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一辈子的教育

时间:2019-05-13 08:3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管一辈子的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管一辈子的教育》。

第一篇:管一辈子的教育

管一辈子的教育——回归教育本质、激扬生命价值

提要: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从教育的定义可以看出,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规划、管理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传递信息的内容和方式。但是,无论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或多或少的遇到了很多问题,如何解决中国教育的顽疾,成了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报告以沟通为核心,从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素养和积极同孩子进行心灵沟通两个方面,提出了有益的意见和想法。

今天我想讲的题目是《管一辈子的教育——回归教育本质、激扬生命价值》,重点讲两个字,这两个字很普通,叫沟通。因为我认为一个人生命的激发和推动,主要通过沟通这种基本途径施加有效影响。这两个字很简单,但是在操作上却变的如此之难,这跟我们当前教育的现状和困难有一定的关系。

当前教育的困难和挑战,可以用两个词概括,第一个词叫浮躁,由于我们过去三十多年时间里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大家无意识的或者集体无意识的接受了商业逻辑的影响。商业逻辑是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推动才能的发挥,另一方面它对人性的建设产生了重大的冲击。人性之善恶本应平衡,本应中道,可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以商业逻辑去思考问题,因此我们所有的人都陷进了一种浮躁的、功利的、自私的、贪婪的、无意识的意识形态之中,具体表现在教育上面,就出现了两种现象:

第一种现象就是按着牛头吃草。牛吃草本来是它的本能,可是我们所有的教育者特别喜欢每天按着牛头让它吃草,并且每天训练我们的牛嘴张开多少度,牛非常累,按着牛头的人更累。

第二种现象是现在教育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概念对。比如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无意识出现很多概念对,吃亏和占便宜,赢和输这样类似的概念对,它们的背后其实就是我们无意识的把人格商品化了,再加上我们当前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这一对绝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让我们所有的教育者陷入了一种极度的焦虑当中。本来不应该由教育来承担的任务,现在全部压到了我们的老师和家长身上,简而言之实际上就是浮躁、焦虑、被动,而学生的主动性被控制住了。我一直认为教育者要做的唯一的任务就是要激扬学生的生命价值,除了主动性,当然还有阶段性,成功性和觉悟性,今天想谈的就是如何才能通过一种有效的影响手段,把孩子内心的主动性激扬出来。

状态

相信大家一定有这样的体验,就是同样的一句话,为什么从不同的人说出来的效果会不一样?按照我简单的分析,一句话的表达中,语言占15%,表情占30%,而人的情绪和状态占50%。换言之,用杯子打比方,当我们一个教育者修炼到满

杯,自然流露出来的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自己都没有修炼满,我们倾注给孩子的行为叫灌输,所以真正的教育是孩子没有感觉到在受教育,而教育者达到了一定状态以后,他的自然流露才是最深刻的影响。

这种状态或者教育状态,也可以叫文化。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现在很多的教育者他拥有很丰富的知识,但是他没有修炼到这种状态,即使是学富五车,对教育也是无济于事。很多科学家,很多的医学家,他自己的学历都很高,知识很丰富,但是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问题上,经常是束手无策,其实教育是可以不用教的,如果他修炼满了,就自然流露一点,随意的说一点,用一个眼神,那都是最好的教育。所以林语堂先生曾经讲,有人问他什么是教育,他说教育就是我抽着我的雪茄,把我的学生叫过来围坐在我的周围,我用我的雪茄把他们熏陶一遍。这就是教育的本源,可能教育就是熏陶。可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是我们教育者如何才能修炼自己的教育状态。通常来说,这其中存在功利的途径,有人就调侃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跟随成功者的脚步,跟随成功者的脚步不如自觉自悟。一个人的状态可能是在不断的累积、学习和感悟过程当中慢慢形成的,基本上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就是感悟,感悟是哲学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最灵动的方式,哲学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每一天的点点感悟当中。另一条途径就是反思,反思隐喻人的智慧,只有反思可以让人变的更加有智慧。在感悟成功和反思自己的每个错误当中,我们教育者的整体教育素养和状态就慢慢积累而成了。

但是提高自己的教育状态经常会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扰:第一是学习方式的偏误所导致的障碍。比如现在社会上流行这样一种书,它是一个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有了很多的感悟和反思之后写的。这种书现在社会上很多,被炒作的很厉害,被大家奉为经典,然后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结果发现没有用。这种书上写的方法本来就没有什么用,因为没有一种教育理论和方法适用于每个孩子,学了就用,结果就是学了没用。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而不用,学而忘,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形成自身的素养状态。

第二是情绪。本来修炼自己的教育状态已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可是为什么很多人修炼了很久都没有达到自己的状态呢?原因在于被情绪影响和控制。情绪就好像是一个静和动之间的辨证关系,如果教育者的内心是非常安静的,那么受教育者无论怎么动,怎么变,最终还会回来,这就好比是用绳子拴住一个球,如果你的心不动,这个球怎么跳最终还会回来,如果你的心也在动,这个球就会动的乱七八糟,这就是动静之间的不平衡。因此,我从三个角度探讨一下人是如何控制情绪的。

第一点,要有远见才能归于宁静。我们为什么会浮躁?为什么急功近利?为什么内心情绪会非常焦虑?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看的太近,所以,《大学》中说:“知止而后能静。”止就是远处的境界。如果我们去设想一下自己的学生或是孩子在现在的年龄上加30年,我们希望他会是什么样子的。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这样来回答,第一是心理健康,第二是身体健康,第三是有一碗饭吃。如果有了这种心态,再回到现在,我们其实就很清楚应该怎么样教育孩子了。对于孩子来说,这样一种远见构建的内心平静的教育环境,就给他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自由的心灵成长空间,他的生命性整体延展的张力就会远远超出我们原来精心设计的教育目

标,可能成为一个能够担当重大社会责任的大人物。而大部分的老师和家长一般来说能看六年,再往远就看不见了,看不见了就急,就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比,比来比去,就把人格商品化了。

第二点,合理的释放情绪。中医方面的一些专家说疾病这两个字很有讲究,“疾”是病字头,里头有一个矢,可以解读为就是外面射来的冷箭,比如说风寒、感冒之类,只要用一点抗生素,把病毒杀死就好了。疾不可怕,可怕的是病,“病”是病字头,下面一个丙,“丙”在甲骨文当中是一盆火,其实就是情绪,这股气会在我们身体里头变成到处流窜的一股火和气,这团火如果能够找到出路,你可能就留下一个伤口,它就通过这个伤口腐烂,然后就出去了。如果它没有找到这个出路,就会到处窜,一窜就可能窜到某一些身体里头的死角。所以有很多的中医学专家认为“万病皆由心生”是有道理的。

情绪,它又是常态的,只要是人他有七情六欲,就必然是有情绪的。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把这种情绪宣泄出去。中医学专家就推荐,第一种是正面宣泄,也就是愤怒,这种方式是很有效的,它把我们内在的情绪全部发出去,所以,脾气比较暴躁,经常发火的人,其实他心理可能更健康,但对整个社会而言,他会影响和麻烦别人,甚至会导致其他人的生活和工作受到重大影响。第二种是走旁门,就是流眼泪,在去年甲流盛行的时候,美国科学家收集女人的眼泪放在实验器皿里头,然后将甲流病毒放入盛有眼泪的器皿中,三秒钟就全部被杀死了,可见眼泪是有毒的,而毒的来源就是我们内在的情绪,它被溶解在眼泪中了。第三种是走后门——放屁。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人今天被领导批评了,而且还是被批评错了,受了一肚子的委屈,肚子里头会鼓起一肚子的气,通过放屁这个行为,就可以把积累肚子里的这口气宣泄出去。

从教育的角度上来讲,一个有智慧的人,总是能够控制和正常的宣泄自己的情绪,拿破仑就说一个能控制情绪的人要比一个能拿下一座城市的人伟大。

第三点,回归心灵深处。明代的大哲学家李竦曾经在《西山群仙会真记》中讲了五句话,我觉得他这五句话非常的高明,他说:“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从教育状态出发,我们就可以看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影响关系,其实应该达到一种不教而教的境界。教育是没有用的,因为所有的人都不愿意被别人教育,这是天性。而这种影响需要靠母亲的情绪和父亲的行动,靠老师的不教而教和自然流露的精神滋养。

在家庭教育当中,价值观的传递和实现并不是用道理来实现的。我们做过长期的调查,发现中国家庭教育的第一障碍是母亲的唠叨。我也做过田野式的记录,一个月记下来,我发现母亲唠叨的内容基本上95%是真理,但是她就是说不到孩子心里去,而且成为母子之间良好关系建立的障碍。我相信所有的过来人都有自己正确的价值认识,关键是我们的途径有问题。母亲传递价值观的最好方法就是良好的情绪,父亲传递价值观最好的方法就是行动。比尔·盖茨将三百亿美元捐给了基金会来帮助全球的艾滋病患者,而不是留给自己的孩子,其实,他就想用这种行动传递给他的孩子一种价值观,告诉孩子们尽自己的所能发挥自己的智慧和

才华,但是最终仍然需要回报社会,这是父亲的行动对孩子价值观影响的最好案例。

通过教育状态的修炼才能让我们的教育变的自然自在,才有可能捍卫我们每个孩子的童年。童年是一个人生命价值当中的原动力系统,童年的美好记忆将会在一个人的人生当中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可是经常看到的却是我们过度的强调了教育的作用和功利性,迫使我们的孩子放弃了自由。童年的本质是自愿、自在、体验和真正的自由。

人的生命发展有一个基本规律,就是13岁之前属于浪漫时期,如果自己还没有达到教育状态,尽量什么都不要做。13岁之后属于理性时期,这个时候有必要进行一些思维上的训练和智力上的开发,或者是习惯的养成。到了高中阶段,甚至走上大学阶段叫综合时期,主要是要引导创造,学会爱。浪漫时期、理性时期和综合时期,它有一定的规律,但是主体性是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教育者要先实现自我价值,教育者的教育状态决定了教育的价值和目标。心灵

心灵这个词非常普通,正如现在很多的人都问同样一个问题——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教”字在甲骨文当中是反文旁里头有颗心,但是经过汉字演化以后那颗心看不到了,但是我们能感觉到教育的本源是心灵跟心灵之间的一种感应。心灵跟心灵之间的感悟不是玄学,也不同于通常的心理学。澳大利亚的科学家成立了一个课题去研究中国的一个成语——心如刀绞,发现在科学上竟然是成立的,它是现实,因为心灵是人类经过亿万年进化以后,唯一能跟宇宙沟通的器官。

电影《阿凡达》里头,我看到了教育的本质,它很形象的阐释了一个道理,但是它没有说教,就是这些外星人同马和鸟的沟通不是通过语言,而是将彼此的信息传输器官相对接,从而得以实现有效的沟通。事和事也一样,日本有一个研究者叫江本胜,他写过一本书叫《水知道答案》,他在装满水的瓶上贴上不同的标签,比如我讨厌你,我喜欢你,我心情很好,我很高兴,然后拿到显微镜下看水花,竟然呈现不同的现象,在贴有我讨厌你的标签的水瓶中,水花就很混乱,如果贴有我喜欢你的标签的水瓶中,水花就非常美。大家在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体验,我们养一盆花放在家里,如果没人注意它,它很快就死掉了,尽管每天都给它浇水,但是把它放在阳光下,每天跟它对话,跟它呼吸,这个花根本不用施肥,也会长的非常好。事跟事,人跟人,人跟事之间都有一种信息系统存在,我把它理解为感应。现在全国有将近一千所的教育实验基地,我每天都跟老师们讲,真正的师德就一句话——让你的学生真正的感应到你是在乎他的,这又具体表现为让孩子真正感应到老师是协助我、激励我、启发我的,那么这个老师就是伟大的老师,这是师德。

心灵感应毕竟只是一种渠道,一个通路,那究竟我们要输送什么东西呢?是精神的能量。我们的孩子最最需要的不是告诉他怎么做数学题,怎么去背课文,怎么去写作文,而是心灵的温度。富士康的十三连跳事件抛开企业责任而言,我非常理解这十三个孩子,他们身上有一种共性同我之前所做的研究是一致的。我们的项目小组做了长达六年的样本实验,每年转化二十个特困生,这些特困生都是全国收录来的最难教的孩子,甚至他们的父母亲都怕他们,有的吸毒,有的网瘾过度,有的是社会上的小混混,比较严重的一个甚至把父亲的胳膊都卸了,基本上都是些走到犯罪边缘的孩子,但是我们的项目组成功的转化了他们,而且是百分之一百。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没有给他们吃一片药,也没有对他们进行所谓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更没有把他们送到某某医院做脑神经外科的手术。我们发现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的心是凉的。因此,教育者要做的工作只是温暖他的心灵,其他的什么都不要做。通过什么去温暖他的心灵呢?心灵感应。过这种途径,把我们教育者的精神能量有机的、有效的、潜移默化的输送到孩子的内心去。

孩子的差别不在学校里头,孩子的差别都是家庭造成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打个比方说,像一棵树,土以下的归家庭教育管,土以上的树干、树枝和树叶归学校教育管,而外围的空气和气候,归社会教育管。也就是说家庭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是养根的问题,如何去疏松土壤,涵养水系,让根扎的越深,让这棵树成长的越为顺利,越为自然,越具有生命力。因此,孩子的差别都是在孩子走出家门的那一刻出现的,孩子有没有在家庭当中汲取父母亲的精神能量,走出家门的那一刻,孩子的心是不是暖和的,决定了这个孩子到了学校以后的学习发展,如果遇到一个老师不会滋养他的心灵,这个孩子基本上就被荒废了。比较幸运的是我们现在很多的老师觉醒了,知道弥补在家庭教育当中所不能完成的心灵的能量和温度的问题,这个要比传授任何的知识和技术要来的更加珍贵和重要。因为当一个孩子的心灵被温暖了,他大脑的潜能会自主释放,对知识的接受会变得很敏感。如果心灵是凉的,他五种感觉器官基本上是封闭的,因此对外面的知识和信息也是封闭的,极其麻木和迟钝。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孩子,为什么很多不爱学,不会学,厌学几乎成了中国教育史上的癌症,原因不在孩子,孩子并没有错,是因为我们的浮躁和焦虑,是因为我们的心灵上已经灰凉了,不懂得用心灵去感应孩子。

我认为培养习惯是很重要,但是根本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再好的技术也等于零。为什么今天的题目是《管一辈子的教育》?因为养鱼要养水,养树要养根,养人要养心,这比任何教育都重要。我每天都重复的命题是怎样不教孩子,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的自然生长,学习是他的本能,不需要教。美国教育家罗杰斯讲我从来就不认为我需要教给孩子什么,我也教不会。这句话说的非常深刻,因为学习是个体自己的,就像人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大脑空了,他自己会学习,不需要教。

邓小平同志推动的中国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这场改革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创造了腾飞的机遇,他的成功经验就一条,就是把土地还给农民。现在中国教育改革的出路我把它归结为一句话,就是把“土地”还给孩子。我经常去农村调研,发现有一种耕作的方法非常像我们的教育,南方插秧的方法用了两千七百年,一个青壮年劳动力一天只能插一亩地,而且累的腰酸背痛,产量还不高,这个方式现在被颠覆了,现在大量的使用最新的技术,也是最原始的技术,叫抛秧,就是先培育好秧苗,在水田整理好了以后,秧苗随便扔,结果国家科技部和农业部到南方经过比对研究,发现抛秧虽然是随便扔,产量竟然比插秧高15%,而且抛秧的方式非常简单,一个小孩一天就能抛十亩地。这种方式的主线同我主持的教育

整体改革的项目是一致的,它真正的主线就是千方百计的、不惜一切代价的把主动性还给孩子。

第二篇:为教育一辈子演讲稿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真是弹指一挥间,一不留神人生就过了一半,我已干了三十四年教师。在这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有满足的快乐,有成功的自豪,也有不顺意的悲伤和遭受打击的挫败。

那是一九八五年八月,有些青涩的我十八岁,怀揣着梦想、满怀着期待踏上了教育岗位。

考中师、作教师并不是我的乐意,因为我从小就看到作教师的父亲不仅劳心伤神,而且收入特别微薄。但是,作为家中老大,又家处农村,我不得不提早跳农门,用这种无可奈何的方式为父母分忧,替家庭承担责任,为自己的生存早作打算,同时,这好歹也是全县初中毕业生中被幸运选拔的一百二十分之一啊,不能不说又是一种莫大的荣耀。理科成绩特别好的我,一直受到老师们的夸奖和鼓励,在心中我早已立志读高中考大学搞科研,想成为令人瞩目的科学家,但那个时代,十四五岁的孩子没有更多的选择,而且如此顺利地端上国家干部的铁饭碗又不能不说是一份令多少人羡慕的福利,也为特别困难的农村家庭解了忧分了难,还赢得了特别的骄傲!

就这样,将成为“万精油”式的中小学教师的我在中师校广泛涉猎,文理兼修,又是学乐器,又是练书法,时刻准备着,在教坛上去展示自我;就这样,由于我特别地钻研了文学和艺术,会作点小诗,写点散文,大量的阅读,经常的朗诵,我这个长期以来理强文弱的书生竟成了一位连自己都未曾意想到的语文教师!

想当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我曾夜以继日地自学,连续四年时间一口气拿了专科、本科毕业证,充满了豪气和拼劲;想当年,一有空,我就给学生吹笛子、唱歌、讲故事、读文章,他们围着我,那一张张笑脸像绚烂的花朵,同他们在一起,欢乐无穷;想当年,我研创新课堂、发表论文,构建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努力追求着教育理想,开拓进取,勇往直前!

一九八六年,由于创意地开展了每周少先队活动,被评为广安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成为学校最年轻的校代会成员;一九九四年,由于指导学生获得故事演讲、诗歌朗诵、作文竞赛等活动大奖,班级学科雄居年级之首,被评为广安区优秀班主任;一九九七年,带领全班学生获得《语文报》读报写作活动集体一等奖;二OO九年,所研究的“有效教育”受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专访;二O一二年,成为广安区“生本课堂”带头人、广安区优秀教师、广安区“用道德良心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广安市骨干教师。

这么多年来,做教师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了太多的快乐,也遭受了不少的打击和挫败。

由于个人原因,我既没有接受校长善意的介绍,入党晋职,而是单纯地潜心于自己喜爱的文艺;也没有如不少人追风逐利,考公务员或下海经商,只是守着这简单的日子,过着这平淡的教师生活。一九九五年,当我的三个连续考核优秀被篡改而失去晋升中级的时候,有愤怒,有怨气,但我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用更加坚毅的意志和顽强的努力,研创了《中学生语文自学方案》,发表了大量的论文,编写出版了《作文技巧手册》;二00三年,当我的教学基本功合格成绩被竞争对手伙同进修校教师涂改而未能晋升高级的时候,我差点愤然辞职,但我终究静下心来研究我心中的“有效教育”,将尊重学生、注重实效的快乐课堂进行到底,在获得一个又一个荣誉的同时,将儿子送进了上海交大,自己也被邀多次作教育教学讲座。

如今,在我知天命之年,我来到了双枪老太婆的故乡,来到了红岩精神的圣地,来到了充满人文气息的红色、坚强的华蓥二中。我将用我的热情和爱心去激发孩子们追求人生,用他们的双手和聪明的头脑创造自己的辉煌;我将用我的文学和音乐去点燃他们的智慧,用艺术的情感和快乐的心情去构筑自己的梦想;我将用我的执着和努力给予他们自信,将人生征途和前进的步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心手之中;我将用我的课堂去启航他们的未来,使他们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空,为社会、为家庭,也为国家和民族,为自己,奉献应有的那份力量!

诚然,在中国,我很渺小,我仅是十几亿分之一;在教育界,我微乎其微,所取得的这点成绩微不足道。但是,我的人生很丰满,有烈火,有波涛,也有坑坑洼洼,更有高歌猛进;我的激情永在,所有的悲哀都是激昂的前奏,所有的挫折都是快乐的插曲。就让我们共同努力,用这小小的能量来点燃孩子们幼小灵魂的火炬,转动中国教育和中国未来的小齿轮吧。

谢谢大家!

第三篇:吴军: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

吴军: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

[摘要]教育是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而不只是为了未来的生计而学习。《浪潮之巅》《数学之美》《文明之光》之后,计算机科学家吴军博士的新书,是讲《大学之路》。吴军在微博里说,“《大学之路》这样起名,有三重含义,首先是英美大学走过的路,其次是我本人和我的亲属所走过的大学之路,最后是对于年轻人来讲,如何通向心仪的大学,这条路在哪里。”在吴军看来,该书不是出国指南,是讲述教育理念的书,以及年轻人如何最大地利用学校的资源成长,因此,选择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大学,并非所有好大学。书中介绍的大学包括:剑桥、牛津、普林斯顿、耶鲁、哥大、宾大、哈佛、MIT、加州理工、霍普金斯、斯坦福、卫斯理、杜克、华盛顿大学(WashU)。澎湃新闻经授权刊发吴军为该书撰写的前言《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美国加州,大学校园里的亚裔学生。CFP 资料这既不是一本升学指南,或子女教育指南,也不是一本全面的美国大学介绍。本书讲述的是关于高等教育的理念——既包括我本人(同时站在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角度)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包括美国很多大学里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看法。我把这本书取名为《大学之路》,其实包含了三层含义。首先是指我自己(和我的兄弟)以及我的孩子前后两代人选择的大学之路;其次是指根据我的体会和我了解的众多过来人的经验,学生们在大学里的路应该怎么走,即我所理解的大学的理念——那些在我(和我的兄弟)身上实践过的,或者在我的孩子身上会实践的理念;第三层含义是指美国一些大学(主要是名牌私立大学)在过去几百年里走过的历程——透过它,不仅可以看到美国的教育精英们对大学教育的认识,也可以看到今天这些大学培养学生的目标和方法。关于教育的书并不好写,因此在过去很多年里,尽管很多朋友一再敦促我写一本这方面的书,都被我推辞了。后来促使我下了很大的决心来写这本书的原因来自于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这样两点。首先,我觉得我们的高等教育出现了某种偏差,以至于很多年轻人到了大学毕业时会很茫然,而许多从所谓名校毕业的学生在一生事业进展到一半(一般指工作到第15年)时,并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转而将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给孩子带来无谓的压力。其次,在美国的亚裔高中生以及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申请美国大学的高中生,发现申请美国最好的大学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这是事实),但又不知所措。虽然面对这些问题,很多人都能找到比较直接的原因,但我认为最根本的或许是亚裔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以至于在求学时有些舍本逐末,或者说背离了教育本身的意义。因此,我觉得有必要把我对高等教育的认识,美国大学对高等教育的理念都写出来。吴军在硅谷谈机器智能在介绍高等教育的理念时,我们先要谈一谈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接受(高等)教育的意义何在?或者说得更通俗一点,为什么要上大学?每一个学生、家长甚至是老师未必会深究这个问题,因为大家都觉得上大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上大学就没有好工作,成功的机会就低,就会处在社会的底层,这是很现实,也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想法。我的父母由于家境问题并没有受到太多、太好的教育,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在工作时一点点弥补他们学识的不足,一辈子工作得非常辛苦(虽然他们也乐在其中),因此他们觉得我和弟弟应该获得尽可能多、尽可能好的教育,以便能过上比他们更好的生活。因此,在我和弟弟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向我们灌输读书的重要性,时间长了,我们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读书很重要”和“必须上大学”的观点。我想,我父母当年的想法和做法代表着如今中国大部分家长的想法和做法,但是年轻人容易有逆反心理,听长辈们说多了,即便觉得有道理,也会烦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就会觉得学习是为了父母,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被动地学习。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做助教时,辅导的课程常常有近百人(这在美国私立大学中算是很大的班级),班上大约1/3的学生是亚裔(第一代移民的子女),他们进入大学时的成绩平均应该比其他族裔高不少(这个原因我们后面会介绍),但是这些学生中表现突出的并不多,很多都学得被动。反观白人孩子,虽然有不少成绩实在令人看不过去(我还遇到过期末考试得零分的白人学生),但是另一方面却有相当多出类拔萃的,他们学习非常主动,这不仅体现在对所学的学科非常有兴趣,愿意花更多的时间,而且成绩优异。这是我在亚裔子女或清华本科生的身上很难看到的。我弟弟在斯坦福大学读书时,也注意到了类似现象。这其实反映出美国人和亚洲人有着不尽相同的教育理念,一种是出于兴趣而学习,另一种则是为了很现实的利益而学习。目的不同,结果常常也不相同。亚裔家长无形中给了孩子太多的压力。1998年,著名花样滑冰选手关颖珊和美国另一名新秀,高一学生李宾斯基(Tera Lipinski,当时只有15岁)争夺奥运会女子单人滑冠军。在决赛中,经验丰富的关颖珊因为紧张而造成失误,最后屈居亚军,而李宾斯基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正常发挥,获得了冠军。赛后,两人在接受采访时所讲的话其实折射出两种教育的差异。李宾斯基讲,我当时就想着转呀转呀,结果完全发挥了水平。而关颖珊讲,我想到我的父母,我的奶奶……为了报答他们,我要好好发挥。正是因为来自上一辈太重的压力以及对冠军过多的渴望,使得关颖珊在那次奥运会上错过了她一生中最有可能获得奥运冠军的机会。重压之下的中国学生,踏上大学之路就成了家长实现自己梦想的延伸,很多年轻人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会觉得他们总算完成了家长交给他们的使命。在这样的想法下,他们所走的大学之路也是目标非常明确——冲着文凭而去。当他们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又会觉得自己总算结束了不很情愿的考试生涯,接下来一辈子再也不想学习了。遗憾的是,人生是场马拉松,拿到一所名牌大学的烫金毕业证书,不过是在马拉松赛跑中取得了一个还不错的站位而已,人生——这所真正的大学——路途才刚刚开始。看过马拉松比赛的人都知道,在起跑的那一瞬间道路是很拥挤的,但是当1/4赛程过去之后,选手们彼此的距离就拉开了,在起跑时占得的那一点便宜到这时早就荡然无存了。很多中国的家长都在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他们会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尽可能地抢位子。但其实,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得那么拥挤,因为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路上,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到后来,剩下的少数人不是嫌竞争对手太多,而是发愁怎样找一个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因此,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笑到最后的人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每当别人问起我父母培养我和弟弟的经验时,他们给出的答案其实让求教者们颇为失望,因为那些都是所有中国父母都知道,而且已经做了的事情,比如“要教育孩子读书的重要性”,等等,并不是什么别人不知道的秘诀。我的父母教育子女应该算是成功的,但是他们自己却一直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教育子女的真正秘诀。我和弟弟很多年后回过头来看,才明白秘诀其实在父母自己身上。我的父亲没有机会上一个全日制正式的大学,不过他学习了一辈子。他利用在大学工作之便,去补习了一门又一门大学课程,并且非常努力地做科研工作,得了很多国家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最后居然能在一个极为看重文凭的大学里被提升为教授级研究员,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我的印象中,父母晚上从不参加应酬,甚至不看什么电视剧,总是非常有规律地学习。我的母亲现在快80岁了,依然每天坚持学习。父母们并不知道,他们在对我们兄弟的教育上最成功之处,是以他们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让我们渐渐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我自己的大学之路十分漫长,一辈子上了24年学(中小学11年,国内大学本科5年加两年研究生,在美国读博士6年),比我工作的时间还要长(到2015年为止我工作的年限不过18年)。如果从进大学的第一天算起,到我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离开学校,前后居然长达18年之久(1984年到2002年),这中间,我两次去工作,又两次回到学校读书。我弟弟看上去比我幸运一些,从进清华到获得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只花了10年时间。不过在这之后,他虽然在工业界工作,但依然要不断地学习各种新知识,不断地写论文,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申请专利。在他十几年的职业生涯里,获得了140多项美国发明专利,并最终成为世界上一家很大的半导体公司的首席技术官(CTO)。如果从他进大学算起,他也持续学习了几十年。对我们兄弟这样没有家庭背景,又缺乏冒险精神的人来说,大学教育使我们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但是最终的成功更多地受益于不断的学习。在我们读中学、读大学时,都有不少一起竞争的同学,但是越到后来,和我们在一起接受教育的人就越少。到了博士毕业后,还能像我们一样坚持学习新知识的人并不多。回过头来看,一些过去比我们读书更优秀,在起跑线上抢到了更好位置的人,早已放弃了人生的马拉松,我们能够跑得更远,仅仅是因为我们还在跑,如此而已。可能有人会问,这么多年你都学了些什么,有什么好学的,学的那些东西对生活和工作真的有用吗?这就涉及到另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年轻人在大学里的路该怎么走。事实上,如果从功用的角度来看,我的高等教育效率非常低,我在本科学习的课程大部分不仅对工作没有用,而且对后来学习专业课也没有用。根据我和很多大学生交流的经验来看,今天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解决。这一方面说明高等教育本身有非常大的改进空间,或许我们可以接受到更好、更有效的教育,以至于我不需要花费长达24年的时间在学校里做学生。另一方面也说明高等教育的意义可能并不在于课程本身。大学的生活经历和高等教育本身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而课程的内容是第二位的。在大学里不论学什么课,只要学的东西足够多,时间足够长,人就会受到教育。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似乎应该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在大学里要走的路远不止读书、拿学位这么窄,我们后面要介绍的的通才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为了拓宽每一位年轻人的大学之路。当我的孩子梦华和梦馨开始接受教育后,我和很多家长一样,当然希望她们的大学之路能够比我走得更精彩,也更轻松。我也知道最重要的是,要让她们能够懂得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这样她们的路才能走得更长。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不能让她们害怕教育。梦华和梦馨视力都非常不好(基因的问题),她们的眼睛只能让她们每天晚上花一般孩子一半左右的时间看书。梦华在最后申请大学时,她大部分同学都在熬夜不断优化自己的申请材料,她却不得不在10点钟就休息了——并非她不想熬夜把自己的申请材料写得更好一点,而是眼睛不允许。而梦馨虽然还很小,已经需要每周花大量时间在户外以保护眼睛。或许是因为这一点导致了学习强度不大,她们迄今为止没有厌倦学习。我一直给她们灌输这样一个思想:当你们大学毕业后,你们的同伴大部分不会再坚持学习了,只要那时候你们还在不断地完善自己,你们就能赶上并超过别人。在教育子女上,我能想到的第二个培养孩子们学习兴趣的方法,就是由着她们的兴趣,学习和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这一代人在接受教育、选择专业时,不得不考虑未来的生计问题。但是,我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够更多地考虑如何成为更好的人,更有用的人,把教育看成是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而不只是为了未来的生计而学习。梦华申请大学时我对她讲,“最重要的是成为一个好人,即使你上了De Anza College(我们家附近的一所两年制学院,相当于中国的大专),我和你妈妈也会喜欢你。”所幸的是,在相对压力小的环境里,到目前为止她们在读书上似乎比我小时候更有自觉性,并且她们都有足够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随着梦华不知不觉地步入了即将上大学的年龄,我必须和她交流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大学教育,因为今后的教育则要完全交给大学和她自己了。于是,帮助她找到一所适合她的大学就变得非常重要。对高中生来讲,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大学并非简单地看《美国新闻与世界导报》的排名,而是要让自己的特长、兴趣和志向与大学的特色做最佳匹配。从我和我弟弟的经验来看,我们的博士教育其实是对我们自身特长和兴趣的最佳匹配,如果让我们去上对方的学校(都是一流大学),得到的结果就会差很多。因此,为了帮助梦华了解美国诸多优秀大学的本质特点,我从几年前就开始系统地研究美国大学的本科教育,尤其是研究美国著名私立大学的特色。当然,我研究大学教育还有第二个原因,就是出于对培养年轻人这件事本身的兴趣。我在清华大学做本科生班主任时,曾把那个班级(清华无线电931班)训练成了全校最好的班,看到很多学生事业有成,是最让我高兴的事情。在美国,虽然我没有担任正式的教职,但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给我提供了一个参与大学管理的机会,让我能够或多或少地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一些作用。为了能胜任我的工作,我一直在研究世界著名大学(主要是英美大学)的教育经验,包括它们几百年来所走过的路,这样才能提出有益的建议,才有可能让这所一流大学更上一层楼。同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这个平台也让我有了和校长、院长、系主任们和教授们定期或不定期地一同探讨办学想法的机会。这让我对美国大学的方方面面有了较深的了解。除此之外,我了解美国大学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在和它们的毕业生一同工作时,通过他们来了解他们的母校,并且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掌握他们母校的一手资料。当然,每当我受邀到各个大学做学术报告时,我也会很珍惜和它们的教授及学生交流的机会,这样可以了解到很多大学不对外公布的信息,尤其是他们在招生和提升教授上的潜规则。虽然我是如此关注梦华对大学的选择,但是把我对美国名牌私立大学的了解和看法传递给孩子,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常,当孩子们进入青春期以后,他们和父母之间是有代沟的,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因此,对家长的话,他们其实是将信将疑的,而能让她们同意参考家长意见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她们通过亲身经历,体会到家长的建议还是有价值的。为了帮助梦华找到自己喜欢的学校(而不是我认为好的学校),最好的办法就是带她去实地看一看。为此,从梦华进入高中阶段开始,我们就带着她去实地看了英国和美国的很多名牌大学,让她自己对那些学校有感觉,这样我们才有交流的基础。对于那些她很有可能会选择的大学,她自己也花了更多的时间去体验,比如,她去了麻省理工学院三次,在斯坦福和约翰·霍普金斯各自度过了一个暑期,这让她对自己感兴趣的大学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不出我所料,她对大学的看法和我的看法有相当大的差异,她很快就放弃掉了很多我认为非常值得考虑的大学,比如剑桥、牛津和芝加哥大学,但是经过交流我们还是能达成某些一致。在书中介绍各个大学时,我会把我的看法和她的看法都写出来,以便为不同年龄的人提供参考。接下来,我想谈谈我对大学(包括高中)教育的看法,这综合了我和我弟弟教育的经历,以及我对大学教育研究的结果。首先,大学的教育应该分为两个阶段,以通才教育为主的本科阶段,和以专才为主的研究生阶段。在本科生阶段,学生们接受的应该是“大行之道(Universal Knowledge)”,而不仅仅是“雕虫小技(Skills)”。这个观点是约翰·纽曼根据牛津大学的教育经验总结出来的,他在《大学的概念》一书中讲到:“先生们,如果让我必须在那种由老师管着、选够学分就能毕业的大学和那种没有教授和考试,让年轻人在一起共同生活、互相学习三四年的大学中选择一种,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为什么呢?我是这样想的:当许多聪明、求知欲强、具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到一起时,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也能互相学习。他们互相交流,了解到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鲜事物并且掌握独到的行为判断力。”这实际上是通才教育的精髓。为了保证通才教育,大学不应该限制学生的专业,至少要允许学生换专业。可以讲,没有好的通才教育,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就不会有后劲。美国统计了各个大学的毕业生入职年薪,在前10名大学中,除了工科较强的斯坦福大学和以商学专业见长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是综合性大学外,其余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理工科大学(诸如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卡内基-梅隆和佐治亚理工等)。人们常常谈论的所谓“大藤”,即常青藤大学中最著名的三所大学——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都不在其列。但是,如果考虑学生毕业15年后的情况时,那些以通才教育见长的大学,比如哈佛和普林斯顿,就都进入了前10名,甚至超过了以工科和商科为主的大学。虽然收入并非衡量毕业生贡献的唯一指标,也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大学的好坏,但是至少从收入的变化可以看出通才教育对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帮助。2014年3月,北京,2014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一家美国高校的外国员工正在解答观众的咨询。CFP 资料今天,中国的学生一进入高中就开始专攻那些高考(精品课)必考的课程,而一进入大学,他们就被限制在不允许修改的专业中,这不仅失去了得到通才教育的机会,甚至被剥夺了培养自己学习兴趣的可能。我真的为他们感到悲哀。很庆幸的是,在我自己读高中时受到了很好的通才教育,以至于今天我所具备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足以让我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等我到了大学时,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学到了多少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从老师和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正如纽曼所说的“当许多聪明、求知欲强、具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到一起时,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也能互相学习”。我要感谢我就读的清华大学将很多优秀的年轻人聚集起来,让我们能够互相影响,互相学习。这些,才是让我受益终生的。今天的世界和纽曼生活的年代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在那个年代人类知识的积累并不多,一个人完成了通才教育后就能够胜任很多工作,但是现在许多工作(比如生物制药)都需要有专业技能才能胜任。因此,在完成了通才教育之后,需要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1—5年时间不等的专业训练,这个训练可以在学校里完成,也可以在工作中完成,还可以(像我一样)在工作后再回到学校完成。最早倡导专业训练的教育家是普鲁士的外交家和教育家洪堡,他是普鲁士教育体系的奠基人。近代大学的专业教育,尤其是研究生院制度,都是仿照德国大学体制建立的。洪堡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给予学生们真正有用的知识,以便他们马上就可以应用这些知识服务于社会。有了好的通才教育基础和专业知识技能,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两点,即他服务于社会的意愿以及对所从事的事业的喜爱程度。服务于社会是美国精英教育的精髓。无论是在美国建国初期办学的国父富兰克林和杰弗逊,还是19世纪中期美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教育家吉尔曼和艾略特,都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服务。今天,哈佛和耶鲁都不强调考试成绩的重要性,因为他们给大部分学生A,也就是说,如果只是为了在成绩单上混一个全A,并不是一件难事。为什么这两所大学在成绩的把控上如此不严肃,并非它们不知道成绩的重要性,而是要向学生们透露出一个信息——你们的学业足够优秀了,你们应该关注课程以外的东西。事实上,在耶鲁大学,学生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了课外活动中,因为这些看似和考试无关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各种优秀品质,比如拼搏精神、团队精神、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事实上,如果在哈佛和耶鲁没有学到这些内容,就失去了在那里读书的意义。我也走访了很多中国的一流工科大学,发现它们的学生90%的时间都在学习和准备考试。这样固然可以得到很好的专业训练,但是却让年轻人在一生最宝贵的时间里失去了培养优秀品质和综合能力的机会。回到我一开始提到的第二个问题,即为什么中国学生申请美国一流名校那么难,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我会在后面一一分析,但是有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学生读书的目的和那些大学办学的理念有很大差异,以至于在申请材料中有意无意地会流露出这种差异,使得他们没有得到那些私立名牌大学的认可。在这本书中,我会通过一些美国私立大学的实例,介绍它们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尤其会对比和中国大学的不同之处。近十几年来,很多中国名牌大学的管理者,比如在中国被称为C9大学的校长、副校长、党委书记等,经常和我一同探讨如何创办世界一流大学。他们希望了解美国一流大学成功背后的每一个细节。希望这部分内容可以为他们提供参考。书中的另一部分内容,会针对中国学生到美国读书(选择大学和申请大学),谈谈我的看法和建议。近20多年来,中国学生到美国读书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如何进入美国名牌大学成了很多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希望这些内容对他们有所帮助。与此同时,很多学生的家长,包括一些中国名牌大学里的教授甚至是校长,都在问我一个问题,即“是否应该送小孩到美国读本科(或者高中)”。我希望能够通过介绍美国的大学,尤其是美国名牌私立大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讲清楚这些世界名校的长处所在,供家长和学生们参考。和我以前出版的所有著作一样,本书的每一章都相对独立,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跳跃着阅读。书中的内容,大致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前6章)介绍大学的发展、(英美)名牌大学教育的理念和特色,我的求学经历以及美国名牌(私立)大学录取的大致过程和筛选学生的方法。第二部分(后8章)介绍英美一些名牌大学的特点。关于后一部分内容,我试图营造一个虚拟的场景,让读者跟随我和梦华一同走进这些学校,这样读者朋友可以获得比较真实的感觉。通过介绍这些不同的学校,大家既可以看到美国大学的特点和差异,也可以感受到它们在办学上共同的长处。了解了这些大学的特点,会有助于学生申请它们。虽然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作为升学指南,但是在介绍每一所大学时,我还是会把我和梦华了解到的关于大学招生的一些细节分享给大家。当然,每所大学具体的录取要求,以及历年来招生的数据,在它们的网站上都有,而且也是不断更新的,我就不做详细介绍了。我在书中会引用一些数据,但只是为了说明我的观点,并非为大家给学校做排名使用。虽然很多大学评估机构对大学做了这样或那样的量化评估和排名,但是人们对于一所大学的看法常常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而寻找适合自己的大学更是一件主观的事情。书中对各个大学的很多看法只是我的一家之言,而我的原则恰恰是:表达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因此,读者朋友可能会发现我的一些说法和学校网站上的官方说法不一样,比如很多学校声称它们的招生过程对各个族裔是公平的,而我则认为很多学校其实并不公平,这并不奇怪,毕竟没有学校会公开说出对它们不利的话。很多时候,一个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9,因此我的观点未必就一定正确,而另外的观点未必就错误,当然,反过来也是一样。至于大学在招生上的细节,由于每一年都在不断变化之中,请大家直接到它们的网站上查找,那里的信息最为准确。读者还会发现我只介绍了英美的一流大学,而且几乎是清一色的私立大学,这对那些没有条件就读这些学校的读者似乎不大公平。其原因是我只重点研究了这些大学,因为它们最能代表英国和美国高等教育的精髓和特色。这也是我一开始要强调这本书不是留学(课程)指南的原因之一。不过,透过这些大学培养人的方法,想申请大学的年轻人都可以思考如何借鉴它们的经验,通过教育来使自己变得更好。在本书出版之际,我首先要感谢Google的许多同事,以及很多大学的教授和学生,他们为我提供了各自学校的信息和他们对学校的看法,让我对那些大学的认识能够比较全面。同时也要感谢很多中国大学的教授和各级管理者,他们为我提供了(他们所希望的)考察美国教育的视角。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特别要感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系主任黑格(Greg Hager)教授、工学院院长施乐辛格博士(Ed Schlesinger)、校长助理史皮勒先生(Rob Spiller)、大学的校董(同时也是工学院董事会主席)雷蒙德先生(Joe Raymond)、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埃斯勒教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务长琼斯博士(Nick Jones,也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前任工学院院长)和哈克学校(Harker School)的校长尼克诺夫博士,我是在和他们不断地交流中深刻了解到美国的高等教育特点以及大学的管理方法的。尤其感谢史皮勒先生为本书写了序言。此外,一直致力于教育事业并且被誉为年轻人导师的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先生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并且为本书写了序言,在此深表感谢。这套书的出版和很多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此我要感谢出版团队的全体人员。JUSTPUB的周筠老师不仅帮助我完成和出版了《浪潮之巅》、《数学之美》、《浪潮之巅》和《文明之光》,而且也是我和读者联络的桥梁。这次出版《大学之路》,她再次总揽全局。人民邮电出版社从社长总编到编辑发行人员在合作中一直给予了我莫大的支持,尤其是信息分社的刘涛和俞彬两位领导,以及陈冀康、蔡思雨等朋友。JUSTPUB的特约编辑李琳骁先生极其认真负责,他细心查找和确认书中的资料数据,还和周筠老师一道帮我反复润色文字,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胡文佳女士为我编辑和排版了多本图书,每一次她都不厌其烦地调整版式,尽最大可能把全书排得美观。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包括我的母亲朱秀珍女士、夫人张彦女士、弟弟吴子宁博士和我的女儿吴梦华和吴梦馨,他们不断地就本书的内容和关于教育的话题与我交流,实际上本书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是和他们交流的结果。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上见识和看问题视角的局限性,本书难免会多有不足,还请广大读者朋友指正并谅解。此外,关于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是一个开放和不断发展的研究课题,《大学之路》是在这个课题上抛砖引玉,希冀有更多的专家能够就这个课题发表见解,这样会更有利于教育事业的进步。吴军2015年6月于硅谷

第四篇:一句话一辈子

1.你可能在一个人面前一文不值,却在另一个人面前是无价之宝。谨记自己的价值所在。

2.最难受的思念,不是对方不知道你的思念,而是他知道却无所谓。有些人,无论你怎么对他好,他也不会留意,因为他的生命里,你显得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3.如果最糟糕的结果就是会被某人拒绝,那就值得一试。

4.通常,每一个内心强大的女人背后,都有一个让她成长的男人;一段让她大彻大悟的感情经历;一个把自己逼到绝境最后又重生的蜕变过程。一个拥有强大内心的女人,平时并非是强势的咄咄逼人的,相反她可能是温柔的,微笑地,韧性的,不紧不慢的,沉着而淡定的。

5.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拥着女孩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给自己开一扇乐观的窗户,让生命中的幸福明朗一些。

6.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没有结果,就不要再纠缠,久了你会倦,会累;一个人,就算再留念,如果你抓不住,就要适时放手,久了你会神伤,会心碎。有时,放弃是另一种坚持,你错失了夏花绚烂,必将会走进秋叶静羌。任何事,任何人,都会成为过去,不要跟它过不去,无论多难,我们都要学会抽身而退。

7.当你每天醒来的时候都有两个选择:

1、醒来,再睡,继续未完的美梦;

2、醒来,站起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8.有的人,每天和你争吵,却不曾怪罪你。有的人,连争吵都没有,却已经消失在人海。原来,冷漠比争吵更可怕。

9.这个世界上你认识那么多的人,那么多人和你有关,你再怎么改变也不能让每个人都喜欢你,所以还不如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

10.偶尔要回头看看,否则永远都在追寻,而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

11.人生有很多路要选择,选中一条,走下去,便会碰见这条路上的人和风景;而选择另一条,则是完全不同的风景与人。有的人可能与你一起走,有的人留在原地;一起走的人,也可能在下个路口与你分开。没什么可哀叹的,这是人生的必然,珍惜身边与你一起看风景的人,并在下一个分别路口,洒脱地用力地挥挥手。

12.假如你想要一件东西,就放它走。它若能回来找你,就永远属于你;它若不回来,那根本就不是你的。

13.信任就像橡皮擦,在一次一次的错误中慢慢损耗、变小。

14.当人的情绪处于低潮时,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要学会转移注意力。既然已经成为事实,就尝试着去接受,去面对现实。一个人不可能改变世界,世界也不会因你而改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适应这个世界。不钻牛角尖,不要对现状不满,不要和别人攀比。

15.生活就是这样,他在逗你玩,你却当真了。

16.承诺,有时候,就是一个骗子说给一个傻子听的。

17.能够善待不太喜欢的人,并不代表你虚伪,而意味着你内心成熟到可以容纳这些不喜欢。

18.现在开始,请认真把你做过的都忘记,再用心把你错过的都弥补回来。

19.没有把握的事,不要抱希望,那就不会失望。无法揣摩那个人,那就不要请求他替你做些什么事情,不让他有机会拒绝你,你才不会失望。不要爱上一个看来不会爱上你的人,那就不用失望。有些失望是无可避免的,但大部分的失望,都是因为你高估了自己。

20.你是不是总是会为了某人而不断地修改自己的底线?不停地为某人找借口,不停地想去原谅…可是,傻女孩,其实他没那么喜欢你。

21.如果彼此出现早一点,也许就不会和另一个人十指紧扣。又或者相遇的再晚一点,晚到两个人在各自的爱情经历中慢慢地学会了包容与体谅、善待和妥协,也许走到一起的时候,就不会那么轻易地放弃,任性地转身,放走了爱情。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那是太难得的缘份。

22、多少时候,因为得不到,所以假装不想要。

23、如果你的生活已处于低谷,那就,大胆走,因为你怎样走都是在向上。

24、无论有多困难,都坚强地抬头挺胸,告诉所有人,你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

25、无论心情怎样,不要让自己颓废,每天从头到脚都要干净得体,做一个化不化妆都活得精致的女子,要随时带着微笑。

26、我相信这世界上,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爱,在见到的第一次,就注定要羁绊一生,就注定像一棵树一样,生长在心里,生生世世。

27、因为你,我相信真爱。因为你,我相信永远。

28、没有什么人能一路单纯到底,但是要记住,别忘了最初的自己。

29、人海中,摇晃中,你握紧的是什么,有时候连自己都已经不知道了。只能等到最后,烟雾散了,人撤了,再来看看自己到了哪一站。

30、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

31、每一个人,我想,都有自己的怪癖。但是为了要保持正常,符合世界的眼光,他们克服了这些怪癖。因此,毁掉了他们的异禀。

32、很多时候,心里明明不是那样想的,却控制不了自己而说出相反的话。

33、人越年轻的时候,分手的理由越多。有时只是因为一句气话,一个谣言,一个疏忽,一点傲气,一点少不更事,或者,只是因为你复杂的小脑袋想得太多。

34、真正的爱人是你教出来的,而不是你拣个大便宜不劳而获从天上掉下来的,你要教会他用怎样的方式去爱你。

35、我们很多时候把依赖当成了爱,当看到别人没有自己也活得很好的时候,内心就会莫名其妙的生气,觉得对方不爱自己了。其实真正的爱,是给对方自由,也给自己自由。

第五篇:一句话一辈子

静静地,时间的流逝,白色木马在心中一遍又一遍题词

她胆小,胆小,在角落里收缩,长大了。

在一个悬挂瓶子的一天,她终于幸存了健康。在幼儿园的第一天,她实际上没有哭泣,很高兴跳下车,踩着太阳的步伐,弹跳走了几步,回到母亲挥了他的手:崇拜?携带母亲温柔眼睛迸射到阳光下。

新生活,不久以前,她暴露了自然。在班上,她躺在桌子上睡觉,泥泞,她不知道该怎么办。老师推了教室,准备好摇摇晃晃的课,惊讶地看到她:嘿,这里也是一个人!

所以,下一个休息,老师轻轻地握着她的手,为她介绍了两个小伙伴,其中一个是她后来变小了。高兴地玩,麻烦不断来,她乖乖地携带每一个 那个想要她回来的人,但这是另一个,其他人的残酷公主人物伸出一个尖锐的爪牙,她的手红紫色,她是如此安排,不知道如何哭,不了解疼痛。最后,有一天,一个女孩再次被迫推她,勇士站出来,你不能欺负她!他带着她走向教室的门,转过背光,忘了那张脸,只记得他一起微笑和阳光:我会保护你。在那里不明白什么年龄,女孩只知道这句话使她温暖,她羞涩地对他微笑,一个无辜的样子

......后来,她感冒了,幼儿园几乎没有落下,最后,她只清楚地记得最后一个下午在幼儿园。

老师用粉笔在院子里画了相同的图案向日葵,图案很大,每个花瓣足够容纳任何一个人,但花瓣数少一个人。老师拿着钩子和铁簸箕,在锣和鼓,大家挤在一起母亲送她上学,她从不回头;做了一个小天失去联系;她慢慢微笑,逐渐变得快乐;那个童年为自己的圆一个公主的梦想男孩从来没有再从新闻...所以,女孩给了他的白色旋转木马的形象,像所有的女孩做了五颜六色的公主梦想。

女孩不想要爱,不想有一群朋友,没有后悔,没有眼泪-也许生活是这样,一路向前,失去了已成为最美丽的风景。

尝试喝一杯开水,尝试成长,女孩做自己最好的。

下载管一辈子的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管一辈子的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辈子 一巴掌

    一辈子 一巴掌 “我就要学吉他,你们是拦不住我的,为什么人家孩子想学点特长,父母都很是支持,可你们呢?非但不支持还反对,你们这算什么父母!” “人家是什么家庭,你是什么家庭,学不成......

    一辈子学做教师

    一辈子学做教师 ——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兴隆分站成员个人工作总结 北展希望小学 宋国丽 我是一名山村教师,每天迎着朝阳步入学校的大门,下午以落日为伴一同回家。就这样我......

    一辈子的经典语录

    一辈子的经典语录 一辈子的经典语录1 1.一个人在适当的时期可以染上爱情,就像传染上麻疹一样,然后也会像麻疹病人一样,靠一贴牛油和蜂蜜的合剂,在婚姻的怀抱里舒舒服服地渡过难......

    一辈子学做教师

    一辈子学做教师 今年寒假我阅读于漪老师的《教育的姿态》一书,本书是于漪老师有关中国教育现状的总结与深思。作为教育家,于漪老师用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崇高使命感,拨开乱象......

    一个人 一辈子(大全五篇)

    一个人 一辈子 戴礼文 在我党成立90周年之际,云南省元阳县人民法院于2011年 4月8日召开全院干警大会,毛正全院长详细传达中央、省、州、县关于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相关文件及......

    爱你一辈子随笔

    原先你是我最想留住的幸运,原先我们和感情以前靠得那么近。那与我对抗世界的决心,那陪我淋的雨,一幕幕都是你,一尘不染的真心。01“你好。”[由整理]“你好。”“从今往后我们就......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在听完本模块李吉林老师的成长案例后,李吉林老前辈的那种实实在在的教育态度触动了我,让我明白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的素养,丰富自身的底蕴,倾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平昌县邱家小学张胤 近日,受学校派遣,我到县上参加了“省骨干教师送课到县”活动,不胜荣幸。虽仅短短三天,却让我感触颇深。到我县来送课的有全国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