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神病人入精神病院申请书
申请书
尊敬的民政领导:
我叫,性别,年龄岁,身份证号是,由于我患有精神疾病,自我控制能力丧失,我的监护人年老体衰且残疾,无法对我进行监护。我们现为敬老院供养的五保户,完全依靠敬老院救助生活。母亲害怕我对社会造成伤害,与敬老院领导多次协商,并达成最后请求敬老院按照相关条例送我去县精神病定点医院进行长期正规康复治疗。
特此申请
申请人:
监护人:
村委会意见:
(村委会公章)
年月日
第二篇:精神病人管理申请书
综合壹科病房【47-49】安装防盗网、铁门申请报告 院领导:
因我科室经常收治精神科病号,此类病人好动,狂躁,为了防止他们攀爬窗台,从房门跑出去,现需要对收治病号的【47-49】号房窗台防盗网进行加高,安装1扇铁门,望领导批准。
综合壹科 2015年1月3日
第三篇:精神病院责任
民 法
第十七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该条中并没有指定“精神病院”作为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并且住院的精神病人的入院、出院、治疗等各个环节均需要其家属的同意与支持。所以,住院的精神病人的实际监护人仍为其配偶、父母、子女或其他近亲属。
监护权的设计有严格的程序,监护权的转移也必须经当事人按法律途径办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第15条规定:“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协议确定监护人的,应由协议确定的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第22条规定:“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全部或部分委托给他人”。而事实上,医院并未与病人达成监护权(包括部分监护权)委托协议。故我们并不认同医院一旦接受病人入院就等于接受监护权委托的观点。
医院以治疗为目的接受精神病人入院后,应责无旁贷地负起医疗、护理责任,在无家属陪护时,亦有责任保护病人的人身安全,但这并不等于负起监护责任。医院的责任是做好医疗、护理和安全管理工作,明确的讲,精神病医院只在有过错的情况下,对患者住院时受到侵权和或伤害承担适当的医疗、护理和管理过错责任。这种过错责任不是基于民法的监护关系,也不是基于监护责任的转移,而是基于现行法律规定及病人和医院共同认可的医疗关系。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160条: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我们认为,在精神病人意外事件中,精神病院如有过错,应负补偿而非赔偿责任。本院医务人员尽心尽力无过失责任,医院设置和制度亦无问题,精神病人发生意外,我院积极救治,尽心护理,最大可能的防治事态扩大。医院应无责任。
第四篇:关于精神病人出院
关于精神病人出院
段艳平
精神病人特别是非自愿入院的精神病人入院后,经过临床治疗,由谁来决定出院,常常会出现经管医生、家属及患者的意见分歧。医生:患者急性症状缓解,可以离开封闭病房康复,但患者或家属不愿出院,该如何分配医疗资源——困惑;患者:认识到疾病,并理解治疗的重要性,且对院外生活充满祈望,但医生不建议或家人不同意出院——无奈;家属:好不容易让病人住院了,曾经的杂乱生活终于平静了,虽盼望家人早日回家,但害怕病人再次发病,扰乱平静的生活——矛盾。
在目前的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是患者病情缓解,由医生建议或患者提出,最后由送病人入院的监护人签字后出院。在这里,出院更多地强调了监护人的决定作用,却忽略了患者本人在出院这件事情上的作用。
基于目前中国更多的强调了“知情同意书”的作用,在出院时,是要求由送其入院的监护人签字同意后,方可出院。对于自愿入院及开放病人来说,是没有多大关系的。但对于封闭病房的病人,常会碰见家属急于或不愿接病人出院,导致治疗上的困难和卫生资源的分配不均。
从国外的一些法规中,可以看到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出院与复核检查小组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精神卫生法中的规定的一项权利。按照该法规定,非自愿住院的患者要求出院或转为自愿住院,可以向经管医生提出要求。一旦经管医生同意即可出院或转为自愿住院身份。这是患者最快最直接改变非自愿住院身份的途径。如果经管医生拒绝患者的请求,只能复核检查小组申请复核听证会。患者申请复核检查小组听证会时,指定治疗医院必须通知患者家属,以便亲属出席提供患者继续住院或出院的相关证据。”英国也有相类似的规定。
我认为这是可行的,同时也将一定的权利归还给患者,以人文的关怀去对待患者的决定和要求,是对他们的想法和要求的尊重,这对患者的康复是有益的。我觉得把病人出院的权利归还给病人的好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治疗的目的。我国非自愿住院的病人主要以强制入院或医院保护入院,主要是根据患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存在对自己或他人暴力攻击或自伤自杀的危险,或者基本生活不能自理。治疗的目的是尽量恢复其对自己的行为的判断和控制能力,回归社会。封闭病房在治疗中的角色是急性期的治疗,在治疗的方案上与缓解期的病人是不一样的,而且过长时间的封闭,会导致患者与外界更多的隔离,产生“住院综合症”,整天的无所事事,表情淡漠,对未来没有希望。治疗的最终目的不是住院,而是出院,即回归社会的康复治疗。
第二,康复的要求。社区康复作为精神病学的第三次革命是有重要意义的。精神病属于慢性病,具有易复发的特点,但不能说精神病是不能治愈的。当病人急性期过去后,要更多的强调康复,而康复的地点放在封闭病房就不合适了。封闭病房隔离了外面的纷杂社会,虽安全但单调,尽管有很多医院采用了心理治疗中的很多方法丰富其生活,但不能满足作为“一个人”的要求。正如加拿大的自愿住院的病人是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包括住院和出院,非自愿住院的病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治疗,转变为自愿住院的病人,同时享有相应的权利。所以封闭病房的病人,也可以有相应的途径来获取自己的权利。
第三,人文的关怀。在北大六院的大厅上留有沈渔邨院士的训诫:“将人文精神(不太记得了,只记得人文在精神病学上很重要的意思。)”强调人文精神首先要尊重精神病人的想法和要求,从姚大夫的意大利之行的文章,以及加拿大的相关法规,可以看出对待精神病人不要过于急于求成。即使在目前,我们的治疗方案很先进,在一月或两月时间,就可以使一个急重病人缓解,但一次的长期住院治疗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没有改变其易复发的特点。而以人文的精神对待病人要求和选择,起码可以让其享受人生的感觉。
在出院问题上,也曾经让很多大夫困扰,主要是难于说服病人家属出院。曾经我就和另一大夫,还有一个社会工作者一起来劝说一个病人家属,让其接病人出院,整个气氛很尴尬,病人很气愤,且对其家属产生了一些妄想的思维,对医生也心存怨恨,似乎是怨我们无能或有意不让她出院。所以就是我们这么多人,都不能解决这种家庭本身的关系问题,让一个刚从急性期的煎熬中挺过来的病人,成功的说服了家属才能接其出院,那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起码他们的社会功能恢复有待回归社会的康复过程。
我国目前很多精神卫生研究所或心理卫生中心已经设立了康复科,为院外的病人提供指导和健康教育等,可以缓解长期处于照顾精神病人的家属的焦虑。同时家属也可以抽身做自己的事业,陪伴病人在生活中逐渐学习成长。在不久的将来,社区医院逐渐完善,精神病人真正的可以实现社区康复,不存在非自愿入院的问题,也就没有出院的困扰了。
归根结底,存在非自愿入院,就存在出院的问题,精神病人是可以通过治疗好转或痊愈,同时也相应的享有选择出院的权利,这是对他们的尊重。
第五篇: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自愿送治申请书
自愿送治申请书
***市第三人民医院:
今有 县(市、区)乡镇(街道、管委会)村(居委会)村(居)民 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因 年 月 日,在(地方)实施暴力行为,我作为其监护人,现自愿将其送至你院进行治疗,请你院予以收治。
监护人签名:
监护人电话:
年 月 日
案件简要经过:
当地派出所盖章
办案民警签名: 电话号码 当地乡镇盖章
制定联系人姓名: 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