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适合教师阅读的20本书
适合教师阅读的20本书
【刘良华】
01.[美]亨特著:《心理学的故事》(海南出版社)。
推荐理由:如果要选择一本心理学的入门读本,可以把本书作为首选。它讲了大量的严肃的“心理学”的故事,又以“有情节的故事”形式呈现出来。
02.[美] Harre著《他们改变了心理学—50位杰出的心理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荐理由:了解某个领域最好的办法是从了解本领域的著名人物开始。本书精选了几个重要心理学分支的50位有影响的心理学家的生平与研究,如皮亚杰、弗洛伊德、维果茨基、杜威、巴甫洛夫、斯金纳等。
03.Hock著的《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从这本书所收集的著名的心理学研究个案中,既告诉你心理学的问题也告诉你心理学的方法:你不仅可以由这本书了解心理学研究在研究什么问题,而且可以因此而了解心理学研究所使用的方法。
04.杜威著:《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
推荐理由:了解教育学的简单办法是“吃掉”、“消化”教育学领域的几个著名人物。这个领域著名人物当然首推杜威。杜威的《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其实并不是一本书,而是几本书的合并。这几本书也并不是杜威最有理论地位的书,但这几本书讨论的都是当时美国社会变化与教育变革的大是大非问题。从社会转型的状态来看,中国当今的社会状态与美国当时的状态类似,中国当今的教育状态与美国当时的教育状态也比较类似,这使本书特别适合现时代的中国教师阅读。
05.[苏]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在教育学领域的著名人物中首选杜威的之后,接下来人们往往会想到苏霍姆林斯基。该书选择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并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一些精彩条目,仍然保持“100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感动过中国教育界的几代人,他的建议和相关的故事现在仍然有持久的魅力。
0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杜威和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已经成为过去的“文献”,如果要在当代教育文献中推选出一本经典性的教育名著,《学会生存》会在很多读者那里会成为首选。书中提出培养学生“创造性”,鼓励学生“自学”、“终身教育”等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永恒主题。相关材料可参考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07.[加]范梅南著:《教学机智》(教育科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告诉教师什么是“教育机智”:比如“保留孩子的空间”、“对孩子的体验的理解”、“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润物细无声”、“保护那些脆弱的东西”、“将破碎的东西变成整体”,“通过语言”、“通过沉默”、“通过眼神”、“通过动作”、“通过气氛”、“通过榜样”„„。选择这本书,同时也选择了一种“教育写作”的方式。
08.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算不上名著,但教师可以借此而了解国际教育领域不断产生“新经验”和“新思潮”:“多元智能”、“后现代主义教育”、“终身教育思潮”、“合作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掌握学习理论”、“发现教学”、“范例教学”、“发展性教学”、“交往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校本课程开发”等等。相关材料可参考商继宗主编:《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09.薛涌著:《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新星出版社)。
推荐理由:对中国教师来说,最紧迫的任务是了解“别国的教育”。本书是介绍“别国的教育与别国的教师”的一份出色的文献。作者相关的书可参见《精英的阶梯》(新星出版社)。
10.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
推荐理由:中国教育理论界曾经大量地制造教育学的“理论”和“体系”,惟缺少真实的、个人化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本书是“另一种言说教育的方式”,是中国教育界普遍流行的“社论体教育言说方式的突围”。作者相关的书可参见:《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岳麓书社)、《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岳麓书社)。
11.张文质著:《唇舌的授权:张文质教育随笔》(福建教育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是了解张文质这个人的最好的途径,该书的副标题其实可以置换为“张文质教育自传”。作者相关的书可参见:《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的十字路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你可能会因此而关注他谈论的“生命化教育”,但可能更喜欢他谈论教育问题的形式与文采。
12.刘铁芳著:《给教育一点形上的关怀--刘铁芳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荐理由:刘铁芳的书与肖川、张文质等几位老师的书可以一起汇聚为“人文教育”以及相关的生命化教育、公民教育的潮流。作者相关的书可参见:《守望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走在教育的边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3.刘良华著:《教师专业成长——刘良华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以“与众不同”的方式讲述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题与途径。作者相关的书可参见《教育自传》(四川教育出版社)。
14.周勇著:《大师的教书生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的主题就可以引起阅读的饥饿感。“本书介绍了顾颉刚、沈从文、鲁迅、钱穆、陈寅恪、朱自清做教师的日子,古旧馨香、历久弥新的教育生活。”作者相关的书可参见《跟孔子学当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5.李泽厚著:《论语今读》(相关的图书包括《道德经》,二者虽然在很多观点上有冲突和张力,但可以正因其相反,乃可以相成)。
推荐理由:如果说第一紧要的任务是为了理解“别国的教育”,第二紧要的任务则是了解“自己的文化”,尤其需要从老子、孔子、孟子等人开始。
16.夏中义主编:《大学人文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为教师提供有关“自由”、“民主”、“平等”等“人文精神”的基本资源。作者相关的可参见《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人文读本:人
与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7.王小波著:《沉默的大多数》。
推荐理由:既有“教育启蒙”的意义,又有“教育文艺”的形式。相关图书包括“周国平散文”、“余秋雨散文”等等。
18.谢泳编:《胡适还是鲁迅》(中国工人出版社)。
推荐理由:就思想领域而言,这“两兄弟”几乎可以撑起整个近代中国。他们的思想在当今依然可以担当“启蒙”的大任。相关的图书可参见《鲁迅全集》、《胡适全集》。
19.鲁迅著:《鲁迅杂文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中国教师需要不断以阅读鲁迅的方式保持长久的自我反思状态。“时至今日,鲁迅杂文仍是我们认识中国人、认识中国社会、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最切实可靠、最生动深刻的文本”。
20.钱理群著:《我的精神自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阅读钱理群老师的书,可以领会“知识分子”的精神以及“知识分子”的苦衷。
第二篇:适合教师阅读的10本书
适合教师阅读的10本书
约翰·杜威 著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推荐理由:了解教育学的简单办法是“吃掉”、“消化”教育学领域的几个著名人物。这个领域著名人物当然首推杜威。杜威的《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其实并不是一本书,而是几本书的合并。这几本书也并不是杜威最有理论地位的书,但这几本书讨论的都是当时美国社会变化与教育变革的大是大非问题。从社会转型的状态来看,中国当今的社会状态与美国当时的状态类似,中国当今的教育状态与美国当时的教育状态也比较类似,这使本书特别适合现时代的中国教师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 著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译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改称《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作为教师,读此一书,等于读了一本教育学与心理学合编。
苏霍姆林斯基那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我们教师来说,尤其是对正在经历新课程改革的教师来说,就像一场及时雨。书中所举的事例及解惑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每读一节都会有新的收获和体验,他那种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中最美中的瑰宝。
黑柳彻子 著
黑柳彻子,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代表大使。她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后,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截至2001年,日文版累计销量达938万册,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
推荐理由:对学者来说,可以直接经由学术著作和调查报告来研究“别国的教育”和“自己的文化”,但是,对于大众而言,需要借助于“文艺”的道路。在教育领域,较少有“教育文艺”,但也不是没有。《窗边的小豆豆》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被退学了,一个全新的学校“巴学园”接收了他,“巴学园”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
“巴学园”有着让人一眼看上去就与众不同的校门,它是由两株矮树组成的,树上还长着绿油油的叶子,用小豆豆的话就是“从地上长出来的校门呀”。“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教室,它们是一个个废弃不用的电车车厢,是小豆豆的电车教室。
“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校长就微微笑着听小豆豆不停地说了四个小时的话,这期间校长只是微微笑着问几句:“后来呢?”或者说:“原来是这样的啊!”没有一丝不耐烦,没有一丝厌倦。
“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午餐,每到午餐开始的时候,校长就会问:“大家都带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来了吗?”“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原来是校长不想让小朋友们偏食,所以蔬菜、肉类、鱼类,都得吃。
“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每一天的第一节课,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课和每一节课的学习重点都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下面开始上课了,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于是小朋友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有人写作文,有人做物理实验,有人做数学题。慢慢地老师就会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和他感兴趣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法,这样因材施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薛涌著
薛涌,旅美学者,被称为“中国民间意见领袖”,1983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
本书所讨论的主要是贫富分化背后的文化动力。美国对高等教育的最大贡献是服务社会的理念。富裕家庭的子弟,要通过参与基层社会来完成自己的精英教育。从“二战”以来,几乎每二十年,美国的高等教育就对精英子弟提出新的挑战,逼着他们不断地适应,无法故步自封。美国精英家庭的孩子,不少十三四岁就开始到贫穷的发展中国家锻炼,成为全球社会的一个积极参与者。
推荐理由:对中国教师来说,最紧迫的任务是了解“别国的教育”。本书是介绍“别国的教育与别国的教师”的一份出色的文献。
雷夫·艾斯奎斯 著
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puith),1981年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现为美国洛杉矶市霍巴特小学的五年级教师。
推荐理由:当一名教师倾其所有精力、美德与创造力,他能为学生做什么?如果认识了美国的传奇教师雷夫?艾斯奎斯,或许便有了答案。
在美国的众多名师中,很难有人如雷夫·艾斯奎斯一般给人以震撼与惊叹——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给他提供捐助的人也不计其数。他的事迹轰动整个美国,而且还被拍成纪录片,他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但他仍然坚守在他的56号教室,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
第56号教室的孩子大多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全国测试成绩高居全美TOP5%,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这一切奇迹的谛造者就是——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这位心灵导师,教给学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养。
他用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终身阅读”、“亲手劳作”、“以运动为本”等课程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立刻实践,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样实用。
此外,与铁腕管理相反,他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与“小红花”奖励不同,他则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优异的教学质量,孩子个个谦逊有礼、诚实善良。这样的成就,追溯其根源则是雷夫反复强调的“道德培养的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近25年的教育实践,雷夫深信:着力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
马克斯·范梅南 著
马克斯·范梅南(Max van Manen),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教授、课程与教学研究院主任、国际质性方法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作为世界著名教育学专家、教育哲学家、课程论专家,范梅南教授是“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并担任世界第一本目前也是唯一的一本《现象学教育学》杂志的主编。同时他也是北美和欧洲六种教育与人文科学研究国际学术杂志的顾问或国际编委。
推荐理由:本书告诉教师什么是“教育机智”:比如“保留孩子的空间”、“对孩子的体验的理解”、“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润物细无声”、“保护那些脆弱的东西”、“将破碎的东西变成整体”,“通过语言”、“通过沉默”、“通过眼神”、“通过动作”、“通过气氛”、“通过榜样”……。选择这本书,同时也选择了一种“教育写作”的方式。
李泽厚 著
李泽厚,著名哲学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
推荐理由:如果说第一紧要的任务是为了理解“别国的教育”,第二紧要的任务则是了解“自己的文化”,尤其需要从老子、孔子、孟子等人开始。
作为对于儒家原典思想的现代阐释,《论语今读》表达了李泽厚和孔子的对话。一方面,李泽厚让孔子复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向人们言说;另一方面,他又凭其独特的方式针对孔子的问题给予回答。对于本书的读者来说,值得思考的不仅是孔子自身的思想,而且是李泽厚所阐释的孔子的思想。
李泽厚认为,《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谚语、活动中了。它已成为规范整个社会活动和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指南,并且“百姓日用而不知”,由文化而心理,不仅极大地支配和影响了人们的思想、理解答认识,而且也作用于人们的情感、想象和信仰,是有关中国文化的某种“心魂”所在。孔子和《论语》所代表的儒学,在塑建、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
因为重要,李泽厚重新译注了《论语》,并围绕今日如何读《论语》这个中心,写下了自己的评论、札记和解说,统称为“记”。它们长短不一,品类不齐;或讲本文,或谈哲学;或发议论,或表牢骚;或就事论理,或借题发挥;并无定规,不一而足。
王小波 著
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
推荐理由:既有“教育启蒙”的意义,又有“教育文艺”的形式。
他所虚构的艺术之美,以及他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批评所传播的自由主义理念,已经在这个世界的文化和思想宝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小波批评的对象有些还活得好好的。而到今天,这些话语、这些思想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我们从王小波的长盛不衰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自由主义理念的传播还任重而道远。王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说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创造出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刚刚开始识字读书的青年的心灵。
莫顿·亨特 著
莫顿·亨特(Morton Hunt),美国作家(1927~1983),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
推荐理由:如果要选择一本心理学的入门读本,可以把本书作为首选。它讲了大量的严肃的“心理学”的故事,又以“有情节的故事”形式呈现出来。
在过去的2500年中,人类渴望揭开广大、幽渺的思维世界的面纱。
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人类拥有自由意识吗?凡此种种,都是要类希望了解的。作者所著的《心理学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们都是思想领域中的探索者苏格拉底、柏拉图、笛卡尔、皮亚杰、斯金纳……
他们在的孤独的修行者、耽于声色犬马者、狂热的神秘主义以及理智的唯实论者,他们认为人类可以检视、理解,这一点最终指导或控制了他们的思想进程、情绪和行为结果,使他们成了另一类人——心理分析者。
本书不是注重人物的个人经历,而是通过描述使者能迅速理解心理研究的手法和正确的理论以及作为心理学主要的构成部分的心理治疗的方法和功效。
在这个心理学日益被广泛关注的时代,《心理学的故事》作为一部及时的、重要的、引人入胜的心理学著作,力图准确地解释人们心中的疑问——人类行为的真正起因到底是什么?
保罗·弗莱雷 著
保罗·弗莱雷是20世纪批判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其影响留存至今。弗莱雷于1921年9月19日出生在巴西东北部地区的累西腓市。由于他开发的扫盲工作使他最初作为成人教育家闻名于世,他的关于批判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来自扫盲工作。最后,他的批判的研究路径大大地越出了成人教育领域。他专注于教育在被压迫人民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他的政治信仰和激进的观点与他谦逊的人品相结合,这就是一种充满活力的道德观和一种令人感动的智慧的凝聚力。
本书介绍发展中国家的著名教育家弗莱雷的解放教育理论与实践。该理论以培养批判意识为目的,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阐明了教育与觉悟的关系,指导了发展中国家的成人扫盲教育,提出了情景对话式的教学方法,注重教育与现实的结合。弗莱雷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对发展中国家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影响更大。
第三篇:适合教师阅读的十本书
适合教师阅读的十本书
1.薛涌:《美国人是如何培养精英的》(包括作者相关的书,如《精英的阶梯》)
推荐理由:薛涌,旅美学者,被称为“中国民间意见领袖”,1983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
本书所讨论的主要是贫富分化背后的文化动力。美国对高等教育的最大贡献是服务社会的理念。富裕家庭的子弟,要通过参与基层社会来完成自己的精英教育。从“二战”以来,几乎每二十年,美国的高等教育就对精英子弟提出新的挑战,逼着他们不断地适应,无法故步自封。美国精英家庭的孩子,不少十三四岁就开始到贫穷的发展中国家锻炼,成为全球社会的一个积极参与者。
可以把“别国的教育与别国的教师”作为一个类型,与之相关的推荐书目是:《素质教育在美国》、《我在美国教高中》(珊伊著)等等。
对中国教师来说,最紧迫的任务是了解“别国的教育”,而不是简单地排外。没必要因害怕“全盘西化”而排斥“别国的教育”。
2.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 》。
推荐理由: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了解教育学的简单办法是“吃掉”、“消化”教育学领域的几个著名人物。这个领域著名人物当然首推杜威。杜威的《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其实并不是一本书,而是杜威几本书的合并。这几本书并不是杜威最有理论地位的书(一般认为杜威最有理论含量的书是《民主主义与教育》),但这几本书讨论的都是当时美国社会变化与教育变革的大是大非问题。从社会转型的状态来看,中国当今的社会状态与美国当时的状态类似,中国当今的教育状态与美国当时的教育状态也比较类似,这使杜威的系列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编为一本《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特别适合现时代的教师阅读。
3.李泽厚:《论语今读》(相关的图书包括《道德经》,二者虽然在很多观点上有冲突和张力,但可以正因其相反,乃可以相成)。
推荐理由:李泽厚,著名哲学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
如果说第一紧要的任务是为了理解“别国的教育”,第二紧要的任务则是了解“自己的文化”,尤其需要从老子、孔子、孟子等人开始。
作为对于儒家原典思想的现代阐释,《论语今读》表达了李泽厚和孔子的对话。一方面,李泽厚让孔子复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向人们言说;另一方面,他又凭其独特的方式针对孔子的问题给予回答。对于本书的读者来说,值得思考的不仅是孔子自身的思想,而且是李泽厚所阐释的孔子的思想。
李泽厚认为,《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谚语、活动中了。它已成为规范整个社会活动和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指南,并且“百姓日用而不知”,由文化而心理,不仅极大地支配和影响了人们的思想、理解答认识,而且也作用于人们的情感、想象和信仰,是有关中国文化的某种“心魂”所在。孔子和《论语》所代表的儒学,在塑建、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
因为重要,李泽厚重新译注了《论语》,并围绕今日如何读《论语》这个中心,写下了自己的评论、札记和解说,统称为“记”。它们长短不一,品类不齐;或讲本文,或谈哲学;或发议论,或表牢骚;或就事论理,或借题发挥;并无定规,不一而足。
4.[日]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
推荐理由:黑柳彻子,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代表大使。她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后,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截至2001年,日文版累计销量达938万册,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
对学者来说,可以直接经由学术著作和调查报告来研究“别国的教育”和“自己的文化”,但是,对于大众而言,需要借助于“文艺”的道路。在教育领域,较少有“教育文艺”,但也不是没有,比如卢梭的《爱弥尔》、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爱弥尔》乃世界公认名著,但节奏太慢,教训口气太重,所以,我们推荐《窗边的小豆豆》。
若论“教育文艺”,自然包括教育小说和教育电影。后者如《春风化雨》(电影)、《音乐之声》(电影)、《大国崛起》(电视片),等等。
除“教育小说”之外,尚有一部比较奇特的“动物小说”值得阅读,那就是姜戎的《狼图腾 》。它可能让某些读者热血沸腾,感受到生命本原的激情与力量。而这种品质,恰恰是某些教师所严重匮乏的。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被退学了,一个全新的学校“巴学园”接收了他,“巴学园”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
“巴学园”有着让人一眼看上去就与众不同的校门,它是由两株矮树组成的,树上还长着绿油油的叶子,用小豆豆的话就是“从地上长出来的校门呀”。“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教室,它们是一个个废弃不用的电车车厢,是小豆豆的电车教室。
“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校长就微微笑着听小豆豆不停地说了四个小时的话,这期间校长只是微微笑着问几句:“后来呢?”或者说:“原来是这样的啊!”没有一丝不耐烦,没有一丝厌倦。
“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午餐,每到午餐开始的时候,校长就会问:“大家都带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来了吗?”“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原来是校长不想让小朋友们偏食,所以蔬菜、肉类、鱼类,都得吃。
“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每一天的第一节课,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课和每一节课的学习重点都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下面开始上课了,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于是小朋友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有人写作文,有人做物理实验,有人做数学题。慢慢地老师就会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和他感兴趣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法,这样因材施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5.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相关图书包括“周国平散文”、“余秋雨散文”等相关“文章”)。
推荐理由: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
既有“教育启蒙”的意义,又有“教育文艺”的形式。
他所虚构的艺术之美,以及他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批评所传播的自由主义理念,已经在这个世界的文化和思想宝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小波批评的对象有些还活得好好的。而到今天,这些话语、这些思想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我们从王小波的长盛不衰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自由主义理念的传播还任重而道远。王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说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创造出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刚刚开始识字读书的青年的心灵。
6.张民生、于漪:《教师人文读本》(上下修订本)。
推荐理由:如果说中国教师第一紧要的任务是理解和领会“别国的教育”,第二紧要的任务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第三紧要的任务是进入“教育文艺”,那么,第四紧要的任务便是承担“教育启蒙”(包括“自我启蒙”与“启蒙他者”)。相关图书包括夏中义主编:《大学人文教程 》、《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 》;《大学人文读本:人与世界》、《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
可以从“教育文艺”与“教育启蒙”的线索把这几本书找出来并推荐给老师。7.谢泳:《胡适还是鲁迅》(相关的图书包括《鲁迅全集》、《胡适全集》)。推荐理由:就思想领域而言,这“两兄弟”几乎可以撑起整个近代中国。他们的思想在当今依然可以担当“启蒙”的大任。
8.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作者相关的书包括《教育的真情与智慧》)。推荐理由:若“教育启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主题,那么,刘铁芳老师的《守望教育》、《走在教育的边缘》,张文质的《唇舌的授权》、《幻想之眼》、《保卫童年》等等便值得阅读。与之相关,肖川教育博客(http://blog.cersp.com/81650.aspx)、刘铁芳教育博客(http://blog.cersp.com/80111.aspx)、张文质教育博客(http://blog.cersp.com/34964.aspx)、许锡良教育博客(http://blog.cersp.com/57248.aspx)等教育博客是值得观看的,阅读博客文章的好处是可以与作者进行“网络对话”。
9.[美]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 推荐理由: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puith),1981年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现为美国洛杉矶市霍巴特小学的五年级教师。
当一名教师倾其所有精力、美德与创造力,他能为学生做什么?如果认识了美国的传奇教师雷夫·艾斯奎斯,或许便有了答案。
在美国的众多名师中,很难有人如雷夫·艾斯奎斯一般给人以震撼与惊叹——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给他提供捐助的人也不计其数。他的事迹轰动整个美国,而且还被拍成纪录片,他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但他仍然坚守在他的56号教室,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
第56号教室的孩子大多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全国测试成绩高居全美TOP5%,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这一切奇迹的缔造者就是——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这位心灵导师,教给学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养。
他用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终身阅读”、“亲手劳作”、“以运动为本”等课程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立刻实践,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样实用。
此外,与铁腕管理相反,他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与“小红花”奖励不同,他则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优异的教学质量,孩子个个谦逊有礼、诚实善良。这样的成就,追溯其根源则是雷夫反复强调的“道德培养的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近25年的教育实践,雷夫深信:着力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
10.[美]亨特:《心理学的故事》(相关的书包括Hock著的《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朱晨海编著的《天平上的心灵——实验心理学的故事》)。
推荐理由:莫顿·亨特(Morton Hunt),美国作家(1927~1983),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
如果要选择一本心理学的入门读本,可以把本书作为首选。它讲了大量的严肃的“心理学”的故事,又以“有情节的故事”形式呈现出来。
在过去的2500年中,人类渴望揭开广大、幽渺的思维世界的面纱。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人类拥有自由意识吗?凡此种种,都是要类希望了解的。作者所著的《心理学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们都是思想领域中的探索者苏格拉底、柏拉图、笛卡尔、皮亚杰、斯金纳„„
他们在的孤独的修行者、耽于声色犬马者、狂热的神秘主义以及理智的唯实论者,他们认为人类可以检视、理解,这一点最终指导或控制了他们的思想进程、情绪和行为结果,使他们成了另一类人——心理分析者。
本书不是注重人物的个人经历,而是通过描述使者能迅速理解心理研究的手法和正确的理论以及作为心理学主要的构成部分的心理治疗的方法和功效。
在这个心理学日益被广泛关注的时代,《心理学的故事》作为一部及时的、重要的、引人入胜的心理学著作,力图准确地解释人们心中的疑问——人类行为的真正起因到底是什么?
11.[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
推荐理由:马克斯·范梅南(Max van Manen),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教授、课程与教学研究院主任、国际质性方法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作为世界著名教育学专家、教育哲学家、课程论专家,范梅南教授是“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并担任世界第一本目前也是唯一的一本《现象学教育学》杂志的主编。同时他也是北美和欧洲六种教育与人文科学研究国际学术杂志的顾问或国际编委。
本书告诉教师什么是“教育机智”:比如“保留孩子的空间”、“对孩子的体验的理解”、“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润物细无声”、“保护那些脆弱的东西”、“将破碎的东西变成整体”,“通过语言”、“通过沉默”、“通过眼神”、“通过动作”、“通过气氛”、“通过榜样”„„。选择这本书,同时也选择了一种“教育写作”的方式。
《给教师的建议》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译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改称《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作为教师,读此一书,等于读了一本教育学与心理学合编。
苏霍姆林斯基那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我们教师来说,尤其是对正在经历新课程改革的教师来说,就像一场及时雨。书中所举的事例及解惑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每读一节都会有新的收获和体验,他那种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中最美中的瑰宝。
第四篇:孩子们最喜欢的20本书
孩子最喜欢的20本书(转载)
编辑:小亮
来源《父母》2007-09-14 1.《我真棒》系列丛书
(共20册 江苏少儿出版社 定价:6元/册)
前一段时间,扬扬非常喜欢《我真棒》系列丛书。这套绘本由20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比如针对害怕黑暗的有《恐怖心》,提倡分享的有《城市里的麻雀》,还有接纳同伴的《小狼灰灰》、关于个体和社会关系的《雪花飘下来》......我觉得小故事编排地都充满了童心童趣,绘画很漂亮。难得的是每个小故事后都有文学大家的点评做导读,给当母亲的我也有了不少思考的空间。扬扬是从2岁开始看的,每个故事都要求我读过不下5遍,还经常以小绘本中的主人公为自己命名。
妈妈:顾运梅(四川 31岁),女儿:扬扬(3岁)
2.《阿奇和茵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定价:48元)
这是妈妈给多多的新年礼物。可崭新的书没过几天居然已经坏得差不多了。但妈妈仍觉得这书买得值,因为多多真的很喜欢这本书。只要把《阿奇和茵达》往床上一放,多多就会站在床边,琢磨好久,直至午休或吃饭时。而且每天一起床,多多就要念叨着:“给小老鼠穿衣服。”或者说:“小老鼠饿了!”难得多多也会发挥他的爱心,开始惦记家人以外的其他小动物??!
妈妈:张威(福建福州 28岁),儿子:许宸瑞(小名:多多 2岁)
《阿奇和茵达》是一本可翻转的游戏书。它本身设计了很多机关,这些插件可以让小宝宝推拉、拼插、转动。本书讲述的是小老鼠茵达和她的朋友狐狸阿奇一起度过了愉快的一天。他们一起学习季节、色彩、数字,时间。比如学习混合不同的颜色,会得出什么颜色;学习根据季节和天气的变化来给茵达穿衣服。
妈妈:王玮(福建福州 26岁),女儿:阿宝(5个月)3.“噼里啪啦“丛书
(共7册 21世纪出版社 9.8元/册)
包括《我要拉巴巴》《我去刷牙》《我要洗澡》《你好》《草莓点心》《车来了》《我喜欢游泳》。作者运用生动活泼的图画表现了日常生活的活动,孩子自然而然受到有关生活常识的教育。它的图片特别有趣,每页有可翻动的小图,我宝宝是爱不释手。
妈妈:杨鸣宇(湖南长沙 31岁),女儿:左赛扬(1岁7个月)4.《小淘气》 这是一本关于友爱、关于自然、关于成长的书。主要内容是一个小男孩与一只小浣熊之间的故事.他们朝夕相处,一起成长。在他们的生活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作者在书中用大段的篇幅描写大自然,湖泊与山崖、溪流与草地,还有其中无数可爱快乐成长的小动物,自然、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和谐又美好。《小淘气》是一本让人非常愉快让人心灵美好的小书,它让人懂得什么是自然,什么是美,什么是爱。只有心中有爱,才能接近幸福的本质.妈妈:彭淑玲(江苏 32岁),女儿:刘兮(5岁)5.《小马和小熊》
系列故事书(21世纪出版社 定价:64元)
这是从德国引进的,一共4册,包括:《小马小熊和暴风雪》、《小马小熊和苹果树》《小马小熊和鹦鹉》小马小熊和启明星》。围绕着友谊、爱、寻找、互相帮助等富有深意的主题,讲述的是小马和小熊这一对好朋友之间发生的故事。在形式上也非常特别,采取的是文字和图画混排的模式,主角和一些日常见的物品如:牛、小桥、树、苹果、星星等都是用图画来替代的。这套书刚买回来时,我孩子才刚满1岁,没想到只给他讲过一两遍,他就可以跟着我念出一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特别是那些图画代替的字。我为书中谈到的”爱“这个主题深深打动,小熊花了很多时间去寻找理想的爱,最后才明白真正的爱是分享而不是独占。而我家宝宝爱的是这本书上许多美丽的画面,星光闪闪的夜空、无比瑰丽的烟花、小熊爬树奔跑等的场景。这套书故事寓意深刻、图画精美生动,是非常好的亲子读物。
妈妈:袁芳(北京 29岁),儿子:牛牛(1岁9个月)6.“宝宝启蒙丛书”之《宝宝唐诗》(全套12册 教育科学出版社 48元/套)
这本书是一两岁孩子撕不破的那种,里面的唐诗都配有相应的图片,孩子看到图画就知道是那首诗,就会用小手指着一行行的字摇头晃脑地背起来。每天晚上睡觉前孩子都要求看。问孩子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她说:“好漂亮啊!拿到幼儿园去和小朋友一起看。”
妈妈:薛洁(深圳 32岁),女儿:李乐言(2岁9个月)
7.“小酷和小玛认知绘本”
(共3册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定价:21元/套)
这是一套适合较小年龄宝宝(0~4岁)的认知书,包括:《我的颜色是什么》《这是什么形状》《我的身体,这是什么》。通过讲述熊宝宝小酷和小玛日常生活中的故事,教会小朋友认识自己的身体、事物的颜色和形状,故事的情节简单、图画颜色鲜艳、构图简洁、文字清晰,也可以作为较大宝宝的识字课本。
妈妈:邴晓琳(河北石家庄 26岁),宝宝:王晓桐(2岁)8.《365婴儿睡前故事――0~3岁名家精绘本》(共2册 吉林美术出版社 定价:19.9元)在女儿1岁时,我在书店为她选了这套书。每次一起读书时,她总能配合着故事情节做出反应,比如讲到小猪踢皮球,她就努力用脚踢;讲到大老虎,她就说:“啊呜!”我们全家都认为这是自有了宝宝以来,我们选得最成功的一套儿童书。我觉得女儿之所以会喜欢是因为这套书的画面和色彩很好看,加上情节比较简单,容易理解。
妈妈:郑玮(河南省开封 31岁),女儿:宋?t辰(1岁9个月)9.《婴儿知识童话》
(共2册 吉林美术出版社 定价:16.9元)
恬恬出门都带着它。首先它是一套很适合婴儿看的书,简单的,大大的文字,同样简单但是很漂亮可爱的插画。其次,我1岁4个月大的宝宝跟着它学了很多词语与小动作了哦,每次我念到”哟“"哇”,我的宝宝都会乐得呵呵大笑,每次我念到“大鳄鱼的尾巴摆来摆去”她就把自己的小胖手摆来摆去,每次我念到“鸡妈妈已经下了5个鸡蛋了”她就开始数“1、2、3、4、5”宝宝一天要求姥姥念好几遍,出门她就要求带这本书,一看见这本书她就嚷嚷“啊呜!啊呜!”“啊呜”是谁?想知道的妈妈和宝宝自己去看看吧。对了,这套书适合0~5岁的宝宝。
妈妈:盘静(北京 26岁),女儿:恬恬(1岁半)
10.“聪明豆绘本系列”之《女巫扫帚排排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定价:11.9元/册)
自从听我讲过这个故事后,我4岁的女儿就喜欢上了这本书,她说这是她最喜欢的一本书,这也是我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家里来了小客人,她还非常乐意讲给别人听。有机会,我想把这个系列给她补齐,我想她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妈妈:王菁(安徽合肥 33岁),女儿:倩倩(4岁)11.“聪明豆绘本系列”之《咕噜牛》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定价:11.9元/册)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咕噜牛》。因为书里面的小老鼠很聪明。别的大动物想吃掉它,它每次都能保护自己,而且每次想的办法都不一样。”(马川祺小朋友自述)
妈妈:杨晖(安徽合肥 35岁),儿子:马川祺(5岁)12.《小熊维尼伴我学系列》
(共4册 童趣出版有限公司 定价:68元/套)
儿子现在17个月。晚上下班一进家门,小家伙会叫我一声“妈妈”,然后便拉住我的手让我坐在沙发上,自己转身到小房间里去拿一本《小熊维尼伴我学系列》让我给他翻讲。此套书是双语版的。儿子对书中的数字、字母还没什么概念,但他喜欢看书中的卡通图案,我也会不时地告诉他一些东西和一些语句,同时让他指指这是什么动物,找找动物的眼睛、鼻子、耳朵在哪里。我会把书和玩具放在一起,让他能看得到、够得着,随时翻看。
妈妈:郑玮(浙江杭州 32岁)宝宝:王浚泽(17个月)13.《翻翻时钟书――我的一天》(福建美术出版社 定价:15元)
我是在女儿1岁2个月时发现这本书的。买回来后,我们一起阅读,那时她已经认识了许多东西,比如表,但是还不会看时间。有了这本书,教她认时间就有趣多了。现在看见书中的的大公鸡,她就会学“咯咯咯”,问她表指向几点,她也能照书拨转表针。拨对后,她就会自己鼓掌以示鼓励。
妈妈:李媛媛(北京 31岁),女儿:曾多一诺(1岁4个月)14.《宝宝读一读》
(共5册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6.5元/册)
这是为0~3岁宝宝设计的图书。每本书中有三个小童话故事,每个故事10句话左右,每句话都配有活泼鲜艳的图。最大的特点是有知识性且通俗易懂,故事精短美好,图片印刷质量上乘,能引发孩子阅读兴趣,非常适合3岁之内的孩子。乐乐特别喜欢看,自从给她买来以后,早上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是:“念棒棒糖!”每次给她念,她都听得非常投入,而且情不自禁地表演。比如她最喜欢其中的一个小故事《棒棒糖》,一念到“哎呀,棒棒糖掉到地上了。”她就立刻说:“拣。”随后伸手摸摸书上的糖,再放到嘴里舔一舔,巴咋几下小嘴儿说:“甜。”样子可爱极了!乐乐自己的推荐是:“念念,喜欢!”
妈妈:李莉(山东淄博 35岁),女儿:杨佳宜(小名乐乐 1岁半)15.《猜猜我有多爱你》
(作者:山姆?麦克布雷尼 Sam McBratney ;绘画: 安妮塔?婕朗 Anita Jeram 少年儿童出版社 定价:29.8元)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将作者及绘者的名字写出来,就是因为它真的是一本太经典的好书。字少,字大,画多,画美;温馨地描述“父母儿女之间的爱”,教会孩子表达“爱”。我认为很适合初识字的孩子看。儿子看完说:“我想养只小兔子。”
妈妈:宋岚(上海 30岁),儿子:QQ(6岁)
16.《逃家小兔》
(少年儿童出版社 定价:21.8元)
这是个很简单的故事――淘气的小兔从来不曾真的想要离家出走,妈妈一次又一次地追寻他,他只是想再多感受一点妈妈的爱。女儿澄澄却对它爱不释手。一连几个晚上都靠在被窝里,要我搂着讲给她听。讲完了澄澄常会笑盈盈地望着我:“我要跑走啦!”我也总是故做紧张地一把抱住她:“如果你跑走了,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这时候的澄澄是最开心的,笑容灿若星辰。其实所有的孩子都像逃家小兔一样,喜欢与父母来一场爱的捉迷藏。当澄澄一遍又一遍地阅读《逃家小兔》,心里的甜蜜大概不会比小兔少吧。这或许就是澄澄钟爱《逃家小兔》的原因。澄澄对此书的评语:“我喜欢小兔变成小鱼、变成空中飞人,兔妈妈去追。”
妈妈:陈艳(上海 30岁),女儿:詹澄忆(2岁8个月)17.《我的动物书》
(共4册 中国电影出版社 定价:36/套)
本书是小开本,宝宝拿在手上比较容易翻阅。书里出现的动物都是属于比较常见的,但是看得出来动物的安排是有规律的,通常是将两种相近的动物放在左右各一边,这样在认识动物的同时,还可以区分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是这套丛书的最大优点。小孩子本来就比较喜欢动物,所以让明明喜欢上这本书并不难。我有意识的让他仔细观察两个动物的不同之处,并大声地说出来,我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通常,明明能在启发式的提问下,会再仔细观察回答出来。这里是两句明明自己的读书“心得”:(图片情景:小鸭子)“小鸭子游泳的时候说嘎嘎嘎,明明游泳的时候说„明明明‟!”(图片情景:企鹅)“企鹅象黑磨饵,白磨饵!” 妈妈:何嘉莹(上海 34岁),儿子:刘骏明(3岁2个月)
18.《小艾洗澡记》
(少年儿童出版社 定价:22元)
这是本瞳瞳百看不厌的书,她非常地宝贝,连最好的朋友都舍不得出借。故事生动有趣,想象丰富,画面简洁流畅。瞳瞳说:“我喜欢里面有好多的笑话,第一个是漂亮衣服淋水啦,第二个是所罗门先生太滑稽了……”她非常喜欢最后那几段对话,每次她都边看边念边哈哈大笑。“漂亮衣服淋水“的画面,前后对比强烈;还有最后那个水中的威尼斯舞厅,画面确实令人震撼。我想孩子肯定很想尝试像小艾那样洗澡,虽然闯下大祸,但这是她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故事正好满足了她的想象,所以她会如此地着迷。
妈妈:徐俭美(上海 36岁),女儿:茅瑞晨(6岁)19.《动物知识翻翻书》
(晨光出版社 10元/册)
是一套手绘本,包括《动物的家》《在海滩上》《奇特的鸟》等11册,每本围绕一个主题,详细讲述了动物的生活方式和习性,是对动物感兴趣的小朋友的“提高班”。它的最大特点,也是我的孩子最喜欢的一点,就是每一页都有粘贴上去的立体折页,把某一个物种的两种状态在一页上演示出来。我的孩子最喜欢跟这些折页“藏猫猫”了,翻过来掉过去地研究,然后让你给她解释小兔子怎么喝到瓶子里的水、躲在岩石后面的是什么鱼……这本书配了不少文字,可以成为你的“讲义”,边学习边讲解,自己也明白一些事情。不过它不太适合1岁半以下的宝宝,他们肯定会让书页目全非的。
爸爸:郝军(北京 43岁),女儿:郝文心(1岁9个月)20.《小小孩》
(共10册 吉林美术出版社 定价:19元)
这是我和儿子都很喜欢的书。它适合0岁孩子阅读。它让孩子认识不同的物品。比如水果、植物、车辆、色彩等,共分十类。每次把书拿出来让儿子看时,他都兴奋不已,手舞足蹈,哼哼呀呀好像在说话。而且书的质量也比较好,色彩鲜艳,图片清晰,不容易撕破,所以我很想把这本书推荐给那些刚刚做妈妈的朋友。
妈妈:刘爱华(辽宁沈阳 29岁),儿子:宋吉皓羽(7个月)
第五篇:适合教师阅读的十本书:2010年修订版
适合教师阅读的十本书
刘良华
1.熊明安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相关的图书包括《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
推荐理由:从中国的本土历史中寻找教育变革的灵感和智慧。
2.薛涌:《美国人是如何培养精英的》(包括作者相关的书,如《精英的阶梯》)
推荐理由:可以把“别国的教育与别国的教师”作为一个类型,与之相关的推荐书目是:《素质教育在美国》、《我在美国教高中》(珊伊著)等等。
对中国教师来说,最紧迫的任务是了解“别国的教育”,而不是简单地排外。没必要因害怕“全盘西化”而排斥“别国的教育”。
3.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 》。
推荐理由:《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其实并不是一本书,而是杜威几本书的合并。这几本书并不是杜威最有理论地位的书(一般认为杜威最有理论含量的书是《民主主义与教育》),但这几本书讨论的都是当时美国社会变化与教育变革的大是大非问
题。从社会转型的状态来看,中国当今的社会状态与美国当时的状态类似,中国当今的教育状态与美国当时的教育状态也比较类似,这使杜威的系列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编为一本《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特别适合现时代的教师阅读。
4.《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书中提出培养学生“创造性”,鼓励学生“自学”、“终身教育”等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永恒主题。相关材料可参考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日]黑柳彻子著:《窗边的小豆豆》。
推荐理由:对学者来说,可以直接经由学术著作和调查报告来研究“别国的教育”和“自己的文化”,但是,对大众而言,需要借助于“文艺”的道路。在教育领域,较少有“教育文艺”,但也不是没有,比如卢梭的《爱弥尔》、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爱弥尔》乃世界公认名著,但节奏太慢,教训口气太重,所以,我们推荐《窗边的小豆豆》。若论“教育文艺”,自然包括教育小说和教育电影。后者如《春风化雨》(电影)、《音乐之声》(电影)、《大国崛起》(电视片),等等。除“教育小说”之外,尚有一部比较奇特的“动物小说”值得阅读,那就是姜戎的《狼图腾》。它可能让某些读者热血沸腾,感受到生命本原的激情与力量。而这种品质,恰恰是某些教师所严重匮乏的。
6.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相关图书包括“周国平散文”、“余秋雨散文”等相关“文章”)。
推荐理由:依然看重的是“教育文艺”与“教育启蒙”的意义。
7.张民生、于漪:《教师人文读本》(上下修订本)。
推荐理由:如果说中国教师第一紧要的任务是理解和领会“别国的教育”,第二紧要的任务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第三紧要的任务是进入“教育文艺”,那么,第四紧要的任务便是承担“教育启蒙”(包括“自我启蒙”与“启蒙他者”)。相关图书包括夏中义主编:《大学人文教程》、《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大学人文读本:人与世界》、《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可以从“教育文艺”与“教育启蒙”的线索把这几本书找出来并推荐给老师。
8.邵建著:《胡适与鲁迅》(相关的图书包括谢泳编:《胡适还是鲁迅》)。
推荐理由:就思想领域而言,这两人几乎可以撑起整个近代
中国。他们的思想在当今依然可以担当“启蒙”的大任。
9.[美]亨特著:《心理学的故事》
10.Hock著的《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