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水河乡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调研
清水河乡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
情况的调研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大清水河乡文化建设力度,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我们就清水河乡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这个课题开展了深入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我乡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一)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本乡共设置文化事业管理机构——文化体育活动中心1个,拥有全乡书屋6个,健身路径6套。基层文化站舍总面积674.88㎡,文体设备固定资产46万元(其中上级拨款41万元,自筹5万元)。图书室总面积25㎡,藏书1800册。有文化活动场所2个。5个行政村中有5个村设有村级文化活动室,其它1个村基本上是依托当地的村两委办公开展活动,村级文体设备固定资产只有15多万元,图书阅览室面积25,藏书1500册。清水河乡有一个社区有25㎡文化活动室和办公室。
(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情况。本乡文化站的人员编制3个,现有文化员3人(初级职称3人),文化站工作岗位上3人,在本乡文化站工作岗位上的人员工作热情还较高,有较强的敬业
精神,基本上能胜任本职工作。
民间文化方面人士较为活跃。本乡共现有舞蹈队、阿肯阿依特斯队、篮球队、拔河队、赛马队和刺绣协会、玉石协会。
(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情况。目前,基层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主要是依靠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截至210年,全乡95%的行政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我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与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合作共建,农家室屋,现已建成基层服务点7个,同时,初步建成“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鹅舞、哈萨克刺绣)”。通过开展“送电影、送文艺演出、送书”,“文化三户”,文化“三下乡”活动和组织农牧民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开展各种大型活动3多次,举办各种文体活动30多次,送下乡5场,农村(社区)电影放映18多场。
(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情况。本乡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处,我乡建立业余文保员队伍,制定文保单位消防安全预案,对文保单位进行保护。开展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共调查文物点3处,其中新发现1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喜人。我乡已普查出较高价值线索2条,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库。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2个和传承人7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本乡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相当薄弱,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不相协调,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有一定差距。
(一)思想和工作上缺位。一些群众对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思想和工作上没有摆上应有位置,对宣传、贯彻、落实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不够积极,对文化事业发展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忽视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作
用。
(二)基层文化工作缺人才。本乡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工作人员3名,村级基本没有配备文化管理员,只是由村干部或其他村民兼职,也没有开展大型的群众性文体活动。
(三)文化事业发展缺资金。本乡文化事业财政保障程度偏低,没有把乡综合文化站建设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小,影响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文体基本设施设备难以及时添置更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民族民间文化挖掘等缺少必要的经费。农民业余文体团队因经费短缺,出现了萎缩,有的还存在消亡的危险。
四、加快我乡文化建设步伐的思考与建议
1、进一步明确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目标。要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的“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要结合党十七大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建设新要求,进一步明确农村文化建设的新目标,落实发展新举措,取得新成效。
2、进一步落实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是难点,也是关键。经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瓶颈(pingjing)。对农村文化建设,各级政府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qingxie),健全保障措施。
3、进一步创新农村文化活动载体(zaiti),活跃农民文化生活。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以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让健康向上的生活格调充实群众生活,占领思想阵地,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参与活动中各展其长,各得所乐,共同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
4、进一步健全农村文化服务网络。要通过创设服务载体,构建起覆盖乡、村(社区)的基层文化网络,推进乡文化站、村级文化互助合作组织和村(社区)文化室等两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设,营造和培育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
一是依托乡村文化站点,积极挖掘本地文化艺术资源,扶持民办文艺团体,发展农民业余文艺演出队,鼓励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
二是建立“农家书屋”,满足农民对科技文化的需求。积极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满足农村群众阅读需求。
三是结合“农民健身工程”建设,开展全民健身、竞技比赛等活动,借助体育活动的场所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台等,推广体育文化,让农民在健身的同时也得到文化的提高。
四是结合民间文化和文物保护活动,促进乡村民间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积极开展民族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与保护工作,努力构建区级、州级、县三级保护体系;通过组织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提高农村保护和传承传统优良民间文化的意识,让我乡阿肯阿依特斯、鹅舞、刺绣等民间文化得到发扬光大。
5、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加强农村文艺骨干和民间艺人队伍。农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农村文艺骨干的示范效应和带头作用。农村文艺骨干和民间艺人是村级文化建设最热情的支持者,是民间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村文化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因此,要积极开展面向农村文艺骨干的各类公益性文艺培训班,努力提升农村文化团队的水平。一名文艺骨干带动一支文化团队,一支文艺团队营造一个村落的文化氛围,众多的文艺骨干将推动农村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
6、领导重视,加大文化建设的力度。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需要乡党委政府的重视,需要广大群众的努力。
一是乡党委政府要把文化建设发展列入发展规划、列入重点工程、列入目标考核,确保健康发展。
二是对于重点项目实行重点扶持政策。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进行重点支持。重点扶持农家书屋、文艺演出、电影放映、人才培训等。我乡阿肯阿依特斯、鹅舞、刺绣等都是独特的民间艺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也需要上级给予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才能使这些艺术奇葩早日重放异彩。
三是建议开展一年一度的民间文化艺术节活动,由有关职能部门牵头,在节假日期间组织民间文艺汇演活动,让各村、社区的民间艺术团队集中进行比赛和交流,以促进农村民间文艺的繁荣和发展。
第二篇:基层公共文化体系服务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综述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实事求是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为重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据了解,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全部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83万个服务点、覆盖全国90%的行政村,农家书屋已建成40万家、覆盖50%的行政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年放映800万场电影,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此外全国已有1743家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公共文化的建设蒸蒸日上。
“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大幅度均有所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超过200亿元,其中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是“十五”时期的8倍,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大力推进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支持各地文化建设。
“十一五”期间,中央投入39.48亿元用于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82亿元用于广播电视村村工程建设;投入近23亿元用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投入46.9亿元用于农家书屋工程;投入63亿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是“十五”时期的近4倍;此外,2008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5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实施免费开放。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文化投入结构也逐步改善,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比如2010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占全国的26.6%,比2007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
二、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春风中,重庆市坚持贯彻中央的部署,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把文化民生作为社会民生的重要内涵,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速,加快建设。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取得巨大成就。
一是在全国率先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从1999年开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截至2005年,全面完成3393个已通电行政村和6099个50户以上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十一五”期间,采取有线建设和无线覆盖、地面数字接收3种方式,全面完成41107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2010年,市政府部署实施了“响通”攻坚行动,要求
在2011年7月1日建党90周年前,为100万户偏远山区农户免费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设施,为7万户农村建卡贫困户免费发放彩色电视机,在39个区县(自治县)、872个乡镇(街道)、8967个村建设农村综合广播信息系统,全面实现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截至2010年年底,已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设施65万套,免费发放彩色电视机5万台,在24个区县(自治县)、423个乡镇(街道)、4083个村建设农村综合广播信息系统,安装终端2.6万余套,全市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5.71%、97.39%。
二是基本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该项工程于2006年启动,计划到201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截至2010年,1个市级分中心、42个区县(自治县)支中心(包括市少儿图书馆及涪陵少儿图书馆)和8967个村级基层服务点全部建成;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点已建成683个,剩余156个将在今年全部建成。同时,积极推进共享工程进街道、进社区、进企业、进高校,超计划建成街道服务点36个、社区服务点244个,与高校、企业等合作共建服务点28个。三是强力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着力构建市、区县(自治县)、乡镇(街道)、村(居)四级公共文化阵地。市级层面,建成中国重庆三峡博物馆、重庆大剧院、重庆科技馆、重庆市图书馆、重庆广播电视大厦、红岩魂陈列馆等重大文化设施,总投资16.16亿元,建筑面积71.58万平方米。区县(自治县)层面,重点支持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四大件”建设。市委三届
五次全委会以来,全市40个区县(自治县)文化馆新建或改扩建15个,建筑面积达到国家等级标准35个,其中一级馆24个、二级馆7个、三级馆4个;41个区县(自治县)图书馆新建或改扩建20个,建筑面积达到国家等级标准36个,其中一级馆29个、二级馆6个、三级馆l个,新建或改扩建博物馆14个、影剧院17个,总数分别达到35个、56个。乡镇(街道)层面,2006年启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应建839个,截至2010年,已建成809个,剩余30个将在今年全部建成,提前实现“到2012年乡镇有综合文化站”目标。村级层面,整合组织部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农村现代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新闻出版部门农家书屋,配套建设村文化室。目前,全市8967个行政村均已配套文化活动室。
四是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走在全国前列。2006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惠民电影放映工程。2008年,全面实现“一村一月一场”和“农村中小学生每学年观看6场电影”的目标。“十一五”期间共放映75万场次,观众2.4亿人次,其中2010年放映17万场次,观众4817万人次。成立了重庆市农村惠民电影数字放映院线,组建农村电影放映队721个,配备数字放映设备776套,平均每11.6个行政村拥有1台数字放映设备,实现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每18个行政村拥有1台数字放映设备”的目标。
五是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步伐加快。2007年,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在部分区县(自治县)启动试点工作。到2009年,共建成标准农家书屋
1400个、书刊外借点4150个。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后,市政府积极争取新闻出版总署支持,加快建设进度。截至2010年,共建成标准农家书屋5400个、书刊外借点16150个。每个书屋均配备图书1900余册、报刊20余种、音像制品200余张,每个书刊外借点配备图书150—250余册。
三、重庆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1、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据调查数据表明,一是设备设施陈旧简陋,二是还有一部分的基层文化机构的设备设施建设需要填补空白,四是仍然缺乏科学合理的专业规范。
2、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与群众文化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收益日益增多,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加,所以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队伍迅速壮大,参与文化的热情显著提高;然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策划和组织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仍然十分贫乏。数量稀少、内容单
一、缺乏吸引力。这势必打击群众参与文化的积极性。
3、基层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意识需要加强:尽管不少地区已经基本建成文化基础设施体系,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服务的积极性依然不高,文化机构缺乏对文化服务的认识,还没有转变文化职能观念。
4、公共文化建设缺乏完备法律体系:就公共文化而言,目前我国只有《公益事业捐赠法》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两部法律
法规。在依法治国的当下,无法构成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坚强的制度空间。
四、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鉴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公益性惠民工程,社会和公众的文化主体回归,是十分关键的要素。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和公众的参与。其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
1、唤醒社会公众的文化意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除了政府作为投入主体之外,公众的文化参与、社会的文化责任承担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全民的参与,就需要唤醒其公共文化意识,形成双方的良性互动。
2、坚定履行政府的文化责任: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的文化责任不可推卸,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力量。
3、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通过文化主管部门对各个基层文化协会的管理,整合基层文化队伍资源,搭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队伍的组织平台,解决基层文化活动少的问题。
(参考文献:《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报告》汪俊、《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综述》新华网)
第三篇: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廊坊市文联)
为深入贯彻落实当的十八大和省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廊坊市文联组织人员在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了调研成果。
市文联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方面拥有一块文艺阵地,即廊坊文联美术馆。市文联着重通过廊坊市文联美术馆对全市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展开了调研。
廊坊文联美术馆建成于2010年,经市委主管领导同意,纳入廊坊市文联下属机构,填补了廊坊市区没有专业美术馆的空白,成为对外展示廊坊文化形象,对内提升自身品味的重要平台,也是廊坊公共文化建设的又一亮点。美术馆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1500平方米,集作品展示、艺术交流、学术研讨功能于一身,其中展厅面积约为800平方米,内氛围9个展区,展线长度180米,采光、照明和安防等设施均按照专业标准配备,使美术馆具备举办各种大型美术展览的能力。
廊坊文联美术馆开馆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期间举办了80余次不同层次的展览,接待域外画家、艺术家几百人次,各界、各地的数千名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学习,越有10万人次群众参加、观看过不同的艺术展览展示活动。可以说,在推动我市文艺事业发展商,美术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廊坊文联美术馆是由对艺术有热情的企业家投资兴建的,属于民办公助的公益性事业,开关三年来,每年需要人员薪酬、供暖、睡点、物业管理费约30万元才能维持美术馆的正常运转,收取的展览租用费用远远不能支撑。每年,市文联还要从不多的办公经费中挤出一部分支持美术馆,还是杯水车薪,现在企业家的压力很大,甚至有打退堂鼓的想法,我们还是积极鼓励,但是这样不是也不是长久之计,民营美术馆公益性到底能走多远?这也是国内众多的民办公助艺术馆、博物馆面临的显示问题。
经过我们的调研和思考,结合外地的一些做法,认为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是要公益和商业兼顾
坚持公益性,把非赢利的公益事业做好。美术馆利用所藏的书画作品,在平时展出、展览中进行书画交易,盘活资金和藏品,增强自身造血机能;举办艺术沙龙,为来自全国的书画
二、廊坊书法艺术馆
根据“中国书法城”创建要求,积极提请建立廊坊书法院,按照市政府领导指示精神,加强与市编办和组织人事部门的协商,力争建立廊坊书法院。该院是市文联下属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能是:研究制定我市书法事业发展的规划;负责组织和举办书法艺术展示交流活动,负责承办全省、全国乃至国际性的书法创作、展示、交流活动;培训书法艺术人才;指导基层文艺单位和中小学校开展书法教育和普及工作;负责书法学术研究工作,并定期组织召开不同规模和层次的书法艺术研讨活动等。积极提请市委、市政府建立“廊坊书法艺术馆”,作为廊坊书法院的办公场所,实行馆院合一。
廊坊书法艺术馆应作为我市文化艺术的标志性建筑,既是文化艺术工作者活动、创作、研讨的场所,更是对外艺术交流和艺术展示的平台,其主要功能分为四部分:一是书法艺术展馆。建设国内一流、现代化的艺术展馆,该馆的建设将参考中国美术馆的标准,具有承接国际国内大型展览的能力。主要展示全国书法名家、各地特色书法家、廊坊书法家的优秀作品。可定期举办艺术性、专业性的不同规模和层次的艺术展示活动;二是书法艺术博物馆。博物馆陈列关于汉字书法的起源、变迁、演变、发展过程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及文物,是一部书法简史。建成后将成为一个对市民进行书法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廊坊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亮点;三是书法创作室。这是书法家创作和学术交流的场所,包含小型学术报告厅和会议室等。可定期举办学术研讨活动和书法讲座,以推动廊坊书法创作;四是学术报告厅。该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容纳100人左右。
第四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__大会议精神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是展示文化建设成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和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程度。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基本情况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我区按照“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把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来抓,不断深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一是制定下发《区创建精品文化社区实施方案》和《精品文化社区考核验收细则》,按照“社区申报、街办审核、领导小组审定”的工作程序组织开展创建,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精品文化社区。二是加大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年共投入250万元,为社区配置文化活动设备。三是将区政府八件实事办理与小区环境改造整治和创建优质文化服务窗口相结合,整体推进实施,新增12处群众性体育设施。一是认真落实《省文化厅关于印发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绩效考评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坚持两馆公益性作用,根据群众需求,强化公益服务,新增设了艺术体操、书法、绘画等项目,免费开放项目11个,免费服务群众3万人次。二是延伸服务“链条”,丰富服务内容。按照各级文化部门要求,结合“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充分发挥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的公益服务作用。文体局与各街办先后联合举办了“童乐书法”公益性培训班、“钢琴进社区”文化普及活动,受到各级领导和家长一致好评。一是充分发挥区图书馆平台作用,突出文明创建活动主题、组织开展青少年阅读调查、为青少年读者送书、小志愿者服务、绿色上网免费阅读、优秀爱国主义影视节目展播、读书心得体会交流等一系列活动,积极争创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二是开展农家书屋规范管理工作,重新盘点农家书屋现有资产,进行分类登记,并启动“创建模范农家书屋”、“争当优秀管理员”活动。三是完成农家书屋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网上信息核报工作。积极引导图书室和农家书屋走专业化、特色化道路,培育一批生命力强、特色鲜明、群众喜爱的书屋,充分利用基层服务点网络资源优势,建成便民高效的服务网络。尽管近年来我区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不适应,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模和档次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和整体结构与城市化进程不想适应,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质量和管理机制与文化工作的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二)基础性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不甚合理。这些年来,我区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方面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由于历史及体制等原因,从总体上看,葛洲坝、夜明珠、西坝、经济开发区等片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设施数量不足、人均占有量偏低,规模偏小、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四)现有公共文化设施资源有待整合优化。虽然近年来,公共文化设施总量在不断增大,但由于管理和相关配套措施滞后,导致公共文化设施作用发挥不充分。一方面,公共文化设施数量不足,另一方面,部分已建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不高,运行状况不甚理想。一些社区图书室藏书更新、流转速度太慢,无法满足群众借阅。但同时,辖区行政单位较多,大型企业、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多,体育设施齐全,却没有做到真正对外开放。(一)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切实提高对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公共文化设施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平台,是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物质基础。当前,应妥善处理好四个关系:一要处理好公益性与社会化的关系,明确政府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中的主体责任。二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重点做好基层及相对薄弱地区基础性文化设施的建设工作,对已基本普及的地区,应着重在提升内涵上下功夫。三要处理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关系,充分考虑与城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四是处理好建设与管理的关系,积极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三)加大投入,完善政策,着力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保障力度。一是进一步健全政府公共财政体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刚性投入机制。逐年增加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资金投入,新增的经费要向相对欠发达地区倾斜,向薄弱环节和基础环节倾斜。二是根据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机构正常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公益性文化机构,特别是基层文化机构正常运转和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所需的必要经费。三是改革政府投入方式,适当引入市场机制,采用公开招标、委托代理、公共文化项目外包等多种途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实施绩效评估,根据绩效对管理单位实施补贴,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四是采用政策激励、资金扶持等措施,降低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门槛,积极探索社会资本以股份制、冠名权等方法兴办公共文化事业的有效途径,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多主体投入,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新格局。
第五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会议精神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是展示文化建设成果、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和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程度。
根据市文化局《关于开展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使用情况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今年3月底、4月初区文体局对辖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组通过平时工作掌握的情况,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以及实地考察走访等形式,对辖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状况作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基本情况
区辖区内设有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全民健身中心,共有基层综合文化站8个、社区文化活动室68个,村文化活动室9个。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我区按照“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把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来抓,不断深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一)实施精品文化社区创建提升公共服务档次。
一是制定下发《区创建精品文化社区实施方案》和《精品文化社区考核验收细则》,按照“社区申报、街办审核、领导小组审定”的工作程序组织开展创建,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精品文化社区。二是加大公共文化设施投入,2012年共投入250万元,为社区配置文化活动设备。三是将区政府八件实事办理与小区环境改造整治和创建优质文化服务窗口相结合,整体推进实施,新增12处群众性体育设施。
(二)全面落实“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政策。
一是认真落实《省文化厅关于印发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绩效考评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坚持两馆公益性作用,根据群众需求,强化公益服务,新增设了艺术体操、书法、绘画等项目,免费开放项目11个,免费服务群众3万人次。二是延伸服务“链条”,丰富服务内容。按照各级文化部门要求,结合“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充分发挥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的公益服务作用。文体局与各街办先后联合举办了“童乐书法”公益性培训班、“钢琴进社区”文化普及活动,受到各级领导和家长一致好评。
(三)大力打造三级图书资源服务品牌。
一是充分发挥区图书馆平台作用,突出文明创建活动主题、组织开展青少年阅读调查、为青少年读者送书、小志愿者服务、绿色上网免费阅读、优秀爱国主义影视节目展播、读书心得体会交流等一系列活动,积极争创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二是开展农家书屋规范管理工作,重新盘点农家书屋现有资产,进行分类登记,并启动“创建模范农家书屋”、“争当优秀管理员”活动。三是完成农家书屋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网上信息核报工作。积极引导图书室和农家书屋走专业化、特色化道路,培育一批生命力强、特色鲜明、群众喜爱的书屋,充分利用基层服务点网络资源优势,建成便民高效的服务网络。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区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不适应,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模和档次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和整体结构与城市化进程不想适应,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质量和管理机制与文化工作的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尚欠完善。按照区文化建设的要求,部分作为重点项目的公共文化设施,如精品文化一条街还停留在初期阶段。一些已建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也存在问题,如基于设计水平和财力,部分街办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活动室布局不尽合理。
(二)基础性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不甚合理。这些年来,我区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方面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由于历史及体制等原因,从总体上看,葛洲坝、夜明珠、西坝、经济开发区等片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设施数量不足、人均占有量偏低,规模偏小、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有待强化。一是经费投入亟需增加。尽管这些年来文化事业经费总量逐年有所增长,但与新增财力增长速度及与其他社会事业投入增长相比较,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经费增幅明显偏低。目前,虽然各基层文化站、社区、村文化活动室等阵地已建成,但由于经费紧张,无法更新必要的文化用具和书刊。二是管理激励有待强化。近年来,虽然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但公共文化设施,特别基层公共文化设施“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较为严重,公共文化设施管理缺乏专业人员,功能设置不合理,相关配套措施滞后,导致公共文化设施作用发挥不充分。同时,场所管理缺少财力的支持和长效管理机制,以至于有些文化活动场所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闲置状态。三是投融资体制有待健全。民营资本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门槛过高,政策措施不配套。公共文化管理体制上仍然存在条块分割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四是人员力量有待充实。目前,在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工作方面缺少专职工作人员,基本上街道和社区文体专干均同时负责其他事务,这导致日常工作上出现滞后或疏漏,这也影响了服务质量和工作实效。
(四)现有公共文化设施资源有待整合优化。虽然近年来,公共文化设施总量在不断增大,但由于管理和相关配套措施滞后,导致公共文化设施作用发挥不充分。一方面,公共文化设施数量不足,另一方面,部分已建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不高,运行状况不甚理想。一些社区图书室藏书更新、流转速度太慢,无法满足群众借阅。但同时,辖区行政单位较多,大型企业、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多,体育设施齐全,却没有做到真正对外开放。
三、相关建议
(一)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切实提高对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公共文化设施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平台,是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物质基础。当前,应妥善处理好四个关系:一要处理好公益性与社会化的关系,明确政府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中的主体责任。二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重点做好基层及相对薄弱地区基础性文化设施的建设工作,对已基本普及的地区,应着重在提升内涵上下功夫。三要处理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关系,充分考虑与城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四是处理好建设与管理的关系,积极探索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
(二)完善规划、合理布局,统筹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当前,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在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上,应形成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群众需求相适应、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大格局,加快规划并全面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一是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文化设施建设规划。优化调整文化设施布局。如可以考虑将市区的文化区块、文化街区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二是在城市新区开发、小区建设中,一方面争取逐步按人口比例规划和配套建设相应的公共文化设施;另一方面在区域配套建设中,必须明确文化设施的布点,明确项目用地,控制预留规划用地,切实做到城乡开发到哪里,公共文化设施就建设到哪里。
(三)加大投入,完善政策,着力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保障力度。一是进一步健全政府公共财政体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刚性投入机制。逐年增加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资金投入,新增的经费要向相对欠发达地区倾斜,向薄弱环节和基础环节倾斜。二是根据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机构正常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公益性文化机构,特别是基层文化机构正常运转和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所需的必要经费。三是改革政府投入方式,适当引入市场机制,采用公开招标、委托代理、公共文化项目外包等多种途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实施绩效评估,根据绩效对管理单位实施补贴,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四是采用政策激励、资金扶持等措施,降低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门槛,积极探索社会资本以股份制、冠名权等方法兴办公共文化事业的有效途径,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多主体投入,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新格局。
(四)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充分发挥现有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效益。坚持公益性,保证社会公众普遍参与,保证效益发挥最大化。一是要加强对公共文化设施的监管,健全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统筹协调的管理机制,形成各级各部门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共同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局面。二是要进一步加完善区、乡(镇、街道)和社区(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配好配齐专职人员和相应设备设施,实行社会文化设施共享,对于农家书屋和社区书屋建设,要做好后续跟踪管理,定期作好图书充实更新服务,扩充内容和品种,增强实用性、针对性、指导性和服务性,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努力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着力解决基层文化设施分散、重复建设,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四是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的队伍建设,大力引进文化专业优秀人才,配备好专职文化干部,并按相关政策落实好相应的待遇。加强文化队伍专业培训,进一步稳定队伍,着力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的文化队伍。同时,要积极做好民间文化队伍的建设工作,加大对民间文艺团体的支持力度,不断繁荣发展群众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