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边疆文化长廊 2005至2010年建设规划(共5篇)

时间:2019-05-13 09:4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丝绸之路边疆文化长廊 2005至2010年建设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丝绸之路边疆文化长廊 2005至2010年建设规划》。

第一篇:丝绸之路边疆文化长廊 2005至2010年建设规划

进入新世纪,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实施“文化兴边”的战略部署,为全面提高我县文化建设水平,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文化长廊建设工程,根据《6666丝绸之路边疆文化长廊2005至2010年建设规划》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88县丝绸之路边疆文化长廊2005至2010年建设规划》。

一、指导方针2005年至2010年,88县丝绸之路边疆文化长廊建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文化兴边”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总体发展目标,强抓西部大开发和乌昌经济一体化的良好机遇,建立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中心,以扩大农牧区和城市社区为重点,以各有关部门联手共建为主要形式,以“文化长廊”工程为龙头,进一步推进基本文化阵地、基本文化队伍、基本文化活动内容、基本文化活动方式的“四基”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发展和繁荣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丰富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维护祖国统一,实现66的长期发展和稳定做出贡献。

二、建设目标根据《6666“丝绸之路边境文化长廊”建设规划(1994年-2004年》和《6666“丝绸之路边境文化长廓”(县、市、区)建设标准》,经过十年不懈努力,我县的文化建设工程取得很大进展。至今,已投资1500万元实施了县文化中心等城市主体标志性设施(包括县文化馆、博物馆、文化广场);15个乡镇中,小康文化乡镇4个,体育先进乡镇3个;15个乡镇文化站中,自治区特级文化站一个,一级文化站3个,标准文化站一个,有4个文化站已扩建为文化中心;全县建成102个村级文化室,普及率达100%;388个村民小组已建187个文化室,普及率达49%。全县已建各类体育场地143个。其中体育场1个,体育馆1个,蓝球场75个,游泳池3个,排球场1个,保龄球房1个,田径场7个,室外轮滑场2个,小运动场19个,非标准场地33个。县城参与共建的社区、机关、企事业、军营、学校等文体活动场所20多处。目前,县域内文化设施初步配套、地方文化特色浓郁、文体活动丰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的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已基本形成,为推进我县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县地处较贫困的边远地区,边疆文化长廊建设的发展还不够平衡;重点文化建设配套设施还须进一步完善;15个乡镇文化站中有11个不具备标准的活动场所;村级文化室设施简陋,组级文化室还不能满足群众就近参与文化活动的需求。由于投入不足,文化事业单位的正常经费不能保证;基层人员队伍不稳定、素质较低等制约了我县文化长廊工程的进展。2005年至2010年,我县丝绸之路边疆文化长廊建设的总体目标:一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围绕实施“文化兴边”战略,在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和“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的基础上,逐步充实和配备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增强开展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的功能。不断提高文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丰富文艺创作和舞台艺术,繁荣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活动,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基本满足各族群众就近、经常和有选择地参加文化艺术和健身活动的需要,有效保障农牧区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二是发展社会大文化。要进一步加强各行业、各系统的联手共建,完善各行业、各系统的基层文化设施,充实文化内容,丰富文化活动。扩大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进社区”范围,实现县域内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使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按照上述总体目标的需要,具体建设目标如下:

(一)完善各类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巩固城乡文化阵地

1、图书馆建设。“十一五”期间,县图书馆列入国家计划的改扩建项目。年度购书和订阅报刊量明显增加,综合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到2010年,县图书馆分别达到国家二级馆和自治区一级馆标准。

2、文化馆建设。“十一五”期间,配套并完善各项设施设备,通过规范化建设,县文化馆在办馆条件、基础业务建设和综合服务水平等方面显著提高。到2010年,分别达到国家二级馆、自治区一级馆标准。

3、文化站建设。到2010年,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逐步完成各乡镇文化站分别列入自治区计划的改扩建项目;实现每个乡镇建有文化站,并有配套的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影视播放室、室外体育场和必要的文体活动设备,使文化站真正成为基层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

4、文化(图书)室建设。把村民委员会文化(图书)室建设纳入自治区“十一五”期间“整村推进”的扶贫工作计划中,重点扶持贫困村的文化(图书)室建设。到2010

年,在已实现“村村有文化(图书)室”的基础上,要改扩建一批村文化(图书)室,彻底改变设施简陋的状况。有条件的地方要将村文化室建设逐步向村民小组延伸,以方便群众就近读书学习,参加文化活动。继续实施扶贫助农的“送书下乡”工程,为农牧民创造较好的学习条件。

5、影院建设。到2010年,县影剧院通过维修改造,达到环境好、消防安全合格、服务优质规范的标准。有条件的乡镇要积极修建电影院或影剧院,以满足农村群众看演出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需要。

6、博物馆建设。到2010年,将县博物馆建设成为一座充分展示文物资源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初具规模并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博物馆,进一步加强文物和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宣传,不断提高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

7、社会大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军营、边防大队、边防派出所文化活动室和口岸文化活动中心、社区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室)、青少年俱乐部以及企业工人俱乐部等建设。通过社会共建和社区文化设施资源共享推动社会大文化繁荣发展。到“十一五”末,力争进入自治区文化建设先进县(市)行列。

(二)培养文化艺术优秀人才,提高文化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文艺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文艺人才结构,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热爱文艺事业,专业、业余相结合的人才队伍。

1、到2010年,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单位的业务人员60%以上达到大学专科学历,重点扶持培养一批专业和业余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文博等方面的人才,特别是编导、表演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

2、2010年,乡镇文化馆在编的专职工作人员全部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接受过专业培训。

3、企业、社区、少儿、老年等文化活动场所(机构)的工作人员,都要在各自行业系统的规划、组织下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其思想业务素质和文化服务水平。文化部门要为共建单位的文艺人才培养积极创造条件。

(三)树立精品意识,促使文艺创作再出新成果2005年至2010年,通过组织和协调音协、美协、书协、摄影协会等群众社团的创作优势和积极性,创作出一批反映改革开放和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以及边疆各族人民多姿多彩生活的艺术作品,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每年组织创作一台主题鲜明,有较高质量和水平的舞台新节(剧)目;县上每年组织下乡(下基层)演出不少于30场。

(四)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进一步提高群众文化水平。在全县形成大型活动定期举办、节日活动丰富多彩、阵地活动经常开展的群体活动新格局,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文体活动的品位和质量。

1、坚持每两年举办一届城乡文艺汇演,每两年一届城乡体育运动会;每年举办“五一”城镇职工运动会和“七一”歌咏大赛活动;举办校园艺术节,组织“三八”秧歌社火大赛,组织古尔邦节、肉孜节庆祝活动;每年举办百日广场文化竞赛活动。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共建活动,满足军营、警营、企业和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每个乡镇在重大节日期间,要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各乡镇要利用本地民间艺人协会和体育骨干的优势,建立一支业余文艺演出队,在农闲时节和节假日组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有条件的村民委员会要组织业余文体骨干队伍,开展村与村之间的互演互访活动,以此增进友谊,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

3、积极开展“一乡一品牌”、“一地一特色”和创建“民族民间艺术之乡”活动,推动我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利用。

4、加强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工作,完善和发展农村国办电影放映队,配备放映车等器械设备,着重抓好农牧区普及放映,按照“2131工程”目标要求,80%以上的村民委员会做到每月每村群众看一场电影。

5、每年组织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鼓励全民多购书(报刊),多读书、读好书,大兴学习之风,特别要在农牧区大力开展读书阅报活动,提高农牧民读书明事理、读书致富的意识。

6、坚持不懈地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强支农服务,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7、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普遍开展经常性的全民健身活动。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竞赛,促进各族人民体质不断增强,扶持和鼓励农牧民自发组织少数民族传统文体活动。

8、充分发挥各类文化、体育设施功能,为广大群众服务,特别要为老年人、少年儿童和残疾人提供服务,满足他们的学习、健身、娱乐需要,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办老年大学,为社会各界的老年人“老有所学”创造条件。

(五)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发展和管好文化市场,促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推动文化产业扩大发展。

1、积极调整市场结构,扩大容量,大力扶持文化娱乐业的大众化经营,实现由城市向农村延伸,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2、结合本县实际,以文化旅游、电影放映、体育竞技、健身娱乐、艺术培训作为文体产业发展方向,发挥生态和人文优势,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以此带动产业发展。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1、为了加强对“丝绸之路边疆文化长廊”工程的领导,保证《88县丝绸之路边疆文化长廊2005至2010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顺利实施,成立88县共建丝绸之路边疆文化长廊领导小组:组 长:副组长:成员单位:(1)各乡镇。(2)县直机关工委、总工会

妇联

团委教育局城建局

民宗局

卫生局

科技局

第二篇:边境文化长廊建设规划

和龙市隔图们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毗邻,边境线长达164.5公里,有两个边境镇,有古城里、南坪两个开放口岸。1993年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市。1994年全国边境文化长廊建设现场会在和龙召开,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边境文化长廊建设先进市。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改革开放,推动边境经济快速高效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我市的文化艺术事业,推动“两个文明”及和谐社会建设,文秘部落根据文化部提出的建设全国“万里边境文化长廊”的战略部署,结合和龙实际,现制定和龙市“图们江边境文化长廊”建设规划如下:

一、总体构想 和龙市“图们江千里边境文化长廊”建设工程是全国万里边境文化长廊建设工程的组成部分。按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计划形成一条以图们江为中心,文化设施配套,文艺活动活跃,民族特色浓郁,社会效益突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长廊。建设“图们江千里边境文化长廊”,一要实现城镇文化络完善化和城镇文化繁荣;二要提高各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净化社会风气和育人环境,改善社会治安和卫生面貌;三要优化投资环境、旅游环境,促进地区边贸、外经贸和旅游业发展;四要发挥文化艺术寓教于乐、以文“化”人的积极作用,用高扬社会主义时代主旋律的文化精神产品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增强各民族相互依存的和谐密切关系和整体向心力、凝聚力;五要使享誉世界的朝鲜族民俗文化,在小康进程中进一步发扬光大,并在沟通东北亚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规划目标 根据现有基础和经济条件,和龙市“图们江千里边境文化长廊”建设拟计划新建文化馆、站(包括口岸综合文化设施)3个,总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计划新建图书馆1个,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新建博物馆1个,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项目合计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现已进入全市的重点规划项目。并抓好18个边境农村文化室的建设,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图们江风光旅游资源的特点,开辟文化长廊为经贸线、文化线、旅游线、友谊线。使“图们江边境文化长廊”点线相连、形成一个整体,步入规范化、整体化发展的新阶段。

三、基本方法

(一)以农村文化室为基点,以边境镇和边境口岸为重点,实行统一规划与分段规划相结合,分步建设,逐渐合拢。从实际出发,加强分类指导,区别难易、突出重点,优先抓好当地积极性高、工作基础较好的地方的建设,以典型引路,带动一般。

(二)突破原有分散的、“星点”型的文化建设路子,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大文化”思想,集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设施和队伍建设、社会文化活动开展、文化经济发展等为一体,包容文化工作和农村文化教育、科技普及推广、体育活动以及旅游景点的综合建设等相关方面,并且与边境贸易和农村奔小康结合起来,全面建设,全面发展。着重在城区配套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文化活动,加强对旅游、文物景点和文化市场的建设管理。在乡(镇)村基层,随着乡村经济发展和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逐步搞好文化设施和队伍建设,不断丰富文化生活。

(三)坚持社会文化社会建设的方针。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动员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工、青、妇、军、民、学、厂、商等方面密切配合,共同建好“图们江边境文化长廊”。

四、主要措施

(一)建设“图们江边境文化长廊”,是一项关系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全局和全国万里边境文化长廊建设大局的社会文化系统工程,要切实加强领导,逐级制定规划、提出措施、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二)要采取各种措施,认真解决边境文化长廊建设资金。在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补助的同时,争取财政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争取国家民委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 “长廊”建设专项资金。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上应有文化建设的项目。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本地区的文化经济政策,扶植文化企事业单位发展文化产业和多种经营,逐步壮大自身经济实力。

(三)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图们江边境文化长廊”建设规划计划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以及中、远期规划,做到有位置、有指标、有项目,狠抓落实。

(四)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文化单位自身造血功能,走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良性发展轨道。

(五)加强对城乡文化市场的培育和管理,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建立必要的管理机构和队伍,制定全市文化市场管理法规,依法管好、管活文化市场,促进文化市场的不断繁荣。

(六)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从实际出发实施分类指导,特别在乡村,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不能搞硬性摊派,不能加重农民牧民的负担。要充分尊重和发扬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重视培养和树立各个方面的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扩大典型的覆盖面。

(七)坚持标准,讲求实效。“图们江边境文化长廊”建设要立足长远、着眼发展,从实际出发,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规划和建设。在建设中要以求实务实的精神,办实事,求实效,把各项建设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和龙市文体局 2005年5月17日 附:和龙市“图们江边境文化长廊”建设标准

一、文化络形成 第一条 是市、镇、村三级文化已基本形成。即市有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以及依需要而建立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文管所、博物馆、青少年文化宫等;镇、街道有文化(中心)站;村(社区)有包括“三室一场”(即图书室、活动室、娱乐室、体育场)的文化室。第二条 文化馆馆舍面积基本要求:2,000平方米;馆内设有大型活动室或展览厅、游艺室、排练室等活动地,业务活动用房面积达70%以上。

第三篇:边境文化长廊建设规划

和龙市隔图们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毗邻,边境线长达164.5公里,有两个边境镇,有古城里、南坪两个开放口岸。1993年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市。1994年全国边境文化长廊建设现场会在和龙召开,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边境文化长廊建设先进市。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改革开放,推动边境经济快速高效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我市的文化艺术事业,推动“两个文明”及和谐社会建设,文秘部落根据文化部提出的建设全国“万里边境文化长廊”的战略部署,结合和龙实际,现制定和龙市“图们江边境文化长廊”建设规划如下:

一、总体构想

和龙市“图们江千里边境文化长廊”建设工程是全国万里边境文化长廊建设工程的组成部分。按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计划形成一条以图们江为中心,文化设施配套,文艺活动活跃,民族特色浓郁,社会效益突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长廊。

建设“图们江千里边境文化长廊”,一要实现城镇文化网络完善化和城镇文化繁荣;二要提高各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净化社会风气和育人环境,改善社会治安和卫生面貌;三要优化投资环境、旅游环境,促进地区边贸、外经贸和旅游业发展;四要发挥文化艺术寓教于乐、以文“化”人的积极作用,用高扬社会主义时代主旋律的文化精神产品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增强各民族相互依存的和谐密切关系和整体向心力、凝聚力;五要使享誉世界的朝鲜族民俗文化,在小康进程中进一步发扬光大,并在沟通东北亚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规划目标

根据现有基础和经济条件,和龙市“图们江千里边境文化长廊”建设拟计划新建文化馆、站(包括口岸综合文化设施)3个,总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计划新建图书馆1个,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新建博物馆1个,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项目合计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现已进入全市的重点规划项目。并抓好18个边境农村文化室的建设,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图们江风光旅游资源的特点,开辟文化长廊为经贸线、文化线、旅游线、友谊线。使“图们江边境文化长廊”点线相连、形成一个整体,步入规范化、整体化发展的新阶段。

三、基本方法

(一)以农村文化室为基点,以边境镇和边境口岸为重点,实行统一规划与分段规划相结合,分步建设,逐渐合拢。从实际出发,加强分类指导,区别难易、突出重点,优先抓好当地积极性高、工作基础较好的地方的建设,以典型引路,带动一般。

(二)突破原有分散的、“星点”型的文化建设路子,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大文化”思想,集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设施和队伍建设、社会文化活动开展、文化经济发展等为一体,包容文化工作和农村文化教育、科技普及推广、体育活动以及旅游景点的综合建设等相关方面,并且与边境贸易和农村奔小康结合起来,全面建设,全面发展。

着重在城区配套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文化活动,加强对旅游、文物景点和文化市场的建设管理。在乡(镇)村基层,随着乡村经济发展和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逐步搞好文化设施和队伍建设,不断丰富文化生活。

(三)坚持社会文化社会建设的方针。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动员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工、青、妇、军、民、学、厂、商等方面密切配合,共同建好“图们江边境文化长廊”。

四、主要措施

(一)建设“图们江边境文化长廊”,是一项关系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全局和全国万里边境文化长廊建设大局的社会文化系统工程,要切实加强领导,逐级制定规划、提出措施、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第七条市文化馆和镇、街道文化(中心)站,分别组织或参与组织全市、乡级的大型文化、体育活动每年不少于5次。图书馆积极开展了各项为读者服务的活动。

第八条市文化馆、镇、街道文化(中心)站,分别建立了一支业余群众文化艺术骨干队伍,经常开展活动。全市群众性文艺创作繁荣,有一支文艺创作骨干队伍,每年都有作品在全国、盛州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参演、参展及获奖。

第九条文化馆、站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普查、收集、整理、开展和研究工作,取得一批成果,并建立了有关档案(如民间零散艺人档案等)。

第十条艺术团面向经济建设、面向基层、面向农民搞好演出服务,每年演出不少于100场,其中80%以上场次为农民演出,做到节目健康,常演常新。有一支创作队伍,每年创排一台新节目。

第十一条边境乡村有线电视普及率要达到100%,搞好农村电影普及放映。加强对电影放映员的培训、管理,不断提高放映服务质量。农村电影放映配合科技兴农,有针对性地大力普及科教片,同时积极推广了幻灯放映宣传。

第十二条认真开展了文物普查、建档、研究、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做到了有专人管理,底数清,建档全,保护措施落实,并积极开发利用文物资源,搞好文物旅游点的开发建设,做到环境卫生、秩序良好、服务文明。

第十三条注重文化艺术活动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生产科研服务。工作落实,成果较多。

第十四条市、镇两级文化设施的各个活动场所坚持常年开放,村文化设施各个活动室农闲时经常开放,内部各种规章制度健全。环境整洁、文明、优雅。

三、文化市场繁荣有序

第十五条市文体局建立文化市场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建立文化市场管理网络,充分发挥镇文化(中心)站在乡村文化市场管理方面的作用。建立文化市场稽查队伍,对辖区内的文化市场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管理,并按照有关管理法规对违法经营单位和个人及时处理,维护文化市场的秩序。健全当地的文化市场管理规章制度。

四、加强文化产业建设文化活力增强

第十六条各级文化单位因地制宜发展文化产业。收入主要用于本单位的事业发展(占60%以上),添置、更新文体活动设备,改善工作条件和职工生活条件,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第四篇:边境文化长廊建设规划工作计划 [定稿]

和龙市隔图们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毗邻,边境线长达164.5公里,有两个边境镇,有古城里、南坪两个开放口岸,边境文化长廊建设规划工作计划。1993年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市。1994年全国边境文化长廊建设现场会在和龙召开,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边境文化长廊建设先进市。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改革开放,推动边境经济快速高效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我市的文化艺术事业,推动“两个文明”及和谐社会建设,文秘部落根据文化部提出的建设全国“万里边境文化长廊”的战略部署,结合和龙实际,现制定和龙市“图们江边境文化长廊”建设规划如下:

一、总体构想和龙市“图们江千里边境文化长廊”建设工程是全国万里边境文化长廊建设工程的组成部分。按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计划形成一条以图们江为中心,文化设施配套,文艺活动活跃,民族特色浓郁,社会效益突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长廊。建设“图们江千里边境文化长廊”,一要实现城镇文化网络完善化和城镇文化繁荣;二要提高各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净化社会风气和育人环境,改善社会治安和卫生面貌;三要优化投资环境、旅游环境,促进地区边贸、外经贸和旅游业发展;四要发挥文化艺术寓教于乐、以文“化”人的积极作用,用高扬社会主义时代主旋律的文化精神产品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增强各民族相互依存的和谐密切关系和整体向心力、凝聚力;五要使享誉世界的朝鲜族民俗文化,在小康进程中进一步发扬光大,并在沟通东北亚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规划目标根据现有基础和经济条件,和龙市“图们江千里边境文化长廊”建设拟计划新建文化馆、站(包括口岸综合文化设施)3个,总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计划新建图书馆1个,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新建博物馆1个,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项目合计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现已进入全市的重点规划项目。并抓好18个边境农村文化室的建设,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图们江风光旅游资源的特点,开辟文化长廊为经贸线、文化线、旅游线、友谊线。使“图们江边境文化长廊”点线相连、形成一个整体,步入规范化、整体化发展的新阶段。

三、基本方法

(一)以农村文化室为基点,以边境镇和边境口岸为重点,实行统一规划与分段规划相结合,分步建设,逐渐合拢。从实际出发,加强分类指导,区别难易、突出重点,优先抓好当地积极性高、工作基础较好的地方的建设,以典型引路,带动一般。

(二)突破原有分散的、“星点”型的文化建设路子,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大文化”思想,集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设施和队伍建设、社会文化活动开展、文化经济发展等为一体,包容文化工作和农村文化教育、科技普及推广、体育活动以及旅游景点的综合建设等相关方面,并且与边境贸易和农村奔小康结合起来,全面建设,全面发展。着重在城区配套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文化活动,加强对旅游、文物景点和文化市场的建设管理。在乡(镇)村基层,随着乡村经济发展和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逐步搞好文化设施和队伍建设,不断丰富文化生活。

(三)坚持社会文化社会建设的方针。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动员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工、青、妇、军、民、学、厂、商等方面密切配合,共同建好“图们江边境文化长廊”,工作计划范文《边境文化长廊建设规划工作计划》。

四、主要措施

(一)建设“图们江边境文化长廊”,是一项关系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全局和全国万里边境文化长廊建设大局的社会文化系统工程,要切实加强领导,逐级制定规划、提出措施、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二)要采取各种措施,认真解决边境文化长廊建设资金。在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补助的同时,争取财政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争取国家民委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 “长廊”建设专项资金。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上应有文化建设的项目。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本地区的文化经济政策,扶植文化企事业单位发展文化产业和多种经营,逐步壮大自身经济实力。

(三)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图们江边境文化长廊”建设规划计划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以及中、远期规划,做到有位置、有指标、有项目,狠抓落实。

(四)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文化单位自身造血功能,走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良性发展轨道。

(五)加强对城乡文化市场的培育和管理,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建立必要的管理机构和队伍,制定全市文化市场管理法规,依法管好、管活文化市场,促进文化市场的不断繁荣。

(六)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从实际出发实施分类指导,特别在乡村,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不能搞硬性摊派,不能加重农民牧民的负担。要充分尊重和发扬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重视培养和树立各个方面的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扩大典型的覆盖面。

(七)坚持标准,讲求实效。“图们江边境文化长廊”建设要立足长远、着眼发展,从实际出发,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规划和建设。在建设中要以求实务实的精神,办实事,求实效,把各项建设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和龙市文体局2005年5月17日附:和龙市“图们江边境文化长廊”建设标准

一、文化网络形成第一条 是市、镇、村三级文化网已基本形成。即市有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以及依需要而建立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文管所、博物馆、青少年文化宫等;镇、街道有文化(中心)站;村(社区)有包括“三室一场”(即图书室、活动室、娱乐室、体育场)的文化室。第二条 文化馆馆舍面积基本要求:2,000平方米;馆内设有大型活动室或展览厅、游艺室、排练室等活动地,业务活动用房面积达70%以上。第三条 图书馆馆舍面积基本要求:2,000平方米。馆内阅览室、外借室不少于3个。藏书基本要求:12万册;第四条 镇、街道文化站房舍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镇中心和所有村有文体活动地点或演出场所。第五条 镇、街道普及文化(中心)站,其中,建成文化中心的达100%。村(社区)基本普及文化室。

二、文艺活动普及第六条 广泛发动和组织各族群众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包括文化、艺术、体育等)。经常参加活动的群众达全县人口的15%以上。县文化馆、图书馆加强了对基层的业务辅导,文化馆业务人员每年人均下基层时间不少于60天;图书馆辅导人员每年从事辅导工作时间不少于五分之四。第七条 市文化馆和镇、街道文化(中心)站,分别组织或参与组织全市、乡级的大型文化、体育活动每年不少于5次。图书馆积极开展了各项为读者服务的活动。第八条 市文化馆、镇、街道文化(中心)站,分别建立了一支业余群众文化艺术骨干队伍,经常开展活动。全市群众性文艺创作繁荣,有一支文艺创作骨干队伍,每年都有作品在全国、省、州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参演、参展及获奖。第九条 文化馆、站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普查、收集、整理、开展和研究工作,取得一批成果,并建立了有关档案(如民间零散艺人档案等)。第十条 艺术团面向经济建设、面向基层、面向农民搞好演出服务,每年演出不少于100场,其中80%以上场次为农民演出,做到节目健康,常演常新。有一支创作队伍,每年创排一台新节目。第十一条 边境乡村有线电视普及率要达到100%,搞好农村电影普及放映。加强对电影放映员的培训、管理,不断提高放映服务质量。农村电影放映配合科技兴农,有针对性地大力普及科教片,同时积极推广了幻灯放映宣传。第十二条 认真开展了文物普查、建档、研究、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做到了有专人管理,底数清,建档全,保护措施落实,并积极开发利用文物资源,搞好文物旅游点的开发建设,做到环境卫生、秩序良好、服务文明。第十三条 注重文化艺术活动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生产科研服务。工作落实,成果较多。第十四条 市、镇两级文化设施的各个活动场所坚持常年开放,村文化设施各个活动室农闲时经常开放,内部各种规章制度健全。环境整洁、文明、优雅。

三、文化市场繁荣有序第十五条 市文体局建立文化市场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建立文化市场管理网络,充分发挥镇文化(中心)站在乡村文化市场管理方面的作用。建立文化市场稽查队伍,对辖区内的文化市场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管理,并按照有关管理法规对违法经营单位和个人及时处理,维护文化市场的秩序。健全当地的文化市场管理规章制度。

四、加强文化产业建设 文化活力增强第十六条 各级文化单位因地制宜发展文化产业。收入主要用于本单位的事业发展(占60%以上),添置、更新文体活动设备,改善工作条件和职工生活条件,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边境文化长廊建设规划

第五篇:绿春县边疆党建长廊“五边”建设

百里边关筑堡垒

富民强边促和谐

——绿春县“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绿春县委组织部

(2013年8月13日)

尊敬的维佳部长,各位领导:

绿春县是云南省25个沿边县、红河州3个边境县之一,与越南莱州省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53公里,有哈尼、彝族、瑶族、傣族、拉祜、汉等6种民族,哈尼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8.2%,是全国哈尼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自开展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以来,绿春县立足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紧扣“打造边境党建绿色三角洲,构筑哈尼家园党建桥头堡”的主题,以“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固边疆”为目标,深入开展“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边民一个哨兵”主题教育,抓关键,攻重点,破难题,着力在滇南边陲构建一道和谐安宁的“党建边防线”,努力实现边境党组织强起来、经济活起来、群众富起来、边防固起来,呈现出组织强化、队伍优化、阵地美化、党群联动、促进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政策立边,鼓足科学发展劲头。一是强化激励扶持。建立党建责任机制,实施“一把手”工程,将党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实施党建基地扶持机制,从2010年开始,每年安排15万元资金,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村基层党组织创建经济基地。二是建立考核机制。严格落实“评议评党建、考核考党建、述职述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的硬要求,将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全县绩效考核,并将综合考核结果作为党员

设任务,改善了基层组织办公环境和条件,实现社区、行政村和边境一线有10人以上党员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全覆盖。四是强化宣传造氛围。在金平党建网、金平电视台和边陲金平报开辟专栏,采取以编发《党建手机报》、创办《党建画报》、编发《组工信息》和《创先争优活动简报》、出版《党建文库》等“七位一体”的宣传模式,多层次、多角度加大对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

三、科技兴边,提升党员队伍素质。一是制定培训规划。全县共有农村党员6812名,占党员总数的76%,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5353名,占78.6%。金平县委以“提升文化层次、提升创新技能、提升服务本领”为目标,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筑牢边疆民族地区堡垒工程的意见》和《金平县2010年党员培训计划》,切实把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分类组织培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培训方式,与国家外交学院、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民族大学联合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干部295名,选派28名新当选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到红河州委党校参加培训。县委下拨21.3万元党员培训经费,各级党组织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原则,积极开办“固定、实践、流动、空中”四类课堂,共举办培训486次,培训党员8500余名,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领导班子作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三是创新远教模式。新建远程教育延伸站点11个,其中2个站点实现了“入户”,扩大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积极探索“远教+个性化学习”、“远教+示范基地”、“远教+专家授课” 等新模式,增强了学用时效性和针对性。

四、产业富边,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一是挖掘特色产业。

建立健全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议事等制度。组建了87个以党员、村民代表等群体为主的村务监督小组和理财小组,从事前、事中、事后强化对村级财务、党务和村务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议事决议真正落到实处,实现村里大事大家议,集体大事大家管。二是扩大党内民主。推行“党务公开日”制度,确定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0日为党务公开日,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拔制度,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三是实施爱民固边战略。以“民警任村官”的方式,从公安边防大队派出6名边防派出所所长、教导员到乡镇任副书记,派出40名派出所民警到行政村任党组织副书记。积极开展“共上一堂党课、共过一个党日、共守一段边境线、共建一个小康村”活动,深入边境村寨和中小学校,开展创建“无毒村寨”、“无毒学校”、“无毒家庭”等活动,做到党政军警民同心共守边防,确保边境安全、边防巩固。

下载丝绸之路边疆文化长廊 2005至2010年建设规划(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丝绸之路边疆文化长廊 2005至2010年建设规划(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119期麻栗坡调研边疆党建长廊建设

    第119期中共麻栗坡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09年8月12日麻栗坡县“五个进一步”扎实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今年以来,中共麻栗坡县委以开展深入学习......

    长江三峡文化长廊旅游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旅游开发条件分析一、规划区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一)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三峡人家风景区位于宜昌市夷陵区,地处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与葛洲坝之间,属于长江西陵峡东段,横跨长......

    关于建设学校文化长廊的设计方案

    龙山中学文化长廊设计方案按照学校有关的文化校园建设规划,我校将在足球场西边围墙建起文化长廊,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漫步在浓厚的书香校园,陶冶学生的精神情......

    机关单位文化长廊建设方案

    文化长廊方案 文化长廊内容要结合楼层实际,展现出单位的生机活力, 四楼主要是*****局和*****办公的楼层,文化长廊要体现二七新城建设开发的元素,背景要气势磅礴,标语要展现出二七......

    关于建设学校文化长廊的设计方案

    夏津五中美丽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校园建设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

    文化之力推进丝绸之路新起点建设

    以文化之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 摘要:丝绸之路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好证明,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蕴含着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习近平主席在 2013年......

    校园环境建设文化规划

    滨海县滨淮镇中心小学 校园环境建设文化规划近几年来,我校加强了校园环境建设,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为了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环保意识,养成环境保护的良好行为习......

    党建文化长廊方案00(共5则范文)

    北苑小学党建文化长廊规划方案 一、党建文化长廊建设地址:北苑小学教学楼走廊墙壁 二、指导思想 1、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创先争优积淀精神,以创先争优凝聚合力,以创先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