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研组总结 - 上海市松江区古松学校(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3 08:08: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教研组总结 - 上海市松江区古松学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教研组总结 - 上海市松江区古松学校》。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研组总结 - 上海市松江区古松学校

2012学年第二学期小学语文教研组总结

光阴荏苒,又一个充满挑战的学期即将结束。本学期,语文教研组的工作,在全体语文教师密切配合下顺利开展。本学期一共组织了10次活动,全体语文教师立足工作岗位,团结协作,教书育人。现简要总结如下:

1、认真学习、用心备课

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教师,学习是很重要的,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努力提高理论水平。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以指导教师的实践工作。备课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我们各年级老师认真备课,尽量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出本班学生特点,备出新意。特别是中年教师,经常将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多年的教学积累心得与年轻教师共同分享,不断完善备课、上课。我们教研组教师还时常写反思,写随笔,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争取教学相长。

2、积极参与活动,提升教研组形象。

上课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本组教师努力上好每一堂课,争取人人上公开课,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寻求知识。我们每一位老师都精心设计教案,积极备教材,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跟踪听课,人人参与评课,帮助她们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另外,对于外面的公开教学我们都尽量调课去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校为教师创造听课和参加各种学术研讨活动的机会,并要求出去听课的老师回来传达会议精神和上汇报课。当然,通过这些活动也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在语文教学方面还有诸多不足,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语文文学功底、文学素养及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力度。平时更应该注重语文课堂教学的资源整合与方法创新,驾驭好每一节语文课堂教学,把语文知识学“活”、用“活”。

为了突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正确运用,我们在课堂中强调要让学生多一点自己学习的时间,尝试用多种方式教育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对学习规律的尊重和对学习方法的重视。通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等层层递进的互动环节,促进教与学之间、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间的多项交流,使每个学生能自觉主动地感知教学的新内容,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己,培养综合素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重视后进生,有针对性辅导

本教研组教师认真对待每一次月考,月考后认真反思,并进行质量分析,在教研活动时交流,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对于辅导工作非常重视,不仅对优生加以辅导,使之提高更快,对于后进生,也很认真的有针对性地辅导,使他们赶上班中同学前进的步伐。“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这是我们全体语文组老师们的指导思想。我们是这样想的,同样也是这样默默无闻地做的,努力朝这个目标再进一步。

2013.6

第二篇: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2005)松民二(商)初字第685号

原告上海市金石律师事务所,住所地上海市东方路800号2603室。

法定代表人唐勇,主任。

委托代理人张明,该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上海宏骏建筑装璜实业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莘莘学子创业园B座10号。

法定代表人徐俊,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孙智平、孙勇平,该公司工作人员。

原告上海市金石律师事务所诉被告上海宏骏建筑装璜实业有限公司委托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05年6月28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审判员朱金彪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因被告下落不明,于2005年7月5日转为普通程序审理。本案于2005年10月10日公开开庭进行了第一次庭审,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张明到庭参加诉讼。本案于2005年10月31日公开开庭进行了第二次庭审,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张明,被告的委托代理人孙智平、孙勇平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2003年6月18日,原、被告签订《聘请律师合同》1份,合同约定由被告委托原告为被告与上海白鹤房地产开发公司、上海山鑫工贸公司纠纷一案的一、二审代理人,代理权限为特别授权,合同第5条约定,该案以办理结果收取律师费,若该案执行标的在550万元以内,则被告向原告支付律师费50万元,超过550万元,按超过部分的30%向原告支付律师费。合同签订后,原告按约履行了合同义务,二审终审判决上海白鹤房地产开发公司支付被告650万元。但被告收到上海白鹤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钱款后未支付原告律师费,故原告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支付原告律师费50万元。

被告辩称: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的律师仅参加2次庭审,要向被告收取50万元,属不合理收费,应按照律师收费标准收取律师费,被告是在受原告欺诈的情况下签订合同的。原告提供证据及被告对证据的质证意见如下:

1、《聘请律师合同》1份,证明原、被告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合同第5条对律师费的收取作了明确的约定;被告质证后认为,对合同无异议,但其是在受原告欺诈的情况下签订合同的;

2、(2003)沪二中民二(民)初字第70号、(2004)沪高民一(民)终字第9号民事判决书各1份,证明被告与上海白鹤房地产开发公司、上海山鑫工贸公司一案最后胜诉;被告对原告提供的上述证据无异议;

3、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代管款收据(复印件)11份、证明被告与上海白鹤房地产开发公司、上海山鑫工贸公司一案胜诉后,被告已经收到了部分款项;被告对原告提供的上述证据无异议,被告已经收到执行款200多万元;

4、上海市静安区律师收费价目表1份,证明律师和当事人可以协商收费;被告对原告提供的上述证据中的规定表示不清楚。

被告未向法庭提供证据。

经审理查明:2003年6月18日,原、被告签订《聘请律师合同》1份。该合同约定:被告与上海白鹤房地产开发公司、上海山鑫工贸公司因代位权纠纷一案,聘请原告的律师出庭代理;原告接受被告的委托,指派张明律师为被告与上海白鹤房地产开发公司、上海山鑫工贸公司因代位权纠纷案的一、二审代理人;合同第5条约定:原、被告协商一致,按办理结果收取律师费,若本案执行到标的在550万元以内,则被告向原告支付50万元律师费,若本案执行到标的超过550万元,则超过550万元以上部分按超过部分的30%向原告支付律师

费。合同同时对有关事项作了相应的约定。合同签订后,关于被告与上海白鹤房地产开发公司、上海山鑫工贸公司因代位权纠纷一案,原告的律师张明作为被告的委托代理人参加了一审、二审的庭审。2004年3月19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以(2004)沪高民一(民)终字第9号民事判决书,终审判决上海白鹤房地产开发公司支付被告650万元。嗣后,经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执行,上海白鹤房地产开发公司已支付被告200多万元。

本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是《聘请律师合同》中对收取律师费的约定是否合理?原告是否存在欺诈?

本院认为:原、被告于2003年6月18日签订的《聘请律师合同》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未违反法律,本院依法确认《聘请律师合同》合法有效。原告按合同的约定已经履行了自己的义务,被告的合同目的已实现,合同约定的被告向原告支付律师费的条件已成就,因此,被告应当按合同的约定支付原告律师费。被告辩称的原告收费不合理及原告欺诈被告的意见,缺乏依据,本院不予采信。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上海宏骏建筑装璜实业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上海市金石律师事务所律师费50万元。

案件受理费10,010元、财产保全申请费3,020元,合计诉讼费13,030元,由被告负担(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交付本院)。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当事人上诉的,应在递交上诉状次日起七日内按本判决确定的一审案件受理费同等金额向本院预交上诉受理费。逾期不交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

审判长 朱金彪

审判员 顾国华

代理审判员孙禄君

二OO五年十一月十一日

书记员朱欢

第三篇:上海市松江区十二五规划 全文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和“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之年,也是上海世博会举办之年。一年来,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手抓迎博办博工作不动摇、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不放松,全力推进办世博、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按照区委提出的“五个确保”的要求,完成了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发展指标和任务。

(一)大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积极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步提升制造业能级。确立智能电网、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先进重大装备四大产业发展方向,其中智能电网、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已经获得市认定。强化区区合作、品牌联动,漕河泾松江高科技园区建设全力推进。提升传统产业能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点,成为全市首批实践区;启动沪松公路沿线整治和开发,莘莘学子创业园等传统产业区功能提升改造前期准备有序推进。全年主动调整劣势企业266家,腾出土地2826.5亩;五年内累计已调整820家,腾出土地12012.5亩。制定关于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措施,设立和争取科技创新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全面加速,全区已有小巨人企业3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0家。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活动,推动企业改制上市,锐奇工具在创业板上市;全年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11.56亿元,同比增长67.9%;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12.45亿元,企业融资难得到有效缓解。加快服务业发展。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已经成为市郊重要的休闲度假基地,辰山植物园建成开园,西佘山实行免费开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旅游巴士建成运营,天马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游客802万人次,同比增长49.6%;实现旅游收入50.1亿元,同比增长52.8%。进一步优化商业布局,加快培育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规划方案基本形成,广富林文化展示馆项目进展顺利。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和市推进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各项规定,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0.04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5%,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全区经济在加快转型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00.48亿元,可比增长15.8%,比“十五”末增长97.3%;工业总产值4337.61亿元,同比增长29.3%,比“十五”末增长103.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2.16亿元,同比增长16.4%,比“十五”末增长124.6%;财政总收入233.7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33亿元,同比增长14.9%,“十一五”期间年均增幅分别达到13.5%和15.1%。

(二)圆满完成迎博办博松江任务,城市建设和管理再上新台阶。我们举全区之力,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协调一致,善始善终做好各项工作,圆满完成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和世博会松江各项任务,为上海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作出了积极贡献。城市运行秩序井然。深入开展“三五”集中行动、区市民巡访团巡访等活动,进一步规范跨门店经营和户外广告,加大违法建筑查处力度,全力开展铁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沿线环境整治,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在迎博测评中泖港镇连续9次位列全市各镇第一、方松街道先后2次位列全市街道第一。安保工作严密细致。加强口岸查控,圆满完成佘山专项工作和世博安保任务,公安沪昆高速公路枫泾道口工作组被评为上海世博会全国先进集体。强化食品安全监管,7个定点中心厨房为世博园区安全提供食品3226吨。外事和接待工作扎实周密,完成13个结对参展方国家馆日、荣誉日和特别日的观众组织。舆论宣传和社会动员积极有效。全区近11万志愿者辛勤奉献,为世博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城市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强。松江新城总体规划再度修编,“两规合一”全面落地,完成一批控制性详细规划,松江新城率先初步建成,南部区域为新一轮发展拓展了空间。克难攻坚,高效完成松江段动拆迁任务和松江南站11个配套项目,确保了沪杭高铁顺利通车。80万伏特高压、松卫公路新建、人民北路延伸、嘉松南路改建等一批重大工程竣工。以轨道交通9号线南延伸全面开工为契机,加快老城改造步伐。松江体育中心站地下停车库启动建设,完善地铁上盖物业规划方案,启动上海实验电炉厂等地块改造规划论证。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动拆迁全面推进,市河两岸治理稳步实施。松江工业区二期和3个小区积水点改造竣工,完成6426户居民天然气改造,已建成50家标准化菜市场。乐都路架空线入地工程竣工。完善公交线网,实行城区内公交线路单一票价,市民出行成本降低,日均客流量同比增加4.8万人次。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加强水源地保护,完成松江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技术改造,松江东北部污水处理厂二期开工建设。小昆山水厂建成试运营,水质深度处理设施在市郊率先启用,居民饮用水水质全面提升。成立区应急救援支队,加强防空防灾和气象能力建设,被评为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单位,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三)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全年农业总产值19.13亿元。深化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经营,完善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全区家庭农场达到960家,经营面积11.89万亩,占全区粮田面积的73%;其中种养结合家庭农场37家。探索建立“机农结合”互助模式,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坚决落实市政府下达的菜地种植面积及上市保有量计划,全力保障蔬菜等农副产品供应和价格稳定。休闲农业进一步拓展。制定出台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实施意见,加大土地整治复垦力度,成功创建全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模范区。出台有关土地出让净收益区域统筹和土地复垦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初步形成了实施方案。小昆山镇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进一步改善。实施“百镇千村”清洁保洁行动,整治黑臭河道、村沟宅河83条(段),改造农村危桥62座,完成2847户村庄改造工程和18个村改居地区环卫设施改造。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实施以来已完成培训6469人,宣传普及79938人。加大专业农民培训,五年累计培训19150人,农民就业技能得到提升。积极推进“难点村”治理,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完善老年农民退养补助政策和土地退养政策,五年内农保养老金标准由每月69.3元提高到359元,征地养老生活费标准由每月320元提高到680元。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实时结算系统,投保率达到100%。农民健康体检费用补贴从每人60元提高到120元,全年共体检39906人次。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预计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381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126元,同比增长10.8%和11%,分别比“十五”末增长70.6%和65.8%。

(四)统筹解决民生问题,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把促进就业放在民生工作的首要位置。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五年新增就业岗位21.5万个,新办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1930户,帮助成功创业1266人。开通松江大学城人才服务网,积极搭建公益招聘平台,健全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安置机制,开展就业援助和春风行动,帮助一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人员、长期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获得就业岗位。泗泾、泖港、永丰等街镇完成“万、千、百人就业项目”整合试点。全面贯彻劳动合同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签约率,工资集体协商覆盖20.5万人,成立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土地换保障,五年内37439名涉地农民落实镇保。扩大综合保险覆盖面,外来从业人员参保数达到439733人。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全区已建成131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受益面进一步扩大,已有307户家庭享受廉租住房补贴。加快大型居住社区建设,泗泾拓展基地成为全市首批入住基地,完成第二批大型居住社区规划选址,泗泾洞泾基地启动建设。完善社区市民综合帮扶,加大慈善救助力度,全年发放各类救助金额8900万元。深化为老服务,新建一批老年活动室,全区已有养老床位4060张,为7234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落实各类优待抚恤政策,双拥优抚工作得以巩固。加强救助管理,全年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等各类对象914名。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成功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

(五)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公共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引进优质资源,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合作创办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松江一中创建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通过中期评审,新疆班开班。将农民工同住子女学校纳入区域教育管理体系,全面完成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三年行动计划,41065名学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推动职业技术教育与产业经济联动发展,上海城市科技学校被推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学校。发展终身教育,成立全市第一家开放学院。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启动新一轮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工作。卫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完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投入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绩效考评机制。继续实行基本药品零差率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全年近258万人次享受优惠,减少药费支出1680万元。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完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城区建设和爱国卫生工作全面推进,加强重点疾病防控,完成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任务。完成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经过五年卫生综合改革实践,卫生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各级医疗资源利用率逐步提高,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得到提升,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显著缓解,医患关系明显改善。文体事业健康发展。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有序推进,全区已有6家建成启用,其余9家正抓紧建设。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原创歌曲《永远在一起》获得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积极推进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被授予全国突出贡献集体奖。成功举办佘山元旦、重阳登高和端午龙舟赛等系列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已建成13个社区公共运动场、22个健身苑和424个健身点。民族、宗教、档案、地方志、外事、侨务和对台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国资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完成183户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其中100户企业基本完成关停并;106家委办局下属企业实现政企分开,初步建立国资国企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国有资产资本控制机制和业绩考核制度,松江民生村镇银行经营效益位列全国村镇银行第一。设立6.29亿元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资金,探索股权多元化经营模式。深化农村集体资产改革。继续完善新桥镇集体资产改革实践,推动中山街道改革试点,成立了首家工商注册的中山地区农民集体资产联合社。加强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政府理财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乡财县管”、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电子集中采购等试点改革有序推进,规范和加强政府性投融资监管。坚持内外并举,加强招商引资,全球500强企业采埃孚亚太区总部和研发中心落户松江,全区已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09家;五年累计引进合同外资38.16亿美元,实际到位31.48亿美元。有效引导企业稳定出口创汇,预计全年完成出口创汇400亿美元,同比增长42.4%,比“十五”末增长153.5%。进一步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年新增民营企业11821户,同比增长47.3%;五年累计实现税收363.68亿元。完成对口支援都江堰龙池镇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启动对口支援新疆巴楚县工作。深化与国内外友好城市的合作和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七)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贯彻落实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部分地区启用一门式平台系统办理业务。社区综合保险实现全覆盖,社区资源逐步向居民共享开放。深化“两个实有”,积极探索实有人口长效管理机制,推进标准化人口综合管理工作站建设。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松江工作全面展开。深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模式,已与98个外省(市)区、县签订双向互动协议。加强出生缺陷一级预防,为2500多对新婚夫妇开展优生健康知识培训,全区婚检率达80.1%,名列全市第一。被推荐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区。社区家庭文明指导中心建设推进顺利,完成28290名妇女培训。加强社区红十字服务,推进博爱村(居)委会创建工作,完成1228名救护员培训和10544名群众的救护知识普及培训。加大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五年累计完成农民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165141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有序受控。完成“五五”普法,“法律六进”工作继续深化,大调解格局逐步完善。坚持区领导联系基层制度,加大疑难信访化解和领导下访、包案工作力度,一批突出矛盾得到有效化解。严格落实校园安保措施,农村平安创建工程顺利开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稳定有序。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政府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政府标准化管理工作,政府42个部门全部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审核认证。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作用,28家企业协会实现政社分开。积极推进告知承诺和网上并联审批,完成国家电子政务综合试点,建成网上办公门户。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行政执法行为不断规范;加大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政府合同法律审核制度入选市“依法治理”十佳优秀案例。积极探索公职律师队伍建设。扩大政府信息公开,全年主动向社会公开信息4369条。政风行风测评向基层站所延伸,加强政务公开检查,开展区级机关绩效评估。完善财政资金和公共资金监管系统,实现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推广应用全覆盖。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团体、国有企业“小金库”和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检查,重点部门、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资金监管和审计力度进一步加大。探索科级干部考核和选拔任用管理办法,推进科级干部跨部门、跨系统竞争上岗,公务员素质稳步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上海办好世博会、松江加快自身转型发展等重大考验,全区人民齐心协力、砥砺前行,取得了新的成绩,确保了“十一五”发展目标的顺利完成。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松江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松江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松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松江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和挑战,工作中还有不少不足和薄弱环节。一是改革创新的毅力和推进能力亟待增强。松江已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转型、社会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碰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研究还不深,推进改革的办法、途径也不多。二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亟待加大。经历国际金融危机,松江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工业面向国内生产占比偏低,较多企业处在产业价值链低端,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有待加强,经济的抗风险、抗波动能力有待提升。三是新形势下协调平衡群众利益、解决民生难题的能力有待提高。面对社会利益多元、社会组织多样、社会矛盾凸显,我们在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时,考虑还不够深,谋划不够细,民生政策的连续性、系统性还不强。四是人口规模和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刚性约束日益凸显,商务成本攀升,人口老龄化加快,应对人口激增准备不足导致公共资源配置不够,人口综合管理的办法不多,有效性、针对性还有待增强。五是政府自身建设需要加强。政府职能转变任务仍十分艰巨,政府部门工作方式方法亟待改进,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高,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主动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1年主要任务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当前,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复苏,但影响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但宏观管理中“两难”问题增多。松江正处于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既要增强机遇意识,善于用好机遇,又要增强忧患意识,切实防范风险,努力开拓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九届市委十三次、十四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三届区委十二次、十三次全会部署,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贯穿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各环节,深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全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改革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加强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为松江“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建议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8%,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下降,环保投入相当于生产总值的3%,新增就业岗位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以内,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十方面的工作:

(一)下大力气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水平,鼓励和引导提高核心竞争力。利用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有效引导和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加快老工业小区整体改造和莘莘学子创业园功能提升,推进松江出口加工区功能叠加,推动松江工业区向国家级综合型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转型。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企业,重点建设智能电网、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先进重大装备四大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佘山环球企业中心和时尚硅谷等项目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完善延伸产业链,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提升服务业质量。推进天马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和漕河泾松江高科技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总部经济、专业服务等服务业。主动对接虹桥商务区,以沪松公路沿线整治和开发为引领,推进东北片地区的经济转型。深化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综合服务和配套功能,启动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加快广富林文化展示馆建设,基本建成广富林博物馆。加大会务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介力度,促进商、旅、文、体、农融合发展。积极推进特色商业街、社区商业、中华老字号品牌建设。加强市场监管,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完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健全家庭农场扶持政策,大力推进秸杆还田、种养结合,强化农资、农机、农技服务。落实市政府下达的蔬菜种植面积和上市保有量计划,加大资金补贴和设施建设力度,确保蔬菜供应和价格稳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实施农田灌溉泵站改造。推进泖田生态园建设。加快推进横山粮库迁建和老旧粮库改造。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上市前农兽药残留批批检测措施。

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持续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切实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监督管理。对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65%的节能标准。完成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着手制订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配合市开展黄浦江上游水源一级保护区清拆,积极推进二级保护区所有排污口纳管。建成松江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启动通波塘南段等一批景观河道建设。实施垃圾填埋场终场覆盖、绿化种植等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积极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试点,启动生活垃圾焚烧厂规划建设。加强截污纳管,强化重点排污企业的环境监管。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加强源头污染控制。

(二)加快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鼓励支持企业设立技术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努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步增长机制,推进公共创新平台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搭建科、银、企合作平台,探索科技与金融结合。深化产学研合作,组建研发联盟,提升科技合作水平。充分发挥松江大学城优势,鼓励大学师生创新创业,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

加快推进人才高地建设。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以人才需求目录为导向,加大引才引智力度,培养和引进一批科技创新人才、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才。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在住房、子女就学、就医等方面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扩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搭建高校毕业生人才服务平台。

(三)加快建立健全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大力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

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巩固和放大世博管理效应,加快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完成全区“十二五”规划纲要与各专业规划的衔接工作。认真编制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和各专业规划,加快新城、园区、大型居住社区及新农村建设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强化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管理,推进管线综合规划。完善网格化管理常态长效机制,推进人口稠密地区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试点。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区域公交枢纽规划,加快轨道交通沿线公交换乘站点和城区港湾式候车点建设,推进松江大学城站P+R停车场对社会开放。围绕“科技防范示范城”创建目标,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城市图像监控系统布局建设,建立全时段监控、全区域覆盖的城市科技防范体系。

全力维护城市安全。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建立和完善城市公共安全体系,逐步提高城市运行的安全度。突出政府监管责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健全公开、公正、公平的招投标交易市场,坚决禁止转包和违法分包。探索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机制,加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防控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启动区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完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切实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完成松江新城总体规划修编报批,启动南部区域建设,拓展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推进轨道交通9号线南延伸工程。继续推进沪杭高铁各项配套工程。配合推进金山支线、电网建设等国家和市重大工程。加快松卫公路二期、九新公路、卖新公路、松蒸公路、沪松公路拓宽及人民南路、辰塔路南延伸工程建设。推进供水集约化,关闭、归并小昆山水厂服务区域镇级水厂,启动车墩水厂建设,进一步提高供水水质。深入推进防空防灾一体化,启动中山中路休闲绿地、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两处人防工程和新城区室外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加快老城改造步伐。推进戴家浜、保养场地块改造,实施上海实验电炉厂、黑鱼弄等地块动拆迁,完成12万平方米旧住房整治和2万平方米危旧房修缮,探索直管公房、不成套公房改造试点,不断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推进轨道交通9号线南延伸沿线同步建设项目,加快松江体育中心站地下停车库、文化综合大楼工程建设,启动乐都路汽车站搬迁改造,着力解决老城区道路拥堵现象和居民区停车难问题。推进尚书坊文化园等建设。加快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性开发,仓城地区重点推进“一河一路一点”项目改造;府城地区重点推进云间路改造。

(四)加大“三农”工作力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稳步推进集镇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优化调整建设用地布局,调控集镇发展规模。加快老集镇改造步伐,统筹资源配置,完善功能配套。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积极推动自然村落归并,有效引导农民进入小城镇居住。合理配置集镇建设用地指标,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深入推进小昆山镇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实施危桥改造工程,强化城区与镇村交通联系。深入开展“百镇千村”清洁保洁行动,切实提升农村环境质量。推进农家乐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完成3000户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对专业农民生产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科学种田和养殖水平,稳步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全面推进新农保试点,提高农保养老金、征地养老生活费标准和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报销额度。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合理界定事权的基础上,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区与镇、街道、园区财政管理体制,调动地区发展积极性。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增加一般转移支付规模,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管理。

(五)远近结合、统筹兼顾,更加重视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促进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援助,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稳定就业。全面落实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机制。加强就业指导和政策扶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拓宽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困难人群就业渠道。强化劳动保障监察,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落实涉地农民社会保障。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外来从业人员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面,稳步推进综保转入城保。进一步落实医保总额预付制,完善医保服务体系。建立居民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完善分类救助政策。贯彻落实国家、市稳定物价的各项措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健全养老服务体系,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为7500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新增养老床位300张。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开展全国残疾人“阳光家园”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管理、运营机制,新建公共租赁住房64万平方米。加快推进动迁安置房建设。着力解决最困难市民的住房问题,提高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比例。落实市经济适用房相关政策,加快推进大型居住社区及其配套建设。贯彻落实调控措施,强化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六)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深化国资国企开放性、市场化重组。组建区国有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积极构建进退有序、流转顺畅的国资流动体系。探索国有公司多元化经营,推进国有资本向工业地产、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及沿线开发、旅游、商业、产业产权投资等领域集聚。积极履行出资人职责,进一步完善国资国企监管体系,建立科学的企业经营管理和专业人才选拔任免机制。加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增强国资国企发展后劲。

深化农村集体资产改革。推广新桥镇和中山街道集体经济股份化改革试点经验,稳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经营与管理,规范资产收益分配,确保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制定集体土地经营管理办法,提高使用效益。

促进非公经济加快发展。创新服务方式,加大扶持力度,着力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准入、资金融通、自主创新、人才引进、项目审批等突出问题。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创业型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改制上市,促进企业做强做大。

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引导外资投向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适应内外需求,用好两个市场,引导企业大力拓展国内市场,优化外贸结构。继续做好巴楚、马关、丘北、定日的对口支援工作,落实都江堰龙池镇灾后援建长效合作机制。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深化与国内外友好城市的往来合作。

(七)顺应人民群众需要和期盼,进一步发展社会事业 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坚持育人为本、促进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实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扎实推进强师兴教计划,完善绩效考核,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松江一中力争创建成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启动教育中心建设。推进职业技术教育与产业经济联动发展,整合终身教育资源,办好办实开放学院。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规范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管理,加强对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监管。

继续深化卫生综合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加快区中心医院、泗泾医院等医疗机构建设,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推动区中心医院上等达标。加强卫生人才学科建设,不断提高卫生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体育、人口计生、妇女儿童等社会事业。开展全民健身年活动,举办区第四届运动会,全力做好国内外重大赛事的服务保障工作。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巩固人口计生综合改革成果,健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长效机制。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全面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开展优生促进工程,加强人口早期教育和独生子女社会行为培养,提高人口素质。继续推进妇女儿童、红十字事业发展。完成松江烈士陵园改建工程,努力再创全国双拥模范城。

(八)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大力传承办博精神,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倡导全社会普及文明礼仪,逐步革除市民不文明陋习,提升市民素质,促进城市文明。加大科普宣传针对性,启动区民防科普教育馆建设,扎实推进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管理和利用,加大文化队伍建设和优秀文化项目的培育力度,不断挖掘、传承和弘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举办松江建县1260周年及《平复帖》邮票发行纪念活动,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发挥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作用,加大对区内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整合区域文化资源,推进泰晤士小镇创意产业集聚区、仓城胜强文化创意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整顿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创造繁荣有序的环境。

(九)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制订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成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无线信号覆盖,启动“城市光网”建设,光纤入户实现城镇区域全覆盖;完成“无线城市”三年工作目标。稳步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基本完成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整合。推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大力营造可信可靠的信息网络环境。

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积极运用新兴网络和信息技术,推进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加快推进城市交通智能化,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完成教育专网建设,建立数字化校园建设评估体系。启动市健康信息网工程松江试点,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强化政务信息共享,深化法人领域电子政务应用,推广办公门户应用,完成企业行政审批平台建设。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一步推进“两化融合”实践区工作,完善“两化融合”项目管理。加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继续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推动信用产品在政府、企业间的应用,引导企业增强信用意识。

(十)加强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健全社区管理服务网络,规范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完善社区居民生活服务体系。继续推进社区综合保险。加强住宅物业管理和业委会建设,激发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两个实有”全覆盖常态长效机制,加强户籍人员居住地服务和管理。研究制定人口综合管理办法。深入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落实社区注册志愿者制度,推进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

鼓励社会各方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社会和谐。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积极做好对台和侨务工作。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分类指导,鼓励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服务水平。

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大力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制度,深入推进“法治城区”创建工作。启动“六五”普法,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进一步拓宽人民调解领域,夯实安置帮教基础。加强和改善信访工作,完善重信重访、第三方参与信访、信访核查终结等制度,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着力构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平台联动机制,防范和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关于《上海市松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区委、区政府对制定“十二五”规划工作高度重视,早在2009年就部署前期研究工作。在全区开展“十二五”规划大讨论,努力使规划的编制过程成为凝聚人心、形成共识、探索思路、解决难题的过程。三届区委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关于制定松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区政府据此制定了《上海市松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批准后,颁布实施。下面,我就两个问题作简要说明。

(一)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考虑

“十二五”期间,是松江深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全面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纲要(草案)》根据区委《建议》,立足“十一五”发展基础,着眼“十二五”发展形势,提出“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

“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和建设“四个中心”的总体要求,紧紧把握虹桥商务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以松江新城功能完善为核心,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坚持以民生保障为根本,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初步建成工业经济发达、服务经济繁荣、新城功能完备、环境生态友好、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的现代化新松江。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松江,既是市委、市政府对松江的明确要求,也是松江人民的殷切期盼。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松江站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把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切实做到以创新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十二五”发展要贯彻六个基本要求,这就是必须切实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必须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必须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必须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十二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经济结构和效益不断优化,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乡更加和谐,环境更加优美,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纲要(草案)》还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主要目标和40项具体指标。一是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二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明显改善,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区生产总值增幅,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3%。三是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质全面提升,现代化基础设施框架初步形成,城市文化软实力全面增强。四是民生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新增公共租赁住房320万平方米以上。五是生态条件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提出上述目标的主要考虑,体现市委、市政府对松江的战略定位和要求,与2020年松江要基本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松江目标相衔接,适应发展转型的要求,更加突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科技创新、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体现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

(二)“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纲要(草案)》提出了八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下面,作简要说明。

科学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松江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为主的外延式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我们要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科学发展的主题下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不再片面追求速度,把重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放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放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上来,走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一是突出全面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提升制造业能级,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形成二三产业共同驱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二是突出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三是突出城市建设和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建管并举、管理为重、安全为先,加快把世博经验转化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加快城市化进程,着力打造上海第一个功能完善的郊区新城。四是突出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发挥新城和集镇对农村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集镇和新农村建设。五是突出可持续发展,把节能减排放在重要位置,推行低碳发展模式,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建设。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形势

一、“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松江发展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自身发展转型的挑战,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为“十一五”乃至更长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诸多外部环境不利影响,松江实施了一系列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全力保增长、调结构,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总量较快增长。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900.48亿元,年均增长13.2%(图一)。全区实现财政收入233.7亿元,年均增长13.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33亿元,年均增长15.1%。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98.35亿元。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期末的1.6:71.1:27.3调整为“十一五”期末的0.9:68.1:31.0。在复杂的环境下能保持较快增长,成绩的取得十分不易。

工业不断做到做强。201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4337.61亿元,年均增长15.3%,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例达到七分之一(图二)。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584.01亿元,年均增长11.1%。预计实现工业利润150亿元,年均增长20%。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75%,高新科技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9.3%,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主导产业获得长足发展,五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80.7%。园区内工业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80%,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体现。“十一五”时期累计调整劣势企业820家,腾出土地12012.5亩,工业结构逐步优化。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2010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9.32亿元,年均增长1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2.16亿元,年均增长17.6%,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上海欢乐谷、辰山植物园、东方佘山索菲特大酒店等一批功能性项目相继建成,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初步形成亮点。2010年,全区旅游接待人数实现802万人次,是“十五”期末的3.4倍(图三)。一批总部经济型、科技创新型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落户。积极推进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松江高新产业园发展。房地产业加快发展。“十一五”时期,房地产投资累计达到620.52亿元,是“十五”时期的近2倍,房地产销售面积累计1440.79万平方米,比“十五”时期增长41.7%。

2、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建各类学校26所,改建各类学校26所,通过回购和专制增加公办教育资源6所,校安工程有序推进。“十一五”期末,教育总资产达到32.6亿元,比“十五”期末增加173.2%。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喝书本费,农民工子女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教育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全力推进卫生综合改革,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四大体系建设,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健康城区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全市率先实行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加强医疗资源整合,新建、迁建和改建区妇幼保健院、方塔中医医院、乐都医院等5所医院。积极开展“万部图书、千场电影、百场文艺下农村、进社区、到工地、入军营”活动。群众体育设施不断完善,五年新增公共体育场地面积36.9万平方米,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认真组织特奥会相关赛事和服务工作,参与“汇丰银行”杯高尔夫球世界锦标赛等体育赛事举办工作。加强社区资源整合,第一批单位的体育、文化、教育设施资源有序面向社区,实现共享开放。社会养老事业快速发展,新增养老床位1546张,共为7234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全面加强人口计生工作。深入推进科普工作。加快发展残疾人失业。大力推进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完成两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台湾事务、侨务、外事、地方史志、档案等各项事业有新进步。

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开展职业培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落实促进非农就业各项措施。“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4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5%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城镇社会保险事业进一步巩固。全面实施小城镇保险制度,解决了37439名离土农民的社会保障。通过衔接镇保养老金,征地养老生活费从“十五”期末的320元/月提高至“十一五”期末的680元/月(图四)。稳妥推进征地养老人员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抗大病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外来人口综合保险参保人数超过43万人,是“十五”期末的2.2倍。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分别由“十五”期末的300元/月和2340元/年提高到“十一五”期末的450元/月和3600元/年。

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010年末,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达到26381元和14126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1.3%和10.6%(图五)。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70.05亿元,年均增长21.3%。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2.4岁。城乡居民文化娱乐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十五”期末的4.2%提高到“十一五”期末的6.2%。

3、城镇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松江新城建设有序推进

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对外交通更为顺畅,轨道交通9号线开通运营,南延伸工程全面启动。沪杭高铁投入运营,金山铁路支线复线工程启动建设。G15沈海高速、S32申嘉湖高速建成通车,G60沪昆高速改建完成。高速公路里程由“十五”期末的65.3公里增加到“十一五”期末的122.3公里。城内道路交通条件大幅改善,松浦二桥、松浦三桥建成通车,完成辰塔路新建,龙源路、人民北路延伸,沈砖公路改建等工程。新建道路641公里,“十一五”期末道路总里程达到1586公里,路网密度为2.62公里/平方公里。供电设施不断加强,建成2座220千伏变电站喝16座110(35)千伏变电站工程。供水设施加快建设,新建20万吨/日小昆山水厂,松江自来水公司二水厂水质深度处理设施在市郊率先启用。防汛保障能力得到增强,松江境内黄浦江、斜塘、园泄泾、大泖港“一江三支”防汛通道建设基本完成,区域内市级防汛墙全面建成。

新城建设有序推进。引进优质卫生资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启用。满足社会教育需求,一批幼儿园、中小学等教育设施投入使用。大学城体育中心、方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成开放。广富林文化展示馆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开元地中海商业广场等一批商业设施相继建成。泰晤士小镇特色风貌区落成,三湘四季、文翔名苑等一批中高档住宅建成。加强规划引导和控制,松江新城南部区域和国际生态商务区启动规划和建设。配合沪杭高铁松江南站启用,推进一批路桥基础设施建设。

老城改造稳妥实施。推进交通排堵保畅工程,完成中山中路、荣乐路、谷阳路等道路改造工程。乐都路等道路架空线入地工程竣工。基本完成城区供水旧管网改造。完成27000多户老城区天然气管网接装改造工程,松江城乡家庭用气普及率达97%以上。松江科技馆改造、平高世贸地块综合改造、原民防地块改造等项目基本竣工,红宾院危旧房屋综合改造完成。中山中路休闲绿地项目有序推进。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一河一路一示范点”改造启动。辟建停车专用车位,缓解老城区停车难问题。加快推进旧房综合整治,“十一五“时期累计完成旧房综合整治144.5万平方米。

集镇建设稳步推进。规范调整集镇建设规划,完成一批镇级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不断推动集镇的建设发展。推动九亭等镇规划调整,实施一批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启动小昆山镇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工作。

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率达到82.1%。完成了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两规合一”工作。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公交出行成本进一步降低(图六)。加强社区“三中心”建设,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有序推进。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城市网格化管理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区全覆盖。加快城市绿化建设,五年新增绿地278公顷,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力推进拆违工作,五年拆违累计超过305万平方米,市容环境明显改善。区域食品药品安全有序可控,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强化。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能力全面提升。以《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为抓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圆满完成了奥运会、世博会期间的安保和服务任务。社会平安建设取得新成效,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

4、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农村发展条件不断改善

现代农业积极发展。“十一五”时期,累计建成设施粮田4.54万亩,设施菜地1.5万亩,形成了以浦南为重点的主要农产品集中生产区域。进一步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家庭农场发展至960户,经营面积11.89万亩,占全区16.29万亩粮田的73%。通过发展家庭农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程度大幅提高。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成区粮食储备基地,完成一批粮食烘干设施建设。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实现较快发展。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积极实施整洁村创建,完成11624户村庄改造和116个村的环卫设施改造,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完成48个经济薄弱村道路改造765公里,危桥改造613座。加快供水管网改造,浦南地区供水管网改造完成,浦北地区供水管网改造积极推进。实施农村水环境治理工作整治黑臭河道152条(段)226公里。建成117个村级社区事务代理室,实现村级卫生室、综合文体活动室、小超市全覆盖。农村地区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以上。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98个。

农民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农保养老金逐年递增,从“十五”期末人均每月68.3元提高至“十一五”期末的359元(图七)。2010年,去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投保率达到100%,农村养老保险投保率实现全覆盖。建立了由区级医院、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组成的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实行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区级统筹和村卫生室就诊“三费”减免政策。提高各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保障农村居民有序就医。

5、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十一五”期末,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较“十五”期末下降20%以上,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率达到36%。水污杂物化学需氧量较“十五”期末消减了30%,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之内。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制度,加强源头污染控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地、节水、节电、节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力度,五年累计淘汰落后产能项目703个,节约标煤29.64万吨。一批建设早、产出低、污染重的印染、毛纺、小化工、小钢铁、小冶炼、小铸造行业基本退出,上海沪江铁合金长、“三金”(金宝山、金泉山、金腾山)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相继关停,区域整体改造不断推进。

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全面完成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2010年,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3.04%,重点监管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率达到99%以上。叶榭、泖港、新浜三座污水厂建成并投入使用,松江污水厂和东部污水厂扩建全面完成,建成污水收集管网433公里,新增污水纳管单位4142家,全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6.1万吨/日,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积极推进垃圾初级分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3%。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6、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保持稳定

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区级、镇级机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共财政体系不断完善,区与街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招投标工作机制不断健全。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顺利完成。国资国企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新松江置业(集团)公司重组和区国资经营公司、城投公司组建工作,不断完善国有(集团)资产管理办法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新桥、中山先后成立农民集体经济联合社。社会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实施城乡教育、社区卫生经费、农保资金区级统筹。建立完善土地储备机制,成立区土地储备中心。

继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2010年出口产品总额预计达到400亿美元,年均增长20.4%,占全市出口产品总额的比例达到五分之一。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五年累计引进合同外资38.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1.48亿美元。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十一五”时期,全区新增民营企业3.5万户,民营经济累计实现税收363.68亿美元,占全区税收的比重达到42%。加强与长三角及国内其它地区的交流合作,顺利完成对汶川地震灾区及其它受灾地区对口支援工作,继续加强对西藏、新疆、云南等地区的帮扶与协作。

7、政府服务不断改善,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不断改善政府服务。建成区企业服务中心“一站式”网上申报系统,完善“115市民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实行并联审批,实施行政审批岗位AB角工作制,推进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应用,取消和停止征收57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深入推进政府标准化管理,全区42个政府部门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审核认证。国家电子政务综合试点工作深入推进。

坚持依法行政。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公开行政执法主体、执法依据和执法事项,严格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推进政府合同法律审核制度。完善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和行政监察、审计,全力推进“三个更加注重”试点。加强教育、医疗、物业管理等专项治理,规范窗口服务,促进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逐步探索审计结果公开,不断加强审计监督。全面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深入贯彻《公务员法》,严格执行公务员录用制度,建立公务员绩效考核机制,完善科级干部的考核及选拔、任用、交流等机制,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稳步提升。进一步推进新录用国家公务员勤政廉政宣誓和处级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制度。

主动接受各界监督。强化政务公开工作,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的舆论监督,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松江区政府门户网站获得中国政府网站优秀奖。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书面意见和政协提案,实施区政府领导领衔办理重点意见和提案制度。

过去的五年,是松江经济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五年,是城市在快速发展中逐步提升功能的五年,是社会在转型中成就最为突出的五年,是人民生活在不断提高中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的五年。

经过五年的发展,松江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松江新城在上海、在长三角的区位优势日益显现。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去站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松江的关键时期,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都将有新的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布局深刻调整,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为松江经济持续发展带来了机遇。而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仍将持续,外需不振和国际贸易壁垒不断增加,则对松江外向型经济发展构成严峻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向好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尤其是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为松江未来发展转型带来契机。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也会对松江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发展重心向郊区转移以及虹桥商务区的建设,都为松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松江正处于工业化转型升级重要时期,已经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发展环境和庞大的企业集群,积累了一定的发展实力。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土地资源,积极盘活闲置土地,加快发展转型尚有较大发展空间。松江正处于城市功能提升关键时期,松江新城初步形成,人气日益集聚,功能不断完善,为城市发展和品质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松江的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工业面向国际生产占比较大,早起进入松江的企业较多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加工贸易型企业增加值率较低,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有待加强,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刚性约束日益凸显,商务成本攀升,人口老龄化加快,人口激增导致社会管理成本持续上升;城市功能有待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社会诉求日益多元化,两个“二元结构”矛盾交织,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所有这些需要我们必须以更加强烈的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以更加求实稳健、奋发有为的姿态,着力突破发展中的重点难点,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色、松江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

第二章 知道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和建设“四个中心”的总体要求,紧紧把握虹桥商务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以松江新城功能完善为核心,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坚持以民生保障为根本,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初步建成工业经济发达、服务经济繁荣、新城功能完备、环境生态友好、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的现代化新松江。基本要求是:

必须切实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坚持二产、三产并举,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发展方针,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必须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拓展和完善松江新城和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功能,稳步推进新城南部区域规划建设。加快推进老成改造。扎实推进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发展城市经济,促进是产城融合,加强城市综合管理。

必须深入推进城乡统筹。注重浦南、浦北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探索解决农民的保障问题。推进农村小集镇建设,引导离土农民居住向城镇转移。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经营和管理。

必须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保障水平,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注重把世博理念和世博经验转化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

必须坚持可持续反战战略。统筹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加强人口调控,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各领域改革,着力解决改革开放和转型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继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合作交流,切实承担对口支援的责任,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动力和活力。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松江。“十二五”的目标是:深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全面统筹城乡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经济结构和效益不断优化,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乡更加和谐,环境更加优美,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

“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具体为:

1、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左右,财政收入同步增长。投资达到适度规模,消费实现较快增长。到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2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达到17%。

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区生产总值增幅,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旅游业加快发展,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5%。科技投入不断加大,201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2.5%。

3、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质全面提升

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交通更加便捷,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到2015年,城市化率达到90%,区域路网密度达到2.98公里/平方公里,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到5辆,建成一批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

4、民生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低于人均生产总值增长。到2015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享受社会化养老服务人数达到15000人。残疾人康复服务实现全覆盖。来松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全部免费接收义务教育。

5、生态条件进一步改善,人民环境更加优美

积极推行低碳发展模式,持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到2015年,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下降,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3%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

三、空间布局

结合各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和区位特征,按照功能明确、结构合理、要素集聚、开发有序的要求,着力形成“一城一带两翼三片”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城两翼——松江新城,包括两翼产业区。以松江新城为核心,依托东西两翼产业基地,推动城市与产业园区的良性互动,实现产城融合。

东北片——以沪松公路沿线的整治和开发为引领,主动对接虹桥商务区,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将沪松公路沿线打造成引领松江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发展带和虹桥商务区功能的重要拓展区。

西北片——依托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功能性项目和周边山水人文资源,努力建设成为上海、长三角区域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浦南片——是上海市水资源保护区和松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创建现代农业生态区。

第三章 经济发展与资源配置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反战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建设现代农业,推动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二三产业共同驱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坚持把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作为“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首要任务。对已有一定优势的电子信息、现代装备、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五大主导产业,鼓励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提升产业能级。对食品、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传统优势产业,以突出品牌、效益、就业和市场需求为重点,着力打造新型都市产业。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质量攻关,推进品牌建设,不断扩大国内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适应产业梯度转移发展趋势,引导行业和企业调整。积极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企业为依托,突破技术瓶颈,扩大产业规模,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加快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软件与信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推进高新科技产业化,加快智能电网、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先进重大装备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布局和建设。

提升产业园区发展水平。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发展原则,依托企业集群发展,不断优化园区功能和结构。着力提升松江工业园区服务功能,推动向综合型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积极推进出口加工区的转型升级。适度加快松江西部工业园区开发。基本建成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松江高新产业园。实施莘莘学子创业园改扩建工程,充分发挥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继续加强对传统产业园区的改造。

二、加快发展服务业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积极发展具有产城融合性质的各类城市综合体。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延伸工业产业链,推动制造业服务化、服务化专业化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打造上海西南综合物流园区。大力发展法律、会计、咨询等专业服务业。培育和壮大教育培训产业。积极推进电子商务。

打造旅游休闲产业。充分挖掘利用松江丰富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城市风貌等特色旅游资源,促进商业、旅游、文化联动。加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功能建设,促进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新城北部区域联动发展,进一步提升度假休闲、会议会务、运动娱乐、康体疗养等功能,配套一批商务餐饮、购物体验等休闲服务设施,不断丰富旅游休闲产品内容。积极推进天马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上海欢乐谷二期项目建设。积极开发和推进水上、古镇和乡村旅游。努力开发各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加快旅游产业人才培养与集聚。

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积极盘活和利用存量资源,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城市商业业态,满足各类人群不同的消费需求。完善商业布局,加强新城商业中心建设,加快发展具有较高品质的综合性商业。鼓励发展社区商业与新市镇商业,培育特色商业街区。在充分节约土地资源的基础上,提升发展现有各类专业市场。继续推动时尚娱乐、体育健身、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进一步丰富人民生活。

三、建设现代化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完善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浦南农业区的形态布局。进一步稳定和规范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扩大农业规模化经营。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创建各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稳定粮食生产,加强蔬菜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畜禽、水产、瓜果、花卉等优质、高效、安全农产品。加强耕地保护,保持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

健全农业发展服务体系。健全农贸、农机、农技等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农产品物流销售体系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提高农业发展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完善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粮食烘干和收储、农产品储运冷链、蔬菜配送等方面的服务。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提高农业科技生产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专业化农民。

拓展农业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业服务,积极开展农产品推介活动,打造农产品品牌。在浦南地区规划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加工区域。鼓励绿肥种植,实施粮田轮作,提高“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比重,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种源农业,构建现代种业体系。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发展浦南地区都市农业休闲产业,凸显农业生态和服务功能。

四、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推动科技创新。继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聚焦国家级科技园区和重点产业功能区,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提升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水平,努力引进重大科技成果并在松江实现转化。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步增长机制,探索科技与金融结合,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支持科技创新的产业化发展。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积极推动科技研发成果产业化。

加强人才引进和人力资源开发。大力推进人才强区战略。以引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为载体,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应用人才,重点引进、集聚一批面向市场、瞄准产业前沿的优秀人才。充分发挥大学城优势,加强继续教育,推进地校合作、校企合作。全面落实人才培养、引进、激励相关政策,探索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选拔培养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集聚松江创新、创业。实施各类人才培训工程,打造一支规模大、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统筹城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推进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严格执行土地法规,优先保障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合理用地需求。加强分类指导,通过市场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产出最大化。以多种方式推进土地资源回购再利用,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提高整体用地绩效。

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深化细化国家、市和区促进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稳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规范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设立和运用各专项发展支持资金,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开展节能减排,有效促进各产业发展。

第四章 城市建设与管理

以松江新城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拓展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服务与管理,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打造上海第一个功能完善的郊区新城,成为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

一、聚焦松江新城建设

推进新城南部区域建设。以“生态、宜居、活力、创新”为发展理念,充分发挥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功能和承接市区人口转移功能,加强规划修编与引导,重视环境建设和集约用地,不断优化城市功能与空间布局。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完成上海西南次级交通枢纽站等工程建设。加快区域道路网格建设,优化公共交通系统,保证交通便捷畅通。加强水务、供电、供气、电信、环卫等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和生态景观工程建设。完善功能配套,合理配置社会公共资源,推进一批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高等级社会事业项目建设。进一步集聚符合新城产业定位的产业项目,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打造影视文化创意基地,着力发展中高端商务商贸中心。到“十二五”末期,基本建成新城南部区域核心区(图八)。

完善新城综合服务功能。着力完善新城北部区域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城市管理水平,不断增强集聚和辐射作用。依托区位交通、产业基础、消费支撑、生态环境等综合优势,扎实推进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建设并形成建设框架,打造成为松江新城的核心商务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及新城示范性居住区,充分体现松江城市发展新高度。

加快老城改造步伐。强化规划引导,加快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以轨道交通9号线南延伸为契机,加强重点区域和项目建设。基本完成中山西路老城改造,推动危旧房屋改造,增加老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绿化面积和商业商务设施。辟建停车位,缓解居民停车难问题。着力解决老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现象。积极推进仓城、府城和泗泾下塘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规划与建设,传承历史文脉。继续加大老城改造财政支持力度。不断优化老城区居住环境,进一步凸显老城的繁荣繁华。

推动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加强规划控制和引导,大力推动新城南部区域、泗泾、洞泾、佘山、叶榭等大型居住社区规划建设。合理配置社会公共资源,夯实各类服务管理配套设施,建设大型居住社区公交配套设施。积极争取和承接中心城区优质资源的输出转移。着力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打造适宜的居住空间和多元的居住模式。探索建立大型居住社区管理模式。

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优化区域路网系统。进一步完善对外交通体系,推动国省干线公路及高速公路匝道的建设,加强区域干道对外衔接,推进与周边地区连接道路建设。优化区域路网系统,加快跨高速公路、黄浦江、铁路、区界的通道建设。完善城区道路网络,推进连接新老城区、组团城镇、产业园区、大型居住社区之间路网系统的建设,建成松江新城南部区域局部路网骨架。到2015年,初步形成以松江新城为轴心、4环4联12射的总体路网结构和规模,实现区内交通连环成网,对外交通顺畅通达,综合交通高效便捷(图九)。

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全区综合交通规划的实施,完成轨道交通9号线南延伸工程,加强轨道交通9号金山支线沿线站点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公交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区域内公交枢纽站、候车站、公共停车场等设施的布局建设,完成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旅游集散中心规划建设,实现公交枢纽站点全覆盖。探索发展城市有轨电车。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公交网络,着力解决市民出行难问题。加强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衔接,并以出租汽车等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努力建成内外衔接、布局合理、城乡一体、运行有序的公共交通体系。

加强能源建设和保障。积极推进城市输电通道和电网建设,规划建设4座220kv变电站和32座110(35)kv变电站,进一步提高供电能力。完善天然气管网输配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浦南地区天然气主干管网开通,具备接装条件的老城居民区实现天然气全覆盖。加快水务设施建设。关闭14座街镇水厂,全面完成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实现供水集约化,城市供水能力进一步提高,供水水质达到国家新标准。加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工业区、房产区、集镇区雨污水分流、污水纳管,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推进老城区、新城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水上游览水系配套建设,加强浦南西片外河防汛墙建设,完成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防洪除涝工程,完善松江东部工业区排水系统,加强城区积水点改造,进一步提高城市防洪、排水、除涝能力。

加快环卫设施建设。加快城市环卫设施配置和建设,推进生活垃圾综合处置设施和大型中转站建设,完善生活垃圾集装化转运系统,规划建筑垃圾中转场和电子垃圾转运场,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垃圾处置系统,提高城市的自我消化能力。

三、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探索开展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运作机制,整合行政执法和社会协管力量,加强跨部门协调衔接,推进城管执法与专业执法有机结合。强化网络化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实现全区管理信息的互通共享。延伸网格化管理区域,建立全时段监控、全区域覆盖的城市管理体系。加强技防能力建设,基本完成技防设施全覆盖,建立维护管理长效机制。强化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管理,推进管线综合规划。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养护,扩大作业服务市场开放度,强化政府财政保障。加强区域和道路两侧空间形态、景观的规划,实施新城灯光工程。加强违法建筑整治和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扎实推进砖桥贸易城改造。切实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和市容环境整治,有效防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和群租、黑车等影响市容环境的突出问题。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建立健全市民参与机制。探索乡镇城市化地区综合管理模式。

完善城市综合应急体系。完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有效抗击各种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完成区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加强卫生防疫机构软硬件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气象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拓展气象服务覆盖面。开展城市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加强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基本建成城市室外应急避难场所。

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加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有序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城市光网”,推动“无线城市”建设,提升城市信息服务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全面深入融合,推动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建设以“感知、高速互联、智能应用”为特征的智慧城市。强化政务信息共享和电子档案管理,提升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信息化书评。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推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营造可信可靠的信息网络环境。

第五章 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

第四篇:上海市松江区重点小学、初中、高中排名

上海市松江区重点小学、初中、高中排名

1.松江区实验小学(人乐校区)(特色:艺术科技)

上海市松江实验小学创建于1990年,是一所在课程改革中壮大的融实验性、示范性为一体的公办小学,是上海市一期、二期课改的实验基地学校。学校在松江城中心,分人乐、西林二个校区,二个校区(人乐校区占地7612平方米、西林校区占地8404平方米)。学校现在有教学班35个。1740余名学生,教职员工143名,其中特级教师1名,中学高级教师6名,小学高级教师98名。区首席教师1名、区学科名师8名、德育名师1名,师德标兵1名。2.松江区岳阳小学(特色:艺术,体育)

松江区岳阳小学创建于1902年的甘棠蒙养学堂。建校至今已有102年历史。数易其名,先后为城西高等小学堂、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白龙潭小学、岳阳中心校、省师附小、师专附小等,现为松江区岳阳小学。岳阳小学现占地15.5亩,建筑面积5711.8平方米。开设一~五年级共29个教学班,学生1256名,校内教职员工92人。3.中山小学

(特色:国学,文艺)

松江区中山小学是古城松江的一所历史名校,其一向以师资力量雄厚、教风严谨扎实、教学质量高而久负盛名。从1995年起连续被评为上海市农口系统文明单位。在创建上海市文明单位中,不断传承“爱国育人、科研兴校”的校园文化,以及“小鹿社团”活动的中山特色和“大语文”中山品牌,取得了骄人的业绩。2005年起至今,连续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学校形成了以“大语文”教育研究为龙头,以青年骨干教师自我培养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科普艺术活动为抓手的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新局面。4.九亭小学(特色:书画)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小学前身系启明小学,创建于清代。1978年九亭独立建镇,九亭小学也随之成立。学校占地30多亩,校舍亮丽,环境优美。现有学生1100多人,26个班级,90名教职员工,桑锋杰为现任校长。学校在镇政府领导的关心下、在历任校长的带领下,连续获得上海市花园单位,松江区文明单位,松江区素质教育实验校,松江区行为规范示范校,松江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松江区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学业管理与评价基地学校,松江区书画教育特色学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5.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附属小学(特色:双语)

上师大附属小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2002年8月,“为了适应松江新城建设发展的需要,高起点、高标准地发展基础教育,经松江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师范大学共同研究、同意合作办学,建立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小学,学校性质为公办学校”。6.上海外国语西外外语学校(私立)(十二年一贯制双语学校)上外大外国语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将于2010年9月1日开学。上外松江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公办学校,小学设40班,初中设36班。上外松外学校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孩子一生幸福奠基的宗旨,秉承“自强、至诚、知礼、志远”办学理念,创造一切可能让孩子学习“读书、修身、齐家、治业、走天下”的本领,培育“外语见长,文理兼通,德智体美综合发展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较强”的优秀素质的、具有“中国灵魂、国际眼光”一代新人,努力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上海市松江区重点初中排名 松江实验中学 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中学是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根据国际大都市新市镇发展规划,导入华师大教育资源创办的一所全民所有制公立普通初级中学。

立达中学:前身“立达学园”。它创建于1925年(民国十四年)。九亭中学:

是一所公办的农村初级中学,2005年7月由于九亭镇教育布局调整,我校由九亭镇涞亭南路搬迁至涞坊路600号新校址,九亭中学新学校占地面积72亩,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新浜中学:

是一所农村公办初级学校,位于松江西南门户,毗邻金山区和青浦区,已有五十年的办学历史。朴实、踏实的教风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叶榭中学:

始建于1955年9月。是一所公办初中,占地面积:17823平方米。学校现有初中14个班,教职工73人。

上海市松江区第六中学:

是松江区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初级中学。前身为1958年创办的两所民办中学,1979年两校合并、组建为松江第六中学 松江七中:

创建于1987年5月,座落于千年古镇松江中心城区,占地38.36亩。现有教职工192人,拥有5个年级46个班级。其中中高级教师93人,占教师人数的65.6%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

为公立寄宿制完全中学,高中部按照区重点招生。校园面积100亩,建筑面积29492平方米。从初中预备班到高中三年级,共七个年级。松江二中初级中学: 是一所公办初中,位于松江中心城区东首,毗邻百年名校、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松江二中,于2001年3月加入松江二中教育集团。上海市松江区重点高中排名

松江区:松江二中、松江一中、上师大附属外国语、九峰、华高、立达、四中、上外附属、新桥高中

一、私立的较好的初中有两所:

1、九峰中学初中部,松江二中教育集团下属,挂着松江二中的名字,是松江最好的两个初中之一。

2、茸一中学,松江一中下属,同为上海市重点中学,松江一中比松江二中稍微逊色了一点。

二、公立学校中新建的学校多以一年级到九年级的九年一贯制为主,这些学校都是按照房产所在地划分学区。

1、民乐学校。九年一贯制。松江区口碑最好的学校,其小学部、初中部都是本区最好的。以下学校的序号不算是排名。

2、三新学校。九年一贯制。校长是从民乐学校校长调过来的,正所谓一个好的学校必然有一个好校长,三新学校具备一个这个条件。

3、松江二中初中部。同九峰中学一样,背靠松江二中这课大树好乘凉。口碑还不错。但没有九峰、民乐响亮。

4、上外松外。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松江外国语学校,上外和松江合办的学校,以外语和语言类为特色,师资配备比较雄厚。

5、东华附属,东华大学与松江合办,刚刚建成,是新学校,传言要建成重点学校,需要实际效果证实。其他的公立学校都差不多,但城区的肯定要优于乡镇的

第五篇:上海市松江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上海市松江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检查考评实施办法(试行)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巩固“国家卫生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创建成果,不断提升我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切实打造“整洁、优美、和谐”的城市环境,依据《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上海市市容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实施意见》(沪容环〔2007〕35号)等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松江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检查考评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考评办法》。

一、考评范围

全区17个镇、街道、园区所辖区域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

(一)各区域范围内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

(二)各区域范围内的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

(三)专业环卫部门的环卫作业质量和服务水平;

(四)对辖区内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单位的监督管理;

(五)区市政局负责的环卫保洁,绿化保洁、养护;

(六)区建委负责的公路、绿化带及交通集散地等方面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七)区水务局负责的水域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八)区房地局负责的居住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九)区工商局负责的集贸市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十)市容环境卫生方面的其他工作。

(以上区管项目已经属地化管理保洁的纳入区域考核)。

二、考评项目和内容

评价体系由“日常考核”和“阶段性考核”两大块组成。

(一)日常检查考核项目和内容

1、道路及两侧市容市貌和秩序管理;

2、道路(包括市政道路、公路、小街小巷、高速公路等)清扫保洁;

3、生活垃圾、装修垃圾、粪便(渣)收集清运;

4、公共厕所的保洁与维护;

5、生活垃圾中转站、箱房的保洁;

6、环卫设施设备管理、养护;

7、居住小区、城乡结合部、行政村环境卫生管理;

8、水域及两岸环境卫生保洁管理;

9、车容车貌(运渣车、公交车、出租车等);

10、停车场、绿地广场、集贸市场、交通集散地等区域 及周边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管理等。

(二)阶段性检查考核项目和内容

1、各政府部门对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度的 建立与实施;

2、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组织建设;

3、各项长效管理制度、工作制度的健全与落实;市容环 卫作业与管理经费的投入;

4、市容环卫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与管理;

5、重大活动、节假日期间市容环境卫生保障等。

三、考评依据及标准

(一)《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二)《城市容貌标准》;

(三)《城市环境卫生标准》;

(四)《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五)《上海市郊区环境卫生保洁服务质量标准(试行)》;

(六)市容环卫局《关于上海市市容环境综合评价体系 实施意见》;

(七)国家卫生区有关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考核 标准和要求。

(具体实施细则及检查考核评分标准另行制定)。

四、考评方法

考评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明查与暗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阶段性考评相结合、专业部门检查与社会综合考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一)日常检查考核与阶段性考核评价实行双百分制 日常检查考核,分值100分。方法由区考核办每两个月组织进行定期明查和随机暗查,其中明查、暗查各占50%。检查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市容环境卫生的管理和作业服务质量。

阶段性考核评价,分值100分。方法由区考核领导小组组织成员单位每半进行一次考核,以明查为主,检查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指标性工作,社会公众的综合评价等。

年终考核结果按百分制计算,日常检查考核与阶段性考核评价分别占70%和30%。

日常检查考核等级设定为“优胜”、“达标”和“不达标”三类,按考分高低评定。“优胜”为95分以上(含95分); “达标”为90分以上(含90分);“不达标”为90分以下。

(二)明查采取随机抽样,暗查实行累计扣分 每两个月一次的明查,根据检查的重点区域与一般区域,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以及检查数量,采取电脑点击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检查中对抽样项目之外所发现的问题,一并列入检查范围进行考核记分。暗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累计扣分的方法。凡发出限期整改通知后逾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按标准加倍扣分。

(三)专项考核与其他考核相结合

为充分体现考核的全面性,将区城管行政执法督查中有关市容环境卫生发现的问题、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检查情况和网格化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等分别列入检查考核内容一并进行评分。

五、考评经费与奖惩办法

(一)由区政府从各镇(街道、园区)财力中拿出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用于对各区域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考核,共计850万元(每区域50万元)。年终按考核结果兑现:考核“达标”的兑现当年全额考核经费;考核“优胜”的,每超过1分增加考核经费2%;考核“不达标”的,每少1分扣除考核经费3%。

(二)区政府从相关管理部门和单位的城市维护费或管理、作业经费中提取450万元作为考核经费,用于对道路、公共绿地、广场、河道、居住区、集贸市场和交通集散地等方面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考核(其中区建委100万元,区房地局100万元,区水务局100万元,区工商局50万元,区市政局100万元)。奖惩同上。

(三)区政府设立市容环境卫生考核奖励基金,每年300万元,专项用于对各镇、街道、园区和相关部门对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考核,表彰在市容环境卫生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奖励办法由区考核办另行制定。

六、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考核工作的领导,区成立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市政管理局、城管执法局局长任副组长,区市政、城管、建设、房地、水务、工商、财政等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考核领导小组。考核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阶段性考核,并建立例会制度,每年阶段性考核不少于两次;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考核办),设在区市政管理局,由市政管理局分管副局长兼任主任,考核办人员由区市政局及各成员单位指定1名专职人员参加检查考核工作,考核办主要负责有关考核的实施细则、评分标准、工作计划、方案等文件的起草制定,组织开展每两月一次日常检查考核活动,指导、督促对各镇、街道、园区及相关部门的考核工作。各镇、街道、园区及区有关部门要把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考核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切实抓好落实,不断提高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水平。

(二)健全和完善社会综合评价机制。为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群众关心、参与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积极性,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定期进行巡查、评议;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市民群众的意见与反映;征求区领导对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意见和评价;及时收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情况等。并将上述社会综合评价的结果作为阶段性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考核评分。

(三)建立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督察员制度。为增强考核的频次与及时性,加大考核的力度,聘请素质好,作风正,肯吃苦、热心参加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人员担任督察员,组织进行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督察工作。

(四)健全和完善通报制度,定期公布考核结果。对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由区考核办及时发出限期整改通知并监督搞好整改。考核情况以通报形式报送到区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及管理与作业单位,并将考核结果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增强考核工作的公开化程度,接受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的监督。

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松江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七年八月

下载小学语文教研组总结 - 上海市松江区古松学校(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教研组总结 - 上海市松江区古松学校(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松江七中语文教研组汇报材料

    松江七中语文教研组汇报材料 李张勇 一、基本情况 松江七中语文教研组共28人,其中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20名、区级教坛新秀5名,是一支素质高、理念新、能力强、有朝气,并充......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人民政府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人民政府松泗府(字2008) 6号签发人:陈 玉 龙泗泾镇2008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各基层单位: 2008年泗泾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人民政府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人民政府 (意见)松泗府(字2007) 106号签发人:陈 玉 龙关于泗泾镇残联换届和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工作意见各村、居委会:根据沪松残(2007)26号文件《关于松江区镇......

    2007学年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 上海市松江区车墩学校

    2007学年车墩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我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

    上海市松江区201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松江区2014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3月月考卷 (满分150分,时间 100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 39分 (一)默写15分 1.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 2. ,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 3.草色......

    松江一中数学教研组总结

    乐教 奉献 求实 进取 ——松江一中数学教研组总结 我们数学组现有教师23人,担负着36个班的教学任务。组内有高级教师8名,一级教师11名,二级教师5名;50岁以上教师仅1人,35岁以下教......

    禽流感防治知识 - 上海市松江区九亭第二小学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3月31日通报,上海市和安徽省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3例确诊患者的具体感染来源尚不清楚,确诊患者的所有密切接触者......

    上海市松江区东北部乡镇学前教育资源需求预测

    松江东北部乡镇学前教育资源需求预测近十年来,松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外来人口数量暴涨,造成社会公共资源短缺,其中学前教育资源的紧缺尤为突出。尽管这些年政府投入不少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