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假报告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这个假期是学习生涯过得最充实而有意义的,不但圆满完成的带薪实习活动,更认真的做了一份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一:对党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共产党无疑是伟大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用小米步枪打出了一个辉煌的华夏国度。一个贫穷落后的东亚病夫,成长为泱泱大国,让世界所瞩目,让国人所骄傲和自豪。共产党,带领我们完成了民族的复兴,走向了国富民强的道路。一代又一代的党的领导集体,不断的突破,不断的前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传承久远而不衰,兴旺发达而不败,无不需要有一种能够兼蓄世界各民族优秀品质的健康向上、不懈进取的民族精神,无不需要有一种能够包容历史、直面现实、拥抱未来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优秀的民族品质和民族精神。每一个中华儿女应该看见国家未来的光明,更应该投身于党和国家的不断建设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带领华夏儿女再创辉煌。
二:浅谈基层教育之农村教育
中国有句俗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揭示了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诚实守法、技艺精湛、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为国、为家、为社会创造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推动民族兴旺,推动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面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教育一直以来在国家持续发展中起着一个关键的作用。像我们中国这样正处与发展中的国家,我们更要加大对教育的重视。然而中国的国情又决定了教育必须从基层抓起。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农村集结了中国大部分的人口,占据8.8亿人,所以农村基层的教育更应该加强。中国的农村的基层教育对整个教育事业,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 1的。
现在的我是一个在校的大学生,曾经的我是一个乡村的学子。风风雨雨,我们的成长也伴随着国家基层教育的发展。回想当年的学习,还记忆犹新的就是那破烂的教室,而且人口的庞大导致一个班上的学生多达100多人,师资的缺乏使每一个老师肩上背负了过多的压力,教师工作的繁重,过度的劳累,不可能多每一个孩子的学习都照顾,不可能对每一个学习的孩子都是那么的关心。所以,也造成的学习的两级分化。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严重影响着农村青少年的未来发展。许许多多的孩子在接受了小学教育就不得不面临辍学,幼小的心灵就走上残酷的社会道路,更有严重的走向的错误的人生道路。但是,即使在这样简单的教育面前,还有的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农民相对较贫困。我清晰的记得当年我上小学时的学费还没到100元,就是这在现在来说做不到什么事的100元钱,在当年也是许许多多的农村家庭拿不出来的。残酷的现实,让许许多多想让学的农村孩子没能走进心里向往的学习殿堂。然后就是农村的落后导致了教师的不平衡,中国有800万乡村教师,承担着6600万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可是农村教师数量正在减少。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问题是关键,也是难点。许多的教师在出来工作后,宁愿选择转业也不想去偏远的农村。如果在农村学校中出现一个好教师,那么立即就是城镇学校的挖取,根本不会对农村的孩子的未来而想想。恶性的循环,导致着农村的教育不但没能提升,反而是每况愈下。即使在这么多的教师中,还有许多的是没有教师资格的代教,还有出现不敬业的教育者。这样的状况,农村的教育能好吗?也许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关键在于增加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包括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教学硬件的投入,以及师资力量的加强和提高、教育内容的改善和扩展、教学方式的更新和进步。随着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得到长足的进步,农村教育特别是硬件投入方面在国家的资金支援和政策扶持下、在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下以及各地区加大投入下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回顾发展历程,国家明确了农村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不断的加强着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除教课书本费和补助寄宿费,这项政策惠及了一亿五千万的贫困学生。平均每个小学生家庭减负140元,初中生减负180元,所以广大的农民群众高兴得说“种田不纳税、上
学不交费、农民得实惠、和谐好社会”。农村义务教育全国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政府承担起义务教育的全部责任,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颁布了新的义务教育法,对于我国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总之这些重大改革措施和新的制度改革,使得多年来影响和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解决,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伴随着我的成长,我目睹了教育一步一步的发展到了今天。最初开始,国家提出小学生免费入学的政策,让更多的农村人民不再为子女入学难问题发愁。随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深入,免费入学提升到初中,而且国家对农村贫困家庭的读书孩子进行财政补贴,真真切切的让人民感到了实惠。而且为了农村学校更好的办学,国家财政对每一个在校学生进行补贴到学校,解决学校的资金问题。据悉,去年,国家又提高了对每一个在校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补助,特别是加强了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在国家重视的情况下,基层的领导者也是努力地为教育事业奋斗着,在国家的支持下,一年一年的不断提高对学校学校的建设,提升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提升学习环境,提高对学生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满意舒适度,让每一个学子有一个好环境去学习。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他们无私的汗水。对一个农村人口为主的国家来说,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建设,无疑是加强了农村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更是对整个国家的文化水平的提高,提升国家的综合素质。
现在的基层教育,也许算不上什么辉煌,但是他的发展是有目共睹。农村那曾经破旧的教室现在是宽敞明亮的砖房,曾经的黑板是现在的多媒体,曾经的一笔一划是现在网络化教学,曾经破烂不堪的校园是现在的鸟语花香。也许现在一样的存在问题,但是当你看见现在的学习校园在回想当年的校园,回想当年的学习环境,你不得不承认变化是翻天覆地的。虽然还有偏远地区的教育跟不上发展,但是更多的农村教育事业还是得到了发展,又的还跟上了城市教育的步伐。无疑,中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显著的,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是有目共睹。改革开放60 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教育结构不断改善。最近,国家还在施行营养午餐,无疑又是一个对教育事业的一项重大投入。
展望未来的基层教育,我希望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能完成自己梦想的学业。中国的发展是靠着大家的努力奋斗,中国的教育的发展也是靠着每一个人民的团结
努力才能完成的。教育事业发展的美好前途,要靠着团结奋进,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才能达到更高的高度。未来的农村教育,应该是农民不为钱发愁,孩子不为没有学校上发愁。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明亮宽敞的教室中接受现代会的教育。三: 建议
虽然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巨大的,但是仍然有很多艰巨的问题还有待解决。首先就是教师自己的责任态度,教师是个崇高的职业,承担着教育子孙后代的重任,每个老师都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然后每一个有学习机会的孩子不要浪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每一个人都应该对国家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奉献。
(1)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永远是走在前列,教育事业关系着国家的长期发展大计,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是正确的,更是值得的,也是必须的。所以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时,应当正视农村教育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难题,有针对性地突出农村教育的地位,重点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要树立城乡整体教育观念,在教育政策上向农村倾斜,加快农村教育发展速度;要规范农村教育体制,加大中央政府在普及义务教育中的责任;要确立农村教育的发展目标,统筹规划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
(2)各个地区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地理上更接近于农村,所以能更好的了解到各种情况,为农村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更要制定实际可行的方针政策。地方政府肩负着很大的责任。不仅教育内部要整合资源、协力推进,教育外部也要确立有利于农村教育发展的机制;不仅基层要统筹、“综合”,县以上政府也要统筹、“综合”。
(3)学校自己要努力搞好自己的建设,在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要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示范作用,要善于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推广典型经验。教师要搞好自己的工作,爱岗敬业,努力提升自身实力,抓好教育事业。
(4)学生自己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努力学习,也为国家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中国农村教育问题调查报告
重庆理工大学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1 20032~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第二篇:暑假报告(定稿)
暑假实践报告
---我做教师的经历
放暑假了!这就意味着我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放假前我就计划着怎样痛痛快快的玩。放假后的第一周,狂看电视,狂玩电脑,聚会会旧友。头两天觉得这种生活简直是人间天堂啊。时间一长我就坐不住了,电视老是那几个频道,电脑对我来说也就是聊天工具,朋友们也开始计划自己的暑假生活。这日子真是闲成煎熬啊!因此我有了这样的想法,做些有意义的事。经过老师介绍,于是我开始了做教师的生活,首先先介绍下我的工作,这是我曾经的声乐老师承办的一个暑期音乐素养培训班。我要担任的是视唱练耳教学。我有八个学生,这八个学生都是刚接触音乐学习。只有一两个学生乐感较好,其余学生都没什么基础。我要做的就是教他们识五线谱,视唱听音。
在学校我的视唱练耳学的还是比较好的,因此我就自信满满的来当老师了。然而,当我面对着八个陌生的面孔时,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开始。结结巴巴的讲完五线谱的识法,我发现八个学生一脸迷茫。于是小声的问:“有啥不懂的地方没?”“老师,到底怎样识谱啊?简单点的方法么?”“为啥低音谱号,高音谱号不一样?”面对这么多的问题,我顿时脑袋发胀,不知所措。我只好硬着头皮从头又讲了一遍。好不容易挨到放学,我满是羞愧的赶紧跑回家。
第一天的教学结束了,我瘫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想起开始前自己的盲目自信,真是可笑。我勉强撑起身体,拿出课本开始备课。不备课不知道,原来好多问题我都没有讲明白。我仔细的温习课本,回忆自己在学习的时候曾有过的问题。再把课本内容都搞明白后,我又上网查了一些课外的知识。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后,我安心的躺在床上休息。这天晚上,我连做梦都是在教学生唱视唱······
第二天,我站在讲桌前,虽然还是有些许紧张,但比起第一天好太多了。我摊开课本,又把昨天的讲课内容从头复习一遍,把自己没讲明白的知识点认真的讲了一遍。终于看到学生脸上的迷茫消失了。课堂气氛也融洽了许多。在课堂休息时,我又给他们讲了一些有趣的课外知识。再次上课时,我好像看到学生们的目光从怀疑开始慢慢的变为信任。我上课也越来越顺手。一天课间休息时,岳田同学趴到讲桌上瞪大眼睛看着我。我奇怪的问:“咋啦?”她笑着说:“姐,我以后就叫你姐了!叫老师都把你叫老了!”突然,我的心里很甜,很甜。短短的一个月培训就要结束了。我的学生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就要分开了,我的心里很不舍。回顾我这一个月,从语无伦次到开心上课,学生们从怀疑到信任。我舍不得让我欢喜让我忧的学生们,舍不得三尺讲台,舍不得我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虽然我放弃了痛痛快快的玩耍,但是我却得到了最好的锻炼。我体验到了做老师的辛苦。每次面对学生的疑问都能对答如流,是因为,在课下他们认真地备课,甚至课本上的知识都能倒背如流。每次上课都能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是因为,在课下他们花费心思,查找资料,记录有趣的知识。每次课上的出色表现,都凝聚了老师们课下辛苦的点点滴滴。这次做老师的经历,让我明白了老师的辛苦,更让我理解了三尺讲台的意义。如果将来有幸做一名老师,我一定做一名合格的好老师。
第三篇:暑假报告
可爱的东营
黄河从这里入海,油田在这里崛起,乘着黄蓝战略的暖风,东营正努力地起飞,呈现出新的气象,越来越可爱。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营人,也曾抱怨自己为何生在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不传的地方,也曾憧憬那如大上海般的大都市。可是,当一切都无法改变,只能默默地低下头,踏着这片盐碱地,一步一个脚印。
可是,在不知不觉中,这一切正悄悄地发生着改变还记得那个下午,政治老师告诉我们,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三角洲黄蓝战略,这意味着东营将迎来发展的春天,全班高兴得欢呼雀跃。一直认为东营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市,既没有上海那么繁华,也没有北京那么庄严,只守着一个第二油田,可很多人却只知道胜利油田,完全不知道它的所属地——东营。现在,机会来了,党和中央关注起了东营,东营开始登上更大的舞台。那段时间正值中考的备战期,自然为这种政治题忙得天昏地暗。虽忙碌,但心中还是对这个战略充满期待。自2011年,今年已是黄蓝建设的第二个年头,在过去的一年半里,东营抓住机遇,深入实践,开创新的发展局面。为了响应中央号召,推动新农村建设,市委在村基规划方面给予很多优惠。听书记说,市土地局已经首批了300亩建设用地,专门用于村基规划,明年我们村也可以住上高大整洁的楼房了!另外,市委还帮助我们开办生态养殖厂,联系、打通销路,村民开始打破靠天吃饭的局限,向多样化的生态农业进发。这不仅符合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为食品安全尽心尽力,而且以人为本,为老百姓办了实事,有助于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兼顾。
同时,我市不仅发展自己,还不忘发挥自己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周围其他省市发展。据悉,今年五月份,中央已正式批复在我市南二路森林公园建设葡萄酒报税囤积仓库。此仓库储藏量可达1000万吨,建成后不仅可以带动本市的葡萄种植生产,为果农提供储藏场所,还将辐射滨州、潍坊等市,促进联合发展,共同建设黄蓝经济区。
发展经济仅仅只能满足市民的物质要求,市民的精神生活也尤为关键。为此,市委倡议发起“建设文明东营”活动,并积极申请国家级文明城市。公交车上,文明标语随处可见;马路上,交通协管员和交警天天执勤,指导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校园里,文明礼仪口口相传,人人会。文明不再是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而是深入人心,成为一种习惯。每一个市民都努力为建设文明城市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只要心齐,拧成一股绳,没有什么办不到。此外,市委还下放资金鼓励农村社区举办晚会,村民聚在一起,自演自观,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不但拉进了邻里关系,消除了隔阂,而且为村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一举两得,共促和谐。
我是标准的95后,对比爸妈,幸运多了,没有经历那些传说中的苦日子,赶上了东营腾飞的好时候。这片土地生了我,养育了我,我无以为报,只能用我的实际行动来回报东营。我希望东营在以后的发展中,能够坚持经济与环境共发展,广利河的治理应继续,其他河段也应先防范先治理,此外,我个人认为水污染除了与市民的保护意识不强有关,还跟排水设施不健全有关,特别是道路,今年的“水漫京都”就是典型的例子,我希望市政府能够在这方面有一定的重视。我不再羡慕那些大都市,也不再期望逃走,我只想好好建设这片土,我相信盐碱地上也会开出比黑土地更绚烂的花朵。我无法逃开,我也不想逃开,我与东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我的家,还有哪里比家更好的呢?
重新起飞的东营,正以全新的姿态屹立在黄蓝经济区的中心,相信在黄蓝战略的指引下,东营的明天一定会更好。东营的明天有我,我的明天属于东营。可爱的东营,我为你骄傲!„„„„
第四篇:暑假报告
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专业:中医学(骨伤方向)
年级:2008级姓名:莫艳丽学号:2008071041
实践单位:雷州中医院
实践时间:2010年7月19日——2010年8月25日,共37天
一、实践目的:
为丰富临床见闻,培养临床思维,学好脉诊,提高辩证能力,加深对医理的再认识和探究,遂到所在县级的中医院,为期37天的见习。我的带教老师是位年过80岁的伤寒派名老中医,擅长内、妇、儿各科。
二、实践内容:我是在门诊部,每天就诊病患很多,我只须坐在一旁听老师的问诊,病人的症状描述,看老师的处方遣药,并且记录。见习期间,可见有内、妇、儿各科的病症,也可见识到针药结合、中西医结合、内治法与外治法的结合、敷贴疗法的运用。现谈谈我对见习之后的体会。
1、医德
2、中医辨证论治:
考验一个临床医生,在于“辩证”,辩证准确,用药去病,立起沉疴。然而,试问又有几位大师可完全确定自己的辩证是正确的呢?临床上的病症错综复杂,又有哪几些病人是照着教材得病的呢?所以说,为什么中医是个经验医学,任何一名资深的中医师,都是靠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丰富临床经验才练就的。我们所知的有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辩证、六经辩证、三焦辩证、经络辩证等,可到了临床,这些辩证都要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单凭只是脏腑或只是气血津液辩证。如跌打损伤,剧痛集中在一点,若用脏腑辩证则无法解释得透。若用气血津液辩证,损伤有淤血集中在一块,血瘀致气滞,气机不畅,不通则痛。由于淤血比较局限,所以表现为点刺痛。下面例吾带教老师的一则医案。
病例一:小儿,11月,呼吸困难,张口抬肩插管呼吸,鼻煽,体温持续在38摄氏度左右,热势不退,汗大,唇红干,口渴,有眼屎,易惊,痰多,有哮鸣音。在市级西医院住院1月余,病情加重,家庭无力支持遂出院,出院诊断为:败血症(沃氏葡萄球菌),支气管肺炎,病毒性脑炎恢复期。
处方如下:炙麻黄5杏仁5甘草5石膏20银花10连翘10葶苈子5黄芩5鱼腥草10蜈蚣一条天麻7桑白皮7地骨皮7射干7全蝎5僵蚕5蝉蜕3表邪入里化热,邪热充斥内外,故身热不解,体温持续在38摄氏度左右,汗出,口渴,唇干红,有眼屎;热壅于肺,肺失宣降,故咳逆气急,鼻煽,麻杏甘石汤主之。《小儿药症直诀》卷下:“泻白散,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故合泻白散,清泻肺中伏火郁热,止咳平喘,加以葶苈子,黄芩,射干,鱼腥草。因高热不退致热极生风,又有病菌感染,故加以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合息风止痉药:蜈蚣,全蝎,僵蚕。二剂后,症状骤减。
第五篇:暑假报告
关注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
——留守儿童,隐在民工背后的“痛
随着中国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也带来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据统计,在过去的十年中,流动人口接近1.5亿。“留守儿童”的生存、保护、教育发展问题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温家宝总理发出了“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的号召,并要求各级政府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调查时间和方法:2010
暑假。问卷调查,走访。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本人选择了镇中心小学3、4、5三个年级的留守儿童做了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答卷90份。问卷设计的问题共14个,其中封闭式问题7题,开放式问题7题。
封闭式问题能够了解留守儿童的一些基本情况,而开放式的问题则能更深地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对于“如果让你跟爸妈说说心里话,你最想说什么”的问题,答案大部分是“爸爸妈妈你们能早点回来么?我很想你们”;对于“你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答案无一例外都和父母有关,有“和爸爸妈妈一起过生日”的,也有“和父母通电话”等等。
在问卷调查中,在回答“爸妈不在身边时,你会觉得孤独吗”“感觉孤独时,你会怎么办”时,近九成学生表示有孤独感,排解孤独的办法是经常看看爸妈的照片,或者跟爸妈通电话。还有几个学生表示,感觉孤单时就看动画片、打游戏或者一个人在屋里发呆
(二)调查目的: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及心理状况
(三)留守儿童的现状:目前,我国城乡差距还比较大,放在我国目前城乡大迁徙的背景下,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农民工子女的成长问题比较突出。有这样一组数据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已累计向非农业转移了1.3亿农业劳动力,目前流动的农民工每年大约新增100-500万人。如果把离土不离乡的农民工算上,人数则超过2亿人,接近中国城市的总人口。这个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后面,是20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而且这个数每年都在增长。这些儿童在生活、学业、人格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他们的基本权利和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是我国存在不和谐与不协调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不仅涉及到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而且严重影响我国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直接制约我国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和现代化进程,尤其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公正、和谐,社会的目标的实现,急需社会共同的关注才能全面控制逐步解决。这成了民工身后甩不掉的“尾巴”、掩不住的“痛”。
虽然留守儿童数没有确切的统计,估计有百万人以上。其中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6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半数,达到52%。留守儿童中有的没有监护人,也就是说,而我调查的县也有一千多名儿童处于“失管”状态。其他儿童则是在祖父母及亲戚的看护下生活,父母教育功能的缺位使他们的教育成长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一是安全问题,二是健康的家教与偶像缺失带来的心理危机与道德危机问题,三是厌学及教育问题,这些问题亟待引起关注并着力解决。
(四)我县留守流动儿童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18岁以下儿童68249人,其中留守儿童1937人。在留守儿童中,学龄前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7%,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分别占总数的32%、28.1%、12.9%。留守儿童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在外打工的1511人,约占留守儿童总数的50.3%;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的420人,约占留守儿童总数的49.7%。留守儿童主要和祖辈生活在一起的约占42.7%,和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的约占5.7%,寄养在朋友家里的约占1.2%。
流动儿童大多随着父母流动,与父母居住在一起。流动儿童父母的学历以初中为主,有的家长甚至是文盲,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由于流动家庭收入较低,住所基本上都是租房,前店后房的现象比较普遍,居住和卫生条件较差,流动儿童生活学习环境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连做作业必需的桌椅也没有。大部分流动儿童课余时间在家里,没有参加各类兴趣培训班,也缺少课外书籍。他们虽然身居城市,但由于与城市孩子的生活差距,使他们始终处于城市边缘。有近1/3的孩子感到受压抑、被歧视,认为城里人看不起他们。不少孩子自卑心理较重,自我保护、封闭意识过强,行为拘谨,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
(五)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1.情绪和人格上的偏倚或障碍
调查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问题主要涉及4个方面:孤独感、委屈感、自卑感以及忧虑情绪。其中,孤独感是留守儿童报告最多的情绪体验,委屈感和自卑感也是留守儿童群体的“代表性”情绪感受。农村“留守儿童”在人格方面也存在着障碍,集中表现为敏感、孤独、不安、任性、冷漠、自卑和自我封闭等。2.行为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有两种相反的表现:退缩行为和攻击性
行为。有些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社会退缩行为,他们逃避各种活动害怕与人交往。还有些农村“留守儿童”因为与父母分离而缺乏安全感,容易对周围的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攻击行为。在宿州市,某小学一个五年级学生因父母外出打工,长期得不到父母关爱,加上春节期间父母仍未回来,他备感孤独,情绪低落,竟喝下剧毒农药离开了人世。3.学习动力不足
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缺少父母监管,其学习态度容易逐渐散漫、不端正, 易出现迟到、逃课、不交作业等学习动力不足的现。留守儿童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关爱,学习主动性本来就低,再加上祖辈们大多文化水平偏低,孩子的家庭作业往往很难得到及时辅导,普遍对学习兴趣不大,缺乏父母的引导和鼓励,使得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普遍较低。另外,因为心理孤单以及对父母的思念,课堂上更容易注意力分散,不能全身心集中于学习,久而久之,便会感到学习压力增大从而厌恶学习,成绩下滑,有的甚至产生辍学的念头。某初中一年级学生高某,升初中时学习成绩优秀,入学后不久父母外出打工,高某其中考试成绩大幅下滑而且变得少言寡语,后来发现该生多次无故缺课离校出走,经跟踪暗访,发现该生多次一人于上课期间到校外荒野独自放荡,显得无奈而失落。经班主任耐心开导,他方吐露真情:想念父母,无心学习。可见,父母的关爱是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看到自己的父母或其他外出打工人员,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仍可以挣钱,有些甚至是挣大钱,就滋生了“读书无用”的想法。
(六)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 社会原因
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从而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大众传媒和网络的极强的渗透性,以致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作品很容易影响 到“留守儿童” ;社会对农村 “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不够,尤其是对他们的心理问题关注很少;政府对网吧、舞厅、游戏室等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不够,不能有效地禁止未成年儿童的进入,导致一些“留守儿童”长期流连在这些场所,学会了很多不良行为。2.学校原因
首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很少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同时也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存在障碍。其次,大多数教师都把精力集中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而有关研究表明70%以上的教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以后,孩子的成绩差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留守儿童”得到老师的关怀要比其他孩子少。此外,师资力量薄弱,班级过大,留守儿童在学校很难得到学习以外的关怀,75.0%的留守儿童反映老师没有家访过,被忽视、被遗弃的感受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留守儿童处于身心变化快、充满活力和朝气、富于好奇和想象、情感丰富而又脆弱的主要时期,他们大部分性格内向,平常不太说话,朋友圈相当狭窄。教师与学生沟通较少,除了学习以外就没有其他的接触。3 .家庭原因
国内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因为家庭环境的改变、亲子教育的缺失,容易形成人格、行为偏差等各种心理问题。首先,留守家庭或者父亲外出,导致父亲的家庭教育角色弱化;或者父母双方外出使得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儿童没有机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也没有机会传达对子女的爱,长此以往,必将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心理上的隔阂,使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其次,父母与“留守儿童”沟通的内容最多的是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很少关注孩子心理问题;再次,监护人只在生活上照顾“留守儿童”,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需求。这些原因都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性格、不良行为、道德水平低下等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于其他儿童的比较使他们因缺乏亲情而产生更多的失落感和心理失衡。这种失衡往往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是封闭自己,以伤感的心态来看待外部世界和他人,自怨自怜,倍觉不幸;二是向他人宣泄不满,多表现出寻衅心态,惹事生非,严重地干扰和破坏了人际关系。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会形成交往障碍,当他们无法平衡自己的内心世界时,就会以外部行为方式表现出来。
(七)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1. 社会方面
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村经济过于落后,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这样既发展了农村经济,又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也将不再留守,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其次,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随父母进城的入学问题。如果加快进行户籍改革,消除城乡户口的差异,农村“留守儿童”就可以随父母进城,享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条件和待遇,不再留守。最后,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营造农村守儿童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一是要建立农村社区“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二是引导“留守儿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留守儿童”身心得到健康成长。三是应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及时清理、整顿、净化学校周边环境。2. 学校方面
第一,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并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把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各阶段变化情况记录下来,关注留守儿童心理、生理的细微变化。另外,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使“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疏通引导。埇桥区教育局在各乡镇中心校建立留守少年儿童档案,详细记录每个留守少年儿童的个人信息资料,建立志愿者资料和结对帮扶手册,并装订成簿;把研究工作和开展活动记录、亲情电话记录、社会帮扶记录、实践活动记录、日常管理及其他相关活动记录 分类整理成册;将“留守少年儿童之家”的相关文件、书籍、报刊、会议记录、活动图片、活动资料等分类装卷并贴上标签。
为了使留守少年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方便留守少年儿童与外地父母的联系,方便班主任与留守少年儿童的家长的沟通,让其家长能够准确、及时了解小孩各方面的情况,埇桥区教育局在全区465所小学和95所中学开通亲情电话。并专门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对家长每月的呼叫时间、热线电话的接听人员、接听时间、接听登记、接听态度以及考核制度等等都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
第二,要改变现有的以分数为主的教育观念。教师应该对农村“留守儿童”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他们健康的心理状态。
第三,开展各种班集体活动,使“留守儿童”融入到班集体这个大 家庭中。通过开展各种班集体活动,“留守儿童”和其他学生一起参与、一起合作,使他们感受到自己也是班集体中的一员,从而使他们在心理上有所归属。针对当前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在生活、学习、教育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共青团埇桥区委、埇桥区教育局、埇桥区少工委在前期调研和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区各乡镇和有关街道中心小学建立了“留守少年儿童之家”,为留守少年儿童搭建学习、活动、交流的平台,为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力的社会环境。
暑假前夕,埇桥区农村学校对留守少年儿童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了城乡结对联系机制,组织城区学校学生与农村留守学生“手拉手”。广泛组织留守少年儿童与非留守少年儿童、城市少年儿童与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结成“手拉手”小伙伴,通过开展“写一封信、赠一本书、互访一次、学一样自护本领”等活动,促进交流互助。积极动员少先队辅导员、青年志愿者、团队工作者等与留守少年儿童结成对子,做“志愿家长”,开展“爱心助成长”志愿服务。还倡导各级少先队工作机构、学校之间手拉手,动员城区少先队组织为农村手拉手学校捐赠“红领巾书屋”、“爱心鼓号队”等,帮助农村少先队组织开展服务留守少年儿童工作。
第四,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留守儿童就可以在教师的专业管理下,在集体生活中健康成长,这是对严重缺失的家庭教育的有力补偿。3. 家庭方面
一是在沟通频率上,应尽量多的与“留守儿童”沟通,最好做到每个星期联系最少一次,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他们的亲情缺失。
二是在沟通方式上,仅要打电话,还要多用写信的方式,书信可以加强父母与“留守儿童”的心灵交流。
三是在沟通内容上,父母不能只局限于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还应重视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四是父母应定期和委托人及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等各方面情况,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并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从而帮助“留守儿童”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八)总结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期待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学校和家庭各负其责、共同努力,促进和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得以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