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中国教育改革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
摘要
改革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也正是中国教育不断探索、发展、改革、反思的三十多年。回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十多年的历程,成功与失败俱存,经验和教训同在。
对当前的教育改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反思,对指导教育改革的思想理论、政策策略、改革路径进行研究,可使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更清醒地认识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与失败原因,更有效地探索今后教育改革思路与路径。
一.中国教育改革背景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除了四大发明之外的最重大的发明,也是最重大的制度创新,它曾经对中国古代社会公平选拔人才、促进社会公平流动,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科举制度在时代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却选择封闭与傲慢,正如宋明理学因其“理性的傲慢”拒绝开放、排斥异端一样,科举制度因其制度的傲慢拒绝向时代和未来开放,“应试教育”及其方式日益精细化、精致化,留给每个个体的自由空间日益被压缩,最终导致个性的窒息和创造力、适应性的全盘丧失。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追求分数、追求升学、追求做人上人。对于个人来说,教育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培养其成人成才;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教育则是为了培养其接班人和建设者,传承文化血脉,推动文明进程。为此我们需要教育文化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空前解放和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等一系列观念的转变。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和文化习俗制约和支配的。中国是一个有着高度“政教合一”文化传统的国家,这里的“政”指的是“政治”,“教”指的是“教育”。《学记》所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古训便是这种文化的源头。因此,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形成了这样一种教育文化传统,即“官本位”的政治核心观、“学而优则仕”的教育功能观和“人上人”的人才价值观。这个逻辑的逆推就是,要想成为“人上人”,你必须“入仕”;要“入仕”,你就必须通过“考试”;要通过“考试”,你必须接受为“应试”而准备的教育。可以说,这种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毛孔、血液和骨髓之中,而这正是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或者素质教育推进真正难见实效的文化土壤之原因。
二.中国教育改革现状
由于思想观念和教育价值取向的问题,导致我们教育的目的似乎不是为了面向造就全体学生,而是为了一部分升学有望的学生;教育的过程似乎不是呵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自信心,而是一味地加班加点、超时重负、机械训练,没有学生个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的时间空间。为了高考,设计3年教学的高中课程,普遍的提前一年甚至更早完成,到高三纯粹就是索然无味的应试训练;又因为重点高中的选拔制度,今日的中考同样有着不能承受之重,以致让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过早地承受超越其年龄阶段之重负„„所有这一切,都在无情地扼杀无数个体的创造力,扼杀中华民族的生机与活力。
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称,高考状元在国内完成本科学业后,选择在国内直接就业或创业的比较少,高达60%选择继续出国留学攻读硕、博学位。迄今在社会公众还普遍将高考状元作为最优秀学子代表的当下,如此高的比例选择“一路向西”、远走异乡深造,有其必然性,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走出去的理由是对身边的教育失望,以致他
们都在给中国今天的教育“用脚投票”。
反思中国教育改革之现状,原因恐怕主要在于我们始终没有形成文化思想、制度机制、育人模式三个层面的配套改革,存在许多错位、缺位现象。
三.中国教育改革探索
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是一项综合系统的改革,它既涉及教育系统内部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范畴、不同要素的改革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改革都是教育领域改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涉及教育系统外部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等各基本领域重大改革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基本领域重大改革都是教育领域改革无法回避的背景与环境。
因此,就教育外部而言,要改变选人、用人制度,建立一个真正公平的选人、用人环境,打破以学历论英雄的制度,在招录、提拔中注重实用人才,注重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变革薪酬制度,建立一个真正激励人才在本职岗位努力创造业绩贡献、人人奋发有为及其优劳优酬的制度环境。就教育内部而言,一方面是推进考试制度的变革。无论中考、高考,除了考试内容的改革要导向真正着眼于提高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教学过程只是注重死记硬背、注重标准答案的现象之外,最重要的是建立另一种公平机制,即让一些偏才、奇才、怪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另一方面是谋求学生学业评价制度的变革。改革对毕业学生的评语,普遍推广写实评价,通过一些具体的指标进行发展性评价,以改变对学生的评价从过分关注学业成绩转到综合素质上来。
必须对教育领域的改革进行严谨的整体的大视角的顶层设计,把庞杂而又复杂的各种关系全部放置于深化教育改革的整个视野中去认识与把握,不能随意忽略,不能任意缺漏,因为任何忽略和缺漏都会影响教育领域改革的整体性与均衡性。统筹推进,把教育系统内部和教育系统外部庞杂而又复杂的各种关系,合理放置到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整体结构中去处理、去实施。尤其是在文化观念、制度机制、育人模式三个维度上明晰节点与难点,区分轻重缓急,实事求是地确立深化改革的实施路线。
参考文献
[1]马维娜.谁影响了中国教育改革中的利益博弈.《中国教育报》.2013.4
[2]石中英.深化教育改革,成就中国教育梦想.《教育研究》.2013.4.15
[3]周光礼.教育让社会更美好.《中国高校科技》.2013.2
[4]周洪宇.百年教育改革的启示.《教育研究》.2013.4
[5]任永泽.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思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3.7
第二篇:浅析中国教育改革问题
浅析中国教育改革问题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优秀人才。但在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困扰着中国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教育 改革 方向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是一种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承和提升行为,也是人类文明的传递。一种以某些主观意识形态去适当改变另外一些主观意识形态的一种方法。是改变他人观念与思想的一种科学的方法[1]。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教育在曲折前进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教育事业开始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但是,轻视教育、轻视知识、轻视人才的错误思想仍然存在,教育工作方面的“左”的思想影响还没有完全克服,教育工作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特别是面对着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形势,面对着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兴起的形势,我国教育事业的落后和教育体制的弊端就更加突出了。现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第一,整体教育程度和劳动力素质仍然较低。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们人均接受教育的水平总体还不高,世界十分之一左右的文盲仍然在中国。九年级义务教育的水平还比较低,由于受劳动力素质的制约,劳动生产率、科技创新能力也都比较低。
第二,教育发展不平衡,学校之间水平差距过大,教育公平的问题仍然突出。一是中西部教育在教育发展水平、“两基”普及、师资力量、校舍建设以及家庭教育支出等方面都落后于东部。二是教育的城乡发展不平衡。教育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三是教育的群体发展不平衡。社会的不同群体在教育上拥有完全不同的教育资源,相对来说,弱势群体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比较少,尤其是农村的儿童、城市的外来民工子女、特殊教育系统的残疾、弱智人群等,在教育上处于想到不利的地位[2]。
第三,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模式仍然左右着教育。一考定终身,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得素质教育难以实施。考试的选拔功能,使中国的教育不断增加难度,学习的内容越来越艰深,大多数学生感觉学习困难。学习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存在严重脱节现象。
第四,行政化、官本位的色彩仍然较为浓厚,教育决策科学化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行政级别的强化,大中小学缺乏真正的办学自主权,使教育决策缺乏社会的广泛参与和监督,一些重大决策如名校办民校、独立学校、高校合并、大学城建设、京剧进校园等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强势推进,在实践中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第五,教育经费依然短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完全落实。中国当代的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一直在3%左右徘徊,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世纪90年代到2005年,一直没有突破3%。教育经费的短缺,加上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不尽合理,导致学前教育、农村教育相对薄弱[3]。
此外,我们的人才培养结构有待于进一步合理。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严重不足,教学方法、内容、培养模式相对陈旧,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与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教育研究对于鲜活的教育生命的疏离,等等。这些现象表明我们教育仍然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任重道远。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已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改革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务之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一)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4]。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三是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二)建立多样化招生制度。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三)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适应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明确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权利和责任。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
(四)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制定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
二、保障教育经费投入
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
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社会投入是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
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中央财政通过加大转移支付,支持农村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各地根据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发展情况,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5]。
三、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维护好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应尽的责任,而实现教育公平则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保障。因此,我们应将促进教育公平放在重要的位置,予以重视。
要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形成东部支援中、西部,发达地区支持落后地区,东西互动、以强扶弱的局面;要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的方式,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使更多社会资金流向乡镇,流向农村;使生产要素向乡镇聚集,向农村聚集。为实现教育公平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力度。对教育经费的财政投入要更多的向经济落后地区,向农村,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改善经济落后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增加弱势群体接受教育的机会,保证城乡教育基础设施水平相当,人们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应加大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保证教学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分配。一是要加快考试制度的改革,改变“一考定终身”、“唯分是举”的升学制度,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这是保证教学资源合理分配的前提条件。二是应建立优质教育资源流动机制,促进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保证城乡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6]。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职称)时,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加强教师管理,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促进校长专业化,提高校长管理水平。推行校长职级制。
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大力表彰和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国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设立荣誉称号。
五、继续扩大教育开放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引进境外优秀教材,提高高等学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服务。
创新和完善公派出国留学机制,在全国公开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学习。加强对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引导,加大对优秀自费留学生资助和奖励力度。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提高对留学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扩展交流内容,创新合作模式,促进教育事业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绵涛.教育体制理论的新诠释.教育研究,2004,(12). 2.陈中原.中国教育平等初探[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朱永新.新中国60年教育历程及反思.中国教育学刊,2009,(11). 4.孙绵涛,康黎萍.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教育研究,2006,(12). 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异步教学研究.2010年04期
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杜,2001.
第三篇:中国教育改革将何去何从
中国教育改革将何去何从
当下的中国教育改革可以用两个字总结——悲剧!
悲剧一:
《义务教育法》执行的力度依然不够
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声声说要搞全民义务教育,有消息说还要把高中阶段也纳入义务教育,要是再来个终身免费教育且不更好,可是以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实力,这现实吗?先不说免费教育的事,就当前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来说,从法律颁布至今,有多少边远山区的孩子能够真正享受这份特殊的礼物。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初中阶段的全民义务教育仍然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悲剧二:
素质教育还停留在喊口号阶段
为了与世界先进教育接轨,培养高素质人才,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素质教育的浪潮,可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又有几个。大多数学校都是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暗地里却拼命的抓应试教育,抓升学率。如果哪个学校真正的实施了素质教育,其结果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原因是学生最终还是要面对考试,而考试的结果就是分数。当每年的高考或是中考成绩公布时,也就是这所学校悲剧到来的时候了,而那些暗地里狠抓应试教育的学校却因为成绩突出受到教育部门的表彰,主管部门高兴,学校高兴,家长高兴,简称“三高”。在这里我想问:为什么同样是搞素质教育,却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呢?是教育部门的监管不力还是只喊喊口号?为什么老老实实搞素质教育结果反倒挨批,让人鄙视。试想如果大家都老老实实搞素质教育,结果又将怎么样呢?
悲剧三:
教育不公的现象将越演越烈
一是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这里引用论坛里的一篇文章《用金钱堆出来孩子的未来》,全文如下:
“ 寒门再难出贵子,良好的教育需要大量的金钱,胎教、早教、兴趣班等等都需要花钱,一个刚满五岁的孩子,在教育的投入上已经有六位数,现在小升初考试拼的不是学科成绩,而是奥数英语,这都得家长花钱上培训班。
以某重点高中来说,北大、清华的就有十几个,其中一个班上全部上重点线,2个出国、1个香港、5个清北剩下的全是211和985高校,家庭是一个比一个好,从政、经商最差的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农村打工家庭只有那么一两个,而且绝对是那种对孩子负责的家庭,“我绝对相信穷人家的孩子也能够出高考状元上名校,但他们付出的努力,所吃的苦比家境优越的孩子要多得多,面对城市学生,基本丧失竞争机会。农村的基础教育太差了,条件艰苦,能来上学就已经筋疲力尽了。农村孩子不是不想考大学,学生在起点上就输了,在农村连幼儿园都没有,学校待遇差,教师素质普遍不高,教育资源不公平等等造成“寒门难出贵子”,寒门子弟拿什么和他们竞争,靠什么改变命运?未来贫二代越来越多,社会断裂,贫富矛盾增多,底层向上流动的阻力变大,从前穷人的孩子忙读书,到穷人的孩子不读书转变,“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已经过时了,社会当如何调整政策和规则,减少这种现像发生”。
在这里我还想说几句,那些考入北大清华的,有几个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出生,又有多少来自边远地区、平困家庭。当然不是说绝对没有,只是数量有限。
二是郊区与城区的差距,同样是生活在一个城市,甚至是只隔一条道路,能够享受到的待遇却截然不同,这又是为何?难道仅仅是因为划分界限的那把尺子?令人费解啊!别的城市且不说,就拿我所在的贵阳来说吧。如果生活在郊区,将会给孩子的升学造成很大的障碍,当然我指的是普通家庭。教育部门会有意打乱孩子公平受教育的权利,设置很多条条款款限制郊区孩子进入优质学校就读。主要有以下“措施”:
(一)是就近入学(这可能也是全国的一个通病),这表面上看起来倒像是为孩子着想,其实不然。如果你生活的周围有一所像样的学校,那算是孩子的运气好。可如果是一所垃圾学校,那将是这个片区的巨大悲剧,因为你别无选择。但对于政府官员及有钱(权)有势的家庭来说,这些就不重要了,他们有的是办法能让自己的孩子上好学校。我不知道是什么人想出了这么一个用来对付普通市民的“良策”。
(二)是不能与城区孩子一样选择心目中理想的高中,除非你孩子的成绩处于顶尖水平,教育部门每年会给出几个统招生名额。光有这个还不行,你还得花钱找关系要到名额才行,否则也只能就近入学或者花高价了。
(三)是配额生名额分配限制,如果你身边确实就是一所垃圾学校,而你又不愿意看到孩子的学业荒废,你可能会花高价让孩子转入读私立学校。这应该也是人之常情,可你万万没想到教育部门会出“高招”收拾你,规定没有在片区规定的学校续读完初
二、初三的学生,不得享受配额生名额分配,统招生那有限的名额你又拿不到,到头来只怕是有苦没处说。
按照当前教育改革的模式,未来私立学校将异常火爆。原因很简单,很多家长在走投无路时,会将孩子的前途寄托于私立学校,而私立学校也将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而且会因为选择的人太多而非常吃紧,这又将出现另一个“三高”。一是门槛高,二是学费高,三是应试教育比例高。
此时此景,我只会感到悲哀和无奈。
说实话,在这之前我甚至连什么叫配额生都不知道,我记得我们那个时候就没有这种说法。现在倒好,教育改革,新名词、新手段、新花样层出不穷,高深莫测。
哎!中国教育,您何时才能走出怪圈?何时才能公平?何时才能取消这样那样的入学限制?何时才能让老百姓不在为孩子上学的事揪心?盼这一天能来的快些。
第四篇: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关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调研报告
当今世界,要看一个国家的实力,不能不考察其教育;要看其教育,不能不从基础教育看起。因为基础教育之“基础”,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在我实习的过程中,我也较深入地接触到了中国的基础教育,也看到了学校教育和教育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在学校教育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在学校教育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观、创造性。关注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传统,在国际上可以说是我们的优势。
二是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了学生经验。
三是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强调不同学科的独立性,科目过多,忽视了科学、艺术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忽视了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和关联性。以学科为中心是我国延用多年的传统,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很多现象和问题是无法用一个学科知识去解释、去探究的。
四是学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加班加点、一个字看上几
十、上百遍.。
五、学生恋爱和体罚学生现象依然存在。
另外,在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为:过分强调甄选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过分关注评价的结果,而无视评价过程本身的作用与意义;评价内容过于关注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和发展潜能的评价;评价方法过于关注“量”的呈现,而忽视“质”的呈现;评价主体过于单一,而忽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等等。
初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责任感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如果他们品德良好,道德高尚,爱国,有责任感,二十年后国家就有希望。反之,如果怠惰、自私、傲慢、无礼,没有水准和责任感,就知道二十年后中国是什么样子了,现在的中学生,享有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等一切有利条件。另外中学生也存在一些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生理特征方面:初中生的年龄大致在12—15岁左右,处于青春发育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身心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学生生理上的“激变期”,主要表现为成长发育迅速,体形剧变,身体机能迅速健全,性开始成熟。首先,初中男女生都处在生长的第二高峰期,骨骼和肌肉发育很快,但骨化过程尚未完成,可塑性大,容易弯曲和损伤;肌肉的耐力较差。因此要防止学生运动量或劳动量过大,以免影响健康。
其次,初中生的身体机能迅速增强,并逐渐健全而接近成人,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育。此时中学生的脑容积已接近成人,神经活动的机能进一步完善,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显著提高,为其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奠定了生理基础。但其神经细胞比较脆弱,应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恰当的体育锻炼。
再次,初中生生理上的另一显著变化是性成熟开始。女生从十二三岁,男生从十三四岁,性器官发育较快,性腺机能开始活动,出现第二性征,这些生理上的变化引起了学生心理上的变化。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生活条件的变化,性成熟期呈提早趋势,少年生理早熟者增多。因此对初中生进行性知识、性道德和青春期卫生知识的教育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另外,初中生在生理上的急剧发展变化,以及由小学升入到中学各方面的变化,必然会使他们的心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认识能力发展迅速。感知能力达到较高程度,据测定,初中生区别颜色的能力比小学低年级学生提高60%以上;视听觉感受性均得到进一步发展,灵敏性甚至超过成人;时空知觉有较大发展,观察事物的目的性、持久性和概括性日益提高;记忆力显著提高,有意识记在学习中得到发展,理解性记忆的比重增大,能有意识地提出记忆的任务,并选择记忆方法,检查记忆效果;想象力迅速发展,而且想象中的创造性成份逐步增加;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增强,集中保持时间能达到45分钟,有意注意逐
渐发展起来,但仍与个人兴趣爱好相联系;思维的发展是认识能力提高的主要标志,初中阶段基本可以完成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抽象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并开始发展独立性和批判性,但进行抽象思维时仍需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基础,全面性和分析性不足。
二是情感丰富、不稳定。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因此情绪、情感表现强烈,变化快,并显得狭隘和肤浅。他们非常重视友谊,喜欢结伴而行,对朋友忠实坦诚,对教师和家长则保持着心理上的距离。但他们也容易因知识和经验的不足,缺乏判断力,不能正确区分友谊与包庇、高尚与庸俗。初中生已开始追求远大的目标和理想,敬佩和向往英雄模范人物,在集体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较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为班级和学校的受奖感到兴奋和自豪,对自己的集体受到批评而懊丧。初中生的积极情感在学习与交往中获得发展,但也易受外界影响显得不够冷静,有待于教师的细心引导而加以慢慢培养。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性的成熟而给青少年男女的情感带来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一般表现为男女生表面上疏远、冷淡,女生在男生面前感到腼腆和害羞,男生似乎毫不在意,但心理上都很关心对方对自己的态度。这种变化是自然的。男女同学之间的相互吸引和爱慕敬重情感还是从属于友谊的,但如果对这种情感把握不好,就容易出现早恋现象。这就需要教师细心地加以引导,使异性之间的友谊得到健康发展。
三是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迅速发展,逐渐由评价别人转向评价自己,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喜欢分析自己的个性特点,渴望获得成人的承认和尊重,重视自己在家庭和班级中的地位,但也容易为了显示自己而采取简单鲁莽的行为。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的独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依赖教师和家长,而是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喜欢经过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反对过多的监督与干涉。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扬长补短、不断完善、稳步推进的过程。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养成情感价值观,变革单一化的学习方式,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和改革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改善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念,与时俱进,加强自身素质,驻中国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要做到这些,要从教师、学生、课程、教学方式四个层次进行改革。
第五篇: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史研究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历史研究 教学提纲 学习要求
一、学习目的 1.能够通过学习《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历史研究》,学会教育科研的基本程序(例如,怎么选题,如何查阅文献,如何梳理资料,如何搭建框架,如何撰写论文,如何遵循规范等)。2.掌握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脉络、发展规律、经验教训及启示等。3.全面提高教育科研素养,着力提升科研实力。4.争取每位同学都能撰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并有部分公开发表。
二、学习方法 1.问题 2.自学 3.讨论 要求每人选择一个问题的一部分查阅资料,形成“概念清晰,脉络清楚,文献精练,见解精辟”的发言提纲,并能够积极引导其他同学展开讨论,丰富自我见解。4.古为今用
三、学习结果 1.志存高远、勤学善思、认真巧干。2.每人争取发表一篇论文。
四、学习时间、地点 1.10月19日-11月16日,周一下午2:00。2.师大立教楼C100教室 专题之一:基础教育导论
一、参考选题 1.基础教育内涵辨析 2.基础教育外延究竟是什么
二、参考文献 ㈠基础教育理论 李森,宋乃庆.基础教育概论.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4.钟祖荣.基础教育哲学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孙夕龙.哲学视野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黄书光.中国基础教育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华中师大出版社2002.王炎斌.基础教育的战略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卞金祥.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柳斌.关于基础教育的思考.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赵丽敏.二十一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教育科 学出版社1996.㈡基础教育改革 钱源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1.袁桂林.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张荣伟.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王策三,孙喜亭,刘硕.基础教育改革论.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方彤.全球化背景下基础教育改革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叶澜.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叶澜.“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丛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郑新蓉.现代教育改革理性批判.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李文长,于建福.基础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前瞻.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徐辉.当代国外基础教育改革.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张毅龙.基础教育管理创新.岳麓书社 2007.吴遵民.基础教育决策论:中国基础教育政策制定与决策机制的改革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李继秀,江芳.基础教育专题解析.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7.㈢基础教育问题 朱永新.困境与超越:教育问题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陈敬朴.基础教育矛盾与对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杨东平,何怀宏,周国平等.问诊中国基础教育.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8.李小融.中国基础教育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三、基础教育研究资料 1.教育大辞典 基础教育,亦称“国民基础教育”。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也是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基础的教育。一般指小学教育,有的包括初中教育。学习年限为5年、6年至9年。它经常同普通义务教育相联系。——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27页。2.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教育级别一览表:学前教育,代码为0;初等教育或基础教育第一阶段,代码为1;初中教育或基础教育第二阶段,代码为2;高中教育,代码为3;非高等的中学后教育,代码为4;高等教育第一阶段,代码为5;高等教育第二阶段,代码为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教育参考资料》,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1998年9月25日。3.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满足基本学习需要 基础教育是“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教育”,“每一个人——无论他是儿童、青年还是成人——都应能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基本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如读、写、口头表达、演算和问题解决)和基本的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作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所需要的基本学习需要的。基本学习需要的范围及其满足的方法因各个国家和各种文化的不同而不同,而且不可避免地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基础教育是终身学习和人类发展的基础。”第15-16页 “基础教育本身不仅仅是目的。它是终身学习和人类发展的基础,而各国可以在这一基础上系统地建立其他层次其他类型的教育和培训。”第18页。“儿童、青年和成人基本学习需要的多样、复杂以及变化着的特性,要求扩大并不断重新确定基础教育的范围以便包容如下项目:”出生即为学习之始、初等学校教育、青年和成人教育、电化教育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4.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儿童的基础教育可确定为(正规或非正规的)启蒙教育。这一教育原则上从孩子3岁左右开始,一直到至少12岁。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它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参与建设集体的未来和继续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第109页。5.陈桂生 “基础教育,简单地说指的是在未成年期为人的一生奠定基础的教育。如此界说,似无新意。不过,由于它着眼于人的一生,也就同限于升学或就业准备的基础教育观念有别,而正是这个人们都懂得的道理,却包涵一条常常被人忽视的衡量中小学教育的标准,即:在中小学教育中,凡是未成年人身心正常发育的障碍都必须解除,以避免使未成年人身心正常发育受挫,凡是对现实人生不可或缺的文化、知识、技术以及行为规范,都不可忽视,而不给学生后来的发展留下难以弥补的缺陷;反之,一时一事需要的东西(文化、知识、技术、行为规范等)是不是该列入基础教育,不能单以这种东西的绝对价值衡量。由于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有限,对一时一事需要的内容的取舍,宜以未成年人身心正常发育及他们后来发展的需要为尺度权衡。” ——陈桂生:《“基础教育”辨析》,《上海教育科研》2002(3)。6.钱源伟 国家对儿童和青少年所实施的一定年限的一般教育或基本教育,是一切其他教育的基础。它不同于以传授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同于对各类在职人员进行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再教育的成人教育,而是以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为主,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不定向的、非专业的普通教育。——钱源伟:《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第4页。7.[泰]奥多涅斯 在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世界基础教育的范围、结构及其组成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至少是由最近关注基础教育的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所引起并成为其标志:1990年的国际扫盲年、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和九个人口大国全民教育首脑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第185页。8.李森 基础教育就是指为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打基础的教育,也就是按照国家的规定对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旨在培养国民素质的最低限度的普通教育,它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李森、宋乃庆:《基础教育概论》,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第2页。9.袁桂林 基础教育“是以官方办学为主的,政府有能力为全体或多数公民提供的最大年限的起始水平的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系统的基础。” ——袁桂林:《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2页。专题之二:基础教育沿革
一、参考选题 1.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发展脉络梳理 2.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模仿化(日本、美国、苏联、欧美)、行政化、殖民化、摇摆化、乱则出教育家治则无教育家。
二、参考文献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6卷本).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989.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8卷本).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台湾“教育部”.中华民国教育年鉴.宗青图书出版公司.民国80[199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教育科学出版社.中国基础教育年鉴.中国教育年鉴.黄书光.中国基础教育的历史反思与前瞻.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吴洪成.中国小学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廖其发.中国幼儿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商丽浩.中国中学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重庆出版社1990.顾树森.中国历代教育制度.江苏教育出版社1981.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中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987.陈元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10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等.[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实业和师范教育、教育行政机构与教育团体、教育思想、留学教育、学制演变、鸦片战争时期教育、洋务运动时期教育、戊戌变法时期教育].中央教科所.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金铁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金一鸣.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轨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教育部.共和国教育50年.北京师大出版社2000.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课题组.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袁振国.中国当代教育思潮(1949-1989).三联书店1991.专题之三:基础教育行政与管理
一、参考选题 科教兴国、教育法制、学制、教育宗旨(方针)、教育视学(督导)、考试(毕业会考、高考等)、义务教育政策、师德政策„„
二、参考文献 萧宗六,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熊贤君.中国教育管理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薛人仰.中国教育行政制度史略.台湾中华书局1983.熊贤君.中国教育行政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程斯辉.中国近代教育管理史.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熊贤君.近现代中国科教兴国启示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的研究(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华东师大出版社1983-1993.江铭.中国教育督导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刘兆伟,赵伟.中国教育法制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上海书店, 1996.谢青,汤德用.中国考试制度史.黄山书社, 1995.杨学为等.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黄山书社, 1992.专题之四:私学、书院与教会学校 ㈠私学 1.参考选题 ⑴私学艰难的发展历程及规律 ⑵私学对今日教育的启示 ⑶典型私学个案研究 2.参考文献 马镛.传统与再生:中国私立和民办中小学的本土成长.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李冬君.中国私学百年祭:严修新私学与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系年.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王炳照.中国私学·私立学校·民办教育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王炳照.中国古代私学与近代私立学校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吴霓.中国古代私学发展诸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㈡书院 1.参考选题 ⑴书院发展脉络及启示 ⑵书院个案研究:问津书院、万木草堂 ⑶书院学规(教条)研究 ⑷书院楹联研究 2.参考文献 陈元晖、尹德新、王炳照.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张正潘.中国书院制度考略.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李国钧.中国书院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商务印书馆1998.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邓洪波,彭爱学.中国书院揽胜.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李才栋.中国书院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㈢教会学校 1.参考选题 ⑴如何看待设立于中国的教会学校 ⑵教会学校个案研究 ⑶传教士个案研究 ⑷教会学校学生个案研究 2.参考文献 何晓夏,史静寰.教会学校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高时良.中国教会学校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李楚材.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汤清.中国基督教百年史.香港道声出版社1987.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学林出版社1995.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汪向荣.日本教习.三联书店1988.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毕乃德.洋务学堂.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专题之五:义务教育 ㈠参考选题 1.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2.义务教育规定个案研究 3.我国未来义务教育发展趋势前瞻 ㈡参考文献 熊贤君.千秋基业: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谷成久,王淑文.千秋伟业: 中国义务教育的实践与未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田正平.世纪之理想: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教育研究编辑部.中国普及义务教育调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吴荣镇.中共义务教育.台湾师大书苑1992.专题6 课程变革 ㈠参考选题 1.课改的经验与教训梳理 2.某次典型课改个案研究 3.典型教材个案研究:中学修身教科书 4.应然的课程是怎样的 ㈡参考文献 吕达.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彭泽平.嬗变与超越: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史.华龄出版社2006.李彦荣.冲突与融合: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有宝华.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后2004.06.白月桥.课程变革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专题7 教育实验 ㈠参考选题 1.教育实验发展脉络梳理 2.新中国六十年中小学教育实验述评 3.乡村教育实验对当今农村教育改革的启示 4.典型教育实验述评 ㈡参考文献 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陈锟.中国乡村教育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雷实.教育试验与教育思潮.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熊明安,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熊明安,喻本伐.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刘克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乡村学校教育问题研究: 1927-1937.北京师范大学 士论文]2007.李清华.陶行知与乡村教育.海风出版社2007.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研究会.乡村:中国文化之本.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专题8 德育 ㈠参考选题 1.德育的流变及得失 2.德育问题及矫正策略 3.典型德育案例研究 4.典型德育教材研究 ㈡参考文献 黄书光.变革与创新 中国中小学德育演进的文化审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郑航.中国近代德育课程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孙小平.新中国德育五十年.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孙志建.中学思想政治课发展史.北京师大出版社1994.蔡元培.中学修身教科书.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梁启超.德育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专题9 教学 ㈠参考选题 1.教学概念界定的历史变迁及教学本义 2.教学改革脉络梳理及启示探析 3.某一教学专题改革研究 4.典型教改经验个案研究 ㈡参考文献 董远骞.中国教学论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熊明安.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史.重庆出版社1999.黄忠敬.移植与重建 中国中小学教学的话语转换.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专题10 教师教育 ㈠参考选题
博[1.教师教育的滥殇及流变 2.教师教育发展新动向分析 3.教师教育的迷失及矫正策略 4.典型教师教育案例研究 ㈡参考文献 刘问岫.中国师范教育简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刘捷,谢维和.栅栏内外: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彭时代.中国师范教育100年.中国工人出版社1999.马啸风.中国师范教育史 : 1897-2000.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卜玉华.回溯与展望 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的世纪转型.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崔运武.中国师范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阮春林.清末民初中国师范教育研究: 1897-1922.中山大学 [博士论文]2004 顾明远主编,胡艳,米靖.制度的建构与超越: 北京师范大学与20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专题11 女子教育 ㈠参考选题 1.女子教育发展脉络梳理 2.新中国六十年女子教育发展述评 3.男女同校的得失分析 4.典型女子学校个案研究 5.当今女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㈡参考文献 熊贤君.中国女子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杜学元.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州出版社1995.阎广芬.中国女子与女子教育.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雷良波等.中国女子教育史.武汉出版社1993.专题12 男子教育 ㈠参考选题 1.男子教育发展脉络梳理 2.新中国六十年男子教育发展述评 3.典型男子学校个案研究 4.当今男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㈡参考文献 1.孙云晓、李文道等.拯救男孩.作家出版社2011.2.胡振京.男生:性别差距的新弱者.天津教育出版社2014.3.古里安.男孩的脑子想什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4.关注男孩教育专栏.上海教育2011.5A 专题13:教育家 ㈠参考选题 1.教育家共性发展规律研究 2.典型教育家发展个案研究 3.教育家发展集体性个案研究 ㈡参考文献 叶忠海.教育人才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哈里特·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科学出版社1982.孙孔懿.论教育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许美德.思想肖像:中国知名教育家的故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王毓珣.名师发展研究.长春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