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江苏高校岗前培训教育法(小炒终极版)
第一题:教育法治化要求做到
名解:教育法制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物,促进教育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
填空:1.教育法治化要求做到: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救济有道。2.家拥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依据教育立法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规定社
第三题:法的渊源法的渊源包括:法的历史渊源,法的理论渊源,法的形式渊源。
(简答)
概念:教育法的渊源指教育法的形式渊源,即教育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我国教育法的渊源主要是由国家有权机关制定并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教育性的规范性文件。我国教育法的主要渊源有:
(1)宪法关于教育的法律规范。(2)有关教育的法律。(3)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教育的行政法规和军事法规。4)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行政规章。(5)地方性教育法规(6)地方性教育规章和教育规范性文件。(7)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教育法的司法解释。(8)我国政府加入的及其与外国政府缔结的有关教育的国际公约和条约。
第五题:我国教育法律体系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指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包括:教育根本法,教育基本法,教育主体法,教育活动法(学前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育教学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法),教育行政法。教育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第六题:教育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1.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规定的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2.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贯彻于教育立法之中,是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3.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得以实现的伦理道德基础。4.教育法的顺利运行和高效实现,对于社会主义道德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题:教育法与政策的关系1.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我国教育法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对教育法具有指导作用。2.教育法是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规范化和法制化。3.具体的教育政策应当符合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要求。
第八题:教育法 1995年3月18日通过,95年9月1日施行。立法宗旨: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1)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原则;2)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3)教育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4)教育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5)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6)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7)教育以汉语言文字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的原则。
第十题:教育制度
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的制度。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入学考试、各种水平考试、各种资格证书考试、各种文凭考试。
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经国家批准设立或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包括: 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
结业证书:在高等教育教育阶段,对于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但是有一些课程不及格,没有达到毕业水平的,可以获取结业证书。
肄业证书:对于虽然具有正式学籍,但是未完成整个阶段的学习任务而中途退学者,只能获得肄业证书。
学位:是由国家批准或者许可的有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颁发给相关人员的一种凭证
学位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11类。
第十一题:教育投入制度
我国在教育投入上实行的是由国家、社会、集体和公民个人分担教育投入责任的体制。
“两个提高”“三个增长”具体是指: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
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第十二题:法律责任的一般理解。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5个方面必须同时满足):责任主体、违法行为、损害结果(必须明确)、因果关系、主观过错
第十三题:教师:教师法上的教师是指履行教育教学责任,承担教育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专业人员。
第十四题: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通过,1994年1月1日施行。
立法宗旨: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品德修养和业务修养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制定本法。第十五题: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教师的权利(6点)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施;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教师的义务(6点)1.教师右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的义务。2.教师有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义务。3.教师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义务。4.教师有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5.教师富有制止有害于学生的邪念岗位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义务。6.教师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第十六题:教师权力与义务的特点首先,教师的权利,往往也就是另一方的义务,反之亦然。其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相对性特征。再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转换性特征,教师行使权利过度,可能会带来相应的义务。最后,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是同时发生的,教室在取得权利的同时,也就应承担相应的义务。
第十七题:教师资格要素国籍要素、道德要素、业务要素、学历要素
第二十一题:承担违反教师法民事法律责任的具体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训诫、具结悔过。
第二十二题:《高等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包括三个方面:①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为了依法治教,规范高等教育活动;③为了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1998年8月29日通过,1999年1月1日施行。
第二十五题: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第93)①高等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②鼓励采取多种形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原则。③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④对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实行帮扶的原则。⑤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的原则。⑥依法保障高等学校中的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的原则。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的原则。⑧鼓励高等学校与社会、高等学校之间在国内外的协作交流和合作活动的原则。
第二十六题:我国高等教育的方针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称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高等教育主要分为两大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第二十七题:高等学校设立的条件①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设立章程②拥有相应数量的合格的教师③拥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条件④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第二十八题: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利①高等学校的自主招生权②指行政主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一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权③高等学校的教学自主权④高等学校的科研般规定,直接或间接剥夺其他主体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使其合法与服务自主权⑤高等学校的海外交流自主权⑥高等学校内部人事管权益受到侵害而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理的自主权⑦高等学校的财产管理自主权 特征 第三十题:高等学校的教师资格制度高等学校的教师资格包括以下(1)违法前提的特殊性 方面:①必须是中国的公民;②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③热爱教(2)违法主体的多样性 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④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3)违法性质的双重性 历;(重点)⑤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⑥获得相关部门的认定(4)救济方式的综合性 合格。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就可以申请取得高等学校教师的资格。第五十题:法律救济的基本含义(2点)第三十一题:高等学校教师的聘任制度(第118-119)高等学校实一是指为权利受到损害的受害者提供法律上的补偿,使受损害行教师聘任制。聘任的原则:①高等学校必须是合法设立的学校,的权利得到恢复和补救; 受聘教师应当具备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师资格和任职的基本条件。②二是指通过救济受害者,使被扭曲、破坏力的社会关系得以矫订立聘任合同必须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高等学校与受聘教师在平正和恢复,从而使个别的法律主体仍然可以在恢复着呢工厂的法律等的基础上达成自愿的协议。③聘任合同的内容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关系中正当地享有权利。律的有关规定,尊重合同双方的权利,明确合同双方的义务。④订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即是指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受立聘任合同的形式必须合法。包括聘任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签订,到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对合同形式要件的规定等。聘任合同的类型: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能正当享有定期聘任合同、无定期聘任合同、阶段性合同 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此点更重要)第三十二题:高等学校学生的处分(成分的条件、处分的程序、怎第五十一题: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3点)(如么做,新增加的内容,分值比重大(第123-124))第53条规定:果你不清楚它们的具体含义,请看书)纪律处分的种类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1)事后救济的原则。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教育权法律救济籍第54条规定: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①违反宪法,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破坏安定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 行为均发生于教育实体法所赋予的权利遭到侵害之后。只有侵害教⑤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⑥违反学校规定,严重育权益的不法行为发生之后,受害的当事人才能寻求相应的教育权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侵害其法律救济,一般不存在事前救济或事中救济。他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②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③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的;④由他(2)救济主体法定的原则。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有权进行法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律救济的国家机关要由法律明文规定,不是任何国家机关随心所欲他作弊行为严重的;⑦屡次违反学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就可以实施教育权的法律救济行为。受害人的权利救济请求也只能改的。第55条规定: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应当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适当。第56条规定:学校在对学向法定的国家机关提起,即只有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才生做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有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权力,才能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第57条规定:学校对学生做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当由校长会议(3)正当程序原则。法定的国家机关在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研究决定。第58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书,送交本人。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书报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第59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的处分决定书应当包括处第五十二题: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体制主要是由以下各项分和处分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学生可以提出申诉及申诉的期制度构成 限。第60条规定: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教师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民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学生申诉处事诉讼 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第五十三题:教育申诉制度概念: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表组成。第61条规定:学生对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处分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做出的影响其利益的处理决定决定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不服,或者在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依法行使申诉权,向法定的书面申诉。国家机关申明不服、申诉理由、请求复查或重新处理的一项法律制第三十四题:高等学校教师违反高等教育法的法律责任①故意不完度。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行为的法律责任。②被申诉对象: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 高等学校教师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行为的法律责任。特点:(1)教育申诉制度由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两部分组③高等学校教师弄虚作假的行为的法律责任。成。(2)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正式的法律救济制度。(3)教育申第三十六题:职业教育的概念(第138)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申诉制度。(4)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非诉讼职业教育是相对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而言的,指国家为实现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通过开办或允许开办各级第五十四题:申诉书的内容包括(内容不要)各类的职业教育学校和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申诉主体的姓名、职业、住址等必须、被申诉主体、申诉动素质,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渠道,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型、技术型要求、申诉理由、附项 和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活动。1996年5月15日通过,1996年9第五十五题:教师申诉的管辖隶属管辖、地域管辖、选择管辖、移月1日实施。送管辖 第三十八题:建立职业教育体系的原则①实施有计划、有重点地教第五十六题:行政复议的概念 育分流的原则②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原则③职业教育与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包其他教育互相沟通、协调发展的原则1)各级各类学校、有关机构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应当依据开放性原则,相互沟通,具备兼容性。2)不同类型的学校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建立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和相互选拔、相互吸纳人才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即复议机关)对原具的有效机制,为毕业生提供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3)各类学校的教体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做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补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及时性原则(迟到的正义就是不充。4)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的沟通还体现在教育整体结构的调整方义);准确性原则;便民性原则 面、各类教育体系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并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相应行政复议的特征:(1)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存在和争议的方针策略。是行政复议的前提条件;(2)行政复议以行政相对人为申请人,以第三十九题:职业培训(第146)行政主体为被申请人;(3)行政复议是一种行政活动,是行政机关职业培训是以就业、专业或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为目的的非学历职业教育活动,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学校行使职权的一种活动;(4)行政复议以行政主体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教育所无法替代的。法性与合理性为审查内容;(5)行政复议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专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6)复议机关包括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机关和法律、法规规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定的其他机关和组织;(7)行政复议具有不同的法律效果。驾驶学校不属于职业培训的范畴;跆拳道培训班也不属职业培训。行政复议的管辖上级管辖、本级管辖、特殊管辖、移送管辖、制定第四十题: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四个)(第148-149)管辖(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在职业教育中,除向劳动者传行政复议程序一般包括申请、受理、审理、决定、执行几个重要环授职业技术知识外,还应强化劳动者的职业道德教育,要使劳动者节。培养起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所负的职业责任和第五十七题:行政诉讼概念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社会责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与价值观。(2)实认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行产教结合的原则。(简答)实行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性质特点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所决定的,也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产教结合原则的含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制度。义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相适应,职业特征:诉讼前提的特殊性。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与经济部门、产业界、用人单位等建立紧密诉讼被告的恒定性 地联系与协作。★(3)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原则。现代社会生活的诉讼主体的多元性 快节奏和信息化社会所带来的知识结构更新换代的频率加快,使终程序启动的被动性 身学习、终身教育现实地摆在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面前。职业教审理对象的限定性 育也不例外。(4)重视农业、科技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发展举证责任的倒置性(由被告证明自己无过错,保护弱势群体)的原则。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必须把办好农业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地位。一方面,在政策上适当倾斜,增加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投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引导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开发;另一方面,学校要鉴定为起诉不停止执行的原则 农业服务的方向,深化教育改革,使教学内容与农民的发家致富紧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 密结合,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解决农业实际技术问题能力的人才。不适调解原则 第四十一题:义务教育的概念和特点。行政诉讼的第三人指同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而申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请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到诉讼中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度的学校教育。我国的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行政诉讼程序起诉与受理、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督的程序、执行程序。它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强制性、全面性、权力性、公共性审判监督程序:指有监督权的机关或组织,或者当事人认为法院已第四十二题:义务教育法的概念与特征(第163)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发动或申请再审,由人民义务教育法是国家为了强制推行义务教育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法院对案件进行再审的程序。总称,是以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权利和义产教结合原则: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相适务为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特点:①概括性②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应,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与经济部门、产业界、用人单位等第四十三题:《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第165)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建立紧密地联系与协作 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指定管辖:是指上级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对某2006年9月1日实施的新的《义务教育法》所作的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一案件行使管辖权。指定管辖的实质,是法律赋予上级人民法院在投入机制、教育资源的分配、学校安全、法律责任 2006年1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特殊情况下有权变更和确定案件管辖法院,以适应审判实践的需要,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保证案件及时正确地裁判。第四十四题:民办教育的概念(第205)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 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第四十五题:民办教育法的立法宗旨(第203)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2002年底颁布。第四十六题:民办教育的性质(法律地位)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第四十七题:民办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四条,要掌握)(1)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原则(2)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平等原则(3)鼓励保护原则(4)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原则 基本方针(16字方针):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第四十八题:民办学校举办者的权利--举办者的合理收益问题 民办学校在扣除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必须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第四十九题:教育侵权行为
第二篇:2010江苏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育法复习资料
1、依法治教与教育的法治化依法治教的目的是要实现教育的法制化。(1)教育法制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2)教育法制化的要求:A、主体合法。B、内容合法。C、程序合法。D、救济有道。当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遭到不法侵害时,国家能为受害主体提供相应的救济渠道,以惩罚不法者的教育侵权行为,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3)教育法制化的主要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进行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C、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⑺教育以汉语言为基本教育语言的原则;⑻扶持和发展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和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原则。
13、结业证书:在高等教育教育阶段,对于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但是有一些课程不及格,没有达到毕业水平的,可以获取结业证书。对于虽然具有正式学籍,但是未完成整个阶段的学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⑹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权利与义务的特点:①教师的权利,往往也就是另一方的义务②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相对性特征③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 转换性特征,教师行驶权利过渡,可能会带来相应的义务④教师 的权利与义务是同时发生的,教师在取得权利的同时,也承 担相应的义务。
22、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资格许研究机构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习成绩等发放相应的学历证书或其他证书
学位是衡量高等教育各层次专门人才的学术水平的等级称号,我国的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
36、高等教育主要分为两大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37、高等教育的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38、高等学校设立基本条件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2)有合格的教师 3)拥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4)教育行政部门备案。”7)59:“学校对学生作出的处分决定书应当包括处分和处分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学生可以提出申诉及申诉的期限。”8)第60条规定:“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9)第61条规定:“学生对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处分决定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内容:包括教育立法、教育行政执法、教育司法和教育法制监督等方面。
2、教育法的概念:国家拥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依据教育立法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规定社会主体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教育法体系的基本原则⑴依法治教的原则;⑵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人的现代化的原则;⑶依法保障教育主体合法权益的原则;⑷公民教育权利平等原则;⑸教育活动应当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原则;⑹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原则;⑺增加教育投入,保障教育经费稳定来源和增长的原则
4、教育法的渊源指教育法的形式渊源,即教育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
5、我国教育法的主要渊源:①宪法关于教育的法律规范。②有关教育的法律。③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教育的行政法规和军事法规。④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行政规章。⑤地方性教育法规。⑥地方性教育规章和教育规范性文件。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查院有关教育法的司法解释,我国政府加入的及其与外国政府缔结的有关教育的国际公约和条约。
6、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是指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
7、法律部门是法律体系的构成单位。
8、我国的教育法体系A、教育根本法(宪法规定的教育法律规范)、B、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教育主体法、D、义务教育法、E、学前教育法、F、中小学教育法、G、高等教育法、H、职业教育法、I、教育行政法。
9、教育法与社会主义道德?道德与法律都是属于社会调整体系的范畴,他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① 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 规定的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 ② 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贯 彻于教育立法之中,是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 ③ 社会主义道德 是教育法得以实现的伦理道德基础 ④ 教育法的顺利运行和高 效实现,对于社会主义道德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教育法与政策之间的关系:(1)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我 国教育法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对教育具有指导作用(2)教育法 是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规范化和法制化(3)具体的教育政策应 当符合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要求。
11、《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12、《教育法》的基本原则:⑴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原则;⑵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⑶教育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⑷教育和宗教相分离原则;⑸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一方面确保公民有平等受教育的权义,不受侵犯和剥夺,另一方面在义务教育阶段体现为教育机会、条件、效果平等,在非义务教育阶段体现为入学机会平等、竞争条件均等。⑹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原则;表现为:A、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B、要及时根据社会主义
习任务而中途退学者,只能获得肄业证书。
可制度,包括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14、学位制度:是国家赋予其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对达到一定学
23、教师资格的要求:由四个要素构成,即国籍、思想品德素位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一定的学位,并向其颁发养、业务要素和学历要素。
相应的学位证书的制度。
24、高等学校教师的聘任制度就是高等学校与符合一定条件的15、学位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教师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教师职务所确立的职责、条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11类
件和任期来聘请具有一定条件的教师担任相应的教职的一项
16、教育制度是指由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一国教育活动的各种机制度。
构体系和运行规则的总和。
25、教师资格许可制度1)教师资格要素(1)国籍要素(2)
17、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⑴国家实行学校教育制度;⑵学校道德要素(3)业务要素(4)学历要素
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⑷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2)教师资格认定程序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由国务院或省、育制度;⑷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⑸国家实行学业证书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由其委托的学校认定。申请制度;⑹国家实行学位制度;⑺国家实行扫除文盲教育制度;认定教师资格程序:(1)申请者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2)有关⑻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和教育评估制度。
部门依法受理审核(3)颁发证书
18、教育投入的体制:由国家、社会、集体和公民个人分担教
26、教师资格的限制:因具有法律规定的事由而对教师资格取得 育投入责任的体制。教育投入的“两个提高”和“三个增长”:加以限制。剥夺政治权利、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的。教师资格的丧失:已取得教师资格,因规定事由的出现而引 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起教师资格的取消。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品行不良,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各侮辱学生,影响恶劣被撤销教师资格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 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认定教师资格,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作弊者3年内不得参 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加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
19、法律责任的概念及构成要件: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一是弄虚作假,骗取教师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①资格的;二是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自撤销教师责任主体②违法行为③损害结果④因果关系⑤主观过错。资格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20、《教师法》的立法宗旨: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具有良好品德修养和业务修养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
27、教师聘任制度的特点1)教师聘任关系平等2)聘任关系事业,制定本法。
表现为合同形式3)教师聘任形式多样化,聘任过程实行双向
21、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责任,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 选择和择优机制。
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专业人员。
28、教师聘任制度包括 招聘、续聘、解聘、辞聘 等形式。权利:⑴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29、承担违反教师法民事法律责任的具体方式:停止侵害、排⑵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 除妨碍、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
名誉、赔礼道歉、训诫、具结悔过。
⑶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 30、《高等教育法》立法宗旨:《高等教育法》第1条规定:“为权利
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⑷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 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包括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
三个方面:①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⑸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 为了依法治教,规范高等教育活动;③为了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 的步伐。
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⑹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
31、我国高等教育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
利。
32、我国高等教育的方针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在高等教育事义务:⑴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业中的直接体现。第5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⑵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 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面全面发展德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⑶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33、我国高等教育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 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34、高等教育学制: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高等教育⑷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 的层次,各类高等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等。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35、高等教育的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⑸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
学生,由所在高等学校或者经批准担任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
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39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利以及相关其他权利1)高等学校的招生权2)专业设置权3)教学自主权4)科研与服务自主权 5)海外交流自主权6)内部人事管理的自主权7)财产管理自主权
40、高等学校设立的条件总体要求《高等教育法》第24条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实质条件《教育法》第26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①有组织机构和章程;②有合格的教师;③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④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41、高等学校的法人资格: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
42、高校的内部管理机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43、高等学校的权力:
1、招生权
2、专业设置权
3、教学自主权
4、科研与服务自主权
5、海外交流自主权
6、学校内部人事管理的自主权
7、财产管理自主权
44、高校教师聘任的原则、①高等学校必须是合法设立的学校,受聘教师应当具备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师资格和任职的基本条件。②订立聘任合同必须遵守平等自愿的原则。③聘任合同的内容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尊重合同双方的权利,明确合同双方的义务。④订立聘任合同的形式必须合法。
45、学生的权利(1)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2)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3)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4)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5)对学校给于的处分或处理有异议的,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工侵犯其人身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诉讼(6)其他权利
46、高等学校学生的处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1)第53条规定:“纪律处分的种类分为:①警告;②严重警告;③记过;④留校察看;⑤开除学籍。”2)第54条规定:“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①违反宪法,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破坏安定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②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③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的;④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⑤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⑥违反学校规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侵害其他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⑦屡次违反学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改的。”3)第55条规定:“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应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适当。”4)第56条规定:“学校在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5)第57条规定:“学校对学生做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6)第58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书报学校所在地省级
10)第32条规定:“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未达到毕业要求,准予结业,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结业后是否可以补考、重修或者补作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以及是否颁发毕业证书,由学校规定。对合格后颁发的毕业证书,毕业时间按发证日期填写。”11)第33条规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学位授予单位应当颁发学位证书。”12)第34条规定:“学满一学年以上退学的学生,学校应当颁发肄业证书。”
47、开除学籍的条件:(1)违宪,反
四、破坏安定团结、扰乱 社会秩序(2)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3)违法治安管 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4)代考,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 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5)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6)违法学校规定,严重影 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侵害 其他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7)屡次违法学 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该的。
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其代理人的 陈述和申辩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当由校长会 议研究决定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
48、高等学校教师违反高等教育法的法律责任:故意不完成教 育教学任务(行政处分或解聘)、高校教师品行不良,侮辱学 生,影响恶劣(解聘、行政处分、行政处罚、撤销高校教师资
格)、高等学校教师弄虚作假的行为(行政处分,民事刑事责任)
49、职业教育是相对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而言的,指国家为实现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通过开办或允许开办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学校和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渠道,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型、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活动。
50、《职业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
51、建立职业教育体系的原则
1)实施有计划、有重点的教育分流的原则 2)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原则 3)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互相沟通、协调发展的原则①各级各类学校、有关机构应当依据开放性原则,相互沟通,具备兼容性。②不同类型的学校应建立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和相互选拔、相互吸纳人才的有效机制,为毕业生提供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③各类学校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可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补充。④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的沟通还体现在教育整体结构的调整方面。各类教育体系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并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方针策略。
52、职业教育学校有哪些? 《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初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分别由初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其他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可以实施同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
53、职业培训是以就业、专业或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为目的的非
学历职业教育活动,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学校教育所无法替代的。
54、职业培训的形式:《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专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
55、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原则2)实行产教结合原则3)建立终身学习体系 4)重视农业、科技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
56、义务教育的概念国家用法律形式对一定年龄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特征:强制性,全面性,权利性和公共性。
57、《义务教育法》立法宗旨: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立法依据:宪法和我国现实情况。
58、义务教育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修改:2004年6月7日,由教育部起草的《修订稿》上报国务院,2006年1曰14日由温家宝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修订草案。由原来的18条增至95条,修改的内容包括:①教育经费,制定相关经费标准,中央和各级政府共同负担经费并落实,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薄弱学校倾斜;②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内容,严格课程管理,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③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经费投入向农村倾斜,薄弱学校倾斜,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和教师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特别到农村任教,促进学校均衡发展;④加强学校管理,保证学校安全,规范学校收费;⑤加强教师培养和管理,提供教师思想道德和教学业务水平,改善其工作和生活条件;⑥减少教科书的种类,提高教科书的质量,降低教科书成本,防止利用教科书非法牟利;⑦学校安全被首次写入义务教育法;⑧公共财政体制的议题是义务教育法修改最重要的内容。
59、民办教育法立法宗旨: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民办教育的性质:民办教育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60、民办教育的基本原则:①公益性原则。(重点)教育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是我国教育法的基本规定,民办教育法作为教育法的下位法,不得与教育法相抵触,否则无效。“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必要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节余中取得合理回报。”②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平等原则。③鼓励保护原则。④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原则。
民办学校举办者有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权利和依据协议获得合理回报的权利。
61、教育侵权行为概念是指行政主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一般规定,直接或间接剥夺其他主体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使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
62、法律救济的概念一是指为权利受到损害的受害者提供法律上的补偿,使受损害的权利得到恢复和补救;二是指通过救济受害者,使被扭曲、破坏了的社会关系得以矫正和恢复,从而使个别的法律主体仍然可以在恢复正常的法律关系中正当地享有权利。特征:事后性;权利性;恢复性与弥补性。
63、教育权法律救济: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受到
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能正管辖。程序:起诉与受理、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 督的程序、执行程序监督程序又称为再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64、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①事后救济的原则。该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教育权法律救济行为均发生于教育实体法定,依法再审的程序。第三人:是指同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所赋予的权利遭到侵害之后。换言之,只有侵害教育权益的不利害关系,而申请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到诉讼中的公民、法行为发生之后,受害的当事人才能寻求相应的教育权法律救法人和其他组织。济,一般不存在事前救济或事中救济。②救济主体法定的原则。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有权进行法律救济的国家机关要由法律明文规定,不是任何国家机关随心所欲就可以实施教育权的法律救济行为。③正当程序原则。法定的国家机关在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65、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体制主要是由以下各项制度构成的:教师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我国的法律救济方法主要是两种:行政救济和民事救济 66、教育申诉制度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作出的影响其利益的处理决定不服,或者在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依法行使申诉权,向法定的国家机关声明不服、申诉理由、请求复查或重新处理的一项法律制度。特点:1,由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两部分组成;2,是一项正式的法律救济制度;3,是一项专门性的申诉制度;4,是一项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范围:(1)教师认为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教师法规定的合法权益(2)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3)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度的有关部门侵犯其根据教师法享有的合法权益的 67、申诉的管辖:隶属管辖、地域管辖、选择管辖、移送管辖。68、申诉书的内容:(1)申诉主体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等基本情况、委托代理的还要包括指定代理人的有关情况(2)被申诉主体的基本情况(3)申诉要求,指申诉主题认为被申诉主体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或不服被申诉主体的处理决定(4)申诉理由(5)附项 69、行政复议的概念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律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即复议机关)对原具体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特征:(1)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存在和争议是行政复议的前提条件(2)行政复议以行政相对人为申请人,以行政主体为被申请人(3)行政复议是一种行政活动(4)行政复议以行政主体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为审查内容(5)行政复议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6)复议机关包括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机关和组织(7)行政复议依法具有不同的法律效果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准确性原则;便民性原则。管辖:上级管辖;本级管辖;特殊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70、行政复议程序:申请;受理;审理;决定;执行 71、行政诉讼的概念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特点:1,诉讼前提的特殊性;2,诉讼被告的恒定性;3,诉讼主体的多元性;4,程序启动的被动性;5,审理对象的限制性;6,举证责任的倒置性。基本原则:①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②起诉不停止执行的原则。③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④不适用调解原则。管辖: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指定
第三篇:江苏省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教育法试题
教育法试题汇集
第一章导论
1.试述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教的辩证关系 2.论述教育法治化
3.简述教育法制化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教育法基本理论
1.简述依法治教原则
2.简述我国教育法渊源的概念和特点 3.简述教育法律体系的概念与我国的构成 4.试述教育法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关系 5.简述我国教育法与政策的关系
第三章教育基本法
1.简述《教育法》立法宗旨
2.试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确立的我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3.简述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 4.简述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
5.下列哪一个原则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的教育基本原则()
A.依法治教原则 B.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原则 C.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 D.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 6.简述我国的教育基本制度
7.简述学位的概念和学位证书的发放单位
下列()不是我国学位学科门类:(选择题06年)A.哲学 B.地学 C.法学 D.工学 8.《教育法》第35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实行()制度
A.专业技术职务
B.行政职务
C.教育职员
D.专业技术职称 9.简述教育经费投入的“两提高”“三增长” 10.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概念与原则 11.简述法律责任及其构成
第四章教师法
1.下列哪种教师资格不是我国教师法中规定的合法教师资格()
A.幼儿园教师资格 B.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C.职业中学教师资格 D.外籍教师资格 我国教育法中规定的教师资格不包括()
A.幼儿园教师资格 B.兼职教师资格 C.职业中学教师资格 D.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2.简述立法宗旨的内涵和《教师法》的立法宗旨 3.简述《教师法》规定的教师权利、义务及其特点 4.简述《教师法》中确立的教师资格要素 下列哪种要素不是我国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资格要素()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B.相应的学位证书 C.相应的教学能力 D.相应的道德品德
下列哪种要素不是我国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资格要素:()
A.国籍要素 B.思想品德要素 C.学位要素 D.业务要素 5.简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程序
6.按照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列哪种行为可使教师丧失教师资格()A.因为分房矛盾,谩骂校领导 B.与自己的学生结婚,影响较坏 C.与同事发生纠纷,将同事打成重伤 D.屡次上访,对学校造成极坏的影响
按照我国教师法的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人,可以再次申请教师资格的期限是()A.3年以后可以再次申请 B.终身不可以申请 C.5年以后可以申请 D.1年以后可以申请 7.简述教师聘任制度的概念及其形式
8.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平均工资应当()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A.高于 B.不低于 C.不低于或者高于 D.不高于 9.简述教师申诉制度的规定
教师不服高等学校对其作出的处分,按照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教育救济途径()
A.上访 B.匿名举报 C.申诉 D.直接找司法部门控告 教师不服高等学校对其作出的处分,按照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教育救济途径()
A.到北京上访 B.写举报信匿名举报 C.向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提起申诉 D.直接找司法部门控告
8.学校对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教师,可以给予()A.行政处罚 B.行政处分或解聘职务 C.撤销教师资格 D.追究民事法律责任
第五章高等教育法
1.简述高等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2.如何认识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本质 3.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方针和任务
4.简述我国高等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 5.(1)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
A.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会议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领导集体决策制 D.校长负责制
(2)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其含义是 A.党委和校长共同决策、共同负责 B.党委决策重大事务,校长决定行政事务 C.集体领导,个人负责 D.集体决策,个人负责(3)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从()年开始的 A.1961年 B.1976年 C.1989年 D.1995年
(4)下列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中,在我国没有出现过的 A.校长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集体负责制 C教授委员会制 D党委负责制 6.试述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7.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权利 8.简述教师聘任制度的概念及其形式 9.高等学校的学生的处分
(1)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是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种类
A.留校察看 B.记过 C.取消考试成绩 D.开除学籍(2)下列哪种不属于可以对学生开除学籍处分的情形()A.与多个学生谈恋爱,经过批评教育仍没有收敛,影响恶劣 B.多次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分,经教育不改的 C.找人代替自己参加英语学位考试
D.考试作弊被监考老师当场发现后,将监考老师殴打成重伤(3)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决定应当以书面方式作成,并送达()
A.校长会议 B.所在学院 C.该学生的监护人 D.受处分学生本人 10.高等学校学生学业证书
(1)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一年级上学期突患精神疾病,其家人为其申请并办理了退学手续。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采取哪种做法?
A.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颁发结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D.颁发毕业证书(2)高等学校对于修满1年,申请退学的学生应当()A.颁发毕业证书(注明退学)B.颁发结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D.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3)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所有的课程,其他课程都合格,只有毕业论文答辩不合格。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采取哪种做法?
A 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 颁发结业证书 C 颁发肄业证书 D 颁发毕业证书
(4)一名学生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所有的课程,其他课程都合格,但是毕业前出国工作,在规定期限内无法回校参加答辩。对此,学校应当
A.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颁发毕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D.颁发结业证书 11.学生处分案例分析
2008年某高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期间,省教育厅领导带领相关人员检查巡视该高校考试工作。在巡查是发现大三某班级考场内,学生A某正在偷看纸条,于是检查团人员告知监考老师,责成监考考试收缴其纸条,并收取了试卷,当场在试卷上注明“作弊”字样。在此过程中,该学生多次试图辩解,但是被监考老师制止。事后该学生也曾试图将试卷随纸条向其所在院系有关老师进行辩解,也均被拒绝。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试卷随纸条一起密封上交教务处,同时通知学生A某所在院系相关老师。教育厅领导也批评了该学校相关领导,责成他们严肃考试纪律,狠抓考试风气。
该学校的学生管理守则中规定:学生作弊两次以上或者组织学生作弊一次以上,学习可以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该学生虽然属于第一次被抓住作弊,但是,鉴于该学生在教育厅领导检查巡视期间公然作弊,情节严重,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学校决定对其严肃处理,以儆效尤。2天以后,学校橱窗中就张贴了学校教务处和校教学委员会联合作出的对该学生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并随后由院系副书记当面通知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该通知并被张贴在学校各院系醒目处以及学生活动场所的醒目处,其上盖有学校教务处的公章。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按照200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校对学生做出开出学籍处分,需要哪几个机构讨论决定?
2.高校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应当成立何种机构,该机构应当由哪些人组成? 3.如果该学生不服,按照我国教育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他有哪几种权利救济方式可以选择?
2010年上半年,某高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期间,省教育厅领导带领相关人员检查巡视该高校四级英语考试监考工作。在巡查时发现,某班级考场内学生A某的座位上坐着的考生并不是A本人,于是检查团人员告知监考老师,责成监考老师收缴其试卷,当场在试卷上注明“作弊”字样。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试卷与作弊情况一起密封上交教务处,同事通知学生A 某所在院系相关负责人。经过学院调查证实,该代考考生系学生A某通过网络青睐的其他高校的学生B某。教育厅领导对此事非常重视,批评了该学校相关领导,责成他们严肃考试纪律,狠抓考试风气,对该事件要严肃处理。该校教务处汇通学工处和学院部分领导随即研究决定开除A某学籍,以儆效尤。2天以后,学校在各院系醒目处以及学生活动场所、食堂和学校公告栏中张贴了对A某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并由学院通知A某7日内离开学校,其上盖有学校教务处和学工处的公章。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按照200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A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可以考出学籍的理由?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处分,需要哪个机构讨论决定?
2.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该学生如果不服,在决定送达其本人之日起多少天内可以提出申诉?
3.如果学生要提出申诉,高校应当成立何种机构,该机构应当由哪些人组成? 4.高校相关机构在接到学生申诉之日起多少天内必须作出结论并告知申诉人? 5.如果该学生不服,按照我国教育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他有哪几种权利救济方式可以选择?
某校研究生论文答辩前夕,学校接到举报,揭发某学院研究生A某读研期间发表的三篇学术论文均存在严重的抄袭情况。学校接到举报以后,立即组织专家组对A某的三篇论文进行审查,发现举报情况属实。经校研究生院与A某所在学院领导及A某的指导老师共同商量,决定对A某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惩戒,给予A某留校察看的处分,并取消A某当年参加学位论文答辩资格。2天以后,学校在学校公告栏中张贴了对A某留校察看和取消当年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的处分决定,其上盖有学校研究生院的公章。
请仔细预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上面的问题:
1.如果A某对该处分决定不服,想要提出申诉,高校应当成立何种机构,该机构应当由哪些人组成?
2.高校相关机构在接到学生申诉之日起多少天内必须作出结论并告知申诉人?
3、如果A某在申诉后,仍然不服学校相关机构的决定,按照我国教育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他还有哪几种权利救济方式可以选择?
某高校本科生A在大学一年级时就因多次旷课而受到警告处分,后又多次违反学校有关宿舍管理规定,受到记过处分。2012年6月15日,A在参加期末考试期间,被当场发现作弊行为。该高校为了严肃校纪校规,稳定校园教育教学秩序,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决定给予A留校察看的处分。6月16日,该校通过A所在学院将学校的处分意见口头通知了A本人。A觉得很突然,表示不服该处分决定,想要通过法律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请仔细预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上面的问题:
1.按照我国现行教育法律制度,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体制主要由哪些制度构成? 2.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该高校在给予A留校察看处分的过程中有什么不合法的地方?
3.如果A不服学校的处分决定,他应当在几天内向该校的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申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哪些人组成?
第六章 职业教育法
1.简述职业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2.简述建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
3.按照我国职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A.瑜伽健身班(A.健美训练班)B.转岗培训班 C.学徒培训班 D.高级电工培训班 A.学徒培训 B.转岗培训 C.适岗培训 D.转岗培训 4.简述我国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 简述产教结合原则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职业教育实施原则的是()A.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原则 B.实行产教结合原则 C.与其他教育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D.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原则 下列哪一个原则属于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A.终身教育原则 B.教学与实习相结合原则
C.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原则 D.主要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原则
第七章 义务教育法
1.简述义务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2.根据义务教育法,下列哪一种正确定位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
A.国家教育 B.国民教育 C.普惠教育 D.免费教育(11年)A.强制国家教育 B.强制基础教育 C.强制免费教育 D.强制国民教育
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性质是()A.普及教育法 B.强制教育法 C.教育基本法 D.教育根本法 4.根据我国义务教育的规定,适龄儿童开始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是()
A.6周岁或者7周岁 B.7周岁以下 C.6周岁或者8周岁 D.6周岁以上 5.简述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第八章 民办教育促进法
1.《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的时间是()A.2002年B.2000年C.1996年D.2006年
2.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基本原则()3.简述我国民办教育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1)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我国民办教育事业属于()(06、08年)A.企业公益事业 B.社会公益事业 C.收费教育事业 D.高等教育事业 A.民办教育就是私人办学B.民办学校属于民办非企业法人 C.民办教育就是收费教育D.民办教育就是企业办学(2)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是(07、10、11、13年)A.民办教育优于公办教育 B.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平等)C.公办教育优于民办教育 D.目前尚无明确规定
A.与公办教育相比,属于从属地位 B.与公办教育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C.公办教育属于行政部门,民办教育属于企业单位D.目前还不能确定
第九章 教育权的法律救济
1.简述教育侵权行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2.简述法律救济及其基本特征
3.试述教育权法律救济的意义以及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 4.简述事后救济原则 5.简述救济主体法定原则 6.简述教育权法律救济的方式
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不属于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A.民事诉讼B.行政诉讼C.教育行政复议D.劳动调解 A.教师和学生申诉B.行政复议C.司法调解D.行政诉讼
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A.教师和学生申诉B.权利诉讼C.司法调解D.集体上访
7.简述我国教育申诉制度及其基本特点 教师不服高等学校对其作出的处分,按照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 下列哪种教育权法律救济的途径()
A.上访B.匿名举报C.申诉D.直接找有关部门控告
按照我国教育申诉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我国教育申诉的管辖形式是()A.选择管辖B.级别管辖C.隶属管辖D.移送管辖 案例分析:
某高校隶属于省教育厅,2012年10月该校大学数学教师李某在评职称提交的科研资料中有一篇论文经人举报涉嫌抄袭。该校职称评审委员会经过调查,发现该篇论文与国外刊物上发表的一篇英文版论文90%相似,该教师只是简单翻译为中文即以本人名义在国内中文刊物上发表。职称评审委员会发现后将情况报到学校,学校认为李某作为一名教师,在科研和评职称过程中弄虚作假,情节恶劣,最终学校经校长会议研究决定将李某解聘。李某不服,认为学校处罚过严。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学校对李某作出了解聘的决定,李某如果不服,可以向哪个部门提出申诉? 2.受理申诉的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多少日内作出处理?
3.如果李某对受理申诉的部门处理还不服,按照我国教育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他有哪几种权利救济方式可以选择?
8.简述行政复议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9.简述我国行政复议的管辖及其方式
下列不是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管辖制度的一种()A.本级管辖B.特殊管辖C.移送管辖D.选择管辖(3)下列哪一个程序不属于我国行政复议程序()A.受理B.裁判(反馈)C.决定D.审理
下列哪一个程序属于行政复议程序的一种()A.受理B.裁判C.备案D.复核
10.试述行政诉讼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原则)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查的对象是()(13年)A.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B.抽象行政行为的合理性 C.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D.抽象行政行为的合理性
11.下列诉讼管辖方式中,属于我国教育行政诉讼管辖的方式有()A.地域管辖B.上级管辖C.本级管辖D.特殊管辖
第四篇:08-11年江苏高等学校岗前培训教育法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属于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种类?(C)A.留校察看 B.记过 C.取消考试成绩 D.开除学籍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一年级上学期突发精神疾病,其家人为其申请办理了退学手续。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采取哪种做法(A)A.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颁发结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D.颁发毕业证书
3.下列哪种教师资格不是我国教师法中规定的合法教师资格?D A.幼儿园教师资格 B.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C.职业中学教师资格 D.外籍教师资格
4.下列(D)不是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体制中的制度的一种。
A.学生申诉制度 B.行政复议制度 C.行政诉讼制度 D.司法调解制度 5.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开始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是A A.6周岁或者7周岁 B.7周岁以下 C.6周岁或者8周岁 D.6周岁以上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民办教育就是私人办学 B.民办学校属于民办非企业法人 C.民办教育就是收费教育 D.民办教育就是企业办学
7.根据我国相关教育法的规定,教师资格丧失后,(B)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A.3年以内
B终身
C.1年以后
D.5年以内 8.下列哪一个程序形式不是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程序的环节? B A.申请 B.反馈 C.审理 D.决定
9.根据义务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最恰当的表述(C)A.强制国家教育 B.强制基础教育 C.强制免费教育 D.强制国民教育
10.教师不服高等学校对其作出的处分,按照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教育权救济途径?(C)
A.到北京上访
B.写举报信匿名举报
C.向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提起申诉申诉
D.直接找组织部门控告
1.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属于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 种类?(C)A.留校察看 B.记过 C.取消考试成绩 D.开除学籍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一年级上学期突发精神疾病,其家人为其申请办理了退学手续。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采取哪种做法(A)A.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颁发结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D.颁发毕业证书
3.下列(C)不是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体制中的制度的一种。A.教师和学生申诉 B.行政复议 C.司法调解 D.行政诉讼 4.下列不属于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的管辖形式的是(D)A.本级管辖 B.特殊管辖 C.移送管辖 D.选择管辖
5.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A)。A.健身训练班
B.转岗培训班
C.学徒培训班
D.高级电工学习班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民办教育就是私人办学 B.民办学校属于民办非企业法人 C.民办教育就是收费教育 D.民办教育就是企业办学 7.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A A.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B.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会议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领导集体决策制 D.校长负责制 8.下列哪一个程序形式不是我国教育行政复议程序的环节? B A.申请 B.反馈 C.审理 D.决定
9.根据义务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最恰当的表述(C)A.强制国家教育 B.强制基础教育 C.强制免费教育 D.强制国民教育
10.教师不服高等学校对其作出的处分,按照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教育权救济途径?(C)
A.到北京上访
B.写举报信匿名举报
C.向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提起申诉申诉
D.直接找组织部门控告
1.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属于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种类?(A)A.扣缴毕业证书 B.记过 C.留校察看 D.开除学籍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所有的课程,其他课程都合格,只有毕业论文答辩不合格。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D)A.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颁发毕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D.颁发结业证书
3.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 C A.集体上访 B.权利诉讼 C.教师和学生申诉 D.司法调解
4.下列管辖方式中,不属于我国教育行政诉讼管辖形式的是(A)A.选择管辖 B.级别管辖 C.移送管辖 D.指定管辖
5.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D)A.学徒培训 B.转岗培训 C.适岗培训 D.待岗培训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是C A.与公办教育相比,属于从属地位
B.公办教育属于行政部门,民办教育属于企业单位
C.与公办教育具有平等法律地位 D.目前还不能确定 7.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从(C)年开始的。A.1961 B.1976 c.1989
D.1995
8.按照我国教育申诉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我国教育申诉的管辖形式的是(C)A.选择管辖 B.隶属管辖 C.级别管辖 D.移送管辖 9.根据义务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最恰当的表述(C)A.强制国家教育 B.强制基础教育 C.强制免费教育 D.强制国民教育 10.下列哪一个程序形式属于行政复议程序的一种? A A.受理 B.裁判 C.备案 D.复核 1.下列哪一个程序形式属于行政复议程序的一种? A A.受理 B.裁判 C.备案 D.复核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所有的课程,其他课程都合格,但是毕业前出国工作,在规定期限内无法回学校参加答辩。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D)A.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颁发毕业证书 C.颁发肄业证书 D.颁发结业证书
3.根据义务教育法,下列表述中哪一种准确地定位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D)A.国家教育 B.国民教育 C.普惠教育 D.免费教育 4.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A)A.学徒培训 B.下岗培训 C.普法培训 D.待岗培训
5.按照我国教育申诉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我国教育申诉的管辖形式的是(C)A.选择管辖 B.隶属管辖 C.级别管辖 D.移送管辖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与公办教育事业的关系是(C)A.民办教育事业优先于公办教育事业 B.公办教育事业优先于民办教育事业 C.公办教育事业与民办教育事业平等 D.缺乏相关的规定
7.下列管辖方式中,属于我国教育行政诉讼管辖形式的是(A)A.地域管辖 B.上级管辖 C.本级管辖 D.特殊管辖
8.按照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属于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种类?(D)A.开除学籍 B.记过 C.留校察看 D.禁止答辩 9.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C A.校长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集体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D.党委负责制
10.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不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A A.集体上访 B.行政诉讼 C.教师和学生申诉 D.教育行政复议
二、名词解释:
1.教育法治化: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教育法治化要求做到:(1)主体合法;(2)内容合法;(3)程序合法;(4)救济有道。
2.法律责任: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①责任主体;②违法行为;③损害结果;④因果关系;⑤主观过错。3.教育法律体系: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指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教育法的结构系统由下列教育法律子部门构成:(1)教育根本法(2)教育基本法(3)教育主体法(4)学前教育法(5)义务教育法(6)中小学教育教学法(7)高等教育法(8)职业教育法(9)民办教育法(10)教育行政法。
4.教育申诉制度: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作出的影响其利益的处理决定不服,或者在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依法行使申诉权,向法定的国家机关声明不服、申诉理由、请求复查或重新处理的一项法律制度
5、审判监督程序:指有监督权的机关或组织,或者当事人认为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发动或申请再审,由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再审的程序。
1.产教结合原则: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相适应,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与经济部门、产业界、用人单位等建立紧密地联系与协作
2.指定管辖:是指上级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对某一案件行使管辖权。指定管辖的实质,是法律赋予上级人民法院在特殊情况下有权变更和确定案件管辖法院,以适应审判实践的需要,保证案件及时正确地裁判。
3.行政诉讼第三人:是指同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而申请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到诉讼中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4.教育侵权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一般规定,直接或间接剥夺其他主体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使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
5.审判监督程序:1.法律责任2.教师申诉制度3.教育法治化:
4.教育法律救济: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即是指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受到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能正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
5.学业证书:指由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对在该学校或者该其他教育机构正式注册并完成了相关学业的受教育者颁发的,证明其完成学业情况的凭证。1.法律责任
2.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律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 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即复议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
3.教育法:是国家拥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依据教育立法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规定社会主体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学位:是由国家批准或者许可的有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颁发给相关人员的一种凭证 5.学生申诉制度
三、简答题
1、简述法律责任及其构成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①责任主体;②违法行为;③损害结果;④因果关系;⑤主观过错。
2、简述我国民办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民办教育的基本原则:
(1)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教育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是我国教育法的基本规定,民办教育法作为教育法的下位法,不得与教育法相抵触,否则无效。“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必要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节余中取得合理回报。”★
(2)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平等原则。从原则和指导思想上破除了长期以来的民办与公办不平等的禁锢,而且具体规定了学校、教师、受教育者在哪些具体方面享有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享有同等权利,为基本原则的落实和贯彻提供了保障,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动力,使民办教育举办者、学校、教师、学生消除了顾虑。
(3)鼓励保护原则。(4)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原则。
3、简述我国《教育法》确立的教育基本原则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7点,尤其注意理解每一原则的含义,重点看看第40-43)
(1)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原则。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必须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这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还要进行法制和纪律,人生理想等方面的教育。
(2)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中的现代教育,要正视历史,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时又要给传统 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教育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所有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以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教育活动必须接受国家和社会的依法管理和合法监督。
(4)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宗教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教育领域的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得在学校这一非宗教活动场所宣传宗教思想,发展宗教教徒。
(5)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
(6)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7)教育以汉语文字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的原则。
4、简述我国教育法与政策的关系
政策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处理国家事务、公共事务,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路线、方针、规范和措施的统称。教育法与政策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相互替代。教育法与政策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1)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我国教育法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对教育法具有指导作用。教育法只有充分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的精神才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教育法是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教育政策应当通过教育法的形式法律化和制度化,以保障教育政策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以有利于国家运用现代法律手段保证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贯彻执行。
(3)具体的教育政策应当符合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要求。党和国家的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在教育法规定的原则和规范的范围内,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教育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制定和实施具体的教育政策,教育政策不能与教育法相抵触。
5、简述我国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在职业教育中,除向劳动者传授职业技术知识外,还应强化劳动者的职业道德教育,要使劳动者培养起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所负的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2)实行产教结合的原则。(简答)实行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性质特点所决定的,也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产教结合原则的含义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相适应,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与经济部门、产业界、用人单位等建立紧密地联系与协作。★
(3)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原则。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和信息化社会所带来的知识结 构更新换代的频率加快,使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现实地摆在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面前。职业教育也不例外。
(4)重视农业、科技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必须把办好农业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在政策上适当倾斜,增加对农业职业教育的投入,引导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开发;另一方面,学校要鉴定为农业服务的方向,深化教育改革,使教学内容与农民的发家致富紧密结合,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解决农业实际技术问题能力的人才。
1、简述我国高等学校设立的条件
(1)总体要求:《高等教育法》第24条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①高等学校的设立应当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框架内进行,按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进行高等学校的设立规划。②高等学校设立应当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③我国的高等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2)设立条件(实质条件):我国高等学校的设立应当满足这样几个方面的条件:①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设立章程;②拥有相应数量的合格教师;③拥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④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2、简述我国教育申诉制度的基本特点
教育申诉制度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作出的影响其利益的处理决定不服,或者在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依法行使申诉权,向法定的国家机关声明不服、申诉理由、请求复查或重新处理的一项法律制度。
教育申诉制度的特点:①教育申诉制度由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两部分组成;②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正式的法律救济制度;③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申诉制度;④教育申诉制度是一项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3.简述教育法律救济的特征
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
(1)事后救济的原则。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教育权法律救济行为均发生于教育实体法所赋予的权利遭到侵害之后。只有侵害教育权益的不法行为发生之后,受害的当事人才能寻求相应的教育权法律救济,一般不存在事前救济或事中救济。
(2)救济主体法定的原则。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有权进行法律救济的国家机关要由法律明文规定,不是任何国家机关随心所欲就可以实施教育权的法律救济行为。受害人的权 利救济请求也只能向法定的国家机关提起,即只有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才有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权力,才能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
(3)正当程序原则。法定的国家机关在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
4、简述教师权利与义务的特点
(1)教师的权利往往是另一方的义务,反之亦然;(2)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具有相对性特征;
(3)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转换性特征,教师行使权利过度,可能会带来相应的义务;(4)最后,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是同时发生的,教师在取得权利的同时,也就应承担相应的义务。
5、简述我国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重复)
1、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权利 高校教师权利P115-116:
①享有必须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②参加培训,提高业务素质③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④接受公正考核。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重点,与高等教育法中的高等学校教师的权力与义务,可对照看,以后者为重点内容看,当然可以看前面的第67-71)教师的权利(6点)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施;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教师的义务(6点)
1.教师右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的义务。
2.教师有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义务。
3.教师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义务。4.教师有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
5.教师富有制止有害于学生的邪念岗位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义务。
6.教师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教师权力与义务的特点(第72)
首先,教师的权利,往往也就是另一方的义务,反之亦然。其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相对性特征。
再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转换性特征,教师行使权利过度,可能会带来相应的义务。最后,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是同时发生的,教室在取得权利的同时,也就应承担相应的义务。
2、简述我国教育申诉制度及其基本特点(重复)
3、简述我国行政复议的管辖及其方式
行政复议的管辖:上级管辖、本级管辖、特殊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
4、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基本原则
(1)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教育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是我国教育法的基本规定,民办教育法作为教育法的下位法,不得与教育法相抵触,否则无效。“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必要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节余中取得合理回报。”★
(2)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平等原则。从原则和指导思想上破除了长期以来的民办与公办不平等的禁锢,而且具体规定了学校、教师、受教育者在哪些具体方面享有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享有同等权利,为基本原则的落实和贯彻提供了保障,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动力,使民办教育举办者、学校、教师、学生消除了顾虑。
(3)鼓励保护原则。
(4)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原则。
5、简述建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
(1)实施有计划、有重点的教育分流的原则;(2)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原则;
(3)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互相沟通、协调发展的原则。
1、简述教育法律体系的概念与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
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教育法律体系是教育法作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系统结构,它是指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
教育法的结构系统由下列教育法律子部门构成:(1)教育根本法(2)教育基本法(3)教育主体法(4)学前教育法(5)义务教育法(6)中小学教育教学法(7)高等教育法(8)职业教育法(9)民办教育法(10)教育行政法。
2、简述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
(1)事后救济的原则。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教育权法律救济行为均发生于教育实体法所赋予的权利遭到侵害之后。只有侵害教育权益的不法行为发生之后,受害的当事人才能寻求相应的教育权法律救济,一般不存在事前救济或事中救济。
(2)救济主体法定的原则。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有权进行法律救济的国家机关要由法律明文规定,不是任何国家机关随心所欲就可以实施教育权的法律救济行为。受害人的权利救济请求也只能向法定的国家机关提起,即只有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才有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权力,才能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
(3)正当程序原则。法定的国家机关在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
3、简述我国高等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重复)
4、简述我国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1)合法性原则;(2)及时性原则;(3)准确性原则;(4)便民性原则。
5、简述法律救济的基本含义
一是指为权利受到损害的受害者提供法律上的补偿,使受损害的权利得到恢复和补救; 二是指通过救济受害者,使被扭曲、破坏了的社会关系得以矫正和恢复,从而使个别的法律主体仍然可以在恢复正常的法律关系中正当地享有权利。法律救济的特征:事后性;权利性;恢复性与弥补性
四、论述题
试述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及其含义
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即是指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受到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 能正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
(1)事后救济的原则。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教育权法律救济行为均发生于教育实体法所赋予的权利遭到侵害之后。只有侵害教育权益的不法行为发生之后,受害的当事人才能寻求相应的教育权法律救济,一般不存在事前救济或事中救济。
(2)救济主体法定的原则。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有权进行法律救济的国家机关要由法律明文规定,不是任何国家机关随心所欲就可以实施教育权的法律救济行为。受害人的权利救济请求也只能向法定的国家机关提起,即只有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才有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权力,才能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
(3)正当程序原则。法定的国家机关在进行教育权的法律救济,矫正和分配社会正义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
试述我国教育法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的关系
道德与法律一样都属于社会调整体系的范畴,它们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社会主义道德与教育法具有密切的关系。
(1)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规定的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许多教育法规和规章中都有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专门规定,如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纲要、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守则等道德教育的规章。
(2)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贯彻于教育立法之中,是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社会主义道德尤其是社会主义的教育道德对我国教育法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构成了社会主义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
(3)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得以实现的伦理道德基础。教育法实施的基本途径还是社会主体自觉遵守教育法,这就要进行广泛的社会主义道德,特别是教育伦理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以推动我国教育法的高效实施。
(4)教育法的顺利运行和高效实现,对于社会主义道德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法律与道德的差异表现在:调整范围方面;调整方法和手段方面。教育法运行与实施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意义主要体现在:①教育法的运作与实现本身就包含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受到应有的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得到普及;②教育法的顺利运作和高效实现也意味着贯彻于教育法中的社会主义道德得到贯彻;③教育法运用国家强制力使一些社会主义道德试图解决而无法调整的教育关系得到调整和规范。
试述行政复议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律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即复议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
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1)合法性原则;(2)及时性原则;(3)准确性原则;(4)便民性原则。
试述行政诉讼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①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②起诉不停止执行的原则。③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④不适用调解原则。
试述教育法治化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教的目的是要实现教育的法治化。教育法治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
教育法治化要求做到:(1)主体合法;(2)内容合法;(3)程序合法;(4)救济有道。
五、案例题:
15条高校学生处分(重点)P123-124:
(1)对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学生,学校应当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学校给予学生的纪律处分,应当与学生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性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相适应;(2)纪律处分5种类: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和开除学籍;
(3)开除学籍处分7情形:①违反宪法,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破坏安定团结、扰乱社会秩序;②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③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④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 ⑤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⑥违反学校规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侵害其他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⑦屡次违反学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改的。
(4)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应当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适当;(5)学校在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6)学校对学生做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当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
(7)学校对学生作出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书报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8)学校对学生作出的处分决定书应当包括处分和处分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学生可以提出申诉及申诉期限。
(9)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
(10)学生对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处分决定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
(11)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生提出的申诉进行复查,并在接到书面申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复查结论并告知申诉人。需要改变原处分决定的,由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交学校重新研究决定;
(12)学生对复查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接到学生书面申诉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应当对申诉人的问题给予处理并答复。
(13)从处分决定或者复查决定送交之日起,学生在申诉期内未提出申诉的,学校或者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不再受理其提出的申诉。
(14)被开除学籍的学生,由学校发给学习证明。学生按学校规定期限离校,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
(15)对学生的奖励、处分材料,学校应当真实完整地归入学校文书档案和本人档案。
2008年某高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期间,省教育厅领导带领相关人员检查巡视该高校考试工作。在巡查时发现大三某班级考场内,学生A某正在偷看纸条,于是检查团人员告知监考老师,责成监考老师收缴其作弊的纸条,并收取了试卷,当场在试卷上注明“作弊”字 样。在此过程中,该学生试图辩解,但是被监考老师制止,事后该学生曾试图向其所在院系和教务处进行辩解,均被拒绝。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试卷随纸条一起密封上交教务处,同时通知学生A某所在院系相关老师。教育厅领导也批评了该学校相关领导,责成他们严肃考试纪律,狠抓考试风气。
该学校的学生管理规定中规定:学生作弊两次以上或者组织学生作弊一交以上,学校可以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该学生虽然属于第一次被抓住作弊,但是,鉴于该学生在教育厅领导检查巡视期间公然作弊,情节严重,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学校决定对其严肃处理,以儆效尤。2天以后,学校橱窗中就张贴了学校教务处和校教学委员会联合作出的对该学生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并随后由院系副书记当面通知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该通知并被张贴在学校各院系醒目处以及学生活动场所的醒目处,其上盖有学校教务处的印盖。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该高等学校在对该学生作出开除学籍规定的过程中有哪些违反200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行为?
2008年某高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期间,省教育厅领导带领相关人员检查巡视该高校考试工作。在巡查时发现大三某班级考场内,学生A某正在偷看纸条,于是检查团人员告知监考老师,责成监考老师收缴其作弊的纸条,并收取了试卷,当场在试卷上注明“作弊”字样。在此过程中,该学生试图辩解,但是被监考老师制止,事后该学生曾试图向其所在院系和教务处进行辩解,均被拒绝。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试卷随纸条一起密封上交教务处,同时通知学生A某所在院系相关老师。教育厅领导也批评了该学校相关领导,责成他们严肃考试纪律,狠抓考试风气。
该学校的学生管理规定中规定:学生作弊两次以上或者组织学生作弊一交以上,学校可以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该学生虽然属于第一次被抓住作弊,但是,鉴于该学生在教育厅领导检查巡视期间公然作弊,情节严重,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学校决定对其严肃处理,以儆效尤。2天以后,学校橱窗中就张贴了学校教务处和校教学委员会联合作出的对该学生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并随后由院系副书记当面通知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该通知并被张贴在学校各院系醒目处以及学生活动场所的醒目处,其上盖有学校教务处的印盖。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 按照200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校对学生做出开除学籍处分,需要哪个机构讨论决定? 2. 高校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应当成立何种机构,该机构应当由哪些人组成?
3.如果该学生不服,按照我国教育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他有哪几种权利救济方式可以选择?
2010年上半年,某高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期间,省教育厅领导带领相关人员检查巡视该高校考试工作。在巡查时发现某班级考场内学生A某的座位上坐着的考生并不是A本人,于是检查团人员告知监考老师,责成监考老师收缴其试卷,当场在试卷上注明“作弊”字样。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试卷与作弊情况一起密封上交教务处,同时通知学生A某所在院系相关负责人。经过学院调查证实,该代考考生系学生A某通过网络请来的其他高校的学生B某。教育厅领导对此事非常重视,批评了该学校相关领导,责成他们严肃考试纪律,狠抓考试风气,对该事件要严肃处理。该校教务处会同学工处和学院部分领导随即研究决定开除A某学籍,以儆效尤。2天以后,学校在各院系醒目处以及学生活动场所、食堂和学校公告栏中张贴了对A某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并由学院通知A某7日内离开学校,其上盖有学校教务处和学工处的公章。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按照200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A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可以开除学籍的理由?学校对学生做出开除学籍处分,需要哪个机构讨论决定?2.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如果A某对该处分决定不服,在决定送达其本人之日起多少天内可以提出申诉?
3. 如果学生要提出申诉,高校应当成立何种机构,该机构应当由哪些人组成?4.高校相关机构在接到学生申诉之日起多少天内必须作出结论并告知申诉人?5.如果A某在申诉后,仍然不服学校相关机构的决定,按照我国教育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他还有哪几种权利救济方式可以选择?
某校研究生论文答辩前夕,学校接到举报,揭发某学院研究生A某读研期间发表的三篇学术论文均存在严重的抄袭情况。学校接到举报以后,立即组织专家组对A某的三篇论文进行审查,发现举报情况属实。经校研究生院与A某所在学院领导及A某的指导老师共同商量,决定对A某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惩戒,给予A某留校察看的处分,并取消A某当年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的资格。2天以后,学校在学校公告栏中张贴了对A某留校察看和取消当年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的处分决定,其上盖有学校研究生院的公章。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果A某对该处分决定不服,想要提出申诉,高校应当成立何种机构,该机构应当由哪些人组成?
2.高校相关机构在接到学生申诉之日起多少天内必须作出结论并告知申诉人?
3.如果A某在申诉后,仍然不服学校相关机构的决定,按照我国教育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他还有哪几种权利救济方式可以选择?
第五篇:2013岗前培训教育法
1、教育法制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制化和制度化。
2、教育法制化的要求: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救济有道。
3、教育法的纵向结构:宪法中有关教育的规定;教育基本法;单行法;教育法规;教育规章。
●第二章 教育法基本理论
1法律、法规、规定和其他教育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狭义仅指教育法律、即教育基本法和教育单行法律。
2、我国教育法的渊源:宪法中关于的教育的法律规范;有关教育的法律;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关于教育的行政法规和军事法规;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行政规章;地方性教育法规;地方性教育规章和教育规范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监察院有关教育法的司法解释及有关教育的国际公约和条约。
3、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教育根本法(宪法中);教育基本法(教育法);教育主体法;学前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育教学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法;教育行政法。教育行为法
4、教育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1)联系: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规定的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贯彻于教育立法中,是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得以实现的伦理道德基础;教育法的顺利运行和高效实现,对于社会主义道德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区别:产生的时间不同;消亡的时间不同;维护的方法手段不同;范围大小不同。
5、教育法与教育政策的关系:
(1)教育政策是教育法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对教育法具有指导作用。
(2)教育法是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规范化和法制化。(3)教育政策应符合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要求。6.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7.教育法的基本原则重点看(简答和论述)
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这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②其次,思想道德建设还包括对手教育者进行法制和纪律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懂得自身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与自己工作和生活有关的法律和纪律,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③此外,还要对受教育者进行人生理想方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坚信共产主义的同时,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
(2)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要正视历史,去其糟粕,取其精华。②又要给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努力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人类从以往各个领域、民族和国家之间彼此阻隔的闭关自守状态走向全球化,各国间的影响、合作与互动日益加强,使得具有共性的文化样式逐渐普及推广。
(3)教育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由教育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性质决定的,体现了国家对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应有的内容之一。教育要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就是指教育要符合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为此,要求所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以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教育活动必须接收国家和社会的依法管理和合法监督,不得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更不能借办教育为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合法权益,侵害社会公共利益。
(4)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平等,任何权力主体不会因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而在受教育方面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反对任何形式的教育歧视。
教育平等主要是指受教育的机会平等,一方面要确保公民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另一方面,公民的受教育机会平等,在义务教育阶段体现为公民受教育的机会平等、教育条件平等和教育效果平等,在非义务教育阶段体现为入学机会平等、竞争条件均等。
(6)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的需要;2)要及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进行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的发展;3)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7)教育以汉语言文字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原则
①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②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③学习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 第三章 教育基本法
1、教育基本法:是仅次于宪法的基本法律,是国家制定的用于调整教育活动中所产生的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教育基本法的特点:全面性和针对性相结合;原则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规范性和导向性相结合。
3、《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和颁行的意义:
(1)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实现教育优先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2)为保证我国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方向提供了法律依据;
(3)为维护教育主体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4、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1)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原则;(2)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3)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4)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5)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6)以汉语言文字为基本教学语言的原则。5即学校教育制度,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入学条件和修学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的制度。
6、教育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按章程自主管理;对受教育者进行管理、奖励和处分;颁发相应学业证书;聘任教职工;管理使用经费;拒绝非法干涉;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7、教育投入体制: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途径,即国家民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9、教育条件保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统筹安排学校的基本建设用地及所需物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优先、优惠政策。
10、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原则:独立自主、12、法律责任分类: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第四章 教师法 1保障教师的社会地位
(2)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师队伍整
(3)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2(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2)从(3))按时获取工资报酬;(5)(6)进修及培训的权利。
3、教师的基本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职业道德,(3)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4)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育业务水平。18.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相对性;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具有转换性特征;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是同时发生的。
4、教师资格的要素:国籍(中国);思想品德素养要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22.教师聘任制度的形式招聘,续聘,解聘,辞聘P77
招聘是用人单位直接向社会公开、择优选拔具有解除合同。
教师资格的所需人员,具有公开、直接、自愿、透明度高的特点,实行双向选择和择优机制。聘期届满后,聘(3)阶段性合同:这种聘任合同以一定的工作为合同产任单位与教师继续签订聘任协议被称为续聘,在双方都当合同约定的满意的基础上双方自愿签聘任合同。解聘是用人单位因工作完成以后,聘任合同自行解除。这种合同的性质无某种原因不宜继续聘任教师,双方解除合同关系,用人定期合同相似,不过是以工作而
单位解聘教师时必须有正当理由,否则承担相应法律责
12、高校学生在校期间享有的权利:
任。教师主动请求用人单位解除聘任合同的行为属于辞聘,区分不同原因,依据合同条款,分清各自所应承担 的法律责任。)
23.违反教师法民事法律责任的具体方式具体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返还财产、P87
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有异议时提出申诉; 歉、训诫、具结悔过等等。
其中赔偿损失包括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误工损失
费、相应的精神损失费等。以上不同方式,可以分别适“对于违法、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违规、违纪行为的学生,学校应当给与批评和教育或
6、教师聘任制度:室遵循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纪律处分” 54义务和责任达成协议,依据该协议学籍处分:条规定:“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给与开除1)违反宪法,反对实现基本原则、破坏安定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2)触犯国家法律构成犯罪而形成特殊的任职服务关系的制度。的;3)违反治安处罚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的4)
7、教师聘任制的特点:教师聘任关系平等;表现为合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行为严重的;5)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指由教师法及其他法律规情节严重的;6)违反学校规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定,由一定国家机关依法追究的违法者所必须承担的法学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产所管理秩序,侵害他人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7)屡次违反学律后果。
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改的。”
9、违反教师法的法律责任类别:民事法律责任;行政程序:56条规定:“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之前,应当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听取学生或者其他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
57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当●第五章 高等教育法 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 58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
1、《高等教育法》立法宗旨:
书,送交本人。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书报学校所在地省(1)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2)为了依法治教,规范高等教育活动; 59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的处分决定书应当包括处(3)为了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步伐; 分和处分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学生可以提出申诉2.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 及申诉的期限” 65条规定:“被开除学籍的学生,由学校发给学习证明。则。
学生按学校规定期限离校,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2)鼓励采取多种形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原则。所在地”(3)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原66则。
完整的归入学校的文书档案和本人档案”条规定:“对学生的奖励,处分材料,学校应当真实
(4)对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实行帮扶的原则。
12、高校学生的处分按照处分程度分:警告;严重警(5)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的原则。(6)依法保障高等学校中的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36.高等学校教师违反高等教育法的法律责任
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的原则。
(7)面上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的原则。损失的行为的法律责任。
(2)高等学校教师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8)鼓励高等学校与社会、高等学校之间在国内外的行为的法律责任。协作交流和合作活动的原则(3)高等学校教师弄虚作假的行为的法律责任。(主要3.高等教育分类
反映在科学研究和申报职称、奖项上,另外,也有反映:就是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在申请教师资格上。)包括高等教育的层次,各
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和学习年限等主要内容。高等教育的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37●第六章 职业教育
4、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发展德社会主义建设哲和接班人。
13、职业教育的特点: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教学内
5、高等教育的任务:
容的单一性、实用性;受教育面的广泛性和普及性。14建立职业教育体系的原则:实施有计划、有重点 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教育分流的原则;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原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则;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原则。40.职业培训的概念P146的的非学历职业教育活动,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学校教育所无法替代的。拥有相应数量的合格教师;
41.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
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教学设施和设备原则:(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
(4)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也是职8 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产教结合原则的含义是::招生权;专业设置权;教学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相适应,自主权;科研服务自主权;海外交流自主权;内部人事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与经济部门、产业界、用人管理自主权;财产管理自主权。
单位等建立紧密的联系与协作。
(3)建立终身学习体制的原则(重点)
9、高校教师除享有教育法和教师法规定的基本权利识结构更新换代的频率加快,使终生学习、终生教育现(2)参加实地摆在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面前。职业教育也不例(3)外。各级职业学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放流的权利;(4)宽招生和入学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10 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体系。
(3)(4)重视科技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
能力;(4 ●第七章 义务教育法(重要)
11具体包括:
1、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我国的义务教
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名教育。
2、义务教育的特征:强制性;全面性;权利性;公P119(点南师,面河海)
共性。
3、义务教育的渊源:宪法;义务教育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期,(2)无定期聘任合同:这种合同没有约定的起止日或者双方
4、义务教育的立法宗旨: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当事人的约定解除,合同就一直延续下去,不能单方面
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5、《义务教育法》颁行的重要意义:
(1)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2)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战略性措施;
(3)标志我国教育开始走向依法治教的轨道。
6、《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修改的主要内容:(1)保障义务教育经费;(2)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内容;(3)合理配置资源;(4)加强学校管理,保障学校安全;(5)减少教科书种类;(6)建立实施义务教育目标责任制。
7.义务教育法的概念与特点P163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以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具有以下特点(河海):(1)概括性:对义务教育育法德法律责任做出了概括性的规定(2)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况,对某些问题作灵活性的技术处理。
●第八章 民办教育法
1、民办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1)推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实现民办教育的规范有序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3)积极推动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
2、民办教育事业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民办教育事业属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民办教育机构是公益性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与公办学校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3、民办教育的基本原则:(1)公益性原则;(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但可以取得合理回报)
(2)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平等原则;(3)鼓励保护原则;
(4)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的原则;
4、民办学校举办者两种类型:捐资办学;集资投资办学。
能论述,第三段)
P211(重点,可民办学校举办者有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权利和依据协议获得合理回报的权利,但是合理回报有一定的度: 1还应留足风险基金,)必须在扣除办学成本、提取发展基金和福利基金,交纳各种税款后所余资金中,剩余的视为经营性收入(或称利润); 23)人所得税。)有一定的限度;依法纳税,合理回报部分必须依法交纳利息税、个
对学校减免的税收和土地优惠应作为国有资本注入资金中计算;
4承担限制索取回报的年限,)学校终止时的财务清算和回报挂钩,并应鼓励自愿对于终止后不愿意捐赠的出资人可拿回原始注入的资金,最多包括银行同期利率,但这当中要减除回报总额;
5个人投资,)严格区分贷款办学与出资办学,贷款办学不得计为防止以贷款搞个人虚假注册,进而从中牟取非法回报。
51●第九章 教育权的法律救济
一,是指为权利受到损害的受害者提供法律上的补偿,使受损害的权利得到恢复和补救;
二,是指通过救济受害者,使被扭曲、破坏了的社会关系得以矫正和恢复,从而使个别的法律主体仍然可以在恢复正常的法律关系中正当地享受权利。1。、教育侵权行为:指行政主体、公民、法人和其他直接或间接剥夺其他主体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使其合法权益收到侵害而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特征1)违法前提的特殊性(2)违法主体的多样性(3)违法性质的双重性(4)救济方式的综合性
2、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2)损害事实的发生;
(3)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4)主观上有过错;
3、教育权的法律救济:指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和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不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挨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能正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
4、我国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救济主体法定的原则;正当程序原则;指公民和国家权利机关工作人员对处
其他专门机关声明不服,述说理由并请求复查或重新处理的行为。特点:(南师)(1)由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
申诉制度两部分组成(2)是一项正式的法律救济制度
(3)是一项专门性的申述制度(4)是一项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申述制度
6、教育申诉制度包括: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
7、教师申诉制度: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政府有关部门做出的处理决定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8、教师申诉制度的基本内容:
(1)申诉主体:教师本人或委托人;
(2)被申诉主体:教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部门。(3)申诉范围:
教师认为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教师法规定合法权益的;
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做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
认为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侵犯其根据教师法享有的合法权益的;
9、教师申诉的管辖:指行政机关之间受理教师申诉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10、教师申诉管辖的分类(或方式):隶属管辖;地域管辖;选择管辖;移送管辖。
11、教育行政复议: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为侵害其教育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规范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
12、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1)合法性;(2)及时(3)准确性;(4)便民性;
13、行政复议的管辖:是确定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权限和分工的制度。
14、行政复议类别:上级管辖;本级管辖;特殊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
15、行政复议的程序:申请-受理-审理-决定-执行。
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
56.申述书的内容P231(南师)
3)申述要求(4)申述理由(5)附项
17、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1)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2)起诉不停止执行的原则;(3)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4)不适用调解原则;
18、诉讼管辖: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制定管辖。
19、行政诉讼程序:
起诉与受理——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的程序--执行程序。行政诉讼第三人是指同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而申请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到诉讼中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66(1).行政诉讼执行程序P246(点)
审判监督程序(起诉与受理(52)执行程序)第一审程序(3)第二审程序(4)
申诉书的写作格式: 申诉书(状)
申诉人: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民族、籍贯、职业、住址)
委托代理人:包括(普通人:姓名、职业、年龄、民族、籍贯、职业、住址
律师:姓名、职业处所、电话)被申诉人:名称、地址 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 申诉请求: 12.3.申诉理由:.„
(正文)„„„„„„ 此致
XXXX申述人:机关(全名,如江苏省教育厅)XXXX附:年
X月X日 23.申诉书的副本.证据(证据清单)X份(数量由被申诉人的数量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