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考点解答总汇

时间:2019-05-13 08:48: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教育学考点解答总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教育学考点解答总汇》。

第一篇:中学教育学考点解答总汇

中学教育学考点解答总汇

 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 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 教育学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三、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 当代教育学发展的状况

1.教育学研究的领域日益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 教育的起源(几个说法)

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交往起源说

 信息社会教育的特点

1.现代学校发生一系列改革与变化

2.教育的功能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3.教育的本土化和国际化趋势更明显

4.教育的全民化和终身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 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公共趋势

1.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

2.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提高教育质量

3.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4.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

5.重视提高师资水平

 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对政治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各种政

治人才、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

2.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教育的普及化可以推动社会政治变革、教

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教育担负着培养劳动力的任务,是社会再生产的必

要条件,也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第1页,共4页何赛飞 4/13/2013(制)

 2.教育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教育的个体功能 1.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教育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职业。身份的社会化)2.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规定,即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换言之,所谓教育目的就是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对教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的预测或规定。(1.教育目的是对未来客观实在超前或预先的反映 2.教育目的既体现为社会教育目的,又体现为个人教育目的 3.教育目的首先是学校的教育目的)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民主型)教师热爱、关心、尊重和信赖学生,既利用权威,又通过自己的学识、才能和品德去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对学生的问题不包办代替,经常给学生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条件和机会。学生理解和尊重老师,师生之间交往较多,互相支持配合,关系正常,密切和融洽。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方面:1.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了解与研究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健全人格 学生方面:客观、正确与认识 尊重老师 课程的概念 课程就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的总和,它包括了学校的教学。隐性课程的概念 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学生在学校环境中有意或无意得的未包括在正式课程之中的知识、规范、价值、态度或行为习惯。影响课程的因素

一、社会需求 1.对培养新的劳动者和新的政治继承人的需要 2.对更新课程内容的要求 3.对课程设计思想的影响

二、科技革新1.科技革新制约课程变革的目标2.科技革新推动课程结构的变革3.科技革新影响着课程变革的速度 学科课程的特点

学科课程是一种古老、基本的课程形式。典型的学科课程:科目本位课程、学术中心课程、综合学科课程。两个显著特征:1.以学科知识或文化的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课程开发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2.课程组织遵循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

 教学的概述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根据教学目标,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产生的,对教学活动进行控制和调节,并选择运用恰当的教学媒体所使用的方法和方式的总称,包括教学活动中方法的选择、材料的组织、对师生行为的规范管理等。

从宏观层面讲,主要有:教学准备策略(包括教学目标的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组织形式的设计等)、教学行为策略、教学评价策略、指导学习策略。

课堂主要的教学策略:

一、口头语言表达策略(课堂讲授策略、对话策略)

二、板书设计策略(形式多样,因地制宜,综合使用、提炼准确、形象实用、形式美观)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策略

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特点:体现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的价值观念,指向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的制约;受到具体的教学策略的影响和制约;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要求,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内容的手段,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行为体系。目前总小学课堂教学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二、直观感知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四、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五、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 教学的基本规律

一、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二、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三、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四、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规律

 班级授课制(优缺点及概念)

班级授课制是以班为单位进行的集体教学,它有规定的教学时间、教学场所、教师和学生,并要求教师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开展教学工作,课堂教学是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表现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优越性):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2.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局限性):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4.不利于因材施教 5.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

 教学实践(基本环节、如何备课、如何上好课)

基本环节: 备课(学期备课、课时备课)、上课(上课的常规要求、一堂好课的标准)、课后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课后指导工作、反思总结工作)

如何备课:学期备课(1.了解课程性质及总的教学时数 2.阅读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理

解课程教学目的和基本的教学要求 3.通读教科书 4.了解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动机以及学习风气 5.做好实验、实践和教学媒体的检修准备工作)课时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设计、备媒体)

如何上好课:1.目标明确,完成任务2.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 3.j结构合理,充满机智 4.媒体有效,方法适当,善“启”善“导” 5.语言科学而艺术 6.板书有序,科学合理

 德育的概念

就广义而言,凡任何对人的品德产生影响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德育,无论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其广义德育可谓与人的生命共始终,与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相联系。广义德育主要包括家庭德育、社会德育和学校德育。就其狭义而言,主要局限于学校范围,又名学校德育

 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1.选择课题(教育科学研究首先要选择课题:包含两方面(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制定计划(制定研究计划,有利于合理安排研究的各项工作,提高研究的信度

和效度)

3.实施研究(按照研究工作计划和研究设计中的具体规定,通过观察、调查、实

验以及查阅文献等方法搜集研究资料)

4.整理分析(1.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2.对已占有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5.表述成果(这是教育科学研究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步骤,是将思维活动变为文字

性材料,有助于同行交流、科研成果推广、改善教育实践奠定了基础)

第二篇:中学教育学考点与要点归纳

中学教育学考点与要点归纳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2.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它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形成了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进入20世纪以后,教育在数量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即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因材施教。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先秦时期以墨翟(约公元前468年至公元前376年)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

道家是主张“道法自然”的哲学。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学记》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记》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藏息相辅,还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在教学方面,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即循序渐进。6.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在西方,要追溯教育学的思想来源,需要提到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以及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把人分成哲学家、军人、劳动者。以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为宗旨的教育,乃是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这种理想的正义国家的工具。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亚里士多德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这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他的教育思想著作是《政治学》。

7.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捷克教育家。他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来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为标志。

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在教学上,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他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8.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在全世界的传播,是近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事件,特别是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将社会劳动与教育相结合。l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重点:教育的概念、中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④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③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2.教育与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④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3.教育与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其次,科学的发展不但对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具体地说,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①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②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③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④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信息技术与教育

①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②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③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4.教育与文化

(1)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与文化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不断地按照各自的运动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

(2)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①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②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③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④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3)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的成因包括: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重点: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基本关系。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2)外铄论

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我国古代的荀子、英国哲学家洛克、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都是其代表人物。外铄论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 作用的结果。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包括群体差异(如性别差异)和个体差异(如身心发展水平和个体心理特征)。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③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成熟。在教育学中,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③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因为人具有主观能 动性,人能改造环境,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

(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4.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发现人的价值

(2)教育能发掘人的潜力

(3)教育能发挥人的力量

(4)教育能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5.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段。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十三四岁至十六七岁的少年,高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十六七岁至二十岁的青年,他们分别处于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①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十三四岁至十六七岁,属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有些心理学家称其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②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在身体发展方面,初中阶段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在认知方面,初中阶段教育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应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2)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①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个性的定型时期和个体从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的时期。

②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高中阶段学校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有重要的责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校教育要使青年认清时代的要求、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重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难点: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第四章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

①国家的教育目的

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③教师的教学目标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3)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3.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①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②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③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以下几点:

①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②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③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④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⑤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4.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②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重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观点、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难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1.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

①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环境的相互作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①学生的身份。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②学生的法律地位。教育领域中,作为未成年公民,学生享有未成年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如身心健康权、隐私权、受教育权等;作为学生,学生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概括起来有:

①人身权。国家除了对未成年学生的人身权进行一般保护外,还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进行特殊保护。

②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3.学生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

①遵守法律、法规

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④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4.教师职业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概念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5.教师职业的特点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来_源:考试大_教师资格证考试_考试大

6.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我国《教师法》第l0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②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③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7.教师的人格特征

对教师的个性素质也有特定的要求,教师要有优良的个性品质,如热情慷慨、善于交际、乐于助人、有责任心、仁慈友善、合群合作、公平客观、耐心周到、有幽默感等。

8.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教师处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导地位。

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②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③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人格上的民主平等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

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②严格要求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①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一人关系

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人格上的影响

重点:学生的本质属性、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难点:师生关系的特点。第六章课程

1.课程的一般概念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我国的课程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2.课程的分类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从课程内容的角度划分,可分为学科教程和活动课程;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而以课程任务为依据进行分类,则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从教育阶段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3.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具体包括:

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②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③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④课程理论 4.课程目标的种类

如果以目的和目标的概括性程度为准则,可以将课程目标依次区分为四种不同的目标:教育目的(总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1)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教育目的是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

(2)培养目标

它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根据教育目的来制定,教育目的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

(3)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有七个规定性: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整体性、层次性、递进性。

(4)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5.课程目标的依据

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6.课程设计的概念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也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7.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我国义务教育的教 学计划应当具备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三个基本特征。

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开设哪些科目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8.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9.教科书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第四,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第五,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10.课程实施的概念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11.课程实施的结构

课程实施具有一定的运行结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至少要考虑七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

第二,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

第三,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第四,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第五,对具体的教学单元与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

第六,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第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为下一轮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

以上七个方面在运作过程中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结构,这便是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12.课程评价的概念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13.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即主张把评价的 重点从

“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14.课程评价的过程

第一步,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第二步,搜集信息

第三步,组织材料

第四步,分析资料

第五步,报告结果

重点:课程的概念、课程的分类、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

难点:课程实施的结构、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第七章教学(上)1.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②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③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学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②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③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一般任务

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

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在我国,长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5.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③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6.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且呈现多样综合的特点。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为:

①引起学习动机

②领会知识

③巩固知识

④运用知识

⑤检查知识 7.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8.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①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②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④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⑤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⑥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9.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①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③学生特点

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10.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3)讨论法(4)演示法(5)练习法(6)实验法

重点:教学的概念、教学过程的概念、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难点: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第八章教学(下)1.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1)备课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2)上课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

①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分为:传授新知识课,巩固新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②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③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3)作业检查与批改

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类型练习。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要求:

①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

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③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4)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指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之外,教师对学生的辅导。课外辅导一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二是做好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

(5)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是以测验的形式定量地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得到的结果。学校通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测量和评价,可以检查教学的完成情况,从检查中获得的反馈信息,可以用来指导、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改善教学,提高质量。

①试题类型

试题类型大体有供答型和选答型两大类。

供答型试题又分简答式试题和陈述武试题两种。简答式试题的最简便形式是填充题。选答型试题可以分为是非题、多项选择题与组配式试题三种。

②测验的质量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的难易程度。

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缺点或价值作出判断。2.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

(1)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直至现在,班级授课制仍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④班级授课制也有它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2)分组教学制

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一般可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

分组教学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但是,它仍存在一些较严重的问题,一是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三是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学生容易产生骄傲情绪,普通班、慢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

(3)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就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通过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3.对教学策略的基本理解

教学策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4.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5.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1)内容型策略

可以有两条途径: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结构化策略强调知识结构,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还可分为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和综合式等。问题化策略强调学习着重于考虑、发掘问题,及时培养问题求解能力。

(2)形式型策略

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

(3)方法型策略

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这是一个包含着各种各样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的领域。

(4)综合型策略

综合型策略是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综合型策略的改进出现了两个主要的取向:一是教师主导取向,或称指导教学;二是学生自学取向。

重点: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班级授课制及其优缺点、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第九章德育 1.德育的概念

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共同性、历史继承性。2.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4.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5.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6.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德育过程的结构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7.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①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②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①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②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

②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

③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8.德育原则的概念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9.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①导向性原则,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②疏导原则,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④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⑤因材施教原则,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10.德育的途径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11.德育的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有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 处分。

12.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实际上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某种组合方式。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大体上说,认知模式重知,体谅模式重情,社会模仿模式重行。

(1)认知模式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发生。

缺陷:一是太过于强调认知力的作用,忽视了对道德行动的研究;二是强调了道德判断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作用;三是阶段理论有缺陷;四是完全排斥了道德习惯的作用。

特色:一是提出以公正观发展为主线的德育发展阶段理论;二是建构了较为科学的道德发展观,提出智力与道德判断力关系的一般观点;三是通过实验建立了崭新的学校德育模式。

(2)体谅模式

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该理论的特征有:

①坚持性善论,主张德育必须以儿童为中心

②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德育关键是人的潜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③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

④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倡导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体谅模式的特色在于: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社会问题的各种可能反应;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社会问题可能遭到的种种困难,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关心;它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反应,教师能够根据它们指导学生围绕大家提出的行动方针进行讲座或角色扮演的主题。

(3)社会模仿模式

主要是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在德育上,该模式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体,人既能对刺激作出反应,也能主动地解释并作用于情境。

社会学习论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在吸收其他学派的基础上,发展了行为主义,使之对人的道德行为作出更合理的阐释,对德育工作有很大意义;系统论述了示范榜样对道德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影响道德行为的各种形式和途径;把环境的示范和个体的发展与认知调节机制的互动表达出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重点:德育的概念、德育的内容、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德育过程的规律。

难点:我国中学生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模式。第十章班级管理 1.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它具有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矫正学 生的行为等功能。2.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而主要对象是人,即学生,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班级管理的主要管理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另外,它又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它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3.班级管理的功能

班级管理对于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②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③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4.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1)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开展以班级规章制度为核心的常规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2)平行管理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3)民主管理。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4)目标管理

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5.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6.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 7.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8.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9.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教育培养与类化的过程。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权威;二是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二是“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11.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重点:班级的概念、班级管理的概念、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难点: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第三篇:中学教育学考点命题:6.3课程设计

中学教育学考点命题:6.3课程设计

第三节 课程设计

一、什么是课程设计(一)概念

在不同的国家,对课程设计有不同的解释。最狭义的理解是指制定某个学程的具体过程,而最广义的理解几乎涉及所有形式的课程变化。比较折衷的定义是“课程设计是指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科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总的来说,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的系列化活动。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也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课程文件是根据课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而制定出的指导教学的各种规定)。

(二)意义

从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课程方案,从而导致对师生的双边活动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一些修改或重新组织,其中并不增加新的东西,而只是以更清晰的方式将课程中的各种要素联系起来。

二、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一)教学计划 1.教学计划的概念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教学计划是否合情合理并具备较强的科学性,直接影响课程设计和教育教学的质量。

2.教学计划的构成

教学计划主要由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

在指导思想上,我国中小学的教学计划必须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发展方向,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以全面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

在培养目标上,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既同又异的。所谓“同”,是指无论哪一级学校,它的培养目标都必须同教育的总目的相吻合,不能偏离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所谓“异”,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根据自身在整个教育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为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规格的人才确定不同的目标。因此,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同中有异,重点突出,特点鲜明。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在1992年修订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明确规定初中阶段的目标是:①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思想感情,初步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思想,具有守信、勤奋、自立、合作、乐观、进取等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遵纪守法,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具有分辨是非和自我的能力。②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兴趣和爱好。③学会生活处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我国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①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热爱祖国,有理想,有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求新创新、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公平竞争、效率、效益、遵纪守法的观念;形成良好的生产道德情操和自我教育的能力。②掌握较宽广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自觉的学习态度和独立学习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必备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知识与能力,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相应的审美能力,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一定的应变能力,初步形成健康的个性。④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职业观念和初步的择业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现代生活技能。

在课程设置上,作为教育计划的核心,它具体勾画出实现培养目标的“蓝图”,是把教育目标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桥梁。普通中小学课程设置应根据各地区、各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国家宏观指导下,灵活作出安排,不能强求一律,形成“大一统”的课程发展模式。各地区可以在达到国家要求的前提下,开设一些有利于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有利于本地区儿童、青少年身心素质全面提高的课程。也就是说,要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教学计划在基本内容上,主要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开设哪些科目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中小学的教学科目设置,基本是以科学的分类为依据,并选择其中最一般的、对青少年一代最必需的科学知识构成学科。各门学科既有自己的独立系统,又有彼此间存在的必要联系。我国中小学课程中,科目的设置大致包括六类:①语文、数学等基础性科目;②思想品德教育科目;③社会基础知识科目;④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科目;⑤体育、保健、艺术审美科目;⑥劳动技术教育科目。另外,还有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科目。

教学计划中设置的各门学科不能同时齐头并进,也不宜单科独进,一定要按年限、学科内容、各门学科之间的衔接、学生的发展水平,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合理安排,使先学的学科为后学的学科奠定基础,同时要注意学科之间的互相沟通,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课时分配包括各学科的总时数,每1学科各学年(或学期)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应根据学科的性质、作用以及教材的分量和难易程度,恰当地分配各学科的授课时数。

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主要是对学年阶段的划分、各个学期的教学周数、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假期和节日的规定等,这是学校工作正常进行的保证。我国学校一般均为秋季招生与始业,一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学期之间有寒假或暑假。

(二)教学大纲 1.教学大纲的概念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育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体现出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它有利于保证教学的计划性和质量。

2.教学大纲的构成

教学大纲一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①说明部分,扼要说明本学科开设的意义,规定教学的目的、任务、指导思想,提出教材选编的原则以及教学法的建议等;②本文部分,它系统地安排一门学科全部教材的主要课题、要目或章、节,规定每个课题教学的要点和时数,并编有练习、实习、实验、参观等实际作业的要求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

详尽的教学大纲还列出教师的参考用书、学生的课外读物以及教学仪器、直观教具等方面的提示。教学大纲是国家对某一门学科的教学所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有了统一的教学大纲就能统一学校各门课程,加强教学的计划性,保证教学的质量。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它有助于教师明确所教课程的目的、要求,掌握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规划学科内容的编排顺序并确定教学的进度和方法。因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和熟练掌握教学大纲,并严格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了保证各科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学习的前后衔接,教师还应适当研究相关学科的教学大纲。(三)教科书 1.教材与教科书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各门学科,一般均有相应的教科书。

教科书不同于一般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教科书是教学大章节,它主要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的载体也多样化了。除教科书以外,还有各类指导书和补充读物,工具书、挂图、图表和其他教学辅助用具,教学程序软件包,幻灯片、电影片、音像磁盘等。

教科书的编制要求妥善处理思想性与科学性、观点与材料、理论与实际、知识和技能的广度与深度、基础知识与当代科学新成就的关系。

2.教科书的编排

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教科书的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厚薄要合适,便于携带。

3.教科书的作用

①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教科书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所以,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发挥教科书最大的作用。

②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③教科书有助于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④教科书有助于教师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4.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②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渗透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③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④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⑤兼顾同一年级的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第四篇:2011年中学教育学考点与要点归纳

中学教育学考点与要点归纳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学的发展。知识点梳理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2.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它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形成了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进入20世纪以后,教育在数量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即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因材施教。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先秦时期以墨翟(约公元前468年至公元前376年)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

道家是主张“道法自然”的哲学。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战国后期,《学记》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记》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藏息相辅,还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在教学方面,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即循序渐进。6.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在西方,要追溯教育学的思想来源,需要提到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以及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把人分成哲学家、军人、劳动者。以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为宗旨的教育,乃是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这种理想的正义国家的工具。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亚里士多德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这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他的教育思想著作是《政治学》。

7.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捷克教育家。他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来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为标志。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在教学上,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他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8.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在全世界的传播,是近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事件,特别是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将社会劳动与教育相结合。l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教育的概念、中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知识点梳理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④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③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2.教育与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④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3.教育与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其次,科学的发展不但对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具体地说,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①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②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③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④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3)信息技术与教育

①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②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③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4.教育与文化

(1)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与文化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不断地按照各自的运动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2)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①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②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③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④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3)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的成因包括: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基本关系。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知识点梳理

1.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1)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2)外铄论

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我国古代的荀子、英国哲学家洛克、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都是其代表人物。外铄论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 作用的结果。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包括群体差异(如性别差异)和个体差异(如身心发展水平和个体心理特征)。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③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成熟。在教育学中,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③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改造环境,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

(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4.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发现人的价值(2)教育能发掘人的潜力

(3)教育能发挥人的力量(4)教育能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5.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段。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十三四岁至十六七岁的少年,高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十六七岁至二十岁的青年,他们分别处于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①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十三四岁至十六七岁,属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有些心理学家称其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②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在身体发展方面,初中阶段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在认知方面,初中阶段教育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应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2)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①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个性的定型时期和个体从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的时期。

②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高中阶段学校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有重要的责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校教育要使青年认清时代的要求、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难点: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第四章教育目的 知识点梳理

1.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 ①国家的教育目的

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③教师的教学目标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3)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3.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①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②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③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以下几点:

①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②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③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④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⑤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4.我国的教育目的(1)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重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观点、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难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学生、教师以及学生和教师的关系。知识点梳理

1.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 ①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环境的相互作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①学生的身份。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②学生的法律地位。教育领域中,作为未成年公民,学生享有未成年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如身心健康权、隐私权、受教育权等;作为学生,学生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概括起来有:

①人身权。国家除了对未成年学生的人身权进行一般保护外,还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进行特殊保护。②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3.学生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 ①遵守法律、法规

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④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4.教师职业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概念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5.教师职业的特点

(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6.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我国《教师法》第l0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②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③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7.教师的人格特征

对教师的个性素质也有特定的要求,教师要有优良的个性品质,如热情慷慨、善于交际、乐于助人、有责任心、仁慈友善、合群合作、公平客观、耐心周到、有幽默感等。8.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教师处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导地位。

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②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③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人格上的民主平等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

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②严格要求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①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一人关系

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人格上的影响 重点:学生的本质属性、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难点:师生关系的特点。第六章课程 1.课程的一般概念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我国的课程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2.课程的分类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从课程内容的角度划分,可分为学科教程和活动课程;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而以课程任务为依据进行分类,则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从教育阶段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3.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具体包括: 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②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③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④课程理论

4.课程目标的种类

如果以目的和目标的概括性程度为准则,可以将课程目标依次区分为四种不同的目标:教育目的(总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1)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教育目的是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2)培养目标

它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根据教育目的来制定,教育目的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3)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有七个规定性: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整体性、层次性、递进性。(4)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5.课程目标的依据

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6.课程设计的概念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也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7.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三个基本特征。

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开设哪些科目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8.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9.教科书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第四,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第五,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10.课程实施的概念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11.课程实施的结构

课程实施具有一定的运行结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至少要考虑七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 第二,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

第三,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第四,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第五,对具体的教学单元与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 第六,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第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为下一轮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

以上七个方面在运作过程中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结构,这便是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12.课程评价的概念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13.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1)目标评价模式

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 “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14.课程评价的过程

第一步,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第二步,搜集信息 第三步,组织材料 第四步,分析资料 第五步,报告结果 重点:课程的概念、课程的分类、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难点:课程实施的结构、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第七章教学(上)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知识点梳理

1.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②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③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学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②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③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一般任务

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

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在我国,长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5.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③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6.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且呈现多样综合的特点。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为:

①引起学习动机②领会知识③巩固知识④运用知识⑤检查知识

7.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8.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①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②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④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⑤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⑥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9.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①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③学生特点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10.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演示法(5)练习法(6)实验法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教学的概念、教学过程的概念、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难点: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第八章教学(下)

知识点梳理

1.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1)备课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2)上课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

①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分为:传授新知识课,巩固新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②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③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3)作业检查与批改

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类型练习。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要求:

①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

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③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4)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指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之外,教师对学生的辅导。课外辅导一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二是做好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

(5)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是以测验的形式定量地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得到的结果。学校通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测量和评价,可以检查教学的完成情况,从检查中获得的反馈信息,可以用来指导、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改善教学,提高质量。①试题类型

试题类型大体有供答型和选答型两大类。

供答型试题又分简答式试题和陈述武试题两种。简答式试题的最简便形式是填充题。选答型试题可以分为是非题、多项选择题与组配式试题三种。

②测验的质量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的难易程度。

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缺点或价值作出判断 2.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1)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直至现在,班级授课制仍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④班级授课制也有它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2)分组教学制

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一般可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

分组教学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但是,它仍存在一些较严重的问题,一是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三是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学生容易产生骄傲情绪,普通班、慢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

(3)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就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通过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3.对教学策略的基本理解

教学策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4.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5.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1)内容型策略

可以有两条途径: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结构化策略强调知识结构,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还可分为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和综合式等。问题化策略强调学习着重于考虑、发掘问题,及时培养问题求解能力。

(2)形式型策略 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

(3)方法型策略

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这是一个包含着各种各样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的领域。

(4)综合型策略

综合型策略是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综合型策略的改进出现了两个主要的取向:一是教师主导取向,或称指导教学;二是学生自学取向。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班级授课制及其优缺点、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第九章德育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德育过程、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以及德育模式。知识点梳理 1.德育的概念

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共同性、历史继承性。2.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4.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5.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6.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德育过程的结构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7.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①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②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①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②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②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③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8.德育原则的概念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9.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①导向性原则,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②疏导原则,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④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⑤因材施教原则,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10.德育的途径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11.德育的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有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12.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实际上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某种组合方式。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大体上说,认知模式重知,体谅模式重情,社会模仿模式重行。

(1)认知模式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发生。

缺陷:一是太过于强调认知力的作用,忽视了对道德行动的研究;二是强调了道德判断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作用;三是阶段理论有缺陷;四是完全排斥了道德习惯的作用。

特色:一是提出以公正观发展为主线的德育发展阶段理论;二是建构了较为科学的道德发展观,提出智力与道德判断力关系的一般观点;三是通过实验建立了崭新的学校德育模式。(2)体谅模式

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该理论的特征有: ①坚持性善论,主张德育必须以儿童为中心

②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德育关键是人的潜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③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

④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倡导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体谅模式的特色在于: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社会问题的各种可能反应;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社会问题可能遭到的种种困难,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关心;它提供了一系列可能的反应,教师能够根据它们指导学生围绕大家提出的行动方针进行讲座或角色扮演的主题。(3)社会模仿模式

主要是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在德育上,该模式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体,人既能对刺激作出反应,也能主动地解释并作用于情境。

社会学习论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在吸收其他学派的基础上,发展了行为主义,使之对人的道德行为作出更合理的阐释,对德育工作有很大意义;系统论述了示范榜样对道德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影响道德行为的各种形式和途径;把环境的示范和个体的发展与认知调节机制的互动表达出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德育的概念、德育的内容、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德育过程的规律。难点:我国中学生德育的基本原则、德育模式。第十章班级管理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班级管理的意义、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班集体的形成以及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知识点梳理 1.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它具有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矫正学生的行为等功能。2.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而主要对象是人,即学生,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班级管理的主要管理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另外,它又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它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3.班级管理的功能

班级管理对于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②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③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4.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1)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开展以班级规章制度为核心的常规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2)平行管理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3)民主管理。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4)目标管理

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5.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6.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7.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8.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9.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教育培养与类化的过程。(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权威;二是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二是“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11.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重点难点提示

重点:班级的概念、班级管理的概念、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班集体的基本特征。难点: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2011年中学教育学各章习题答案与解析: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C)A.达尔文 B.布厄迪尔

C.勒图尔诺(利图而诺)D.孟禄

2.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B)A.聘任制度 B.科举制 C.录用制 D.任免制

3.国际上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D)A.主体教育观

B.精英主义价值观 C.知识主义价值观 D.多元主义价值观

4.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C)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A)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C)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7.现代的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日益走向(C)A.社会化 B.民主化 C.大众化 D.自由化

8.古代中国的教育学思想中主张“道法自然”的是(A)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9.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贡献的是(B)A.康德

B.裴斯秦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ABCDE)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E.教师素质现代化

2.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有(AB)A.库姆斯 B.伊里奇 C.杜威

D.保罗•郎格朗 E.夸美纽斯

3.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BCE)A.兼爱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有教无类 D.教学相长

E.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涵包括(ACE)A.取消等级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B.反对在教育内容中宣扬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思想 C.提倡教育结果的均等

D.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要求尊重学生 E.教育自由化

5.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ABCDE)A.以儿童为中心

B.重视学生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发现 C.学校即社会

D.以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

E.教育即学生经验的持续不断的增长

6.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ADE)A.前制度化教育 B.义务教育 C.普及教育 D.制度化教育 E.非制度化教育

7.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学校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具体的类型有(BDE)A.四门学 B.官学 C.太学 D.私学 E.书院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瑞士教育家______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2.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的______。3.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______和佛教手中。4.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近代______系统的形成。5.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______教育。

6._______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7.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______教育的重要体现。8.《教育漫话》是英国近代教育家______的代表作。

四、名词解释 1.(狭义)教育 2.教育民主化 3.制度化教育

五、简答题

1.古代学校教育具体体现为哪些特征? 2.教育学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3.夸美纽斯对教育学的发展做出了哪些突出贡献? 4.简述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六、论述题

1.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2.分别列举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代表作,并论述其教育思想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C由教育理论可知,勒图尔诺(利托尔诺)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2.【精析】B隋唐建立科举制。

3.【精析】D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多元主义价值观。4.【精析】C杜威主张儿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5.【精析】A孔子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提出者,题于中的话反映的正是这一教育思想。6.【精析】C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7.【精析】C教育大众化表明有更多的人接受到学校教育。

8.【精析】A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9.【精析】B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明确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二、多项选择题

1.【精析】ABCDE教育现代化包括(工艺、设备、手段、管理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和教师素质现代化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精析】AB库姆斯等人的陈述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3.【精析】BCE“兼爱”是墨家思想。“教学相长”是《学记》提出的。B、C、E均为孔子的教育主张。

4.【精析】ACE教育民主化体现两方面,一方面指让所有人都受到平等的教育,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追求教育自由化。

5.【精析】ABCDE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第一。教育即生活;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不断增长;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第五,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第六,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

6.【精析】ADE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7.【精析】BDE在中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类型有官学、私学和书院。

三、填空题 1.裴斯泰袼齐 2.卢梭 3.婆罗门教 4.学校教育 5.制度化 6.教育立法 7.非制度化 8.洛克

四、名词解释

1.狭义教育:狭义的教育就是学校教育。所谓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移动。

2.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自由化。

3.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

五、简答题

1.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2.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第一,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第二,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和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第三,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第四,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第五,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教育学的创立有一个历史过程,前后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时间。

3.夸美纽斯对教育学的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主要有:

(1)构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本框架,确定了教育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论述了教育目的,教育与社会、自然和人的关系,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原则及规律,道德教育和教学管理等。(2)强调普及义务教育,论证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天然合理性。

(3)从理论上论证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强调人人都应受到同样的教育、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规律和实行“泛智教育”。这一思想为后来的自然主义教育开辟了道路。(4)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并论证了一系列教学原则。

(5)首次提出了“学年制”的思想,尤其是从理论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这一学校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使人类的学校教育更加趋向正规化。

4.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大致有两点:第一,通过教育学的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的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工作的自觉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第二,我国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批判地继承教育学遗产,吸取当代外国的有益的教育经验,阐明教育的普遍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规律及其原则、内容、方法,用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六、论述题

1.(1)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这一运动对发展中国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教育的民主化。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及追求教育的自由化;(4)教育的多元化。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元;(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它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2.(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这些主张,在反对封建教育,建立新的教育科学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2)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该书分为:绪论、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之多方面(教学)、品格之道德力量(德育)四个部分。他从迎合德国反动贵族阶级利益的伦理学出发,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他以心理学为基础,规定了教学步骤:明了、联合、系统、方法;他强调了教学的教育作用。

(3)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和“在做中学”。他的这种学说是以“经验”为基础,以行动为中心,带有狭隘的色彩经验主义 2011年中学教育学各章习题答案与解析: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B)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D.产业革命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A)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3.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C)A.1957年 B.1982年 C.1986年 D.1990年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A)A.学校教育

B.高新技术的应用 C.科学理论的产生 D.完善的社会制度

5.(D)以后,文化概念正式进入到人类学家的研究范畴。A.18世纪9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19世纪5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6.人口的职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A)A.专业结构 B.布局结构 C.层次结构 D.需求结构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下列描述属于“网络教育”特点的有(ABCD)A.“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B.兴趣选择 C.跨年龄段教育 D.跨时空教育 E.终身教育

2.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它的标志是(AC)A.计算机 B.机械化 C.网络技术 D.数字通讯 E.电子科技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思想家______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

2.17、18世纪以后,出现了职业的科学家,出现了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被称为______。3.学校教育进行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______、______的再生产。4.______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四、名词解释 1.教育影响 2.人力资本

五、简答题

1.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2.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六、论述题

如何理解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B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靠科技进步来推动,故科技进步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2.【精析】A这句话揭示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3.【精析】C建国后,我国实行教育向工农开门,1986年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4.【精析】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可以再生产科学知识。5.【精析】D 19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概念正式进入到人类学家的研究范畴。

6.【精析】A人们所学的专业在很大程度上与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紧密挂钩,故人口的职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专业结构。

二、多项选择题

1.【精析】ABCD四个选项均为网络教育的特点。

2.【精析】AC第三次信息技术的标志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三、填空题 1.斯宾塞

2.科学的体制化 3.有计划高效率 4.校风

四、名词解释 1.教育影响 2.人力资本

五、简答题

1.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2.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六、论述题

如何理解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B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靠科技进步来推动,故科技进步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2.【精析】A这句话揭示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3.【精析】C建国后,我国实行教育向工农开门,1986年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4.【精析】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可以再生产科学知识。5.【精析】D 19世纪90年代以后,文化概念正式进入到人类学家的研究范畴。

6.【精析】A人们所学的专业在很大程度上与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紧密挂钩,故人口的职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专业结构。

二、多项选择题

1.【精析】ABCD四个选项均为网络教育的特点。

2.【精析】AC第三次信息技术的标志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三、填空题 1.斯宾塞

2.科学的体制化 3.有计划高效率 4.校风

2011年中学教育学各章习题答案与解析: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C)A.遗传素质 B.环境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

2.教育的直接目的是(A)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B.培育“四有”新人 C.促进社会的发展 D.培养人的生存能力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B)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学校教育 D.个体因素

4.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D)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B.社会环境的要求 C.教育要求的内化 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5.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B),它是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A.劳动 B.潜能 C.知识 D.意识

6.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C)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7.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A)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A.威尔逊 B.格塞尔 C.华生 D.洛克

8.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A)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 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ABCD)A.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B.人的先天素质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

C.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为一定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D.成熟在高级心理活动中起到作用 E.成熟决定了个体受教育的内容

2.下列哪些观点是持遗传决定论认识的?(BCDE)A.洛克的“白板”论 B.高尔顿的血统论 C.柏拉图的三等论 D.基督教的“原罪说” E.中国的性善性恶论

3.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ABCD)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E.抽象运算阶段

4.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活动构成,包括(ABE)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精神活动 D.思维活动 E.社会实践活动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______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2.______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3.______国心理学家______认为人的道德认知遵循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4.衡量一个人是否得到了正常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看他的发展水平是否同______相一致。

四、名词解释 1.成熟

2.发展关键期 3.“心理断乳期”

五、简答题

1.如何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 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什么?

六、论述题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C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精析】A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3.【精析】B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成熟、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环境因素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4.【精析】D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的机制决定的。

5.【精析】B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成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6.【精析】C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的例子。

7.【精析】A威尔逊是美国当代的一位生物社会学家,他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8.【精析】A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不能错过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二、多项选择题

1.【精析】ABCD成熟是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为个体发展提供可能和限制。A、B、C、D项都是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的表现。

2.【精析】BCDE洛克的“白板说”认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3.【精析】ABCD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A、B、C、D选项为皮亚杰对个体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4.【精析】ABE个体主观能动性由生理、心理、社会三层次的内容活动构成。

三、填空题 1.弗洛伊德 2.青年期 3.美柯尔柏格

4.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

四、名词解释

1.成熟:在教育学中,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

2.发展关键期: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3.“心理断乳期”:指13、14岁至16、17岁的少年期,在这个阶段,少年常常因为缺乏认识和准备,被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而惊慌失措,有些心理学家就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五、简答题

1.(1)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3)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1)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2)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3)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六、论述题

教育使人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人的个性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作用:①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②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③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还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教会人们怀疑知识的技能;④还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知识是为人类所用的。

(2)教学对人的力量的发挥作用。人的身体力量发展有多种途径,教育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人的精神力量的发展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

(3)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2011年中学教育学各章习题答案与解析: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A)A.教育的性质 B.教育的任务 C.教育的内容 D.教育的规律

2.当前,流生问题与(A)问题这两种倾向妨碍了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A.片面追求升学率 B.乱收费 C.唯学历教育 D.辍学

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A)A.德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智育

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C)A.我国的政治政策 B.我国的教育方针 C.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 D.恩格斯个人发展学说

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C)A.道德素质教育 B.思想素质教育 C.政治素质教育 D.心理素质教育

6.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B),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A.记忆知识 B.“发现”知识 C.积累知识 D.搜集知识

7.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是(B)A.应试教育 B.素质教育 C.特长教育 D.继续教育

8.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A)A.陈鹤琴 B.粱启超 C.蔡元培 D.陶行知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育目的层次包括(ACD)A.国家的教育目的 B.学生的学习目标

C.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师的教学目标 E.社会的价值取向

2.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应全面发展,所以素质教育应包括(ABCDE)A.德育 B.体育 C.智育 D.美育

E.劳动技术教育

3.教育目的的功能有(ACE)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激励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______、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是:______包括______。

3.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_____,是一种精神状态。

4.1957年,______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我国提出的______。

四、名词解释 1.全面发展教育 2.教育目的 3.培养目标

五、简答题

1.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2.普通中学德育有哪些要求?

六、论述题

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A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

2.【精析】A教育目的的实现及教育质量的提高受到现实客观条件的制约,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学校生源流失现象和教育乱收费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3.【精析】A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

4.【精析】C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5.【精析】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涉及政治问题,故属于政治素质教育。

6.【精析】B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发现”知识。7.【精析】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

8.【精析】A我国教育家陈鹤琴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二、多项选择题

1.【精析】ACD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三个,分别是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2.【精析】ABEDE学生全面发展,包括以上各个方面的教育。

3.【精】ACE教育目的的功能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

三、填空题 1.时代性

2.教育方针教育目的 3.人格特征

4.毛泽东第一个教育方针

四、名词解释

1.全面发展教育:是指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2.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3.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五、简答题

1.(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2.普通中学德育的要求:(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2)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3)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4)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5)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六、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它把人的全面发展既看成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对于共产主义新人的理想蓝图的描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如下要点: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的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1年中学教育学各章习题答案与解析:第五章 http://www.hteacher.net2011-03-29 10:46教师网[教师考试网] 2011年中学教育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五章。TAG标签: 教育学 中学 教师资格证 试题

2011年中学教育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人们常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C)A.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B.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C.创造能力 D.观察能力

2.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C)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创新开拓

3.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B)A.列宁 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4.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B)素养。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5.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A)A.条件 B.任务 C.途径 D.结果 6.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A)A.动力 B.动机 C.条件 D.基础

7.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A)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 C.品德专业素养 D.职业道德素养

8.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B)A.领导地位 B.启发指导地位 C.顾问地位 D.主导地位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决定的。A.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B.劳动任务的复杂性 C.教育法规

D.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E.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2.教师专业化应符合的条件有()A.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

B.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C.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的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 D.具有充分的自治和自律性

E.有正式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证进行管理 3.中小学教师培训应坚持()原则。A.统一要求 B.因地制宜 C.分类指导 D.按需施教 E.学用结合

4.教师的科研活动权包括()A.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

B.有权决定是否参加学术团体 C.有权确定科研课题的科研方法 D.有权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 E.有权为改善实践而研究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______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韵重要手段。

2.学生具有______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3.学生是学习的______,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4.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______。

四、名词解释 1.师生关系 2.学生 3.教育理念

五、简答题

1.对教师概念这一界定包含哪些内容? 2.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六、论述题

社会主义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C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他们的活动并无固定的规范、程式、方法可以套用。

2.【精析】C教师劳动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书育人,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精析】B这句话是加里宁说的。

4.【精析】B主要体现了教师的奉献精神,即崇高的职业道德。

5.【精析】A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设有个体主动积极的参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主动发展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是教育成功的条件和保证。

6.【精析】A正是社会对个体的客观需要,才促使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发生。

7.【精析】A教师要胜任某学科的教学工作,必须广泛准确地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熟练运用基本技能,这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教师学科专业素养是他胜任工作的基本要求。8.【精析】B教师在校外活动中处于启发指导地位。

二、多项选择题

1.【精析】ABDE由教师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任务的复杂性和劳动手段及劳动过程的特殊性来决定。2.【精析】ABCD由教师专业化条件可知以上选项均正确。

3.【精析】BCDE中小学教师培训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

4.【精析】ABCE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重视科研的教师,才会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但是,教师的科研活动权不能包括自己教学的内容。

三、填空题 1.语言 2.向师性 3.主体 4.授受关系

四、名词解释

1.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2.学生:学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是教师的工作对象。

3.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五、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概念这一界定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2.学生特有的本质属性表现在:

(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第一,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第二,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六、论述题

社会主义新型的师生关系具有三个基本特点,即:(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教学相长。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授受,教师处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导地位。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能否正确地处理这种授受关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水准和质量: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在知识上,老师是知之较多者,学生是知之较少者;在智力上,教师是较发达者,学生是较不发达者;在社会生活经验上,教师是较丰富者,学生是欠丰富者。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但是这一过程不是单向传输过程,它需要学生积极、富有创造性地参与,需要学生发挥主体性;②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我们的教育所培养的是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个体,是具有主人翁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要培养主动发展的人,就必须通过师生互动,充分调动个体的主动性;

③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终是要促成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善于根据变化着的实际情况有所判断,有所选择,有所发挥。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②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①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一人关系。从教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互动关系,学校也是社会。从社会角度看,师生关系在更深刻意义上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教师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对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又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学生对教师的知识水平以及对教师的道德水平、精神风貌等作出的反应也深深影响着教学者

2011年中学教育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2.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

3.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一般发展》

4.学生的学习特点受()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A.基础 B.智能 C.思维 D.能力

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不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6.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与价值的是()A.(美)克伯屈 B.(美)杜威 C.(法)卢梭 D.(德)福禄贝尔

7.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8.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过程评价模式 D.成果评价模式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A.教科书 B.教学计划 C.参考书 D.讲义 E.讲授提纲

2.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在进行宏观设计时应当解决基本理念问题,包括()A.课程的价值 B.课程的根本目的 C.课程的主要任务 D.可运用的课程资源 E.课程的基本结构

3.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对课程进行分类,可分为()A.研究型课程 B.知识性课程 C.技能性课程 D.基础型课程 E.拓展型课程

4.教学计划在基本内容上主要是指()A.学科目的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 D.学周安排 E.学期计划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分配包括学科的总时数,每门学科各学年的授课时数和______等。

2.______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3._____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项任务或环节。

4.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强调内容的______。

四、名词解释 1.教学模式 2.课程设计 3.国家课程

五、简答题

1.简述教科书的作用。

2.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其所受制的因素。

六、论述题

试论述当代国外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C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2.【精析】B教学大纲不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而且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3.【精析】A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

4.【精析】A学生学习特点受基础因素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水平等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5.【精析】D本题考查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6.【精析】B杜威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他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7.【精析】B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8.【精析】B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二、多项选择题

1.【精析】ACDE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参考书、讲授提纲等。

2.【精析】ABCE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在进行宏观设计时应当解决基本理念问题,包括课程的价值,课程的根本目的,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课程的基本结构。

3.【糟析】ADE以课程任务为依据进行分类,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4.【精析】ABCD教学计划在基本内容上主要是指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三、填空题 1.周学时 2.教科书

3.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4.基础性

四、名词解释

1.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2.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解释。最狭义的理解是指制定某个课程的具体过程,而最广义的理解几乎涉及所有形式的课程变化。

3.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是一级课程。

五、简答题

1.第一,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第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第三,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第四,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2.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方面特性: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基础因素。它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智能结构和心理品质、个性特征。第二,内部因素。它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学习经验、掌握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等。第三,外部因素。主要指学习内容、教师教学风格、社会传统、时代要求和教育环境等,这三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促进着学习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六、论述题

当代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尽管各有特色,但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1)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加剧,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注意删除陈旧内容,增添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新内容,尽量缩小课程内容与最新科技成果之间的差距。为适应当代科学综合化趋势加强的需要,许多国家开设了综合性课程。

(2)重视基础学科知识的结构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法、德等国继美国之后出现了“恢复基础”运动,强调统一学习基准,加强基础学科,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重视知识的结构化表现在对课程内容去粗取精,缩减描述性和经验性的知识。增强知识的理论性和概括性,突出其间的联系,把各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原理等基本结构教授给学生,保证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重视能力的培养。适应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当代各发达国家在课程内容组织过程中,都把培养学生研究、探讨和创造态度与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原则,力图使组织的内容有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既能掌握前人大量认识成果,又能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人。

(4)重视个别差异。由于学生之间在兴趣、爱好、需要一级能力、基础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各国的课程设置都有较大弹性,既有共同形式和内容,也有个别化的形式和内容,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和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A.观察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2.“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的原则

3.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概括教材 D.理解教材

4.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的是()A.杜威的五步教学法 B.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

C.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

5.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防止和克服()A.单纯书本、排斥实践,强调个人经验,否定理论知识的作用 B.儿童中心论

C.空洞说教、单纯知识传授 D.片面单一知识的学习

6.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 C.内部动力 D.外部动力

7.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A.导入、详述和汇总 B.导入、分析和汇总 C.分析、详述和总结 D.分析、质疑和总结

8.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中学教学原则包括()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E.循序渐进原则

2.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是()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D.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E.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教学过程的结构包括()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E.检查知识

4.属于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A.准备好问题 B.准备好谈话计划

C.提问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 D.善于启发诱导 E.做好归纳、小结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______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可分为讲述、和讲演三种方式。2.学生的______主要指他们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3.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______经验。

4.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______。

四、名词解释 1.直观性原则 2.教学过程 3.知识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2.怎样理解教学?

六、论述题

试论述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C由演示法的定义可知。

2.【精析】C“开而弗达”强调的是启发性原则。

3.【精析】D理解教材上的新知识才是真正领会了知识。

4.【精析】B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5.【精析】A理论联系实际要求两者相联系而不是割裂。6.【精析】C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动机。

7.【精析】A讲述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导人、详述和汇总。

8.【精析】A孔子最先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考,主张学习,思考和实践相统一。

二、多项选择题

1.【精析】ABCDE直观性、启发性、巩固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中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2.【精析】ABC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有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等。

3.【精析】ABCDE教学过程的结构包括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

4.【精析】ABCDE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有准备好问题;准备好谈话计划;提问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善于启发诱导;做好归纳、小结。

三、填空题

1.口头语言、讲解 2.创造才能 3.间接 4.重要保证

四、名词解释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2.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3.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五、简答题

1.(1)它使个体的认识突破时空局限及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

(2)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2.教学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六、论述题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以下条件。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第三,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2011年中学教育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考试的核心环节是()A.选择题型 B.命题

C.确定评分方法 D.阅卷

2.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3.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A.1856年 B.1860年 C.1862年 D.1866年

4.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复式教学 D.小组教学

5.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A.备好课 B.上好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6.一份教案的核心是()A.提出教学目的 B.选择教学方法 C.涉及教学进程 D.规划板书内容

7.通常的课堂教学采用()方式。A.讲演 B.讲解 C.讨论 D.讲授

8.难题提供了试题的()信息。A.错误率 B.通过率 C.平均通过率 D.平均错误率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以下做法属于外部分组的有()A.按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目标进行分组 B.兴趣分组 C.能力分组 D.学科能力分组 E.班内分组

2.备课是教师的课前准备,备课内容包括()A.钻研教材 B.了解学生 C.课外辅导

D.制订教学进度计划

3.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E.设计教学法

4.根据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划分课的种类,可分为()A.新授课 B.实验课 C.巩固课 D.练习课 E.演示课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自测和______的能力。

2.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各类,其中一种是将课分为新授课、______、技能课和______。

3.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研究的核心。目前认为主要有两条途径,即______和问题化策略。4.钻研教材包括钻研______、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四、名词解释 1.教学策略 2.教学组织形式 3.设计教学法

五、简答题

1.简述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2.教师布置作业应注意什么?

六、论述题

试论述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是什么?)如何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见下页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B考试分为三阶段,核心是命题。

2.【精析】D理解效度的概念,关键在于理解“效”,指的是能测出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3.【精析】C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1862年。

4.【精析】A个别教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状况相适应,因而最早出现。5.【精析】B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上好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6.【精析】C一份教案最关键的是教学进程。7.【精析】B通常的课堂教学采用讲解方式。8.【精析】C难题提供了试题的平均通过率信息。

二、多项选择题

1.【精析】BC外部分组是指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兴趣来分组。2.【精析】ABD由教学基本程序部分可知。

3.【精析】ABCDE教学组织形式是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道尔顿制和设计教学法。

4.【精析】BDE课的种类可按教学方法划分,也可按教学任务来划分,新授予巩固均是教学任务。

三、填空题 1.自评

2.巩固课检查课 3.结构化策略 4.教学大纲

四、名词解释

1.教学策略: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的意义。2.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3.设计教学法:就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五、简答题

1.(1)综合型。选择或制定教学策略必须对教学内容、媒体、组织形式、方法、步骤和技术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2)可操作性。教学策略不是抽象的教学原则,也不是在某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而是可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或操作的方案,有着明确具体的内容。

(3)灵活性。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并将其组合起来,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2.(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2)作业量要适当,难度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六、论述题

上好一堂课的要求:

(1)目标明确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学习目标。

(2)内容正确。是指教帅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要及时加以纠正。

(3)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4)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

(5)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6)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评价教师授课质量从以下几方面人手。(1)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2)学生的课堂参与;(3)。内容安排;(4)教学方法;(5)语言表达;(6)教学原则。2011年中学教育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九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备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A.思想德育 B.政治思想 C.思想品德 D.政治品德

2.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A.道德意志 B.道德情感 C.道德认识 D.道德行为

3.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这是()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C.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D.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A.马卡连柯 B.加里宁 C.乌申斯基 D.赞可夫

5.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课外校外活动 C.劳动

D.共青团活动

6.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A.基础 B.途径 C.出发点 D.重要环节

7.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A.身体、精神 B.道德、学识 C.德、智、体 D.知、情、意

8.将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榜样法是以他人的()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A.高尚思想 B.模范事迹 C.模范行为 D.卓越成就

2.德育的途径主要有()A.政治课教学 B.班主任工作 C.劳动

D.共青团活动

E.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3.说服法运用时应注意的要求有()A.明确目的性

B.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C.注意时机 D.以诚待人

E.调动学生主动性

4.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 C.德育与教学过程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______”地统一过程。

2.______是维护正常人际关系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

3.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美国______创立的,是吸取认知发展论某些观点与行为主义合理内核相结合,创立了新的认知一行为主义学说。

4.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______。

四、名词解释 1.德育方法 2.德育 3.德育模式

五、简答题

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德育的意义有哪些?

六、论述题

某初中三年级一姓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止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C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一部分,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2.【精析】B德育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3.【精析】B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这是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4.【精析】八马卡连柯认为“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5.【精析】A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学工作总是具有教育性。因此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6.【精析】C德育工作要围绕德育目标来进行,因此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7.【精析】A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主要包括身体和精神。8.【精析】B体谅模式是将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二、多项选择题

1.【精析】ACD由榜样法定义可知。

2.【精析】ABCDE学校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渠道或形式叫做德育的途径。各个选项都是德育的途径。3.【精析】ABCD说服法重在以理服人,E是锻炼法要求。

4.【精析】ADE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指德育过程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和各要素、各部分内部各方丽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三、填空题

1.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2.社会公德 3.班杜拉 4.继承性

四、名词解释

1.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2.德育: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活动。

3.德育模式:实际上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某种组合方式。

五、简答题

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2.(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六、论述题

(1)这一案例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2)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①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②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③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3)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①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含义,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②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及时检查,坚持不懈,督促学生切实做到。2011年中学教育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十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C.权威型的领导方式 D.民主型的领导方式

2.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A.交往 B.学习C.课堂 D.课外活动

3.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A.班级环境布置

B.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 C.班级制度与规范

D.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 4.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 B.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

5.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A.学校B.教师C.教育内容D.学生

6.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属于()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7.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A.共青团组织 B.教导处 C.总务处 D.班级

8.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师培养与树立良好的班风的方法有()A.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B.树立榜样C.严格要求D.反复实践E.开展班会 2.规章制度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的作用有()A.规范 B.管理 C.控制 D.教育

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是()A.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B.是班集体的设计者 C.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D.是班级的教育者 E.是班级制度的贯彻者 4.班级目标的设计依据()A.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B.学校的培养目标 C.学生的个性特征

D.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E.班主任的授课领导方式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组织主题班会注意的问题:主题不能过杂;要有的放矢;班主任要做好“______”而不是“演员”。2.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______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3.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______的教育思想。

4.根据班级教育活动的时间分布主要有______教育活动与______教育活动组成。

四、名词解释 1.班级管理 2.班级目标管理 3.班级

五、简答题

1.班级的规章制度由哪些部分组成? 2.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教育作用?如何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

六、论述题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你认为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应当如何改进? 参考答案见下一页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A由我国班级当前存在的问题可知,采用最多的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2.【精析】A学生只有通过交往才能认识同学,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

3.【精析】D班级文化是集体问题,教师和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不包含在内。4.【精析】B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5.【精析】D为了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

6.【精析】A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班级的常规管理。

7.【精析】D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

8.【精析】A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二、多项选择题

1.【精析】ABCD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教师应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树立。2.【精析】BCD学校规章制度的作用就是管理、控制和教育。

3.【精析】ABCD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多种角色。从班集体的建立到管理,都起到重要作用。

4.【精析】ABD班级目标是一定时期内班级所期望达到的境界,它的设计要依据国家、学校、班级群体三方面实际水平。

三、填空题 1.导演 2.生活准则 3.平行影响

4.日常性的阶段性的

四、名词解释

1.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2.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3.班级: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照一定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五、简答题

1.(1)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有关班集体与学生管理的制度;(2)学校根据教育目标、上级有关指示制定的学校常规制度;(3)班集体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的班级规范。2.(1)良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如下:

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大大的发展;

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生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

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2)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应做到: ①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

②学习规范.树立常规,建立良好开端。③善于发觉学生的长处,多鼓励。④班级问题及时解决。

⑤培养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六、论述题

(1)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①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在从事着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是高强度的。他们最关心的是两件事:一是如何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确保班级的成绩在学校中的排名靠前或不落后。二是让学生听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损害。老师必须实施班级控制,以确保班级的教与学不受干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班级管理无形中受到分数与教师权威的双重制约。班级管理成为教师实施个人专断管理的活动过程。

②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与民主作风,学会自治自理。然而在当今的中小学却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班级干部相对固定,学生把班干部标志只看成是荣誉的象征,关于“班干部”的观念,“荣誉”重于“责任”;只把班干部看成是“老师的助手”,忽视干部是“群众的代表”,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特殊化、多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缺乏自主性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2)对策: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①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传统的班级管理就是教师在班级中实施对人、事、物等因素的控制,它体现了教师对班级的预先期望及学生对教师的服从,纪律、秩序、控制、服从是传统班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在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中,班级活动完全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既是对象,又是目的。因此,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

②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所以要从人主体性源泉出发去发掘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人的主动和谐的发展。③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适当增加“小干部”岗位,适当进行“小干部”轮换;按照民主程序选举干部;使小干部从“教师的助手”变成“学生的代表”;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当干部引向当“合格的班级小主人”;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即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第五篇:2011年中学教育学考点与要点归纳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学的发展。

知识点梳理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来自www.xiexiebang.com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它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形成了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进入20世纪以后,教育在数量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即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重视因材施教。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先秦时期以墨翟(约公元前468年至公元前376年)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

道家是主张“道法自然”的哲学。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学记》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记》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藏息相辅,还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在教学方面,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即循序渐进。

6.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在西方,要追溯教育学的思想来源,需要提到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以及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把人分成哲学家、军人、劳动者。以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为宗旨的教育,乃是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这种理想的正义国家的工具。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亚里士多德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这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他的教育思想著作是《政治学》。

7.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捷克教育家。他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来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为标志。

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在教学上,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他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8.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在全世界的传播,是近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事件,特别是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将社会劳动与教育相结合。l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梳理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④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③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2.教育与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④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教育与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其次,科学的发展不但对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导教育遵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具体地说,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①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②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③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④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信息技术与教育

①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②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③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4.教育与文化

(1)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与文化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过程中,不断地按照各自的运动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

(2)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①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②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③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④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3)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的成因包括: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知识点梳理

1.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2)外铄论

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我国古代的荀子、英国哲学家洛克、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都是其代表人物。外铄论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 作用的结果。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包括群体差异(如性别差异)和个体差异(如身心发展水平和个体心理特征)。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③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成熟。在教育学中,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③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改造环境,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

(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体现了人的主动选择。

4.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发现人的价值

(2)教育能发掘人的潜力

(3)教育能发挥人的力量

(4)教育能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5.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段。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十三四岁至十六七岁的少年,高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十六七岁至二十岁的青年,他们分别处于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①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十三四岁至十六七岁,属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有些心理学家称其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②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在身体发展方面,初中阶段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在认知方面,初中阶段教育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应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2)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①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个性的定型时期和个体从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的时期。

②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高中阶段学校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有重要的责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校教育要使青年认清时代的要求、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四章教育目的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以及我国的教育目的。

知识点梳理

1.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

①国家的教育目的 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③教师的教学目标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3)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

3.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①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②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③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以下几点:

①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②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③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④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⑤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4.我国的教育目的(1)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②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学生、教师以及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知识点梳理

1.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

①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环境的相互作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①学生的身份。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②学生的法律地位。教育领域中,作为未成年公民,学生享有未成年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如身心健康权、隐私权、受教育权等;作为学生,学生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概括起来有:

①人身权。国家除了对未成年学生的人身权进行一般保护外,还对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进行特殊保护。

②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

3.学生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

①遵守法律、法规

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④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4.教师职业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概念进行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5.教师职业的特点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6.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我国《教师法》第l0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②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③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7.教师的人格特征

对教师的个性素质也有特定的要求,教师要有优良的个性品质,如热情慷慨、善于交际、乐于助人、有责任心、仁慈友善、合群合作、公平客观、耐心周到、有幽默感等。

8.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教师处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导地位。

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②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③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人格上的民主平等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

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②严格要求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①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一人关系

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人格上的影响

第六章课程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课程的基本概念、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

知识点梳理

1.课程的一般概念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我国的课程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2.课程的分类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从课程内容的角度划分,可分为学科教程和活动课程;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而以课程任务为依据进行分类,则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从教育阶段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

3.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具体包括:

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②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③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④课程理论

4.课程目标的种类

如果以目的和目标的概括性程度为准则,可以将课程目标依次区分为四种不同的目标:教育目的(总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1)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教育目的是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

(2)培养目标

它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根据教育目的来制定,教育目的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

(3)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有七个规定性: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整体性、层次性、递进性。

(4)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5.课程目标的依据

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6.课程设计的概念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也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7.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三个基本特征。

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开设哪些科目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

8.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9.教科书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第四,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第五,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10.课程实施的概念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11.课程实施的结构

课程实施具有一定的运行结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至少要考虑七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

第二,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

第三,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第四,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第五,对具体的教学单元与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

第六,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第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为下一轮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

以上七个方面在运作过程中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结构,这便是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12.课程评价的概念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13.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

“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14.课程评价的过程

第一步,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第二步,搜集信息

第三步,组织材料

第四步,分析资料

第五步,报告结果

第七章教学(上)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知识点梳理

1.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②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③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学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②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③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一般任务

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

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在我国,长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第八章教学(下)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策略。

知识点梳理

1.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1)备课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2)上课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

①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分为:传授新知识课,巩固新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②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③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3)作业检查与批改

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类型练习。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要求:

①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

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③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4)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指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之外,教师对学生的辅导。课外辅导一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二是做好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

(5)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是以测验的形式定量地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得到的结果。学校通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测量和评价,可以检查教学的完成情况,从检查中获得的反馈信息,可以用来指导、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改善教学,提高质量。①试题类型

试题类型大体有供答型和选答型两大类。

供答型试题又分简答式试题和陈述武试题两种。简答式试题的最简便形式是填充题。选答型试题可以分为是非题、多项选择题与组配式试题三种。

②测验的质量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的难易程度。

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缺点或价值作出判断。

2.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和道尔顿制等。

(1)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直至现在,班级授课制仍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④班级授课制也有它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2)分组教学制

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一般可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

分组教学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但是,它仍存在一些较严重的问题,一是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三是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学生容易产生骄傲情绪,普通班、慢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

(3)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就是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通过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3.对教学策略的基本理解

教学策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4.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5.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1)内容型策略

可以有两条途径: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结构化策略强调知识结构,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还可分为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和综合式等。问题化策略强调学习着重于考虑、发掘问题,及时培养问题求解能力。

(2)形式型策略

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

(3)方法型策略

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这是一个包含着各种各样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的领域。

(4)综合型策略

综合型策略是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综合型策略的改进出现了两个主要的取向:一是教师主导取向,或称指导教学;二是学生自学取向。

7.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8.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在学校教育中,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9.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教育培养与类化的过程。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权威;二是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二是“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11.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下载中学教育学考点解答总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教育学考点解答总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学考点总结

    绪论 教育与教育学 1. 学校教育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主体)、教育内容。 2.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分小成和大成两段。......

    教育学心理学考点归纳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实践的作用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知识点梳理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高等教育学考点汇总(最终定稿)

    2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早在3000年前就出现。 3 4高等教育私学:齐国的,稷下学宫 赠地学院:康乃尔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大学要学六艺: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礼、乐、射、御、书......

    教育学考点总结

    1. 教育三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2. 教育形态划分: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根据教育赖以进行的空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

    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

    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 2011年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综合复习第一章 第一章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孟子)。 2、教育就其定义来说......

    中学教育学考点命题:8.2教学组织形式[范文]

    辽宁中公教育:http://ln.offcn.com 中学教育学考点命题:8.2教学组织形式 相关推荐: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2014辽宁教师招聘最新招考资讯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总是以一定的组织......

    中学教育学

    《中学教育学(新编本)》讲述了:《中学教育学》1993年11月由我社出版,重印20多次,发行近80万册,受到众多使用者好评,获四川省人民政府2001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新编本”在......

    中学教育学

    教育学: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与经济学、哲学、物理学一样属于一级学科,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是各个师范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