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学 缩印版(定稿)
教育的概念广义:即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教育”合用最早见于《孟子章句·尽心上》
教育的定义:扈中平《现代教育学》(广义)“教育就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狭义)即学校教育,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育的概念的界定: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相统一的社会活动。
1、目的性,强调教育是社会活动
2、将个体发展需要和社会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是一个活动的两个方面,是同时进行的,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不可否认的。
3、强调了促进的作用,即这种活动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统一过程中的“加速器”。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教育形态的划分从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程度看(制度化、非制度化)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看教育自身历史(原始、古代、现代教育形态)生产力发展历史(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空间看(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生物起源学说(19世纪末、法国力托尔诺《动物之教育》、《各种人的教育演化》)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⑴以达尔文进化论为基础,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其他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相似性,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⑵但未看到人类活动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把动物适应环境、求得生存的本能活动作为人类教育的基础,把复杂的社会现象简单化为生物现象,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⑶教育成为一种无目的的活动,不能为人的意识所调节控制。
模仿起源论(美、孟禄)从心理学的角度批判生物学起源说。⑴儿童习得只是的过程几乎全部是通过观察成人的行为,模仿、实践并逐步掌握。不懂得人之所以成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⑵局限性,没有充分看到教育者的作用。
劳动起源论(20世纪50年代传入中国,前苏联,恩格斯)克服了生物起源论和模仿起源说在社会性上的缺陷,认得到了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的实际需要。
生活起源论(杜威,现代教育之父)⑴看到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育与生活融合起来,强调教育的情境性、经验性,赋予教育以生活的活力。⑵未解释清楚教育起源于生活还是生产的问题。社会起源论
原始社会末期,学校教育的萌芽—青年之家奴隶社会的教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古希腊斯巴达:军事训练;古雅典:商业和政治活动。封建社会的教育欧洲中世纪宗教教育:“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清末新政提出义务教育,民国推行义务教育。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古希腊)苏格拉底“助产术”的理论阐明了教师的作用;柏拉图《理想国》贵族统治的蓝图,开始个人主义与国家主义或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两种教育观的论争。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与《尼各马可伦理学》“文雅教育”。(古罗马)西方最早论述教育昆体良《雄辩术原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是战国末期《学记》,孔子对后世的影响在教学和德育,因材施教、启发引导、举一反
三、循序渐进、学思行结合、自省自克。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夸美纽斯捷克1657《大教学论》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构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本框架,论述了教育的目的,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关系,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普及教育并论证其合理性;提出泛智;规范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体系。
卢梭法国1762《爱弥儿》反封建的理性革命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提出主观自然主义的教育观念,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强调实用主义的观念和发现的方法);
赫尔巴特德国1806《普通教育学》被誉为第一步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构建比较严密的教育学体系,讲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实践哲学基础上,讲授教育学课程,创办教育科学研究所)“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传统教育的代表;
教育的多样发展阶段斯宾塞英国1861《教育论》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⑴主张实用学科的学习,反对思辨,用实证的方法研究知识的价值,重视体育,反对形式主义的教学;⑵反映了19世纪社会大工业生产对教育的要求,具有功利主义的色彩。实验教育学最早由德国梅伊曼提出《实验教育学》;杜威创立实用主义教育学理论,⑴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从做中学”观点;⑵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学为基础建立,现代教育学;⑶强调“儿童为中心”思考教育问题,但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弱化教师的作用。杨贤江1930《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对立——杜威和赫尔巴特的相对立的“三中心” 赫:教材教师课堂&杜:经验儿童活动
人的发展:个体在身心诸多方面及其整体结构与特征的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身体的发展,身体各器官的结构与机能、机体系统的结构与机能的生长发育、成熟、退化等变化。心理的发展,个体活动的心理机能及其品质的发展变化,包括个体心理的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主要特征:顺序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个别差异性。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⑴把心理学的研究同生物学、逻辑学及认识论结合起来,着重研究儿童认知、智力、思维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发生认识论”; ⑵ “发生认识论”把个体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归纳为知识形成的心理结构(认识结构)和知识发展过程中新知识形成的机制;⑶适应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实现)图式: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智力结构的概念,即动作和心理运算的结构。
感觉运动阶段(0~2岁)通过感知动作,形成动作图式的认知结构;结束标志:言语机能的出现; 前运算阶段(2~7岁)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守恒(具体运算、形式运算);
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具体运算思维的不断同化、顺应、平衡,逐步地出现了新的运算结构,形式运算思维⑴可以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与形式区分开来⑵进行假设—演绎推理,“隔离变量”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特别是确定多种元素之间复杂的因果联系⑶形式运算思维之所以能实现现实与可能之间的逆转,是因为“可能运算本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构成一个组合系统。
皮亚杰⑴对儿童思维的研究在西方国家的儿童教育、中小学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具有一定影响⑵忽视社会和教育的重要意义,较少涉及生理发育和心理结构的研究。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ZPD)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表现)和并不显而易见的潜在能力(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有两种含义:一是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决定着儿童的发展,决定着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及智力活动的特点,二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教学一方面应适应学生的现有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学对发展的主导作用。艾利康宁的发展阶段说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素质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⑴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自然前提条件。⑵遗传对人的发展并不起决定作用,遗传所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能转化为现实。⑶要正确认识人们的遗传素质的差异。⑷遗传素质的稳定性的相对的,也是可变的。
2、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⑴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个体的形式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包括先天环境和后天环境,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⑵后天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作业更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方向、速度和水平,是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根本条件。⑶环境属于隐形教育,是同个熏陶取得教育效果。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上起着主导的作用。⑴教育作为主导性条件制约着心理发展的过程和方向,科学的教育能够促进心理发展,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条件。⑵教育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特点为依据。
4、活动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活动作为一个中介因素把主体和客体连接起来。当活动能够满足主体的身心发展需要时就会促进其发展,而且活动必须达到一定的重复水平。
5、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⑴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精神状态、需要、兴趣、目的等倾向性来选择环境和教育对他的影响。⑵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能够活化并创造新的教育资源。
总之,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而教育作为特殊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个体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动力。这些因素彼此关联、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教育独立论1922年3月,蔡元培在《新教育》发表《教育独立议》,教育应独立于政党和宗教,应当完全交给教育家去办,保有独立的地位。
教育万能论 洛克提出“白板说”,人心如同白纸似的,没有一切标记,没有一切观念;如同一张白纸或一块蜡,可以任人模铸。完整、系统的教育万能论由法国的爱尔维修提出。
人力资本论的奠基者是舒尔茨人力资本的倡导者尤其重视教育投资的作用 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选择、控制、激励、评价)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个人本位论(卢梭、康德)突出了个人的独立性与能动性,强调了个体的自然属性的价值,这对于正确的认识教育在培养人方面的功能、提高人的价值等是有价值的。个人本位论对我们认识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准确地把握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但是,个人本位论排斥社会对教育的制约,排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社会本位论(德国纳托尔普、凯兴斯泰纳,法国孔德、涂尔干)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要指向于国家利益和公民培养,并据此来满足社会需要。但过分夸大了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并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完全割裂了人
与社会的关系,使人工具化,这是不足取的。
生活本位论(准备生活论斯宾塞、适应生活论杜威)文化本位论(德国文化教育学派李特、斯普朗格等)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本事除生长以外无任何目的)全面发展理论 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教育制度的特征教育性、客观性、取向性、强制性、历史性
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原有教育制度以及国外教育制度 学制的类型⑴双轨学制(西欧)欧洲国家的学制都曾是这种双轨学制⑵单轨学制(美国)⑶分支型学制(前苏联)1902年 “壬寅学制”(未实行):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1903年 “癸卯学制”是中国首次颁布并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把学校分为三段七级,它标志着封建传统学校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壬子癸丑学制”分为三段四级,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年限,女子教育正式列入学制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向现代化迈进。“壬戌学制”又称“六三三学制”,我国教育走上了现代化的发展轨道。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艰巨性、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
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独立性、能动性特征 学生的权利完全保障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认为学科课程是课程组织的最有效方式。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布鲁纳将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理论”。
经验主义课程论 杜威主张应该以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动机和需要、能力和态度等为基础来编制课程。认为教育者与学习者在课程方面应“辩证”地思考。课程的类型
课程的设计目标模式泰勒四环节: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⑴经济领域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制约着课程目标的变革⑵经济水平的变化制约着课程内容的变革⑶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制约着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学习者因素⑴学习者身心发展特性⑵学习者的需要
1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有关的事实、实物和形象,以丰常用教学原则○
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概念,为发展智力和思想品德等奠定基础。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的反映。
2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其掌握课程内容的本质,增强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于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规律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规律的反映。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密切结合实际,○讲清基础理论,并引导学生把读书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统一起
来,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达到有知能用。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的反映。
4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指教师所教的课程内容应准确无误,○同时保证所举的实例、所用的方法以及教学的组织的科学性,并结合课程内容的学习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将科学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规律的反映。
5巩固性原则是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并在掌握技能、技巧方面达到熟练的程度,当需要
时能很快地再现出来,并能熟练地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是由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决定的。
6循序渐进原则是教师按照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逐步地、系统地掌
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发展。循序渐进原则是科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7因材施教原则是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照顾个别差异,○
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发展。是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讲授法、谈话法即问答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发现法)教学组织:班级授课组织、分组教学组织、个别化教学组织
教学实施
1、备课
2、上课(好课标准)①目标明确,任务完成②内容正确,重点突出③方法适合,善于引导④表达清晰,感染力强⑤组织严密,教学机智⑥气氛热烈,配合默契
3、作业的布置、检查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生学业成绩测评
第二篇:教育学缩印
教育学缩印.txt恨一个人和爱一个人的区别是:一个放在嘴边,一个藏在心里。人生三愿:一是吃得下饭,二是睡得着觉,三是笑得出来。本文由乐乐文希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 的发展趋(1)加强学前教 的发展趋 育 并 重视 与小学教 育的衔 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 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 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 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 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 有利于国际交流。5 简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 现。教育民主化是对言教的 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 否定。一方面,它追求所有 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 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 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 化。12 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 影响。影响。(1)信息技术改变 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 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 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16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动 因论。因论。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论有:内发论,外铄论,多 因素相互作用论。内发论者 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 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 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 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外铄 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 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 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 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辩 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 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 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 结果。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 20 简述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 展的特殊功能。展的特殊功能。(1)学校 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 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 做出社会规范。(2)学校教 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 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 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 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 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 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 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21 简述少年期的总体性阶 段特征。段特征。少年期表现出的总 体性的阶段特征是:身体状 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惊喜,独立精神
的加强。简述青年期的年龄特征。22 简述青年期的年龄特征。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 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人的社 会化在青年期也基本完成。青年期结束时,大多数青年 对世界、事业、人生和自己 都可能有较清晰和深入的思 考,形成相对系统和稳定的 见解,并对自己的未来做出 自由重要的选择。“未来” 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随 着心理能力的成熟,他们形 成了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 世界的较清晰和较深入的认 识,更重要的是在两种世界 间建起了具有个人发展意义 的桥梁。23 简述教育目的对教育工 作的指导意义。作的指导意义。教育目的对 整 个 教育 工作的指 导意义 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教育 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 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它明确 了教育对象未来的发展方向 和预定的发展结果,指导着 整个教育活动的开展,支配 着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 过程。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 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 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 的选择及效果的评价等,都 受到教育目的的制约。25 简述制定教育目的的基 本依据。本依据。教育目的的制定受 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马克思主义关于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 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26 简述现阶段我国的教育 目的及其基本精神。目的及其基本精神。教育目 的: 199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 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 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 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 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 会 主 义事 业建设者 和接班 人”。基本精神:(1)我们 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 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 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 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 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 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
学 生 的创 造精神和 实践能 力。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27 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 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 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1)德育;(2)智育;(3)体 育;(4)美育;(5)劳动 技术教育;
(三)素质教育 是 学 生个 性发展的 教育;
(四)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 精神为重点的教育:(1)创 新 能 力不 仅是一种 智力特 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 一种精神状态;(2)创新精 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 区别所在。28 简述德育概念及普通中 学德育方面的要求。学德育方面的要求。德育是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 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 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 想方法的教育。普通中学德 育方面的要求是:(1)帮助 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 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理论;(2)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 劳动,热爱科学;(3)建立 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 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 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 科学精神;(4)形成社会主 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 念;(5)养成适应不断改革 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 能力。29 简述智育概念及普通中 学智育方面的要求。学智育方面的要求。智育是 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 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 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 的教育。普通中学智育方面 的要求是:(1)帮助学生在 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 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 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2)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 良 好 的学习习惯和 自学能 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 的心理品质。30、30、简述体育概念及普通中 学体育方面的要求。学体育方面的要求。体育是 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 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
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普 通 中学 体育方面 的要求 是:(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 运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 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 精神和坚强毅力;(3)培养 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 科学营养知识。31 简述美育概念及普通中 学美育方面的要求。学美育方面的要求。美育是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 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 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 文明素养的教育。普通中学 美育方面的要求是:(1)提 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形 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 的最高层次的任务。32 简述劳动技术教育及普 通 中学 劳动 技术 教育 方面 的要求。的要求。劳动技术教育是引 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 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 的教育。普通中学劳动技术 教育方面的要求是:(1)通 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 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 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 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 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 和艰苦奋斗的精神;(2)结 合劳动技术教育,授予学生 一定的商品经济知识。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33 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 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 动性的教育对象。36 简述教师的职业性质与 特点。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性 质:(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 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 业 是 促进 个体社会 化的职 业。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 业角色的多样化。(1)传道 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 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37 简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 条件。条件。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 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 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 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 质量的集中体现。教师的学 科专业素养:(1)精通所教 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 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 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 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教师的 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 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 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 定的研究能力。简述教师的语言要求。(。(首 简述教师的语言要求。(先要求准确、明了、有逻辑 性。其次要求富有感情,有 感染力。再进一步要求富有 个性,能够体现出一名教师 的独特风采。40、简述师生关系。40、简述师生关系。(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 成授受关系;(2)师生关系 在人格是民主平等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 是相互促进的关系。42、简述 学校课 程及 其形 式。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 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 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 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 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 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 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44、简述如何研究学生。
44、简述如何研究学生。对 学生的研究通常包括三个方 面:(1)了解学生身心发展 的现状,并把它与理想的常 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 的差距;(2)了解学生个体 的需要;(3)了解学生的兴 趣和个性差异。
46、简述教学计划的构成。
46、简述教学计划的构成。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 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 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 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 求几部分所构成。
47、简述教科书的作用。(1)
47、简述教科书的作用。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 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 料,它可帮助学生掌握教师 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 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2)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 主要依据。(3)根据教学计 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 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 和教学任务。(4)根据本学 科 在 整个 学校课程 中的地 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
的关系。
48、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
48、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1)安排课程表;(2)分 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 的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 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 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 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 程与结果。
49、简述教学任务的内容。
49、简述教学任务的内容。教 学 任务 通常包括 三个方 面:(1)学生所要掌握的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学 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3)学生所要 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 个性心理品质。50、简述学生的学习特点及 50、简述学生的学习特点及 所受影响的因素。(。(P10 所受影响的因素。(P10 学 生的学习特点:独特性,稳 定性,发展性,灵活性。学 生的学习特点受三个方面因 素的影响:基础因素,内部 因素,外部因素。51、51、简述课程评价的主要模 式。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 离评价模式,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 式。简述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简述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1)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 的课程现象上;(2)搜集信 息;(3)组织材料;(4)分析资料;(5)报告结果。53、53、简述教学的概念及所包 含的方面。含的方面。教学,是教育目 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 生 的 学共 同组成的 一种活 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 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 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 统一活动。它包括:(1)教 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 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 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 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 样性的统一。
54、简述教学的主要作用。
54、简述教学的主要作用。(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 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 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 是 教 育工 作构成的 主体部 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55、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55、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 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 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
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 性发展。56、56、为什么教学过程是一种 特 殊 的认 识过 程 ? 教学过 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 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 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 间接认识世界。其目的在于: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 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 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 关于客观的映象即知识,也 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学生 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 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 识。57、57、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 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 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 与发展能力相统一。(3)教 学过程中知、意的统一。情、(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 动性结合 简 述知 识与 智力 的相 互转 应注意的条件。化,应注意的条件。(1)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 学的规律性的知识。(2)必 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3)(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 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 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 践的时间和空间。(4)培养 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 学生的个别差异。61、61、简述教学过程的教师主 导 作用 与学 生能 动性 相结 合的规律。合的规律。(1)教师在教 学 过 程中 处于组织 者的地 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 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 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 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 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 关系。62、62、简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 导作用。导作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 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 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积极 性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的个 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 成。63、63、简述学生学习的主体能 动性。: 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能动性具体表现在:受学 生本人兴趣、需要以及所接
受 的 外部 要求的推 动和支 配,学生对外部信息选择的 能动性、自觉性;受学生原 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 感意志、价值观等制约,学 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 的独立性、创造性。64、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64、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 知识。65、简述 我国中 学教 学原 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 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 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 联系实际原则。66、66、简述直观性原则及其贯 彻的基本要求。彻的基本要求。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 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 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 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 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 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 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 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 要求是:(1)正确选择直观 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67、67、简述启发性原则及其贯 彻 的 基本 要 求。启发性原 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 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 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 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 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启 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 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 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 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 主。68、68、简述巩固性原则及其贯 彻的基本要求。彻的基本要求。巩固性原则 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 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 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贯彻 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 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 巩固。69、69、简述循序渐进原则及其 贯彻的基本要求。贯彻的基本要求。循序渐进 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 1 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 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 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 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 求是:(1)按教材的系统性 进行教学。(2)注意主要矛 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 学。(3)由浅入深,由易到 难,由简到繁 70、70、简述因材施教原则及其 贯彻的基本要求。贯彻的基本要求。因材施教 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 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 的 放 矢地 进行有差 别的教 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 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 本要求是:(1)针对学生的 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 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71、71、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理论 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 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 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 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 用、学以致用贯彻理论联系 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 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 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 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 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 材。72、72、简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 法的基本依据。法的基本依据。(1)教学 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 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 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 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74、74、简述讲授法及其基本要 求。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 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 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 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 性、思想性。(2)注意启发。(3)讲究语言艺术。75、75、简述谈话法及其基本要 求。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 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 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 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复习谈话和启发谈 话两种。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是:(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 话计划。(2)提出的问题要 明确,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3)要善于启发诱导。(4)要做好归纳、小结。76、76、简述讨论法及其基 本要求。本要求。讨论法是学生在教 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 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 的基本要求是:(1)讨论的 问题要有吸引力。(2)要善 于 在 讨论 中对学生 启发引 导。(3)做好讨论小结。77、77、简述演示法及其基本要。(P128 P128)求。(P128)演示法是教师 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 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 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 直观性。演示法的基本要求 是:(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2)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 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 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3)(引导学生在感知过程中进行 综合分析。78、78、简述练习法及其基本要 求。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 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 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 方法。练习的基本要求是:(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 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 方法。(2)精选练习材料。(3)严格要求。79、79、简述实验法及其基本要求。简述实验法及其基本要求。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 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 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 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实验 法的基本要求是:(1)明确 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 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 作步骤和实验要求。(2)重 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 的作用。(3)要求学生独立 操作;及时检查结果,写出 实验报告。80、80、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程 序。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 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 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81、简述课的类型(种类)81、简述课的类型(种类)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 划分课的种类。根据教学任 务可分为: 传授新知识课(新 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
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 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 课)。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 务的类型数,可分为单一课 和综合课。根据使用的主要 教学方法分,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82、简述课的组成部分 82、简述课的组成部分。一 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 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 材;布置课外作业等。84、84、简述教师布置作业的要 求。(1)作业的内容要符 合 教 学大 纲和教科 书的要 求,并要有代表性。(2)作 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 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 时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 和批改学生的作业。86、86、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 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 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 利 于 发挥 班集体的 教学作 用。缺点:强调系统的书本 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 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 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 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87、87、简述教学策略的基本特 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 活性。88、简述德育的意义。(P147 88、简述德育的意义。P147(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 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 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 条件和保证。89、89、简述制定德育目标的依 据。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 据是: 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国 家 的教 育方针和 教育目 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 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91、简述选择德育内容的依 91、简述选择德育内容的依 据。(1)德育目标。(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3)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 和学生思想实际。93、93、简述我国政治教育的内 容。我国的政治教育主要包 括 马 克思 主义基本 理论教 育、阶级教育、世界观教育、社会科学教育。94、94、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 本任务。本任务。(1)针对大多数 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 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 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 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 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 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 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 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 的心理健康水平。(3)针对 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 行心理咨询 96、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96、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德育过程的规律有:(1)学 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 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 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 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 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 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 性规律。97、97、简述思想品德的基本要 素及其关系。素及其关系。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 本要素。知即道德认识,情 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四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 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 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 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 培养顺序。98、98、简述班主任德育工作经 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99、99、简述德育过程中活动和 交往的主要特点。交往的主要特点。(1)具 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2)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 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 师和同学。(3)具有科学性 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 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 理学原理组织的。100、100、简述德育过程的学生 思 想内 部矛 盾转 化规 律。(1)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 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 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 会道德行为的过程。(2)要 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 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 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 起作用的。(3)德育过程也 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 程。101、101、简述学生思想品德形 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2(1)一个人的良好思想品德 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 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是一 个无止境地认识世界、认识 自我的过程。特别是道德行 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 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2)在德育过程中,教 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 品德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 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 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 复性,注意抓反复。102、102、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 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导向性原则,疏 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 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 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 施教原则。103、简述我国德育的途径。103、简述我国德育的途径。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 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 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 对 学 生进 行德育的 基本途 径。104、104、简述我国德育的基本 方法。方法。说服法,榜样法,锻 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 批评处分。105、简述德育的认知模式。105、简述德育的认知模式。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 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皮亚杰提出,后由科 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认知 模式是:(1)理论假设:a 道德发展论; 道德教育论。b(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 组讨论:a 道德两难问题及 其设计;b 道德讨论中的引 入性提问;c 道德讨论中的 深入性提问。(3)简要的评 论:a 认知模式的缺陷;b 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 校德育改革的启示。106、简述德育的体谅模式。106、简述德育的体谅模式。体谅模式是英国学校德育学 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 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 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 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 心地位。体谅模式是:(1)理论假设:a 与人友好相处 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 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 责。b 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
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 谅。c 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 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 色和身份。d 教育即学会关 心。(2)围绕人际-社会情 境问题的道德教育:a 设身 处地。证明规则。付诸行 b c 动。(3)简要评论:a 体谅 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b 体 谅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 德育改革的启示。107、107、简述德育的社会模 仿模式。仿模式。社会模仿模式主要 是班杜拉创立的。社会模仿 模式是:(1)理论假设。(2)围 绕 社会 学习论的 道德教 育:a 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 品德参与才能完成。b 道德 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 固定发展阶段。c 道德教育 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d 榜样对品德的作用。e 提出 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 论。(3)简要的评论:a 社 会 模 仿模 式在理论 上的缺 陷。b 社会模仿模式的特色 及对我国学校德育发展改革 的启示。108、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108、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 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 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 力,学会自治自理。109、简述班级管理的模式。109、简述班级管理的模式。班级管理的模式有:常规管 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班级常规管理是 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 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 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 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 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 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 来的管理方式。班级民主管 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 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 前提下,参与与班级管理的 一种管理方式。班级目标管 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 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 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 其 与 班级 总体目标 融为一 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 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 目标的管理方法。110、110、简述当前班级管理存
在的问题。在的问题。(1)由于受到 分 数 压力 和教师权 威的制 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 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 生 参 与班 级管理的 程度较 低。111、111、简述如何建立以学生 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 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 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 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112、112、简述班集体形成的基 本特征。本特征。班集体必须具备四 个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 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 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 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113、113、113 简 述班 集体 的教 育作 用。(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 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 能力。114、114、简述班集体的形 成与培养。成与培养。(1)确定班集 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 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 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 风。115、简述班主任在班 115、115 级 管理 中的 地位 和作 用。(1)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 计者;(2)班主任是班级组 织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 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116、116、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 理中的领导影响力。理中的领导影响力。班主任 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 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条 件,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 响力。117、117、简述班主任班级管理 的内容与方法。的内容与方法。(1)了解 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 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 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实例分析一: 实例分析一: 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 “二年二班的学生真笨,这 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 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 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 有什么办法”。如何理解教 师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
发挥主导作用吗? 答:提 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 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要讲好 课,会教学生,又要调动学 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会学。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会自 发产生的,是靠教师调动的,教师只会讲课,而不能使学 生会学,还不能说全面发挥 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实例分析二: 实例分析二: 用遗传、环境、教育在 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 分析: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 《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 金 溪 有一 个叫方仲 永的少 年,5 岁时就能作诗,但后 来 由 于他 父亲没有 及时教 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 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 20 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答:提示:从方仲永的事例 说明,遗传素质好的人,如 果离开后天的环境、教育和 主观努力,是不能得到充分 发展的,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 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 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 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 展 的 可能 性便不能 变为现 实。实例分析三: 实例分析三: 指出下面实例中教师的 言行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 则?并简要解释。一位教师 教 “因式分解” 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 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 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 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 及其应用》 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 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 代表性的习题。教师有选择 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 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 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 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 单元的教学任务。提示: 答: 这位教师的做法符合因材施 教的教学原则。因为他的教 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确 对待了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使 全体学生、包括后进生在内 的人,都得到高效率的发展。3 1
第三篇:教育学缩印试卷
试卷代号: 1289 2013 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处于“褒贬毁誉之间”,只有一篇小说除外。这篇小说是()。《三里湾》《“锻炼锻炼”》 《卖烟叶》《登记》 9.《蝴蝶》描写的共产党高级千部形象是(林震B.弓长思远曹千里 D.钟亦诚 3.延续了孙犁优美清新的荷花淀风情的作家是沉浸于“运河文学”的创作的(浩然
B.汪曾祺李卒D.刘绍棠 4.林白以多米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是()。A.《子弹穿过苹果》B.《一个人的战争》C.《同心爱者不能分手》D.《守望空心岁月》 5.一同被当作是女性文学代表作的两部小说是《一个人的战争》和()。A.《私人生活》B.《与往事于杯》 C.《无处告别》D.《嘴唇里的阳光》 6.余华仿武侠小说的作品是()。八.《一九八六年》B.《难逃劫数》 C.《四月三日事件》D.《鲜血梅花》 7.《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神情》等“通讯化”的作者是()。A.魏巍B.刘白羽C.秦牧D.曹靖华 8.奠定金庸武侠小说大宗师地位的小说是()。A.《倚天屠龙记》B.《天龙八部》C.《书剑恩仇录》D.《射雕英雄传》
9.《鹿鼎记》和金庸以前的武侠小说有很大的差别,作者费尽心机塑造了一个非侠客型的奇人()。八.杨过B.韦小宝 C.小龙女D.令狐冲
10.潦倒的钱夫人去台北参加窦夫人的盛宴华筵。宴终席散,昔日的风云人物只能站在窦夫
人的院子中可怜兮兮地等着窦夫人的小轿车折返回来送自己。这个内容出自小说()。八.《游园惊梦》B.《永远的尹雪艳》 C.《思旧赋》D.《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9分,共20分)11.中国当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中的经典作品主要有赵树理、孙犁、周立波的()等。
A.《三里湾》B.《铁木前传》 C.《红旗谱》D.《山乡巨变》
12.“ 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等。八.《三里湾》H.《林海雪原》 C.《红旗潜》1).《红岩》
13.老舍在1949 年从美国归来到文革初含冤辞世的17年间,共创作了23部戏曲作品,L要有()。八.《龙须沟》B.《四世同堂》 C.《茶馆》D.《西望长安》
14.1960年前后,长篇叙事诗的创作出现了一个热潮,主要有()等。八.李季的《杨高传》B.减克家的《李大钊》C.田间的《赶车传》D.郭小川的《望星空》
15.高晓声的“陈灸生系列小说”主要指《陈灸生上城》和()等。八.《“漏斗户”主》B.《陈免生转业》 C.《陈奥生包产》D.《陈灸生出国》 16.《植香刑》的叙述者分别是()等。八.赵甲B.孙丙 C.钱丁D.眉娘
17.张洁探讨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处境以及尴尬的心理体验和人生感悟的作品主要有
《爱,是不能忘记的》和()等。A.《致橡树》B.《方舟》 C.《社毛毋绿》D.《无字》
18.“ 新派武侠小说”的武侠三大家为()。
八.梁羽生B.金庸 C.臣卜龙生D.古龙
19.自先刃《台北人》中的主要作品有()等。
A.《永远的尹雪艳》B.《游园惊梦》 C.《台湾人三部曲》D.《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20.5。年代中期以后,台湾诗坛上的现代主义文学社团主要有()等。八.现代诗社B.创世纪诗社 C.蓝址诗社D.后现代诗社
三、填空题
21.《创业史》的最大成就,不是塑造了梁生宝这个崭新的青年农民英雄形象,而是最突出
地表现在落后人物_形象的塑造上。22.“ 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 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_的《艳阳天》等。
23.占华的长篇小说《芙蓉镇》和_的长篇小说《占船》都是80年代“反思文学”的 重要收获。24.在60年代初出现的当代戏剧文学创作第二个高潮中,京剧现代戏的主要收获有《红 灯记》、《_》、《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
25.1978 年12月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创办的《___》,是新诗潮运动的一面旗帜。
26. 的组诗《致青年公民》、贺敬之的《放声歌唱》为当代政治抒情诗开了一 代诗风。
27.莫言以,!,篇小说《透明的__》一举成名,而真正奠定他在当代文坛上的重
要地位的则是《红高粱》。
28.铁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988 年出版的《__》。
29.《与往事干杯》是__的成名作,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17岁 的少女“我”(肖檬)的成长经历及与老巴父子两代人的恋情故事。
30.1981-1984 年间,张承志的《黑骏马》、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邓友梅的《烟 壶》、冯骥才的《神鞭》、_的《棋王》等,这些作品共同汇成了“文化寻根”的浪潮。31.90 年代后,_创作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小说主题也历
经了一个从先锋到世俗的巨人嫂变。32.新写实小说作为一面旗帜树立起来,始于《___》杂志1989 年第3期的“新写实 小说大联展”。33. 的小说《米》后被改编为电影《大鸿米店》。34.1111 南水北》记录了作家__离开城市来到他钟经插过队的湖南泪罗县八溪
姻乡,过起农民生活的种种经历与见闻。
35. 的作品主要有散文《干校六记》、散文集《我们仁》和长篇小说《洗澡》等。
36.旧派武侠小说可分为南北两派。时人有“北有赵焕亭,南有_”之称誉。37.金庸武侠小说的处女作《_ 》一举成名,震惊文坛,也标志着金庸 的出世。
38.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现代主义小说主要有盐华荃的《失去的金铃子》、的《又见棕桐,又见棕搁》、白先勇的《纽约客》、陈若曦的《尹县长》、王文兴的《家变》等。
・出版于1977 年的长篇小说《城之迷》是_的代表性作品。
40.《石室之死亡》不仅是___前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现代中国诗坛上“超现实
性”表现最为突出的作品。
四、简答题 日.在情节上,《智取威虎山》采用的是双线并行的复线结构,请简要说明作品的两条线索 以及效果。
42.新写实小说的基本风格是什么?它与传统现实主义有何区别?它的代表作家主要有
明卜些(说出两位即可)?
五、分析题(30分)
43.说明“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辩证关系,并结合《沙家洪》的样板化过程,谈谈你对 样板戏艺术价值的看法。11.((红高粱》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我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瑰视
礼法.个性张扬.敢于无视势利和金钱构造的婚姻关系.追求生机勃发的爱情。当国难家仇降
临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用最简陋的武器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在血战中,这一支自发的农
民武装,除了“我爷爷”以外,全都与敌人同归于尽,英勇牺牲,给他们送饭菜的戴凤莲也中弹死
在高粱地里。在这里,莫言再次展现了他的独特想象力,把最朴实最常见的一种农作物,张扬 为一种“红高粱精神”,又从,!,发掘出“种的退化”的命题。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种的退化”的命
题的?中国当代文学专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D 2.B 3.D 4.B 5.A 6.D 7.A 8.D 9.B 10 .八
二、多项选择题
1LABD 12.BCD 13.八CD 14.ABC 15.ABCD 116.ABCD 117.BCD 18.ABD 19.ABD 20.ABC
三、填空题
21.梁三老汉22.浩然23.张炜 24.芦荡火种25.今天26.郭小川 27.红萝卜28.玫瑰门29.陈染 30.阿城31.余华32.钟山 33.苏童34.韩少功35.杨绛 36.不肖生37.书剑恩仇录 38.放梨华39.七等生40.洛夫
四、简答题(在情节上,《智取威虎山》采用的是双线并行的复线结构,请简要说明作品的两条线索以及效果。A.一条线索是少剑波率领小分队乘胜追击,发动群众,准备决战。(3分)B.一条线索是杨子荣打进匪窟与敌周旋,最后双线合一,杨子荣和小分队及群众里应外 合端掉匪窟。(3分)C.这样的结构使得故事脉络分明,结构紧凑完整,剧情发展波澜不断,矛盾冲突此起彼伏.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和观赏性。(4分)
42.新写实小说的基本风格是什么?它与传统现实主义有何区别?它的代表作家主要有
哪些(说出两位即可)?
A.新写实小说的基本风格是描写“原生态”、“生活流”、“零度情感”,即冷静地“关注人的生命内部奥秘,关注人的生存本体意义”。(4分)
B.它以鲜明的“欲望叙事”而不同于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以“原生态”、“生活流”的琐细
笔触而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的“典型化”原则,以“零度情感”而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重情的叙 事风格。(4分)
C.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主要有刘恒、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等。
五、分析题(40分)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其体恰当,文字优关流畅。
43.说明“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辩证关系,并结合《沙家洪》的样板化过程,谈谈你对 样板戏艺术价值的看法。
44.《红高粱》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我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蔑视
礼法,个性张扬,敢于无视势利和金钱构造的婚姻关系,追求生机勃发的爱情。当国难家仇降
临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用址简陋的武器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在血战中,这一支自发的农
民武装,除了“我爷爷”以外,全都与敌人同归于尽,英勇牺牲,给他们送饭菜的戴风莲也中弹死
在高粱地里。在这里,莫言再次展现了他的独特想象力,把最朴实最常见的一种农作物,张扬 为一种“红高粱精神”,又从中发掘出“种的退化”的命题。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种的退化”的命 2013年1月 „、单项选择题
1.<<ÚJ乡臣变》描骂的先进农村干部是()等。
A.捺先智B.李月辉 c.盛佑亭D.龚子元
2.“奇袭奶头山飞”键取威虎山“等情节出自作品()。
A.<<皖南事变>> B.<<红旗谱》 C.<<林海雪雪原》D.<<玉皇在巷》 3.高行健与刘会远合作的实撞话剩是A.<<现代折子戏》B.((车站》 c.(<绝对信号》D.((野人》
4.从延安走出来的浪漫诗派的杰出代表和在当代诗坛上探索现代意象静的先行者是《福建集》的作者()。A.郭小)11 B.费敬之 c.淀抄河D.毒草其娇 5.20 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带根文学中,韩少功的是()。A.((爸爸爸》B.<<老井》 C.<<小鲍庄))D.((罩土》
6.四具有藤脆的女性视野陌受到批判的《否合花》的作者是()。
A.杨沫B.茹志鹊C.京璜D.韦君宽 7.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栋志是1987年发表的()。
A.((十八岁出门远行>> B.<<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C.((回月三日事件》江《一九八六年》 8.散文集《潜牧长城》的作者是以诗歌创作步入文坛的()。
A.题持B.余秋雨C.于坚D.贾平凹 9.新振武候小说的开刨者是()。A.金5着B.郎红挠 C.古龙D.梁习苍生
10.台湾20世纪八九十年代横穷出世的怪才,被司马中黑称为”野鬼托生的文学怪黯“的作家是()。
A.白先勇B.钟肇政C.张大春D.七等
二、多项选择题11.”白洋淀涯“的主要作家有()等。
A.从雄熙B.刘绍棠C.l草树民D.韩映12.”反思文学“的主襄作品有〈)等。A.古华的《芙蓉镇》B.离晓声的《李鹏大造愿》
C.张炜的《古船》D.毒草放滑的《皖南事变》
13.<<茶嬉》中三个主要人物是()。A.松工爷B.王矛11发C.常四爷D.黎仲义
14.1960年前后,长篇章史事诗的制作出现了一个热潮,主要有()等。A.李季的《杨高传》B.藏王在家的《李大钊》 C.因剖的《赶-*传》D.郭小)11的《望星空》
15.”性文学“的代表主要有〈〉等。A.文ú麓云的《一地鸡毛》B.张黄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C.王安忆的《小城之恋》扫.铁援的《麦秸垛》
16.贾平凹的乡土小说主要有(〉等。A.<<浮躁》B.<<庭都》 c.<<寨踵>> D.<<高兴》
17.最能代表臭倍萧散文成就的一组阻忆延安生活的作品是()等。A.<<案因小i己>> B.<<杜程坛抒情》 c.((窑洞风景>> D.<<记一辆纺车》 18.民国初年,通俗小说的”五大作家“是李涵秋、严激偶和()等。A.馀枕亚E张假水 c.包天突D.坷瘦弱
19.古龙有两部著名的”系列斗、说,它们是(A.<<武林外史》B.<<楚留香传奇》 c.<<绝ft双骄》。<<陆小凤传奇》 20.台湾的新女性主义小说主要有〈)等。
A.朱秀娟的《女强人》B.李昂的《杀犬》
c.王文兴的《家变》D.廖辉英的《盲点》
豆、填宫里嚣 21.(三里湾》从玛有翼、和王玉梅在扫盲班的微妙关系开始,在三对新人结婚作为结束。
22.在“十七年时期野的农村题材小说家中,既是激具传统文人意味的,也是受黯方文学影响最深的,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
23.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上提斌的《红旗谱》、杨沫的《青春之歌》、前披的《林海霄原》、孙犁的《风去辑记队的《三家巷》等。24.踪忠实的《白鹿嚣》和的《长恒歌>>.一部主是乡土文学的经典,一部是都市文学的名篇。
25.在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的第一个高潮期中,涌现出了一一一一一的《考撞上安波的《春风
吹黯诺敏海上海默的《捐紫横吹》、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上孙芋的《妇女代表》等优秀作品。2号.((天下第一楼》描苟剖是民拥初年京城老字号炜鸭店u押的一段兴衰史。叫一一一一的《天山牧歌》、公~J的《在北方》、梁上襄的《去甫的云》等,描绘了联新的劳动生活为主体的富于法郁培方民族色影的时代风景画。在的《春天,十个海子》望,出生命的激情体味死亡”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祝搓手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挠,热爱空虚寒玲的乡村“。莫言对小说艺术创新的惨模经营.(》以人间的酷刑作辖.<<生死疲劳》贝司以地狱的酷刑开场。
陈染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以女性视角,大摆表现了对自忠和向性恋的赞策。
玉安忆的长篇小说{„》播述了南昌、陈卓然、海鹏等几个干部家庭出身的年轻人的故事,是一部成长小说。宗璜的《我是模》、戴厚英的《人啊,人》、的《鳝化椅上《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都是有关存在主题的书写。站莉的小说《生活费》后改编为电影((>>。
一一„一一是以诗歌制作步入文坛的,是”新边塞诗“韵倡导者和实践者。80年代中期转入散文制作菇,出摇有《稀世之岛》、《秋风!日雨集》、《潜牧长城》等散文集。
35.新时期视期者作家人生反思的优秀作品主要有巴金的《怀念萧珊
2、孙掣的《亡人逸事》、一一一的忏校六记》、栋自尘的《云梦如乙》、黄祉云的《雾失楼台湾。
36.结拉克的《玉架碟》是民和最畅销的小说,与的《数鸿撑腰记》间为4鸳鸯蝴蝶派”发韬之作。
37.长篇育情小说<<>>是中黯现代通俗文学的开出之作.38.„一叫„一的《慈禧全传》、《清官外史》等小说跨越了驻文学生否俗文学的鸿沟,具有恢宏的史诗风范和深靡的历史意识a 39.20股纪六七十年代,台湾乡土小氓的作品主要有的《台湾人三部曲儿陈映真的《将军族》、王祯和的《嫁妆一牛车》等。
40.纪在是台湾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开拓者与旗手,最能代表他台湾时期诗歌或就的是 <、简警黯{
41.需要说明《茶铺》新颖而猫特的戏崩结构。42.1966年,康羽生曾化名“梅硕之”主罢了一篇《金庸梁黯生合论》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锦是如何诙他们商人在风格和人物塑造上有什么不爵的?
五、分桥建(30分} 妥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湾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在答题时应做到z论述清晰明确,举例i具体恰当,文字统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费见解。43.为什么阿庆嫂能够周旋于胡传魁和刁德一之间,见招拆捆,滴水不漏?拭结合“智斗”一场的具体告词和唱词,分新阿庆嫂的彭象。44.90年代后,余华小说历经了一个从先锋黯世锚的臣大擅变,从属力叙事下的历史批朔遂南转向背慧与命运叙述,逐渐呈现出“乐生主义”的色影,不仅真实记承了诸多小人物的平凡人生,而且在创作方法上也愈加趋向于辑实主义。体是如何看持余华的这个变化的?情结合具体作品为剖加以说明。
2013年l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D 5.A6.B 7.A 8.A 9.D 10.C
二、多项选择题
11.ABCD 12.ABC 13.BCD 14.ABC 15.BCD 16.ACD 17.ACD 18.BCD 19.BD 20.ABD
三、壤空题
21.范英芝22.周立被 23.欧摆出24.王安宁乙 25.夏衍26.福廉德 27.闻捷28.海子
29.檀香拇指.孰人生活
启蒙时代 张贤亮 生活秀 周涛 杨络 苏盘殊
海上花列传高陆 钟肇政棋梅树
四、简替题{每题 10分,挟20分}说明z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新。
41.简要说明《茶饿》新颖商植特的戏剧结椅。
儿在“葬送三个时代”的主题下,既没有一以贯之的矛肆冲突,也没有苦路相连的先整雄事,而只是聪明地截取了三三个模翻菌,三幕戏相对强立,多达70多个人物长达半个世纪的命运变迁,被缩在“格泰”这所普通的茶馆之中。(5分〉
B.采用“人像展览式”的结构z不以故事情节为结槐线索,西以人物活动为结构要素,主要客人物从中年到者年贯穿金~J;次要人物两代相承z龙套揭人根据黯情需要来去自由p每个角色自说其事,在时代大背景下事事相连,成功地表现了重大的主题。(5分)42.玲在6年,摄3JSJ生曾化名“佟模之”每了„篇《金藉攫润生合论》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她是如街谈她们两人在风格京人物塑造上有什么不阔的?
A.在风格上,染3JSJ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小说、历史等等〉的影响较深,名士气味甚雄;部金庸接受西方文艺(包括电影〉的影晴较茧,是现代的“洋才子”(5分〉
B.在人物上,粱羽生每名士风辈革比较有一手,但写邪撩怎么样写都不够辅影z丽金满写愚人、坏人比写好人成功,写那报比写正揉成功,<<书剑恩钱是》写四大恶人,一个比一个精彰,但写好人君子,段誉隅,不够精彰。(5分)
五、分街剧(30分}
类求z在以下商酿中任选一题,论述正确深入,举棋具体恰当,文字住策就髓。谈题不得少于1000字。1.为什么阿庆嫂能够周挠于胡传
魁和巧德一之阔,见招拆招,滴水不捕?试结合“智斗”„榻的具体台词和唱词,分祈网庆嫂的形象。2.即年代后,余华小说历经了一个从先锋黯J1!t锚的巨大撒变,从暴力叙事下的历史批辫逐渐转向苦难与命运叙述,逐斯蛊巍出“乐主主主义”的色彩,卫在仅真实记录了诸多小人物的平凡人生,吉普且在创作方法上也愈加趋向于现实主义。体是如何看待余华的这个变化的?请结合具体作品为例如以说明。
A.完f按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容。〈扣5-10分〉
B.诠述不清蹦或不明确。(招5-10分〉 c.举例不具体或不恰当。〈扣3分〉 D.文字欠优荣或不捷辑。〈扣3分〉在.有错到学或病句。〈扣1分,最多扣分不超过2分〉1309
第四篇:教育学教学要点-答案-缩印
第一章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1高等教育是在、高等教育
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2分),培养学术性或职业性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1分)专业教育1分)。
2为、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具有: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特殊本质的、教育科学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3答:①、西方古代“高等教育”有何特点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
“高等教育”中心也处在变动之中。② 具有“官办”、“私办”或“官私合办”多种形式,但以官方的资助和兴办为主。③ 教育内容比较全面,比较注重道德和伦理教育。④ 教育的方式方法比较灵活,交流、启发、论辩是常用的方法。⑤ 学术研究和教学育才结合得比较紧密。
4、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的特殊本质、运行形态及其基本发展规律。
1)研究高等教育的特殊本质。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人类社会有
目的、有计划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活动,教育对象是完成完全中等教育后的人。2)研究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按照高等教育自身的运行形态,可将其分为高等教育活动、高等教育事业和高等教育思想。高等教育活动是一种实践形态,指的是包括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教育活动;高等教育事业是一种制度形态,与社会其他事业相区别;高等教育思想是高等教育的观念形态,它是对高教活动、高教事业的反映,并对其发挥反作用。高等教育的实践形态、制度形态、观念形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3)研究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高等教育规律是高等教育发展过
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基本规律有:○
1发展的规律;○
2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高等教育必须适应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规律;○
3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促进大学生德高等教育系统要素协调发展规律。论述5.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谈谈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态 答:、认识高等教育的(1)目的:在于基本规律了解高等教育的特殊,使高等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本质、理解高等教育的运行形高度,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以增强高等教育实践的自觉性,从根本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意义:1)有利于增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责任感和事业心。2)有利于深化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理性认识。3)有利于提高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水平。(3)方法:1)要以现实的高等教育工作为中心。2)要注重将高等教育学的理论运用于实际。3)要对高等教育实际问题进行理性思考。4)要关注高教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
第二章 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
1的高等学、高等教育校间能级结构的比例关系。:主要指具有
不同办学条件、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2型、高等教育在不同地区地区分布的比例(区域)结构,或称区域结构。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既涉及:指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即它们的数量、类不同地区高等教育的比较,它们各自的优势、特长等问题,又涉及它们的规模、科类、形式与层次等问题。(梯度结构模式和中心城市模式)3答:、高等教育1)促进个人掌握个体功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知识和发展能力;2)促进个人提高
文明素养;3)促进个人改变社会地位。
4答:、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具有文化功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5答:高等教育的、高等教育经济功能经济功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主要指高等教育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功能。1)高等教育担负着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为生产发展提供专门人才的支持;2整和完善)高等教育是。
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和途径;3)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的调6国际合作职能、如何理解高校的: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国际合作职能?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它主要包括师生互换、学位互认、学者互访、国际联合办学、国际合作研究、参加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教育资源的互补和协助等。
补充: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国际合作。论述
5、试述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
答: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国际合作的四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其中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决定高等教育本质的因素。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他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进一步延伸,否则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活动就会脱离社会实际。国际合作是高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崭新职能。值得强调的是不同层次、类型、水平和条件的高校职能发挥的重点是不一样的。
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理论
1通过一定的、教育方针立法程序:是国家为教育事业确立的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其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目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一切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指针。
如果是简答题,还应加上: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高等教育目的:是指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高级专门人才。把接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人培《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作了如下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要求、高等教育。
培养目标:是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4就是能使高等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如何认识实现高等教育目的基本途径具体的实施?
方式,即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这三个方面的活动构成了高校德育、智育和体育工作的基本实施途径。相对于教育目的来说,它是高等教育层次的特殊目标,相对于各级各类高校来说,则是共同的总目标。5马丁特罗认为:、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的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区别
低于适龄人口的15%时,属于英才教育阶段;入学人数在适龄人口的15%~50%之间属于大众教育阶段。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在受教育者面的宽窄上,而受教育者面的宽窄直接表现为多少人能受到高等教育,哪些人能受到高等教育,最终决定这些人在社会中的发展方向、所处地位及作用的发挥。补充:1)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的内涵。英才教育论认为,高教应把培养精英人才作为目标。教育内容主要是培养统治管理才能。高教是面向少数人的。大众教育论认为,高教除了培养未来国家管理者之外,还应培养社会各行业人才。高教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从历史看,高教是从英才教育向大众教育转换的过程。从现实看,两者并存、相互渗透。2)对我国高教大众化认识。I)大众化是我国的必然趋势。(1)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2)是推进高教民主化的需要。II)我国大众化必须遵循的原则(发展速度适当;优化资源配置来提高规模效益;筹资体系多元化。)3)两种理论的现实选择。在我国是实施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并重的发展思路。(两者并重是世界高教趋势;由它们各自特点决定;两者并重符合我国实际。)
论述
6、谈谈你对高等教育“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的认识。答:(1)社会本位论是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理论。这种理论强调人是社会产物,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的人。这种理论关心的是个体社会化、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政治品质的发展。持社会本位论的人以社会为观察问题的立足点,认为社会与个体关系类似于“有机体”与“细胞”的关系;社会是目的,个体处于从属地位,是实现目标的手段。(2)个体本位论是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理论。这种理论所关心的是个人价值,即关心人的身心健康、个性自然形成和个体生活幸福。持个人本位论的人将教育的立足点移至个体,认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类似于有机体和环境的关系;个体处于中心地位,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是目的,社会是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手段。(3)评析及现实抉择:以上两种理论既有合理之处,也各有其局限性。社会本位论肯定教育的价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强调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把服务于社会放在首位;个体本位论确认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提出了尊重个性、以人为本的自由发展思想,突出了个体创造力对社会发展的价值。这两种理论长期相辅相成,并在教育实践中交替占据主导地位,背后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根据这两种理论的基本观点、价值及发展历程,当前我们在高教目的选择上应寻求与中国历史与现实社会相适合的整合思路。历史证明基于任何一种理论的单向选择都是有弊端的。
7答:、论述(1)通才教育论和专才教育论的内涵通才通常是指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及两种教育的现实选择。的人。通才教育是以 培养通才为目的的教育。(2)专才,即专门人才,从高等教育来说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有很深造诣、有特殊技能的人才。专长教育是以培养专长为目的的教育。(3)现实抉择:就一般性而言当代高等教育在通才教育和专长教育的现实选择上必须走两者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因为:1)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2)人的和谐发展与健全人格的形成需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3)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由当前的国情决定的。
第四章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和管理体制 1.是指与高等教育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管理活动相关:(宏观微观)的组织制度
体系,有宏观和微观之分。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在协调和指导高等学校的办学而在有关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上的各种制度的总和,集中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系统中高等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微观管理体制,一般指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指高等学校人、财、物的配置,招生、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等事物的责任权限划分,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各种制度的总和,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基础和细胞。
2.分。从教育高等学校学制程度:看,高等学校学制属于学制中的是指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的系统最高层次,是整个学制的。高等学校学制是社会一个重要组成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反映了一国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要求。因此,它是一个既有时空意义,又有相对稳定性的概念。3.程度学位制度:的受教育者即国家授予为保证一定称号学术的严肃性的制度。通过建立明确的衡量标准从而对相应学术
4、高校学制制定的基本依据
受高1等)、受社会教育规律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发展水平的制约。的制约。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3)、5、如何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就业指导1)、加快毕业生信息服务就业市场制度?体系(市场)的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
;2)、加强和深化以用人制度全国性的毕业生改革为重点的综合就业市场配套制度改革,改善就业环境,促进毕业生的顺利毕业。(制度)3)进一步调整改善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和培养模式转变(质量);4)加强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机构建设,注重发挥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中介服务的重要作用(服务机构)。5)拓宽在基层就业渠道,取消不合理收费和限制,延长毕业生就业时间,也是此项改革重要内容。
论述:
6、结合实际,谈谈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
问题集中反映在:1)校-院-系或校-系之间权力结构不尽合理,行政权利过于向上集中,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基层自主发展的能力,特别是学院制尚在探索之中,学院的行政权利有待大力加强。2)学校职能部门机构臃肿,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并且相互之间还存在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的现象,致使工作效率低下。3)行政管理部门包得过多、统得过死。4)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趋同和模仿现象也十分严重。
围绕以上问题,改革的基本方向是:1)扩大高等学校改革的自主权和自由度,强调和支持高等学校进行个性化改革。2)调整院系结构,把内部管理的重心放在院(系)一级。3)加大人事制度的改革力度,建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用人机制和制度。4)转变管理模式,依靠教授办学。5)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新的激励机制。6)深化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第五章 高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1、教师专业化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1)教师专业既包括的含义
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结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高等学校教师劳动有哪些特点?(无、示、长;高、专、延)高校教师劳动具有所有教师劳动的共同特点:1)无私性2)示范性
3)迟效性和长效性。高校教师劳动的特殊性:1)劳动的专业性2)劳动对象的高层次性33)劳动的、如何理解大学生的社会地位?时空延续性。
人
1.青年中的佼佼者2.具有合法权益的受教育者3.培养中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论述:4.结合教师队伍群体和个体的素质要求说明如何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似乎应该是个体素质和整体素质要求内容?不应是原则?)
(1)提高高校教师个体素质的原则:1)组织培养和自我提高相结合2)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统一3)提倡奉献和给与回报相统一(2)提高高校教师整体素质的原则:1)相对稳定和绝对流动相结合2)规范控制与教师资源开发相结合3)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相统一。按上述原则,我认为:从教师个体看,主要是通过选拔、培养、使用来提高教师个体的素质,特别要加强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从教师群体上看,主要通过流动、调整和教师资源开发来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功能;从管理角度看,主要是通过制度、体制和机制建设来保证教师队伍建设顺利进行。
另答案: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既要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又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⑴高校教师的个体素质要求有:1)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情操;2)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3)优秀的教学能力和出色的科研能力。(政道、知构、教研)⑵整体素质要求教师队伍的①职务结构、②学历结构、③年龄结构、○
专业结构○5学缘结构要合理。(学、年、专、职)
⑶要提高高校教师的个体素质,应做到:①组织培养和自我提高相结合②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统一③提倡奉献和给予回报相统一。
⑷要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做到:①相对稳定和绝对流动相结合②规范控制与教师资源开发相结合③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相统一。5高校师生关系是、如何正确理解和构建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指高等学校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共同完成教育教学
任务而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师生间的教育关系、人格关系、心理关系、道德关系和法律关系。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师生关系工作化、师生相互信任程度降低、师生交往功利色彩加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做法:1)师生交往要以平等为基础2)加强理解沟通和交往3)重新审视教师的权威4)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第六章 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和课程
1征、专业:。狭义的专业是指专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广义的专业是指某种根据学科分类职业的劳动特点和社会职业分工和分门别类职业特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单位。
23、学科:的各种、课程(广义狭义)学科是基于科目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学问性质课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划分的学问分支、教学科目和学界组织。地位和开设顺序狭义的总和的课程是指被。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学生列入教学计划的全面发展而设计的一切条件和一切活动的总和。4课程结构就是各类型课程的有机组合方式,其功能是否优化,主要决定于以下几、构建良好的课程结构要处理好哪几种比例关系?
类课程的组合关系:1)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和跨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2显性)理论课程和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的关系。操作性课程之间的关系。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4)
51、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一致)专业培养目标要与要考虑哪些。2)专业培养目标要体现教育方针、高等教育因素?
德智体美协调发展目的、高校的要求。培养目标3)专业培养目标要体和国家的学位条例现高等学校层次、规格的差异性。4)使人才质量规格具有国际可比性。(差、协、一致、可比性)
6专业内涵建设主要包括:、专业内涵建设包括哪些方面1)专业培养目标建设;?(师、管、设、课、目2)专业课程体系、内容、方法)
建设;3)专业教师队伍建设;4)专业设施建设;5)专业管理建设。
论述题
1、什么叫专业特色?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阐明如何办好特色专业。专业特色是指所办专业在同类专业中具有的优长之处、特殊之点。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的构成要素和培养方式方面,最终表现为专业造就的产品——大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从构成要素看,专业特色具体表现为:1)专业培养目标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科性质的程度高;2)课程体系合理,能为专业培养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3)专业教师群体实力强、学术积淀厚,教师个体素质和专业水平高;4)培养出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职业适应性,在同类职业中竞争力很强。从培养方式看,专业特色表现为:1)适应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价值追求;2)能充分利用和发挥有利于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条件;3)能有机组合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形成合力。所以,要办好特色专业就要从专业构成要素和培养方式上入手,提升这些方面的质量。我校工程管理(结合实际)专业要办成特色专业,现在除了专业培养目标外,教育手段的组合都亟待加强。2材、设、机体、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加强课程建设,使)
所教课程成为精品课程。(师、容、资、主要从1)教师队伍建设、2)教学内容建设、3)教学资源建设、4)教材建设、5)设备、设施和实验建设、6)体制机制建设。
1容具有先进性)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思想道德和业务进修及教师结构;科学性时代性,又要具有针对性、协调性,适合教学对象和2)教学内容建设:内专业层次。3)教学资源建设:资源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大纲、教案、习题、试题库等,分为基础建设和推进共享两个阶段。4)教材建设:包括教材编写、选择、使用三个环节。5)设备、设施和实验建设:机房、图书资料、模拟实验室,实习基地、教学基地、实验设备及实验场地等。6)体制机制建设:健全相应的人事管理制度和薪酬分配制度;教学管理部门要建立并实施相应的监督、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教师要建立集体备课、开展教学研究等制度。
第七章高等学校的教学
(一)1学手段和方法、高等学校教学:,以设定的是指在特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社会环境,让中,高校学生教师和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共同运用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教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发展智力和体魄,树立科学世界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形成良好个性品格的专业性、探索性、过渡性的高层次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2学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规模、安排教学活动的简称教学形式时间,和指为了利用教学活动的有效地完成课程教学场所等活动形式。其基本形式有:任务,在教学中控制教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3意义、高等学校:(1)教学是教学的意义和基本任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是什么?基本途径(时间 上,教学占的最多;成熟程度上,教学最成熟;条件:多数学校教学比科研强;教师队伍:多数教师教学水平比科研水平高。)(2)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1)教学是高校稳定的中心环节。2)教学工作是高校其他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3)教学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要运用的基本形式。基本任务:1)提高文化素养,促进理论深化,改善知识结构2)提高智力体质,培养实际能力,增长创新能力3)培养科学观念,陶冶品德和美感,促进个性发展。
4、高等学校教学有哪些基本形式?社会实践教学有哪些特征?(人才、参与、定向、促进)
高等学校的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形式有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社会实践教学有以下特征:(1)以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为根本目的;(2)以参与为最基本的实施方式;(3)教育教学内容具有定向选择性;(4)能与其他教学形式相互促进,效果互补。
5与技能、教研、高等学校教学原则)
有哪些?(科思性、理实、统一于个性、主导与主体、知识1主体)科性相结合原则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4)统一要求与2)因材施教理论联系相结合原则实际原则35)教师的)知识传授与主导性与学生的能力培养相统一原则6)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
6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涉及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除了要做好日常的编制课表、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习、计划、环节、质量、配套体系)立健全教务规章、建立和管好教学档案等教学管理工作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1.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2.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3.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管理4.教学质量管理5.教学运作配套系统管理。以上各个原则,互相联系、互相制
约、互相促进的,它们是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发挥原则的整体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论述题:1结合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说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专业、探、自、过渡)
(1)步增强。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2)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1)学生学习的探索性逐步增强。独立性
3、自主性和创造性逐)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加,具有很强的过渡性。4.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学科发展、职业变化紧密结合,体现了很强的专业性。(2)现代教学过程分成六个环节:激发学习动机;感知学习材料;理解教学材料;巩固知识经验;教学效果测评。
(3)学、社会实践、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高等学校的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形式有课堂教学、实验课教(4)练方法教学方法
类型1.课堂教学方法2.自学指导方法3.现场教学方法4.科学训高等学校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有: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教师的素质。
高校教师在具体运用教学方法时要注意以下方面:(1)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可能的实际效果。(2)将教法和学法结合起来,使选用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3)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教学艺术的训练,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等。
第八章高等学校的教学
(二)1的、高等学校的意义、作用、目的教学评价的判断和推论: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评价的教学水平、质量、过程、方法等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但这种价值判断要以“事实”为根据,要以评估为前提)2广义的、高等学校“教学评价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有哪些内容和方式”内容包括:1.基本素质、2.教学状态、?
3.科学研究、4.工作业绩、5.特色项目或特殊贡献。评价的方式是多样的,不仅包括对1。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还包括对2.教学效果的评价,而且还涉及3.教学能力、4.教师素质的评价等方面。要注意综合运用:1.教师自我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同行评价、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评价,以使对教师的评价更科学、更富有成效。31.、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结构调整“质量工程”建设的内容有哪些?改革创新与专业认证;;4.教学团队2.课程、教材
与高水平队伍建设;建设与资源共享5.;教学评估与教3.实践教学与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6.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论述题更、活结合实际谈谈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个、国、人、自、综、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趋向国际化;学科综合化趋势增强;高等学校教学趋向个性化;教学管理活性化;倡导自主性学习;教学改革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展开;趋向于强调教学内容的更新。
第九章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
1(、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信息、齐全、布局、紧密、集中))齐全的学科门类为重大的综合性课题研究以及新学科和边缘学科的 发展提供了条件;(2)高校人才集中、机构灵活,投资少见效快;(3)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4)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发达的信息系统(5)合理的高校科研布局,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教研、经学、稳灵、层次、个组、定性定量)、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科研原则中的某项原则的理解及贯彻的基本要求。
主要原则:1.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性的原则;2.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3.研究组织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4.不同层次的科研规模与组织方式相统一的原则;5个体研究与课题组研究相结合的原则;6.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第一个原则:一方面教学为科技事业培养大量高层次的创造性人才,而培养这类人才的过程本身为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高校教学有赖于科研支持,科学研究可以丰富革新教学内容与手段,科研过程为提高师资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最有效的训练条件。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高校在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中,应当采用以教兴科,以科兴教,科教结合,振兴国家,从指导思想、确定方向、选择课题到组织实施,都要坚持走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道路。论述题
3对一所大学而言,科学研究都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具备高水、你认为高等学校的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平的科研,才能使最新的学科信息进入教学过程,促进教学的更好发展。要成为合格的高校教师,必须先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好的科研工作者才能够成为优秀的教师。没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就没有教学的高质量。教师要围绕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建立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的机制。要积极地把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上升为科研的问题,同时要把科研成果即使转化为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科技含量。
4高等学校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试述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意义及其主要的途径。掌握一定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是学生能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创造性地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科研素质和能力。指导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有多种途径:1.结合专业课的教学进行科研指导。2.在师生合作研究中进行科研指导。3.结合社会实践进行科研指导。4.结合学生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科研指导
第十章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1.统和现实教育教育改革:是一种不同层面和程度特定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扬弃和超越实现的过程,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教育主体通过对传发展和人的自身的需要,促进教育向着合理和进步方向的自我完善和社会改革的过程。
2.体上教育发展从低级形态到:是整个教育系统高级形态的不断在实现教育生成、变化和更新现代化和民主化的过程的过程中,在。总3政治因素、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直接动因是什么?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直接动因:
1.政治体制改革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作用。(1)政治体制改革决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2)政治体制决定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式。2.政策引导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方向。(1)政策引导高度教育改革与发展是一种世界性现象;(2)中国运用政策引导推动高度教育改革与发展。在中国,政策对高教改革与发展的引导作用更加明显。
4发展的特征:、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有哪些?(大、多、国、现、终)国际化、现代化(思想、内容和方法)、多样化(体制、类型
和标准)、大众化、终身化。
改革的特征:多元化(对象、政策和目标)、现代化(模式更加完善;策略更加科学;价值取向更趋功效性)。
论述题
5、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论述我过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现状:关于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目前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高等教育规模已经过大,有的认为应当保持稳定,有的认为还要适度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投融资渠道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各种高等教育类型基本形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高校招生规模大幅度增加,普通本科专业布点迅速增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是:高等教育机构所能提供的教育机会与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对这对矛盾的协调和解决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力。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的现代化;高等教育多样化——体制、类型和标准的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终身化。改革的趋势:多元化(对象、政策和目标)、现代化(模式更加完善;策略更加科学;价值取向更趋功效性)。
第五篇:英语缩印
Iam writing this letter to inquire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我写这信是想询问一下能否...I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我对…很熟悉
I have strong written and verbal communcation skills我有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I work hard and I can get along well with others我工作努力,与人相处融洽
Thank you for considering my application感谢你考虑我的申请
If you need to know more about me,please contact me。My phone number is…如果你希望了解更多关于我的信息,请与我联系。我的电话是… 邀请信
I am writing to invite you to…我写信是想邀请你I am sure that you will enjoy yourself here。我保证你在这儿会玩的很尽兴We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盼望你的到来。求职信
I am writing this letter to recommend myself as a qualified candidate for the job of…我认为我是…工作的合适人选,所以我写信推荐自己
I have been working in…since my graduate,and have therefore attained a fai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n this field。自从我毕业后,我一直从事…因此获得了与这个领域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I trust myself that I have the appropriate qualifications and experience for this post。
我相信我有合适的资格和经验获得这个职务
Should you grant me a personal interview,I would be most grateful。
如果你能给我面试的机会,我将不胜感激 推荐信
I'd like to introduce my friend …to work in your company,我很愿意把我的朋友…介绍去你的公司工作
In view of his former achievements,I'm sure that …will become an excellent stall member。鉴于他以往的成绩,我坚信…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I'm sure the person I recommend to you will meet what you need。我深信我为你推荐的人会满足你的需求的
If you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me。如果你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跟我联系 慰问信
I hope you are getting some relief from the pain 我真心希望能够减轻你的痛苦
Please extend our deep sympathy to your family 请向你的家人转达我们最深切的同情
If there is anything I can do to help you,please let me know,如果需要我的帮助,请告知,感谢信
thanks again for your kind help 对你的友好帮助再次感谢,Again,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our warm thanks to you.再次向你表达我们的谢意
I'll keep what you have helped me forever in mind 我会将你对我的帮助永远记在心里。英文书信常用来头语
Clad to hear from you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 I'm writing to tell you that…我写信是要告诉你...sorry to reply to your letter so late,抱歉这么晚才给你回信,I'm writing to you to know what is going on with..我写信给你是想了解一下…怎么样了、now I'd tike to tell You what is going on here.现在我来告诉你这历发生了什么事情,As to the problem you mentioned in the last letter,here aremy suggestions.至于你上封信中提到的问题,以下是我提出的建议,英文书信常用结尾语
Please remember me to yur whole family.请代我向你的家人问好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期待你早日回复 正如谚语所说,As the saying goes no pains,no gains不劳无获 knowledge is power 知识就是力量
A friend is a present you give yourself朋友是你给自己的礼物
the roses in her hand,flavor in mine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time is maney时间就是金钱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_不可否认I am greatly convinced 我深信
As far as my knowledge is concerned,就我所知 there is no doubt毫无疑问的
with the adv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随着科技 的进步,We have reasons to believe我们有理 由相信what is more serious is更严重的是
what calls for special attention is that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IT is commonly believed that人们普通认为
first, second, third.首先,第一第二。第三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一方面,另一方面not only.but 不仅,还
however然而
even甚至worse still 更糟糕的是
in addition.另外
that is tosay也就是说as a matter of fact事实上
hefore long不久
ever since自从
in the meantime同时 indeed确实
at least至少
in short总之as far as I'm concerned我认为
as is known to all.众所周知for this purpose.目的是 so as to do为了by the way顺便说to tell the truth说实话not,but不是..而是,both..and既,又either..or或者,或者。不是,就是。neither nor既不,也不
经济方面意义 国家/社会 角度
1,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2,促进投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3,有利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4,有利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全面小康社会实现
5,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外汇储备,增强经济实力
6,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全面小康社会。
7,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繁荣经济。
8,社会主义本质的提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体角度
1,企业,经营者---加快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科技含量,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2,产业---有利于拉动相关产品发展,拓宽就业渠道,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
3,农村,城镇---有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推动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产业经济效益,有利于繁荣农业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4,某地区---有利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其辅助与拉动作用,促进共同富裕目标,5,国内区域合作意义---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区域竞争力 6,个体角度---有利于方便丰富人民生活,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有利于增加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有利于维护公民.劳动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调动积极性。涉及外类的经济意义 对我国,1,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稳定环境/周边环境,为现代化/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
2,有利于我国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维护我国经济安全,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
3,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有利于丰富国内市场,增加我国外汇储备,增加我国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4,发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积极作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有利于保持进出口进本平衡改善贸易条件,加快转变外汇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对外方,有利于外方外汇收入,产业发展,经济增长 对双方,世界-1,节约社会劳动,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2,加强双方贸易与合作,求同存异,提高经济实力,3,有利于优势互补,增强区域经济的国家竞争力,4,维护两国共同利益,世界人民利益,促进经济全面发展,促进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意义
1,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2,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3,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4,有利于优势互补 “三农,新农村建设”问题
1,党的政策是前提
2,增加收入是基础 3,依靠科技是关键
4,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5,发展产业化经营是重要措施
6,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各项社会事业
7,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8,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9,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转移农村劳动力10,增加农民收入,11保护生态环境 国家应该如何做
1,制定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整顿市场秩序2,加强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自身缺陷,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3,国家政策
企业应该如何做
1,正确的经营战略,正确的市场定位,2,面向市场进行生产,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3,自主创新能力,技术进步科技管理4,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产业的质量和服务,创立名牌产品5,实行兼并,规范破产,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6,投资多元化,7,企业遵守法律遵守道德诚实守信,遵守市场交易原则8,企业职工的职业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9,企业经营者提高自身素质,遵守职业道德,依法经营
10,引进来,走出去,1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经济可持续发展
12,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 公民,1权利与义相统一。2,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政治,有关为什么”、依据”、原因”
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 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实行依法治国
5党的领导性质,宗旨构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由)“坚持三代表”
6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8提高综公图力,构建和谐社会、10.树立科学发展观 如体做 尼示”
行使国家职能,2.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3坚持依法造图。4坚持党的领与党的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6坚持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7提高综合国力8.举行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政策。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2.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3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4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5.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和子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树立科学的发展现
(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
1、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物质性原理及方法论区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要 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婴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5、物质和运动关系原理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区方,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世界上的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无条件的、水恒的的和绝对的。(3)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4)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区方法论B:
这一原理要 求我们在承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5f规律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飞原理内容习(2)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区方法论》P33: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徘,按客观规律办事,日违背客见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i 6.人与规律的关系原理
(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
(2)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武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方法论]:
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东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容观规律和反挥王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7、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区原理内容]:
(1)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能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委麻的精神,则会使大悲观、消沉造失斗态。区方法论卫: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定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
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8、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原理内容习: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存顺味的反迹映。
[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地历史的统一
9、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飞原理内容》: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区方法论:
要求我们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家市求县:又要重视意的作用,亚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二)、认识论部分(4)
1、实践的特征原理
区原理内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
历史性
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区原理内容习(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米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一、(2)认识对实践具有 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指导作用
方法论业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1)真理是有条件:任何真理都有自已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我们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的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
4、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原理(1)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1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
样那样的联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国的其他事物有着这是孤立存在的。
系,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方法论1
我们必须紧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反
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原理内容]:联系是客儿性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 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方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地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4.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当光部i步
[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5.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整体(2)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
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爱着限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
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系联系起来考察,统好有虑,优化组合,能成关于
6、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D0
I原理内容1
(1)世界是水相发展代,发展是传漏的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作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价产/和旧事物的更广
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现点看问题,平持与时俱讲,培养创新意说,促进新市物的成长
7.事物发展是前进个和出折性的统原理(市物发展热势)
I原理内容1前涂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例必价校用旧事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中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讲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斯析的,短同的,(方法论1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鼓励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话地接受控析与考胎。A量变、质变料证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状点)《原理内容1量查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小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受开xd始i,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专是量专的必然结果;质专义为心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查,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方法论1 方面,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受创造条件:另方面,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们跃和发展。同时婴早持适度原则。
9、不盾观点(对立统规律)原理
区原理内容》P67世界上的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 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矛盾即对立统”。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 性两种基本属 性。
民方扶论集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分为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10,矛盾的背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P69;矛盾的背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切事物中,不包含不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不盾1不盾贯穿于每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中物从产生到天子 都存在着升始自终的矛所运动,仰时时有矛盾,《方法论》P70不盾的普遍性些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跟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11.不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170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种情形,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市物区 用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同 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不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居网事物的不同矛盾,同 矛盾的两个 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P73,不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儿体分析。、1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P7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高于特殊性之申,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方
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②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K方法论》要求我们从矛盾的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矛盾的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实现矛盾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3、主要不盾原理
K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K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中心,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
4、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K原理内容》P72: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方法论要求: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恰当的处理好次要矛盾。
1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区原理内容》P73;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
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定条件下相互转化。K方法论》: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16、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1)两点论的含义: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2)重点论就是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区方法论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17、辩证否定观原理及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作”。辩证的否定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人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长,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
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一辆学身电书本彻识、尊保权威。
18、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原,世界水远处在不停地运动、边上划和
发展的过程中:辩证法的木质M批州的¥命的和创新的;辩让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系在起的: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战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K方法论》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四)历史唯物主义部分(7)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社会存在央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应队,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区方法论刀要求我们尊重社会实际,从社会头际出发,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生产关系-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原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长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反之,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的进步。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区方法论习P95;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和坚持群众路线,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5、人的价值原理
飞原理内容D:包括社会价值即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又包括白我价值,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16x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飞原理内容刀:(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3)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4)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现念和落后之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