展的成效,来达到促进重大项目建设的规范化管理,最终达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第五篇: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及对策(推荐)

在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座谈会上的发言

张庄乡沙海光

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结合我县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情况,根据我所了解的掌握的有关情况,现就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存在问题

1、部分单位重视程度不够,有敷衍应付的现象。一是认为党员干部本身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又有党纪政纪严格约束,平时在大会小会上穿插强调一下纪律,讲一讲一些反面事例,给党员干部以警示和告诫作用就可以了,不必大张旗鼓,正儿八经地开展什么专题学习教育活动。二是感觉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工作点多面广,容易造成党员干部教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有时个别主要领导往往强调工作忙,片面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时期形势风向变了,“谁的经济搞上去谁就是英雄,谁的经济搞不上去就是狗熊”,把经济建设看成必须抓好的“硬指标”,把党员干部教育看成是可抓可不抓的“软指标”,认为党员干部教育只是党的建设工作的一种辅助手段,抓多抓少效果相当,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2、一些党员干部学风不实,放松教育,对专题学习教育活动-1-

学习不够深入,避重就轻,回避问题,完全处于被动教育状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我们有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的一些党员干部共产主义政治信仰产生了动摇,有的革命意志逐渐衰退,思想空虚,不思进取;有些党员干部封建迷信思想盛行,精神萎靡消极,迷信所谓的“风水”、“宿命论”,对党的教育不以为然,特别是对党组织开展的一些专题学习教育活动积极性不高,甚至把这种教育活动视为洪水猛兽和一种“精神包袱”。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过程中一些党员干部学习不深入,蜻蜒点水,漂浮面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摆问题时回避事实,避重就轻,害怕别人了解自己的“底细”,讳疾忌医;整改措施一笔带过,遮遮掩掩,不痛不痒。有些党员干部认为,只要自己管好自己,“不求先进,但求无过”就可以了,对党的教育无所谓,学风不扎实,放松要求自己。

3、有些单位党员干部教育有装点门面,搞形式主义现象。一些单位的领导对上级布置的党员干部教育任务,不是投入精力真抓实干,而是热衷于搞虚假的形式去应付。例如:理论学习没有开展,就安排一批干部补会议记录,做假材料,并花一笔钱搞成果展,作所谓的“技术处理”,大搞花架子,蒙混通过上级的检查。工作汇报起来头头是道,写出来连篇累牍,就是没有实际效果。

4、目前党员干部教育仍然存在形式呆板现象,缺乏吸引力。通过多年的探索,党员干部教育形式越来越丰富,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多年来,我们的党员干部教育工作已形成一种固定模式:就是教育者,总是领导,掌握着真理,是要去开导人,教育帮助别人的;而被教育者,总是一般党员干部,是有思想问题的,认识是错误的,是需要领导来启蒙和训诫的,总给人有一种生硬、强制的味道。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简单地用是非对错、用我讲你听、我训你受的方法,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起到反作用,毫无吸引力,其结果是使党员干部教育入耳不入脑,厌倦这种说教,没有达到加强党性锻炼和提高认识的目的。

5、惩治教育不力,党员干部犯错误时,组织上往往重教育、重保护,轻惩诫,给一些有问题的党员干部有侥幸心理,久而久之逐渐演变成为违纪违法行为,甚至是腐化堕落成为历史的罪人。究其原因是有些单位“两手都要硬”而硬不到家,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忽视了对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的教育监督。对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员领导干部作风不实的问题,或违纪违法问题,手段不够,机制不活,“口硬心软”,惩治不力。由于缺乏有效的教育监督,滋生了一些腐败现象的发生,群众深恶痛绝。

二、对策及建议

1、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党员干部教育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的、长期性的工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的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2、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加强对广大

党员干部的理论教育,提高他们的素养;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使他们胸怀大志,诚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于律已,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律”,经得起名利、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好自身建设,自觉接受党的教育和监督。

3、坚决克服一切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把党员干部的教育作为“硬性指标”来抓,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完善领导“责任追究制”,采取政绩与党员干部教育成效挂钩的办法进行考评,对于那些抓党员干部教育工作不力,党员干部思想混乱,问题多,有违法乱纪行为的单位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不予提拔重用,并且要严格追究领导者的责任。

4、严格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制度。首先,各级主要领导要带头落实好党员干部教育工作各项制度,不仅要以身作则做好理论学习的表率,而且要经常研究、部署、督促和检查党员干部教育工作。其次要坚持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与使用干部相结合的制度,把理论学习考试考核与干部的提拔任用资格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凡是没有取得党员干部教育任职资格证的党员干部一律不予提拔重用。进一步端正党员干部自觉接受教育的态度,增强党员干部学习受教育的积极性。

5、党员干部教育要克服呆板的说教方式,要采取多种有效途

径,使之更加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党员干部教育工作是讲道理,提高思想认识,预防犯错误的工作,其目的是要收到实效。无论灌输哪种道理,无非是要帮助党员干部提高认识,解开疙瘩,抚平情绪,认清方向,这本是一项很有人情味的工作。但是,如果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生硬、强制的方式,不仅失去了人情味,而且还使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在党员干部教育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从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方式入手,解决具体问题,最好是多采用如:寓教于乐、讨论式、探索式等等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以平等的地位和态度,在切磋交流中共同寻求正确的答案,促进双方思想觉悟的提高,以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的目的。

6、要把党员干部的教育同加强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和惩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和惩防力度。一是要扭转对党员干部“重使用,轻管理或管理不力”的状况,避免一些有才华的党员干部违法犯罪,闹出“红人落马”的悲剧;二是要畅通监督渠道,形成监督网络,建立起全方位的监督机制,促进党员干部监督管理经常化。要把党内监督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把上级监督、同级监督、下级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体系。三是要扩大监督范围,把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工作从“八小时”之内延伸到“八小时”之外,从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社交圈,切实做到,无论我们的党员干部走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工作就实行

到那里。同时,不仅要把党员干部教育与党员干部的考察提拔任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还应该建立领导干部逐级谈心制度,以便及时了解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或者提醒警示勿犯错误。既注重正面教育又要注意加强反面教育。严厉惩治违法乱纪的党员干部,定期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做到警钟长鸣,坚决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先锋模范作用。

2009年5月21日

下载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财政农业项目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财政农业项目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湖南省石门县为例 漆雅静、渫颖 “增加农业投入,提高项目效益”,是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主旋律。围绕“如何做好国家财政农业项目投资......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境外投资政策与管理体制都还来不及做出充分的相应调整,不利于我国企......

    学生会存在问题及对策

    学生会存在问题及对策 学生会存在的问题: 1. 人员流失,我想任何一个社团都不能避免这个问题。然而为什么会有干事突然间就不出现了,突然间就不来开例会了呢? 2. 部长团以及干事......

    宿舍存在问题及对策

    宿舍存在问题及对策一、通过这几个月我的观察,发现在宿舍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生不按时作息。上网、大扑克下棋、玩游戏机的现象屡屡发生,缺乏充足的睡眠保障,......

    企业文化存在问题及对策.

    企业文化存在问题及对策 企业文化建设过于追求外在的东西而忽略精神内涵。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行为层、精神层。有些企业从走廊、办公室、到各车间的墙上......

    信访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一、存在问题:《信访条例》贯彻实施以来,我县信访工作按《信访条例》的规定健康有序的开展,但同时我们出应看到存在的问题:1、信访工作秩序和办理程序,尤其......

    公房存在问题及对策浅析

    当前直管公房存在问题及对策浅析直管公房一般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机关所属的房产经营管理机构直接管理的公房,近年,县房管部门将在我镇范围内的部分直管公房产权移......

    浅析西部贫困山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西部贫困山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阅读727次 2007-09-01 浅析西部贫困山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赵静特 发布时间:2006-11-5 18:31:47原出处:彝族人网摘要:贫困山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