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概念总结
第一章
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3.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第二章
1.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发展变化的一种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最根本要求。
2.教育方针:是指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要求,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
3.课程目标: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是培养人的蓝图。课程目标规定了学校各阶段的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所要实现的学习程度。
4.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5.素质教育:广义的素质教育是指发展全体国民和每一个劳动者身心最基本品质的教育活动,狭义的素质教育特指学校素质教育,即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者根据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科学的培养方式使所有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与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形成最佳组合,创造出使学生和谐健康发展的环境,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自身素质由低级向高级,自由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创造性地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6.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7.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生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8.体育: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9.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0.劳动技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第三章
1.学校文化: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3.教育观念:是存在于每一个教育者和其他人头脑中的对教育的看法。
4.科学知识再生产:是将科学生产的主要产品经过合理的加工和编排,传授给更多的人,尤其是传授给新的一代人,使他们能充分地掌握前人创造的科学成果,为从事新的科学知识生产打下基础的过程。
第四章
1.人的身心发展:通常是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2.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即指机能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
3.心理发展:是指个体有规律的心理变化,包括知识的发展、智力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
4.身心发展的阶段:个体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在不同的发展任务。
5.环境:一般指人生活在其中,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6.遗传素质:也叫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7.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向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
8.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对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和评价,是自我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9.人的价值:就是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10.发展个性:就是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地把人的差别性显示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11.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第五章
1.儿童观:是指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或者说,是人们哲学层面上对儿童的认识。
2.教师的职业形象:是教师群体或个体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形象,是其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与行为方式的整体反映
3.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的基本行为规范,是教师自己对职业行为的自觉要求。
4.教师的人格形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特征的整体体现,具体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性格、气质、兴趣等。
5.专业:是指对社会的进步有较大贡献,地位较高,并具有不可替代性特点的职业。
6.教师修养:教师在其工作工程中对自己在思想、学术、精神等方面的一种自觉努力,这种自觉努力源自于对自己职业的热爱与追求。
7.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喜爱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的关系。
第二篇: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教育学概念(书)
(一)、名词解释:教育学
教育现象:是对教育活动最广泛的概括,是各种各样教育活动的外城表现。
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教育事实:是对现实教育活动物质方面的概括。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保个体的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人。
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材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省的主体和代表是直接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即各级各类学生,边即教育的对象。学生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即有人类实践活动对象的一般特征,又有自身的特殊性。
教育影响: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双轨制: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制度有两个互相独立的系统:一门是专门为资产阶级子弟服务的,配备有良好的师资和设备,学生们沿着这个系统深造,就可以升入一些有名的高等学校毕业以后直接成为统治阶级和管理人员。另一个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准备的,师资和教学设备都比较差,主要是学习一些实用知识和技能,很少有升大学的机会,一般在上中学之前就毕业进入劳动市场了。
学校:是一种古老的一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学校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常见,是普遍的组织形式。
学制:即现代学校制度,是把学校教育机构纵横,联系,统一和协调起来,所形式的一个幼儿,青少年,成人教育纵横贯通,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的一体化学校教育机构网。学制是由纵向的学校阶和横向的学校系统构成的。前者形成学校体系的阶段性,后者形成学校体系的类型。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人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些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
精神文化:主要是指以人或人际关系为基础构成的文化形式,包括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
管理:是指管理者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为完成既定的组织目标所必需的一套规章制度,对该组织机构内的人财物等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以有效地实现该系统的预期目标过程。
学校管理:是管理以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学生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管理方法:是指各种能够实现管理职能,达到管理目标,确保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手段途径和措施。
教科书:是根据规定的课程标准编写和审定的系统下反映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反馈: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又反传给发送者,亦既发送者得到了对他所传递的信息反应。
学校制度:是学校组织对组织内部各类成员的一种行为规范规定,不同的出发点,会有不同的规定,从而形成不同的制度文化。
遗传决定论:是历史上一种典型的儿童发展观,该观点认为,人性的个体的差异是由个体的遗传素质或人的自然素质中的某些特点所决定的。
环境决定论:也是历史上具代表性的一种儿童发展观。儿童发展观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辐和论:也称之为二因素论。这种发展观肯定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儿童个体的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把握儿童发展概念,需要澄清以下几个问题:(1)发展不是简单的变化。(2)发展不是单纯的生理成熟。(3)教育不等于发展。
主体性:是人际具有的本质特性之一,它是人对外界刺激的选择性反应,从主体性的结构上看,一般认为,主体性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结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力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社会地位,它是由教师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构成的。
教师资和与教育资格制度: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它规定着从事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地教育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
教师聘任制度:就是聘任双方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教师培训:是指专门教育机构为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
教师考核: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依法对教师进行的考察和评价。教师考核制度是教师规范化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机智:就是指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做也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是指依法负责认定教师资格的行政机构或依法委托的教育机构。
中小学教师培训:就是对取得教师资格的中小学在职教师为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进行的培训。
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出发点和归宿。教育活动:有广泛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活动指所有能够传递人类生产生活经验和精神文化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活动指学校教育所专门从事的活动。
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但是由于教育方针往往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的要求,所以它还要特别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如教育工作的总方向等要素。
教育无目的论:是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的观点,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
人的全面发展:这里所谓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是指马克思和思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具体定界。
德育:是教育工作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德育内容:是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是完成德育任务所要从事的具体工作。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德育的文化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在一定社会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作用和学校德育在不同文化形态中所起的作用。
智育:是一种由天赋,策略与知识等因素合成的综合能力。
体育:是指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广义的体育是指,所有能够增进人的身体素质及活动技能的活动。技能:是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范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动作的能力。
美育:以下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形式美育:指的是以培养对象的审美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育美育:是说要使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努力做到审美化。
课程:是受教育在教育省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包括人类世代积累的历史经验和个体通过实践所获得的个体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
教科书:简称课文,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课程设计: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做也规划和安排。
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复式教学: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合编在一个班级,采用直接教学和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方式,在同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教学模式: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材施教;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教学组织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将学生组织起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学生发生联系,教学活动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展开,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和安排等等问题。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织厂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不但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并形式了一定的思想品德。
分层教学: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为主体,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机制,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转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实习作业法: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教学工作的实施:由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几个环节构成,这是迄今为止我国中小学教育工作实施最常见,最普通的过程。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是最古老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通的一种教学方法。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观察和研究这种操作引起的现象和过程,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非指导性教学:这是由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治疗”演变过来的。暗示教学法:指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人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
学生集体:是社会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特殊的群体,它表现也其他群体所没有特点,如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民主与集中的原则和制度,健康的人际关系,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组织运行方式等等。群体: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群体”概念认为群体是按某些共同特征,狭义的“群体”概念则是指由于某种共同的社会活动和效需要而结合起来的具有组织特征的联合体,参加到这种联合体之中的人们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发生组织上的相互联系和接触。(教育学中的群体是具有组织特征的人的共同体,群体中的成员是按某个或某些共同特征而结合在一起的。这些特征都有与他们进行的共同活动和效有关)
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的社会群体不同,它是人们情投意合,自愿结成的群体。集体:是一个有意识地加以组织的群体,是具有共同规范,不同活动目的和共同活动组织的整体。
班级:是学校班和级的总称。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将程序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并对某进行统一内容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与领导者。班主任工作是班级授课制,这一教学形式下,为了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所专门设置的教师职务。学校咨询与辅导:是指学校咨询工作者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以反对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诊断娇治的过程。
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由咨询者向咨询对象提供心理上的帮助,以使后者克服当前的心理困扰,并提高自身的应付挫折的能力。
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认为人们在遇到情绪上困扰时,最直接的需要就是把它倾诉出来,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宽慰。
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认为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大多是在后天环境中习得的,同样可以通过学习正确的行为模式而加以克服,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
系统脱敏法:由沃尔普提出的系统脱敏技术,先是运用在矫正焦虑症、恐惧症等方面。
行为契约:是指咨询者运用强化影响儿童的行为时,订立契约或协议是一项较好的办法:即把和学生商定的行为计划相应的奖惩条件写成书面文字并签署姓名,这样更能保证强化条件的严肃性和约束力。测量:严格地讲,测量是给事物的某种属性给定数值的过程。回答了“有多少”的问题。
测验:测验是对于知识水平、情意状态、运动技能等的数量化测定,狭义的测验仅指一份测验卷子,而广义的测验指编制试题,施测评分到报告成绩的全过程。考试:规范的考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试题,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如期中、期末考试。评价:评价是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形成性测验:是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
诊断性测验:是能够反映学习中常见的错误,诊断学习困难,特别是找到困难的成因。
总结性测验:用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阶段性总结分析。
标准化测验:标准化测验从试卷上看,并没有特别之处,但在试题编制,施测和评分过程中有着严格的规范。标准化测验是由测验专家和教师共同编制的,试题质量较有保障。
教师自编性测验:是指教师自己编制的测验,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实际引用现代测验原理编制的。
成就测验:是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常结合具体学科而设,如语文测验算术测验。
学能测验:又称学能倾向测验,它考察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所获得的能力,与学业成就有较在关系。
常模参照性测验:按照在特定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决定成绩的好坏,选拔性考试一般是典型的常模参照性测验,如高考。标准参照性测验:考察是否达到了预先规定的标准,类似于各种执照考试如驾驶执照考试。
实用性:反映了试题的基本质量,其基本要求是便于组织、便于实施、节时省力。可信度:可信度又称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了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体要求是,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则两次测验的分数应该比较相近。
有效性:有效性在测量学上也称为测验的效并,指一个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
难度:难度即测验的难易程度,提供了试题平均通过率的信息。难度用全体被试在某题的得分率(P)表示。如果全部通过
难度为1,如果谁都没有通过,难度为0。区分度:是测验能否拉开分数距离的指标。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过程中,以改进工作的目的而开展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指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它的目的在于评判活动效果。
学校的法律地位: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在其活动时,根据条件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具有两种主体资格。当其参与行政法律关系,取得行政上的权利和承担行政上的义务时,它就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当其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时,它就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教师的法律地位:是法律所确认的教师的社会地位。是一个与教师的社会地位密切关系的问题。根据1993年10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一规定首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学生的法律地位:①首先,作为社会中的一名成员,学生的身份是一名国家公民;②作为学校这个特定环境中的一员,学生具有不同于一般国家公民的地位,其地位由我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及其他有关教育的法律;③对于所有末满18周岁的学生而言,因其具有“末成年人”。行政法律责任:主要有两种:①行政处分,它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隶属关系对有轻微违法失职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惩罚措施,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另一种方式是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违法颁发、印制的学历证书、学生证书及其他学业证书。学校事故:是指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内,以及虽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之中,但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中发生的,由于学校,教师的疏忽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而导致学生人身份害的事故。
法律救济: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也就是说,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从法律上获得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及其他相关给予解决,使受损害的权益得到补救。
教师申诉制度: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有关政府部门做出处理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学生申诉制度: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做出处理的制度。
第三篇: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总结
教 育 学
一、名词
1、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指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义务教育:是指依据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重点)
3、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重点)
4、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也成为遗传,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重点)
5、环境:指人生活于其中,围绕在人周围并影响人的发展的一切外部世界。
6、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和能动作用,它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特征,故称为主观能动性。(重点)
7、教育目的: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育着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或单选)
8、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者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或单选)
9、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也就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标准。(或单选)
10、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P94定义,重单选
11、素质教育: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12、教师:是旅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职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重点)
13、教师资格证制度:国家对教师职业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重点)
14、教师聘任制度:在聘任双方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校岗位的设置,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重点)
15、教师轮岗制:又称教师交流制或教师轮换制,是指为了促进教师成长和教育均衡,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其所属行政区域内的教师,在不同学校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交流任教的制度。
16、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重点)
17、师生关系:指师生在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决定着彼此所处地位、作用和相互态度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的教育关系、心理关系等。
18、核心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把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学小组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教学的课程。(重点)
19、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重点)
20、隐性课程:又叫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在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课程表上看不到的课程。
2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制定的有关学科教学的目标、水准、结构与教学要求的纲领性文件。(重点)
22、课程评价:是通过系统调查、收集数据资料,对学校课程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山判断的活动,它的判断依据主要是课程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与课程的有效价值。
23、学分制:把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24、教师:主要是学校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25、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重点)
26、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按一定要求在人员、时间、空间等方面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7、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是按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重点)
28、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纪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重点)
29、教学设计: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30、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31、说课:指教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某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在备课和上课之间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
32、德育任务:指德育活动要努力培养学9生品德素养的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德育方面的直接体现。
33、德育内容: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是完成德育任务所需要从事的具体工作。
34、德育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序的、相互关联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重点)
35、思维训练法:指的是以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方法。
36、情境陶冶法:指的是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暗示性德育方法。
37、行为训练法:是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惩等方式进行德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练道德意志、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38、修养指导法: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受教育者主动地为自己提出目标,自觉采取措施,实现思想转化和进行行为控制,从而是自己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39、班级:是学校根据管理的需要,把年龄相近、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分割成一个个小范围的聚合体。他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
40、班主任:由学校指定的,全面负责一个班级教育与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的教师。(重点)
41、集体舆论: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重单选)
42、班风:一个班的集体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而形成的一种风气。(重单选)
二、简答 第一章
绪论
1、简述教育本质的含义。(重点)
教育本质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简述教育本质的特征。(重点)1)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3)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自身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3、简述古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重点)
1)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2)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3)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
4)教育内容的日渐丰富,提高了教育职能。
5)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6)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施教。
4、简述学习教育学的价值。(重点)
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5、简述学习教育对教育工作者的作用。(重点)
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者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6、列举《学记》中概况总结的教学原则。(重点)
1)藏思相符;2)师道尊严;3)教学相长;4)启发诱导;5)学不躐等
7、简述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儿童中心论、太阳中心论】(重点)
1)教育即生活 2)教育即生长
3)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4)学校即社会
5)师生关系应以儿童为中心
6)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8、简述20世纪初教育理论界出现的主要教育理论流派。
实验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文化教育学、批判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第二章
教育功能
9、简述关于教育与社会主要理论。(或多选)
1)人力资本论 2)教育万能论 3)教育独立论
10、简述社会生产力水平对教育的制约。(重点)
1)制约着教育目标的制定
2)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3)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
4)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
11、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制约。(重点)
1)制约着教育的性质、目标和内容 2)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 3)制约着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
12、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重点)
1)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
2)文化性质、文化发展水平影响教育内容 3)文化观念影响教育观念
4)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方法和思想导向
13、简述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重点)
1)人口的数量影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2)人口质量影响制约教育的质量 3)人口就业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14、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重点)
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 3)教育的的文化选择功能; 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
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15、简述教育的人口功能。(重点)
1)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 3)教育能够促进人口结构合理化
16、简述教育对人口合理化的促进作用。
1)教育有助于人口性别比例的平衡 2)教育可以改变社会人口的年龄结构 3)教育能够改变教育的行业和职业结构 4)教育可以调节人口的地域结构
17、简述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重点)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
18、简述教育的本体功能。
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2)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3)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19、简述教育所具有的促进个体个性化功能。
1)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2)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3)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第三章
教育目的
20、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重点)
1)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指人的“和谐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还以为这人的“多方面发展” 4)人的全面发展还指人的“自由发展”
21、简述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认知领域包括的基本内容。
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2、简述加涅的学生后天习得的素质包括的基本内容。
1)学生的先天素质不能被教育教学所改变,要想使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避免超越学生的先天素质限制。
2)发展中形成的两类素质由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教学只能适应它们。
3)学生习得的素质是直接参与到新的学习中去的,是新的学习的必要组成部分。
23、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特点 2)坚持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 3)注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4)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24、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谐发展;充分发展;可持续发展。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25、简述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的具体内容。(重点)
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6)终身学习
26、简述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内容。(重点)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态度
27、简述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特点。
长期性、重心在职后和曲折性。
28、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重点)
1)学生是显示社会的成员之一; 2)学生是迅速发展的人; 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29、简述理想师生关系的特征。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30、简述师生关系的类型。(重点)
民主型
挚爱型
管理型
专制型
放任自流型 第五章
课程
31、列举课程目标的类型及其代表人物。(重点)
1)行为目标: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 泰勒。2)生长性目标: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 斯滕豪斯 3)表现性目标:美国课程学者 艾斯纳提
32、列举20世纪以来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实用主义课程理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33、简述课程理论选择的依据。
课程目标,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需要,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
34、简述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重点)1)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
2)必须适应学生的特点 3)注重内容的基础性
4)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
35、简述世界各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重点)
1)基础学科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2)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3)课程设置区域个性化、综合化 4)课程管理的动态化、弹性化
36、简述课程编制的基本环节。(重点)
课程编制是指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活动以及评价课程。
37、列举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
目标达成模式、外貌模式、CIPP模式。第六章
教学
38、简述教学的基本功能。(重点)
1)授受基本知识
2)形成基本技能
3)发展基本能力
4)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39、简析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重点)
大致可以分为三大主结构和八个亚结构。分为准备、展开、终结三个基本阶段。其中,准备阶段又可以划分为启动和定向两个小阶段;展开阶段可分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小阶段;终结阶段可分为检查和评价两个小阶段。40、列举我国中小学活动经常采用的原则。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41、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组织性、计划性强,较以往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了教学效率,扩大了教学效果; 2)以教师的系统讲述为主,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3)以课时为单位,保证了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与系统完整; 4)班级人数固定,时间统一,有利于学校组织、管理教学;
5)师生在集体中共同学习交流,利于扩大信息来源,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42、简述个别辅导的意义。
1)弥补班级授课制的缺陷,促进个体的充分发展; 2)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3、组织现场教学用注意哪些问题?
1)教学目的要明确 2)准备要充分 3)重视现场指导 4)及时总结
44、简述复式教学的特点。
学科头绪多;讲课时减少;教学任务多,备课复杂;对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时间的分配和教学秩序的处理等有更多要求。
45、简述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趋势。(重点)
1)班级规模小型化 2)空间安排多样化 3)注重个别化教学
4)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化
46、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时间设计、措施设计、评价设计。
47、简述说课中“说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
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
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
说明重点和难点的处理
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说明板书设计
48、简述教师教学工作评价途径。(重点)
领导评价
学生评价
同行评价
教师自评
专家评价
学生成绩分析
49、简述有效的测验的特征。
1)有较高的效度 2)有较高的信度 3)有较高的代表性
4)有较高的区分度和鉴别力
5)有较好的可行性,力求测验切实可行 50、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重点)
1)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2)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
3)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4)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5)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6)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第七章
德育
51、简析品德的结构。(重点)
从内容结构角度看,品德包括道德价值、道德原则、行为规范等不同素养。从品德能力角度看,品德结构包括道德判断力、决策力、践行力等若干侧面。
从品德形式结构的角度分析,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所构成的综合体。
52、简述家庭环境中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客观因素。
(一)家庭客观因素及其影响:
1)家庭经济状况和居住条件与儿童青少年的品德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 2)家庭结构和社会主要关系中,父母之间感情破裂而导致的分居或离婚,对子女品德发展有严重不良影响;主要社会关系也对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有一定影响。3)家长职业类型和文化程度的不同,对子女的品德有明显的影响。4)儿童的出生排行不同对其品德发展没有明显影响。(二)家庭主观因素及其影响:
1)家长对儿童模仿学习的榜样,家长品德不良,会对孩子品德的发展起消极作用。2)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及期望,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人格发展。3)家长作风和家庭氛围对孩子品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53、简述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重点)直接的道德教学、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影响、校内外活动。
54、简析学校单独设置道德课的优点。
其一,有利于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其二,能够迅速的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敏感性的发展; 其三,能够在课程和实践上保证学校德育实施的最低限度。
55、简述德育过程的特点。
计划性与正面性、复杂性与多端性、引导性与整合性。
56、简述学校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重点)
1)学校德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德影响之间的矛盾; 2)德育目标要求与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的矛盾;
3)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
57、简述德育的过程组织的基本原则。(重点)
1)保持教育与发展矛盾双方之间必要的张力;
2)注意学校德育的物质与精神文化条件的建设,也就是努力建设好德育影响的校内环境,安排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交往活动; 3)坚持教育与再教育、自我教育的统一。
58、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重点)
1)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点;
2)为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4)发展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认识能力、践行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59、简述教师德育过程中运用奖励的教育艺术。(重点)
1)奖励的指向不仅是成功的结果,而且是获得成就的过程;
2)奖励的频率和程度恰当; 3)注意奖励的灵活运用;
4)坚持奖励的精神鼓励性质,学校德育要慎用物质奖励; 5)奖励应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收到教育全体学生的功效。60、简述正确运用惩罚手段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1)惩罚的目的是教育,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
2)惩罚应当合理、公平、准确,避免主观、武断和随意惩罚; 3)惩罚与对学生的尊重相结合; 4)惩罚的运用要有教育时机意义。第八章
班级管理 61、简述班级的功能。(重点)
归属功能
社会化功能
个性化功能
选择功能
保护功能 62、简述班级管理的内容。(重点)
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制度建设
班级教学管理
班级活动管理 63、简述班主任的基本职责。(重点)
1)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3)组织和指导各类班级活动的开展; 4)协调和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64、简述班主任的素质。
1)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2)爱岗敬业,热爱学生。
3)较高知识水平和教育理论素养。4)班主任应有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5)具有较高的能力素养。
6)有较强的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7)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三、论述
1、论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的趋势。(重点)
1)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日益紧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包括生产劳动与教育的结合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两个方面。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也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2)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型的否定; 3)教育形式、手段的多样化。今天正规的、非正规的,民办、公办的多种规格教育形式已经交织成为一个多样化、网络化的立体教育世界;
4)教育内容的综合化。当前教育内容综合化趋势在学校教育中的最显著反应便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为各国教育的共识和追求;
5)终身教育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明确解释终身教育的内涵,是法国的保罗.朗格朗,后来,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
6)努力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使教育实现自身的现代化,正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和潮流。
7)教育改革日益成为教育发展的常态模式。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使教育得到不断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新要求。
2、论述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点)
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是影响人发展的最有效手段。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与遗传因素和自发的环境影响相比,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1)教育是有明确目的的影响人的发展的活动过程,它制约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影响条件,排除和控制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影响性质和方向的一致性,以保证教育目的顺利实现。
2)教育是有计划地全面系统影响人的过程,可以大大增强对人影响的效益性。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全面,既影响受教育者的身体,也影响受教育者的精神;既增进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也影响其思想品德。
3)教育是由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避免盲目性。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受教育者可以少走弯路,获得最有效地发展。而人在环境和实践活动中,只有自发地获得知识经验,这往往要走许多弯路。
3、试述教育的人的制约性。
教育活动的实施要以人的发展变化为前提,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对教育的制约。人的身心发展是由低到高、由量变到质变按次序发展的,所以要求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揠苗助长。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教育的制约。人的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不同与其他的本质的、典型的、一般的特点。这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教育的制约。人的身心发展在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时间的早迟上具有不均衡性的特点。在人的生理或心理的某一方面行为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称为关键期,如果在关键期给与适当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和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4)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对教育的制约。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一定教育目标,根据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5)人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对教育的制约。人身心发展的稳定性要求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内容、方法等要保持相对稳定;人身心发展的可变性要求要根据时代特点、文化特点、地点,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以适应社会和人的不断发展的新需要。
6)人身心发展的全面统一性对教育的制约。人身心发展的全面统一性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4、论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重点)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教师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根据不同的教育条件,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上。
第一,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第二,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难点,因而必须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和加工。
第三,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在工作中要始终保持头脑灵活冷静、意志坚定,遇到突发事件能应付自如,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来。
5、论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P105—106)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2)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6、论理想师生关系构建的策略。(重点)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视为不成熟但同时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
3)努力提高教师个人修养。教师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要素。
7、论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重点)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是获得基础知识的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的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的课程,一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的发展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地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8、试论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
1)学生认识的主体性 2)教学目标的多为发展性 3)教学内容的整合性 4)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5)教学手段的先进性 6)教学评价的全息性
8、如何全面认识和理解教学设计。
1)从教学设计的目的和研究对象来看,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地发展。2)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方法。
3)教学设计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分析,把学生的具体情况作为设计的出发点。4)教学设计必须以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其科学决策的依据。5)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
6)教学设计十分重视对设计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
9、论一堂好课的评课要求。(重点)
1)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教学目标包含三个方面:即基础目标、提高目标、体验目标。
2)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首先,教师正确理解使用教材,合理确定重点难点,同时,教学内容应充实和反应现代科学技术和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其次,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再其次,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a,学生主动参与;b,合作学习;c,学生自主学习及差异发展;d,鼓励创新。
4)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包括课堂驾驭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5)教学效果与特色:富有成效与特点。课堂教学效果体现在: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学生善于思考,发言有独到见解;学生的参与活动面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在教学特色上,主要看,课堂教学是否有改革创新;教学风格是否独特。
10、学生品德形成发展与学校德育的关系。【论述学校德育的基本规律,或试述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的影响】(重点)
1)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品德结构各要素协调发展的过程。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就是个体伴随着自然生命成长在品德结构上不断同化异化,形成高质量、更具有丰富的个性道德人格的过程,实质上是人的文明化和社会化的过程。2)品德的发展是行为主体活动和实践的结果。任何道德行为,任何道德品性都是人们在活动和实践中与他人发生适当关系而得来的。只有通过活动和实践,人们才能获得对道德规则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3)品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不同阶段。整个品德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单纯受外部环境的支配到受行为主体自我控制的过程。
11、论德育的功能。(或多选,多选选三点)
1)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b、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c、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2)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德育的教育功能有两个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价值;二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德育对智育、体育和美育具有促进作用,体现在动机作用、方向作用和支持作用。3)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德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12、论班主任如何做好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工作。(重点)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良好的班集体不可能自发形成,只能是班主任精心组织和培养的结果。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步骤是:
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班主任在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时,要善于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出振奋学生精神,鼓舞人心的新目标和任务,把班级学生吸引并团结到班集体中来。
2)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有无正确的集体舆论,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4)有计划的组织开展集体活动。组织共同的活动是集体的生命,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和设计各种活动,班主任要做好导演,让学生做好演员。
13、论班主任对品行不良学生矫治的基本步骤。
1)了解情况 2)分析原因 3)采取措施 4)反馈调节 5)巩固强化
第四篇: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填空总结
第九章
1.德育即培养学生思想和品德的教育,也可以说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教育。
2.我国的学校教育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4.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5.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各要素或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6.我国中小学校德育的途径主要有两类:一是直接的道德教学,主要指思想品德课;二是指间接的道德教育,包括各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7.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由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等。
8.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陶冶法。
9.所谓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
10.道德讨论中教师的提问可以分为“引入性提问”和“深入性提问”。
11.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校德育专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创立了道德体谅模式
12.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和行。
第十章
1.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
2.在我国中小学现行的以班级为单位、集中授课的教学体制下,班集体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形式。
3.班级是学生和教师构成的蛇社会群体,是为实现一定社会目标或教育目标及学生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有明确方向性和目的性的组织。
4.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5.我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6.班级管理的模式有: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7.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8.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
9.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10.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其理论的核心是将传统的他控式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
11.班级领导核心主要是指负责组织班级各种活动的学生干部。
12.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教育学生、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必要前提,是班主任最基本的、经常性的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1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体、学生群体、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14.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5.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第十一章
1.课外活动又叫课外教育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形式。
2.课外活动在教育内容及结构方式上区别于以学科教育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
3.课堂教学活动是主要的和基本的途径,课外活动是辅助和补充。
4.学科活动是一种学科性的课外学习和研究活动。
5.课外活动实践的基本过程:计划与设计、组织与实施、总结与评价三个阶段。
6.班级是学校系统的细胞,是学校中开展各种活动的最基本且稳定的基层组织。
7.主题活动是一种就某一特定专题而开展的短期或长期的专门活动。
第十二章
1.教育领域中的三大研究课题:教育基础理论、教育发展、教育评价。
2.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学生评价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处于核心的地位。
3.学生评价是在系统地、科学地、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学生信息的基础上,对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
4.按评价的功能划分,学生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终)结性评价。
5.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对学生表现和变化最终结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评价。
6.形成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进行过程中进行的教育评价。
7.分析评价指预先根据评价的观点,把评价内容分解成若干项目,分别进行的评价。
8.综合评价:指对评价内容进行的整体性评价。
9.定量评价是指对教育教学进行全面深入的定量分析后,在量化的基础上制定出量化标准,按一定的量标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的整体性评价。
10.学生学习和品德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习的质量和品德的发展变化进行的评价。
11.学习评价也称学力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其学习潜力所进行的评价。
12.根据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生的学习活动可分为认知、情感、技能三类活动。
13.技能领域的学习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个部分。
14.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育为目的,着重于教育对象和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条件进程及策略方法的建设性评价。
15.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与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
第十三章
1.教学研究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教育科研的客观性要
求。
2.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解决理论或实践问题。
3.校本研究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4.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科研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
5.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教师的自我反思。
6.校本研究的内容包括: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学研究,校本教师培训和校本管理研究。
7.从研究方法的层面上将,校本研究更侧重于行动研究。
8.文献检索的方法有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和综合查找法。
9.正文是教育科研报告的主题部分。
10.理论性研究报告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
第五篇:天津教师资格证总结教育学
天津教师资格证总结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属于教育。狭义: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两种基本功能:教育具有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教育具有影响个体发展的功能。教育的本质特点(填):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表现在:(P1)
① 他是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② 还表现在沟通社会各方面与世界各国的横向联系上。
③ 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有利于统治阶级地位的巩固与加强,即教育对于统治阶级具有政治功利性。
教育有正向功能,也有负向功能。且教育的负向功能不会消失,所以教育改革不会停止。教育对社会个体来说具有功利的价值。
正规教育的标志:制度化教育,近代以学习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制度化教育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的教育为前制度化教育。
19世纪下半期学校教育系统形成,这也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 制度化教育主要是指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二战以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简,辨P4)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以后)产生学校。并已有庠、序、校三种教育机构。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逐渐完备。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秦汉以后,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太学”。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称为国家的主流思想。儒家被缩减为《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基本教程和科举考试的依据。五经:《书经》《诗经》《易经》《礼记》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光绪31年 1905年)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古印度的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古埃及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为学为文士。古埃及教育的特征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希腊、罗马有两种教育:古代雅典教育(商人、政治家);古代斯巴达教育(军人); 罗马帝国灭亡后:学习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诞生了骑士教育和教会学校。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提倡的那种新的文化和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
近代教育的特征: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里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制教。
二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简答、辨析、论述)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全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e.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填、选)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 在论语中。(选择,填空)
孔子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克己复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学而知之”“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朱熹说的“因材施教”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并称为“显学”。战过后期,《学记》系统的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
《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教学相长和严师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学记》主张启发式教学,反对死记硬背。“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学不足邋等”,即循序渐进。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提出“知识即道德”、“产婆述”教学方法,倡导问答法,又称苏格拉底法或产婆术。苏格拉底问答法:第一步成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把可见的“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来。代表作《理想国》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教育适应人的天性发展”,按年龄划分受教育阶段。(填选)
意大利复兴后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维多利诺、伊拉斯谟、拉伯雷、蒙田。教育理论的萌芽时期/前教育理论阶段的特点:
①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教育思想、观点的主要来源。②出现了少数专门探讨教育问题的著作。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的西方最早讨论教育问题的著作。教育理论形成:17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特点是教育学从哲学的母体中独立出来。1632年夸梅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脱离哲学。以“泛智教育”为追求。
1976年,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教育理论形成时期的代表作:1806年,第一本以“教育学”命名的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他主张“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学(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填选)巴赫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以他为代表的教育及其理论成为“传统教育派”,主张三个中心:教师、教材、课堂。
斯宾塞出版《教育论》,并制定了一个以科学为核心、注重实际应用、范围广泛的课程体系 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梅伊曼1901年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 拉伊出版《实验教育学》
19世纪末,在欧洲和美国兴起了“新教育和”和“进步教育”运动(了解)杜威作为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他强调儿童在教育中 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针对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提出新的三 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第一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专著:为克鲁普斯卡的《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一本在中国和苏联影响较大、结构完整的教育学理论著作,被誉为“当代第一本社会主义教育学”。
中国第一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分析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自然科学飞速发展,1879年诞生了实验心理学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简答)①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②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辨析P20)④ 教育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的目的也就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填选)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简答)①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②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例:五四运动 ③ 教育可以促进民主(辨析P21)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简答)①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④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结构:是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及比例构成。(名解)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
信息技术引起的教育观念的转变包括:P29 ① 能力比知识重要 ② 教育形式个别化 ③ 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 ④ 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四节 学校文化: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从 3
其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在文化的诸多因素中,价值观处于核心地位。
学校文化的特征:P33 a.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b.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c.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的传统为己任
d.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校的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生文化的成因: ① 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② 同伴群体的影响 ③ 师生的交互作用 ④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⑤ 社区影响 ⑥ 学校文化 ⑦ 时代背景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填选)
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填选)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① 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②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教育的启示/价值/意义(简单/论述P43)①顺序性,要循序渐进;
②阶段性,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③不平衡性,要关注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④互补性,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⑤个别差异性,要因材施教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辨析),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第四章 教育的目的 学校教育的独特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教育目的: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教育意义和作用
考点: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填选)教育目的的作用:(简答)① 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② 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③ 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教育目的(国家)——培养目标(学校)——教学目标(教师)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是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本理论: ①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自由发展的人。
②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什么条件。③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④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⑤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填选)86年——义务教育法 93年——教师法 95 ——教育法(填选)素质教育的内涵:(简答)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论述P73)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属于教育。狭义: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两种基本功能:教育具有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教育具有影响个体发展的功能。教育的本质特点(填):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表现在:(P1)
④ 他是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⑤ 还表现在沟通社会各方面与世界各国的横向联系上。
⑥ 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有利于统治阶级地位的巩固与加强,即教育对于统治阶级具有政治功利性。
教育有正向功能,也有负向功能。且教育的负向功能不会消失,所以教育改革不会停止。教育对社会个体来说具有功利的价值。
正规教育的标志:制度化教育,近代以学习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制度化教育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的教育为前制度化教育。
19世纪下半期学校教育系统形成,这也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 制度化教育主要是指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二战以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简,辨P4)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以后)产生学校。并已有庠、序、校三种教育机构。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逐渐完备。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秦汉以后,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太学”。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称为国家的主流思想。儒家被缩减为《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基本教程和科举考试的依据。五经:《书经》《诗经》《易经》《礼记》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光绪31年 1905年)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古印度的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古埃及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为学为文士。古埃及教育的特征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希腊、罗马有两种教育:古代雅典教育(商人、政治家);古代斯巴达教育(军人); 罗马帝国灭亡后:学习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诞生了骑士教育和教会学校。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提倡的那种新的文化和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
近代教育的特征: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里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制教。
二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简答、辨析、论述)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全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e.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填、选)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 在论语中。(选择,填空)
孔子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克己复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学而知之”“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朱熹说的“因材施教”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并称为“显学”。战过后期,《学记》系统的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
《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教学相长和严师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学记》主张启发式教学,反对死记硬背。“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学不足邋等”,即循序渐进。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提出“知识即道德”、“产婆述”教学方法,倡导问答法,又称苏格拉底法或产婆术。苏格拉底问答法:第一步成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把可见的“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来。代表作《理想国》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教育适应人的天性发展”,按年龄划分受教育阶段。(填选)
意大利复兴后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维多利诺、伊拉斯谟、拉伯雷、蒙田。教育理论的萌芽时期/前教育理论阶段的特点:
①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教育思想、观点的主要来源。②出现了少数专门探讨教育问题的著作。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的西方最早讨论教育问题的著作。教育理论形成:17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特点是教育学从哲学的母体中独立出来。1632年夸梅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脱离哲学。以“泛智教育”为追求。
1976年,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教育理论形成时期的代表作:1806年,第一本以“教育学”命名的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他主张“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学(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填选)巴赫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以他为代表的教育及其理论成为“传统教育派”,主张三个中心:教师、教材、课堂。斯宾塞出版《教育论》,并制定了一个以科学为核心、注重实际应用、范围广泛的课程体系 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梅伊曼1901年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 拉伊出版《实验教育学》
19世纪末,在欧洲和美国兴起了“新教育和”和“进步教育”运动(了解)杜威作为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他强调儿童在教育中 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针对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提出新的三 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第一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专著:为克鲁普斯卡的《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一本在中国和苏联影响较大、结构完整的教育学理论著作,被誉为“当代第一本社会主义教育学”。
中国第一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分析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自然科学飞速发展,1879年诞生了实验心理学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简答)⑤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⑥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辨析P20)⑧ 教育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的目的也就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填选)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简答)④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⑤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例:五四运动 ⑥ 教育可以促进民主(辨析P21)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简答)⑤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⑥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⑦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⑧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结构:是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及比例构成。(名解)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
信息技术引起的教育观念的转变包括:P29 ⑤ 能力比知识重要 ⑥ 教育形式个别化 ⑦ 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 ⑧ 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四节 学校文化: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从其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在文化的诸多因素中,价值观处于核心地位。
学校文化的特征:P33 a.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b.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c.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的传统为己任
d.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校的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生文化的成因: ⑧ 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⑨ 同伴群体的影响 ⑩ 师生的交互作用 ⑪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⑫ 社区影响 ⑬ 学校文化 ⑭ 时代背景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填选)
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填选)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④ 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⑤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教育的启示/价值/意义(简单/论述P43)①顺序性,要循序渐进;
②阶段性,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③不平衡性,要关注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④互补性,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⑤个别差异性,要因材施教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辨析),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第四章 教育的目的 学校教育的独特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教育目的: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教育意义和作用
考点: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填选)教育目的的作用:(简答)③ 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④ 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⑥ 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教育目的(国家)——培养目标(学校)——教学目标(教师)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是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本理论: ①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自由发展的人。
②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什么条件。③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④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⑤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填选)86年——义务教育法 93年——教师法 95 ——教育法(填选)素质教育的内涵:(简答)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论述P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