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
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
张叶强
《整式的加减》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中的第二节内容。
此节内容我依旧采用了先预习新知,后进行新的内容的教学模式。对于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的问题,我觉得设计的还是很好的。就用学生去小卖部买东西为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周围,或者说数学是很有用的。从上课的过程也可以看出,他们是很感兴趣的。这对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很有帮助作用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想是收到了这样的效果的。
对于探究新知的环节,由前面的问题很自然就过度到新知识上了。其实整式的加减本质上就是合并同类项的问题(即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减的过程),或者说本身是没有什么新的内容的,只是需要让学生知道前面所学的就已经是整式的加减了,只不过没有明确的讲罢了。所以这一个环节还是做的很好的。
对于去括号法则的幽默记忆,我觉得这是一个亮点。运用谐音的方法把知识点记起来,长久不忘。这是一种方法,不仅仅是学数学,其他学科也同样如此。通过此举不仅仅是可以学好数学,同时还可以学好其他科目,我本人觉得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
对于例题的教学,故意设置了需要让学生列式这一步,目的是增加一定的难度,好让学生感觉到有一定的挑战性,进而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的投入。
在合作探究中,个别学生只注重看“热闹”,不注重合作探究的实质性内容应及时引导,加强合作探究的实效性。
总之,这一节内容,总体上是还可以的,但所具有的瑕疵,却一定不能忘记。牢记失误,刻苦拼搏,努力奋斗!
第二篇: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
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
甸沙关学校:康义良(2013~2014学上期)
整式的运算是解方程、解不等式的重要基础。
整式的加减是承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续整式方程的一系列运算,是学生从小进入初中含有字母运算的变化,认知上有新的突破,在学法教法值得反思。
这节课,我按照 “ 旧知回顾 —— 试一试 —— 讲评 —— 概括 —— 练一练 ” 这几个环节来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大胆尝试,找出规律,进行应用。给予了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运算能力。
1、注意与小学相关内容的衔接。整式及其相关概念和整式的加减运算,与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密切联系,而同整式表示数量关系是建立在同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的,在小学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简单的列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简单方程。这些知识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因此充分注意与这些内容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式子中的字母表示数,让学生充分体会字母的真正含义,逐渐熟悉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理解字母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计算,为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打好基础。
2、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重视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整式可以简洁地表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它比只有具体数字表示的算式更有一般性,关于整式的运算与数的运算具有一致性,数的运算是式的运算的特殊情况,由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能够灵活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进行运算,因此,充分注意数式联系与类比,根据数与式之间的联系,体现数学知识间具体与抽象的内在联系和数学的内在统一性。
3、抓住重点,加强练习,打好基础。整式的加减运算,合并用类项和去括号是进行整式加减的基础,整式的加减主要是通过合并同类项把整式化简,准确判断同类项,把握去括号要领,防止学生易出错地方,并进行一定的训练,才能有效的掌握.加大探索空间,发展思想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力求使得教学结论的获得是通过学生思考,探究等活动而归纳得出,培养学生初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充分相信学生,尽可能为学业生留出探索空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对学困生的关注
由于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多了,机械模仿的时间少了。因为自主探究需要一定的基础,由于学生的知识层次不同,探索实际上给知识基础好的学生创造了思维空间,但对于学困生原本就差的知识基础却成为他们参与课堂探索的障碍,探索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参与,实际收效并不大。因此,在教学中
我就采用你问我答的游戏为他们创造了切实参与学习的机会。有意地让他们与其他同学组对,先让他们提问,然后倾听他人的回答,从中让他们能逐步学会识别同类项,然后再把回答的次序倒过来。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多激励,排除他们学习中的障碍,增强学习的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内驱力,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果他们的学习每天都能得到及时的辅导,将减少学生的两极分化。这种做法体现了人人获得数学知识的思想。
当然,教学过程中仍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学生练习的量大,时间太紧,来不及深化与拓展,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充分发辉。提出的问题,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多数是老师包办回答。2、三个例题都是让学生先进行试算,然后集体讲评,使得部分学生的解题步骤不规范。教师应该选择一个例题,进行规范的、完整的板书,给予学生书写规范性的示范与指导。同时,在解题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小错误,即在解答开始时,应首先写“解”,教师发现后,没能及时给予指出与纠正。、时间处理方面还存在欠缺,复习引入部分花的时间太多,使整个课堂显得前松后紧。
第三篇: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教案
整式的加减
教学过程:
(一)代数式:
1.本节重点共两部分,一是对给出的一个具体的代数式,能准确表达出它的数学意义,二是列代数式,即将基本数量关系的语言用代数式来表示。
本节是关于代数的初步知识,在复习中注意以下几点:
(1)代数式是什么,并注意和公式、等式区别开来。
(2)一个具体的代数式,能准确用语言表达其意义,并能把简单的与数量有关的词语化为代数式的形式。
(3)会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其代数式指明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4)公式都是由代数式组成的。2.例题分析:
例1.说出下列各组代数式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1)2(a+b),2a+b,a+2b 2ab2b1222(2)a,(ab),()222 解:(1)2(a+b)是a与b的和的2倍。2a+b是a的2倍与b的和。a+2b是a与b的2倍的和。
22b22(2)a是a与b的一半的差。212(ab2)是a与b两数平方差的一半。2ab2()是a与b的差的一半的平方。注意:用语言表达一个代数式的意义,具体说法上没有统一的规定,只要能正确表达即可。比如2a+b,可以说是a的2倍与b的和,也可以说是2a与b的和。
例2.用代数式表示:
(1)甲数与乙数平方的和;
(2)甲、乙两数的平方差;
(3)甲数与乙数的差的平方。
解:设甲数为x,乙数为y(1)xy2(2)x2y2(3)(xy)2
例3.某校大礼堂第一排有座位x个,后面每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求第n排的座位数。若该礼堂一共有20排座位,且第一排的座位数也是20个,请您计算该礼堂共有多少座位?
分析:找到座位的规律:
第一排:x个第二排:x2个第三排:x4个 第四排:x6个
第五排:x8个第n排:x(n1)2个 解:由分析可得第n排的座位数:x+2(n-1)第一排有20个座位,共有20排,即a=20,n=20 所以,最后一排座位数:202(201)58(个)
求整个礼堂中的座位数即做加法: 202224……5658
(2058)(2256)……(3840)7810780
例4.某地出租汽车收费标准:起步价10元,可乘3千米,3千米到5千米,每千米1.8元,5千米以后,每千米是2.7元。若某人乘坐了x(x>5)千米的路程,请写出他应该支付的费用。若他支付的费用是19元,请你算出他乘坐的路程。
解:题目中给出他乘坐的路程是超过5千米的,因而前面5千米的费用是固定的,只要能算出后面的费用即可。
前面5km又分成两部分:3千米和2千米
前面3千米的费用是10元,紧接着的2千米是3.6元
所以前面5千米共花13.6元
5千米以后则就是每千米花2.7元,而后面的距离是(x-5)千米
因而总费用=13.6+(x-5)×2.7 已知支付的费用是19元,则
913.6(x5)2.7
1x7千米
注意:列代数式的关键是:一是抓住关键性的词语,如“增加”、“减少”等,或者是 2 规律性的内容,如“后面一排都比前面一排多2个座位”,二是要理清运算顺序,如“和的222积”与“积的和”运算顺序是不同的。如a+b与(a+b),前者是平方和,后者是和的平方。
11xxyy2 例5.若x=,y,求的值。
23xxyy211,y代入代数式中 231111211()262233 得:1111211()223326 解:将x19327918
19324918 注意:在求值过程中,代数式中的运算符号和顺序不能改变,在求值过程中,代数式中字母所代的值应是使代数式有意义的值,如速度、时间、体积、面积均为正值,而在形
aa如的式子中,b0,才能使有实际意义。bb
(二)整式的加减: 1.知识点简要回顾
(1)单项式指的是数与字母积的形式的代数式,即对字母来说只含有乘法运算,因aa1此的形式就不是单项式,但这种就是单项式,因为它的分母中不含有字母,只是b22它的系数。
注意:单独的一个数或单独的一个字母也叫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为叫做单项式的系数,而单项式中的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则称之为32单项式的次数。如-3xy中,-3是系数,其次数是5。
(2)多项式指的是几个单项式的和,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多项式里,次数最高
1232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如2x+3x-1是二次三项式,x3x2x32是三次四项式。
(3)单项式、多项式、整式、代数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几个单项式的和组成多项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整式是代数式,但代数式不一定是整式,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是整式,就主要看代数式的分母中是否有字母。
(4)多项式的排列方式:
降幂排列:一个多项式中,按照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叫做按照这个字母的降幂排列。
升幂排列:一个多项式中,按照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叫做按照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
例1.指出下列多项式的次数与项数:
2xy1(1)3
(2)a22a2bab2b2 解:(1)是二次二项式。
(2)是三次四项式。
例2.将3x3yy25x24xy3重新排列。
(1)按x降幂排列。
(2)按y升幂排列。
3232 解:(1)按x降幂排列:3xyx54xyy(2)按y升幂排列:5x23x3yy24xy3
(5)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
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是整式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同类项是指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同类项。同类项的定义规定判断同类项的两条标准:一是字母相同,二是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二者缺一不可。
合并同类项是指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是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而字母和相同字母的指数都不变。
23.合并同类项:11x-5+9x+1-3x3x 例
解:11x-5+9x+1-3x23x3x217x
4在多项式中只有同类项可合并,不是同类项不可合并。有人对合并的结果不是一个单项
225式感到不习惯,如犯的错误有:2a+3b=5ab,5ab-3ab=2,2x+3x=5x等,产生错误的根源就是没有掌握合并同类项的要点:“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例4.将a、b看成常数,x、y看成字母,合并同类项:
(1)2ax3by4ax3by2ax
(2)3ax2by22ax23by2
解:这里将a、b看成常数,因而可合并如下:
(1)2ax3by4ax3by2ax
(2a4a2a)x(3b3b)y
4ax6by
(2)3ax2by22ax23by
2(3a2a)x2(b3b)y2
ax22by2
nn1n2n2nn1 例5.合并同类项:x2xx2x3xx
解:这里的指数全都是含有字母,但观察同类项只要指数相同即可,不论是数字还是字母都可以。
xn2xn1xn22xn23xnxn1 (13)xn(21)xn1(12)xn2
2xn(1)xn1xn2
(6)整式的加减:
整式的加减实际上是对整式实施两个重要的恒等变形:一是合并同类项;另一个是添括号和去括号,整式的恒等变形是整个教学中恒等变形的基础。
整式的加减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观察,就是把同类项看清楚,当项数较多时,可作上记号;二是运用交换律时把项的符号“带走”;三是运用分配律时,符号要分配到每一项,不能漏项,同时要注意项的系数的符号;四是对运算结果要作处理,应该以某一字母作降幂或升幂排列。
例6.化简15a2[4a2(7a8a2)]
解:15a2[4a27a8a2] 15a24a27a8a2
27a27a 例7.已知:A=x2x5,Bx23x1,当x时,求3(3AB)的值。
解:3(3AB)9A3B 9(x2x5)3(x23x1)3x29x453x29x3
18x48 当 x时,18x4818486484233
例 8.一个多项式减去xxy得2xyy,求这个多项式。41212 解:(xxy)(2xyy)x2xyy2
例 9.化简:|x1||x1| 解: |x-1|=0时,x=1 |x+1|=0时,x=-1 所以需分如下三种情况:
(1)当x1时,原式1xx12x
(2)当1x1时,原式1xx12
(3)当x1时,原式x1x12x 说 明:一般aaa……a123n | xa||xa||xa|……|xa|的化简,分别令|xa|0(i1,2,3…n)123ni然后分别讨论在这n+1个部分上的符号,从而将绝对值去掉,达到化简的目的。
例10.若代数式(2x2axy6)(2bx23x5y1)的值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求代 把 x的取值范围分成:xa,axa,……axa,xa这n1部分,112n1nn数式3(a22abb2)(4a2abb2)的值。分析:若代数式(2x2axy6)(2bx23x5y1)的值与x无关,若将x看作字母,则含字母x的项的系数应该为0,以此为据,求得后面代数式的值。
解:(2x2axy6)(2bx23x5y1)
(22b)x2(a3)x6y
5要使其值与x无关,则
2-2b=0 b=1 a+3=0 a=-3 3(a22abb2)(4a2abb2)
a27ab4b2
(3)27(3)1412
921
48 本课小结:
1.本节课主要回忆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如同类项等。2.合并同类项是本次课的重点内容,须强化掌握。3.其间有一些特殊的解题方法需同学们认真掌握。
【模拟试题】 一.填空:
11xy与xy的差是____________。22 2.多项式4x25x2与多项式3x22x7的差是____________。3.若xmy3与x2yn是同类项,则m=________,n=________。1.单项式二.化简、求值:
1.x32x2x42x35x4,其中x=2 2.(4x25x)(52x2)(3x25x6),其中x 3.2x{3y[4y(3xy)]},其中x2 31,y0.2 5三.计算:
1.已知Ax35x2,Bx211x6。求:(1)A+B(2)A-B(3)B-A。
2.求证:不论x、y取任何有理数,多项式
(x33x2y2xy24y31)(y3xy2x2y2x32)(x34x2y3xy25y38)的值恒等于一个常数,并求出这个常数。
【试题答案】 一.1.xy 2.x27x9
3.m2,n3
二.1.化简后:x32x26x,代入x2得值为4 2.化简后:x21,代入x23得值为149 3.化简后:x2y,代入x15,y0.2得值为0.2 三.计算
1.(1)x34x211x6
(2)x36x211x6
(3)x36x211x6 2.化简多项式
(x33x2y2xy24y31)(y3xy2x2y2x32)(x34x2y3xy25y38)得结果-5 因而可以肯定其值恒等于一个常数,且这个常数为-5
第四篇:《整式的加减》数学教学反思
对于《整式的加减》教材中首先是在学习有理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用字母表示数。了解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及其相关概念,并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逐步展开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则,最后将这些法则应用于本章的重点——整式的加减,全章知识体系井然有序,层层深入。
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如在讲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突破这一认识,需要一定时间,我在讲这节课的时候利用了“物以类聚”这一生活常识。例如:a>0,它的数学含义就是用字母a,>,0这三个数学符号的组合表示大于0的数,也就是正数。对于其它一些概念的理解具体的安排如下:
(一)同类项:
通过生活中通俗易懂的表示方法,如□+□+□=3□,让学生模仿例子做练习,然后推出同类项的定义。课前练习要有模仿性及代表性,能让学生易于观察推出结论。因为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同类的东西”是容易理解的,所以这节课的目标是学会辨认同类项就不难了。
(二)合并同类项:
先讲系数这个概念,既避免了与单项式的次数一起讲所带来的易混淆性,又是合并同类项所必须掌握的基石。然后,重点是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三)去括号:
运用乘法分配律引入及进行去括号的运算。
(四)整式的加减:
可用两个课时把重点知识巩固好。
通过实践,我对教材的整合中,使学生轻松的认识、理解、掌握知识,突出了重点,加强了练习,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形成能力。
第五篇:整式加减教学反思
整式加减教学反思
整式加减教学反思1
《整式的加减》 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运算中的第二节内容。教材的安排是在学习有理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继而介绍了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及其相关概念,以及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并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逐步展开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则,最后将这些法则应用于整式的加减。
这部分课,我按照 “ 学习目标 —— 预习指导 —— 展示提升 ——当堂检测 ” 这几个环节来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大胆尝试,找出规律,进行应用。给予了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运算能力。但讲完以后却发现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就教学的整个过程做出一些回顾和思考。学习目标的问题,我觉得设计的还是很好的。就要学生去读,总结目标内容重点,让学生得到数学问题。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是很有用的。从上课的过程也可以看出,他们是很感兴趣的。这对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很有帮助的。对于指导自学的环节,我要排学生依据导学案自学引导学生很自然地就过度到新知识上了。其实整式的加减本质上就是合并同类项的问题(即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减的过程) ,只是需要让学生知道前面所学的就已经是整式的加减了,只不过没有明确的讲罢了。所以这一个环节还是做的较好的。对于去括号法则的记忆,我觉得这是一个亮点。只要把知识点记起来, 长久不忘。对于整式的教学就轻松多了。因此,在展示提升中,我重点是让学生较好的记住法则,论依据法则去解决问题,学生的疑惑被一点点的解决了。并能在当堂检测中反应出学习的效果。总之,这样的课,总体上是还可以的,教学过程中仍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1、学生练习的量小,时间太紧,来不及深化与拓展,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充分发散。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 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太长, 老师指导的时间少。
2、问题都是让学生先进行试算,然后集体讨论,使得部分学生的解题步骤不规范。教师应该选择一个例题,进行规范的、完整的板书,给予学生书写规范性的示范与指导。
3 、知识处理方面还存在欠缺,预习指导花的时间太多,学生接受的能力不同,使整个课堂显得松紧不调。
4 、学生的讨论与合作学习还需加强,讨论问题还不够深入,多数时间还是以个别回答为主,主动参与的学生少,个别学生由于基础的问题还是不能全力的投入学习,虽然全部参与了,但仍需注意实效性,让学生从合作学习中有所提高,从与它人的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5 、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有待加强,计算出现的错误比较多,说明学生计算的基本功有待加强。有理数的学习不够优秀是本章学习的一大难题。
经过这部分知识课时的教学,我深深感到,上好一节课,教师除了要仔细认真地钻研教材之外,还要全面的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情况,较好的把握学生的基础,实事求是的去看待学生的学习,一步一个脚印的指导学生的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才是更重要的,这样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更好。
整式加减教学反思2
本节课是研究整式的起始课,它是进一步学习多项式的基础,因此对单项式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学习。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性,即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感知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认识概念,同时也要注重分析,亦即在剖析单项式结构时,借助反例练习,抓住概念易混淆处和判断易出错处,强化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单项式系数、次数,为进一步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针对七年级学生学习热情高,但观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将以启发为主,同时辅之以讨论、练习、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并逐步培养起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同类项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方式)相比,主要体现以现几个转变:
1、教的转变。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发现结论后,利用数学练习直观地展示,激发学生自觉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
2、学的转变。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层面,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3、课堂氛围的转变。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引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应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思考归纳出结论,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
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学生充分体验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4、本节课在单项式概念、单项式的系数、次数教学时,老师没有直接给出相关知识,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效果较好。
整式加减教学反思3
课后反思对于这一节,我是准备了很久的,应该说是比较充分的。但讲完以后却发现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就教学的整个过程做出一点回顾和思考。
这一次,我依旧采用了先讲评作业,后进行新的内容的教学模式。依旧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因为本节的内容稍微多了一些,但我还是不想因为公开课而拉下学生原本该更正的作业反馈。我觉得这是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的,只有改正了才能有进步。
对于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的问题,我觉得设计的还是很好的。就用三班的学生去小卖部买东西为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周围,或者说数学是很有用的。从上课的过程也可以看出,他们很感兴趣。这对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很有帮助作用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想是收到了这样的效果的。
对于探究新知的环节,由前面的问题很自然就过度到新知上了。其实整式的加减本质上就是合并同类项的问题,或者说本身是没有什么新的内容的,只是需要让学生知道前面所学的就已经是整式的加减了,只不过没有明确的讲罢了。所以这一个环节还是做的很好的。
对于去括号法则的幽默记忆,我觉得这是一个亮点。运用谐音的方法把知识点记起来,长久不忘。这是一种方法,不仅仅是学数学,其他科也同样如此。通过此不仅仅是可以学好数学,同时还可以学好其他科目,我本人觉得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
对于例题的教学,故意设置了需要让学生列式这一步,目的'是增加一定的难度,好让学生感觉到有一定的挑战性,进而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的投入。
对于习题的讲评,出了点问题,说严重的应该说是教学事故了:把最后的求解答案给写错了。这是一个不该犯的问题,我不知道当时自己是怎么回事了,怎么会出现这么低级的失误。还经常要求学生做题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尤其是计算题,会做的题一定要得满分,可是我自己却出现了这种差错,真是感觉做的太失败了。这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铭记于心,下不为例!
整式加减教学反思4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同类项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一步的运算的强化训练教学。
教学的设计比较合理,题目适当,时间恰当,并注重知识的前后衔接,照顾更多的中差生。对于例题的教学,我也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启发学生进行整式的加减时,要先观察,再下手,归纳出一找、二移、三并的步骤,我觉的课堂的有效性效果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习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充分利用了宝贵的课堂40分钟。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还有如下遗憾:板书方面做得不好,没能充分利用好黑板,自己的板书也很乱,没有美观性。学生的讨论与合作学习还需加强,讨论问题还不够深入,多数时间还是以个别回答为主,虽然许多个别回答非常精彩,但仍需注意讨论形式的变化,让学生从合作学习中有所提高,从与它人的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另外,还需加强的是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多数问题的发现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如果能达到学生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全班解决,那效果更佳。
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课堂进度,留给学生足够的板书时间;另外对于上多媒体课要提高应对偶发事件的能力,做到灵活处理,不慌不乱手脚,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顺利进行课堂教学;还有,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启发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整式加减教学反思5
这节活动课虽小,但立意却很新颖。通过引导学生在实际背景下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作出最优化的选择,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很有启迪。另外,活动设计很有梯度,一级级不断深入,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拓展,逐步深化;同时,问题的设置给每个同学都提供表现、表达和展示的机会,使每一个同学数学素养都得到了培养,在实际问题的探究中学会了如何“巧学”数学。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觉得同学之间要学会合作,善于探究,养成深入思考,优化选择习惯。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要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感觉到学数学、用数学生活会更美好。
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总结和自我评估,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节课不足之处是:
一节课进行3个应用活动太过累赘,最后一个活动完成得稍微仓促。另外,活动1中的问题1和2比较简单可以先提出来回答而不用讨论,使学生能集中精力讨论问题2,从而使问题2的争论更加剧烈,出现都认为优惠方案合理但提出不同理由,或都认为优惠方案不合理但提出不同的合理方案,这节课就更加精彩啦!
整式加减教学反思6
一、注意与小学相关内容的衔接
整式及其相关概念和整式的加减运算,与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密切联系,而同整式表示数量关系是建立在同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的,在小学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简单的列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简单方程。这些知识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因此充分注意与这些内容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式子中的字母表示数,让学生充分体会字母的真正含义,逐渐熟悉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理解字母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计算,为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打好基础。
二、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似乎遇到的都是具体的数字,但在数字运算的背后,却隐含着式的运算,加强了与实际的联系,无论是概念引出,还是运算法则的探讨,都是紧密结合实际问题展示的,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体会整式的概念与整式的加减运算来源于实际,是实际的需要,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看到整式及其加减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整式比数学更具一般性的道理。
三、类比数学习式,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重视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整式可以简洁地表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它比只有具体数字表示的算式更有一般性,关于整式的运算与数的运算具有一致性,数的运算是式的运算的特殊情况,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能够灵活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进行运算,因此,充分注意数式联系与类比,根据数与式之间的联系,体现数学知识间具体与抽象的内在联系和数学的内在统一性。
四、抓住重点,加强练习,打好基础
整式的加减运算,合并用类项和去括号是进行整式加减的基础,整式的加减主要是通过合并同类项把整式化简,准确判断同类项,把握去括号要领,防止学生易出错地方,并进行一定的训练,才能有效的掌握。
整式加减教学反思7
这节课的重点是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难点在于准确找出同类项尤其是多字母的同类项,并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合并同类项。
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学生理解同类项的概念难度并不算大,但对于部分基础不是太好的学生,仍然会有一定的困难,但同类项的判定在本节的重要性却是非常大的。故在同类项的判定上,我们除了做到让学生准确理解,更要加强练习,让学生不但能够根据定义准确找出同类项,当堂课中就要处处渗透这一点。多字母高次的项的同类项的认定及字母位置变化引起的判定难度较大,在练习中充分强调乘法的交换律(类似a2b与 ba2 的类型)。在这里,特别说明一下的是,有部分学生会在判定如a2b与b2 a 时误判为同类项,尽管在运用概念进行判定时把握的两点(字母相同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一定要强调充分。
第二个重点就是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简洁明了的。在合并同类项时,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这里强调的是,首先是同类项的系数包含符号。在找同类项的时候就要养成习惯,绝不能将符号弄丢。这也是合并同类项时常见错误之一。其次是在合并诸如ab-3ab2+4ab2 这种负系数在前面的同类项的时候,部分同学有理数的加法有问题,出现了ab-3ab2+4ab2 =ab-(3+4)ab2 的错误,而且多次纠正仍然有个别同学会在做练习的时候出现。在这里我们认为,有理数的运算中,减法与加法的转化错误仍是不得不防范的。最后,在做题目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找同类项时作出相应的符号,这一点在我们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不重视,以至于后来做题目过程中经常出错,问题就在于没有作符号的习惯。
整式加减教学反思8
整式的加减,是华东师范版第三章最后一节的内容,其本质是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即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其中合并同类项是以有理数的加减为基础。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感觉最深的就是老师要用心的去设计教学,多一些课堂上的连接词,让学生多一些参与的机会,学生的兴趣高了,学习有了动力,学习的效果会好很多。以后在教学中还要不断的努力,把课备好,多备学生,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成为一个在欢乐中学习的乐园。
1、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导学案的预习、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兴趣高涨,整个课堂比较活跃,学生对所学知识都能掌握得不错。在后面的教学中感觉时间还剩十分钟,这是在教学中感觉不如意的地方,因为比较紧张,所以在讲解知识时有点偏快,导致有一些解题的关键点和学生应该注意的地方没有提到,并且对于探究中的题目,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还是不够,虽然这是对先前知识的综合运用,但还是需要针对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放慢步骤,详细讲解。
2、本课的学习是通过两个实际问题来引入的,一个是合唱团每排站的人数,一个是数字问题,主要是要用这两个问题来让学生明白学习整式的加减是为了解决我们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在教学中,我忽视这点,没有提问学生,让学生自己体会,而是直接讲出来,这是我在今后要努力的地方,即要多思考每节课的学习重点,对每个教学环节要
斟酌好连接词,这样才能让学生有一个逻辑顺序,明白整节课的学习目标。此外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存在错误,我没有指出来,而是急于课堂的进度,就含糊过去。
3、在本节课中,我很好的利用了多媒体设备来展示学生的小组学习成果,既缩短了时间,也让学生互相学习,观察其他人是怎样解题的,同时还注意强调数学的解题格式,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但也存在不足:小组展示大多是学习较好的,对于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的学习没有照顾到,没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展示后对表现好的小组没有给予及时的表扬。
整式加减教学反思9
整式的加减是承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续整式方程的一系列运算,是学生从小进入初中含有字母运算的变化,认知上有新的突破,在教法引入过渡中,有其奥妙学法教法值得反思。
一、注意与小学相关内容的衔接。
整式及其相关概念和整式的加减运算,与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密切联系,而同整式表示数量关系是建立在同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的,在小学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简单的列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简单方程。这些知识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因此充分注意与这些内容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式子中的字母表示数,让学生充分体会字母的真正含义,逐渐熟悉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理解字母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计算,为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打好基础。
二、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似乎遇到的都是具体的数字,但在数字运算的背后,却隐含着式的运算,加强了与实际的联系,无论是概念引出,还是运算法则的探讨,都是紧密结合实际问题展示的,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体会整式的概念与整式的加减运算来源于实际,是实际的需要,同时也可以让学业生看到整式及其加减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整式比数学更具一般性的道理。
三、类比数学习式,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重视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整式可以简洁地表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它比只有具体数字表示的算式更有一般性,关于整式的运算与数的运算具有一致性,数的运算是式的运算的特殊情况,由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能够灵活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进行运算,因此,充分注意数式联系与类比,根据数与式之间的联系,体现数学知识间具体与抽象的内在联系和数学的内在统一性。
四、抓住重点,加强练习,打好基础
整式的加减运算,合并用类项和去括号是进行整式加减的基础,整式的加减主要是通过合并同类项把整式化简,准确判断同类项,把握去括号要领,防止学生易出错地方,并进行一定的训练,才能有效的掌握。
五、加大探索空间,发展思想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力求使得教学结论的获得是通过学生思考,探究等活动而归纳得出,培养学生初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充分相信学生,尽可能为学业生留出探索空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意识。
整式加减教学反思10
整式的加减是第一节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学习了单项式、多项式的有关概念,这节课学习整式的加减,它是整式运算的基础。我在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在教学中尝试了“创造情景,提出问题;层层推进,提出猜测;相互交流,归纳提升”的教学策略,学生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中捕捉到学习的知识。
1、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再让全班合作交流。
在导入新课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课前去观察家里的衣橱和碗柜,去看看餐具的摆放、衣服的摆放,课上引导学生想一想东西这样摆放的好处。这些事情看似与数学学习毫不相干,但适当的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却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分类思想,为“合并同类项”(把具有某种相同特征的归为一类)概念及方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同时使学生明白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数学知识在现实世界里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引起学生进行数学探索活动的热情。
为了让学生建立起同类项的概念,我首先让学生把很多的单项式进行区分,让学生把这些单项式进行分类,并观察其特点,找出其相同点:含有相同字母,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我告诉学生这样的项叫做同类项,然后让学生举出一些同类项的例子,再让学生对一些项进行区分,明确几个项要成为同类项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不仅要所含字母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必须相同,所以在举同类项的例子的时候,只要让学生把系数改变,字母部分不变就可以了,这样通过学生的体验,很快的明白了同类项的意义并且能够准确地举出同类项的例子。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对“合并同类项”已经有了初步的体验,在这样的学习情景中,提出问题“多项式3x2y-4xy2-3+5x2y+2xy2+5中。①这个多项式中有那些项?②各项的系数又是多少?③哪些项可以合并在一起?为什么?”然后安排了小组活动。这样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再全班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增强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并从中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过程充满了探索和创造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建立同类项的概念,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抽象思维、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2、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对学困生的关注
由于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多了,机械模仿的时间少了。因为自主探究需要一定的基础,由于学生的知识层次不同,探索实际上给知识基础好的学生创造了思维空间,但对于学困生原本就差的知识基础却成为他们参与课堂探索的障碍,探索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参与,实际收效并不大。因此,在教学中我就采用你问我答的游戏为他们创造了切实参与学习的机会。有意地让他们与其他同学组对,先让他们提问,然后倾听他人的回答,从中让他们能逐步学会识别同类项,然后再把回答的次序倒过来。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多激励,排除他们学习中的障碍,增强学习的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内驱力,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果他们的学习每天都能得到及时的辅导,将减少学生的两极分化。这种做法体现了人人获得数学知识的思想。
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活动时间的掌控上,活动的时间过长,以致后面的教学实践不足,进行得有些仓卒;评价的方式有些单一,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
因此,今后应注意:
1.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观念,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注意评价的多元化,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经历,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整式加减教学反思11
去括号法则是第二章整式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它又是解方程的必要步骤,可见这节课的重要性。在这节课的准备上,我依旧选择学生身边的事例作为教学出发,探索去括号前后符号之间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的探索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去括号法则的探索是从学生过去熟悉的运算律入手归纳出来的。运用法则去括号时,开始学生确实容易搞混乱,因为刚探索出来的东西毕竟是新生事物,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可能马上接受,所以必须经过练习,根据实践,经过练习学生还是能牢固掌握法则的。
以下是对整式加减——去括号法则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亮点。
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引入中,我设置了一个学生身边的事例。如:小明原来有a元钱,妈妈给他b元,爸爸给他c元,他现在有多少钱了?学生看见这些问题和自己息息相关,学起来就更有兴趣了。
二、存在的问题。
课堂内容没能很好掌握。虽然课堂上同学们总结错误点总结的不错,但学生对去括号法则的掌握仍浮于表面,练习少了,课后作业中的问题也就出来了;所以总的说来,这课堂效率不高,没有完成基本的课堂任务;学生一节课下来还是少了练习的机会,看来对求解的题目,课堂上需要更多的练习,从题目中去反馈会显得更加适合。
三、改进及补救的措施。
针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的现象,首先是在学生总结完后,让他们自己认真体会。本节课没完成的任务,希望能在下面的时间里尽快进行补充,让学生能及时对知识进行掌握。
整式加减教学反思12
在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用字母表示数。了解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及其相关概念,并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逐步展开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则,最后将这些法则应用于本章的重点——整式的加减,全章知识体系井然有序,层层深入。
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如在讲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突破这一认识,需要一定时间,我在讲这节课的时候利用对于《整式的加减》教材中首先是在学习有理了“物以类聚”这一生活常识。例如:a>0,它的数学含义就是用字母a,>,0这三个数学符号的组合表示大于0的数,也就是正数。对于其它一些概念的理解具体的安排如下:
(一)同类项:通过生活中通俗易懂的表示方法,如□+□+□=3□,让学生模仿例子做练习,然后推出同类项的定义。课前练习要有模仿性及代表性,能让学生易于观察推出结论。因为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同类的东西”是容易理解的,所以这节课的目标是学会辨认同类项就不难了。
(二)合并同类项:先讲系数这个概念,既避免了与单项式的次数一起讲所带来的易混淆性,又是合并同类项所必须掌握的基石。然后,重点是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三)去括号:运用乘法分配律引入及进行去括号的运算。
(四)整式的加减:可用两个课时把重点知识巩固好。
通过实践,我对教材的整合中,使学生轻松的认识、理解、掌握知识,突出了重点,加强了练习,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形成能力。
整式加减教学反思13
1、本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性,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2、整节课时间紧凑,步骤清晰,有条理; 针对个别学生辅导到位。
3、《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是承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续整式方程的一系列运算,是学生从小进入初中含有字母运算的变化,认知上有新的突破。注意与小学相关内容的衔接,在小学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简单的列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简单方程。这些知识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因此充分注意与这些内容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式子中的字母表示数,让学生充分体会字母的真正含义,逐渐熟悉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理解字母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计算,为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打好基础。
4、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注意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一方面要让学生体会整式的概念与整式的加减运算来源于实际,是实际的需要,同时也可以让学业生看到整式及其加减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整式比数学更具一般性的道理。
不足之处表现在:
1、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能够灵活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进行运算,因此,充分注意数式联系与类比,根据数与式之间的联系,体现数学知识间具体与抽象的内在联系和数学的内在统一性。
2、抓住重点,加强练习,打好基础。整式的加减运算,合并用类项和去括号是进行整式加减的基础,整式的加减主要是通过合并同类项把整式化简,准确判断同类项,把握去括号要领,防止学生易出错地方,并进行一定的训练,才能有效的掌握。
3、加大探索空间,发展思想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力求使得教学结论的获得是通过学生思考,探究等活动而归纳得出,培养学生初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充分相信学生,尽可能为学业生留出探索空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意识。
整式加减教学反思14
回顾这节课的大致过程,回顾知识结构图;以练习的形式,对本章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练习,巩固提高,在掌握双基的基础上,进行提高训练,拓展训练,为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在全面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激发数学学习的激情。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和批改,并搜集同学们的易错点、混淆和不懂地方。
这节课基本上展示了学生复习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了如何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是朋友,是合作者;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创造一种宽松、平等、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这节课和谐融洽。
不足及改进
反思一:练习讲评当讲则讲,不要平均用力。我个人认为,在批改过程中,发现有一半同学对某题不会的,老师就应该集体讲评,而出现的问题是个别现象的,就个别辅导,即个别问题单独讲,共性问题大家讲。
反思二:相信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课堂上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通过学生讲解、合作学习、学生板书与学生互相点评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并且在此过程中更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思维的误区,以便指导今后的教学。课堂上要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获得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通过运用各种启发、激励的语言,以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课内集中讲评学生试题。在老师对练习集体讲评的环节中,有一个共同的现象:老师讲老师的,学生做学生(有的学生只顾低头做,不听老师讲解),一但老师讲完了,这些同学中仍有些不懂的,错过听讲的机会。结果是会的就会,不会的还是不会,还有部分同学只顾抄答案。
反思三:以后各章的知识点归纳梳理还会坚持让学生自己做,老师不要代替包办,但学生要听从老师的指导和建议,让学习有针对性的去小结归纳。
整式加减教学反思15
《整式加减》—合并同类项教学反思
荔城一中,钟玉婵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是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并一项,经过合并同类项,多项式的项数会减少,这样多项式会得到简化,同类项的概念是判断同类项的依据,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是同类项的本质特征,合并同类项的依据是数的运算律“分配律”,“合并”是指同类项系数相加,把得到的结果作为新的系数,要保持字母的字母的指数不变。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感受“数式通性”和类比思想。
自我感觉亮点
1、通过创设情景,分水果,分房子引入同类项的概念,判别同类项的要点,符合有两个相同,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符合有两个无关,与系数大小无关,与字母排列顺序无关。并及时巩固同类项的概念。运用类比思想4只公鸡+2只公鸡=6只公鸡,导入合并同类项4a+2a=6a,,结合教学内容,运用数的运算律“分配律”,归纳合并同类项的法则,通过练一练,熟练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2、在例题学习中,师生合作交流,找出同类项并用彩色线条作出标记,让学生正确辨别同类项后,运用交换律,结全律,分配律合并同类项,使多项式得到简化。通过学生的板演展示,让学生发现问
题和更正,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表达能力。
存在问题
1、不敢放手让学生先做题,通过做题找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导致部分同学对合并同类项的理论依据“分配律”理解不深。
2、设计的提高练习,形式不够丰富,应该增加一些易混淆的式子让学生争辨,如3x2yn+1与-2y4xm+2 求m与n的值等。
3、当学生学习的热情较好,尽量不要求学生齐读书,这样作用不大。
4、学生出现如下的错误
4a2-3b2+2ab-4a2+3b2
=4a2-4a2-3b2+3b2 -2ab
=(4a2-4a2)-(3b2+3b2)-2ab
=-6b2-2ab
应该强调第二步,两个括号之间用“+”连接,每项移动后符号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