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人才强国梦 中软国际推进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

时间:2019-05-13 08:4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践行人才强国梦 中软国际推进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践行人才强国梦 中软国际推进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

第一篇:践行人才强国梦 中软国际推进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

践行人才强国梦 中软国际推进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 3月5日,长沙理工大学—中软国际“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揭牌仪式在长沙理工大学隆重举行。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叶泽、中软国际长沙ETC总经理成焕出席了揭牌仪式并发表了讲话。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成立不仅为长沙理工大学培养高级信息工程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标志着中软国际在践行人才强国梦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悉,为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等国家战略部署,教育部于2010年6月正式启动了旨在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核心是校企联合培养高端人才,重点提升高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而“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正是有效实现这一计划的重要平台。

对于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学校与企业的确立,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23个部门共同制定了严格的评估标准。其中企业要在本行业中规模领先、技术水平先进、影响力大,具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先进的企业文化、良好的社会信誉和社会责任感;而学校除了相应的资质要求外,还要具有清晰的发展定位和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有良好的工程教育改革思路、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制度机制。这些要求无疑大大提高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门槛。

笔者发现,在首批获批的单位名单中,中软国际获批的中心建设数量多达18个,是所有获批企业中最多的一家。对此,中软国际表示,经过几年的努力,中软国际旗下的人才培训机构—中软卓越已经和全国420多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业务。通过不断摸索,中软卓越在服务领域、服务内容、服务实施等方面已经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服务体系。这是中软国际能够获批18个中心建设项目的重要原因,也是日后保证国家级实践教育中心良好运营的基础。

人才强则中国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工作的开展是我国为打破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严重脱节瓶颈,培养高端人才所做出的积极探索,而这一措施的成功实施,还有赖于各方的共同努力。

第二篇: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建设工作进展报告

“重实践”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办学特色。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始终坚持把实践育人作为培养卓越人才的重要环节,通过采取多项举措,加强实践育人工作,建立健全了实践育人体系,并依托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开展校企联合培养,以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为着力点,在校企联合实践育人工作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推动实践育人的新发展。现将我校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概况

我校的2010版本科培养方案中要求,工科专业将现代工程教育CDOIO-A(Conceive, Design, Organize, Implement, Operate, Assess)理念贯穿到培养过程和课程内容中,加强专业实践教育,增强学生工程意识,增加与企业合作办学的环节和范围。为此,学校决定在1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同时要求各工科专业在原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开展“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工作,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至少要建设1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一步深入开展校企联合培养。目前,我校已有14个专业被教育部批准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截至2011年,我校建设有22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并且所有工科专业均建有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012年,我校“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等4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成立之初,各中心本着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突破口,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加强与行业骨干企业的密切合作,打造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

工程人才的综合实践教育平台。在未来的规划期间内,该平台将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我校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近两年来,围绕上述目标,在“校企联动、能力培养、储备人才、双向服务、机制创新、持续发展”建设思路的指引下,通过学院、中心与企业的协同努力,学校主管部门积极夯实建设任务,在制定企业培养方案、组织学生赴企业实践、加强课程实践环节和实验条件建设,以及邀请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建设稳定的企业导师队伍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各中心已聘任企业教师44人,参与开设课程26门,完成学时数129,承担毕设43人次,年接受学生实习人数400余人,具体详见附表。

二、建设工作进展

1.组织管理体系

为顺利推进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各项工作,我校成立了以主管本科教学的副校长为组长的管理领导机构(领导小组),日常管理则由教务处和学院(各中心)共同承担。教务处代表学校与企业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协调校企间的合作关系,调配学校优质资源,保证各实践任务的顺利进行。学院(各中心)领导小组由企业领导与学院领导共同担任,工作小组由企业研究院与学院系主任担任,主要负责日常实践教学工作,包括课程设置、场地设施建设、企业任课教师聘请、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安排等工作。

为保证教学运行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行,中心每半个月会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开一次教学研讨会,讨论中心建设和发展的规划、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完善、中心师资队伍的配备及培养、中心实践条件建设等方面工作。

经费使用方面,各中心严格执行学校相关规定,使用范围主要以中心建设、运作相关工作为主,包括实践环境建设费、实践平台购置与建设费、易耗材料1

购置费、课酬和师资培训费、论文指导与答辩费、学生差旅与住宿费、教师在企业的生活补贴费和管理费等。

随着工程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我校的校企联合培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也日臻完善。图1所示为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图。校企联合培养质量生成系统的关键是细化培养标准。体系运行之初,通过校企双方讨论来制定培养标准和实现途径。该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点是师资队伍和校内外实践场所的建设。通过校企间的研讨,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的基础上,排出师资队伍培养的时间表,并对实践场所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目标。

校企联合质 质量保障

质量管理

教学定位与培养目标分专业培养目标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课程教学质量标准师资质量保障学生遴选教学管理队伍质量保障工程师培养经费投入企业教学设施投入实践场所建设课程建设制度保障校企管理体系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实践课程的管理教师教学过程管理授课生课程管理2

质量反馈与改进

校企联合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质量评估系统、教学质量反馈与改进 提高教学质量激励机制教学质量问责制校企教学改进机制校企双方及时反馈制度校企教学条件保障评估企业授课工作水平评估专业与课程评估实践教学工作评估教学反馈学生评教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毕业设计(论文)管理 图1 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图 质量评估

质量监督

系统以及质量监督系统。这三个子系统是教学质量的检验系统,是检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效果的重要环节。其中质量监督系统的关键点是对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和反馈。

该质量保障体系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行。首先,学校建立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在相关学科专业设置方面,学校会充分听取、吸纳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标准,满足业界及企业的基本要求;在校内和企业两阶段学习的培养过程方面,要求学生在企业有一年左右的学习过程,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参与企业工程开发和技术创新,企业会承担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实践教学职责。

其次,建立校企联动、多层次协调机制。在校企联动的多层次组织体系下,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订培养目标,共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方案,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同时,学校相关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培养方案,指导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人才培养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第三,建立项目引导的学生自主学习机制。工程教育离不开实践环节,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工程人才的培养。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应该跳出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强调面向工程实际,尤其要及时将新技术、新成果引进课堂,教学方法上要积极探索“干中学”,以项目为引领,重构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教师指导的新型教学过程。通过“项目驱动、实践驱动”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工程实践水平。

第四,建立“工程型”教师激励机制。通过有效的制度和政策,支持、鼓励、保证现有年轻教师到企业获得足够的工程实践经历,鼓励年轻教师到企业挂职,将教师挂职期间的工作计入考核工作量,并支付相应的绩效工资和福利,3

支付教师往返企业的旅费。制定激励教师参与工程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政策,激发专任教师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建立有效的工程教育质量评价和激励机制。学校在聘用教师和进行教师绩效考核时,将工程背景和企业经验作为教师从事工程教育的基本要求,将对工科教师的评聘和考核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发表论文,转向侧重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研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同时,学校以教改项目的形式从政策和经费上支持教师进行工程教育课程内容、试验与实践、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平均每年立项5-10项。

2.教学改革情况

我校致力于建立分层次、多渠道的“2+4+X”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其基本内涵是:“2”年进行基础教育,注重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教育;“4”年强调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思考研究能力的培养。“4”年中的前2年是本科3、4年级,专业基础课要扎实,设置面向企业需求的集成化课程体系,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技术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后2年工学硕士(工程硕士)阶段更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项目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能力,交往能力和领导能力等。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实现从以传授陈述性知识为主向获得过程性知识转变,主要包括思维过程、理解表达交流过程、探索过程、实验过程、制造过程、测试过程等。这种知识无法从书本上得到,只有通过系统实践才能掌握,有些是必需到企业实践才能学到。试点专业在本科3、4年级的专业课程中,逐步实现6-9门课程由具备5年以上企业工程经历的教师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主讲,结合企业实地参观学习,增强教学效果。在工程硕士的2年学习阶段中,要求累计在企业学习半年、做论文半年,鼓励学生的两次学习在不同的企业进行。学生在企业深入工程实际,充分认识工程的全过程,并通过实践工作的经历,4

了解生产实际,增强工程意识,感受企业文化,充分明确今后学习的目的和研究方向。“X”年博士阶段学习可采取更加灵活的培养方式。

我校的“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根据学校“高标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综合型、高素质”的要求,以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为依托,重型炼化装备设计为特色方向,培养学生重视其知识、能力、素质的协同发展。图2所示是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校企联合培养方案。该中心按照工程人才培养的规律,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标准,满足业界及企业基本要求,优化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方案,评价培养质量。

图2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校企联合培养方案

在课程体系改革上,我校着重加强工程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营造职场环境,将课内实验教学与课外工程实践相结合,达到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目的。尤其基于CDOIO工程教育理念,开设了“CDIO”类实践教学课程——项目设计。项目设计课程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将原有的以“课堂、5

教师、书本”为中心的架构变为以“项目、学生、应用”为中心的架构。通过项目这一载体,使学生在参与“产品”构思-设计-制作-运行的全过程中,受到较系统的工程训练,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和实际动手能力,效果良好。

以我校“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例。2012年9月,该中心首次在2010级学生中开设了“CDIO”类实践教学课程-项目设计。为强化过程管理,中心专门出台了“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生项目设计课程实施暂行办法”。2010级400余名学生在大三阶段以自由结合的方式组成90余个项目组,在教师指导下历时1年时间,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夏季小学期、寒暑假期等完成了所选项目,目前正在进行考核总结。

我校机械工程学院与行业企业密切协同,制定校企联合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邀请企业高层和有成就的校友广泛参与,建言献策。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内容纳入第一课堂,并从强调掌握知识的系统性转向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方案充分反映专业特色,坚持“加强基础、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注重创新”的本科教育改革方针,坚持科学教育、工程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原则,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该学院工程实践教育培养成效包括:①指导学生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得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全国数字化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3项;②获批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一批)3本;③获批西安交通大学“十二五”规划教材14本;④《数控技术》获批省级教学团队;⑤获西安交通大学2012年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赵升吨、陈花铃)、二等奖1项(毕宏彦);⑥获批西安交通大学2012年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3项(陈花玲、刘吉轩、訾艳阳);⑦2个生产实习队获校优秀生产实习队。

在“卓越计划”课程体系建设中,机械工程学院重点开展了实验课程体系建6

设。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将CDIO课程设计作为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CDIO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通过课程设计能够让学生加深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课程中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步骤和方法;提高制图能力,学会应用有关资料进行计算设计的方法;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CDIO课程设计已累计参与学生400余人。在此基础上,教学实验中心开展了课内实验、CDIO实验、科研创新实践三个类别的实验条件建设,重新构建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验体系,该体系如图3所示。目前,每学年有100余个班级3000余名学生在该实验中心完成各类实验,年实验人时数近十万。

图3 重构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

机械工程学院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坚持寓教于研,改革教学理念与方法,强调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具体措施包括:

(1)转变教育思想,破除传统的人才观,树立创新人才观。要建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必须自上而下转变传统观念,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7

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内在要求;

(2)与大型制造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紧密结合,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精简陈旧落后的课程内容,增加现代科技基本原理学习环节,介绍本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的新发展、新成果,拓宽专业面;

(3)在教学方法上,变“满堂灌”为“启发式”,通过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PBL),寓教于研,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改进教师与学生的考核机制。对高校教师的评判如果过于强调数量化,特别是科研项目和论文的数量化考核,导致教师不能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任务上,严重制约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片面的追求论文数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高校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并解决工程实践中的技术难题的热情,导致部分教师工程实践经验缺乏,解决工程设计创新能力不足,理论脱离实际。在学生考核时,强调分数至上的考核方法已不能适应注重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培养需求。该院在课程考核时,注重加大平时成绩和实践环节的考核比例。利用分组讨论、实验项目设计答辩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企业培养方案执行情况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企业急需要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而高校目前培养的人才存在知识结构老化、实践经验缺乏、创新能力薄弱的不足。针对这一现状,我校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重新思考、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我校在实施“2+4+X”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围绕校企联合培养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与学院(中心)共同制定每个专业的企业培养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各中心按照企业培养方案要求,教授学生理论与实际内容相结合,寓教于研。具体环节包括,独立讲授或与学校教师共同开设专业课程;开展各类讲座;联8

合指导学生的项目设计、校级科研训练与创新实践基金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各类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仍以我校机械工程学院为例。该院每年都安排二年级学生暑假进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企业进行认知实习,通过学生参与到某一个具体产品的生产过程来达到专业认知的目的,时间一般为1-2周。针对具体产品,根据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与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同协商确定实习方案。学生通过在企业参观、访谈,以及亲自见习劳动等方式,开展专题性的实习活动。实习主要包括:①机械零件或产品设计、加工的基本流程或工艺过程(要求针对某一具体对象进行);②生产实践与理论知识的联系,以及对今后专业课学习的思考与建议;③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和素质要求(要求针对某一具体岗位进行,如结构设计工程师);④产品研发、生产的过程管理、现场管理及质量管理;⑤企业或行业的发展目标、趋势及对未来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⑥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分析及比较。

该院同时要求三年级学生暑假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行专业实习Ⅱ(生产实习)。以学院秦川发展有限公司共建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例,生产实习主要环节包括:

(1)学习了解机械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

根据工程教育实践中心的产品,选定其中典型零件作为实践对象,通过对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学习,了解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特点,了解工艺过程中所使用的机床、刀具、夹具、量具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2)参观机械加工自动线

了解自动线的组成及其控制形式;了解工件或随行夹具在自动线各工位上的定位、夹紧及传送方式;了解自动线的辅助装置。

(3)了解装配工艺线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熟悉典型机器的装配组织形式和装配过程;了解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自动化装配线的水平和自动化程度。

(4)聆听企业技术讲座,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座谈、交流。4.成效

开展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以来,我校扎实、深入推进工程教育改革。经过几年努力,学校的实践教学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的各项措施切实增强了工程教育的实效性。二年级学生的认知实习、工程师系列讲座和授课、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等环节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三、四年级的工程师系列讲座和授课,使学生能够及时接触到业内最新的生产情况、技术水平和发展动态,较好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以现有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基础,我校有效地整合了各种校内外资源,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截至目前,我校已经建立了大量企业实践与实习基地,其中包括有上海电气电站集团、美国车桥公司(AAM)、西安陕鼓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沈阳机床公司、昆明机床公司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广汽丰田?

第二,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与“2+4+X”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度融合,统筹考虑工科专业本科生、硕士生的培养方案。例如,我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为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尤其是国内著名的机床制造企业培育领军人才,使得这些人才在大学毕业后10-15年之内成长为国内著名机床企业的技术骨干,成为国内机床制造的领军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机械工程学院精心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部“卓越计划”,统一思想,充分研讨,认识到了实施“卓越计划”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人人参与这项工作,并在“卓越计划”的实施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三,实践教学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我校机械学院已建成分别以机床设计、10

制造与装配人才和汽车设计、制造与装配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与实践环境,改进和完善了机械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在中心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实践促创新,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形成了涵盖课内实验、CDOIO实验、科研创新实验及各种实习实践活动的多层次、多环节实践教学体系,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CDOIO工程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施。此外,各项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展,为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支撑。通过开设与实际产品结合的实践环节,如机床导轨精度测量等,提高了学生对实际机械类产品结构与精度间对应关系的认识程度。通过参观交流,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化工学院已完成活塞压缩机综合性能实验台、典型过程装备拆装模型及加工中心实践工作台的初步建设,完成了DCS分布式控制系统、智能仪表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及过程设备强度测试实践平台的搭建。这些实践条件的改善,必将进一步促进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作的开展。

第四,进一步密切了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增强了高校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能力,一批中青年教师骨干得到锻炼成长。例如,我校机械学院与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3项,与陕汽集团合作申报陕西省重大专项1项,另有其他校企合作项目15项。

第五,学校出台了企业导师聘任与管理相关政策(《西安交通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外聘企业教师管理办法》等),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企业导师队伍。在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过程中,我校重点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外聘企业教师队伍。化工学院截至目前已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专业会议及去其他高校进行实践基地建设调研共5人次,进行生产单位导师讲学计划。机械学院的企业导师已有15人,企业导师参与讲授的课程共计15门,指11

导毕业设计7项。能动学院组建了由校企双方32人组成的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其中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相关专业教师16名,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16名。

第六,军地高校联合探讨,拓宽了校企联合培养视野。2012年11月,我校组织召开“西安交通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研讨会”,学校各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学院教学院长、专业负责人,以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空军工程大学预警制导等六个教研部负责人共40余人参加会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晖教授、西安交大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王昕红副教授、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赵升吨教授分别作了专题报告。与会三所高校的老师就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作进行了研讨,分享了各自在具体专业开展相关工作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特别对空军工程大学关于军队院校实施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研讨会加强了军地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拓宽了相关院校的校企联合培养视野,为推进此项工作作了有益的探索。

第三篇:福州大学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工作进展报告

福州大学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建设工作进展报告

教育部高教司:

自2010年6月福州大学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首批试点高校以来,福州大学积极开展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工作,现将该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概况

我校积极组织实施“卓越计划”的有关专业与多家合作企业联合申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以此推动学校和企业密切合作开展工程人才培养。2012年6月我校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诺雅克电气有限公司、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4家企业联合申报的4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得教育部等23个部门批准立项建设,2012年11月,学校与福建省石油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联合申报的福建省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福建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建设,2013年5月,学校与福建省石油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业联合申报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立项建设。目前我校共有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项目,2010-2013年6个中心累计接收学生实习人数1198人,承担教学任务的企业教师数223人,企业教师参与开设的课程数49门,企业教师承担的理论(实践)课程总学时数1440学时,企业教师承担的毕业设计和实习周数83周;高校派到企业进修的教师数19人。至2013年10月,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累计投入16757.76万元,其中省级地方政府投入300万元、学校投入167.56万元、企业投入16290.2万元;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累计经费使用16412.16万元,其中教学改革

经费44.36万元、条件建设经费15937万元、实习经费93.9万元、师资经费15万元、其他321.9万元。

其中,由紫金矿业集团注资1.5亿元建设的福建上杭教学基地已经投入使用。该教学基地位于上杭县城区,紧邻紫金矿业集团总部,占地面积51831平方米,由福州大学进行功能定位和规划设计,由紫金矿业集团投资1.5亿元建设。2007年4月进行规划设计,11月奠基建设,2010年2月23日正式启用;现拥有综合楼、教学实验楼、博物馆、图书馆、教师学生公寓、食堂、运动休闲场所等楼群,各种基础设施完备,建筑面积达38373平方米。学院和紫金矿业集团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和日常运行管理,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上杭教学基地教学规程》、《上杭教学基地实验室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及各实验室相关使用守则等。

二、建设工作进展

1.组织管理体系

具体说明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组织架构、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

学校高度重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工作,成立了由校长牵头,教务处、研究生处、人事处、计财处、学生处、对外合作与交流处等主要职能部门参与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小组,对学校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协调。校企双方本着“积极交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精神,签订合作建设协议,按照“校企融合,分层管理,责任到人,落实到岗”的原则,共同商定成立专门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层次清晰、任务明确、运行有序、系统高效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组织管理运行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紧密型联盟及半紧密型联盟两种主要模式。

紧密型联盟模式,如福州大学-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成立了专门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管理机构,从决策机构、组织协调机构、管理执行机构、保障机构4个层次建设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

1)决策机构:由校企双方有关领导组成的基地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运行管理的决策机构。由紫金矿业集团总裁任组长,成员由集团副总裁和福州大学教务处处长及紫金矿业学院党总支书记组成,负责对该中心运行管理进行领导和决策。

2)组织协调机构:成立上杭教学基地管委会作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运行管理的组织协调机构,在基地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协调基地运行管理工程中的相关事宜。

3)管理执行机构:成立紫金矿业学院上杭教学基地党支部和学院基地综合办公室作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管理执行机构,具体负责基地运行过程中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

4)保障机构:由紫金矿业集团委托福建紫金酒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具体负责程实践教育中心的教学设施管理,食堂管理,基地保安、水电等后勤保障。

半紧密型联盟模式,如福州大学-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其它5个中心,成立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指导委员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执行委员会” 和“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执行工作组” 三级管理运行机构。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本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学习期间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制定,负责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规划、组织、指导和协调。指导委员会主任由企业执行总裁担任,副主任由福州大学分管本科教学副校长担任,成员包括企业负责人、学校教务处处长、各学院院长、各学院党委书记等。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执行委员会:负责健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负责落实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教学安排,负责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培养方案的组织实施。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日常运行由企业负责,双方根据培养计划的分工合作,配备相应的人员,以企业为主负责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履行中心职责。执行委员会主任由企业分管人力资源负责人担任,副主任由福州大学各学院分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担任,成员包括企业的总设计师、总工艺师、人资部部长、培训中心主任和福州大学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等。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执行工作组:负责本中心的学生企业学习期间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按照依托企业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负责教学安排、质量评价等关键环节的管理;结合本企业实际,开设企业课程,提供本科生毕业设计题目和毕业论文课题,负责选派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和指导;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体验企业真实的生产生活状况,感受企业的先进文化,安排好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生活,加强对学生的安全、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教育。工作组(主任)组长由企业培训中心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福州大学各学院实践部主任担任。成员包括企业人资部、技术中心、生产部等部门负责人;福州大学各学院专业系主任、副主任及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系列项目负责人。

2.教学改革情况

(1)校企双方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学校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资源条件和生源情况,树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培养适应区域及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工程型人才。学校与合作企业双方深入沟通,着重考虑卓越工程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及其培3

养标准实现的可行性,结合国家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校企双方共同协商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并且详细列出各培养标准的实现矩阵。

(2)校企双方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平台,也是落实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的载体,校企双方根据行业企业对工程师职业素质、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要求,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综合考虑科学与工程知识、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系统解决工程问题、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增设了工程能力训练的企业实践环节,每一试点专业本科阶段增设10学分的企业课程。至2013年10月我校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企业教师共参与开设49门课程,如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专业开设的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机械制造基础、工艺学、液压传动控制、工业设计等课程及实习期间完成入厂教育与企业文化教育、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工程机械焊接技术发展及应用、变速箱系统工作原理、工业设计与结构件开发、挖掘机主要系统构成等理论课教学和专题讲座32学时,现场观摩装载机、挖掘机、桥箱、叉车和水泥泵车事业部生产线64学时,亲手拆装实训56学时实习内容均由学校与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同建设并由企业开设的教学内容。

(3)校企双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

我校卓越计划各专业的企业培养方案均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负责实施,其中已设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企业,整个企业培养方案由该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在实施企业培养方案过程中,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主要负责企业兼职教师或企业导师的指派、学习场地的安排、企业开设的理论(实践)课程的教学和实习的指导、学生食宿的安排和后勤的保障、学生安全防护设备的提供,以及协4

调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等;学校主要负责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日常管理、参与指导学生、配合企业导师完成各项教学工作。

(4)校企双方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由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负责,学校配合进行。对于卓越工程师学生培养质量则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通过召开座谈会、用人单位调查等形式共同评价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

3.企业培养方案执行情况

我校卓越计划各专业的企业培养方案均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负责实施,由已设立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在实施企业培养方案过程中,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利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提供的条件,要求每个本科学生有1年左右时间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完成部分的课程学习以及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使学生能真正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按照企业的要求,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不断优化设计整体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上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企业课程教学以面向工程实际为主,授课方式多样化,如采取讲座式授课,或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现场讲解,或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作为案例,组织学生开展分析解剖;直接聘请企业工程技术或管理人员为学生授课;吸纳学生进入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的研究课题或项目开发,全面接受研究方法和开发能力的训练;课程学习评价突破原有手段,以考试、专题实验报告、课程答辩等多种方式考核,重在考核学生学习的实际收获和创造性成果。如我校紫金矿业学院3个专业(资源勘查、采矿和矿物加工工程)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上杭教学基地企业学习阶段,借助紫金集团下属的矿冶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紫金山金铜矿、上杭蛟洋20万吨铜冶炼厂、上杭金山黄金第二冶炼厂、上杭黄金第一冶炼厂等企业开展生产实习、5

暑期顶岗实习、专题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企业生产实践,2010-2013年该中心累计接收学生实践、实习人数494人,有173名企业教师承担了教学任务,企业教师参与开设的课程数27门,企业教师承担的理论(实践)课程总学时数1070学时,企业教师承担的毕业设计和实习周数17周,学校派到企业进修的教师数10人。

4.成效

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工作主要成效和经验如下:

(1)实施特有的校企合作模式--“紫金模式”,即“由企业支持办学建设、由企业参与办学过程、由企业检验办学成效”的全新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并在实践中得到成功检验。2012年5月,《光明日报》在头版报道了“发现“紫金”--福州大学与紫金矿业集团合作办学调查报告”,而《中国教育报》、《人民网》也以专访报道的形式对“紫金模式”予以宣传和肯定。

(2)积极探索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管理运行机制。如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由紫金集团投资了1.5亿在福建上杭总部附近建设了我国首个校企联办的高级矿业人才培养基地——上杭实践教学基地,为紫金矿业学院全面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与优势,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运行办法,并得到成功运行,在探索校企“产学研”合作办学机制方面、在高水平工程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3)积极探索“工程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工程型”教师队伍,并成功付诸实施。我校紫金矿业学院3个专业分别在紫金矿业集团遴选出适合地矿类各相关专业课程教学的高级专业人才,按照福州大学教师培训大纲,进行包括师德、师风、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组织工作等内容的岗前培训,由学校教务处和人事处组织考核,培训合格后,颁发兼职教师证书,6

正式聘任为学院教师。至2013年10月,在集团总部成功进行了三期企业“工程型”教师队伍培训聘任,紫金矿业集团等地矿企事业单位共有70人获得福州大学工程型教师资格或兼职教师,在上杭教学基地为学生所开设课程共计76门次,其中由企业工程型教师主讲的课程门数共计60门次。同时,结合企业实践与毕业设计的实施,学院在紫金集团下属各企业中遴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学生企业培养阶段的“双导师”,以保障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此外,学院的教师亦不定期地深入到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和科研项目合作,加强校企的实质性深入合作,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第四篇:中软国际助力四所高校建设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中软国际助力四所高校建设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近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公布地方所属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48号),中软国际与宜春学院、韶关学院、吉首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四所高校申报的“地方所属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成功获批。此次共获批538个校外实践基地,其中与IT相关的共34个,而中软国际也成为单个项目获批合作院校数量最多的企业。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是教育部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安排开展,旨在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校外实践教育模式,推动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校外实践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组织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组建由高校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教师队伍,促进地方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建立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在此目标下,教育部设定了严格的大学生校外教育基地建设条件,主要包括:1.建设实践基地的企事业单位应在行业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明显的优势,具有承担大学生实践教学任务的丰富经验和良好条件;2.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应具有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具有教学运行、学生管理、安全保障等规章制度;3.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指导教师队伍应由高校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组成,师资力量能够满足实践基地的教学需求;4.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应有科学可行的建设方案,建设思路清晰,教学任务明确,管理有保障;5.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应建有开放共享机制,除承担共建高校的学生校外实践教育任务外,还应向全国其他高校开放。

作为中国大型综合性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中软国际依托旗下IT人才培养平台——中软卓越,很早就积极与众多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不断优化大学生实训、共建专业、共建学院等校企合作模式,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整套完善的工程实践型IT人才培养方案。也正是基于多年的实践积累,中软国际此前还成功获批了与北京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18所高校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也是所有获批企业中最多的一家。可以说,中软国际已经成为协助高校培养工程实践型人才的中坚力量。

第五篇:合江县车辋镇农村学前教育中心幼儿园推进工程建设规划

合江县车辋镇农村学前教育 中心幼儿园推进工程建设规划

一、现状分析

合江县车辋镇车辋片区辖辐射7个村,幅员约50平方千米,人口约16000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4700元。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本片区0――6岁儿童约1156人,平均每个年龄段193人。本片区现有民办幼儿园两所,各有入园幼儿140余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场建设规模扩大,再加上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规划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口将居住在场镇,幼儿入园供需矛盾必将更加突出。

二、建设目标和任务

(一)建设目标。到“十二.五”末,本片区将建设规模达360人的中心幼儿园1所,届时本片区幼儿园共3所,入园幼儿将达600人,幼儿毛入学率达77.72%。中心幼儿园规划占地面积2880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160平方米。

(二)建设任务。按照建设目标,我校拟申请建设入园幼儿为360人的中心幼儿园1所,占地面积288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160平方米。

三、投资和进度安排

(一)投资安排。拟于2011年申请中央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专项资金308万元(包括土地17.2万元、建设资金280.8万元、设备购置20套约10万元)。

(二)进度安排。车辋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任务于2011年底完成。

四、保障措施

我校于2011年6月成立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领导组,由校长赵勇任组长,教育督导室成员、后勤、教师代表及相关人员为成员。车辋镇教育督导组成立车辋镇教师周转宿舍监督检查小组,定期监督各校建设进度和质量。

五、预期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将解决我校360名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对山区幼儿教育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六、项目方案

2011年新建容纳360人的中心幼儿园1所,占地面积2880平方米,建筑面积2160平方米,购置设备20套,申请中央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专项资金308万元。

下载践行人才强国梦 中软国际推进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践行人才强国梦 中软国际推进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