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

时间:2019-05-13 09:39: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

第一篇: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

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2009年8月3日)

------------------

http:// 2009-08-11 10:21:19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文化旅游强市”战略,提高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现就加快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7

第二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从国家的角度看文化的重要性

工业091班邹奔虎2009007020

412007年10月党的党的十七大召开,文化软实力正式写入党的党的十七大报告,这标志着,软实力正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新的着力点,中国正开始通过发展国家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出发,提出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大政方针,说明党中央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的高度重视。

一、什么是文化?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二、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在过去的时期里,我国的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我国的软实力发展还显得薄弱,在总体上还处于软实力发展的初期。客观分析现在文化软实力方面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带来的价值观的迷茫,大众文化的兴起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等都是影响和威胁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另外,西方发达国家文化帝国主义的话语霸权有加强趋势,文化霸权的再次兴起使民族国家间的文化利益矛盾加剧,而且,我国少数人为迎合西方霸权主义所提出的所谓的普世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进程。

与其它国家相比较:目前世界文化市场份额,美国占43%,欧盟占34%,亚太地区占19%,亚太地区所占份额中,日本占10%,韩国占5%,中国和其他亚太地区国家仅占4%。从国际对比来看,中国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2011年首超3%)中所占的比例,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达到的10%以上的水平。我国文化产品存在贸易逆差:和中国对外贸易“出超”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则是严重“入超",存在“文化赤字"。2004年全国图书、报纸、期刊累计出口总额2546万美元,进口总额1.6亿美元,逆差为6倍。

从1999年到2002年,仅俄罗斯就有285个文艺团体到中国演出,同期中国至俄罗斯演出的文艺团体只有30个,相差10倍。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进口影片4332部,其中,美国几乎占到了一半。而我国影片出口则屈指可数。从全球文化的大范围看,在许多国家,有人如果听不懂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的作品,就被认为不懂音乐,但听不懂《二泉映月》则似乎很自然。在语言文化方面,中国和西方的交流也处于严重逆差状态。美国高中学生只有2.4万人学中文,而学习法语的美国高中学生则达100多万。须知,中国人口有13亿,法国人口只有8000多万。在美国3000多所大学里,有近800所开设了汉语课程,但在中国,连小学甚至是学前班,都开设英语课程。大学生不考4级、6级被认为不思进取。

三、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同时加强对我国文化的保护,韩国申遗“端午节”事件等)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着标志。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担负着前所未有的重任。我们要站在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上,紧扣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培育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焕发广大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不断增强中国文化形象的现代元素和核心元素,塑造国家文化形象;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以应对众多挑战;通过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变文化资源大国为文化经济强国,在国力竞争中赢得优势。

第三篇:统筹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统筹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7日 21:10 作者:马中平

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进一步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建议》精神,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落实。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具有综合性强、辐射面广、渗透力大、附加值高、产业链交错的特征,涉及信息、网络、金融、通信、交通、商业、旅游等方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始终存在着许多相互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各个方面的内涵、特点、规律和方法不尽相同。能否做到“统筹”,关系到文化繁荣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在文化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是要把文化的繁荣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各方面、各层次的相互关系中把握文化建设的本质和规律,做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双丰收。

一是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需要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研究文化的发展规律,把握文化发展的方向,驾驭文化发展的态势。离开了这个基本点,在文化发展繁荣方面就不可能坚持正确的导向,就不可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面前明辨是非,头脑清醒。在文化的繁荣发展中,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模糊认识和错误倾向,就是因为我们有些同志缺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强调要改革文化发展模式,并不是要改变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我们放开发展文化产业,提倡文化发展的多渠道、多形式,决不是要搞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我们按照WTO的要求主动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决不是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让出阵地,让充满西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形色色的文化平分秋色。

二是统筹文化发展的继承与创新。历史文化遗产,是文化个性和传统价值的具体体现,是文明素质和综合实力的表征,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又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待传统的历史文化,应该保持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陕西历史悠久,积淀了深厚的文化资源,孕育了灿烂的文明。无论是奔腾不息的滚滚黄河还是炊烟袅袅的半坡母系村,无论是灿烂的古代文化还是光辉的革命传统,在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中都产生过重要作用,为现代文化的发展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因此,我们一定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对历史文化要做好挖掘保护,同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是统筹城乡文化的发展。当今中国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统筹城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文化设施布局、文化经费投入、文化生活安排、文化产品生产等各个方面,在政策和投入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实行城市带动战略,建立城乡互动,互利双赢和共同发展的统筹机制,以大城市辐射带动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广大农村。不仅算城乡文化建设投入产出的经济账,更要算城乡文化建设投入的社会账,算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效益账。

四是统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区别。文化产业是经济与文化融合的重要载体,对于提高产业发展的文化含量,满足社会多层次文化需求,提升产业发展的档次,具有积极的作用。文化事业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非常重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统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要坚持改革抓突破,创作抓精品,群众文化抓贴近,文化发展抓建设,文化管理抓规范的基本工作方针。

五是统筹文化精神与文化精品。文化精神是文化的内在要素,深深熔铸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文化精品则是一定文化精神的外化和物化。再好的文化精神,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吸引力比较强的表现形式,也很难发挥武装人、塑造人、引导人、教育人的作用。陕西文化精神非常丰厚,有中华民族发祥地的黄土文化,有黄帝、炎帝、半坡、蓝田的始祖文化,有秦兵马俑、汉阳陵、唐昭陵、乾陵等反映民族繁荣发展的传统文化,也有延安、八路军办事处等反映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文化。要增强其辐射力、吸引力、感召力,更好地展示陕西地域文化特色和成就,就必须集中力量,精心组织,坚持两者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不断提升竞争力,扩大影响力。

六是统筹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树立“效益”观念,追求投入的产出比率,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效益不同于其他行业,有的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有的则只有社会效益,并不直接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获得效益的周期也千差万别,但社会效益始终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重要经济支持与保障,因此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但是,我们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无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都必须坚持正确导向,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决防止出现重文化产业轻文化事业,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现象。

七是统筹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文化是比经济更为持久、更为深刻的国家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知识经济、学习型组织、循环经济等新的发展思路与模式的提出,把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机结合了起来。在今天的经济社会活动中,文化内涵与其竞争力、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关系日益密切。文化发展目前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成为一种特殊资本,一种底蕴丰厚的资源。文化既是生产力,又是竞争力。要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防止就经济抓经济、就文化抓文化。文化建设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不可能立竿见影,不能急功近利,需要锲而不舍,抓紧抓实。目前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文化生产能力不足,文化资源大量闲置,文化活力没有充分激发,文化市场没有充分拓展。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繁荣。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观念;破除文化属于社会消费范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文化不能出效益的观念;破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搞建设,只能先发展经济后发展文化的观念;破除文化属于意识形态,发展文化只是宣传文化部门的职能的观念。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文化与经济、现代科技的融合,推进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穿透力和影响力。

八是统筹管好与放活的关系。党委和政府部门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应当做到不错位、不失位。不错位就是该管的一定要管好,不推诿,不扯皮,不该管的一定不要去管,要让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企业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不失位就是形成上下一齐抓,全党一齐管,人人都参与的良好氛围,不能借口与国际接轨、市场运行而放任自流。要勇于实践,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说到底,就是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核心,全心全意服务于这个核心。为此,必须确立人民群众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必须充分发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塑造适应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第四篇:加快推动新时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心得体会

加快推动新时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心得 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对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动新时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做到文化发展服务人民、依靠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70 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满足人民的多样化文化需求。一方面,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推出更多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另一方面,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只有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才能枝繁叶茂。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紧紧依靠人民,要求我们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的落脚点。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特别是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激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广大文化工作者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心实意到人民群众中去,自觉拜人民为师,不断从人民群众中吸收营养和力量。

坚持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文化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由人民共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为此,要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健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坚持因地制宜,推动社会文化资源向基层集聚、投入向基层倾斜、服务向基层拓展、活动向基层延伸、产品向基层流通,加大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各种方式

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推动城乡基层文化实现更大发展,使基层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积极开展文化帮教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及贫困地区文化教育事业,依托特色文化资源、特色文化阵地、特色文艺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休闲、求知、审美等方面需求。

第五篇: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文化创造财富,产业支撑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对实现我区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打造和谐路北、建设文化大区、实现首善之区有着深远的意义。为培育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路北区文化体育局按照,结合我区实际,经过充分调研,提出如下加快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定走以活动为载体繁荣文化事业、以项目为支撑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南岸和谐文化建设之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动文化体制和机制改革与创新,培育和繁荣文化市场,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潜力, 引进先进文化,提升我区文化内涵,满足全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二、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

发展定位:结合我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及特色文化形态,即远古文化、开埠文化、陪都文化、宗教文化、花卉文化、美食文化、广场文化、会展文化,打造具有南岸特色的文化业态,即文化创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文博会展业、文化休闲业、文化经纪业、文化培训业、文化场馆业,形成南岸“八八”文化产业模式。

发展目标:未来5年,力争文化产业年增长速度达到15%,文化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以上,实现文化产业的持续稳定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三、重点任务

(一)因地制宜,构建文化产业发展集群

规划建设“一带三点”文化产业布局,“一带”是指21公里长的南滨路沿线,充分发挥其形象、名气、人文、文化积淀的优势,打造成为以饮食、娱乐、休闲文化、康体表演为一体的风情一条街;“三点”是指南滨路沿线的江南大剧院、洋人街美心大剧院、黄葛渡大型文化广场。利用“一带三点”,着力打造南滨路“4小时经济”,发挥其龙头和中心辐射作用,带动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同时,按照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的进程,在茶园新城区、长江广阳岛以及区内重要楼宇和小区规划建设一批美食、娱乐休闲、康体表演、文化创意、高雅演出等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

(二)应用高新技术,做大文化创意产业

积极参与和协助重视传媒集团,搞好总投资15亿元的重庆市重点创意产业项目“重庆时尚之都”的规划、建设和有关经营活动;扶持茶园新区动漫产业,引进文化创意企业、工作室及创意人才进入产业基地;以南岸区文化艺术培训中心为基地,开设青少年动漫艺术培训班,逐步建成全市具有影响力、凝聚力的动漫艺术培训基地,并将其纳入市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打造文化娱乐产业

鼓励和引导各种投资主体采取联合、重组、兼并等方式进入我区国有或民营文化企业,全面推进文艺演出团队市场化运作;大力发展文化经纪、演出策划等中介组织,推行艺术经纪人制,推动文化艺术产品的策划、生产、展演和后续开发的一条龙运作和网络化经营;引进国内外有特色的文娱项目入驻我区,提高文化娱乐业的品位、档次和消费水平;整合区域内文化娱乐资源,发展一批示范性、拥有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娱乐演艺产业集团,提高文化休闲、娱乐演出的品牌效益和经济效益;活跃艺术培训市场,利用社会资源和文化艺培中心,培育和包装一批演艺明星。

(四)拓展消费市场,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用文化包装和提升传统旅游资源,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名区,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打

造“60颗星”的目标,搞活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完善改造以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绿色商务餐饮等五条美食街,聚集人气。在项目和景点开发中,以静态景观为平台,凸显景点个性,强化文体表演功能,拓展文化旅游消费市场。

(五)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文博会展业

借助重庆会展中心,大力发展文博会展业,每年有计划地策划一批品位高、上档次、吸引力强的文化艺术活动,配合会展中心各种展会的召开;同时,继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涂山宋窑”、“巴国青铜器”系列文化旅游产品,逐步形成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链。

(六)整合区域文化设施,积极发展文化场馆业

充分利用好重庆会展中心、南岸区文化艺术中心、江南文体广场、重庆抗战博物馆、帝景星美院线、CBD南区文化馆以及即将开工建设的江南大剧院、美心大剧院、黄葛渡大型文体场馆、茶园新区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场馆,凸显规模和集群效应。要有效整合场馆资源,通过政府扶持、宏观指导和市场化运作方式,激活区域内文化场馆业的繁荣发展。

(七)挖掘各种文化资源,努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充分挖掘我区历史文化,努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完善建设好“重庆开埠史展览馆”,完成重庆抗战博物馆二期工程项目建设,依托南岸五教俱全的优势,高起点、高水平地规划建设好一批宗教文化旅游景区。完善和改造慈云寺、慈云寺老街、法国水师兵营、大佛寺、涂山寺、老君洞、黄桷古道等历史文化项目。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领导,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成立南岸区文化产业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政府办、区文广新局、区计委、区财政局、区规划分局、区国土分局、区工商分局、有关经济板块等部门和单位领导为成员,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统一管理和调控。打破条块分割、效率低下的局面,解决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和政策,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投入,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根据《中共南岸区委南岸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南委发

[2004]17号)和《中共南岸区委南岸区人民政府关于巩固创先成果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的意见》(南委发[2006]12号)要求,确保文化投入的经费逐年增长,一是区财政对文化事业经费的直接投入增长不低于当年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财政对文化的投入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1%;二是区财政局要做好统筹,设立1000万元的“南岸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并制定相应使用和管理办法,采取贴息、补助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每年拿出200万元用于打造南滨路文化娱乐业。

(三)统筹规划,推动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大力推动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把文化体育设施、网点建设纳入城镇和社区规划,确保建设用地,并改善和健全文化产业统计制度。由区规划分局、区国土分局、区建委、区文广新局等相关部门分工协作,落实各项具体规划的实施。找准产业的市场定位,各个项目务必落实到具体单位、领导者和责任人。

(四)宽松环境,放宽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准入条件

按照“非禁即入,有需则让”的原则,凡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社会力量进入的文化产业领域,允许企业、个人、社会团体、境外资金等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在项目审批、资质认定、投融资、财政税收、土地使用、从业人员职称评定、成果评奖等方面,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享受与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依法保护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合法权益,积极营造有利于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五)培育市场主体,积极鼓励民营力量发展文化产业

革除文化市场内部壁垒,培育文化产业主体,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激发民营企业公平参与文化市场竞争的热情;成立南岸区民营文化产业协会,充分发挥协调和行业自律作用,建立起民营文化产业服务体系;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培育一批民营龙头文化企业,提高文化企业的竞争力;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以股份制、民营等形式兴办演艺、娱乐、会展、中介服务等文化企业。

(六)实施品牌带动,加大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力度

打造“文化名人”、“文化名企业”、“文化名品牌”的文化“三名工程”,提高文化产业项目品位和档次。依托资源优势,编制《南岸区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指南》,利用重点项目洽谈会、经贸会等商务节庆活动,举办系列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七)政府引导,加大市场运作力度

凡入驻我区的文化企业,政府只作规范性的指导,一切经营活动均按市场化运作,其消费和服务价格由企业按照政府的引导自行上下浮动,所有演出票价均由市场决定。

(八)兑现政策,积极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认真执行国家和重庆市对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对政府鼓励新办的出版、发行、放映、演艺等文化企业,免征企业3年的企业所得税;对纳税确有困难的文化企业,可申请减免经营用地和房产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对投资兴办文化企业的,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不得收取政策规定之外的任何附加费用

下载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关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做法(一)抓基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我市全面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步伐,有力推进了全市......

    充分认识加快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充分认识加快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是适应国际国内发展竞争的需要文化要素是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市场竞争是产品......

    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精)

    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国家文物局,文化部各直属单位,各驻外使领馆文化处(组):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

    关于加快余姚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范文模版]

    关于加快余姚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审定稿)为贯彻落实《中共余姚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余党„2011‟19号)精神,进一步优化文化产......

    无锡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

    《无锡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无锡市委第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无锡市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第二个率先......

    关于加快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关于加快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苏州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精神,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的外部环境,促进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根据......

    关于加快宁夏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关于加快宁夏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

    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调研

    关于加快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调研一、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市文化工作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