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企业职工收入抽样调查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实验1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某企业职工收入抽样调查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逐步熟悉EXCEL的基本操作,并学会利用EXCEL进行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基本的数据整理包括录入统计数据、建立数据清单、按照关键字对数据进行排序,以及对排序结果加以分析。学会统计分组的几种方法,尤其要掌握统计分组函数FREQUENCY的使用。掌握常见统计表与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二、实验要求
1、数据录入
2、数据排序与数据分组
3、统计表与统计图
三、实验内容
假设你在某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工作,并打算在员工中进行一项调查,以求出他们的年收入状况。调查的主要变量是年收入,被调查者的特征变量有性别、年龄、学历和职业等。抽样调查的数据见case02。
问题
(1)要求学生利用本案例的数据,利用描述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组汇总和整理;
(2)根据数据的特点和类型,选择适当的图形展示数据;(要求至少两种类型的图形)
第二篇:第八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综合报...
第八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综合报告(摘要)2009年03月26日 10:15中华工商时报
http://finance.ifeng.com/news/hgjj/20090326/480672.shtml
一、私营企业数量、注册资本和从业人员的增速下降
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统计,2007年,全国登记的私营企业各项指标,均比上年有增长,但增速明显趋缓(见表1)。
2000-2005年,由176万户上升到430万户,年均增长率为19.6%。但是,2006年只比上年增长15.8%,2007年只增长10.7%,同前5年的年均增长率比较,分别减少了3.8个和
8.9个百分点。2008年上半年,全国登记的私营企业(含分支机构)为6238702户,比2007年底的6030505户(含分支机构)增加208197户,增长3.45%。如果扣除610699个分支机构,实际只增长2%。
值得注意的是有7个省、区、市登记的私营企业户数,出现了下降现象。它们是北京(-1.55%)、山西(-1.59%)、上海(-0.39%)、湖南(-1.78%)、贵州(-2.89%)、宁夏(-8.36%)和西藏(-0.73%)。同一时期,个体工商户为27590953户,比2007年底的27415298户,增加175655户,只增长0.64%。其中,农村个体工商户减少441351户,下降4.17%。10个省、区、市登记的个体工商户比2007年底下降。它们是:北京(-4.31%)、天津(-2.65%)、河北(-9.50%)、山西(-1.15%)、上海(-0.71%)、安徽(-5.60%)、江西(-7.00%)、河南(-1.15%)、青海(-0.58%)和新疆(-1.54%)。
在企业数量增速下降的同时,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的增速也同步下降,2000-2005年,由13308亿元上升到6133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5.7%。但是,2006年仅比上年增长24.0%,2007年同比增长23.5%,同前5年的年均增长率比较,分别减少了11.7个和12.2个百分点。
2007年,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170.3万元,同比增长11.6%,但规模大小悬殊,超过100万元的仅133.6万户,占24.2%,75.8%的企业,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以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从2004年以后,私营企业吸纳的从业人数的增速也呈下降趋势。2003年从业人数比2002年增加26.11%,但2004年仅比2003年增加16.7%,2005年比2004年只增加16.1%,2006年比2005年只增加13.1%,2007年比2006年只增加10.12%,2008年上半年同比只增长6.12%。
二、私营企业税负等负担有加重趋势,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亏损面增大
第八次全国抽样数据表明,2007年,各类私企纳税的中位数是26万元,比2003年增加10万元,比2005年增加1万元(见表2)。从行业分布来看,纳税额最多的行业分别是采矿业、房地产、建筑业、制造业和电力煤气水,这些行业纳税额的中位数均在60万元以上。交费额最多的行业分别是采矿业、交通运输和房地产,交费金额的中位数均在15万元以上。利润最高的行业分别是采矿业、房地产、农林牧渔、建筑业、制造业和电煤气水。税后净利润增长最快的行业分别是采矿业、科研技术、公共设施,年均增长都在100%以上。行业中亏损最为严重的依然是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占据了亏损样本总数的62.7%,比上次调查还高出3.6个百分点。
2007年私营企业承担纳税、交费、摊派、捐赠、公关招待五项负担的总体情况是,纳税居于首位,其次是交费,公关招待和捐赠的支出不相上下,摊派支出平均也超过7万元。摊派涉及的企业面达到54.6%;捐赠企业比例达到78.4%。
上述五类负担合计占销售额的比重平均12%上下;仅考虑纳税、交费和支应摊派三项,则占销售额的比重为9.4%。数据表明,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的各项负担占销售额的比重平均接近16%,而1亿元以上企业的这一比重平均仅为7%略强,前者是后者的2.3倍。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负担确实较重。
不考虑物价因素,就纳税而言,2003年比2001年增长61.0%,2005年比2003年增长35.3%,2007年比2005年增长35.4%。
最能说明问题的比较是各项负担支出占销售额的比重。2001-2007年,私营企业的纳税占销售额的比重以及交费占销售额的比重总体上都有所上升。
三、私营企业所从事的行业趋于多元化,但主营行业仍集中于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 本次调查设计填报的行业可多达5个,因此我们对企业从事行业的数量进行了加权平均,企业在开业时平均从事1.588个行业,到2007年已扩展到1.827个行业。这表明企业的行业分布趋于多元化。与上次调查相比,私营企业的产业及行业分布没有明显差异,第一产业占7.1%,第二产业占52.7%,第三产业占40.2%;依然集中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合计比例61.8%,仅下降3.6个百分点(见表3)。
四、发展环境变化对各类私营企业有不同的影响
近年来,私营企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次调查选择了土地从严审批、能源涨价、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货币政策从紧等
七个方面询问被访企业。初步的统计结果显示,环境变化对不同类型的私营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排在第一位、影响最为突出的是原材料涨价,其次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第三是能源涨价,第四是货币政策从紧,第五是人民币升值,第六是土地审批从严,最后是出口退税政策变化。由于本次截至日期是2007年底,许多出口企业的变化未能全部反映出来。
在不同地区,上述环境变化对私营企业的影响是有所不同的。西部地区私营企业所感受到的土地审批从严、能源涨价、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货币政策从紧所造成的影响都明显严重一些,只有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程度略为轻一点;中部地区私营企业所感受到的七方面变化影响的程度都低于总体的平均水平;而对东部地区私营企业来说,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和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影响的程度严重一些。比较起来,西部地区私营企业的处境更为艰难一些。
不同行业的私营企业受这些变化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在商业服务业企业中,劳动力成本取代原材料涨价排在第一位;而在房地产和金融业大类的企业中,货币政策从紧的影响取代劳动力成本上升排在了第二位,土地审批从紧取代人民币升值排在第五位;在制造业大类的企业中,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度上升到第四位,取代了货币从紧政策的位置。这些变化大体反映了不同环境因素对不同企业的影响。从总体看,原材料涨价和劳动力成本上升都是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
五、私营企业税后纯利润用于再投入的积极性下降
比较1996-2007年样本企业,纯利润再投入占其税后净利润的比重的平均值,下降了17.8个百分点。相关系数仅为0.555,回归系数仅为0.205,亦即企业税后净利润增加1万元,纯利润再投入仅增加2050元。而1999年,这个相关系数是0.983,回归系数是0.916(即税后纯利1万元,用于再投入9160元)。这表明,私营企业投资积极性呈下降趋势。这个现象值得认真研究。
六、私营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改善程度与工会组建率密切相关
近两年来,由于政府强化管理、社会加强监督、企业更加自律,私营企业拖欠工资现象有所减少,私营企业职工工资总体水平在提高。
私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仍然比国有企业职工低8208元,两者相比为1∶1.45,差距比两年前拉大了。
不同行业私营企业职工收入差距很大,房地产业、卫生行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最高,而住宿餐饮业、公共管理、公共设施服务业最低。
工会在维护员工权益方面作用明显。比较已建立和未建立工会的私营企业,我们发现,职工合同签订率、平均工资、社保参保率都有明显不同,建立工会对于维护职工权益十分重要。
在本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的企业中,已有工会组织的仅占38.6%,与媒体上报道的私企建会率高达69.6%相去甚远,即便考虑到统计误差和抽样误差,以及统计口径有所不同,差别也不应这么大。可能的解释是一部分工会组织不健全或基本没有活动,以致老板觉察不出工会组织的存在。这一点应该引起注意,重要的是工会组织的实质性活动而不是纸面上的数字。
七、私营企业主自我评价为中等社会阶层
本次抽样调查得出的数据是,私企业主中的共产党员比重为33.5%,与前次抽样数据持平。从抽样数据可以看出,私营企业主对自身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三大领域中的地位的评价大致相同。他们对自身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选择为居于中层(第5和第6位)的最为集中,比例达到45.7%、36.7%、44.4%;认为自己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在中等以上(即第6位到第1位)的都达到了75.1%,认为自己政治地位在中等以上(即第6位到第1位)的要略少一些,但也有63.3%。可见,私营企业主大都把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确定在中上等水平。
八、私营企业党建工作需要加强,管理需要改进
本次调查表明,员工中没有共产党员的私营企业占20.6%,比上一次调查时下降了11.1个百分点。在被调查企业中,员工党员人数为1人和2人的企业分别占10.1%和12.0%;党员人数在3人和3人以上的企业占57.2%,有50名以上和100名以上党员员工的企业分别占3.3%和1.3%。成立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等党的基层组织的企业只有30.6%,约70%的企业没有成立党组织,其中,在有3人和3人以上党员的企业中,有28.2%没有建立党组织;在有50名以上100名以下党员的企业中,还有1.6%没有建立党组织。在有100名以上党员的上规模企业,则全部建立了党组织。
本次调查就私营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问题进行了询问。认为私营企业党组织由属地党委、当地工商联党组、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党组织管理更为有利的企业主,分别有38.6%、37.0%、23.6%。可见,在私营企业主看来,属地党委管理并不是对私营企业党组织唯一的管理模式,工商联党组几乎和属地党委一样可以承担起管理本地私营企业党组织的职能。我们在实地调研中也了解到,一些大中型私营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党组织不太愿意由所在街道或社区管理,认为街道或社区党组织难以胜任相应的管理责任。
在私营企业党建工作中,党员企业主能否担任企业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一直是个争议很大的问题。在很长一个时期里,组织部门对此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政策意见。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在党员企业主中,有66.7%的人担任了所在企业党委或总支、支部的书记。这表明,党员企业主担任企业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
九、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热情高,但亦商亦官现象值得注意
本次调查着重从担任人大、政协、政府和党内职务四个方面考察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基本情况。调查表明,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私营企业主参与政治的最主要方式,回答担任各级这两类职务的总计有2101人,占受访企业主的51.1%。在受访的1372名党员私营企业主中,担任各级党代表的达到28.3%,其中,省级党代表和全国党代表分别有15人和7人,占党员企业主总数的0.016%。
2000年3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联合下发文件,明确规定私营企业主不得担任党政机关领导职务。但是这些规定在实践中已有明显的突破。
本次调查表明,有205名中共党员企业主进入了地方各级党委领导机构,占受访党员企业主总数的14.9%,其中担任省级党委委员的有4人。有61人担任了县乡两级政府副职领导。这种亦官亦商、官商一体的现象没有法律和政策依据,其结果和影响如何,值得认真研究。
此次调查统计表明,担任人大主任、副主任和常委的分别有9、7、162人,担任人大主任、副主任的全部集中在县乡两级,担任人大常委的不但在县乡两级有,而且地级和省级分别有34人和10人。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私营企业主进入其领导机构甚至担任主要负责人,尚缺乏法理依据。
十、私营企业主十分关注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本次调查表明,有58.6%的企业主知道“优秀建设者”表彰活动,55.4%的企业主知道综合评价工作,比例均超过了一半。这说明,这两项活动开展几年来已经被大多数企业主所了解。但是,仔细分析,作为直接当事人的私营企业主,也还有近一半的人不知道这两项活动,可想而知,社会上知情的人就更少。与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相比,“优秀建设者”称号的社会影响力还有不小差距。在不同政治面貌的企业主中,属于民主党派的对这两项活动了解最多,其次才是中共党员,这与上一次调查结果完全吻合;在不同文化程度的企业主中,随着学历的提升,知道这两项活动的人比重明显逐步提高。在不同年龄段的企业主中,40至60岁之间的人知道这两项活动的比例最高。由此可见,受党的教育时间较长的企业主,对党的统战工作更为关注。
被调查企业主中有一半左右对表中所列各项对“优秀建设者”评选表彰活动的要求都寄予了希望。其中,提出希望和建议的人数比例最高的项目是“评选过程更加公开透明”,这一结果与此上一次调查结果完全一致,说明企业主普遍希望了解评选表彰活动的过程(见表4)。这表明大多数企业主都希望能够运用综合评价结果增强私营企业主政治安排的公正性,提高政治安排人选的质量。
十一、私营企业主对工商联及行业协会、商会工作的希望
此次调查显示,企业主十分关注工商联工作,对新时期工商联加强履行职能,更好地服务于非公有制经济寄予厚望。他们企盼工商联及其下属的行业商会或同业公会为企业提供服务。82.7%的企业希望工商联及其下属行业组织代表本行业的共同利益,维护合法权益;65.7%的企业希望帮助其与政府沟通;半数以上的企业希望商会和行业商会协调同行业的经营行为,健全行规、行约,加强自律、维护信誉(见表5)。
此次调查发现,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工商联会长试点的支持率比2006年高出34.8个百分点,达到69.7%。支持率高的原因分别是:认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会长能够更好地反映所有企业主的意见的占82.5%,认为能够更好地指导企业主改进经营管理的占58.6%,认为有利于体现工商联的经济性和民间性的占56.4%,认为有利于调动企业主参与和支持工商联工作积极性的占57.7%。同时,也有30.3%的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会长持不赞成或说不清的态度。他们中认为企业人士担任会长,是一种兼职行为,很难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工商联事务的占51.8%;认为在企业家群体中威信不高、代表性不够的占25.3%。
此次调查显示,私营企业对有政府背景的行业协会的改革呼声较高。在问及当前有哪些因素在制约行业组织健康发展和正常发挥作用时,持相同意见最多的是“行业组织官办色彩浓厚、政会不分,难以代表企业的利益”,占48.9%;认为"政府职能转变和转移不到位,行业组织职能不健全"的占44.1%。
第三篇:2013年上半年职工收入分析
2013年上半年职工收入分析
2013年1-6月份,职工人均月收入元,较2012年增(减)元,非在岗职工月均生活费元,较2012年增(减)元。
在岗职工工资增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宝鸡铁路锅炉设备安装公司
2013.7.12
第四篇:天津市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天津市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信息来源: 天津统计局 文章作者: 佚名 上传时间:2006-12-28 11:59:49 【字体:小 大】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市以2005年11月1日为时点,进行了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区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指导配合下,通过广大调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现已圆满完成了人口抽样调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这次调查以全市为总体,以各区县为次总体,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最终样本单位为调查小区。这次调查的样本量为5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目前,调查的全部资料正在进行计算机数据处理。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市的常住人口为1042.53万人,与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1000.91万人相比,增加了41.62万人,增长4.16%;年平均增加8.32万人,年平均增长0.82%。2005年底总人口为1043万人。
二、人口地区分布和城乡构成1、2005年末分区县的总人口
和平区 河东区 河西区 南开区 30.21万人
75.74万人
77.93万人
89.85万人
东丽区 西青区 津南区 北辰区
47.89万人
46.40万人
45.06万人
46.92万人
河北区 65.11万人
武清区 85.41万人
红桥区 54.89万人
宝坻区 68.64万人
塘沽区 70.95万人
宁河县 37.31万人
汉沽区 18.04万人
静海县 56.72万人
大港区 43.95万人
蓟 县 81.98万人
各区县常住人口的规模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除和平区、河西区两个区呈现人口减少外,其余各区县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塘沽区人口增加最为显著,五年增加了14.79万人。
2、总人口的城乡分布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783.06万人,占总人口的75.1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259.47万人,占总人口的24.8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3.12个百分点。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523.47万人,占总人口的50.21%;女性为519.06万人,占总人口的49.79%。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0.85。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31.36万人,占总人口的12.60%;15-64岁的人口为810.27万人,占总人口的77.72%;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90万人,占总人口的9.68%。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1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0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012.15万人,占总人口的97.0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0.38万人,占总人口的2.91%。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37.93万人,增长了3.89%;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3.69万人,增长了13.82%。
六、受教育程度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9.92万人,高中程度的人口为209.86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为377.79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17.94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大学程度的人口增加49.77万人,高中程度的人口增加1.11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增加31.67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减少32.87万人。
七、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335.10万户,家庭户人口为989.06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5人;集体户人口为53.47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了0.14人。城镇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7人,农村为3.23人。
第五篇:零售企业采购数据分析
零售企业采购数据分析 采购最终的目的就是在贩卖获利,所以采购是否有绩效,最终的表现就显示在数据上,而数据是很现实的,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效率就会被判定为“差”。因此,在采购的数据管理上,现提出几种管理数据做为分析判断的工具:
进销存的数据资料掌握
要能明确算出每个部门、每个中分类、每月的进销存数据,而利用POS系统及EOS系统较能很快掌握公司的销售资料及进货资料。换言之,如能以较科学的方式来获取进销存的资料,就能给经营带来大的助益。
分类的构成比分析
管理一个公司的商品,不能只知道全店的营业额和利益,也不能只顾及部门的营业额及利益。例如:不但要知道饮料类这个中分类的营业额及利益是多少,对于它所占的构成比也要了解,才能知道销售的弱点在哪里以及如何加以改善。
毛利率分析
毛利率=毛利率÷营业额×100每一个分类都要将毛利率计算出来,了解哪一个分类的获利能力好,哪一个分类的获利能力差,从而调整商品结构或强化弱的分类。
商品回转率分析
商品回转率=营业额÷初期存货+期末存货÷2×100商品回转天数=365(天)÷年商品回转率超级市场的经营决窍之一,就在求取快速的商品回转率,所以对于每一分类的回转率须予以计算出来,回转率愈快愈好。因回转率愈快,商品鲜度愈佳,资金回收速度也快;如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经营才会杰出。一般来说,超级市场的回转次数,一年应保持在20至22次以上才合乎标准,经营者可以检查一下自己公司的回转次数,是否在标准之内?采购部门是超市创造业绩的部门,所以如果没有完备的采购组织存在,超市根本不可能存在,更不用说想赚钱了,因此超市在谈利润的第一步就是要先组织一支战斗力强的采购队伍,严密把守住货物进出的第一关,才有可能使超市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一般而言,采购组织可分为分权式采购组织及集权式采购组织两类,这两类组织模式各有利弊,业者可视个人的规模、目标选定适合自己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