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适合研究生阅读的十本书
“适合研究生阅读的十本书:教育学专业”:1[1]
刘良华·推荐
1.《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熊明安等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或《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熊明安等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推荐理由:中国近现代教育界发起了盛大而诚实的教育改革。若想理解教育,最好看看中国近现代教育人做了哪些教育改革或教育实验,从他人的教育改革、实验研究中汲取教育学的灵感。
2.《外国教育实验史》(杨汉麟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或吴式颖、任钟印主编的《外国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推荐理由:教育学的智慧来自对古人智慧的仰望和敬畏而并不来自所谓的“创新”。《外国教育实验史》可以让研究生了解西方教育界做了哪些教育实验,《外国教育思想通史》可以让研究生了解西方教育理论界有那些流派。如果既了解中国过去的教育改革,又了解西方过去的教育改革,就可以找到“入门”的感觉。
3.《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或《新编中国哲学史》,冯达文等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推荐理由:研究生既需要从中外教育改革史中汲取教育改革的灵感,也需要从中外哲学史中获得有关“人性论”、“存在论”、“知识论”的赞助。4.《西方哲学史》(罗素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或张志伟主编的《西方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推荐理由:看看西方人是怎样解释人性、人生和知识的。
5.《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杜威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推荐理由:对杜威教育思想有了完整的阅读理解,就抢占了教育学的制高点。6.《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Hock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推荐理由:本书让研究生既了解有关心理学的知识,又理解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的方法以及实验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规范。
7.《老子》(或《庄子》、《论语》、《孟子》)推荐理由:中国哲学的源头。8.《理想国》(柏拉图著,商务印书馆1986版)推荐理由:西方哲学的源头。
9.《佛学入门》(圣严法师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或阅读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推荐理由:“自然教育学”、“道法自然”的范本。
10.《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著,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或阅读周国平散文、余秋雨散文、贾平凹散文、龙应台散文)
推荐理由:让研究生体验词语的敏感、思想的灵性。
1[1] 这里推荐的“十本书”也同样适合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学专业的本科生阅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或中小学教师的阅读差异主要是阅读理解的深度的不同而不是阅读材料的不同。
第二篇:适合教师阅读的十本书
适合教师阅读的十本书
1.薛涌:《美国人是如何培养精英的》(包括作者相关的书,如《精英的阶梯》)
推荐理由:薛涌,旅美学者,被称为“中国民间意见领袖”,1983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
本书所讨论的主要是贫富分化背后的文化动力。美国对高等教育的最大贡献是服务社会的理念。富裕家庭的子弟,要通过参与基层社会来完成自己的精英教育。从“二战”以来,几乎每二十年,美国的高等教育就对精英子弟提出新的挑战,逼着他们不断地适应,无法故步自封。美国精英家庭的孩子,不少十三四岁就开始到贫穷的发展中国家锻炼,成为全球社会的一个积极参与者。
可以把“别国的教育与别国的教师”作为一个类型,与之相关的推荐书目是:《素质教育在美国》、《我在美国教高中》(珊伊著)等等。
对中国教师来说,最紧迫的任务是了解“别国的教育”,而不是简单地排外。没必要因害怕“全盘西化”而排斥“别国的教育”。
2.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 》。
推荐理由: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了解教育学的简单办法是“吃掉”、“消化”教育学领域的几个著名人物。这个领域著名人物当然首推杜威。杜威的《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其实并不是一本书,而是杜威几本书的合并。这几本书并不是杜威最有理论地位的书(一般认为杜威最有理论含量的书是《民主主义与教育》),但这几本书讨论的都是当时美国社会变化与教育变革的大是大非问题。从社会转型的状态来看,中国当今的社会状态与美国当时的状态类似,中国当今的教育状态与美国当时的教育状态也比较类似,这使杜威的系列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编为一本《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特别适合现时代的教师阅读。
3.李泽厚:《论语今读》(相关的图书包括《道德经》,二者虽然在很多观点上有冲突和张力,但可以正因其相反,乃可以相成)。
推荐理由:李泽厚,著名哲学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
如果说第一紧要的任务是为了理解“别国的教育”,第二紧要的任务则是了解“自己的文化”,尤其需要从老子、孔子、孟子等人开始。
作为对于儒家原典思想的现代阐释,《论语今读》表达了李泽厚和孔子的对话。一方面,李泽厚让孔子复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向人们言说;另一方面,他又凭其独特的方式针对孔子的问题给予回答。对于本书的读者来说,值得思考的不仅是孔子自身的思想,而且是李泽厚所阐释的孔子的思想。
李泽厚认为,《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谚语、活动中了。它已成为规范整个社会活动和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指南,并且“百姓日用而不知”,由文化而心理,不仅极大地支配和影响了人们的思想、理解答认识,而且也作用于人们的情感、想象和信仰,是有关中国文化的某种“心魂”所在。孔子和《论语》所代表的儒学,在塑建、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
因为重要,李泽厚重新译注了《论语》,并围绕今日如何读《论语》这个中心,写下了自己的评论、札记和解说,统称为“记”。它们长短不一,品类不齐;或讲本文,或谈哲学;或发议论,或表牢骚;或就事论理,或借题发挥;并无定规,不一而足。
4.[日]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
推荐理由:黑柳彻子,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代表大使。她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后,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截至2001年,日文版累计销量达938万册,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
对学者来说,可以直接经由学术著作和调查报告来研究“别国的教育”和“自己的文化”,但是,对于大众而言,需要借助于“文艺”的道路。在教育领域,较少有“教育文艺”,但也不是没有,比如卢梭的《爱弥尔》、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爱弥尔》乃世界公认名著,但节奏太慢,教训口气太重,所以,我们推荐《窗边的小豆豆》。
若论“教育文艺”,自然包括教育小说和教育电影。后者如《春风化雨》(电影)、《音乐之声》(电影)、《大国崛起》(电视片),等等。
除“教育小说”之外,尚有一部比较奇特的“动物小说”值得阅读,那就是姜戎的《狼图腾 》。它可能让某些读者热血沸腾,感受到生命本原的激情与力量。而这种品质,恰恰是某些教师所严重匮乏的。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被退学了,一个全新的学校“巴学园”接收了他,“巴学园”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
“巴学园”有着让人一眼看上去就与众不同的校门,它是由两株矮树组成的,树上还长着绿油油的叶子,用小豆豆的话就是“从地上长出来的校门呀”。“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教室,它们是一个个废弃不用的电车车厢,是小豆豆的电车教室。
“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校长就微微笑着听小豆豆不停地说了四个小时的话,这期间校长只是微微笑着问几句:“后来呢?”或者说:“原来是这样的啊!”没有一丝不耐烦,没有一丝厌倦。
“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午餐,每到午餐开始的时候,校长就会问:“大家都带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来了吗?”“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原来是校长不想让小朋友们偏食,所以蔬菜、肉类、鱼类,都得吃。
“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每一天的第一节课,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课和每一节课的学习重点都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下面开始上课了,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于是小朋友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有人写作文,有人做物理实验,有人做数学题。慢慢地老师就会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和他感兴趣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法,这样因材施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5.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相关图书包括“周国平散文”、“余秋雨散文”等相关“文章”)。
推荐理由: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
既有“教育启蒙”的意义,又有“教育文艺”的形式。
他所虚构的艺术之美,以及他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批评所传播的自由主义理念,已经在这个世界的文化和思想宝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小波批评的对象有些还活得好好的。而到今天,这些话语、这些思想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我们从王小波的长盛不衰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自由主义理念的传播还任重而道远。王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说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创造出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刚刚开始识字读书的青年的心灵。
6.张民生、于漪:《教师人文读本》(上下修订本)。
推荐理由:如果说中国教师第一紧要的任务是理解和领会“别国的教育”,第二紧要的任务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第三紧要的任务是进入“教育文艺”,那么,第四紧要的任务便是承担“教育启蒙”(包括“自我启蒙”与“启蒙他者”)。相关图书包括夏中义主编:《大学人文教程 》、《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 》;《大学人文读本:人与世界》、《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
可以从“教育文艺”与“教育启蒙”的线索把这几本书找出来并推荐给老师。7.谢泳:《胡适还是鲁迅》(相关的图书包括《鲁迅全集》、《胡适全集》)。推荐理由:就思想领域而言,这“两兄弟”几乎可以撑起整个近代中国。他们的思想在当今依然可以担当“启蒙”的大任。
8.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作者相关的书包括《教育的真情与智慧》)。推荐理由:若“教育启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主题,那么,刘铁芳老师的《守望教育》、《走在教育的边缘》,张文质的《唇舌的授权》、《幻想之眼》、《保卫童年》等等便值得阅读。与之相关,肖川教育博客(http://blog.cersp.com/81650.aspx)、刘铁芳教育博客(http://blog.cersp.com/80111.aspx)、张文质教育博客(http://blog.cersp.com/34964.aspx)、许锡良教育博客(http://blog.cersp.com/57248.aspx)等教育博客是值得观看的,阅读博客文章的好处是可以与作者进行“网络对话”。
9.[美]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 推荐理由: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puith),1981年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现为美国洛杉矶市霍巴特小学的五年级教师。
当一名教师倾其所有精力、美德与创造力,他能为学生做什么?如果认识了美国的传奇教师雷夫·艾斯奎斯,或许便有了答案。
在美国的众多名师中,很难有人如雷夫·艾斯奎斯一般给人以震撼与惊叹——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给他提供捐助的人也不计其数。他的事迹轰动整个美国,而且还被拍成纪录片,他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但他仍然坚守在他的56号教室,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
第56号教室的孩子大多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全国测试成绩高居全美TOP5%,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这一切奇迹的缔造者就是——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这位心灵导师,教给学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养。
他用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终身阅读”、“亲手劳作”、“以运动为本”等课程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立刻实践,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样实用。
此外,与铁腕管理相反,他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与“小红花”奖励不同,他则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优异的教学质量,孩子个个谦逊有礼、诚实善良。这样的成就,追溯其根源则是雷夫反复强调的“道德培养的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近25年的教育实践,雷夫深信:着力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
10.[美]亨特:《心理学的故事》(相关的书包括Hock著的《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朱晨海编著的《天平上的心灵——实验心理学的故事》)。
推荐理由:莫顿·亨特(Morton Hunt),美国作家(1927~1983),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
如果要选择一本心理学的入门读本,可以把本书作为首选。它讲了大量的严肃的“心理学”的故事,又以“有情节的故事”形式呈现出来。
在过去的2500年中,人类渴望揭开广大、幽渺的思维世界的面纱。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人类拥有自由意识吗?凡此种种,都是要类希望了解的。作者所著的《心理学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们都是思想领域中的探索者苏格拉底、柏拉图、笛卡尔、皮亚杰、斯金纳„„
他们在的孤独的修行者、耽于声色犬马者、狂热的神秘主义以及理智的唯实论者,他们认为人类可以检视、理解,这一点最终指导或控制了他们的思想进程、情绪和行为结果,使他们成了另一类人——心理分析者。
本书不是注重人物的个人经历,而是通过描述使者能迅速理解心理研究的手法和正确的理论以及作为心理学主要的构成部分的心理治疗的方法和功效。
在这个心理学日益被广泛关注的时代,《心理学的故事》作为一部及时的、重要的、引人入胜的心理学著作,力图准确地解释人们心中的疑问——人类行为的真正起因到底是什么?
11.[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学智慧的意蕴》
推荐理由:马克斯·范梅南(Max van Manen),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教授、课程与教学研究院主任、国际质性方法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作为世界著名教育学专家、教育哲学家、课程论专家,范梅南教授是“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并担任世界第一本目前也是唯一的一本《现象学教育学》杂志的主编。同时他也是北美和欧洲六种教育与人文科学研究国际学术杂志的顾问或国际编委。
本书告诉教师什么是“教育机智”:比如“保留孩子的空间”、“对孩子的体验的理解”、“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润物细无声”、“保护那些脆弱的东西”、“将破碎的东西变成整体”,“通过语言”、“通过沉默”、“通过眼神”、“通过动作”、“通过气氛”、“通过榜样”„„。选择这本书,同时也选择了一种“教育写作”的方式。
《给教师的建议》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译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改称《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作为教师,读此一书,等于读了一本教育学与心理学合编。
苏霍姆林斯基那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我们教师来说,尤其是对正在经历新课程改革的教师来说,就像一场及时雨。书中所举的事例及解惑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每读一节都会有新的收获和体验,他那种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中最美中的瑰宝。
第三篇:适合教师阅读的十本书:2010年修订版
适合教师阅读的十本书
刘良华
1.熊明安主编:《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相关的图书包括《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
推荐理由:从中国的本土历史中寻找教育变革的灵感和智慧。
2.薛涌:《美国人是如何培养精英的》(包括作者相关的书,如《精英的阶梯》)
推荐理由:可以把“别国的教育与别国的教师”作为一个类型,与之相关的推荐书目是:《素质教育在美国》、《我在美国教高中》(珊伊著)等等。
对中国教师来说,最紧迫的任务是了解“别国的教育”,而不是简单地排外。没必要因害怕“全盘西化”而排斥“别国的教育”。
3.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 》。
推荐理由:《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其实并不是一本书,而是杜威几本书的合并。这几本书并不是杜威最有理论地位的书(一般认为杜威最有理论含量的书是《民主主义与教育》),但这几本书讨论的都是当时美国社会变化与教育变革的大是大非问
题。从社会转型的状态来看,中国当今的社会状态与美国当时的状态类似,中国当今的教育状态与美国当时的教育状态也比较类似,这使杜威的系列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编为一本《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特别适合现时代的教师阅读。
4.《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书中提出培养学生“创造性”,鼓励学生“自学”、“终身教育”等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永恒主题。相关材料可参考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日]黑柳彻子著:《窗边的小豆豆》。
推荐理由:对学者来说,可以直接经由学术著作和调查报告来研究“别国的教育”和“自己的文化”,但是,对大众而言,需要借助于“文艺”的道路。在教育领域,较少有“教育文艺”,但也不是没有,比如卢梭的《爱弥尔》、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爱弥尔》乃世界公认名著,但节奏太慢,教训口气太重,所以,我们推荐《窗边的小豆豆》。若论“教育文艺”,自然包括教育小说和教育电影。后者如《春风化雨》(电影)、《音乐之声》(电影)、《大国崛起》(电视片),等等。除“教育小说”之外,尚有一部比较奇特的“动物小说”值得阅读,那就是姜戎的《狼图腾》。它可能让某些读者热血沸腾,感受到生命本原的激情与力量。而这种品质,恰恰是某些教师所严重匮乏的。
6.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相关图书包括“周国平散文”、“余秋雨散文”等相关“文章”)。
推荐理由:依然看重的是“教育文艺”与“教育启蒙”的意义。
7.张民生、于漪:《教师人文读本》(上下修订本)。
推荐理由:如果说中国教师第一紧要的任务是理解和领会“别国的教育”,第二紧要的任务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第三紧要的任务是进入“教育文艺”,那么,第四紧要的任务便是承担“教育启蒙”(包括“自我启蒙”与“启蒙他者”)。相关图书包括夏中义主编:《大学人文教程》、《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大学人文读本:人与世界》、《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可以从“教育文艺”与“教育启蒙”的线索把这几本书找出来并推荐给老师。
8.邵建著:《胡适与鲁迅》(相关的图书包括谢泳编:《胡适还是鲁迅》)。
推荐理由:就思想领域而言,这两人几乎可以撑起整个近代
中国。他们的思想在当今依然可以担当“启蒙”的大任。
9.[美]亨特著:《心理学的故事》
10.Hock著的《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第四篇:教师必读的书 适合教师阅读的十本书
适合教师阅读的十本书
1.薛涌:《美国人是如何培养精英的》
(包括作者相关的书,如《精英的阶梯》。
推荐理由:可以把“别国的教育与别国的教师”作为一个类型,与之相关的推荐书目是:《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唯一的遗憾是“旧”了一点)、《我在美国教高中》(珊伊著)等等。
对中国教师来说,最紧迫的任务是了解“别国的教育”,而不是简单地排外。如果有人在当今这样的时代竟然因害怕“全盘西化”而排斥“别国的教育”,那是可耻的。
2.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 》
推荐理由:《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其实并不是一本书,而是杜威几本书的合并。这几本书并不是杜威最有理论地位的书(一般认为杜威最有理论含量的书是《民主主义与教育》),但这几本书讨论的都是当时美国社会变化与教育变革的大是大非问题。从社会转型的状态来看,中国当今的社会状态与美国当时的状态类似,中国当今的教育状态与美国当时的教育状态也比较类似,这使杜威的系列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编为一本《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特别适合现时代的教师阅读。
3.李泽厚著:《论语今读》
推荐理由:如果说第一紧的任务是为了理解“别国的教育”,第二紧要的任务是了解“自己的文化”,包括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化。不见得古典的都是好的,但是经典图书经历了时间的淘洗和选择,纵使不少后人对它提出批评,但它既然够格成为经典,自有它构成经典的力量。
既理解“别国的教育”,又立足于“自己的文化”,这是比较开明的“文艺复兴”道路。
4.[日]黑柳彻子著:《窗边的小豆豆》
推荐理由:对学者来说,可以直接经由学术著作和调查报告来研究“别国的教育”和“自己的文化”,但是,对大众而言,需要借助于“文艺”的道路。除“教育小说”之外,尚有一部比较奇特的“动物小说”值得阅读,那就是姜戎的《狼图腾 》。它可能让某些读者热血沸腾,感受到生命本原的激情与力量。而这种品质,恰恰是某些教师所严重匮乏的。
5.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推荐理由:依然看重的是“教育文艺”与“教育启蒙”的意义。
6.张民生、于漪:《教师人文读本》
推荐理由:如果说中国教师第一紧要的任务是理解和领会“别国的教育”,第二紧要的任务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第三紧要的任务是进入“教育文艺”,那么,第四紧要的任务便是承担“教育启蒙”(包括“自我启蒙”与“启蒙他者”)。相关图书包括夏中义主编:《大学人文教程 》、《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 》;《大学人文读本:人与世界》、《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
7.谢泳编:《胡适还是鲁迅》
推荐理由:就思想领域而言,这“两兄弟”几可以撑起整个近代中国。他们的思想在当今依然可以担当“启蒙”的大任。
8.张文质著:《唇舌的授权》
推荐理由:张文质老师的书几乎都可以视为“教育文艺”作品。好的“教育文艺”总是悄悄地不显山不显水地把“教育道理”隐含在作品中。按照这个标准,张文质老师的书堪称优秀的“教育文艺”作品。
9.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我们所憧憬的“教育启蒙”是指“对教育现实问题表达关注,并对真实问题
勇敢地做出批判性思考,让中国教育更自由、更平等、更民主、更人性”。在这条道路上,肖川老师的作品是闪闪发光的灯塔(尽管也还只是一座微小的灯塔)。若“教育启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主题,那么,肖川教育博客、刘铁芳教育博客、许锡良教育博客三者便值得每日观看。三者之间,刘铁芳老师的《守望教育》、《走在教育的边缘》等是值得阅读的;而许锡良老师的《教育观察》(我个人自做主张的命名,尚未出版,文章尚在他的博客中)会令老师们眼前豁然一亮,或许会在阅读许锡良老师的文章当下便发誓不再过“旧式的生活”。
10.[美]亨特著:《心理学的故事》
推荐理由:因为它关于“心理学”,又以“故事”形式呈现
第五篇:十本书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籍
十本书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籍
[ 录入者:本站中文编辑 | 时间:2009-09-17 09:30:25 | 浏览:619次 | 来源: | 作者: ]
1.薛涌:《美国人是如何培养精英的》(包括作者相关的书,如《精英的阶梯》。
推荐理由:可以把“别国的教育与别国的教师”作为一个类型,与之相关的推荐书目是:《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唯一的遗憾是“旧”了一点)、《我在美国教高中》(珊伊著)等等。对中国教师来说,最紧迫的任务是了解“别国的教育”,而不是简单地排外。如果有人在当今这样的时代竟然因害怕“全盘西化”而排斥“别国的教育”,那是可耻的。
2.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 》
推荐理由:《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其实并不是一本书,而是杜威几本书的合并。这几本书并不是杜威最有理论地位的书(一般认为杜威最有理论含量的书是《民主主义与教育》),但这几本书讨论的都是当时美国社会变化与教育变革的大是大非问题。从社会转型的状态来看,中国当今的社会状态与美国当时的状态类似,中国当今的教育状态与美国当时的教育状态也比较类似,这使杜威的系列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编为一本《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特别适合现时代的教师阅读。
3.李泽厚著:《论语今读》(相关的图书包括《道德经》,二者虽然在很多观点上有冲突和张力,但可以正因其相反,乃可以相成)。
推荐理由:如果说第一紧的任务是为了理解“别国的教育”,第二紧要的任务是了解“自己的文化”,包括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化。不见得古典的都是好的,但是经典图书经历了时间的淘洗和选择,纵使不少后人对它提出批评,但它既然够格成为经典,自有它构成经典的力量。既理解“别国的教育”,又立足于“自己的文化”,这是比较开明的“文艺复兴”道路。
4.[日]黑柳彻子著:《窗边的小豆豆》
推荐理由:对学者来说,可以直接经由学术著作和调查报告来研究“别国的教育”和“自己的文化”,但是,对大众而言,需要借助于“文艺”的道路。
在教育领域,较少有“教育文艺”,但也不是没有,比如卢梭的《爱弥尔》、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爱弥尔》乃世界公认名著,但节奏太慢,教训口气太重,所以,我们推荐《窗边的小豆豆》。
若论“教育文艺”,自然包括教育小说和教育电影。后者如《春风化雨》(电影)、《音乐之声》(电影)、《大国崛起》(电视片),等等。
除“教育小说”之外,尚有一部比较奇特的“动物小说”值得阅读,那就是姜戎的《狼图腾 》。它可能让某些读者热血沸腾,感受到生命本原的激情与力量。而这种品质,恰恰是某些教师所严重匮乏的。
5.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相关图书包括“周国平散文”、“余秋雨散文”等相关“文章”)。推荐理由:依然看重的是“教育文艺”与“教育启蒙”的意义。
6.张民生、于漪:《教师人文读本》(上下修订本)
推荐理由:如果说中国教师第一紧要的任务是理解和领会“别国的教育”,第二紧要的任务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第三紧要的任务是进入“教育文艺”,那么,第四紧要的任务便是
承担“教育启蒙”(包括“自我启蒙”与“启蒙他者”)。相关图书包括夏中义主编:《大学人文教程 》、《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 》;《大学人文读本:人与世界》、《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
可以从“教育文艺”与“教育启蒙”的线索把这几本书找出来并推荐给老师。
7.谢泳编:《胡适还是鲁迅》(相关的图书包括《鲁迅全集》、《胡适全集》)。
推荐理由:就思想领域而言,这“两兄弟”几可以撑起整个近代中国。他们的思想在当今依然可以担当“启蒙”的大任。
8.张文质著:《唇舌的授权》(以及作者相关的《幻想之眼》、《保卫童年》等等)。
推荐理由:张文质老师的书几乎都可以视为“教育文艺”作品。好的“教育文艺”总是悄悄地不显山不显水地把“教育道理”隐含在作品中。按照这个标准,张文质老师的书堪称优秀的“教育文艺”作品。
9.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作者相关的书包括《教育的真情与智慧》)。
我们所憧憬的“教育启蒙”是指“对教育现实问题表达关注,并对真实问题勇敢地做出批判性思考,让中国教育更自由、更平等、更民主、更人性”。在这条道路上,肖川老师的作品是闪闪发光的灯塔(尽管也还只是一座微小的灯塔)。
若“教育启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主题,那么,肖川教育博客、刘铁芳教育博客、许锡良教育博客三者便值得每日观看。三者之间,刘铁芳老师的《守望教育》、《走在教育的边缘》等是值得阅读的;而许锡良老师的《教育观察》(我个人自做主张的命名,尚未出版,文章尚在他的博客中)会令老师们眼前豁然一亮,或许会在阅读许锡良老师的文章当下便发誓不再过“旧式的生活”。
10.[美]亨特著:《心理学的故事》
推荐理由:一本有关心理学史的书,非常适合心理学爱好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