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版教育学资料

时间:2019-05-13 08:38: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精简版教育学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精简版教育学资料》。

第一篇:精简版教育学资料

第一部分教育学、教育、学校教育

一、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教育方针的自觉性。

2.有助于树立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

3.有助于科学育人,提高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二)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1.不能自圆其说,要夯实基础。

2.不能脱离现实性,要把握动态性。

3.不能脱离实践性,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内涵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的属性与教育的本质属性

育人性既为所能罗列的任何教育所共有,又使教育与非教育相区别,因此育人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属性中,本质属性才是永恒的。

(二)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在看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承认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教育具有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2.教育具有继承性;

3.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与相应教育举措

(一)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教育工作应该循序渐进、逐步推开。

(二)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稳定性,教育工作者应加强教育举措的针对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既有统一性,又有个别差异性,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应注意因材施教。

(四)个体身心发展还有可变性和非均衡性,教育者要及时跟上对象的发展变化,抓住成熟期、关键期,适时而教。

四、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遗传素质的物质前提作用

(二)社会环境的现实制约作用

(三)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能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因为:

1.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可以借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在育人中占据优势地位

2.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学生感、向师性,有接受教育获得发展的强烈愿望,具有可教育性

3.学校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现代学校只有发挥出主导作用来,才可能担负起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下一代、培养出大批合格人才的历史责任

(四)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内部推动作用

五、我国对教育目的的现行规定

我国的现行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方针中,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国家现行的教育目的。

六、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七、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从结果来看,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提高教育对象整体素质结构水平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主体性;发展性;全体性;全面性;长期性;开放性;时代性;实效性。

(一)课堂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点

根据心理学原理,课堂素质教育要找准以下四个基本点:认知停靠点;情感激发点;思维展开点;心灵交流点。

在课堂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点中,靠认知停靠点解决学会的问题,靠情感激发点解决想学的问题,靠思维展开点解决会学的问题,靠心灵交流点解决乐学的问题。

第二部分 教师师生关系德育

八、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社会、对学生的作用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三个方面。

1.在社会发展中教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3.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九、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二)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三)劳动过程的创造性

(四)劳动方式的个体性

(五)劳动成果的长效性

十、现代教师的素养

人民教师必须德才兼备,故教师的素养包括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优良的智能结构。

(一)思想品德素质

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表现在政治思想素养和职业道德两方面。

1.政治思想素养。政治思想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是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准则。(2)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又是教好学生的前提。(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4)团结协作。

(二)教师的智能结构

教师的智能结构是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它是教师用以影响学生的重要素养。

1.教师的知识结构。作为教师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相当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还必须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2.教师的能力结构

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外,还应有相应的能力结构,即: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创造能力;自我鉴定、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十一、师生关系概念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所谓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十二、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

师生关系具有多种的表现形式,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它分为以下几种:

(一)教育关系和心理关系。从认识与被认识、发展与被发展的角度来看师生关系通常表现为教育关系和心理关系。

(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

从管理与被管理的角度来看,师生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根据二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为命令——服从、放任——自流、民主——参与三种类型。

十三、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学校、学生的共同努力以及学生家庭的配合和社会良好风气的影响。其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

(二)发扬民主,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三)控制情绪,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十四、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身

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十五、德育的意义

德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实施,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十六、中小学常用德育原则: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理解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德育途径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包括政治课与其它各科教学;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共青团、少先队活动;校园文化环境;社区校园文化环境;班主任工作。

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说理教育法;示范教育法;实际锻炼法;陶冶教育法;自我教育法;品德评价法。

十七、中小学课程的表现形式

中小学课程的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四种,其中课程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乃是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第三部分教学

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

十八、中小学的教学应有以下几方面的任务:

1.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获得基本技能

2.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教会学生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4.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十九、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双边活动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规律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

3.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规律

4.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的阶段

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可以把教学过程分为如下六个密切联系的阶段。即:做好准备,激发动机;感知教材,形成表象;理解教材,形成概念;巩固知识,增强记忆;运用知识,促进迁移;检查效果,获得反馈。

教学原则是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制订的,是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正确理解、贯彻和执行教学原则,是切实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二十、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三)直观性原则

(四)启发性原则

(五)循序渐进原则

(六)巩固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七)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二十一、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方法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方式,是教法和学法的辩证统一。

中小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

二十二、目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以传授知识的手段为标准把教学方法分为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三大类。

(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二)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实验法、练习法和实习作业法等。

二十三、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

教学方法很多,但具体到某一堂课上选择什么方法应考虑多种因素。

(一)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来选择

(二)根据学科和教材特点来选择

(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来选择

(四)根据学校的客观条件来选择。

(五)根据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

二十四、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学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五个基本环节组成。

(一)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备课要做好三项工作,写好三个计划。

(二)上课

1.教学目标明确,完成任务好

2.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

3.教学方法适当,教师善“启”善“导”

4.语言规范、板书整洁

5.教学进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

6.师生双方积极性高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四)课外辅导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二十六、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的定义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构建教学模式就是要解决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问题。

2.教学模式的特点:整体性、简略性、指向性、操作性、优效性。

3.我国中小学现行常用的课堂教学模式:传递-接受式;引导—发现式;辅导一自学式;情境-陶冶式。

第四部分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工作的作用

1.班主任是学校领导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2.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3.班主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主导作用

4.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各种学生组织、家庭和社会的桥梁

二、班主任工作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二)客观性原则

(三)公正性原则

(四)民主性原则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导学生学好功课

1.分析全班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班主任要帮助学生从“不会学”到“会学”。

班主任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三)组织好课外活动,指导课余生活

(四)组织学生劳动

(五)指导团队会工作,协调班内外教育力量

(六)处理班级日常工作

(七)抓好学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

(八)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四、班集体形成的标志

1.全班同学应当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这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2.要有一个团结一致的坚强的领导核心;

3.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集体舆论;

4.要有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共同活动;

5.要有和谐的民主生活,充满温暖和友谊。

五、班集体形成过程

1.初建松散阶段。

2.基本形成阶段。

3.巩固发展阶段。

六、班集体建设的主要方法

1.调查了解学生,研究班级情况

2.提出奋斗目标,组织共同活动

3.培养集体舆论,形成优良班凤

4.培养和发现班级骨干,形成集体核心。

5.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第五部分 课外教育

一、课外教育工作指的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

校外教育工作是指校外教育机关或社会团体、家庭,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校外组织学生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

二、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

组织上的自愿性;内容上的广泛性;活动上的自主性;形式上的多样性。

三、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

1.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

2.可适应学生的多种需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3.可以使学生得到各种实际的锻炼,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创造性和实际工作能力。

4.可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5.可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动员、组织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学校教育。

四、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

(一)社会政治活动

(二)科学技术活动

(三)职业技术学习活动

(四)文化艺术活动

(五)体育活动

(六)社会公益活动

五、课外校外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与周密的计划性

(二)要有知识性与趣味性

(三)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四)要面向全体学生,贯彻因材施教

(五)充分利用当地条件

课外活动是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一个方面,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造性人才有着积极作用。

六、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一)群众性活动

1.报告会、座谈会

2.纪念会、庆祝会

3.专题集会

(二)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其特点是小型分散、灵活多样。

(三)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独立活动。

七、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

(一)自愿原则

(二)自主原则

(三)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原则

第六部分教育科研

一、教育科研过程

1.选择科研课题

选择课题是教育科研的起始环节。

2.提出理论假设

理论假设是依据一定科学原理和事实,对现象与客观事物间规律性联系的假定性解释,或对科研课题提出猜测性、尝试性解决方案。

3.确定科研对象

4.制定科研计划

教育科研计划的基本结构为:

(1)对课题的选定和明确表述。(2)研究目的、意义及背景。(3)研究范围、对象和具体研究内容。4)研究方法和途径。(5)研究进度、程序、阶段性目标及任务。(6)成果形式。(7)课题组构成人员及分工。(8)经费预算。(9)未尽事宜。

5.选用科研方法

教育科研方法有两个层次。哲学方法,即思维方法、逻辑方法,属高层次的方法,普遍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领域;教育科研具体方法,包括经验总结法、教育调查法、教育观察法、教育实验法、个案研究法、历史文献法、内容分析法等主要的具体研究方法和统计法、测量法、表列法、图示法等辅助性的具体研究方法。

6.搜集科研资料

教育科研过程就是对教育科研资料的搜集、使用和再创造的过程。

7.进行整理研究

资料的整理、研究阶段在整个科研过程中具有最重要的、关键性的意义。

分类方式按照复杂程度分为划分、整理次序和系统分类三种。

为了正确地进行分类,需注意几点:首先要做到标准同一;其次要注意结果相称;第三应做到子项相斥;最后该逐级划分。

逻辑分析中,科学抽象的直接是经验事实。科学抽象一般要经过分离——提纯——简略三个环节。科学抽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是以实践为基础,且必须回到实践中检验其正确性。二是科学抽象出的东西必须具有一定普遍性。三是高层抽象必须能演绎出低层抽象

二、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

(一)教育科研论文的结构特征

1.题目。要注意传神和便于分

2.摘要。应文字简练,三两百字,内容全面且重突出。

3.引论。其核心部分是提出所需论证的问题,围绕论题去交待理由、意义、背景、方法等。

4.本论。占论文的绝大部分篇幅,论证是其关键。本论包括论题、解决问题的设想、论据选用、理论上的逻辑推演和结论。本论要突出自己新颖独到的东西。长篇论文可加章节、加序号、冠小标题。结论要解决好全文的归属问题。

5.参考文献。

(二)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一般步骤和要求

第二篇:护理教育学精简

教育的概念

– 广义:指有意识地以影响人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 狭义:专指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所承担的,有制度保证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物资

教育的本质和功能: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现象的根本特征,也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有两大功能,即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这两大功能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护理教育的任务:1.培养合格的人才2.开展护理科学研究和护理教育研究3.开展社会服务项目 护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19世纪中叶后以医院为基础的护理教育:1860年世界第一所护士学校-圣托马斯医院护理学校,学制4年,对学校管理、课程安排、实习、成绩评审具有明确的规定。

20世纪高等护理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兴起于美国。1899年哥伦比亚大学的医院经济学课程--培训护校校长、教师和护士长。1909年明尼苏达开设3年制护理本科生课程。1924年耶鲁大学护理学院开始护理本科教育。1928年英国皇家护理学院开始毕业后护理教育。

20世纪高等护理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发展于二战后。1916年哥伦比亚师范学院成为美国第一所培养护理学硕士的机构。1924年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开设第一个护理博士教育项目

我国护理教育的发展:1.新中国成立前的护理教育①1887年,美国来华护士兼传教士麦克尼奇在中国率先开办护士训练班——中国近代护理的开端②1888年,美国护士约翰孙女士在福州成立了中国的第一所护士学校,开始了较为正规的中国近代护理教育③1912年,在牯岭召开统一护士学校课程④1920年10月,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捐建的北京协和医学院与燕京大学、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苏州东吴大学、广州岭南大学及山东齐鲁大学五所私立大学合办了协和协和医学院高等护士学校,学制4-5年,学生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这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高等护理人才的学校⑤1934年被纳入国家正式教育系统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护理教育①1950年将护理教育列入中等专业教育②1983年,天津医学院成立护理系招收护理本科生③1992年,北京医科大学设立护理硕士点④2003年,第二军医大学护理系设立护理博士点⑤至2010年866所中专教育,专科院校374所,本科211所,硕士60所,博士25所。

行为主义理论观点:①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应该摒弃内省的方法,即放弃对学习的内在认知过程的研究;②观察和研究学习过程只限于动物或人的学习行为,而且重点是客观实验,而不是主观推测;③动物的大多数学习行为是通过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会的。动物实验的结果可以推知到人类,因为动物与人的行为区别仅在于复杂程度的不同;④人类的学习是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的行为,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外在环境与教育的产物;⑤强调外显行为的变化,强调强化的作用,认为人的行为结果影响着后继的行为。

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具体体现和直接反映。教学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重要依据,是根本。教育原则是由教学规律派生

桑代克学习理论主要观点:1.学习是一种经过试误而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2.试误学习的规律①准备律②效果律③练习律④应用律⑤失用律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主要观点:1.操作性条件作用与学习行为①应答行行为②操作性行为2.强化物的种类①积极强化物与消极强化物②条件强化物与概括化强化物3.强化原则①正性强化②负性强化③惩罚④强化消退4.强化程序①连续强化②间歇强化5.塑造

奥苏贝尔的接受同化理论:⒈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⒉有意义学习的条件:①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③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⒊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同化模式: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认知理论主要观点:①学习是个体对事物经过认知、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所学到的是思维方式,即认知结构。②个体在学习情境中运用其已有的认知结构去认识,辨别以致理解各各刺激之间的关系,增加自己的经验,从而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③学习的产生是内发的,主动地和整体性的。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1.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①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式,②短时记忆的运作功能,③记忆的基本过程 2.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①遗忘的进程,②遗忘进程的影响因素:③长时记忆遗忘的原因 社会学习理论:⒈社会学习理论的实验研究,⒉观察学习:①观察学习的对象榜样;②观察学习的特点;③观察学习的类型,④观察学习的过程 :注意阶段,保持阶段,再生阶段,动机阶段

人本主义理论:主要观点:1.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2.重视人的价值和人格的发展3.强调教育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罗杰斯的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

诺尔斯成人教育理论主要观点:⒈提出了自我指导的成人教育模式;⒉成人教育模式的过程设计:①创造一种有利于成人学习的气氛。②创造一种组织结构,以便让学习者参与计划的制定。③诊断学习需要。④形成学习目标。⑤涉及学习计划。⑥帮助学习者完成学习计划。⑦评价学习结果与在诊断学习需要。3.强调学习合同。

合作学习理论主要观点:1.合作学习的概念2.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①积极互赖②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③个人责任④社会技能⑤小组自评3.合作学习的原则:①信息互动原则②目标导向原则③激励启发原则④合作与竞争互补原则⑤集体性与个性统一原则⑥标准参照评价原则

建构主义理论主要观点:1.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2.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3.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和随心所欲的。而要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4.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发现学习:指学生在学习情景中,经由自己的探索和寻找获取问题答案的一种学习方式。

有意义学习: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先备知识和观念建立起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接受学习:老师将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需要对所学内容加以内化,以便将来再现和应用。过度学习:又称过量学习,指达到掌握标准以后的继续学习。过量学习的量应达到掌握标准学习量,再增加50%为宜。布鲁姆(B.S.Bloom)教学目标分类系统 1.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2.运动技能领域(psychomotor domain):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 3.情感领域(affective domain):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新

1.认知领域①领会:指领悟学习材料的意义。可借助三种形式表明,即转化、解释和推断。领会水平的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记忆知识,而且能理解、解释知识。②应用:指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的情境。包括规则、方法和概念等的应用。应用水平的目标要求学生会应用所学的知识。

2.情感领域①接受:指注意特定的事件、现象或活动。可分为发现、接受的意愿、受控制和有选择的注意三个亚层次。②反应:指参与或主动参与某事或某活动。可分为默认、愿意反应和反应中的满足三个亚层次。

3.动作技能领域①知觉:指运用感官能领会操作信息、指导动作。可分为感觉刺激、线索选择、转化三个亚层次。②定势:指为适应某种动作技能的学习做好准备。包括三个方面:心理定势、生理定势和情绪定势。试卷难度(P):难度指数越大,试卷难度越小。试卷难度P值在0.3-0.7之间较为适宜,一份试卷所有试题难度指数的平均数最好在0.5左右。(1)题型一般不超过5种

(2)掌握好试题难度和区分度(基本分65%~70%,难度分20%,水平分10%左右)(3)编制2份难易水平相当的试卷备用 课程概念

广义:课程是指学校为使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从学科内容扩展到学校指导之下提供给学生全部经验,它是学科教学与学生活动的集合体。包括合理的学科设置、符合规律的教学活动、有计划地教学进程、有组织的课外活动以及良好的学校环境和氛围。课程=显性课程+隐蔽课程+社会课程隐蔽课程:一种潜在的教学

狭义:课程是指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以及每一门教学科目的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教课程标准和教材。护理学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促进护理学课程发展的动力 2.培养目标是护理学课程设置的根本依据

3.教育科学发展是影响护理学课程设置的重要条件

护理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角色扮演法 讲授法(口述教学法):是广泛应用于各种教育系统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系统而连贯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优点:1.一个教师能与许多学生交流2.介绍新课题3.介绍课本里面没有的新知识4.教师把题材系统化后讲授给学生5.学生一个对方能建立的框架6.优美生动的讲授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缺点:1.讲授不能照顾个别学生的需要2.讲授的进度不应定适合所有学生3.教师会存在明显的偏好4.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5.学生得到的是“第二手”资料6.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减弱

小组教学:是将2人以上的学生编成一个小组,以各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个性化教育(个别教学):在班级中由教师针对全班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设计教学或学习计划,亦即“个别化教育方案”(individualized educational program,简称IEP),包括课程、教材、教法、评价等方面,亦即提供个别化教育方案。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按年龄与知识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优点:

1、保证教学质量

2、有利于教学效益

3、接受知识较全面而系统

4、提高教师教学工作效率

5、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缺点:

1、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

2、学生主体性或独立性难发挥

3、对学生能力培养效果差

现代护理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自学指导法、发现教育法、行动学习法、微型学习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

P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以临床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并引导学生把握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CBL: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法:(CBL)基于案例为主的新颖的教学法

情景教学模式:又称模拟教学,是通过设置具体生动的模拟情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学习特定专业场景中所需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教学技巧:1.“献计献策”技巧 2.“旋转木马”练习3.模拟 4.角色扮演

临床教学:是护理教师在社会实践及临床实践中进行现场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帮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分析、解决护理专业问题的理论知识及技能应用到临床的过程。

如何评选你的临床教学老师:临床教学老师既是护理实践的参与者,又是护理教育者。要求:①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②广泛的护理专业知识③非常好的人际间沟通技巧 ④与其它教师相似的教学技能⑤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

临床护理教学方法(填空选择)

1、经验教学法

2、临床带教制

3、临床实习讨论会

4、临床查房

5、病室报告

6、病例讨论

7、专题讲座及研讨会

8、临床学习合同 临床见习与实习的区别: 临床实习临床见习

时间专业课讲授期间分散全部专业课结束后集中进行 方式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临床教室教师指导并独立完成

目的为教学内容形式感性认识,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独立 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知识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带教制:一名学生在一定的时期内固定一位护理人员实习的形式被称为带教制。

方法与技巧:学生全程跟随带教教师一起工作。主要优缺点: 教师→增进知识和技能,发挥自身价值学生→获得帮助,避免失误

注意事项:1.重视临床教师的选择2.对临床教师进行培训3.医院与学校密切配合 护理教学评价:是以护理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价值的判断

教学评价(teaching evaluation):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护理教学过程:护理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方为完成教学任务,以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为中介,所进行的独立和共同活动的过程。是使学生掌握护理专业知识体系和基本护理操作技能,形成独立从事护理工作能力的过程.护理教学:是指在护理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规范下,以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动、感知、理解、巩固、运用、检查)(小题)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感知教学内容

3、理解教学内容

4、巩固所学的知识

5、运用所学的知识

6、检查所学的知识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概念: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智力和定力、个性和社会性、道德和审美情趣的高度统一的发展。

基本观点:1.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all-round development)是指智力和体力、道德和审美情趣的高度统一的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2.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相一致 3.社会制约着个人全面发展实现的可能性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素质教育: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方向,是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思想的方法。智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核心。体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物质基础。美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的分类: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特征:全体性、整体性、工作的全局性、主动性、差异性、实践性、时代性、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第三篇:教育学精简知识要点

研究对象 发展。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 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教育的发展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科学教育学阶段。

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本质属性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本质特性。贯穿于一切教育活动中 从古至今乃至未来 只要教育存在就起永久作用的特性。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的社会形式人类社会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起源学说生物起源学说心理起源学说劳动起源学说需要起源学说

教育的形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教育功能

从教育作用的对象看 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教育作用的性质看 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教育功能的呈献方式看 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发展的顺序性 发展的阶段性 发展的差异性 发展的不平衡性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自身的继承性。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目的。含义 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或产生怎么样的结果。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支配作用。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基本内容 人的发展与生产的发展一致 旧式的社会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到了共产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

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条件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废除私有制 建立公有制 直至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教育目的对社会主义方向的规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教育目的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培养建设者 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目的教育。

德育的目标和内容。目标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 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 具有历史性 民族性和国家性

德育目标的层次化和序列化。

确定德育目标的依据。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情况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德育内容。爱国主义德育。集体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和社会教育。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

教师的职业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角色。研究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两种学说 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的本质和地位

本质。是独特的人。是发展中的人 是具有独立创意的人 是以学习为主要目标的人 是完整的人。

师生关系。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条件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尊师爱生 相互配合。民主平等 和谐亲密。共享共创 教学相长

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热爱尊重学生 公平对待学生努力与学生沟通 善于与学生交往 努力提高自我修养 健全人格。课程的内涵。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综合及其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课程的类型分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必修课程和选秀课程整合课程 核心课程 与外围课程

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构建新的课程结构。制定新的国家课程标准。改善教学过程。规范教材的开发与管理。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与背景倡导学生的发展为本 强调为了孩子的一切发展。倡导课程结构的平衡性 综合性和选择性。

新课改的目标。

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教与学相结合的活动。四层含义。一种活动 教师的主导作用。包含教和学两个方面。教育活动的对象是特定文化。

教学的一般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体力 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审美情趣 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布置课外作业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有效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练习法。发现法。实验法。

教学方法的运用原则。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坚持创造性运用教学方法。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

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

教育制度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各级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现代学制的类型西欧双轨制。美国单轨制。苏联型学制。

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重视幼儿教育 并将其纳入学制系统。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提早入学年龄 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终身教育收到普遍重视。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营造优雅的班级环境。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第四篇:中学教育学资料

一、单选

1、考试的核心环节是【B】

A、选择题型B、命题C、确定评分方法D、阅卷

考试的核心环节在于命题。考试分为三阶段,核心是命题。

2、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说明该测验的【A】较高。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信度主要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可靠性。

3、提出人力资本学说的人是 【A】

A、舒尔茨B、恩格斯C、列宁D、马克思

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说。

4、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D】,它是对品德发展的【】手段。

A、说服教育法 促进B、榜样示范法 推动C、陶冶教育法 强化D、品德评价法 强化 品德评价法是指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的德育方法。

5、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C】

A、科学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核心课程

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它在课程类型上属于隐性课程。

6、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和依据是【B】

A、课程计划B、教学大纲C、考试用书D、教科书

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和依据是教学大纲。

7、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A】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马卡连柯D、杜威

埃拉斯莫斯正式提出“班级”一词。

8、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D】

A、班主任B、班干部C、男女学生D、集体教育

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集体教育的力量实现的。

9、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A】。

A、认识基础B、关键C、核心D、行动指南

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

10、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C】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了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

11、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B】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C、分组教学D、道尔顿制

由班级授课的特点可知,它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的培养学生。

12、教学活动中,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A】

A、教学组织形式B、教学模式C、教学方法D、教学策略

考查教学组织形式的定义。

13、“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B】

A、知识的传授B、发展学生的能力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

14、教学原则是依据【C】制定的。

A、教学内容B、国家统一文件C、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D、教学目的 教学原则是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制定的。

15、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的规定性,它们是: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A】

A、操作性和指导性B、指导性和灵活性C、工具性和基础性D、操作性和灵活性

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的规定性,它们是: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和指导性。[page]

二、填空

16、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标志是______。近代学校系统的形成17、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是前苏联教育理论家______,他的作品是______。.凯洛夫;《教育学》

1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______。癸卯学制

19、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非学校化观念都是______教育思潮的代表。非制度化

20、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______地位是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的。主体

21、“润物细无声”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______。陶冶法

22、学校教育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______的再生产。有计划高效率

23、因材施教的思想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__的规律。个别差异性

24、人的______是人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

25、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遗传、环境和______等。教育

26、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卢梭的《______》一书中。爱弥儿

27、“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___ 开篇这样写道。《中庸》

28、师生关系包括教育关系、道德关系和______。社会关系

29、课程评价的模式主要有目标评价模式、______和CIPP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30、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是德育、智育、体育、______、劳动技术教育。美育

31、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______、批评处分和操行评定等方式。表扬奖励

32、现代教育要充分发挥两个基本功能,即满足______的需要和促进人自身的发展。社会发展

33、在19世纪初期,英国学校中出现了______,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导生制

34、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______。班级平行管理

35、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______,三是角色规范。规章制度

三、简答

36、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

基本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4)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

(5)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整,相互配合,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37、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答案】:(1)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教育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实现文化的传承;教育通过使人类掌握文化传递的手段和工具实现文化的传承。

(2)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教育根据培养人的客观教育规律,按照严格的标准,通过多种途径在动态发展中进行文化选择。

(3)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功能。教育通过校际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互派留学生、国际之间的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信息高速公路等方式进行文化的传播。

(4)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教育通过培养人才进而创造文化高等教育本身具有科学研究的职能。

38、教科书与教材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教科书不等于教材,教材除了包括教科书外,还包括教学参考书、习题集、实验指南手册、教学挂图和视听教材等。

39、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答案】: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从教育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开始,延续到17世纪。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7世纪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3)教育学的科学化阶段。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科学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40、简述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各自的“三中心”主张。

【答案】:(1)传统教育派以赫尔巴特为代表,其主要教育主张有:第一,教师中心,即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主导和权威;第二,教材中心,即以学科课程为中心,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第三,课堂中心,即以班级授课为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2)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其主要教育主张有:第一,学生中心,即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进行,符合学生需要和兴趣;第二,从做中学,即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第三,活动课程中心,即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设计课程。

41、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素质?

【答案】: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的人才又红又专。

(2)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为人师表的基础和前提,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成败的关键。

(3)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具备渊博的文化知识是作为教师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所具有的知识广度和兴趣专长往往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4)深刻的教育理论素养。为能更好地保证教学的成功,教师还应具备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修养。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

(5)多方面的教育工作能力。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对知识的处理能力和对教学的监控能力等。

(6)优良的身心素质。教师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往往有助予师生之间建立和睦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推进教学和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好处。[page]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42、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在矛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对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能广泛而准确的掌握,对基本的技能熟练运用,对学科的基本结构能深人的理解。

第二,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学科间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

第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包括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动向,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学科发展的因素,该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的表现形态。第四,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包括领悟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等。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第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第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

43、一堂好课应符合的基本要求包括哪些?结合实际谈谈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

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1)目标明确。是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

(2)重点突出。是指在一节课上教师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内容(基本知识、概念和原理)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的任务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

(3)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加以纠正。

(4)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5)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或幻灯字幕)要规范、准确、清楚。

(6)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7)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第五篇:美术教育学资料A

美 术 教 育 学

前言

陶行知发表的《教学合一》主张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郭绍纲、范凯熹著作了《美术教育方法论》。

美术教育学的基本原则:是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充分认识和理解美术教育的价值和规律,并能利用其规律去教育培养人。

美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以培养人为目的,研究全面发展人的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揭示美术教育中的特殊规律,论述培养美术教育人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美术教育与一般教育学的关系:一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原理,是研究人类的教育现象和培养人的基本规律。美术教育学更具体、更注重和强调学科性。它是借助于一般教育学的普通原理来具体研究美术教育的特殊规律。

1994年王大跟著《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尹少淳、侯令 主编《美术教育译丛》。

第二章美术教育的价值与目的个体与社会的需要是构成美术教育价值的基础。美术教育价值:在有组织有步骤地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美术能力的过程中,以谋求主体发展与客体培养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主体获得发展的潜能。

过程价值与终极价值的意义。

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和师生之间的双边的教育实践活动来实现其教育目的,从而达到实现终极价值。不能忽略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价值,即过程价值,这是典型的隐性价值,其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储存知识、掌握知识的方法、培养品德、锻炼能力以及形成能力、学会应变于复杂社会的思维方法等等。教学的根本价值只有通过学生的素质才能显现出来。

过程价值和终极价值的关系。

终极价值要以过程价值为基础,过程价值要以终极价值为指导。过程价值与终极价值是统一的整体,也是实现教育价值的基本要求。

如何理解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

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核心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本质是由美术和教育两方面所构成,美术教育的涵义也是通过美术和教育共同体现出来。这两种不同的取向培养出不同的人才,体现出各异的价值。

以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其着眼点为美术本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美术专门人才,以提高美术技能为宗旨,其人才价值在于掌握和运用美术技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以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着眼点在教育,把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注重教育的价值。也就是通过美术教育有目的的培养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教育的重点放到了提高所有公民的素质方面。

以教育为取向的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它使所有的人都受到美术规律的教育和陶冶,为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无论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或是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在人才素质的价值观上有何差异,但在人的情感、智力、创造和技术等价值方面又有其一致性。

美术教育的情感价值包括:

1、情感的美育价值。

2、“天人合一”的体验价值。

3、人的自信价值。

4、宣泄与治疗价值。

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都属精神范畴。

审美教育的价值有陶冶情感的精神价值,惩恶扬善的社会价值,诉诸思维的生活价值,助益宣教的政治价值。

艺术主要领悟方式是体验和知觉,很少诉诸于推理。

智力:是个体在认识过程中各种能力的综合产物,它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以适应自身需要的心理结构。智力以培养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的。

智力包括哪些价值:

1、智力的视知觉价值。

2、智力的思维和记忆价值。视知觉能力的训练是人类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情绪、情感)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功能:动力功能、定向功能、强化功能、调节功能、创造功能

发散性思维:指针对一种思维目标时,尽可能多地提出可选择的答案。美国吉尔福特提出

个性: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构成。

个性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

技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方面的技巧。

技能:是实现一定价值目标的活动方式,可分为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美术能力:运用艺术观察的能力,运用形象思维创造的能力,运用艺术语言表现的能力。

教育目的 围绕着社会的需要和人的发展。

什么是个体本位论?

提出教育的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而教育者不应对受教育者横加干涉,应根据受教育者自身的独特性,提供自我表现机会,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思维、情感,增进他们的个人价值的教育观念。

为什么说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

美术教育的目的随着社会发展逐步扩大领域,它从培养技艺画工的实用人才已发展到培养全民艺术素质,应该说是一个从专业层次的少数人向非专业层次的全民发展的飞跃,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的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性的教育。

对中小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是未来人类社会发展所做的一项最有价值的事情。因此,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

普通美术教育和专业美术教育的关系。

专业美术教育是培养美术专门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是针对少数有特长人的教育,是“点”的教育。普通美术教育是面向全社会公民的教育,是“面”的教育。

美术教育中的点与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专业美术教育是普通美术教育的深化和提高,既是普通美术教育的基础,也是普通美术教育的高点。只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才能真正完成提高国民素质的宏伟目标。美术教育目的的不同理论?

个体本位论:教育的目的应当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使人的内在因素得以发展,使人性得以完善。

代表人物:英国赫伯·里德和美国罗恩菲德。思想基础为法国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和美国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实用目的论:强调教育须适应生产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强调课程和教材的实用性,把它列入为日后的生产技术操作做准备的课程。又称“物质主义目的”。

代表人物:捷克夸美纽斯、德国凯兴斯泰纳。

捷克夸美纽斯的“教育是生活的准备”观点对实用目的的影响较大。今天就是为明天做的准备!

社会本位论:教育的目的是使个人社会化,美术教育的目的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需要社会的制约。

辩证统一论:社会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相统一的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在于使个人去适应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从中获得人个发展的基本条件。其目的是在发展个人身心的过程中促进社会的发展,这是辩证统一的核心。

第三章美术教育与美术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人在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教育对象、规律和教育诸问题的认识或看法,即“对教育问题的认识”。美术教育思想,都是在教育实践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是美术教育实践的结果。

美术教育思想的三种形态及表现特征?

三种形态:美术教育指导思想、美术教育观念和美术教育理论。

美术教育指导思想所体现的是国家态度,是一种宏观美术教育思想,可以促进人们树立或改变教育观念; 美术教育观念所体现的是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社会人们的态度,往往是一种客观的、局部的、零散的美术教育思想;

美术教育理论所体现的是美术教育专家的认识,他们的认识往往是深刻的、系统的,他们的理论依据一方面来源于美术教育的实践,另一方面是对社会上人们各种不同美术教育观念的整理、提炼和综合,因此更具代表性,更深刻。

美术教育思想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

它适应过去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和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当时社会美术教育的实践有指导意义; 作为历史的美术教育思想遗产,对后代的美术教育思想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力,对后代美术教育实践也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简单地说,它即指导于当代,又影响于后代。

文艺复兴对美术教育起到了什么作用?

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提倡以人为中心,同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教会思想相对立。它强调人自身的价值,肯定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维护“人的尊严”,提倡人的“自由意志”,要求个性解放,发挥人的才能和智慧,对现实生活采取积极态度,提倡世俗教育和探究科学知识。在此进步的思想策动下,动摇了教会的权威,打破了禁锢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从而,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和美术教育思想成熟。

学校教育重视德、智、体、美多方面的教育,以培养精神充沛、兴趣广泛、学识渊博、见解超群的时代需要的新人。美术教育家在教学中则提出运用透视学、解剖学、明暗法、写生法等科学系统的美术教育思想,这不仅促进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事业的繁荣和时代的进步,而且对后代包括整个欧洲和全人类的美术教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时至今日,美术教育课堂里也存在那个时代所提出的教育内容和手段。

美术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社会经济与美术教育的相互影响关系?

经济发展对美术教育发展起决定作用,是其物质基础。

美术教育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再生产。社会政治对美术教育都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政治决定美术教育的领导权、人才观、管理方向。

如何理解政治决定美术教育的人才观。社会主义的美术人才标准

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为本阶级服务的美术人才。

社会主义的美术人才标准是代表劳动人民的利益,歌颂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的精神风貌,因此,所培养的画家和美术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审美观和创造力,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不可错误地把艺术与政治对立起来,认为政治是国家大事,培养美术人才与政治不相干;美术教育者一旦与政治联系,那么他的艺术思想就会降低。

美术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绝对不是世外桃源的艺术家,而是具有民族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的艺术家。虽然他们不是政治家,但是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必然符合本阶级或本民族的政治。

为什么说隋唐兴起科举制是片面教育,和对当代美术教育的影响。

科举制教育思想的指向是把学生带进死记硬背的教条主义中去,一切都为考而学,考什么就学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科举考试的根本目的不是提高民族素质,而是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联系起来。

进入画院的考试也被列入科举的考试范围,考进画院者即得到了社会地位。宋代赵佶皇帝非常重视美术教育,形成了独特的美术教育思想。他专门设立“画学”,入画学者要经过严格的层层考试。

这一千多年的美术教育对象是针对少数贵族阶级,而大多数人不能享受到美术教育的权利,更不能出现“全民美育”的事实和教育思想,那么只能界定为“片面教育思想” 的范畴。

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形成与演变是在中国清末废科举、兴新式学堂接受西方教育思想的教育改革中发展的。蔡元培提出的“五育”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

丰子恺的教育思想为中国的教育奠定了基础。

陶行之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

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区别在于:

“全面发展”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以多掌握知识为目的的全面培养;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掌握多种知识为手段,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形成高尚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其中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别人、学会与别人合作。

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作用?具有独特功能。综合功能。潜在功能。

第一,美术教育具有独特功能。美术教育通过它特有的艺术训练过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造型规律、构图规律、艺术夸张和创造规律等,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以及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

第二,美术教育具有综合功能。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应变客观世界的综合能力,它的核心是全面发展。美术教育是将各个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吸收融汇各科的知识,相互促益的发展,实现综合效应。这种有机的结合不仅增加了学生的乐趣、拓展了知识面,同时也达到了实用的价值。

第三,美术教育具有潜在功能。美术学科的潜在功能,指学生所掌握的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不仅在美术作品中表现出来,而且也能在个体中变为一种潜在的能量,无论个体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美术给个体带来的巨大乐趣会在他的潜在意识中发挥运用。素质教育的五个特点:具有整体性、潜在性、稳定性、发展性、社会性。

自20世纪初以来的三大教育思想阶段:蔡元培的美育教育思想、毛泽东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邓小平的素质教育思想。第四章美术教育的教学

美术教育教学的特点和目的?

教学是实现美术教育思想的基本途径,是学校美术教育工作的中心。

特点:通过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目的:培养时代所需的美术人才和提高全民素质。

美术教育实践与美术教育思想之间的关系?

美术课程和教材是中介,美术教学方法和手段是途径,美术教师和学生是主体,相互作用,使美术教育思想通过诸媒介落实到师生的教与学实践中。美术课程设计以体现时代性为基本原则,因时代性是美术教育思想的核心。

美术课程的三大课业内容:绘画、工艺、欣赏。

直观教学就是以鲜明的形象使学生直观感知和认识对象,并掌握塑造形象的基本因素。

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需分两个层次进:一是具象层次,二是意象层次,这是一个递进的关系。注入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将现成的知识结论生硬地灌输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考虑学生学习认识过程的客观规律,以及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并主观地决定教学进程。强迫学生呆读死记,中国俗称填鸭式教学法。注入式教学严重阻碍学生智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现代教学论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注入式教学已愈来愈不能适应培养人才的需要。

终身教育:它把人的一生都视为不断学习的过程,它不是一个教育体系,是按照需要和方便在一生中进行的学习,不限于学校围墙之内。

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为使课堂保持良好秩序,使教与学配合默契,帮助学生学得更好,教师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

美术教材编写的原则主要有:

遵循以课程方案为依据的原则

遵循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原则 遵循思想性和娱乐性的原则

遵循针对性和渐进性的原则 遵循综合性的原则

美术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坚持素质教育与审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直观教学与启发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采用精讲多练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重视视觉思维训练与培养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美术课程:教学的科目或学科。

教学过程:通过师生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作用,不断引导学生学习,逐渐实现教学目的的过程。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学内容是信息,教学方法是传递信息的媒体和工具,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什么?有什么特征?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如何培养人、教育人的特殊活动规律。

美术教学过程有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

是师生双边的认识过程,是发展学生智力过程,是培养学生素质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三阶段:导入、进行、结尾。

教学过程的进行阶段要坚持的三条原则: 传授知识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原则,基本技能的示范性与实践性原则,教书育人的素质性与审美性原则。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的结晶,对教学规律的高度概括,是指导教学的基本要求。

儒家的教学原则:

孔子:言传身教原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启发诱导原则,“不愤不启,不排不发”;

学思结合原则,“学而不思想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朱熹:循序渐进原则,“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

因材施教原则; 温故知新原则; 教学相长原则。

教学过程的规律你是怎样认识?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基本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美术教学过程中一系列复杂的矛盾运动关系。

教学过程基本规律 的 构成因素是

间接性知识向直接性知识专转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专业学习与教书育人的统一性、掌握知识与转化能力的发展关系。

间接性知识:他人或前人已认识和取得的成果经验,一般指书本知识和理性认识,这种间接知识有理论的,也有技能的。

直接性知识:是学生亲身获得的认识和感觉。《中庸》一书中分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du)行之”

导入的方式:承起型导入、兴趣型导入和注意型导入。

结尾阶段分为:总结性结尾、交待性结尾、启发性结尾、悬念性结尾。

美术教学原则:指导美术教学的原理与法则。

教学原则是依据教学规律和教育目的,在教学中对教师提出的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七项美术教学原则是什么?

1.坚持素质教育与审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2.注重视觉思维训练与培养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3.加强双基教学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4.运用直观教学与启发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5.强化以点带面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6.采用精讲多练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

7.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方法: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工作方式或手段。

教学法的特点: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多样性、综合性、发展性。

美术教学常用的三大基本方法类型:语言传递类(史论)、直接感知类(欣赏)、技能训练类(临摹、写生)。

教学备课:将教学大纲和教材转化为学生可接受的知识,也是教师综合各方面知识,形成教学能力的过程。是全方位研究教学、计划教学的过程。

教学备课的意义:具有综合性、计划性、导向性、保证性、提高性。

美术教学备课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

1、要明确目的性;

2、要注意科学性;

3、要加强针对性;

4、要做到计划性;

5、要具有预见性。

教学备课的大致阶段?

1.熟悉大纲和教材,把握教学内容。2.明确教学重点,实现教学目的。

3.编写教案和讲稿,达到备课有序。4.了解学生,解决教给谁的问题。

5.研究和选择教学方法,把课上活。6.准备范画和教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7.选择景点与欣赏自然美相结合。

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课堂保持良好秩序,使教与学配合默契,帮助学生学得更好,教师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称为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的目的:

1.建立教学常规,培养学生自制力。2.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因势利导,培养持久力。4.创设情境,培养求知欲。

组织教学的手段类型:

控制性组织(语言、非语言、动作、机智),诱导性组织(鼓励、提问),指导性组织(课堂内外指导活动)。

你对教学语言的理解是什么,什么是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介于生活口语和书面语言之间的特殊形式。它既不是教材的背诵,也不同于大会的演讲,更不是生活中的口语,它是知识性和教育性的统一,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统一,是抒情性和启发性的统一,是趣味性和哲理性的统一,是优雅性和通俗性的统一。

第五章美术教育的教学评价

现代美术教育的教育评价的主要作用?

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完善学校的管理、教学改革和科研。

形成性评价: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的评价,诊断教育方案和计划、教育过程与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性评价: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对教育效果作出的判断。完整的教学过程三大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实践、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具有五个功能导向控制、激励促进、反馈调节、鉴定评比、预测计划的功能。

美术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公正、客观、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

美术教学过程评价:评价备课、上课、辅导、作业。

评价教师:认知发展、职责履行、教师活动三个大的方面。

第六章美术教育中的教师与学生

教师和学生成为教育的主导和主体作用。“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民谣,都涵盖着尊师重教的思想。当代美术教师应具有的素质。

一、为人师表的素质;

二、教学态度的素质;

三、教学能力的素质;

四、课堂形象的塑造;

五、科研能力的素质。

徐特立曾说“教师是有两种人格,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经师是教学问的,人师是教行为的,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

美术教育科研的特点是客观性、创造性、理论性。

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培养上, 教师应注重的要点是什么?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完整人格”的含义是丰富的、具体的、高尚的、并非学习成绩的高下。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潜能。正确对待差异性。培养合作精神。

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要把学生从被动的、被改造的、被教育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独立性、自觉性,从而才能产生创造性。

2、发展学生的潜能。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潜能。

3、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性。教师面对客观现象要承认差异性,努力地使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而不能一味地要求整齐划一。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生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学生才能得到有益的发展。学生则是这个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他们的个性品质的发展和人格的形成都依赖于这个有机的整体。托夫勒曾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现代教育的美术学习理论包括:

认知理论、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完型理论、人文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创造性理论、艾斯纳的学习理论

20世纪初到80年代的五类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刺激s反映r)代表人物:桑代克、斯金纳、赫尔。

认知学习理论代表学说:古典格式塔的学习顿悟说和完型说。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注意人的意识作用,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对情境形成认知地图。被称为“符号学习理论”或“目地行为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托尔曼、赫尔、班杜拉。

当代西方认知学习理论结构主义认知学习理论:瑞士的皮亚杰、美国的布鲁纳。

信息加工认知学习理论:美国的加涅。

当代西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将人机械化和生物化。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良好师生关系基础是: 1.频繁交流2.相互理解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相互交往中发展的,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教师最根本的职责是:育人美国当代著名美术教育家艾斯纳认为“知觉分化”与“视觉类化”在美术学习中相当重要。

美术自学的四个突出特点:选广深独

具有选择性以兴趣为基础。具有广泛性以信息为基础。具有深化性以课堂为基础。具有独立性以个体为基础。

下载精简版教育学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精简版教育学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大教育学资料

    1.提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的教育家是杜威 2.作为进步教育的代表,杜威提出的基本主张包括: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儿童中心 3.......

    教育学心理学资料

    教育学心理学资料一、名词解释 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教育学基础 资料

    各阶段著名教育家及代表作:①教育学的萌芽:轴心时代 (公元前800-公元200年) 柏拉图《理想国》、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学记》、孔......

    音乐教育学考试资料

    音乐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形成的特定学科即是音乐教育学,他以培养人塑造人作为目的,并贯穿于教育全过程,是一种人文社会学科,又是一种交叉学科,他是音乐学与教育学互渗交融的产物。......

    教育学资料(教师资格考试)

    名词解释 1.制度化教育 2.教育学 3.(狭义)教育 4.教育民主化 5.“白板说”6.人力资本7.学校文化 8教育影响 9.校园文化10.个体身心发展11.成熟12“心理断乳期”13.发展关键期14.教学目标......

    学前教育学资料3

    学前教育学试卷B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1979年联合国发起了___________年。2.1989年联合国通过了《______________》。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8.课程是一个体......

    心理学教育学资料习题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

    教育学模拟试题资料

    一.选择题 1.哪一个不属于艺术的社会功能( ) A认知功能 B鉴别功能 C教育功能 D审美功能 2.( )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A艺术教育 B美术课 C审美能力培养 D培育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