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教育学心得体会
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学科的总称,而教育科学研究则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科学的各门学科以及教育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其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
早在40年代,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曾大力倡导手脑结合,并在其教育实践中加以贯彻,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我以为,手脑结合是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要求,而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则是达到这一要求的基本途径。
读教育学心得体会(2):
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的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这也许将成为自己需要时时温习的功课。
写作不仅是积累经验的一种方式,更是逼迫自己勤于阅读和思考的强劲动力。因懂得这些,虽工作辛劳,文笔稚嫩,但我仍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让忙碌的我不断与宁静的我进行对话,让冲动的我不断接受理智我的批判,让实践的我不断接受理论的我的提升。
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自己成长的最大敌人。“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也应成为我们为师的座右铭。我想对自己说的是,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
教师要学会爱,爱在细节,因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比如,对待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学生,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尤其对所谓的学习、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要学会做“寒里”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为学生在困难或痛苦中及时送去精神安慰的人。
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谁走在我的前面,谁就是我的老师,包括学生,尤其是那些老教师——敬业,博学,钻研,激情,严谨,刻苦等教育传家宝,已经成为我们“通向现在和未来美好教育境界的阶梯”,把我们引领到当今课程改革的风口浪尖上。我心中永远铭记他们,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时时记得向周围的教师学习。
如果说以前的成长靠的是个人奋斗,那么新的时代与环境,强调的却是团队的力量。尤其是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真正的合作。没有合作之心的人,内心是焦躁而绝望的,也不会取得什么真正的成功。你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处世方式;你有什么样的期许,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强调个人发展与竞争,一定要依靠环境和伙伴的合作——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同行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以减少由于孤立而导致的个人行为。
教育,不变的永远不会变,改变的必将会改变。创新不是推倒历史,更不是在沙漠上建设大厦。回顾过去是有益处的,如果我们对前人视而不见的话,我们身上的独创性不会很好地保存下来并取得快速的发展。教师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审视者、反思者、继承者,但应当永远把自己定位在是教育海洋中微不足道的一颗海星的角色——也许这是一种理性状态。
大量的阅读教育书籍,给了我很多教育实践中曾经历过,却未细细揣摩的教学真谛,我久久的徜徉在这片书海中,深深的懂得教书育人的不易,我们得时时反省自己,时时反思自己,才能将工作更落到实处。
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的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这也许将成为自己需要时时温习的功课。
第二篇:读教育学心得体会
读教育学心得体会
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的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海无涯,艺无止境。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这也许将成为自己需要时时温习的功课。
教师不能没有独特的风格,不能没有鲜明的个性。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自己成长的最大敌人。“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也应成为我们为师的座右铭。我想对自己说的是,人云亦云的尽量不云,老生常谈的尽量不谈,要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着“风”跑。对自己的教学,不要考虑完美,要考虑最有特色。教师要学会爱,爱在细节,因为教育就是一堆细节。比如,对待生活在当今社会环境的学生,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尤其对所谓的学习、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要学会做“寒里”和“雪中”去“送炭”的人,更要成为学生在困难或痛苦中及时送去精神安慰的人。
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谁走在我的前面,谁就是我的老师,包括学生,尤其是那些老教师——敬业,博学,钻研,激情,严谨,刻苦等教育传家宝,已经成为我们“通向现在和未来美好教育境界的阶梯”,把我们引领到当今课程改革的风口浪尖上。我心中永远铭记他们,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时时记得向周围的教师学习。
如果说以前的成长靠的是个人奋斗,那么新的时代与环境,强调的却是团队的力量。尤其是激烈的竞争环境,需要真正的合作。没有合作之心的人,内心是焦躁而绝望的,也不会取得什么真正的成功。你有什么样的情怀,就有什么样的处世方式;你有什么样的期许,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强调个人发展与竞争,一定要依靠环境和伙伴的合作——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同行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以减少由于孤立而导致的个人行为。教育,不变的永远不会变,改变的必将会改变。创新不是推倒历史,更不是在沙漠上建设大厦。回顾过去是有益处的,如果我们对前人视而不见的话,我们身上的独创性不会很好地保存下来并取得快速的发展。教师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审视者、反思者、继承者,但应当永远把自己定位在是教育海洋中微不足道的一颗海星的角色——也许这是一种理性状态。
大量的阅读教育书籍,给了我很多教育实践中曾经历过,却未细细揣摩的教学真谛,我久久的徜徉在这片书海中,深深的懂得教书育人的不易,我们得时时反省自己,时时反思自己,才能将工作更落到实处。
第三篇:读《教育学》心得体会
读《教育学》心得体会
读《教师与学生》这一节,我感触很多:
1.学生虽然是教育过程和教学过程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但我们以往的教育学对学生的分析和研究却很不够。虽然我们强调教师应该吃透两头,即充分理解教材和充分认识学生,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教师的工作中,前一点往往比较重视,后一点却重视得很不够。
2.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学生时代,从入小学到中学毕业,是一个人一生中生理和心理上发展都非常迅速的时期,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比较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的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身心发展能否得到满足,能否得到积极、良好的教育,对于他们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3.学生是具体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学生的发展性与学生的不成熟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因为不成熟,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正因为学生的不成熟性,学校和教师才大有可为。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由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具体教育场景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材和教学活动,并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个体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由于他们的知识较少,经验贫乏,独立能力不强,加上受教师权威的文化影响,学生具有依赖性和向师性,即一种盲目信任教师的特点。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常具有先在天然的权威性。然而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只是一个受动者。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存在的学生观在根本上是陈旧的、错误的。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这种依赖性和向师性,但根本上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自立的发展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发展,是对教师素质的考验。如果教师不珍惜甚至滥用学生的依赖性和向师性,将挫败学生的发展。
第四篇:读教育学心得体会
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下面是写写帮文库带来的读《教育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读《教育学》心得体会一:
再次捧起《教育学》,读到《教师与学生》这一节,感触很多,具体如下:
一、学生虽然教育过程和教学过程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但我们以往的教育学对学生的分析和研究却很不够。虽然我们强调教师应该吃透两头,即充分理解教材和充分认识学生,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教师的工作中,前一点往往比较重视,后一点却重视得很不够。
二、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学生时代,从入小学到中学毕业,是一个人一生中生理和心理上发展都非常迅速的时期,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比较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的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身心发展能否得到满足,能否得到积极、良好的教育,对于他们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能否成为现实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个体发展的早期,更多的是受自然属性的制约。进入学校后,社会性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制约作用则逐渐加大。推动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完成是个体和客观现实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个体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在活动中,个体不断作用于客观现实,日益深入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和关系,形成一定的发展水平。客观现实也不断作用于个体,对个体突出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反映在个体的头脑中,转变为个体的需要。而需要的满足,同样需要通过个体自身的活动即与客观现实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因此,没有活动,没有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客观环境的刺激,诸如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要求、学校各方面的生活,能否引起学生的精神需要,并对这些需要作出积极的反应产生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能否产生积极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结果,与教师、学校如何安排、组织学生的各种活动有极大的关系。
四、学生是具体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学生的发展性与学生的不成熟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因为不成熟,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正因为学生的不成熟性,学校和教师才大有可为。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由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具体教育场景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材和教学活动,并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个体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由于他们的知识较少,经验贫乏,独立能力不强,加上受教师权威的文化影响,学生具有依赖性和向师性,即一种盲目信任教师的特点。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常具有先在天然的权威性。然而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只是一个受动者。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存在的学生观在根本上是陈旧的、错误的。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这种依赖性和向师性,但根本上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自立的发展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发展,是对教师素质的考验。如果教师不珍惜甚至滥用学生的依赖性和向师性,将挫败学生的发展。
读《教育学》心得体会二:
谈到《教育学》,我似乎一点都不陌生,上师专时作为一门课程来学,参加工作后又培训过一次,升本科时还培训了一次。次数固然不少,但自己自认为并没有能真正把教育学的理论运用在实践当中,参加工作十年了,面对一个个教育难题,自己还是无所适从。为了让自己对教育这门科学的理解更加深入,也为了使自己的工作能力能有所提高,暑假期间,我又一次捧起这本《教育学》,细细地品读,希望它能给自己以新的启示。
翻开这本显得有点陈旧的书,又看到那个问题,“教育学是什么?”教育是人类特有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为什么要进行这样一种社会活动?原来人类要生存和发展,社会要延续和进步,就必须将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使之逐渐完善起来,并把更成熟的经验传给下一代。教育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与社会共同存在、共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看到这里,我心头涌起一种强烈地自豪感。因为教育是如此之重要,作为一名教师,自己感觉是无尚的光荣。面对这样一个神圣的职业,自己真的应该投入整个身心去认真地工作,不仅仅是投入精力和时间,更重要的是付出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孩子们,使他们健康成长。想想平时的自己,也曾为不知如何拉回迷途的孩子而失落,也曾为在新课改的大潮前不知如何讲课而彷徨,甚至有时会产生一种逃避的心理,现在觉得真不应该,自己今后要打起精神,带着神圣的责任感去努力工作。
接着往下读,这本书又从中国教育的现状、学生素质及培养、课程、教学以及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使自己对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又得到了一次回顾,在读的过程中,自己也产生了一些对教育这门科学的新认识:
一、教师要解放学生,解放自己。
书中有一段话写得特别好:“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一丝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开启过一处美不胜收的精神世界之门,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其激动不已的读物,从来没有执着地思考过某一个问题,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令自己乐此不疲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体验,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肯定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一段浪漫的话语告诉我们,原来良好的教育讲究身心的解放。教育不是束缚,不是钳制,它需要释怀,需要解放。这就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可是现在教学的现状是,学校似乎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引学生去感知这个美好的世界,而是依然把重点放在对成绩的要求上,不仅要排名次,而且对优A率及达优率也要排出来。老师们为了让学生出成绩,不停地加班加点,布置的作业也很多。学业生每天疲于应付,缺少足够的时间去消化所学的知识,学生的思想和身心难得自由,天长日久,学生整天到晚都处在心事重重、焦虑不安的煎熬之中,也许,他们小小年纪,但已经开始有了严重的厌学情绪。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要再把精力放在把学生淹没在题海战术里,不要再让学生写作业写到很晚。我们不妨给学生一个美好而轻松的童年,和孩子们同读一本书并交流彼此的感想,一起去大自然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鼓励孩子们拥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引导他们学会体验爱,这样,学生会很快乐,而我们自己也会工作得很快乐。
二、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以往的“教师中心论”,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关系的紧张,而“学生中心论”又削弱了教师的职责,对学生成长同样不利。其实,在现代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主体间性”。这种关系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互相尊重、共同分享、彼此评判。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具有宽容、温厚之心。努力减少一些苛责、失望和冷漠,增加几分理解、信心和亲切。努力从学生哪怕是极细微的闪光点上,分享满足、愉悦和欢乐的情绪,能选择最恰当的教育时间、途径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的教师才会获得学生的尊重,教学工作才会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这一点就需要我们自己在工作中慢慢努力了。
在假期中重读《教育学》,给我以新的启示,其实人就是在不断的读书中进步,让我们继续读书吧!
读《教育学》心得体会三:
教育应该教人“求真”。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的现行教育充斥着虚假,这将会给成长中的学生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我认为,当学生从天真无邪的儿童成长为一个初具是非判断力的少年时,教育中、生活中的种种虚假和丑恶对他们世界观的形成所造成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他们将会比“狼来了”这个寓言中的成人更加地感到空虚无望和无所适从。而作为干“良心活”的教师,应责无旁贷地让学生了解真实的社会、了解真实的生活、了解真实的人,可这有多难啊!因为,我们教师作为普通人,谁又敢说自己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真”人呢?我不奢望每个教师都能做到言必真,行必果,但我希望教师都能成为不自欺欺人的人。
教育应该教人“求善。”心中常存感恩、怜悯之情即为“善”。教育应该让人常存感恩、怜悯之心。我坚信,一个常存怜悯之心的民族,才是最伟大、最强盛的民族。日本经济发达,可野心昭昭,为其不改,永远也不会强盛。因为一心想称霸的人,其实内心是懦弱的、可怜的。教师教学生求善,当让学生对生命万物常存怜悯之意;对父母、师长常存感恩之心;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教育应该教人“求美”。赏心悦目谓之“美”。广义的“美”应该是“真”和“善”的完美结合。作为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求真、求善,那么让学生悟出何为“美”就会水到渠成。如果能让学生自己知道真正的美,那德育教育就不象现在这样苍白无力了。我常想,试图以开设思想品德课程、政治课程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结果无异于缘木求鱼甚至是南辕北辙。因为很多学生看透了虚假,又怎能相信书上的“崇高”的谎言?惟有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方有可能追求完美的圣人境界。这可真是奢求啊!
教育最后才是教人“求知”。在这一点上,可能很多人认为已经做好了,因为现在的应试教育已经将追求知识的掌握做到了极至。其实不然,此“求知”非彼“求知”也。真正的求知,是学会学习,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时髦的说法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而不是像现在大行其道并被多数老师屡试不爽的对学生强行的“硬灌”“死揪”“填鸭式”的“知识轰炸”。须知,古人所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乃是至理名言啊!所以在我看来,中国教育让人真正“求知”的路还很遥远、漫长。
以上仅是我对教育的肤浅理解,难逃俗套同时也是纸上谈兵,惟望能警醒同仁,抛砖引玉,则愿足矣!
第五篇:XX读教育学心得体会
XX读教育学心得体会
再次捧起《教育学》,读到《教师与学生》这一节,感触很多,具体如下:
一、学生虽然教育过程和教学过程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但我们以往的教育学对学生的分析和研究却很不够。虽然我们强调教师应该吃透两头,即充分理解教材和充分认识学生,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教师的工作中,前一点往往比较重视,后一点却重视得很不够。
二、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学生时代,从入小学到中学毕业,是一个人一生中生理和心理上发展都非常迅速的时期,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比较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的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身心发展能否得到满足,能否得到积极、良好的教育,对于他们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能否成为现实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个体发展的早期,更多的是受自然属性的制约。进入学校后,社会性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制约作用则逐渐加大。推动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完成是个体和客观现实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个体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在活动中,个体不断作用于客观现实,日益深入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和关系,形成一定的发展水平。客观现实也不断作用于个体,对个体突出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反映在个体的头脑中,转变为个体的需要。而需要的满足,同样需要通过个体自身的活动即与客观现实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因此,没有活动,没有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客观环境的刺激,诸如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要求、学校各方面的生活,能否引起学生的精神需要,并对这些需要作出积极的反应产生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能否产生积极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结果,与教师、学校如何安排、组织学生的各种活动有极大的关系。
四、学生是具体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学生的发展性与学生的不成熟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因为不成熟,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正因为学生的不成熟性,学校和教师才大有可为。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由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具体教育场景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材和教学活动,并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学校教育对个体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由于他们的知识较少,经验贫乏,独立能力不强,加上受教师权威的文化影响,学生具有依赖性和向师性,即一种盲目信任教师的特点。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常具有先在天然的权威性。然而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只是一个受动者。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存在的学生观在根本上是陈旧的、错误的。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这种依赖性和向师性,但根本上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自立的发展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发展,是对教师素质的考验。如果教师不珍惜甚至滥用学生的依赖性和向师性,将挫败学生的发展。
谈到《教育学》,我似乎一点都不陌生,上师专时作为一门课程来学,参加工作后又培训过一次,升本科时还培训了一次。次数固然不少,但自己自认为并没有能真正把教育学的理论运用在实践当中,参加工作十年了,面对一个个教育难题,自己还是无所适从。为了让自己对教育这门科学的理解更加深入,也为了使自己的工作能力能有所提高,暑假期间,我又一次捧起这本《教育学》,细细地品读,希望它能给自己以新的启示。
翻开这本显得有点陈旧的书,又看到那个问题,“教育学是什么?”教育是人类特有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为什么要进行这样一种社会活动?原来人类要生存和发展,社会要延续和进步,就必须将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使之逐渐完善起来,并把更成熟的经验传给下一代。教育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与社会共同存在、共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看到这里,我心头涌起一种强烈地自豪感。因为教育是如此之重要,作为一名教师,自己感觉是无尚的光荣。面对这样一个神圣的职业,自己真的应该投入整个身心去认真地工作,不仅仅是投入精力和时间,更重要的是付出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孩子们,使他们健康成长。想想平时的自己,也曾为不知如何拉回迷途的孩子而失落,也曾为在新课改的大潮前不知如何讲课而彷徨,甚至有时会产生一种逃避的心理,现在觉得真不应该,自己今后要打起精神,带着神圣的责任感去努力工作。
接着往下读,这本书又从中国教育的现状、学生素质及培养、课程、教学以及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使自己对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又得到了一次回顾,在读的过程中,自己也产生了一些对教育这门科学的新认识:
书中有一段话写得特别好:“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一丝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开启过一处美不胜收的精神世界之门,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其激动不已的读物,从来没有执着地思考过某一个问题,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令自己乐此不疲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体验,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她)就肯定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一段浪漫的话语告诉我们,原来良好的教育讲究身心的解放。教育不是束缚,不是钳制,它需要释怀,需要解放。这就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可是现在教学的现状是,学校似乎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引学生去感知这个美好的世界,而是依然把重点放在对成绩的要求上,不仅要排名次,而且对优A率及达优率也要排出来。老师们为了让学生出成绩,不停地加班加点,布置的作业也很多。学业生每天疲于应付,缺少足够的时间去消化所学的知识,学生的思想和身心难得自由,天长日久,学生整天到晚都处在心事重重、焦虑不安的煎熬之中,也许,他们小小年纪,但已经开始有了严重的厌学情绪。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要再把精力放在把学生淹没在题海战术里,不要再让学生写作业写到很晚。我们不妨给学生一个美好而轻松的童年,和孩子们同读一本书并交流彼此的感想,一起去大自然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鼓励孩子们拥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引导他们学会体验爱,这样,学生会很快乐,而我们自己也会工作得很快乐。
以往的“教师中心论”,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关系的紧张,而“学生中心论”又削弱了教师的职责,对学生成长同样不利。其实,在现代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主体间性”。这种关系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互相尊重、共同分享、彼此评判。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具有宽容、温厚之心。努力减少一些苛责、失望和冷漠,增加几分理解、信心和亲切。努力从学生哪怕是极细微的闪光点上,分享满足、愉悦和欢乐的情绪,能选择最恰当的教育时间、途径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的教师才会获得学生的尊重,教学工作才会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这一点就需要我们自己在工作中慢慢努力了。
在假期中重读《教育学》,给我以新的启示,其实人就是在不断的读书中进步,让我们继续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