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南大学教育概论复习资料
《教育概论》复习资料
一、简答题
1.学校产生的条件。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2.杜威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杜威(美国):其实用主义代表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和《经验与教育》
他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三个原则。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他的这种学说是以“经验”为基础,以行动为中心,带有狭隘的经验主义的色彩。传统教育学派在教育过程中坚持“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的观点,提出了以“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的观点。
(2)实用主义教育学:以实用主义作为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基本观点:
1)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和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
2)教育即个人经验的增长,教育在于让学生在真是的情境中增长自己的经验,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3)教育是生活,是个人经验的增长过程,其原因在于学校就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在社会成长的过程。
4)学校的课程是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的,打破了原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5)教育教学中不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中心。
6)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儿童的创造性的发挥,提倡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探讨、发现。实用主义教育学是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的,它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3.卢梭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卢梭的教育思想主要强调教育活动必须注重感性、直观,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他的这种教育思想后来被人们总结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4.现代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的突出特点。
(1)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2)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
(3)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
(4)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
(5)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
(6)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
(7)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
5.马克思主义的人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观点。
(1)从人的劳动能力来说明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发展;
(2)从一定社会关系来说明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
(3)从全人类解放出发来说明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1-
发展。
综上所述,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就是:个体和社会全体成员以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协调发展为
目标的精神、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6.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规律。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实践四个方面。其中遗传是生
物因素;环境是外在因素,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三个方面;教育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而个体实践是人最终走向社会必不可少的,也是人要发展的最主要的动
力。(首先写出有以上影响因素,然后再写自己觉得哪种因素最重要,就略作阐述。)
7.我国现行学制的结构。
我国现行学制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1)幼儿教育。招收3~6、7岁的幼儿。
(2)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6~7岁的儿童入学,学制为5~6年,属于义
务教育。
(3)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各类中等专业学校和业余中学。
(4)高等教育。指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
8.我的现行的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即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测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
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
(2)教育目的也有广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
产生怎样的积极变化或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为教育确定的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社会通过教
育过程要在受教育者身上形成它所期望的结果或达到的标准。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培养劳动者。
9.师生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交往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它最基本的是工作关系,表现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工作关系,此外还有人际关系、情感关系、组织关系、心理关系和
认知关系。
(2)师生关系的内容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社会关系、心理关系、伦理关系、法律关系等。
在此,对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心理关系、伦理关系进行简要论述:
A.教育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也即教育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
B.心理关系是师生为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而产生的心理交往和情感交流;
C.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特殊的道德共同体,各自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履行一定的伦理义务。(3)类型:命令——服从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参与型。
10.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2)学生的已有基础
(3)学科的内容体系
二、辨析题
1.关于教育的定义。
对教育的“描述—操作”视角界定和“社会—人类”视角界定从不同方面揭示了教育活
动的某些本质属性,对于理解教育活动是有价值的,但都存在各自的缺陷。
综合各家对“教育”的认识,对“教育”概念界定为: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活动。
此概念注意抓住教育的基本矛盾:人类自身欠成熟和社会要求既成熟的矛盾。教育中个
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目的就是要解决自然人和社会人之间的矛盾。
此概念凸显教育目的: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通过个体社会化,完成共性形成,通过社会个体化,完成个性形成。
此概念展示了教育的过程:完成个体的社会化和个体的社会化。教育对象个体的社会化
与社会知识技能、法律道德的个体化,作为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揭示了教育的过程性。
此概念解释了教育活动的诸多属性:交往性、动力性、社会性。教育作为个体的社会化
和社会对个体化两个方面的耦合,把教育看做是“个体,社会”的交往过程,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影响是互动的,突出教育的动力性特征——施
教者的引导与受教者的主动,教育对象的发展就在此过程中通过社会性的主动性交往得以实
现。
此概念也涵括教育的广义与狭义教育的层次性: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影响人身心发
展的一切活动,包括各类各级的教育;狭义教育则专指学校教育。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促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活动。
2.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
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有效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
促进学生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特长;
使学生多渠道获得即时信息,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
使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
促进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消化吸收和掌握。
所以上述观点真确。
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这一观点是教学过程本质的探讨的一种观点,有其合理之处。认为教育过程是一种认知
过程,这种过程又不同于一般的认知过程,有其特殊性。是在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指导下,学生主动接受人类间接经验和知识的师生共同活动过程。
但这只是对教学过程的本质探讨的一种观点,另外还有双边活动说,认为教学过程是教
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多重本质说,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应该是多级别、多类
型的,提出教学过程的认识论、心理学、生理学、伦理学和经济学五个方面的本质。交往本
质说,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存在,师生之间只有通过交往,人的主体性才能
确证、生成和发展,只有通过主体间的亲身感悟、理解和体验,人才可以展示自我、发现自
我、发展自我。认识和实践统一说,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和交往实践两个方面的活动过程,是一个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过程。
4.德育过程就是一种品德形成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社会意识、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过程。
德育过程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品德
是道德行为习惯化的结果,并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而道德行为又是判断道德品质的客观
依据。
综上,德育过程不同于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要比品德形成过程更复杂、要求更高。
5.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
这种观点属于教育万能论。不可否认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意义重大,但这不等同于教育决
定热的发展。人是在教育、遗传、环境和个人实践的综合作用下发展起来的。不能片面和孤
立地分析某一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教育活动对人的生理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个体的生理发展又会对教育有制约作用。教
育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性质和水平,同时教育又受到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
遗传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教育对象的生理结构和机能是由父母遗传物质决定的;遗传因素是非获得性素质,是一种基因的本能遗传现象;遗传成熟机制制约着个体发展的顺序和速率。
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表现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都会对个体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
人的生命活动包括生命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生命活动是人生理活动和社会
实践活动的前提,生命活动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的身心发展。
6.教师要交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里强调的是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必要储备,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这句话,如果从量的方面解读,要求教师知识储
备一定要大于学生,激励教师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知识。那么,从质的方面理解,就会感到
大有问题。这句话强调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这使人立刻想到
“灌输”的形象。似乎教师的作用就是要给学生“灌”知识,并且这种“灌”采取的是从上
往下的“倒”的姿势。
另外,教师的一桶水不能是死水,要经常性的换水,为其注入新鲜活力,尤其是在科技
高度发达、信息传播加快的当今时代,教师更应该不断学习、更新自我。
所以我认为这句话有些不全面,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不断更新的活水。
7.课程就是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的总和。
课程即学校开设的学科总和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出了课程的主体,但并没有反映出课程的全部。此观点存在以下局限:未包括学生在学校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忽略智力发展、创
造力表现和个人特长等度向;为包括课外活动和学校生活经验;忽略涉及课程设计的工作,如教学策略、顺序程序、引起动机的方法、内容的的诠释。
课程的本质内涵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
8.教育的专业化过程就是取得教育资格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过程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
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教师资格证是国家颁发给个人,允许其从事教师职
业的一种资格凭证。从事教师职业一定要获得教师资格证,但获得教师资格证并不等于成了
一个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教师个体专业化是一个持续的专业化发展过程。
二、论述题
1.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性。
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在与学校课程有关的关系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关系并由此而规定的行
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教师角色既代表教师的社会地位,也蕴含着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
望。
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性表现在:
教师作为研究者,教师作为研究着意味着教师不再是一个旁观者,不再等待专家学者去研究
制定一套改革的方案与方法,而是教师在自己的实践中进行研究,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工
作的责任感,还可以形成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不断对自己的教育行动进行反思、研
究与改进,从而促进自己专业水平的提高。
教师作为对话者,教师作为与学生的真诚对话者,不仅要掌握必要而精湛的对话艺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有一种对话意识。真正的对话是建立在平等关系基础上的自由交流,是扫除了一切正规性和严肃性之后的随意和不拘一格的交谈。
教师作为课程发展主体,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但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也是课程开
发工作的必然需要。这样教师作为课程的被动执行者、实施者的角色必须转换,转为主动参
与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从过去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释放出来,促进以
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教师即学习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促进者有三个特点:积极的旁观
者、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2.外塑和内发,对当前教育的启发。
外塑论:教师中心说,突出教师的作用,强调教师的权威,否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
学生视为完全消极被动的接受影响的客体。主张人性本恶。
优点:利于发挥教师的作用以及学生有效系统地掌握知识。
缺点:无视学生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的先天差异;夸大了教育和教师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导致教师无上的权威。
内发论: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动性,以“自发学习”为特征,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由学生制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属于从属地
位。主张人性本善。
优点:否定了教师、教材在教育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认识到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
性和自动性,有利于引导学生自我发展。
缺点:过于忽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3.品德形成的4个要素。
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
素构成的,这四个基本要素各有自己的特点与作用,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知即道德认知,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
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这是人们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认识基础。学生品德的形成离不开认
识,一定的品德总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必要条件。学生的认识越全面、越深刻,其道德观
念就越明确、越坚定,就会提高其行为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这对调节他们的行为,加深
情感的体验,增强意志和信念都有极大的作用。
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一般在认识基础上形成,是运
用一定的道德观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品行或某种事物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道德
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发展为道德信念。如果缺乏相
应的情感,即使有了某种道德认识,学生也会将道德认识停留在口头上。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首要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它常表现为意志活动,即为实现个人确定的道德目的而严格约束自己、压抑不随意冲动和能够克服各种困难的行为。
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道德行为是人的品德的一个重要的外部表现。道德也只在通过道德行为才能表明,因而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知、情、意、行在的品德形成中各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知是品德形成的指南,情是品德形成的动力,意是品德形成的保证,行是品德形成的标志。
4.当前教育为什么要强调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是当代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是当前教育实践改革的要求;
是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
反映了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结合实际)
5.传授式和发现式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讲授—接受教学:老师讲授、学生接受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传统而古老的教学模式,一直在课堂中普遍采用。
问题—发现教学: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过程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这种意义下的发现式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其元认知、动机、行为都能得到积极的参与。
教授是学习向发现式学习转变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可能性:从经济发展、教育进步、社会前进方面论述
必要性: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回答,国家人才结构和社会风气。
6.信息化时代与教育变革两者的关系。(必考)
信息化时代就是信息产生价值的时代。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其代表性象征为“计算机”,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体,重点是创造和开发知识。特点是智能化、电子化、全球化、非群体化。
与信息化相对应,教育改革将更加注重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工具的创新与信息化(教育制度将更加趋于合理科学、教育观念将更加开放先进、教育方法将更加多样人性化、教育工具将更加多媒体化和信息化);更加注重采用数字化、交互式学习(趋向于运用互联网在线学习、教师和学生实时互动);更加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思维能力)。
与此同时,教育变革将进一步推进信息化,为信息化提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制度支持。从而形成一个信息化和教育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
三、材料分析题
1.与课堂教学有关。
2.师生关系,学生管理,教育,教育引导等方面。
第二篇:西南大学网络教育《_土木工程概论》试题
考试的试题都是在这里面出的,欢迎大家下载打印使用!
《土木工程概论》作业
(第一次)
客观题:
1.土木工程包括()
A:房屋建筑工程
B:机械工程
C:铁路工程
D:通信工程
正确答案:AC
2.古埃及金字塔属于()
A:砖石结构
B:钢结构
C:砌体结构
D:钢筋混凝土结构
正确答案:A
3.赵州桥为单孔圆弧弓形石拱桥,其拱肩上有4个小拱,作用是()
A:增强建设效果
B:减轻自重
C:承重
D:排泄洪水
正确答案:ABD
4.以下著作中不属于土木工程著作的是()
A:《考工记》
B:《史记》
C:《营造法式》
D:《论建筑》
正确答案:B
5.1825年,法国的纳维建立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方法是()
A:容许应力法
B:极限应力法
C:最大强度设计法
D:基于概率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正确答案:A
6.砖主要可用于以下那些结构中()
A:墙体
B:柱
C:梁
D:基础
正确答案:ABD
7.砂主要用于制备以下哪些材料()
A:砖
B:混凝土
C:砂浆
D:瓦
正确答案:BC
8.料石按表面平整度的分类中包含有()
A:毛料石
B:粗料石
C:细料石
D:精料石
正确答案:ABC
9.无机胶凝材料根据硬化条件分类包含()
A:气硬性
B:液硬性
C:水硬性
D:空硬性
正确答案:AC 10.从水泥浆体形成水泥石所经历的过程是()
A:初凝、终凝
B:凝结、硬化
C:初凝、硬化
D:初凝、凝结
正确答案:B 判断题 1.土木工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
(√)2.中国古长城属于砖石结构。
(√)
3.我国长江三峡的建设属于隧道工程项目。
(×)
4.土木工程力学分析的基础是牛顿力学三大定律。
(√)
5.山砂与水泥的粘结作用强于河砂和海砂。
(√)
6.只能在水中硬化的无机胶凝材料称为水硬性胶凝材料。
(×)
7.在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石可提高其可塑性。
(√)8.混凝土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价格低等特点。
(×)9.砂浆和混凝土的主要区别在于砂浆不含粗骨料。
(√)填空题
1.中国的北京故宫属于()结构。答:木结构
2.部分城市建筑物中已禁止使用的砖是()砖。答:粘土砖
3.砖砌体中使用的砂粒直径应小于()mm。答:2.5 mm 4.卵石的粒径大于()mm 答:5 mm 5.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答:碳酸钙
6.在我国有数千年应用历史的石灰土的组成是()。答:石灰+粘土
7.钢筋按抗拉强度可分为()个等级。答:4个
8.工程中应用最广的水泥是()答:硅酸盐水泥 论述题
1.土木工程的内容为何?
答:包括修建房屋、道路、铁路、桥涵、隧洞、河流、港口码头、机场、特种工程和市政卫生工程等的生产活动和工程技术。它包含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2.现代土木工程有何特点?
答:功能要求多样化、城市建设立体化、交通工程快速化、工程设施大型化 3.石灰砂浆有何特点?
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在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浆,也可使可塑性显著提高。4.膨胀水泥的特点与用途?
答:在硬化过程中不但不收缩,而且有不同程度的膨胀,其强度发展快、早期强度高。可用于制作大口径输水管道和各种输油、输气管,也常用于有抗渗要求的工程、要求补偿收缩的混凝土结构、要求早强的工程结构节点浇筑等。5.纤维水泥混凝土的性能特点?
答:纤维水泥混凝土的抗拉、抗弯、抗裂、抗疲劳、抗振及抗冲击能力得以显著改善。6.高速公路有何优势?
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物资周转快、经济效益高;交通事故少、安全舒适性好;带动沿线地方的经济发展。
(第二次)
选择题:
1.属于工程地质测绘方法的是()
A:像片成图法
B:航空摄影法
C:实地测绘法
D:遥感成像法
正确答案:AC
2.工程地质勘探方法有()
A:坑、槽探
B:钻探
C:遥感勘探
D:地球物理勘探
正确答案:ABD
3.高层建筑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需要对以下哪些问题进行分析评价()
A:地基承载力
B:地层构造
C:环境问题
D:抗震设计
正确答案:ACD 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内容的是()
A:地基承载
B:路线勘察
C:桥渡勘察
D:隧道勘察
正确答案:A
5.浅基础按基础刚度的不同可分为()
A:刚性基础
B:柔性基础
C:扩展基础
D:拓展基础
正确答案:AC
6.桩按施工方法可分为哪两类()
A:端承桩
B:摩擦桩
C:预制桩
D:浇注桩
正确答案:CD
7.通过地基处理可改变软弱地基的()
A:剪切特性
B:压缩特性
C:透水特性
D:动力特性
正确答案:ABCD 判断题:
1.将上部载荷传递给地基、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 2.桥梁工程中的地质问题包括桥墩台的稳定性问题以及桥墩台的冲刷问题。(3.基础都埋置于地表以下。
(×)
4.灰土作为基础材料常用于地下水位以下。
(×)5.地基处理的对象是软弱地基和特殊土地基。
(√)填空题:
1.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文化遗址中的木桩结构距今约有(7000)年的历史2.地基处理的振冲法中用到的下列机械是(潜水电机)3.可形成地下连续墙的地基处理方法(深层搅拌法)4.钢筋混凝土基础属于(扩展)基础 5.深基础是指埋置深度大于()米的基础))
√ 论述题:
1.工程地质测绘的目的?
答:为了查明场地及其邻近地段的地貌、地质条件,并结合其他勘察资料对场地或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为勘察方案的布置提供依据。2.浅基础的特点?
答:浅基础埋置深度较浅,用料较省,无需复杂的施工设备,在开挖基坑、必要时支护坑壁和排水疏干后对地基不加处理即可修建,工期短、造价低,因而设计时宜优先选用。3.减少不均匀沉降的措施有哪些? 答:(1)在设计时尽量使上部荷载中心受压,均匀分布;(2)遇到高低相差悬殊或地基软硬突变时,要合理设置沉降缝;(3)增加上部结构对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协调作用;(4)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4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答: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性;降低软弱地基的压缩性、减少基础的沉降;防止地震时地基土的振动液化;消除特殊土的湿陷性、胀缩性和冻胀性。5.铁路运输有何优点?
答:运输能力大、安全可靠、速度较快、成本较低、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基本不受气象及气候的影响,能源消耗远低于航空和公路运输,是现代运输体系中的主干力量。6.影响铁路路基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路基的平面位置和形状;轨道类型及其上的动态作用;路基体所处的工程地质条件;各种自然营力的作用等。
(第三次)
选择题
1.属于建筑基本构件的有()
A:板
B:梁
C:柱
D:桩
正确答案:ABC
2.民用单层建筑一般采用的结构是()
A:砖混结构
B:排架结构
C:刚架结构
D:框架结构
正确答案:A 3.常见的大跨度结构包括()
A:网架结构
B:框架结构
C:索结构
D:薄壳结构
正确答案:ACD
4.框架结构的特点包括()
A:强度高
B:自重轻
C:整体性好
D:抗震性好
正确答案:ABCD
5.结构设计的基本目标包括()
A:经济性
B:可靠性
C:适用性
D:观赏性
正确答案:ABC 6.公路等级划分的标准是()
A:使用年限
B:车道数
C:交通量
D:所处地理位置
正确答案:C
7.铁路现代化重要标志是大幅度提高列车的()
A:运行距离
B:通行量
C:运行速度
D:服务质量
正确答案:C 判断题
1.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大于2倍短边时可看作单向板。
(√)
2.柱不可承受偏心压力。(×)
3.框架结构因受力体系由梁和柱组成,因此承受垂直载荷和水平载荷的能力都很强。(×)4.建筑结构中的传力路线是:板→次梁→主梁→柱→基础→地基。(√)5.粘土砖不是“绿色建材”,在我国很多地区以限制大量使用。
(√)6.高速公路由于行车速度快,因此交通事故多发。(×)7.机场如设置单条跑道,则必须保障其风力负荷>95%。(√)填空题
1.板按受力形式可分(单向板和双向板)2.通常所说的深梁指高跨比大于(1/4)的梁
3.一端铰支座另一端滚动支座的梁称为(简支梁)4.可用于增强结构抗震性能的梁是(圈梁)5.可同时承受压力和弯矩的基本构件是(柱)6.混合结构又称(砖混结构)
7.在城市道路的设计年限规定中,次干道为()年 论述题
1.应力蒙皮结构有何优点?
答:可以大大提高结构整体的抗侧刚度,减少侧向支撑的设置;利用面板的蒙皮效应,可以减小所连杆件的计算长度,既充分利用板面材料的强度,又对骨架结构起辅助支撑作用,对结构的平面外刚度又大大提高等。2.框架结构有何优点?
答:其强度高、自重轻、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好。因其采用梁柱承重,因此建筑布置灵活,可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使用广泛。3.公路的技术标准有哪些? 答:一般分为“几何标准”、“载重标准”和“净空标准”等,在公路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守。4.公路路线方案选择的意义?
答:方案是否合理,不但直接关系公路本身的工程投资和运输效率,更重要的是影响到路线在公路网中是否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是否满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等方面的要求和长远利益。5.公路路面的功能与要求?
答:是用各种坚硬材料分层铺筑而成的路基顶面的结构物,以供汽车安全、迅速和舒适地行驶。因此路面必须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和良好的稳定性,以及表面平整和良好的抗滑性能。6.如何制作防水混凝土?
答:主要靠调整级配、增加水泥用量和提高砂率,以便在粗骨料周围形成一定厚度的包裹层、切断毛细水沿粗骨料表面的通道,达到防水抗水的效果。
(第四次)
1.桥梁标高确定的主要因素是()
A:桥梁总跨径
B:桥梁分孔数
C:.设计通航水位
D:设计通航净空高度
正确答案:CD
2.沉井基础是借助()克服井壁摩擦力下沉至设计标高的
A:机械力
B:自身重力
C:上部结构的重力
D:土压力
正确答案:B
3.隧道施工的常用方法有()
A:逆筑法
B:盾构法
C:沉管法
D:顶管法
正确答案:BCD
4.衬砌渠床的作用是()
A:防止渗透
B:加固
C:利于水流流动
D:耐久
正确答案:A 判断题:
1.在选择桥梁基础时,当地基上面土层较软且较厚时,宜采用刚性扩大基础。(×)
2.桥位的选择是在服从路线总方向的前提下进行的。(√)3.斜拉桥的主梁是桥的生命线,它承担着整个桥身的重量。(×)4.埋置式桥台可以是实体结构,也可以框架式或锚拉式结构。(√)填空题:
1.梁式桥的内力以(弯矩)为主 2.拱式桥的内力以(压力)为主
3.目前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深度为(30)m 4.建筑物内用水水源,一般取自(配水管网)论述题
1.桥梁规划应考虑哪些要求?
答:①使用上的要求②经济上的要求③结构上的要求④美观和环保的要求 2.一个优良的港址应有哪些优势?
答:重要的地理位置,方便的交通,与城市环境发展相协调,一点的发展空间,足够宽阔的水域以满足船舶的航行与停泊要求,足够的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以及考虑现有的建筑、良田、自然景观和战时安全等。3.有坝引水的优缺点?
答:有坝引水与无坝引水相比较,主要优点是可避免河流水位变化的影响,并且能稳定引水流量。主要缺点是修建闸坝费用相当大,河床也需有适合的地质条件。由于改变了河流的原来平衡状态,还会引起上下游河床的变化。4.灌溉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①地面灌溉②喷灌③滴灌④微喷 5.防洪规划的原则? 答:统筹规划、综合利用、蓄泄兼等、因地制宜、区别对待设计洪水和超标准洪水。防洪工程与防洪非工程措施结合。
6.项目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答:项目管理的基本目标有三个最主要的方面:专业目标(功能、质量、生产能力等),工期目标和费用(成本、投资)目标,他们共同构成项目管理的目标体系。
(第五次)
判断题:
1.由开挖形成的路基称为路堤(×)
2.正铲挖掘机适用于开挖停机面以下的土(×)
3.钢筋冷拉是指在常温下对钢筋进行强力拉伸的方法(√)
4.预应力混凝土使用的范围广和数量多,说明其土木工程技术水平高(√)选择题:
1.土木工程施工一般包括()
A:施工技术
B:施工组织
C:土方工程
D:混凝土工程
正确答案:AB
2.防止塌方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A:放坡
B:回填
C:压实
D:坑壁支护
正确答案:AD
3.按桩的受力情况,桩包括()
A:摩擦桩
B:端承桩
C:预制桩
D:灌注桩
正确答案:AB
4.工地上常用的对钢筋进行冷加工方法包括()
A:冷拉
B:冷拔
C:热轧
D:热拉
正确答案:AB
5.确保浇灌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关键是()
A:均匀性
B:整体性
C:振捣的密实性
D:连续性
正确答案:AC 填空题:
1.石方开挖施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爆破)
2.升板法施工的方法是利用(柱子)作为导杆的,配备相应的提升设备
3.常用的基坑降水方法是(明沟集水井抽水、井点降水或两者相结合的办法)
4.由填筑形成的路基称为(路堤)
5.混凝土入模后其中空洞和气泡约占总体积的(5%~20%)论述题:
1.城市给水设计的主要准则?
答:①保证供应城市的需要水量。
②保证供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③保证不间断地供水、提供规定的服务水压和满足城市的消防要求。2.城市排水系统规划的原则?
答:①排水系统既要实现市政建设所要求的功能,又要实现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缺一不可。环境保护上 的要求必须恰当、分期实现,以适应经济条件。
②城市要为工业生产服务,工厂也要顾及和满足城市整体运作的要求。厂方对城市需要的资料应充分
提供,对城市据以提出的预处理要求应在厂内完成。
③规划方案要便于分期执行,以利集资和对后期工程提供完善设计的机会。3.建筑内部排水管道布置应遵循的原则? 答:①排水畅通,水力条件好。
②使用安全可靠,不影响室内环境卫生,保护管道不受损坏。
③总管线短,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低。
④便于安装、维修和清通。4.施工组织意义?
答: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施工企业全面安排某项建筑产品的施工技术经济文件。按其编制内容的深浅,又可分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方案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纲要等。
意义:以此来对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进行宏观控制。一分完备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方法、质量保证措施、人力、机具计划及其保证措施、施工网络图、横道图、安全措施、资源配置明细、节能措施、工期保证措施等。5.土方工程施工的特点?
答:土方工程施工的特点是工程量大,施工条件复杂。
合理地选择土方机械,组织机械化施工,对于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土方工程多为露天作业,土,石又是天然物质,种类繁多,施工受到地区,气候,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等条件的影响,在地面建筑物稠密的城市中进行地方工程施工,还会受到施工环境影响,在地面建筑物稠密的城市中进行土方工程施工,还会受到施工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前应做好调查研究,并根据本地区的工程及水文地质情况以及气候,环境等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6.工程建设监理的任务是什么?
答:工程建设监理的中心任务是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投资控制和建设工期控制,围绕这个任务,应对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监理。
(第六次)
判断题
1.调整对象是区分法律部门的重要标准(√)
2.招标投标的特点是由许多买主(或卖主)设定标的(×)3.承包价格是招标者对招标工程所需费用的自我测算和预期,也是判断投标报价合理性的依据(x)
4.业主可以把一个项目的全部施工任务发包给总包施工单位(√)5.接受订货或委托并负责完成任务从而取得报酬的一方称发包方(×)选择题
1.任何法律都以一定的()为其调整对象。
A:生产关系
B:社会关系
C:生产力
D:人的关系
正确答案:B
2.下面属于建设民事法律的是()
A:建设合同法
B:工程设计法
C:税法
D:建设企业法
正确答案:AD
3.共同完成招标投标经济活动的是()
A:业主
B:承包方
C:招标单位
D:投标单位
正确答案:CD
4.”标”指发标单位标明项目的()
A:内容
B:条件
C:标底
D:质量
正确答案:ABD
5.在采用总分包方式时,与业主发生经济关系的有()
A:分包单位
B:总包单位
C:承建单位
D: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
正确答案:B 填空题
1.建设民事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人民意志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的调整平等主体。
2.国际建筑市场中广泛采用主要的交易方式是(招投标)3.招标单位又叫发标单位,中标单位又叫(承包单位)
4.土木工程抗灾主要是工程结构抗灾和工程结构在受灾以后的检测与(加固)等
论述题
1.砌体施工的基本要求?
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灰缝均匀、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槎牢固。
2.钢筋冷加工的目的?
答:是为了提高钢筋的强度,节约钢材,满足预应力钢筋的需要。3.混凝土养护的目的?
答:为混凝土硬化创造必需的湿度、温度条件,防止水分过早蒸发或冻结,防止混凝土强 度降低和出现收缩裂缝、剥皮起砂等现象,确保混凝土质量。4.分件流水的优缺点?
答:优点:由于每次基本是吊装同类型构件,索具不需经常更换,操作程序基本相同,所以吊装速度快;缺点:不能为后续工序及早提供工作面,起重机的开行路线较长,停机点较多。5.什么是建设程序?
答:是指建设项目从设想,选择,评估,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次序的法则。“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就是最基本的建设程序。6.常见的工程灾害有哪些?
答:地震、风、火、水、冰冻、腐蚀和施工不当引起的灾难。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概论(大学复习资料)
1.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于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中,首次提出了毛泽东思想。2.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4.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
答:①萌芽时期:1921~1927中共创建和中国国民革命时期。
②初步形成时期:1927~1935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③成熟阶段:19235~1945土地革命后期到抗日战争时期
成熟标志是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
④继续发展时期:1945。6以后,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以后。5.为什么说毛思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答:①毛泽东思想是以马列主义的理论于中国革命的时间相统一的思想。
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④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实现了马主中国化这一极其艰难的事业
⑤毛泽东思想乃是发展着于完善着的中国化的马主,是中国人民完整的建国理论。6.毛泽东思想是科学的思想体系的内容 答:①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关于社主革命和社主建设
③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 ④关于政策和策略
⑤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 ⑥关于党的建设
7.怎样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简答)
答:①要完整准确地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②要紧密结合革命和建设实践去理解&运用毛泽东思想。③要把学习研究的重点放在毛泽东思想所具有的中国特色上,放在对马主的发展贡献上④要重点研究集体智慧的结晶。
8.毛思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简答/辨析)答:毛泽东作为党的领袖和党领导的领导核心而活动,他的言行和著作主要反映了领导集体的意见和决定,也集中总结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体现,毛泽东个人也有错误的思想和论断,但这些都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围,同毛泽东思想区分开来。
9.为生么必须把毛思的科学体系同他晚年的错误区别开?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但在后期先是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等错误,之后导致在文化大革命中违背了一贯主张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而错误的从马列著作中为其左倾观点找理论依据,误认为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必须的,是保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的需要,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同他一贯坚持的科学的毛泽东思想也是背道而驰的,所以说必须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与他晚年的错误区别开来。10.怎样理解马列主义,毛思,邓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答:马列毛,都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会主义历史进程的认识成果,虽然它们创立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于不同的时代,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但从本质上看它们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a:它们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集中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它们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是基本观点c:它们再思想方法上也是一致的,是科学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11.近代中国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书35,笔记2章?)问
答: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
②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③皇帝虽被推翻,但中国仍实行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
④中国虽然保持独立的形式,但实际上已经丧失了独立主权。
⑤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统治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⑥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1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14.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和性质?
答:两大任务-民族革命任务是对外推翻帝主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主革命任务是对内推翻封主的统治和压迫,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走现代化道路。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15.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运动的开端。
中国旧式的资阶民主革命发展成为新式的资阶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实现。
16.1927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客观要求。17.最低纲领问题
答: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明确提出了中共在民族民主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是:消除内乱
打倒军阀 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主压迫 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 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从此中共既有长远奋斗的最高纲领又有当前阶段的基本纲领既 最低纲领。中共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8.民主主义革命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答:两步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是推翻帝主和封势的压迫,在中国建立一个无阶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主社会。但这两个革命又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关系:1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2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中国革命所处的时代环境,以不允许中国走欧美资产阶级所走过的老路,不允许建立资本主义,因为这不仅被资产阶级国家所不允许,也为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国家所允许。B中国民主革命也有了无产阶级作为领导,在其发展过程中就必然积累许多社会主义经验。C惟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巩固民主革命的成果,彻底的解放和极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正是以上三方面的含义,决定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
1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答:①它有了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通过它的政党来领导。
②它有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的明确的奋斗目标。
③它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革命的力量,实行革命的大联合。
④它有了新的前途: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⑤它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主指导思想。
⑥它有了新的范畴:十月革命后是无阶革命范畴。÷
20.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阶革命范畴?
答:①因为当时的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而不是反对一般的资产阶级;是一般的保护私有财产,而不是废除私有财产。虽有能引导中国向社会主义发展,但长时期内仍会使资本主义获得适当的发展。②从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来看:它的基本内容是土地制度的革命,是要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不仅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而且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它并没有超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范围,所以只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而非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目标的无产阶级革命。③从反帝的民主革命来看:它是争取民族统一和独立,在历史上争取民族统一和独立是资产阶级要完成的任务。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内容:
答: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们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这条总路线,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权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主革命的学说。
2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2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内容:
答: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们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这条总路线,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权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主革命的学说。
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人民大众):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是主义的动力,起决定作用。
24.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者。(填、选)2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26.中国革命为什么由无阶领导?(领导权问题)答:1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担负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它已经历史的落在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这是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特点和优越性所决定的:a身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所以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这种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在世界各国中是少见的。b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虽不多,却相当集中.c中国无产阶级同农民有一种天然联系。
27.怎样实现无阶领导权?
答:1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必须通过自己的政党才能实现,要加强的党的自身建设,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前提。要广泛深入的发动农民和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是解决中国革命领导权的中心的问题和根本保证。
A 无产阶级自身必须组织起坚强的力量。
B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应为改善工人生活状况、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而奋斗。C 无产阶级必须要用本阶级的纲领、思想、政策及其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来影响教育农民,使他们成为自觉的革命者。正确认识中国的资产阶级,并在与资产阶级建立的统一战线中争夺领导权。4 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柱。28.无阶通过其政党实现领导权的基本条件和途径? 答:方面①根据历史的发展展行程提出基本的政治口号,并在每个发展阶段和每一重大事迹中提出相应的动员口号,使群众明确斗争目标。②围绕这个目标行动起来,别是共产党要以自已无限的积极性和忠诚成为实现这个目标的模范③在不失掉确定的政治目标的原则上与同盟者建立适当的关系并巩固和发展这个同盟④共产党自身的队伍要发展并保证思想的统一性和纪律的严格性。29.中国的资阶分为两类:1官僚资产阶级2民族资产阶级 30.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1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因而具有一定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2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使得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容易发生动摇,向敌人妥协。30.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答: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和政体两方面。
国体问题: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家组织形式,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反对帝国主义、分级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政体问题:是指一定的社会经济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采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过渡性质的不可移异的
31.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将建立新心中主义经济体制的三项措施明确概括为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2.没收官倒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具有双重革命的性质?:
1.反官僚资本就是反买办资本,是民主革命性质
2.反官僚资本就是反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33.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纲领?
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4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在中国的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而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
35.人民战争的含义:被压迫阶级或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斗争。
36.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37人民军队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军队的宗旨问题就是建军的方向问题,是人民军队阶段本质的反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通过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实现。38.民军队的三大任务:打仗、生产、做群众工作。39.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党指挥枪
40.党对人民军队实现领导的根本途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
思想领导:是对军队进行人民军队性质和宗旨的教育,用革命的思想武装广大指挥站员。政治领导:是党对军队实施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组织领导:是在军队中建立党的组织,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41.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原则。42.党的思想建设的有效形式:整风运动。
43.党的理论建设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44.党的理论建设成熟的标志:毛泽东思想形成并在党的七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45.党的组织建设的根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46.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正确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47.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48.十大军事原则出自《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49.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行正确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50.党的作风:集中体现着党的形象。
包括,党的工作作风,党的生活作风。
思想作风:主要指党员的思想风貌,尤其是学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作风。
工作作风:是指党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风格,主要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以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
生活作风:党员干部在生活方面的作风和风气,艰苦朴素,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49.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能性: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重要策略,在中国革命中建立统一战线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A这是由于中国反革命势力异常强大决定的。
B这是由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特点决定的(两头小、中间小)。C这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决定的。在中国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完全可能的。
A我国原是一个半 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的深重灾难之中,而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
B中国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不仅占了大多数,而且有强烈的革命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基本依靠力量。C民族资产阶级是具有双重性的。D中国的大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历来都是中国革命对象,但是特殊时期可以参加我们的革命。
50.两个联盟及其关系?
答;①劳动群众之间的联盟,即无产阶级同农民(贫雇农、中农)和城市小
资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的联盟;②劳动者和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及其他非劳动群众的联盟,是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联盟,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中不是主体,但也是必不可少的。
关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使其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力量,同时尽量扩大无产阶级同非劳动者的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发挥两个联盟的互相促进作用。
5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 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新时期爱国主义统一战线
52为什么坚持无产阶级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74 答;
53.实现无产阶级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的条件: 要制定正确的纲领,作为全国人民行动的一致目标。要对同盟者进行政治教育,在政治上要把同盟者提高到当前革命纲领的水平。3 要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进行斗争。4 要照顾同盟者,至少不损坏其利益。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54.什么是“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针对资产阶级的特点,无产阶级必须坚持政治上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所谓联合,就是不拒绝与其建立统一战线,并尽可能保持这个统一战线。所谓斗争,就是在同资产阶级联合时,坚持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和平”的“不流血”的斗争;而在被迫同资产阶级分裂式,就转变为武装斗争。
55.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①发展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力量。
②争取中间势力: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争取中间势力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我们有充足的力量,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三是我们要对顽固派进行坚决的斗争并一步步取得胜利。③孤立顽固势力:就是孤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势力。56.什么是“有理,有利,有节”?
答:第一是自卫原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第二是胜利原则。不斗则已,斗则必胜,不打无把握之仗。第三是休战原则。掌握时机适可而止。57.坚持和发展革命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
答:①坚持无阶的领导权是发展统一战线的根本保障。
②以巩固的工农联盟为基础不断扩大统一战线,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历史作用 ③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方针策略和原则是巩固发展统战的重要条件。58.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笔记 答:是同资阶的关系问题。
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两部分。对两种不同的资产阶级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态度: 首先,因为中国的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所以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一定的革命性,是能够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因此无产阶级在一定时期内,应该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并尽可能保持统一战线。但同时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上具有软弱妥协性,所以在联合的同时不能完全放弃斗争。
其次,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历来都是革命的对象,但一定情况下也有可能加入到统一战线中。
总之,针对中国资产阶级的这些特点,无产阶级必须坚持在政治上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所谓联合,就是不拒绝与其建立统一战线,并尽可能保持这个统一战线。
所谓斗争,就是在同资产阶级联合时,坚持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和平”的“不流血”的斗争;而在被迫同资产阶级分裂式,就转变为武装斗争。要善于通过斗争达到团结,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同时要避免左倾的关门主义错误倾向和右倾的放弃领导权的错误倾向。51.什么是“三结合”? 人民战争的武装力量实行“三结合”的体制: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行主力兵团与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与民兵、游击队相结合;武装群众与非武装群众相结合。
59.建立根据地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
答:①建立武装部队(是最基本的一条)②使用武装部队并配合民众去战胜敌人,只有通过一定的军事,胜利才能使游击区变成根据地。③使用一切力量去发动群众,组织和武装群众并建立民众的革命政权。
60党的理论建设的基本内容?
答:①确立马主理论的指导地位。②确立正确对待马主的态度和风气,即正确的学风,即确立一条把马主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路线。③形成马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成果,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61.什么是民主集中制? 答: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它是实现党的政治路线,调动全体党员积极性,实现党在思想上组织上一致的重要保证。
集中: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民主: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民主集中制要求: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贯彻民主集中制就要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党的纪律。6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关系? 答: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关系:①党是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领导者,党的领导是统战和武斗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②统战和武斗对党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③统战和武斗的关系也是密切的。
63.建立人民军队的组织体系是什么?
答:1 建立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的中央军事委员会作为全军领导的最高组织层次; 在军队中建立各级党组织; 3 建立各级党代表制度。
64为什么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 这是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2 这是由中国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性决定的。3 这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决定的。
65.为什么说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的土地问题;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人民军队的主要来源; 中国的武装斗争主要是中国领导下的长期的农村游击战争。
66.人民战争的内容:基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取得人民群众支持的战争。
基本特征:1 战争分为正义和非正义; 中国人民战争是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战争; 3 人民战争武装力量实行三结合的体制; 中国人民战争是以游击战争为主要形式的战争; 5 人民战争高度重视根据地建设。
67.人民军队内部的三大民主制度: 政治民主:就是实行官兵在政治上的一律平等,士兵有权对长官提出批评和建议; 2 经济民主:就是士兵选出的代表有其协助连队首长管理连队的给养和伙食,实行经济公开; 军事民主:练兵时实行官兵互教,作战时发动士兵群众讨论如何完成战斗任务。68.党的建设的有利条件:1 党建有一个好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 党建有一个好的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 党建有一个革命成功的执政党作榜样:俄国布尔什维克党; 4 党建有好的建党学说:以毛泽东为代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
69.党建的特殊困难: 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2 党的理论准备不足。封建主义的影响比较严重。70.执政党建设面临新考验: 党的中心任务发生了变化,要求党必须学习新的本领,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2 党在执政以后,应该正确对待权力问题,主张拒腐防变的能力。71.为什么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建的首位? 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矛盾、工作的中心在农村)。2 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内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3 加强党的建设有助于推动党的其他方面建设。72.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途径: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武装全党。
2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必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反对各种自由主义的思想。
3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必须提高党员的质量,使党员不但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以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73.党的思想建设的有效形式是整风运动
74.党的理论建设的基本内容: 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确立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风气,即正确的学风,即确立一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路线。形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成功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75.党的组织建设: 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这是根本原则。2 反对宗派主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3 干部问题是党的组织建设的核心问题。
76.如何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毛泽东关于执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1 执政党必须增强执政意识,巩固执政地位。2 执政党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主要任务。3 执政党要坚决防止和反对腐败。执政党必须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执政党必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6 执政党必须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77.“八七”会议做出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78.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原因:一方面,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政策,造成了帝国主义和国内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支持下的各派军阀之间进行着持续不断的战争,革命力量可以充分利用军阀间的矛盾乃至战争,建立和发展农村根据地的红色政权。条件:A 客观条件:1 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 良好的群众基础。3 继续发展的革命形势。
B 主观条件:1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2 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79.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含义和关系?
答: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和以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建设为依托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三者的关系:三者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三个不可侵害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三位一体。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革命武装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前提,也是其主要的斗争形式;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依托 80.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基本依据: 可能性: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经受国民革命的洗礼;
C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D存在具备相当实力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力量; E有坚强有力的无产阶级的领导; 必然性:A从社会性质来看,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因此在革命的主要形式上中国革命不是查更年期的合法斗争,必须是长期的武装斗争。B从革命性质来看,中国民主革命是以是以农民为主力军的农民革命,因此在革命的主要内容上中国革命应该是深入农村,开展土地革命。
C从革命形势来看,长时期敌强我弱且反革命势力集中在城市,因此在革命的工作重心上,中国的革命应该以农村为中心,深入农村进行根据地建设
81.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是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没有任何别的路可走。农村包围城市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得出来的,充分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突破前人,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3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和实践,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通行行色色教条主义错误倾向作坚决斗争的顽强精神。农村包围城市理论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的深入调查和中国国情科学把握。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和实践,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树立了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自己的路的榜样。
82.为什么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答:毛泽东先后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这主要是:1 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冲决了几千年专制制度的基础,从根本上动摇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不仅农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而且引起了中国社会的极大震动。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农民运动的坚强领导,放手发动农民群众,组织和武装农民群众。农民阶级又可分成富农、中农、贫农、雇农等不同阶层。
毛泽东又多次论述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其基本点是:
1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是农民给予的。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革命士兵实质上是穿上军队的农民。人民军队离开了农民,人民战争离开了农民,都将一事无成。3 农民生活的农村,是革命发展的战略阵地。
83.土地改革的路线方针政策? 答: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方针政策:1928年12月,毛泽东主持的湘赣边界特委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其中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或分配给农民耕种,或由苏维埃政府组织农场耕种;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分配土地的办法是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特殊地方可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者比不能劳动者多分一份土地。
1929年4月,毛泽东领导制定了《兴国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②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减租减息”政策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初期土地改革: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颂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毛强调,在土地改革中,必须注意两条基本原则:1 必须满足贫农和雇农的要求,这是土地改革的最基本的任务;2 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③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初期土地改革: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颂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毛强调,在土地改革中,必须注意两条基本原则:1 必须满足贫农和雇农的要求,这是土地改革的最基本的任务;2 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84.解放战争新中初时期,在土地改革中,必须注意两基本原则:1,必须满足贫农和雇农的要求,这是土地改革最基本的任务;2必须坚决的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85.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党在土地改革工作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的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它规定了党在农村中的阶级路线,即依靠贫农,团结中农;规定了土地改革的斗争目标,即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规定了各个解放区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有步骤地、有分别地开展土地改革工作;规定了检验土地改革工作的惟一标准,即发展农业生产。86.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87.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
88.1948年12月30日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毛泽东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
89.工农民主专政政权的特点? 答:1 它是复兴中国的前提。它符合当时的阶级关系和革命阵营新变动的客观实际。3 它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4 它是新型的人民政权,这个政权与控制着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国民党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处于对立地位。90.什么是“三三制”原则?
答:即在这个政权中,共产党人、非党进步分子、中间派别各占三分之一。
91.为什么说毛泽东关于抗日根据地统一战线正确的理论和政策是科学的和正确的? 它坚持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中的领导权。2 它坚持了工农联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中的基础作用。3 它具有极大的广泛性,把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阶级、阶层和人士都动员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统一战线中来了。明确了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对象是城市买办阶级渔村豪绅阶级中充当汉奸以及继续进行反共活动的分子,除此以外的人们,都和工人、农民有一样同等的人权、财权、选举权和言论、集会、结社、思想、信仰的自由权。
92.为什么说资产阶级专政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破产原因)帝国主义不容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不容许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3 国民党统治集团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力图坚持其***,不容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对中国民主势力一直进行疯狂镇压和摧残。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也决定其不能实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5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最广大的工农大众,也不容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93.人民民主专政中民主与专政的辨证关系: 答: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是密不可分的。人民民主专政之所以要把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结合起来,不仅是由于对人民必须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而且也是由于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人民实行民主是对敌人实行专政的需要,对敌人实行专政也是人民实行民主的需要。94.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从领导力量来看,毛泽东提出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与马克思、恩格斯所主张的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是指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是一致的。从工农联盟来到,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的保证无产阶级领导地位,同时建立起工人与农民的联盟,与毛泽东主张的在农民占多数的中国必须建立工农联盟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一致。从民主与专政的结合来看,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中,专政同民主是相辅相成、统一而不可分割的。4 从历史使命和主要任务看,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专政都是为了保卫无产阶级的政权,发展社会生产力,最后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5 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95.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要对人民实行民主这是基本内容,是国家政权阶级本质的体现。“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2 人民民主专政的另一方面是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3 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是密不可分的。96.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 答:1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把民族资产阶级列入人民的范畴,而不作为专政的对象。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3 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和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 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在解决民族问题上采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97.中国的多党合作的特点:
答:1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2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社会主义。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3 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4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各民主党派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98.建国初期的五种主要的经济成分:A国营经济,这是社会主义性质的;B合作社经济,这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C私人资本主义;D个体经济;E国家和私人资本各自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99.建国初期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1949年—1952年,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矛盾; 1952年—1956年底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1956年后,是人民对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00.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答:1953年12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拟定、经毛泽东修改和中共中央批准的文集《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总路线主要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0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思想?
答:1 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是革命性质转变的标志。总路线不但在国家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方面提出了符合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客观规律,而且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方面,也提出了反映出了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思路,即把建设与改造并举,要求把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紧密的结合起来,在社会改革中保持生产力的同步发展。3 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了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三大任务,就是要扩大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合作社社员的集体所有制,把农民和手工业者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个体私有制改造为合作社社员的集体所有制,把以剥削工人阶级的剩余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为全民所有制,在我国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此奠定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制度的基础。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出,从1953年起用15年或更长的时间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02.社会主义改造成功经验: 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趁热打铁,及时的引导贫苦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实行正确的方针原则和方法,采取逐步过渡的方法;依靠贫下中农、中立富农的正确阶级路线。2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经验:严格区分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的界限,对民族资本采用利用、限制、改造,实行和平赎买,避免了暴力和流血冲突,从而使我国和平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创造了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和步骤,采取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过渡形式;实行对企业的改造,与对资本家个人改造相结合的方针,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构想。103.什么是“四马分肥”?
答:国家对资本家的赎买形式是四马分肥:即在企业利润分配时,国家税收占34.5%,职工福利费占15%,企业公积金30%,资本家红利占20.5%,大体为四分之一。104.什么是国家资本主义?
答:国家在私营企业中加入公股,由国家派人深入,使社会主义经济进入到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是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相联系的受工人监督的社会主义经济。105.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有哪些?
答:低级形式:工业方面(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商业方面(经销代销)
高级形式:各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106.农业社主改造(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答:必要性:1 农业合作化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实行农业合作化也是巩固工农联盟的需要,可能性:A国际、国内革命具有有利条件。
B农民中蕴藏着一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极大的积极性。C党有能力领导好农业合作化。
107.农业合作化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是把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机地结合起来。2 是坚持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的方针。3 是坚持自愿互利原则,反对强迫命令。采取循序渐进的“三步走”的步骤。第一步按自愿、互利的原则,号召农民组织带有某些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几户或十几户的农业互助组;第二步,在互助组的基础上,组织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小型的戴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第三步在初级社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大型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5 是加强党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领导。是要正确把握党在合作化时期的农村阶级政策
109.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试论述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A 本着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把农民引导到社会主义道路上来,中国农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革命的主力军,对农民不能采取剥夺的办法,只能采取引导说服教育,使农民自愿走合作化道路。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形式为带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到建立半社会主义的初级社,再到完全社会主义的高级社;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形式为手工业生产小组,到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到手工业生产社,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C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经过了计划定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四马分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定息)等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过渡。D 正确掌握农村阶级政策。
E 区别对待中国资产阶级,民族资本家改造与企业改造结合起来 110.农业和手工业改造的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111.名词解释《论十大关系 》?
答: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提出。我国社主建设必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就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主事业服务”。①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②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④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⑤中央和地方的关系⑥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⑦党和非党的关系⑧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⑨是非关系⑩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112.八大指出的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的矛盾。
113.1954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构想。
114.四个现代化?是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
115.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要实行“二步走”的战略步骤: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15.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论述?
答: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毛泽东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也有又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我们必须按照具体的情况,具体解决这些矛盾即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使矛盾不断得到解决。
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人民内部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敌我我矛盾主要是分清敌我的问题,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也就是“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解决
3.还提出了一系列正确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针、新政策,如在经济方面实行统筹安排和兼顾国家的,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在与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不久,毛泽东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视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或“总题目”。
116.毛泽东提出的工业化道路思想的基本内容?
答:首先遇到的是如何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A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首先阐述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B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
C1956年5月中央会议上提出的我国经济发展要既反保守又犯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主张作为今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117.什么是“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答:A 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验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个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验的补充;
B在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是按照计划生产,但同时有一部分产品是按照市场的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计划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
C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但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这种自由市场是在国家领导之下,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118.什么是“两参一改三结合” 答:鞍钢的新的企业管理制度,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中实行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三结合。11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答: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体现了国家权力的统一,又体现了国家机关之间的分工和配合。3 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使民主与集体辩证的统一起来,有效地行使职权,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处理国家重大问题和地方重大事项。120.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2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设置自治机关。
12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由各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实现各民族的平等;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个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123.判断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言论和行动的是非的六条标准: 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 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3 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专政; 4 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 5 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 6 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国际团结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国际团结,而不是有损于这些团结。
在这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127.什么是“一纲四目”政策? 答:“一纲”即只要台湾回归祖国,其他一切问题悉尊台湾领导人意见妥善处理。“四目”是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由台湾领导人全权处理;台湾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之数悉由中央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等待条件成熟并尊重台湾领导人的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128.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129.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来北京参加谈判的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30.1974年2月,毛提出的三个世界的划分标准:苏联和美国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非洲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131.毛泽东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视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32.中共中中共中央作出了“暂时不动香港”的“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战略决策。央作出了“暂时不动香港”的“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战略决策。
13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134.填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
革命与建设的根本立足点:独立自主。
135.1930,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首次提出思想路线。136.1937,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在这两篇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形成的标志性著作,以及1941年-1943年毛泽东在延安发表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等论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137.什么是“实事求是”?
答: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所作的著名的《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全面阐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138.“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答:1 实事求是思想的第一项基本要求,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者“原则”出发。2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第二个基本要求,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科学原理的两个方面,他们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不可分割。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第三项基本要求,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39.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40.1929年,毛泽东在由他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首次使用了“群众路线”的概念。
141.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答: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内容:1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点。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
2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就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毛将其具体化为一般与个别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
142.为什么说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 所谓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首先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点。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一切依靠群众,是因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人民群众是改造客观世界实践的主体,是世界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智慧和力量都来源于中国人民的斗争实践。
其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就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总之,群众路线不仅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又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 141,142。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党的政治路线:是党在一定时期领导人民群众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纲领、方针和政策的总和。
党的组织路线:是一定时期为保证党的政治路线得以实现而制定的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总和。
组织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是实现政治路线的组织保证。党的组织路线的根本原则就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就是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先民主后集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143.如何理解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建设的基本点?
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也需要各国无产阶级发扬国际主义的精神,互相支持,互相援助。所以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从中国自身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前进道路。144.如何理解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决不是闭关锁国,应当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向外国开放和学习的关系。
第四篇:西南大学网络教育《中等学校美术教学法》复习资料
1.美术教学评价是中学教学评价与教学管理的一部分
美术教学评价是中学教学评价与教学管理的一部分,它是指收集美术教学系统各方面的信息并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美术教学及其效果给予较客观的评议估价。目的是改进教学或对评价对象作出某种资格证明?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起着调节、控制整个美术教学过程的作用,使之朝着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标。2.课堂教学练习式模式用
在目前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这种练习式模式主要运用于绘画与艺术设计课业,如临摹画、记忆画、想象画等的绘画练习课;运用美的形式法则及相关技能要求、材料工具等进行的基础图案、剪纸、雕塑、建筑模型等的制作练习课。
值得指出的是,还有一种将欣赏式与练习式结合并称之为综合式的美术课堂教学结构。3.美术课堂教学也即我们常说的美术课,它是指
美术课堂教学也即我们常说的美术课,它是指在教室内进行美术教学活动的教学形式。该形式根据班级教学的组织形式,将学生按年级分班,每班有固定的学习人数,教师照排定的课程表在规定的时间上课,学生学习同一教科书,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统一的教学方法进行学习。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来完成的。4.简述美术欣赏教学的意义
参考答案: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等学校的美术教学中,它与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和建筑艺术有机地结合,构成了美术教学的完整体系。
一、美术欣赏课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也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美术欣赏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方式
三、美术欣赏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用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5.简述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
答:美术欣赏课教学,是美术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绍成部分。进行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通过美术欣赏丰富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二、通过美术欣赏陶冶高尚的思想情操,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三、通过美术欣赏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6.开展学生课外美术活动,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
开展学生课外美术活动,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美术教师正常工作中应有的职责,除了课堂教学以外,适当地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课外美术活动,这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养、开发智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课外美术活动是进行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机组织部分。课外美术活动,是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一种有力的手段,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主义的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所不可缺少的教育形式。
二、课外美术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自觉自愿的健康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
三、能够促成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适应学生多种需要和个性差异,培养、发展和选拔各种专业人才。
四、培养美术才能,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课外美术活动,可以发现和培养美术人才,为高等美术院校输送合格的新生。
7:[论述题]
1、简述课外美术活动的意义参考答案:开展学生课外美术活动,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美术教师正常工作中应有的职责,除了课堂教学以外,适当地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课外美术活动,这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养、开发智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课外美术活动是进行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机组织部分。课外美术活动,是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一种有力的手段,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主义的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所不可缺少的教育形式。
二、课外美术活动足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一般中等学校的美术课堂教学,由于时间少内容多,无论是在基础知识传授上,还是基本技能的训练上,都是有限的。
三、美化环境、活跃学校学习生活
四、培养美术才能,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课外美术活动,可以发现和培养美术人才,为高等美术院校输送合格的新生。
8、论述课外美术小组的活动内容
答:课外美术小组的活动要高于课堂教学,应能对学生加强美育,提高鉴赏艺术美的能力,促进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美术创作的才能,要把握培养智能的重点,恰当地安排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为了尽快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课外美术小组应加强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多安排一些增进造型能力的基本练习二这也是美术小组比较经常性的活动内容。初级组的写生练习应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写生的物体也要比课堂上的复杂一些。同时还可以搞一些富有创造性的记忆画。高级组的写生练习除了安排静物写生外;风景画和人物画应占有一定的比例。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小组外出写生。
(二)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可以组织美术小组参观美术作品展览,举办美术作品欣赏会,绘画技法的讨论会,美术家故事的座谈会或请美术家作示范表演等。
(三)协助班级和学校美化环境,定期出刊墙报和黑板报;配合学校平时或节日的宣传工作绘制宣传画,书写标语完成一些突击性任务。
(四)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美术小组可以开展手工艺活动。如制作教具或做较大的泥塑、翻制石膏像、木工、金工、刺绣、编织等都可以纳入活动计划之内。
(五)组织美术小组开展社会性的美术服务工作。如为工厂设计产品商标,为商店设计橱窗,装璜门面等。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而且还可以提高美术小组的社会实践能力。
9.美术教学方法的特征
依据具体一堂美术课的教学,我们认为其教学方法大体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美术教学方法是美术教学中一切活动方式的总和,是一系列的行动规则与程序。它既可以作为概念被人们所认知,但更要以行动为人们所掌握。因此,它是有规范性、实践性的。
2.美术教学方法直接用于掌握美术教科书的内容,所以理当为其教学内容的性质所制约。
3.美术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为师生共同使用,是师生双边活动的方法。它既是制约于学生美术技能知识掌握的教授法,又是为教师实践所支配的学习法。所以,它应该是启发式的而不是注入式的。4.美术教学方法是为达到美术教学目的、完成美术教学任务、贯彻美术教学原则服务的,而美术教学的目的、任务及原则是根据社会的需求与学生的发展来确定的。所以,美术教学方法,归根结底是加速学生掌握美术文化的技能知识、加速学生审美素养提高的方法。
10.美术教学大纲的内容有哪些? 答:
一、论述美术学科的性质和地位
从各个时期颁布的中学美术教学大纲看,大多开宗明义地论述到美术学科的性质和地位。它往往 决定着大纲对美术教学目的、内容、要求、原则、方法等的规定。
二、规定美术教学的目的
教学目的的规定,是大纲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 1994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的是:“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2.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寓思想品德 教育于美术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3.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 术的兴趣与爱好。
三、说明美术教学内容和要求
大纲中的美术教学内容和要求也即具体的美术教学仟务,它必需具体化到各个年级之中,这实际 上就是教学目的的一种具体化、类别化、阶段化。有些美术教学大纲,还将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 要求包括哪些基本课业及各课业的大体比例关系是多少,用图表的方式加以说明。
四、阐释美术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这两点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中体现为“选择教学内容的原 则”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关于前面一点,我们认为主要是针对“为适应不同 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艺术教材应有不同风格、不同层次和特色的多种版本。
五、其他
这方面反映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则主要体现为 “积极改善美术教学条件”与“美术教学评估”等内容。这些也是很重要的。就“积极改善美术 教学条件”而言,由于美术教学需要一定的条件,所以只有努力积极地改善教学条件,才能不断 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目前已有不少教师对此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 成效。
1.美术教科书的作用与特点有哪些?
答:中学美术教科书是根据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要求而编写的系统简明地反映中 学美术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教师和学生进仃美术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也是考核美术教学 成绩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课外扩大美术技能知识领域的重要基础。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A.它直接体现中学美术教学大纲。中学美术教科书是根据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积假改善教学条件、进行教学评价等要求编写的。因此,可 以说它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B.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无论是计划美术课时的进度,或是进行美术课的备课、上 课、布置作业等,教师都必须凭借教科书向学生传授美术“双基”,进行审美教育,开发智力资 源。
C.它是学生用于学习的主要指导工具一美术教科书可以帮助学生系统、高效地获得美术技能 知识,深入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指导学生课前课后的预习与复习等。
D.它是评估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美术教学质量的评估往往是多方面的,但美术教 科书通过教学被学生掌握了解的情况不能不成为一个重要的参照指标。2.美术教科书的特点有哪些?
答:中学美术教科书在内容、编排形式上具有许多显著特点,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A.审美性。美术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活动,要求处处都要体现审美性,教科 书也不例外。
B.发展性。一定时期的教科书是受该时期思想意识形态、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教育培养目标、本学 科发展状况、学生心理生理持点等诸多因素制约的。因此,随着上述各个因素的发展变化,教科 书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中学美术教科书也不例外,这就是美术教科书的发展性。
C.教育性。美术教科书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蓝本,思想性强、民族味浓又富有启发意义的 技能知识教学,构成了中学美术敦科书的教育性。
D.基础性。作为素质教育的中学美术教育属基础教育,因而其教科书也必然具有基础性的特点。它所选编的内容都应是美术学科中最基本的技能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为今 后进一步的美术学习以及学生课外美术自学打基础。
E.实用性。美术教科书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中介环节,是师生相互间教与学相联系的工具。因此,它既要符合教师教的实际,又要符合学中学的实际,这是其实用性的一层意思。另外,由于美术 教科书在内容的选编上注意了与学生交际生活相联系,因而能使学生从学习中提高美化生活的能 力。
F.灵活性。美术教科大多发行面广,使用量大,延续期限相对较长。这就要求美术教科书要有适 合不同地区、不同对象和不同情况的灵活性。另外,新大纲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增加电脑美术、陶艺等教学内容,这就会使所编的美术教科书体现出应有的灵活性。7.地域性。美术教科书是在“纲多本”的原则下编写的。
3.3.目前我国中学美术教科书的结构是由哪些基本内容构成的?
答:从目前中学美术教科书的内容看,它的结构主要是由欣赏、绘画、艺术设计三大板块内容所 构成。
A.欣赏部分
欣赏部分的主体是美术作品与美术常识,其次是图文提示、注释与复习思考题,有的还有自学内 容等。
美术作品是欣赏教学的主要材料它包括绘画作品、雕塑作品、艺术设计作品、民间美术作品以及 建筑艺术作品等,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从名家名作到学生的优秀范作,涵盖面相当广。
B.绘画部分
绘画部分的主体是技能操作训练与相关的美术基础知识,另外还有少量的随堂欣赏。技能操作训 练是绘画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训练学生手、眼,脑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包括素描(含线造型、明暗造型及速写)、铅笔 淡彩画、中国画(含花鸟、山水)、版画等的写生、临摹与创作。欣赏、绘画、艺术设计三大部 分是相对独立的,但绝不是孤立存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无论绘画还是艺术设计的课业中都含有 欣赏的内容,都需要通过欣赏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此同时,通过欣赏又能巩固许多绘画、艺术设计方面的技能知识,正如前面所说,它们是一种前后依存,相互包容的关系。C.艺术设计部分
艺术设计部分的内容比较庞杂。它的主体是三大构成的基础练习与应用设计,其次是民间工艺美 术以及小型雕塑的制作训练,相关的美术基础知识,指构图知识、色彩知识、透视知识、人体结 构知识以及一些绘画材料性能的使用与保管等方面的如识,这些鄙是绘画技能的操作训练中不可 缺少的基本知识。
1.美术教科书的编制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我国中学美术教科书的编制都有一个这样的共同特点,那就是努力追求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的统一。具体地说,大致有如下几个基本要求或要点: A.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不断充实美术学科内容; C.努力完善教科书编排体系; D.切合师生教与学的实际; E.要优化版面设计; F.要注意使用年限。
2.2.美术教科书的使用有哪些要点?
答:使用教科书的过程,既是对教科书深入钻研、理解和掌握的过程,同时又是结合本校实际,对教科书进行重新选择、组织和改造运用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的工作。使用教科书应注意以下 几点:
A.把握教科书的指导思想,及时更新教学观念;
B.把握教科书体系的特点,正确确定技能知识教学的重点; C.联系实际的灵活运用教科书,切实保证教学实效;
D.在保证教科书内容完整性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特长。
总而言之,对教科书的使用是一个灵活、主动地创造过程,它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积累经验,才能发挥其最佳的效应,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3. 3.我国中学美术教科书的改革趋势有哪些基本走向?
答:教科书的改革是由教育观念、教育方针政策、实际教学的需要等各个方面带动的。从目前来 看,我国中学美术教科书的改革有如下一些基本走向:
A.重视学生审美文化素质、美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力图建立素质教育思想指导的美术教科 书的科学体系。
B.重视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力图编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科书。C.注入宏观美术教材观念,使美术教科钙的形式向多样化、立体化方向发展。D.不断完善教科书的编审体制,力图建立一个健全的编审机构。
11.美术教学教学任务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一是通过美术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绘画与艺术设计的基本技能知识。它具体包括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绘画透视学、艺用人体结构运动学、绘画构图学、素描、色彩画、版画、中国画以及基础图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服装设计、家具设计、建筑模型制作、小雕塑制作等的技能知识,并能进行简单的练习与创作,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是通过美术鉴赏教学,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美术史、美术理论常识并能一定程度地赏析美术作品。它具体包括学习了解美术的分类、美术的社会功能、美术的内容与形式、美术的创作方法、美术的风格与流派、美术的欣赏方法等知识,也包括具体赏析古今中外优秀的绘画、雕塑、艺术设计、建筑艺术以及中国民间美术等作品,以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德育渗透,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与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整个艺术文化素养。
三是通过美术课的教学,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美术自学条件与“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能力。它具体包括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积累一定的美术文化知识、提高一定的审美素养、增强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掌握一定的美术自学方法以及能在“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上产生应有的学习“迁移”效应等,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培养和选拔美术人才。12.美术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我们说中学美术教学的任务就是中学美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其任务的内容包括多个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美术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绘画与艺术设计的基本技能知识。
二是通过美术鉴赏教学,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美术史、美术理论常识并能一定程度地赏析美术作品。三是通过美术课的教学,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美术自学条件与“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能力。
由上可见,中学美术教学任务的主要内容,其实质就是其目的在教学中的具体化。反映在初中、高中的《大纲》中,它们是以“教学内容和要求”或“教学要求”的形式来体现的。
13.为什么说美术教学目的是整个中学美术教学工作的一个根本问题?
答:美术教学目的是整个中学美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根本课题,是整个中学美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美术教学目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学美术教学为什么而教的问题。它决定着美术教学的方向,是美术教科书的编写、组织美术教学的过程和选择美术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检测美术教学效果的标尺。14.确立美术教学目的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答:
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进步的需求是中学设置美术课的根本原因。美术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现象之一,为了实现其存在的价值和寻求自身的发展,美术的教育活动便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
二、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教育方针规定着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的途径。
三、遵循学生的身心特征。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2~18岁之间(包括初中与高中两个阶段),属于通常我们所说的青少年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已由少年进入青年期,开始走向成熟。他们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特点都有别于儿童,也与成年人迥异。
四、注重美术学科自身的性质。学科自身的性质是确立中学美术教学目的的内在依据。
五、学习、借鉴和应用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是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美术教学目的应加强学习、借鉴和应用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研究成果。15.美术教学目的的双层次结构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答:中学美术教学目的的双层次结构,即美术教学的一般目的与美术教学的具体目的。第一,美术教学的一般目的包括智育目的、德育目的、美育目的。
第二、美术教学的具体目的,是指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的美术“双基”水平、美术心理素质、美术鉴赏力得到提高与发展。
(1)要使学生的美术“双基”水平得到提高(2)要使学生的美术心理素质得到提高(3)要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力
我们认为中学美术教师只有明确了其教学目的基本构成或者其教学目的系统,才能从整体上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学美术教学的性质,认清教育的方向;才能自觉地用美术教学目的来规范与指导具体教学工作,围绕教学目的来备课、上课及进行课外美术活动、教改、科研等。
16.在目前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这种练习式模
在目前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这种练习式模式主要运用于绘画与艺术设计课业,如临摹画、记忆画、想象画等的绘画练习课;运用美的形式法则及相关技能要求、材料工具等进行的基础图案、剪纸、雕塑、建筑模型等的制作练习课。
值得指出的是,还有一种将欣赏式与练习式结合并称之为综合式的美术课堂教学结构。
17.美术课堂教学结构
美术课堂教学结构也即通常我们所说的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根据我国现行的中学美术教学大纲以及实际教学情况,我们认为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 一是欣赏式。这种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体现为:组织上课——检查复习—提出教学的任务、内容(课题)和要求——感受、分析、理解、品味课本图文——概括教学内容要点——检查、巩固所学的知识——课堂小结。
在目前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这种欣赏模式主要运用于欣赏课业,如专题性的中外美术名作名家赏析、相关美术流派与艺术思潮的评介、美的人艾景观或自然景观的浏览等内容的欣赏课。
二是练习式。这种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体现为:组织上课——提出教学的任务、内容(课题)和要求——复习有关的“双基”——教师做示范——学生按照一定的技能程序和要求进行绘制练习(教师巡视辅导)——课堂小结。
18美术教学原则和特点
美术教学原则的特点就是眼、脑、手的协调并用与相互合作。眼是人的视觉器官,它是人们从事美术活动的基本前提、条件与手段,电是人们从事美术教学,确立美术教学原则的基本条件与依据,因而在美术教学原则中离不开眼的训练和“眼力”的提高与发展这一事实。脑是人体中管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的器官,也是人从事美术教学活动并确立其原则的基本条件与依据。不过在确立的美术教学原则中,它所要训练和发展的主要是人的审美——美术文化的“脑力”,换言之,它的重心是培养人的视觉审美形象的记忆、想象、理解、思维等方面的能力或素质。手是人们从事美术教学活动并确立其原则的基本条件与依据。因为美术技能的实际操作靠手才能实现与运转,美术作业(品)靠手才能完成。上述三个方面的协调并用与相互合作便是美术教学活动中眼之观察是基础、脑之作用是主导、手之表达是归结,即我们认为的美术教学活动原则的特点。
美术教学原则的作用在于指导我们正确处理美术教学中的各种关系。关系包含着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例如,美术教学的目的,就既有美术教育的又有其他教育的矛盾问题。根据美术教育与其他教育相统一的原则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就能提高其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美术教学原则的作用,我们可将其视为通过原则来指导与规范教学、协调与完善教学,其作用宗旨是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素质的美术教学与不断提高其教学质量。总之,原则是理论,运用是实践。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原则的理论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育概论复习资料
1.姜乐仁—启发式教学实验;邱学华—尝试教学法 2.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3.弗赖登塔尔—“现实数学教育”理论;其四条数学教学原则:数学现实、数学化、再创造、严谨性(~原则)4.皮亚杰—将儿童从出生到青春初期智力或思维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5.封闭题―答案唯一或只有少数几个确定解的问题;开放题――答案不唯一且答案数量很多,甚至数不尽,乃至无穷多的数学问题。6.表现性评价――是学生完成具有一定现实情境的任务来考查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的评价方法。
7.数学认知结构――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
同化――指学生在学习中将新的数学知识直接纳入认知结构,扩大原有认知结构,使数学认知结构发生量变的过程。顺应――指某些新的数学知识不能直接同化到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去必须适当调整或改造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使其适应新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将新知识纳入改造后的认知结构中去,从而建立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
8.同化和顺应的区别――同
化主要是改造新的学习内容,使其与原有认知结构相吻合,便于将新知识直接纳入原有认知结构;顺应则是改造原有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知识的学习。
9.数学概念――是客观世界
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10.数学概念形成――是指学
生依据直接经验,从大量的具体例子出发,在数学概念的具体例证中通过归纳抽取一类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并把概念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中的过程。
11.数学概念同化――利用学
生头脑里已有的数学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揭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得二级概念的过程。12.影响小学数学概念学习的主要因素(3点):①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②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③感性材料或感性经验。
13.下位学习――如果学习者
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在概括层次上高于所学新命题的知识,那么新命题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只是就构成下位关系,利用这种关系获得数学命题的学习形式叫做下位学习。
14.上位学习――通过对原有
认知结构中有关内容的归纳和综合,概括出新的数学命题的学习方式叫做上位学习。15.16.接受学习――指在教学中
教师把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全部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则采用接受的方式把这些内容直接同化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去,其间不需要学生的独立发现。17.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基本条
件(3点):①学生具有主动接受数学知识的心理倾向;②学习材料要具有潜在意义;③学生头脑里要有联系新内容的知识经验。18.合作学习――指在学习活
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
19.探究学习――指在教学中
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获得正确答案的一种学习活动过程。
一、双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2.在活动体验中获得解题技能;3.在变式中促进自主构建;4.在综合运用中形成整体观念;5.在双基掌握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6.警惕数学双基教学的异化。
二、新教材的主要特点(5点):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题材丰富多样;2.体现学法,利学利导;3.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体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4.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关注各领域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综合;5.注重数学文化的介绍,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三、教材编写存在的主要问题(4点):1.新教材编写特色趋同化;2.题材欠广泛;3.部分实践活动内容缺乏可操作性;4.部分教材内容难度偏大。
四、教材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穿新鞋,走老路”――两个原因:①教师对新课程教学有一个逐步学习和理解的过程,需要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②教师对新教材研究还不够,缺乏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意识。2.课堂教学“形式化”--原因:教师对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没有正确的认识,简单地把接受学习等同于机械学习,把发现学习等同于意义学习。3.激励性评价泛化――原因: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缺乏适当把握。
五、小学数学学习中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1.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主要是遵循以下两方面的“序”①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②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2.要关注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①数学学习要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所学教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背景去理解知识;②充分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习数学;③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3.要重视感性材料的作用。①通过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建立数学知识的表象;②通过感性材料降低学习难度,排除思维障碍;③充分利用感性材料的直观形象。4.要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①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②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③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1、注重由目标生成数学问题,组织课堂活动
2、注重问题驱动,启发儿童数学思考
3、注重直观辅助,促进儿童理解数学,巩固认知
4、注重活动探究,使儿童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
5、注重思想渗透,促进儿童汲取数学思想方法的丰富营养
七、数学思想主要有符号思想、类比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建模思想、极限思想等。
八、课堂教学方法:
1.讲解法――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者论证数学概念、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时常用的方法。2.演示法――指教师使用一些直观教具或实物进行演示实验,配合谈话或讲解引导学生进行系统观察,使学生对事物的现象获得感性认识,以便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算理,验证间接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3.操作实验法――指在教师的指导示范下,学生进行具体实验,并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观察、思考的教学方法。4.发现法――布鲁纳 5.练习法――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已学会的数学知识,通过作业、练习的方式,发现、总结新问题,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6.活动教学法――指在学科教学中,通过学生主体活动和主动探索,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