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春五年级专题教育计划-向桦
五年级专题教育计划
藏龙小学 向桦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专题教育学科的教学。在教学中,我将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从根本上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珍惜、尊重自己他人的生命,关注社会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担任了五年级专题教育学科的教学。
学期初,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教研组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专题教育学科的教学要求和精神,制定了教学计划。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保质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根据学校教育教学要求,我讲主要对学生进行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国防教育和民族教育等专题教育。
1、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律知识,了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了解防火防电防水和放传染疾病及防自然灾害的知识,知道火灾、水灾时逃生自救的方法。注意饮食安全和燃发爆竹安全,明白溺水自救方法,触电现场自救和交通事故现场自救方法。
3、了解地震知识和地震中的自救方法,珍惜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4、了解一些健康知识,认识环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课堂教学中,我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努力创设“三主”课堂教学结构,积极达成“三维”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中努力做到精讲多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提高专题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2、力求专题教育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专题教育内容,使专题教育内容通俗易懂,丰富多彩。
3、加强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增强实践能力。
第二篇:2017春期师德教育计划
2017年春期师德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德育为首”,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抓常规促规范,坚持“习惯成就梦想”的办学理念,建设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工作目标
围绕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守师德“底线”、“ 红线”,突出发展核心素养,狠抓师生“三大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养成教育,逐步形成时时讲习惯、事事养习惯、处处显习惯局面。
三、工作任务
1.坚持“师德考核制度”,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2.坚持“逢会必讲师德”制度。
3.学习“教师六条禁令”、“教师十条规定”。守住“底线”、“ 红线”。4.学习《教师仪容仪表规范》,做好学生的表率。
5.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引导教师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6.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学习上级相关政策文件。7.学习典型师德模范。
四、学习内容 二月份:
(1)教师六条禁令、十条规定。(2)师德师风承诺书。(3)工作纪律的相关规定。(4)相关文件。三月份:
(1)师德与民调工作。(2)教师仪容仪表规定。(3)习惯养成与考核。
(4)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系列讲座
(一)(5)相关文件。四月份: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教师六条禁令、十条规定。(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相关文件。五月份: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系列讲座
(二)(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相关文件。六月份: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师德考核。(3)相关文件。
第三篇:2018春养成教育计划
大柳树小学2018年春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是我校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开创我校养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组织机构 组 长:王道东
副组长:马成荣、刘东升、姚梦圆 组 员:全体班主任
三、养成教育具体内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3、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4、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5、读书习惯养成教育
四、达到目标
1、礼仪习惯
①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②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④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⑤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⑥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⑦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⑧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⑨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⑩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①课前要预习,中高年级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②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③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④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⑤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⑦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⑧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3、生活习惯
①早睡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③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过早到校,上学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绕路,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做守时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
⑥出入教室,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
⑦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零食入校,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
⑧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
⑨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 ⑩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4、节俭习惯
①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②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③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④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⑥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食;
5、交通习惯
①遵守公共交通秩序;
②上学、放学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引下走斑马线过马路;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紧密联系我校教育工作实际,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学校教育立德树人、求实创新,使学校办学理念先进、特色鲜明,使全体师生礼仪文明、拼搏上进,使课堂教学健康高效、丰富生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7、充分开展“书香校园”活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书香校园”、“全民阅读”、和“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相结合。突出“书香飘水都,文化丹江口”主题,继
续开展中小学“书香校园”创建和“全民阅读”活动,通过“书香校园”的创建与评选,影响家长、影响家庭,提升学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人人好读书,好书人人读”的全民阅读氛围,着力打造我校阅读品牌。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主题,扎实开展好第15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通过征文、演讲、歌咏比赛等形式的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五、责任落实
1、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责任人:刘东升 具体实施人员:全体任课教师
2、礼仪、节俭、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责任人:姚梦圆 具体实施人员:全体班主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责任人:马成荣 具体实施人员:全体班主任
六、工作措施及方法具体要求:
1、首先确定学期养成教育主题,再确定每月主题,然后确定每周主题。整个学期养成教育活动都围绕所定的系列主题展开。
2、由少先队专门负责检查和监督全校学生的仪表、言行,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起到激励和监督作用。
3、联系家长,争取家长的配合,发扬家长对学生行为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4、及时表扬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
5、每天不定期对学生养成习惯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纳入优秀班级评比。
6、坚持以活动促养成,每周确定诵读内容并落实检查、记载、通报,学期中举办一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的书香校园诵读比赛。
7、每周一利用集体升旗时间,由少先队将上周学生养成教育表现出来的优点和不足指出,责令班任其改正,并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
8、所有任课教师要对此方案高度重视,深入学习,并将具体实施内容落实到平时的工作当中,学校将定期通过学生对教师对此方案实施进行评议,评议结果纳入个人绩效考核之中。
六里坪镇大柳树小学
2018年2月
第四篇:2013美术公开课教案(柯春桦)
执教课题: 第八课 《我的同学》
执教时间: 2013.04.02 第五节 三(1)
执教者 : 柯春桦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学会用学过的线描的方法写生人物。
3、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写生人物画产生兴趣,乐于尝试。学会尊重及感谢担任模特的同学。
教学重点:
观察人物的特征,了解线描人物的基本画法。
教学难点:
用线条如实画出人物的各部分。
教学准备:
教具:(通过课件展示)有关线描人物高矮胖瘦的对比图像,教材上的范图。
学具:油画棒、水彩笔、铅笔等常用笔具和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学生课堂准备的学习用具,维持好课堂的秩序。
二、导入
屏幕上展示一些学生高矮胖瘦的照片资料。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的同学中有哪个同学有点像屏幕照片上的人物,比如脸型、身材或哪些地方比较象?(激趣、营造学习气氛)
学生讨论,说一说。师:小结,这些就叫特征。
三、展开新课教学
1.屏幕上出现线描高矮胖瘦的对比图像。
(1)学生观察讨论,这些图像人物的画法有什么共同点?(2)学生讨论回答,用笔、用线。
(3)师:小结,这些人物是单纯用线条祥细画成的,这种画法叫线描。(4)屏幕展示教材范图。
(5)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图例,如,侧面所看到的部分、动态头发线条的方向、衣服上的主要线条、人物五观的特征表情。
2.展示课题《我的同学》
(1)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用线条画站立的人物,画我们班的同学。(2)师:请一女生、一男生特征较明显的学生当模特上台。
(3)指导学生观察不同的角度及动态(学生观察发言、师及时引导……)
(4)师对一个同学进行板画示范,并在板画过程中进行讲解,如、先观察人物特征、动态、及各部分比例。如实表现人物主线及细部做说明……
四、作业要求
1.通过观察用描形式写生站立的人物。(各种笔具不限)2.轻音乐、学生在轻松气氛中作画,教师巡视指导、随机施教。
五、欣赏讲评
展示学生作品个例组织全班参评,师根据实际作评、懂得发观自已的不足,讲评好的作品,表扬优秀作业。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用线描的形式方法来画站立的人物,希望同学们能充分运用到平时的人物画上,同时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要注意观察比较多画画多练习,熟能生巧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组织学生下课,并提前布置好下一课的课前准备任务。
教学反思:
由于以前学生接触线描写生太少,加上今天还要将刚学到的人体比例、动态知识运用上,所以学生感到手忙脚乱,作业效果并不怎么好。看来以后要加强线描的练习力度,锻炼写生 技能。
《我的同学》是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八课,属于造型〃表现课型里的绘画课程,我们美术的绘画课分为风景绘画、静物绘画和人物画,人物画是绘画课程中最难学好的。
本节课我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表现力,了解人物五官的比例关系,不同表情时人五官的形态变化;使学生学在了解五官比例基础上进行概括和大胆表现,能够完成一幅五官比例正确、有丰富表情且有意思的头像画;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及集体凝聚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目标的设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重体现,课程结束后,孩子们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
人物画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人物画教学中,学生常常存在“不敢画”和“观察不仔细”的毛病,针对此,我以趣激学、以情促学,把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作为教学设计原则。通过大量有趣的教学图片的引入,让学生形成直观的印象,然后再通过仔细观察照片上的人物神态,并结合自己的表情来展示,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培养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孩子们作品的展示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全家福相册,目的是要把三年级一班的孩子们凝聚起来,把他们团结在一个热闹得大家庭中,形成一中强大的合力,这样整个班级就会越来越团结,形成强大的合力。在询问孩子们还缺少哪些人时其实是想让孩子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的老师和他人,关系他人,心系他人。
当然,我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欠缺和不足,如课堂语言的严密性和组织上还要再下功夫;评价语言的随堂变化机制不足,有待提高;在绘画练习时针对性的指导不够;理论性知识讲解还应更加浅显易懂。
总之,成长需要漫长的过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不断探索、不断钻研,缩短这个过程,争取让每一节美术课都精彩,让我们每一个孩子从美术中感受到幸福与快乐!
第五篇:五年级健康教育计划
五年级上学期健康教育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教学五年级的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的教育,身体素质各不相同,学习习惯不同,养成习惯也不同。因此,学生的健康成绩有很大的差异,如何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就是本学期的重点教学工作,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二、指导思想
根据《小学生健康教育大纲》和我校实际情况,以及五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制定本计划,以供五年级健康教育老师参考。
三、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小学生健康教育大纲》和《中小学专题教育》中关于健康教育的见容,明确目标,端正思想,重视小学生的健康教育。
2、认真计划,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执行课程计划。以大纲为指导,以计划为中心,以备课为前提,以上课为抓手,各年级认真开足健康教育课,认真严格执行小学教学课程计划。
3、采用集体备课,研讨方式,提高备课质量,钻研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各班的实际情况,做到既备课,又备人。
4、严格进行考核,期末进行书面试卷考查。
5、重视个人卫生、生命教育和环境教育。
四、教材分析
教材融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学习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一体,起着基础的作用。
本册教材共分十一课;第一课《我的优点和缺点》,第二课《养成好习惯》第三课《适应生活》,第四课《乐观开朗的我》,第五课《热爱劳动的我》,第六课《直面挫折》,第七课《怎么接受批评》,第八课《我学会了孝敬父母》,第九课《学会合作》,第十课《坚持就是胜利》,第十一课《有梦就有希望》
五、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让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良好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面对挫折时应该用怎样的心态调节自己。在家里学会孝敬父母,在学校学会团结同学,和同学正常交往,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和信念。
六、教学重难点
如何把知识和实践相联系,让学生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教师应该把握怎么的度而不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用怎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勇敢的面对自己-做更好的自我。
七、教学措施
1、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如录像、投影、挂图、模型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2、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心理知识和健康常识的宣传,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3、联系实际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同学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4、利用家长学校、个别谈心、父母问卷、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家中的生活学习情况,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