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第一学期教科室计划
2010年度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
我校未设立独立的教科室,从本学期开始在校长室、教导处领导下由本人分管,刚接管本项工作由于对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还不熟悉,所以在制定计划时考虑不全,见谅!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研室和学校工作意见的总体要求,以教学研究科学化为方向,以课程改革为重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关键,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为突破口,以“关注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主线,全面优化学校教育教育科研管理,进一步提升我校整体办学水平。
二、工作要点
(一)、增强理论学习的依据,扩大素质教育的成果。
深入学习有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牢固树立教科为素质教育服务的思想。充分利用各种教育理论学习资料和教科研学习材料,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讨论,进一步把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新形势,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教师教科研工作的水平和实际能力。
(二)、进一步完善教科研组织机构,确保学校教科研活动正常开展。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将在本学期力争进一步完善教科室、课题组、教科骨干三级管理网络,通过与结对学校交流定期派教师外出听讲座,或邀请结对学校专家来校讲座,学习相关理论,撰写教育教学体会与心得等形式来提高他们的教科研意识,培养教科研骨干,挖掘符
合本校实际的课题,并逐步落实。
(三)、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切实地通过理论指导行动。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主要工作,将有计划地邀请有关专家来校进行指导,对已成立的课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不断挖掘适合本校体制的新型课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科研计划,使教研课题真正能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四)、高举课程改革旗帜,高效率、全方位调整教学思路。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风力强大,动作迅捷。作为基层学校,必须将课程改革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加强对课程改革相关内容的学习,尤其要学习各科课程标准体系下的教学方法建议,评价建议等重要的新知识,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结合走出去、请进来,反复刺激教师适应课改,把准方向,更新观念,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五)、重视教科研信息的传递及教科研成果的编辑工作。
征订多种教科研书报杂志,通过多种形式做好教科研信息的传递工作,促使教师接受最新的教科研信息,便于平时的教科研自我研究及课题确定。
(六)、做好教师论文的组稿、推荐工作。
积极为教师做好各项论文的推荐工作,特别是富阳市第21届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项征文活动,积极向有关教育杂志推荐稿件,努力营造教科研的良好氛围。
2010-8-30
第二篇:2013-2014学第一学期教科室计划
宿城区龙河中心小学2013--2014学第二学期
教科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中心校校长室和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领导下,本着教育科研要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要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相结合,要与确立科学的教学和管理观念相结合的理念,努力发挥好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先导作用。以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十条量化”和《争先创优考核奖励办法》为主推工程,努力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深入开展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实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学习、宣传、实施新课程标准;强化教学研究、管理、指导,提高教师素质;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服务,做好各项工作。
二、工作重点及目标
1.抓实课题研究:做好微型课题研究、行动研究以及过程性研究,让真研究、实研究在龙小校园蔚然成风;
2.校刊、校报的编辑和印发,使之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展示的舞台; 3.师生读书活动,通过举办读书月,打造书香校园,让书香成为“龙小味道”;
4.全面贯彻教学“十条量化”要求,在落实上下功夫;以集体备课为抓手,每周两次集体备课,全面提高备课质量和课堂教学质量;
5.以学科教学为重点,继续实施课程改革,大力做好教师培训和教师大练兵工作,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全面落实课程计划。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建立奖励机制,规范科研活动
牢固确立“科研导航”的观念,切实落实科研在我校教育教学中的先导作用,依靠教育科研实现教育改革的突破,教育发展的新跨越,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新提高。为此,本学期将建立教研组、备课组例会制度,“教科研成果”的导向、激励和奖励机制,学校拿出部分资金,对在上课、论文、基本功比赛、课题研究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重奖,确保其“名利双收”。我们还将沟通、联络学校的科研、教研网络,加强与学校教导处的合作与交流,从而进一步规范教育科研活动。
(二)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让一部分骨干教师尽快脱颖而出。
1.加强科研型教干、学术型科研管理以及研究型教师队伍建设,抓好教科室工作人员,兼职教科员,课题组成员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教科
研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使其成为学习与思考的先行者、教育改革的组织和推进者、成功教改经验提升的服务者,站在课程改革的最新前沿位置,主动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同教师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向学校和教师提供帮助和服务。
2.加强校本研究,解决学校实际问题,实现老师在合作与分享、学习与感悟中共同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使其脱颖而出。
以区教育局印发的《争先创优考核奖励办法》为依托,学校通过奖励、激励机制,出专集、给奖励、给空间、搭平台,对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或有文章发表的教师,学校除大力表彰、发给一定数额的奖金以外,优先安排其外出学习、比赛,为其专业发展铺设一条快捷的绿色通道。
3.以创建教师学习型组织为依托,为教师创设自主学习、潜心研究、勇于创新的工作氛围。引导教师养成读书的习惯,使教师在读书中实现精神和气质的熏陶,智慧和思维的启迪,思想和理念的提升。要凝聚教导处和教科室的力量,凝集课堂教学,采取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读教育名著、专著,讲教育故事,开展教学反思、教育沙龙等研究方式,促进教师人人成为研究者,形成教科研校园文化。对各类青年分别提出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其中工作3年内的新教师,每月至少完成2个一:上交一份教学设计,听上一节课;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努力完成如下任务:
(1)每月上交一份教学后记电子稿(或教育故事、教学随笔)(不少于500字)。
(2)每月教学理论学习笔记不少于1000字。(3)每学期完成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论文。(4)每学期上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
4.听随堂课,及时反馈。九月起听课的学校行政人员和教学骨干,课前不打招呼,听后必定与任课教师交流意见或建议,使之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技能。
5.继续做好教科研骨干教师的外出培训、专题研讨等继续教育工作。6.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大力开展课堂教学大练兵活动,发现、锻炼、培养一批名优教师、骨干教师、品牌教师,让更多的老师走出去。
(三)紧抓课题实施全程,力促科研落到实处。
1.加强课题研究工作,立足于实施。从促进实践的改进和理论提升两个层面上抓好课题的管理和指导工作。
2.坚持“以课题带动课改,以课题提升课改”的工作思路,发挥教育科研对课改的作用。紧密联系课题与我校的特色创建之间的关系,使课题服务于我校特色创建,使特色推动我校课题的研究。
(四)重视自身建设,推进科研实效化。
①继续做好学校教科室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教科室功能。教科室要在课题研究、科研管理、决策咨询、普及指导、成果推行、信息开发、刊物编辑等各项工作中不断创设,发挥其基本功能,使之成为学校的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中心和管理中心。
②努力创办校刊校报《红泥巴报》,为全体老师全力搭建交流研讨,展示成果的平台,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教科室组织力量积极整理和收集教师的教科研成果暨教学感悟、教学反思、案例设计,及时筛选,结集成册。同时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选送有一定质量的论文、案例。使学校更多教师的论文能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在更多杂志上发表。
四、具体工作安排
1.进一步加强课题的过程研究,注重积累过程性资料,形成理论提升,在前一阶段所完成的课题任务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两个区级课题,一个市级课题,一个省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力争两个区级课题和几个个人课题在年底顺利结题。
2.开展教师争创“三优”活动,即教师上出优质课、设计出优秀教案、取得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推广。
3.抓住教研室开展的“和每一位教师见面”活动的契机,发动教师多学、多练、多写,努力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在这次活动中得以提高。
4.随着学校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硬件建设的不断加强,让这些设施发挥最大的效益是目前当务之急,我们将在上一学期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教师学做教学课件活动。
5.围绕课题工作,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名师、学者前来我校指导工作。
6.继续收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教学科研的理论及好文章,好材料,争取每两周推荐下发一篇优秀文章,为广大教师提供学习的第一手资料。
五、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订教科室工作计划。2.召开课题组组长会议,制定新学期课题工作计划。3.举办未结题课题研究推进会。
4.收集暑期参加各级培训教师的学习汇报。5.检查师生暑期阅读活动完成情况。十月份:
1.督查课题研究开展情况,整理研究材料准备结题。2.组织学科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十一月份:
1.组织书香校园系列活动。2.开展教学研训活动。
3.对新立项的十二五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部署。十二月份:
1.开办“学科研训”系列活动——“高效阅读,呼吸书香——聚焦课外阅读指导”。
2.督查课题研究情况。
3.组织教师参加2013度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元月份:
1.完善本学期课题的材料整理工作。2.评选2013度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3.评选优秀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育教学故事,并汇编成册。
4.完成本学期的工作总结。5.整理教育科研档案。
龙河中心小学教科室
第三篇:2010~2011学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
2010~2011学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xiexiebang.com unjs.com)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南,认真落实如皋市教育局2010教科研工作精神,确立教育科研为“学校特色建设、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素质发展”服务的工作方向,围绕 “教育科研为抓手,课题研究为平台,内涵发展为路径,全面提升为目标”的学校总体思路,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科研工作模式,全面提升育人质量,为实现“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办学目标而努力奋斗,2010~2011学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
二、工作重点:1.立足校本,基于课堂,聚焦师生,以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营造学习氛围,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开创我校以“日常性研究、群众性研究、常态性研究为主体的教科研工作新局面。2.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以“活动单导学模式”为范式,积极探索并构建适合我校校情,适宜聋哑和智障两类学生的,具有特教特色的“活动单导学常模”。3.资源共享,互动互助,加强与省市内兄弟特殊教育学校的联系,以南通特殊教育博客(http://blog.ntjy.net/spaces/310)、南通特教QQ群(64483253)、江海特殊教育网(www.xiexiebang.com)等网络资源为依托,开设特教论坛,开展网络沙龙等学习活动。以培七班和聋六班的班级管理博客为示范,在聋部和特教部推进班级管理博客的建设。4.加强对各级各类课题的管理与调控,关注课题研究过程,抓落实,求实效,切实掌控课题研究动态。做好信息技术课题的网络结题工作,充实德育课题的研究内容,对三个南通市规划课题进行跟踪考核,继续实施课题研究月报告制度。5.加强对聋儿语言康复训练工作的科研力量。以陈青云老师为龙头,以新加盟的四位新教师为骨干,组建聋儿语训科研组,争取学期内出成绩,学年内出成果。6.加强培智教育校本课程的研发,以我校参与研究的省重点课题《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品德构建的实践与研究》为平台,自主创新,尝试编制印一套针对中度智障儿童,具有一定普适性,同时又体现南通、如皋区域特色的思品教材。本学期拿出编排体系的目录,并尽可能编印第一册、第三册。对新开设的培智生活适应、生活技能课程进行跟进式研究,探索创新培智教育、教学方式方法。7.争取在校长室的支持下,每大周编印一期《雨润残芽》校报。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本着“年轻教师进步大,骨干教师出特色”的思想,坚持重点培养,普遍提高的原则,对我校任课教师进行分层培养,认真组织好南通市和如皋市两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的培训工作。本学期,教科室将结合我校实际“三结合”学习活动。1.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集中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协同教导处,围绕高效课堂、育人质量等命题开展相关研讨活动。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任教专业特色,结合自身实践需要自主选择学习菜单,开展网络学习、同伴互助、自主研修等学习活动。2.精细阅读与粗略泛读相结合。向教师推荐本学期必读书目1本和选读书目20本,鼓励教师广闻博览。要求每一位教师学期初制定读书计划,并切实按计划开展读书活动,并且每大周撰写一篇读书笔记。3.教学实践与总结反思相结合。以日常教育工作和课堂教学行为为研究重心,在教育教学中,带着课题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分析研究的措施,总结得失,写好教育随笔,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养成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的习惯,学期工作计划《2010~2011学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积极撰写教学随笔,两周一篇。教科室将定期组织教学随笔检查评比活动,择优刊登到学校校报上,并推荐到《如皋动态·教育如皋》和《如皋教育研究》上发表。
(二)加大培训力度以暑期校本培训为起点,把上级部门的各级各类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把校本培训贯串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实现平时自主研修,假期集中培训的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职业理想。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为老师们尽可能地创设学习提高的机会。学校将邀请有关教育专家、教学行家来校作讲座,帮助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拓宽视野,持续成长;与市内外名校(拟定镇江特教中心)开展“手拉手”活动,组织教师到对方学校进行短期的学习;组织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课题、科研等业务培训,以提高教育研究水平。培训活动时,要求全体教师人人参与,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研讨活动、出席观摩交流,促使教师逐步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转变。组织教师参加在徐州举行的2010聋教育年会和在如东举行的2010南通市特殊教育研讨活动,与省市内兄弟学校开展广泛的交流活动,取长补短,互助共赢。
(三)营造浓郁氛围开展各种以教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为主题的学术活动,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通过各种形式,引领教师始终关注和直面现实,善于发现问题,定期组织座谈交流会,以促进骨干教师的茁壮成长,真正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不断推动我校校本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各类征文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在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加强与上级教研部门的交流和联系,走出去、请进来。学校将聘请教育专家、教研室教研员、教改名师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或教育科研指导,引导教师学习先进的课改理念、科研方法,改进和完善我校教育科研工作。
(四)规范课题管理我校现有在研课题7个,其中中央电教馆课题1个,省教科所规划课题的子课题1个,南通市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4个,南通教育学会立项课题1个,基本上形成了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浓郁氛围。其中电教课题预期10月份进行网络结题,结题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本学期,教科室将沿袭过去的成功做法,定期对各级课题进行阶段推进,检查落实研究的进展情况,确保课题研究的过程真实、有效。课题主持人月初填写书面汇报材料,将上月研究动态和科研成果以条目的格式上报教科室备查。各课题组定期开展形式丰富的沙龙研讨活动,课题组内、课题组之间相互交流研究心得,探讨研究困惑,整理研究思路,不断提升个体和群体的教科研能力及水平。
(五)继续“五一”工程继续在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读一本好书;参加一项课题研究,写一篇教育论文,上一节优质课,参加一次专业技能培训。
四、工作安排九月份1.制订教科室工作计划;2.南通市特殊教育教科研会议;3.课题主持人制订学期研究计划;4.教师学期读书计划;5.抗战胜利65周年征文;6.班主任工作征文;7.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8.暑期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和个人小结;9.
一、二两期校报;10.其他未尽事宜。十月份1.江苏省特殊教育优秀论文评比;2.创造教育征文;3.名师之路征文;4.教师专业成长征文;5.徐州聋教育年会;6.南通市优秀班会课(培智)预赛;7.电教课题网络结题准备;8.读书摘抄、随笔、心得评比、展示、点评系列活动;9.三、四两期校报;10.其他未尽事宜。十一月份1.校内教研课展示活动;2.各类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检查、推进;3.组织一次专家讲座或组织老师外出参观学习或培训;4.南通市优秀班会课(培智)备赛; 5.新世纪园丁征文6.五、六两期校报;7.其他未尽事宜。十二月份1.2010南通市特殊教育研讨活动征文2.参加在如东举行的2010南通市特殊教育研讨活动3.校内课堂观察、课堂评析、说课辩课研讨活动;4.陶研会征文;5.优秀教育论文、案例评比;6.七、八两期校报;7.其他未尽事宜。一月份1.教科研成果统计;2.寒假校本研修计划;3.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4.2011教科研工作计划;5.九、十两期校报;6.其他未尽事宜。
第四篇: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
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围绕《长兴县教育局2012年工作要点》和校长室工作部署,全力推进“三升一改”,坚持育人为本,深化改革创新,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推进学校内涵文化发展,全力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提高学校“养正”文化品牌,为建设“合作、合力、和谐”的长兴二小作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1.注重研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2.科学服务,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3.落到实处,深化学校德育文化。
三、主要措施
围绕学校“养正”文化主题立足课堂,立足师生发展、立足学校发展,科学安排,创新机制,为全体教师提供服务,提升品位,促进教育和谐、优质地发展。
(一)结合研训,“养正”文化提升教师素养。
“养正”要成为学生的可能,首先必须是教师的应该。只有当每一位教师真正体察“养正”的深切意义和内涵,才能真正将自己作为教育的资源,自觉成为“养正”文化的传承者、学生道德的引领者、心灵的保护者、行为的示范者、成长的陪伴者,以教师之正养学生之正。
1.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教师:通过参观学校景观文化,了解学校办学以来的“养正”优秀传统文化。挖掘老教师们的教学经验、教学主张、勤学精神等素材,撰写成一篇篇优美的文字,把尘封在历史中的优秀教师人文文化转化成直观的“养正”学习材料。同时引导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理想、教学实践进行个人学习心得的撰写、教育故事的宣讲,使得养正文化能够接古人,看新人,拉近了古今的距离,“养正”的传承在实践中得以实现。同时,我们扩大视野,走出本校,放眼中国,学习、宣传陶行知、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精神和特色来滋养自身。“养志以远养身以健养心以静养性以善”逐渐化为全体教师的内心渴望、奋斗目标,成为二小教师“养正”的共同愿景。
2.以读书活动涵养教师:我们继续提出用读书来涵养“养正”教师文化,用书籍的文化穿透力将精神和道德渗入教师的内心世界,以实现我们“养正”的共同愿景。为此,我校为老师们打造了一个心灵的花圃——“养正”教师读书日,引导教师坐下来,以古典的心情,以从容的气度,诵读教育、重温历史、亲近人文„„本学期,将继续以“活动丰富,形式多样”为读书会主旨,开展新书好书介绍会、“心香一瓣”读书茶座、读书故事演讲会、网上读书交流等活动,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和人格素养不断得到濡染,“养正”教育思想逐渐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3.以对话交流影响教师:对话从几个维度展开,既包括邀请专家来校以讲座、沙龙等形式开展的指导性对话,又包含走出去参加各种活动时与同行的交流探讨,还包含学校层面师徒结对、组内同行、学术荣誉获得者展示、讲座、评课等多形式、多途径的对话。在平等融洽的氛围中,科学的理念、全新的观点、奉献的精神、求真的思想水乳交融,默默地影响每一位教师,提升着他们的专业素养,也提升着他们的师德。
(二)心育辐射,“养正”文化滋养学生心灵。
“养正”文化引领的是学生美好的精神世界,只有广为传播,才能具有生命力和扩张力,生生不息。为此,我们重视架构一个立体网络:创设教师影响、同伴共享、家校互详的育人立体网络。
1.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学校工作中,班主任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与同学们相处得最多,接触的最多,是孩子们知识的引领者,也是开启孩子们心灵的钥匙。本学期,要求每位班主任,每两周上一次心理辅导课,每两个月利用“悄悄话日记”开展师生心灵对话,开辟师生心理沟通的渠道,让我们二小的孩子德正博学心正择善,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心灵家园。把一粒粒“正”的种子传播到每一位孩子心中,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个别心理辅导。班主任做好全体学生常态的心灵辅导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学校沁心阁心理辅导室也将在这一方面做辅助,对个别学生进行咨询辅导。采用观看——沁心阁墙壁心灵知识的辅助;倾听——每周一次的“风荷之音”小广播;倾诉——学生相约每周一次的沁心阁心理辅导;倾心—“悄悄话”信箱,搭建了解孩子、教育孩子的多种桥梁,濡染学生,正向发展。
3.家校沟通。对孩子进行心理的辅导不能只局限于学校,开展家校沟通,形成育人合力。本学期,协助德育处、教导处搭建服务家庭、服务社区的沟通平台,传播“养正”理念。做好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社区德育导师点活动,使学校、家庭、社会共建一个和谐的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促进孩子健康、幸福成长。
(三)课题推进,深化“养正”文化成果。
1.“人才出课题,课题出人才”。本学期将在原有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让大部分教师参与科研,使教师明确教育科研对个人成才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以校长室为主导、教科室为主力,科研组为中介,课题组为主体的四级教科研网络,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有重点地开展教科研工作,把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
2.将教研、科研、教育三个方面整合起来,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以教研组活动为基础,以提高教师教育水平为目的,教育教学研究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进行。积极参加教科研学习、培训活动,并在《教师专业成长记录本上》做好每一次的教学与研讨记录,记录次数要与活动次数相符合。
3.学校提倡人人都作贡献,人人是才,人尽其才,使“教育人才”集中在教
育教学研究第一线。“教育人才”的建设,除学校为之搭建的成长平台外,更强调的是以自学为主,立足于自省自察。本学期除了学校组织的培训学习外,积极提倡教师自学,做不同层次的交流,强调读书后的反思。要求在读书笔记本上做好学习摘记。
4.以过程为主,立足于学以致用,向规范靠拢。通过“课题申报”、“开题论证”、“中期检验”等全校教师参与的为期比较长的研究活动。让教育科研的意识在行动中得到体现。同时指导全校教师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做到学以致用。严格落实规范性管理,通过课题组会议学习、活动交流、推广运用等过程管理,使教师的研究行为逐步与规范性、科学性的要求接轨。根据学校绩效工资考核教科研考核条例,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配合教育科研工作。要求论文全体教师参与,50周岁以上的可以用工作经验总结代替;课题研究原则上是每位老师都要积极承担,县级课题参与人数不得多于4人,市级课题参与人数不得多于7人;会议活动以点名、记录为准、无故缺席或无故不开展活动一次扣一分。
(四)科学安排,做好其他事务工作
1.优化网站结构,利用校园网,做好推广宣传工作。
2.做好教师职称考试、考评工作。
3.做好语言文字的推普工作;
4.做好师生的读书工作。
三、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征求建议,制定教科室计划
2.协助分管校长,做好各学科校本培训工作安排
3.对心理辅导室进行适当的布置,并开始工作
4.参加县教科室主任会议,根据要求,修改调整计划
5.召开课题组成员月会;
6.学校网站改版工作。
十月份:
1.做好教师的职称评审工作
2.申报2010省、市重点、规划课题和县规划课题;
3.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4.课题结题材料整理
5.开展师生读书活动
十一月份:
1.组织论文的撰写与评选;
2.课题组成员月会。
3.结题工作的落实。
4.校本培训;
5.沁心阁心理辅导室材料整理
十二月份:
1.参加县教育学会2009年优秀论文评选;
2.县规划立项课题开题报告;
3.校本培训;
4.教师成长手册的检查;
十二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2009县优秀科研成果评选;
2.部分县规划课题现场、集中鉴定会议(系列)
3.读书活动材料、心理辅导材料、教科研记录检查
长兴二小教科室
2012年8月
第五篇: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
2011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继续贯彻执行教育科研要为教育教学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的方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教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先导作用,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用课题研究有效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使教科研“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从而达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科研兴课”的目的。
二、工作目标:
1.做好课题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好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做好各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具体研究工作。九月份举行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五个一”之课题方案、结题报告的评比活动。
2.组织论文参评工作。参加市年会及各教育学会等优秀论文以及其它各级各类论文评选活动,广泛宣传,认真组织,积极做好参评工作,力争数量上有较大的增加,质量上有较大的提高,获奖层次上有较大的突破。同时鼓励教师积极投稿,力争多发表,形成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
3.开展“阅读考级”活动。继续以考级评价的办法激励每一个孩子热爱读书,促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主动地持之以恒地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与书籍结成终生的朋友,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本学期继续以开展“阅读考级”活动,为孩子们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4.做好学校的师训工作。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充分学习和吸收区内及学校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发挥“名师”、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优势,做好区“名师三带”和学校师徒结对工作,做好片区和联盟各项工作。
三、具体工作与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增强课改意识。
1.针对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及时推荐学习书刊及相关文章,适时引导教师利用网络、书报、期刊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科研的新动态,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中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
2.进一步发挥课题组长、教研组长的引领作用,认真组织、定期开展以教改为重点的专题讨论、教研活动,通过及时总结和交流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与做法,讨论课改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新对策,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能力。
3.发挥校内骨干教师的研究课、示范课优势,为青年教师加强理论和实践指导,促其健康成长。青年教师也要自我加压,稳步发展,逐步完成成长目标。尽可能创造条件我邀请有关专家、行家来校作讲座、指导点评,帮助教师建立新的教育理念。组织教师参加区研训中心、教研室等组织的课题、科研等业务培训,以提高教科研究水平。
4.引导教师精读教学专著,结合课堂教学,积极撰写论文、教学案例、教育反思等。促使全体教师自觉地将教育理论与科研实践结合起来,并把理论学习的感悟、体验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认识、新的思考,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二)深化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1.进一步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教师听取专家讲座、参加研讨活动、出席观摩交流,促使教师稳步提升科研水平,逐步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靠拢。通过组织业务学习、专题讲座、教
研观摩、个人学习等形式,鼓励教师多学习,做好读书笔记摘抄,提高教师读书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2.继续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开展各种以教科研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为主题的学术活动,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通过青年教师“五个一”比赛,新老教师师徒结对、组内磨课等形式,引领教师关注和直面现实,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教科研能力的提升。
3.结合省市区各类征文活动,开展好校内教育反思、案例分析、教学论文等征文评比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在提升专业化水平的道路上不断完善自我。
(三)强化过程管理,全面落实课题研究。
抓好我校全国、省、市级课题,有组织、有计划地落实实施,规范过程管理。确定本学期的研究方向,做好课题组及分课题、子课题活动计划,确定本学期的研究主要内容。同时教科室加强课题实施的过程追踪,每月各课题组进行一次活动汇报小结,教科室参与课题研究活动,了解各课题组活动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期末根据课题组活动情况、教科研成果、资料积累等,进行评比和考核。
1.为有效保证课题研究规范有序地进行,在课题承担者中开展“四个一”活动:①期初制订一份阶段性课题研究计划。②每月参加一次教科研例会或活动,小结汇报自己的课题研究情况。③课题组每学期围绕承担的课题上好一节实验课,上交有关教案。④一学期写一份课题阶段性总结、个案或论文。
2.开展“教育科研进课堂”活动,探讨教育科研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问题,把教科和教研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课前准备、媒体使用、作业布置、课后反思”等微观层面落实课题研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引领教师在课堂教学方式上积极倡导互助、合作、自主、探究的有效教学模式,力求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同时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反思和总结得失,以不断产生新的灵感,真实地感受教科研的作用。
3.规范管理,深化课题研究。九月份举行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五个一”之课题方案、结题报告的评比活动,择优推荐申报区级课题。继续实行和完善学校课题管理制度,不断规范课题研究过程管理,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有效实施。
(四)加强宣传力度,推广科研成果
进一步凸现教科室的职能部门作用,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校长室决策多提供信息;在管理上求创新,形成学校能够正常运作的科研网络;在服务教师教学研究上求主动,创造条件,提供舞台让更多的教师投身到教科研中。
1.以网络平台为窗口,进一步鼓励每位教师撰写学校课改信息、教学心得、课题研究论文、教育教学案例等,并积极发送至校园网,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教育资源的共享。进一步完善学校网站,营造乐于探索教育科研的浓郁氛围。
2.继续热忱地为每位教师做好服务工作,在担负起收集、反馈信息任务的同时,积极推荐教师的优秀论文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努力确保有一定数量的教学论文在各级赛事中获奖和在刊物上发表。为全校教师施展才能提供舞台,对外推广教科研成果。
四、具体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