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正确处理家庭与学校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家庭与学校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 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在教育内容方面虽然有环环相扣的关系,但要明确的是各有侧重。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他们接受教育的顺序应该先是家庭的、再是学校的、再后是社会的,当然三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是泾渭分明。在孩子未上学前,家庭教育是相对独立的,就是说它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不甚紧密。而孩子进入学校后,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十分紧密起来。事实证明: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要做好家庭教育,就应该正确处理家庭教育与学校和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有着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它在学校和社会教育之先。人们有一个共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此,要明确家庭教育是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所以,做好家庭教育,意味着为孩子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夯实基础。二是它的教育内容包罗万象。孩子要成才,必要的条件是应该具备积极的、向上的、坚韧的做人做事的好习惯,同时要有一种较强独立生活能力。家庭教育就是通过大量的生活实践,培养孩子懂得生活、学会生活的种种好习惯。只有家庭教育的点点滴滴,才能汇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溪流,集成孩子提高生活能力的江河。三是它贯穿于人的教育的自始至终。所以我们讲的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家庭教育要处理好与学校和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方法是要根据家庭教育的特点,首先打好家庭教育的基础,就是家长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其次要通过家庭教育把孩子学到的知识融化在实践中,把做祖国建设合格人才的愿望作为孩子人生的总目标;第三要打好家庭教育的“持久战”,改变“依赖”学校和社会教育的被动状态。家庭教育有常计划和短安排,要结合各个家庭的实际,积极主动地、经常地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要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指导家庭教育的实践。
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要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应该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在很多情况下只是流于形式的问题。我们知道:家长会是学校配合家庭教育的好方法。但,当前的很多家长会不是“总结会”,就是“批评会”。而这些“总结”和“批评”,在很大程度上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主观看法,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与客观相脱离。还有,不能总是利用家长会请心理专家作报告。因为这类专家的报告侧重于心理学专业,对于家长来说可操作性较差。我们应该清楚:心理学毕竟是一门专业。它在庞大的家庭教育内容中只占较小的比例。二是有些课程设置与家庭教育的实际相脱离。例如,小学一二年级开设英语。其危害是影响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孩子母语的基础训练。还有给很多家庭造成了精神负担和经济浪费,同时导致了家庭知识教育、常识教育被搁浅。三是学校有些教师的继续教育滞后于家庭教育的需要和社会教育的发展,导致很多教师不能较好地指导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三、社会教育。一般说,社会教育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从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范畴去理解,可以收它是家庭和学校教育外的教育。这个解释是从教育的环境而言的。因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抛开教育内容不同,实质上是在三种不同环境中的教育。那么,社会教育如何配合家庭教育呢?当务之急是应该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家庭教育。因为在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家庭教育是“私”事,所以得出社会教育管不了“私”事的结论。我们必须清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个道理。如果说,家庭这个细胞出了问题,社会这个肌体不就是唇亡齿寒吗?二是社会教育配合家庭教育不能是盲目的。因为国家有“十一五”家庭教育规划”。在规划里面,对社会如何重视家庭教育做了明确规定。社会支持家庭教育是一种责任,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保护家庭这个细胞,就等于社会在保护自己的健康肌体。
要处理好家庭教育与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关系,首先要明白家庭教育与学校和社会教育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然后才能结合各个家庭的实际,利用科学的方法做好家庭教育,这也是我们讨论如何处理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三者关系的真正目的。
对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一点心得
上传: 吴晨更新时间:2012-5-26 9:14:2
2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学校无疑充当着一个正规渠道和主体承载的角色,但这并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全部途径。与学生相关的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影响力决不逊于学校教育,这些非系统性的社区教育因素必然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完善,甚至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应该从校内向校处延伸拓展,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紧密的联系起来、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协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教育网络,才能教育好孩子们“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一、学校教育是中心
学校教育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勿庸置疑的,也是学生健康成长所不可少的。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期间,正是他们身心发育的最佳阶段,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时期、智力发展也处于最好时期、求知欲、接受能力最强,他们只有在学校有目的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才能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发展自己。因此,班主任应该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外,充分利用班级黑班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拓宽德育途径。如我校本学期开展的“孝行、雅行”系列活动教育在引导学生在成长中学会感恩,增强爱国情感、责任意识、成才信心,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中起到较好的作用;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生动活泼的文艺汇演、歌咏比赛、演讲、诗歌朗诵比赛、作文比赛和各种知识竞赛,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思想。使学生养成了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团结友爱、遵纪守法等良好品德。
二、家庭教育是重要环节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家庭中丰富的情感是学校教育所不及的。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也确实起到了不同于学校的社会教育的独特作用。家庭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智育开发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这是提高青少年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众多家长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里,对孩子的成长与教育缺乏良策,存在若干困惑与苦恼。在与家庭联系中,发现: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但在培养子女成才的观念上存在失误,只重视检查子女各科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其思想道德的培养教育。有些家长平时过份娇宠孩子,一旦子女做错什么事,总觉得自己付出那么多的艰辛、代价,一心为了养育孩子,孩子不应做出错事,因而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法训斥孩子,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有些家长借口工作繁忙,平时极少与子女交谈,了解其思想情况,而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寄托给学校。然而,在学校各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是因为家庭教育的失误造成的。如我校一个姓陈的学生,经常迟到,多次缺交作业,甚至于考试作弊。其父母双方对他的教育就有严重失误,一方是过分溺爱怜惜,甚至包庇袒护其缺点错误;一方是过分简单粗暴,经常以打骂代替教育。在对其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得不请其父母双方一齐到学校,多次与他们座谈,从分析该生存在问题入手,指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双方的不协调造成的严重后果,希望他们在教育孩子时要讲究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协调一致,才能有教育效果。最后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该学生有了明显进步。这充分说明
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在学生家长会上,学校应该根据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种种失误,专题讲述如何搞好家庭教育问题,如:家庭教育如何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应讲究科学方法;家庭教育应注意能力培养,加强良好品质的养成教育;家长要关心爱护孩子,为其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等,努力促进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
教育和培养孩子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是严爱相济的过程。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爱护、教育、鼓励应该持之以恒。随着孩子的成长,勤学上进理想的确立,家长的重要责任是多鼓励,使其感到自己逐渐成熟了。这样,孩子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经受磨炼,成为一个有用之人。
三、社会教育是基础和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各种信息的不断增加,单纯依靠学校一个渠道来传授知识,学生只限于课堂来获取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社会应在下述三方面有所作为。第一,坚持正确导向。必须理直气壮地弘扬正气,弘扬高雅,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第二,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第三,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所以各种校外教育机关在吸引学生参加有益的活动,占领校外教育阵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各种专门人才中,无疑对学校教育起到了一个补充和促进的重要作用。
曾看过一份以“中学生的社会意识”为主题的抽样问卷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富有冒险精神,但又缺乏艰苦思想。
2、敢于参予和创新,但缺乏主动精神。
3、内心存在自我矛盾意识。
4、缺乏个性,他们对成年人有很大程度上的模仿性。
5、思想波动性大,易走极端化。
6、具有逆抗性,普遍带有反传统心理。
7、缺乏全面、合理性的认识观,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和过高估计自己。善于客观待人,主观待我。
8、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又有强烈的自悲感存在。
9、对社会的态度:疾恶如仇,反对腐败,反对不健康的社会风气,拥护和支持新生事物,强烈赞同并参予好人好事行为。但有时在真正面临问题时又成为一个旁观者。
10、对家庭,普遍有一种过高的要求和不合实际的心理。
11、崇拜英雄、明星、成功者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追求时尚,但常常带有盲目性。
12、早恋、吸烟等。
从调查数据和学生存在的问题中,我认为,中学生对社会现状和影响程度非常敏感,而且在认识程度上也从单一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学生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大,虽然有多半的学生对问题都有积极的选择,但很多问题上近30%的消极反应也令人堪忧,仅从负面的角度分析,至少有四点:对社会快速的发展感到不适应,对未来前途信心不足;学生接受教育的渠道受到多方面的干扰,影响了正常的思维和行为判断;过于现实和人本化,理想与奉献精神淡化;实践能力低,缺乏生存竞争意识等。前面涉及的诸如此类问题成因很复杂,有生理、心理和思想素质的因素,有环境因素,有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因素,但社会教育以及学校与社会教育二者关系的脱节是极重要的一环。有人说:现在学校老师把学生教育成才需要一个月,而社会上某些不良环境把学生教育成虫只要一天。“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这种说法不管是否夸张,但是环境影响的负面效应是公认的。现在充斥于社会的非价值取向、家庭情感危机、市场经济浸染、安全诚信问题、不良文化因素等等,均对学生构成了严重冲击和危害。由于涉及社会的综合各方面,要消除这些现象有很大的难度,加上学生家长们受教育的程度及素质有区别,故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及效果也因人而异。特别是现在的社会存在许多较复杂的现象和商品经济冲击下的新特征,学生会自觉与不自觉地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可见学生的成长与以家庭、学校和社会为特征的社会教育密切相关。
四、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配合,形成合力
现代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的三结合,形成合力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基本经验之一,也是学校加强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要求的一致性。无论学校、家庭还是社会,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教育,在方向上要保持一致和统一,共同的教育和要求使学生努力方向更明确,有动力,避免了不知所措和犹豫徘徊。三方面的教育都要按照教育目的提出的要求,作为教育的统一目标和要求,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家长要和教师沟通配合好,不能各行其事;社会教育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学校携起手来,使学生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走上社会,都感受到共同的期望和要求,目标一致,使他们更加坚定信心。
2、教育作用的互补性。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都各自发挥着作用,不管其作用大小,勿庸置疑,对学生都会有影响。那么,要使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形成合力,除了统一要求外,还要充分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各有侧重,形成互补。家庭教育应该侧重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创造和谐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使他们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社会应该通过各种活动和宣传,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提供各种追求和选择的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条件,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人生活的意义和奋斗的乐趣;学校则应该按照教育目标,从德智体几方面培养学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根据个人的特点,还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各自的才能,特长都能得到培养和发挥,自我价值得到体现。
3、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在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的教育中,学校教育更自觉,目的性更强一些,并且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因此,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要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与配合,向家庭宣传教育方针、政策、介绍正确的教育方法,以推动家长和学校教师共同研究教育经验和规律,普及科学教育知识、提高全民族家庭教育水平。另外,还可以采取与家长书面联系、对话、或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互通情况,共同制订教育计划、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家庭教育在学校的指导与配合下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也要同社会教育取得联系和密切配合,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相互联系、支持、可以扬长避短、校内外结合、以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控制学生所处环境,减少消极影响。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从社会大教育中优化出来的的一个更积极向上、更生动纯洁的育人园地,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同样不能忽视,社会这个大课堂既为学生的成才提供宽广的教育环境,又决定了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方向。第一,学校有责任进一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通过经常召开各种类型的家长会议,班主任进行家访或通过多种联系手段,及时向家长们通报学校的各项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使家长们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意图,协调好教育的步调及要求,形成教育的合力,提高教育的效果。第二,家长应主动与孩子的学校、班主任加强联系。班主任要做好家访工作,也希望家长到学校访问,了解子女在校的表现、学校对学生当前的教育意图和要求等。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其目标都是一致的,家庭教育只有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才能获得教育孩子的最佳效果。所以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第三、整个社会要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只有努力构建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才能使孩子们“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第二篇:浅谈学校 社会家庭三者之间的沟通
浅谈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
学校教育的沟通
浅谈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
学校教育的沟通
内容提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正逐步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现代教育不仅在时间上将扩展到一个人的终生,而且在空间上将扩展到全社会。在这种趋势下,学校、家庭、社会将构成儿童成长的一体化环境,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发生重要影响。整个社会要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学校要向全社会开放。因此,研究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在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下开展学校工作,对实现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有着特殊的意义。分“存在的问题,克服的途径”两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字: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沟通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正逐步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现代教育不仅在时间上将扩展到一个人的终生,而且在空间上将扩展到全社会。在这种趋势下,学校、家庭、社会将构成儿童成长的一体化环境,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发生重要影响。整个社会要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学校要向全社会开放。因此,研究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在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下开展学校工作,对实现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有着特殊的意义。
常言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父母还是孩子的终身教育者。从某种意义上说父母在孩子成材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更多于教师。因而加强教师和家长间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想成功的教育好学生就必须得到父母们的支持。
从知道要当班主任的那一天起,我就清楚的知道这一点。因而在正式“走马上任”之前,我就通过家访和电话与所有学生的家长都取得了联系并进行了沟通,迈出了争取家长支持的第一步。事后证明我的这种做法是完全正确的。虽然是第一次当班主任,但由于有了家长们的支持,教育中遇到的很多难题都迎刃而解了。但是,我在与学生父母交往的过程中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好的解决就会严重的影响、制约教师与父母间的合作关系。
一、存在的问题
从家长的角度看,主要的问题是存在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家长只听不讲。这种家长只是学校教育的默默支持者而不是平等意义上的合作者。多数家长与学校对孩子教育目标态度一致的、在教学技术相对简单的条件下,家长成了教师理想的默默无闻的支持者。他们不仅在家里督促学生用功学习,还很有礼貌地同教师保持一定的距离,尽量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以及教师提出的要求,也不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过多的干涉。然而,这种默默无闻的支持关系背后是一种非平等关系。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几乎不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我们班,因大多数家长文化水平比较低,因而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教师。他们最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周老师,我该怎么办呀?”
就连一部分文化水平较高的家长也感觉到,他们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方法,最终还是“听老师的”。可以说很多家长对教师的话言听计从,教师就是标准。
另一个极端就是有些家长只讲不听。我就曾遇到过这样的家长,她的孩子在为人处世和学习的态度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我把她请到学校想要谈谈孩子的问题。没想到我才开了个头,她就马上抢走了“发言权”,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我几乎就成了她的听众,而我有限的一些建议都被她一一否决。这一类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奉行的是“单边主义”政策,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或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没有任何的缺点;或是认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别人都无权参与对其子女的教育。
从教师的角度上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过于看中自己的面子不能虚心接受父母的建议。相对家长而言,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教师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方面,教师有着进行教育教学所必须的系统文化知识和专门的学科知识,是经过专门培训的,以教育、教学为职业的专职人员,懂理论、有经验。另一方面,教师还是国家法律规定的行使教育权力的专职人员。因而教师也往往将自己作为教育的权威,不容学生的家长“挑衅”。如果有家长对教师教育子女的方法提出一些疑义,教师就会感到气愤,甚至于觉得受到了极其严重的“侮辱”。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教师和家长很难平等友好的进行交流,产生共鸣,所以必须加以克服。
二、克服的途径
即使是在今天,教师作为专职的教育工作者仍是教育的主导者,因而可以说克服以上问题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的手里。
一方面现在的教育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教师想提高业务水平,就必须更为开放并且乐于接受家长批评,乐于让家长同自己接触。这是教师应对当今学生教育困难局面的最起码要求。虽然社会把教师当作教育的权威,但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教育的绝对权威,要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可能仅凭所学的一点有限的专业知识就将学生父母都视为教育的“门外汉”而加以轻视。毕竟最了解学生的还是他们的父母。现在的学生个性明显,教育的方式方法必须因人而异。因而虚心接受父母的批评和建议对我们的工作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我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就受到了不少父母的“恩惠”,他们教给了我许多教育其子女的正确方法。我班上有个男学生叫小应,刚接班的时候,我觉得他还蛮听话的。可一段时间后,我突然觉得他对我有很深的抵触情绪。多次找他谈话未果,我只好到他父母处去了解情况。最后终于了解到原来是我曾经有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他,让他觉得很没面子。另外他的父母还告诉我对这位学生的教育要以“鼓励为主,单独批评为辅”。事后,我郑重地向他道歉,请他原谅我的粗暴的教育方式给他带来的伤害。而现在这位学生已成为我管理班级的左膀右臂。
另一方面如果教师想要和家长平等的进行交流,使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对其孩子的教育中,就要提高家长的认识。要使家长认识到与自己做学生的时代相比,现在的教育,教师和学生经历了哪些变化,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而这种变化决定了现在的家长必须积极的与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做到这一点,一个方法就是由教师向学生和家长介绍关于学习方法的新的研究进展。通过多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如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表彰家长活动、联谊活动、家长接待日以及使用:家校通讯、便条、校报、学区通讯、家校热线、家校合作指导手册、教师家访等方式来进行。“通过坦率地介绍新的进展,解释获得的学习成果,以讲习班的方式展示新的教学方法,利用作业和展览使学生们的劳动和学习成果更加直观,布臵一些需要家庭成员同孩子共同完成的家庭作业,向家长开放学校和课堂,都是使家长更清楚地认识到新式的教学法重要意义的方法。”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不仅有学校和家庭,社会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一个小学生的发展影响最大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群体、社会道德、大众传媒等。社会文化对儿童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既能改变、净化和鼓舞人的灵魂,也能损害、压抑和毒化人的灵魂,对成长中的小学生尤其如此。例如,渲染色情、暴力情节的影视作品、淫秽书刊、裸体春宫画片、色情歌曲等通过种种非法的渠道在社会上的流传,将直接腐蚀和引诱青少年走上危险的道路。某些思想内容不健康、格调不高的艺术作品、文化娱乐形式对儿童的健康发展起着消极的影响。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各种不同意义的信息未加区分和筛选地呈现在儿童面前,使儿童难以辨别良莠。因此,在发挥社会文化的教育作用的同时,社会应当干预儿童所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引导他们健康地发展。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应紧密联系,互相配合,把学校教育扩展到全社会,这是现代社会对学校提出的新要求。
学校应主动了解、研究社会,把与社会教育的互相配合和支持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学校应定期开会讨论、研究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问题,并有专人与校外青少年社会教育机构保持联系。学校可邀请校外教育组织的领导和教育工作者参加学校研究教育工作的重要会议。校外的社会教育组织也应有专人与学校保持联系,主动了解学生在校内的表现,向学校汇报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如下。
1.学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关心了解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
2.学校应经常向校外教育机构提出建议和意见,给予具体的指导;应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要求;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校外教育的重要意义;应动用学校的人力和物力,为校外教育机构的活动提供可能的帮助和支持。
3.学校利用各种社会团体为儿童提供的活动条件对学生施加影响。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机构、团体所提供的条件,如少年宫、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广播电台、电视台、科普机构等,丰富和补充学校教育,使学生在这些场所中学习在学校中学不到的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开阔眼界。4.学校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组织形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近年来,教育的社区化已成为一种趋势。社区教育委员会是以学校为中心,由一所学校联合所在社区的部分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或团体部门共同组成的。社区教育委员会有助于学校与社会各界的互相沟通、理解和支持,有助于及时反馈有关儿童教育的信息,共同做好教育工作。该组织还可以互通有无,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筹集教育资金,宣传教育理论,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社区教育委员会沟通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协调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实现了学校、家庭与社会的一体化,同时还有助于解决社区对教育需求与教育服务社区之间的矛盾,改变教育与社区经济发展相脱节的现象,逐步实现学校为振兴社区经济服务的目标。
总之,社会、家庭和学校三维一体,缺一不可。
第三篇:浅谈家长、老师、学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浅谈家长、老师、学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如何正确对待教师、学生、家长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是教育事业的基本组成部分,他们的关系犹如行船,社会是汹涌澎湃的河流,学生是激流中逆流而上的小船,教师是岸上的纤夫,家长是各船的舵手。把船拉到目的地是纤夫和舵手共同的责任。如何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我认为:
首先教师和家长、学生要保持沟通
教师、学生、家长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上是相互矛盾的统一体。家长对于教师,过去的关系是“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上个世纪60年代家长对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孩子交给您了,该打该骂都甭客气”,可是今天,你戳他孩子一指头试试?现在是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家长。这样教师与家长要保持经常沟通。关系和谐,有了问题也好商量;关系生疏,有了问题就很麻烦。从家长的心理来看,把孩子交到老师的手里,实际上交出的是一份信任、一份希望,同时还有一份担心,担心在众多的孩子中,自己的孩子“抢不上食”得不到老师的关照,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因此,家长们常常会想方设法与老师搞好关系,以期达到让老师爱屋及乌多关照一些自己的孩子。另外,在家长的眼里,老师毕竟是受过正规培训的教育工作者,有着丰富的育人经验。而家长自己,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常常缺少教育孩子的经验。因此,为了孩子,再优秀的家长,在与老师的关系上,也甘为弱势。当然当我们面对的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时情况又是不一样了,本身他们在心灵上觉得自己的孩子在老师的眼中就是“另类”,甚至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所以他们可能时时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被人欺负了,是不是被老师“看扁”了,而不是关注自己的孩子究竟学到了多少的问题。
爱生是师德之本,教师还要理解家长,包括理解他们因为爱孩子的过激言行;我们的老师应该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无论是对什么样的孩子都要客观公正,要有能力发现孩子的缺点,帮助家长共同教育学生。老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当面表扬私下交流意见,特别是涉及到学生的缺点和自尊心时,老师既要开诚布公又要讲究策略,决不能将孩子的过错牵扯到家长并指责家长。同时,老师还应该指导家长正确的家教方法,家校合力,共同教育好学生。
抽出一点时间给家长。我们的老师,有时与家长交流,不给家长说话的时间和空间,总是自己滔滔不绝的说个不停,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你应该抽一点时间给家长,让家长滔滔不绝,让家长在你的面前说他的孩子,无论是孩子的好,还是孩子的不好,无论他的育儿经在你眼里是对还是错,你都应该听家长说说憋在心里的话,这样我们可能能了解到更多可能家长原本不愿意说出来的事情。与家长交流时,我尽量不说话,多微笑,多点头表示同意,多跟着他们的话头说一些认同他们的观点,多问一些他们对某事的处理。家长在对孩子的期望方面,亦是要与老师做沟通的。在家长眼里,孩子都是最优秀的,一点也不比别人差,但实际上,在我们的眼里,学生是有层次的。优良般差,我们心里有谱。那怎样让家长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呢?这就需要我们做老师的,给家长当好参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的就是这个理。如何去做呢,我们的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一些做法。
其次学生、家长、老师的纽带——情感
在学生、教师和家长三者之间情感起着联系作用。情感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催化剂”,在由“知”到“行”的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也是我们教师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金黄色钥匙,掌握了它,就架起了沟通师生关系的新桥梁,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差距。曾经有位教育家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你们抱着这种精神去教导小朋友,总是不会错的。”
情感是学生普遍共有的。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可以使学生生活得充实,可以提高学生的活力。巨大的热情和激情能驱动和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取得丰富的学习效果。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但形成的力量和结果却是巨大的和有形的。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要求他们,逼迫他们可能会适得其反。我们可以做到关注每位同学,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爱是孩子最迫切的心理需要。父母的爱能够使孩子充分享受到安全感、幸福感,而我们老师轻轻的微笑、一句夸奖、一次拥抱、一次抚摸都能使孩子体验到无限的快乐和满足。
自尊心人皆有之。虽然他们还是儿童,但他们与成人一样要求人格上的平等。为此,我们应当尊重他们,保护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多鼓励,少批评,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当孩子做某一件事,老师首先要肯定他的成绩、优点的一面,让孩子自己能独立做一件事,并且能够做好,给孩子树立一个信心,与此同时再指出下次再做时要注意些什么。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做好,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指导。
老师们万万不可开口就是指责,这样不利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孩子如果在做事过程中体验过度的失败、羞辱、不信任、内疚等情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会逃避做这件事。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根据孩子的特点,设计一些活动,让他在活动中取得成功,发现自己的长处,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与喜悦,对其积极情感会不断地获得发展。加强孩子的情感教育,促进孩子的个性健康发展,是社会的需要,也是老师的责任。
第四篇:关于如何正确处理学生之间关系的作文
生活中冲突时有发生。假设你班同学苏华和李江打篮球时发生争执,导致关系紧张。请你结合此事,并根据以下提示,用英语写一篇短文,向学校英文报“Happy Teens”专栏投稿。
简要描述事情的经过:打篮球、碰撞、争执等等。
分析发生冲突的原因:
1、遇事不够冷静
2、缺少谦让的意识。
谈谈避免冲突的做法:请考生根据自己的经历或感想,提出至少两种做法。注意:
1、对所有要点逐一陈述,适当发挥,不要简单翻译;
2、词数120左右。开头已经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3、作文中不得提及有关考生个人身份的任何信息,如校名、人名等。
Conflicts with others are common in everyday life.During the
basketball game yesterday afternoon, Su Hua and Li Jiang bumped
into each other, trying to catch the ball.Then they started shouting
and yelling, and it turned into a horrible quarrel.To be honest,it was Su’s fault but Li was also to blame-they were
not calm enough and both said some really mean things.They cared
too much about winning and losing.As a matter of fact, blocking,pushing and bumping are just part of a tough game.To avoid such conflicts, we should be kind to one another, which
is essential to enjoying a harmonious life.It is also a virtue to forgive
and forget,especially in such a competitive and stressful society.instead of blaming each other ,we should communicate more and put ourselves in others’ place.Don’t be self-centered and try to be considerate.We must learn to handle conflicts calmly and wisely.
第五篇:我校青年教师如何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
我校青年教师如何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 我校青年教师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在现行大学管理体制下,高校教师一般要承担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
首先,青年教师要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求发展。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技能要求,青年教师首先要过好教学关,否则就是不称职的教师。青年教师在扎扎实实备课、兢兢业业上课,认认真真辅导,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之外,通过对与教学有关的基本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进而从事较重要的科研课题研究。科研是提升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在本学科领域深入发展、掌握学科前沿的条件。科研水平提高之后,又可以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没有科研为积淀,没有学术交流为拓展,课堂效果再好,也只能维持浅层次的教学,难以满足学生进一步求知的需要。
其次,高校教师在不同阶段,教学与科研要有所侧重。作为高校教师,在个人发展不同阶段,须正确把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个人的不同发展阶段,对教学和科研有所侧重。青年教师首先要过好教学关,尤其是本科教学关。可以针对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开展科研,并将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等到了副教授阶段,要教学与科研并重。而评上教授之后则要以科研为主,兼顾教学。
第三、青年教师的科研要为教学服务。高校是育人的场所,青年教师的科研主要为教学服务。科研成果解决了教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为教学提供本学科的学术前沿理论,科研成果更新了教学知识体系,科研是教学知识创新的源泉。而教学为科研提出了目标要求,科研为教学内容的改革服务,科研要把握本学科前沿,科研成果补充丰富教学内容,科研改进教学方法,科研提高师资素质,科研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途径。
第四、青年教师要加强学术交流、学术合作。学术交流与合作既包括与校内同事之间的交流合作,也包括与校外同行的交流合作。通过这些交流与合作,青年教师一方面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并学习到国内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学习到国内高校教学与科研结合的先进方法。教师把这些最前沿的成果带到课堂中去,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把学生带到科研中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来促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