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内容

时间:2019-05-13 08:2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法内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法内容》。

第一篇:教育法内容

教师,考试,基础,招聘,知识

填空: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杜威。实用主义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中(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

3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中(教区学校)。

3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论语〉中。

3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意大利的(维多里诺)、法国的蒙田和(拉伯雷)等。

35、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36、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助产术。

37、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38、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39、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儿》一书中。

40、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的学科。

41、杜威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

4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教育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43、一定社会条件下,决定教育领导权的社会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44、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舒尔茨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45、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文化属性,即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

46、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学校文化。

4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48、一定社会条件下,制约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直接的社会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49、教育的发展受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但教育又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特征。

50、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的途径是(学校教育)。

5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发展的(动力作用),而且还能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预示结果。

52、学校教育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

53、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环境文化),二是(设施文化)。

54、学校精神文化可分为如下四种基本成分:(一是认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价值成分,四是理想成分。)

55、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

56、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基因复制。

5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这是一种:外铄论观点。

58、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的:自身的内在需要。

60、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成熟机制。

61、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提供物质前提。

62、个体发展过程中,在一定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年龄特征。

63、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关键期。

64、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内发论的观点。

65、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面:(一是生理的发展,二是心理的发展。)

66、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容,包括(认知和意向)两个方面的发展。

67、关于身心发展的动因问题,主要存在着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等不同的解释。

68、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的实践活动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69、19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

况。

70、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71、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72、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叫做:培养目标。

73、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74、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75、毛泽东提出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方针是在:1957年。

76、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创新精神。

77、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在能力方面表现为:创造美。

78、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9、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总的要求就是(教育目的)。

80、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81、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82、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83、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认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84、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85、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无差别原则。

86、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指的是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87、一般来说,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不包括:服务者角色。

88、联合国大会所通过的旨在保障青少年、儿童佥权益的《儿童权利公约》颁布于:1989年。

89、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90、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91、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他具有个人的爱好、兴趣、追求,有个人的(独立意志)。

92、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所确定的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93、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的身份定位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种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94、作为权利主体,学生所享有的权利主要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

95、教师职业从性质上来说属于(专门)职业。

96、一名教师是否能较好地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97、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

9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概念作了明确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教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99、在教师的聘用上目前我国实行的是(教师资格制度)。

100、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与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第二篇: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内容及意义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内容及意义

2008-08-2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 五十二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06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

目录

第一章 总

第二章 学

第三章 学

第四章 教

第五章 教育教学

第六章 经费保障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第三条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第四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六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国家组织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第七条 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第八条 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 任何社会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发生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第十条 对在义务教育实施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学

第十一条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

第十三条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

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协助政府做好工作,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第十四条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三章 学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因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设置规划。新建居民区需要设置学校的,应当与居民区的建设同步进行。

第十六条 学校建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确保学生和教职工安全。

第十七条 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第十八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置接收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的学校(班)。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班)应当具备适应残疾儿童、少年学习、康复、生活特点的场所和设施。

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第二十一条 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

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

学校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其他不适合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第二十五条 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第二十六条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第四章 教

第二十八条 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第二十九条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第三十条 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

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教师教育。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第三十三条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城市学校教师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从事义务教育工作。

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认定其教师资格,其任教时间计入工龄。

第五章 教育教学

第三十四条 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十五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

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十六条 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第三十七条 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

第三十八条 教科书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编写,内容力求精简,精选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经济实用,保证质量。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不得参与或者变相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第三十九条 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教科书的审定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不得出版、选用。

第四十条 教科书由国务院价格行政部门会同出版行政部门按照微利原则确定基准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行政部门会同出版行政部门按照基准价确定零售价。

第四十一条 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第六章 经费保障

第四十二条 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第四十三条 学校的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制定、调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应当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低于国家标准的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高于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

第四十四条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

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四十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

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除向农村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外,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

第四十六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规范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支持和引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确保将上级人民政府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按照规定用于义务教育。

第四十七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第四十八条 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义务教育捐赠,鼓励按照国家有关基金会管理的规定设立义务教育基金。

第四十九条 义务教育经费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用于义务教育;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不得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

第五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的审计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一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违反本法第六章的规定,未履行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职责的,由国务院或者上级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的设置规划的;

(二)学校建设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的;

(三)未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并及时维修、改造的;

(四)未依照本法规定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

第五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

(二)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性质的。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未采取措施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或者防止辍学的,依照前款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价格行政部门和审计机关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

(二)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

第五十五条 学校或者教师在义务教育工作中违反教育法、教师法规定的,依照教育法、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五十六条 学校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学校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参与或者变相参与教科书编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职责权限责令限期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五十七条 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二)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三)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

(四)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第五十八条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第五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一)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的;

(二)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

(三)出版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的。

第六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第六十一条 对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收杂费的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第六十二条 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执行;民办教育促进法未作规定的,适用本法。

第六十三条 本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意义

新《义务教育法》的通过,对新世纪的中国教育发展来说,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从教育法制建设角度讲,新《义务教育法》的出台也是中国教育法制建设一个新的、重要的标志。新《义务教育法》总结了《义务教育法》实施20年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义务教育法》作了一次全面的、重大的修改。从义务教育发展来看,关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对整个教育的发展具有奠基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作用,是义务教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无论从义务教育本身、教育法制建设,乃至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都有深远的意义。

第一,指明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个根本的方向。上个世纪,由于各地经济、文化水平的差异,使得义务教育阶段形成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乃至学校之间较大的发展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差距越拉越大。新《义务教育法》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纳入了法制的轨道,将均衡教育思想作为新《义务教育法》的根本指导思想,可以说新《义务教育法》的里程碑意义,最重要的就体现在从过去的各自发展走上今天的均衡发展的道路。

第二,明确了义务教育承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使命。我们过去推进义务教育时,主要是解决孩子有书可读、有学可上的问题,还谈不上素质教育。新《义务教育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义务教育纳入到实施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项新的历史使命。新《义务教育法》同时把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点,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第三,新的《义务教育法》回归了义务教育免费的本质。普及教育、强制教育和免费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免费的步骤可以根据国情来分步实施,但必须坚持免费的特点。公益性是整个教育事业的特征,义务教育要更彻底一些,不仅仅是普及的、强制的,还应该是免费的。新《义务教育法》在免费教育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在1986年不收学费的基础上增加了不收杂费的内容。中央财政将从今年开始,用两年时间免除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城市地区还要深入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加快进程。

第四,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强化了省级的统筹实施。此次新《义务教育法》一个很大的突破,就是在“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省级政府的统筹和责任,实践着从“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义务教育政府办”的转变。原来看到乡镇一级难负其责,就将统筹责任放到县一级;现在县级基本上是吃财政饭,也无力承担,事业的发展必须要加大省级的责任。对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保障的力度、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支持而言,省级的统筹都非常重要,这也是新《义务教育法》的一大亮点。

第五,确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再一次明确了义务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分项目、按比例分担;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单列;规范义务教育的专项转移支付;设立义务教育的专项资金。通过这样几个渠道,建立起义务教育比较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

第六,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新《义务教育法》强调了对非户籍所在地,特别是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确定了流动人口子女居住地人民政府要为他们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这将会对城市化进程的平稳推进起到关键性作用。

第七,规范了义务教育的办学行为。过去我们对义务教育的办学行为主要是从政策上进行规范,新《义务教育法》对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出手是比较重的:一是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关键是要对学校在资源、政策上进行公平的分配,不得有政策、资金、资源的倾斜,这一条体现了全社会对教育公平的强烈愿望。二是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也就是“名校不能变民校”。三是第25条的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第八,建立了义务教育新的教师职务制度。过去我们中小学的教师职务序列是中、小学分设,中学的初级、中级、高级与助教、讲师和副教授相对应,而小学则达不到。新《义务教育法》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职务序列打通,小学和中学的差别不复存在,初级、中级、高级都与助教、讲师和副教授相对应,小学教师也可以评副教授,对小学教师是很大的鼓励。实际上,过去设立的在小学任教的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是不规范的。这一新规定对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发挥聪明才智都是一个很大的激励。特别是让小学教师看到了自身发展提高的前景,对小学教师是个福音。这个全新的制度,在教师职务制度上有了新突破。当然还需要一些配套性的规定。

第九,增强了《义务教育法》执法的可操作性。全面规定了《义务教育法》的法律责任,63条中有10条规定的是法律责任,将《义务教育法》的执法性、操作性提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规范了22种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违法行为及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过去的18条《义务教育法》虽然起到了很大的历史作用,但操作性比较差,新的《义务教育法》则完全弥补了这种缺憾,大大增强了可操作性,加大了执法力度。

第三篇:教育法

廊沧高速公路建设

简 报

第7期

廊沧高速廊坊段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廊沧高速公路最新工程进展及存在问题。工程最新进展:截止3月22日,施工便道已完成62.5公里,占总量的70%;路基填筑完成5760立方米,占总量的0.03%;水泥搅拌桩完成174300延米,占总量的4.4%;CFG桩完成7169米,占总量的0.8%;桥梁钻孔灌注桩已完成31008米/646根,占总量的12.8%;系梁6个,T梁1片。完成投资16263万元。存在问题:廊沧高速的拆迁工作虽然已于今年1月25日前基本完成,但是由于该项工作反复性很强,部分群众对已签订的协议不予承认,导致全线仍有6.9公里不能施工,部分标段群众阻工现象严重。其中永清县:第二标段500米因土地补偿费分配问题村民与村委会未达成协议,第五标段涉及养猪场、塑料厂、卫生院、民房共四处,因赔偿金额未达成协议,永清县分指挥部已安排进行评估,影响施工长度500米。霸州市:第五标段因煎茶铺镇四家工厂和两家拌合场赔偿金额未达成协议影响施工600米。第七标段因厂房、树木等有2000米不能施工。文安段:第八标段唐头村因土地赔偿问题,有2400米不让施工。第十标段保静公路两侧土地10亩(有土地证)赔偿未达成协议影响施工200米。大城县:第十四标段有一处门市房正在协商赔偿价格,影响施工300米。另外施工便道尚未贯通,电力线路拆迁进度缓慢。以上原因严重制约工程进度。

廊沧高速公路廊坊段建设指挥部召开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为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建设期间不出任何重特大责任事故,力争将廊沧高速建设成为 “全省第一、全国优质”的精品工程。3月22日上午,廊沧高速公路廊坊段建设指挥部组织召开了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廊沧高速廊坊段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市交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树奎,市交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佟爱民,市交通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朱广水,市交通局总工程师夏长永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建管处处长张俊杰同志主持。施工、监理代表对如何开展好这两项工作作了表态发言后,佟局长对全线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最后李局长就当前质量和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点要求:第一,一定要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这两项工作意义重大,它不仅关系到廊沧高速能否能高效、优质、顺利地完成任务,各单位能否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更关系到廊坊南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第二,一定要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各参建单位要抓紧传达和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第三,抓紧起草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定期评比办法,用数据说话。第四,要在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生产三方面工作中开展比、学、赶、超活动,并把此项活动贯穿工程建设的始终。开展定期评比,评比活动要公开、公正、公平,将全线检查结果进行排序并通报,将通报下发给各单位及法人单位。第五,要进行责任倒查。出现问题要对监理、施工单位一查到底,加大处罚力度,重惩重罚,绝不姑息。

廊沧高速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市交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树奎同志对廊沧高速施工现场以县分段进行调研工作。3月12日,廊沧高速廊坊段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市交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树奎对廊沧高速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以县分段现场调研工作。在施工现场调研会上,李局长听取了各施工、监理单位有关工程进度和质量情况的汇报后,对廊沧高速建设提出了八点要求:

一、明确责任目标。廊沧高速各施工、监理单位要以创建“全省第一、全国优质”工程为目标,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使所有参建人员明确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二、提高工程质量。各单位要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加大检查力度和频率,确保工程质量优质高效。

三、注重生产安全。要把安全生产放在与质量同等重要的位置和高度,注重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的监管,确保整个建设过程中不出现死亡和群伤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四、加快工程进度。各单位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科学地制定和完善工程计划,以“大干一百天”活动为契机,倒排工期,加快工程进度。

五、加强合同履约。建管处要进一步规范各参建单位合同履约工作,加强对履约人员和设备的管理,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六、强化地方协调。各参建单位尤其是施工单位要加强地方协调工作,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沟通,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工程建设的支持。

七、加大宣传力度。建管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办法,在施工现场营造大干快进的强大声势,通过各级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报道。

八、严明工作纪律。各参建单位要严格执行建管处、总监办的各项工作指令,令行禁止,坚决不允许打任何折扣,否则将予以严肃处理。

责任编辑:潘福利 审核:李树奎、张俊杰、薛兴东

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

送:永清、霸州、文安、大城县(市)委、县(市)政府,市交通局党组成员

发:廊沧高速公路廊坊建设管理处,永清、霸州、文安、大城县(市)指挥部办公室,交通局

廊沧高速廊坊段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2009年3月23日印 电子邮箱:lcgsgl@yahoo.com.cn

(共印65份)

第四篇:教育法

1.依法执教: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逐步使教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2.特点:①执教主体的特定性。②执教依据的专门性。③执教性质的特殊性④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3.必要性:①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②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③教师法律素质的提高。④教师以德执教的必然要求。⑤教师依法维权的迫切要求。4.狭义的教育法进指国家最高权利机关制定的有关教育的规范性文件,即教育法律。5.教育法(广义)是指体现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基本原则:①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②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原则③保障教育的公共性原则④确保教育的战略地位原则⑤遵循教育发展近程规律原则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⑦教育经费地出的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6.教育机会平等基本环节:①起点上的平等②过程上的平等③终点上的平等。7.教育法的规范作用:①指引作用②评价作用 ③教育作用④预测作用⑤强制作用。8.教育法律规则:是指由教育法所规定的,通过教育法律条文表现出来的规范人们教育活动的行为准则。六要素:假定、处理和法律后果。9.类别:①按教育法律规则调态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a授权性规则b义务性规则②按强制性程序不同分为:强制性规则、任意性规则③按内容确定性程度不同可分为:a确定性规则b委托性规则c准用性规则。10.教育法律关系:是指由教育法律确认和调整的人们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11.构成(三要素):主体、客体、内容。13.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①公民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③国家机关④利益共同体⑤国家14.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物,行为及其后果,精神产品15.教育法律事实: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它是多种形态,但主要包括两类:教育法律事件和教育法律行为。16.教育法律形式的类别:宪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及国防教育条约协议等。17.教育法律形式:也称教育法的渊博,是指教育法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即由不同国家机关按照不同方式创建或认可的,具有不同效力的教育法律规范外在表现形式。

18.判断和确定教育法律的效力等级原则:①下位法优于上位法②特殊法优于一般法③后定法优于前定法④特定程序法律优于一般程序法律⑤被授权机关的立法等同于授权机关自己的立法。20.教育法的产生与发展:①方式教育法:公元前8世纪左右古希腊斯巴达人制定的“军事教育法”②近代教育法: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颂布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史密斯——休士法》1944年的英国的《巴特勒法案》1881年法国《费里法案》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是从明治维新以后开始建立的③现代教育法;21.国外现代教育法的特点①教育观的法治化。②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义务教育法。③教育法律体系的形成和逐步完善。④教育发达国家况相进行新的教育立法。

23.1902年清朝张百熙拟定了《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清政府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

24.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启示:影响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几个主要的直接原因的角度进行简单概括:①教育和法律两种社会现象职能的交互作用是推动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前提。②教育权的社会化,国家化是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③科技的发展是教育法产生与发展的直接原因。④现代教育普及化和大众化、现代国家法治化等也是影响教育法产生的原因。25.教育政策的特点:①政治性②可行性③原则性④权威性⑤稳定性26.教育法与教育政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7.教育法与教育政策的共同点:①经济基础相同工同②体现的阶级意志相同③指导思想和历史使命相同④都是教育规律的反映。区别:①制定的机关和程序不同②表现形式不同③两者高速的范围、实施的方式不同④稳定程度不同28.关系:教育法以教育政策为指导,教育政策是教育法的灵魂。教育政策是教育法制的依据;教育政策对教育法的执行具有指导作用。29.据宪法和立法的规定,我国现行体制属于“一元多级”.30.教育立法程序的四个阶段:①教育法律议案的提出②教育法律草案的审议③教育法律案的通过④教育法律的公布31.教育执法的基本要求:正确、合法、及时32.基本原则:①行政合法性原则②行政合理性原则③责任行政原则33.形式①教育行政措施②教育行政处罚③教育行政强制执行④教育行政救济34.教育法制定后实施的环节:教育立法、教育执法、教育司法和教育守法四个环节。35.教育守法的主体有公民和社会组织两大类。36.教育违法行为的条件:①教育违法行为的客体②客观方面③主体④主观方面。37.教育法律责任分为:①行政法律责任②民事法律责任③刑事法律责任④经济法律责任

38.教育法律解释可分为:①有权解释②法定解释③正式解释;根据解释的机关不同可分为立法、司法、行政解释、无权解释(非正式解释)39.教育法律监督的种类:国家权利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党的监督。40.教师基本权利:①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前称教育教学权)这是教师的最基本权利。②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简称科学研究权)③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简称管理学生权)④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简称获取报酬待遇权)⑤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简民主管理权)⑥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简称进修培训权)41.教师的义务: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③对学生进行曲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民族 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社会活动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装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⑤制止有害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42.教师资格条件:①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②必须是中国公民③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④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⑤教师的身体状况也应当符合有关规定。44.教育培养的形式:①“定向型“师范教育②“开放型”③“混合型”。45.教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46.教育考核的原则:①客观性原则②公正性原则③准确性原则。47.据我国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教育行政机关具备行政法上的主体资格,属于机关法人。48.教育行政机关法律地位特征:①相对独立性②专门性③地域性49.法律意义的学校: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以实施学校系统内各阶段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50.学校法律地位的特点:①具备相应的法人资格 ②依法自主办学③享有法人财产权④具有公益性质。51.学校应有的权利:①按照章程自主管理②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③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④对爱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⑤对爱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⑥聘任教师及其他员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⑦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⑧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⑨法律法规定的其他权利.52.学校的义务:①遵守法律法规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③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④以适当方式为爱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爱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⑤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⑥依法接受监督53.教师聘任三个特征①教师聘任是教师与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三者之间的法律行为②以平等自愿,“双向选择”为依据③聘任双方依法签订的聘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54.形式:招聘,续聘,解聘,辞聘.55.学生的基本权利:①参加教育教学计划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权用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或助学金③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取得相应的学业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④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诉讼⑤法律,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56.学生的义务①遵守法律,法规②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④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57.国家奖学金制度是经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研究决定,自2002年在全国普通高校中首次设立的58.请求救济的途径和方式(教育法律救济主要渠道):诉讼渠道(司法救济渠道),行政渠道(行政救济渠道),其他渠道.59.建立和完善教育法律救济制度的意义:①有利于确保和实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诉权和受救济树②有利于切实维护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③有利于监督和促进依法行政④有利于加强和完善教育法制建设.60.教育常用的教育法律救济制度:①教育中诉制度②教师申诉制度③受教育者申诉制度④教育行政议制度⑤教育行政诉讼制度⑥教育行政赔偿制度.61.教师申诉制度特点:法定性,专门性,行政性.62.教师申诉的管辖:隶属管辖,地域管辖,选择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63.教师申诉的程序:①申诉的提出②申诉的受理③申诉的处理.64.教师提出的申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符合法定申诉范围.(2)有明确的理由和请求,(3)以法定形式提出.65.行政复议机关应为自受理申请的三日起60日内做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66.教育行政诉讼的主管机关是人民法院.67.教育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1)损害事实存在.(2)职务行为主体确定.(3)职行为违法.(4)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第五篇:《教育法》

学习《教育法》心得体会

教育能够决定和改变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教育也能决定和改变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自主创新,要变人口大国优势为人力资源大国优势,我们就务必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贯彻落实。

透过学习,我更加明白教师应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护学生,忠于职守。《教师法》告诉我们: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和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透过学习,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作我们是直接应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个性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这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资料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就务必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二十一世纪的学校教育需要的是对学生有爱心,对工作敬业,对自身不断充实的高素质、强潜能和综合知识潜力完备的教师。期望我能在自己的努力后,早日成为这样一名高素质的、合格的教师。

2018年9月9日

下载教育法内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法内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法(推荐)

    第五章受教育者第六章教育与社会第七章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第八章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

    教育法

    依法治教与教育的法治化依法治教的目的是要实现教育的法制化。(1)教育法 制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 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 并依照 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

    《教育法》

    1. 依法治国、依法治教、教育法制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机联系? 答:所谓依法治国,就是要将国家的治理建立在民主、理性的法律规则之上;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活动都要......

    教育法

    1 教育法治化: 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 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 并依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 9《教师法》立法宗旨: “为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品德修养和业务修养的......

    故事教育法(合集)

    故事教育法融开了满河冰冻的是温柔的春风,拂绿了遍野荒原的是无声的春雨,解却了心中愁绪的是善良的。---- 篇首语时刻让我们自己的心湖蓄满爱心、温情与微笑,那么撒向人间的定......

    《教育法》心得体会

    有关《教育法》心得体会1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并于1995年9月1日起施行。通过学习......

    教育法(掌中宝)

    ▲《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通过,1986年7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通过,1994年1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基本法):1995年3月18......

    工学院教育法

    社会主义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我国职业学校教学方针(办学思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我国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