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学习心得(二)[最终版]
数学学习心得
(二)通过网上研修,我懂得了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不仅传递给学生丰厚的数学知识,纯熟的技能,更应该有思考方法的领悟、思想精神的启迪,更应该留给学生多元而立体的影响,这就是数学的精髓——数学思想,课堂的本质。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符号化思想对数学的推动作用,用数学符号来开拓学生思维,提高解题技能。以前,我没有系统地运用符号,结果学生的解题思路打不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自从听了专家的讲座以后,我在暑假后的教学实践中大胆的使用符号化思想的教学策略。效果很好。尤其在解答应用题时,用字母符号列出方程,思维简单,正确率高。实践证明了数学专家所讲的“小学数与形结合及符号化思想的教学策略”对教学实践很有帮助。我要很好地学习它、运用它,以利于更好地改进教学。
第二篇:千课万人数学学习心得二
千课万人数学学习心得二:
4月15日,我们一行四人有幸参加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举行“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新课标课堂”研讨观摩活动。
关于本次活动:“扎实而精彩”
本次研讨观摩活动共安排了《小学教学参考》《教学月刊》《小学数学教师》等八大著名杂志主编、编辑部主任现场论坛;11场高校教授学术报告,23节著名特级教师(最新设计)示范课;6节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示范课;5节浙江、湖南两省的新生代名师示范课及省级教研员、名师的互动评点。时间跨度从早上8:00直至晚上22:00。内容充实精彩,来自全国各地四千多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们参加了本次活动,可以说本次活动是今年国内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一次小学数学教学研讨学术盛宴。活动中,徐长青、吴正宪、张齐华 老师等二十多位全国名师为大家带来精彩课堂,有注重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有注重探索教学方式变革,有新授课,有练习课,有概念教学,有自编教材,风格不一,思考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十多位专家学术报告以及互动点评,都有自己的理念和对于新课标的独到见解。活动设有现场互动和短信互动环节,以便听课老师们交流,为老师们实现高效课堂解惑答疑,引领大家实现课堂转型,皈依主体地位。正如会场的楹联所述: 春日春风春相伴,两会落幕北京刚尝盛世开杯酒;
新课新貌新情缘,千课荟萃杭州又赋春风得意诗。
又如:春去春来春不老,课标课改课常青;
课改妙笔生花聚十年翰墨,改课前程锦绣写万里江山;
八方宾客东南西北年年来,多彩课堂春夏秋冬季季新。
关于新课标的研读:提倡“理论的实践性解读”
2011年颁布的新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旧课标相比,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描述的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作为一线教师该如何去解读新课标,并真正领会其精神,指导于日常教学。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孔凡哲教授的《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的十个核心词与“四基”解读》;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著名特级教师曹培英《数学课程标准若干“核心词的实践解读”》;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郑毓信教授《数学课程标准若干“核心词的“另类”解读”》等专家的报告给我们以很好的启迪:就“新课标”的学习与贯彻而言,教育工作者应特别重视“理论的实践性解读”和“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反思”,它们可被看成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辩证关系的具体体现。“理论的实践性解读”就是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教学建议等运用于实际教学,在日常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去经历、体会、感悟新课标。特级教师徐长青的《重叠问题》、吴正宪的《乘法分配律》、朱乐平的 《分数基本性质》、张齐华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等课,无不展示了他们如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深入解读课标,真正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核心概念;探索学教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落实课标精神。
关于教师专业成长:提倡“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反思”
过去十几年的课改实践给予我们一个重要启示或教训:应当彻底改变那种单一的“由上至下”包括由专家到一线教师、由理论到实践)的改革模式,将其转变成了对于一线教师也同样平等性立场的课改模式。过去相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课程改革(课改研究者)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了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例如由所谓的“专家引领”这一提法就可清楚地看出)。但当前课改研究者常常强调他们的研究是与教师一起做出的,而不是关于教师的研究;强调走进教室倾听教师并与教师一起思考,而不是告诉教师去做什么;强调支持教师与学习者发展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力图去改变他们。”更为一般地说,课改更加倾向于所谓的“反思性实践”,即认为与单纯强调理论的指导作用相比,应当更加重视切实立足于实践活动,并通过及时地总结与深入反思以获得新的进展。显然,按照这样的立场,一线教师自然就应被看成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因此,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既不应盲目地去追逐各种时髦的潮流,也不应迷信“专家”,而应切实立足于自己的专业成长,同时,又应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关注基本问题”。就当前而言,尤其要关注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教学思想以及数学教育思想等方面的基本问题。聚焦教学方法,要坚持教学工作的创造性,反对观点的简单化与极端化的作法,积极实践,认真总结,深入反思,不断前进; 聚焦数学教学思想,要将“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同“知识为重”和 “教师主导”有效融合,既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数学教师要善于举例、善于提问、善于优化;聚焦数学教育思想,要注重数学思维的教学,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突出数学课自身的文化韵味。
“理论的实践性解读”和“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反思”相结合,便产生了属于教师自身的“实践性智慧”。对于教师“实践性智慧”的高度重视是数学教育现代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可看成是世界范围内对于新一轮课程改革进行认真总结与深入反思的一个直接结果。它集中地反映了关于理论与实践之间关系的一种新的认识,从而也就为我们深入理解“学科内容教学法知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这主要地应被看成一种实践性知识、一种创造性地进行工作的能力。发展“实践性智慧”的基本途径是:第一,加强“问题意识”;第二,努力做到“小中见大”;第三,从案例着手;第四,充分发挥社会互动的积极作用;第五,重视理论学习;第六,坚持独立思考。
关于课堂与学生:从“大问题教学”说起„„
本次活动,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研究中心特级教师黄爱华给我们上一节《圆的认识》。教学时,黄 老师通过设问“见过圆吗?在哪里见过?” 引出本课探究 “下水道的窨井盖为什么是圆的?”“为什么井盖怎么放都陷不下去?”这基于生活实际的题材,真实而有趣,让学生兴奋起来了,情绪高涨,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原来井盖的宽度都一样”,之后再反例(椭圆形)中进一步强化了对圆的宽度一样(也就是直径一样)的认识。黄 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圆的特征时有意识地安排了让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梳理这几个重要概念的核心词,获得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而表述这些概念的核心词过程中,让学生上台来讲述,争当“小老师”,使课堂充满着自主学习与发展的情趣,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动口参加讨论,用耳去辨析同学的答案的过程中提升概念的习得,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体验,自己产生问题意识,自己探究、尝试,修正错误,总结规律,从而主动获取知识,在探究中使学生获得了发展。
课后,黄爱华 老师还专门就自己工作室如何开展“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做了专题报告。大问题”教学模式,是旨在通过特定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经验以及学习困惑点,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对课程关系、问题引导、学习方式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处理,以求能够最大程度突破教学中的主要矛盾的质量高、外延大、问域宽、数量精并且挑战性强的问题教学模式。其基本策略是通过提供1—3个教师精心设计的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等自主方式提出猜想和推论(让学生自己把想法写在黑板上),然后逐一编号,让学生(提出者)自己组织同伴讨论交流、辨析、验证(其基本模式是“我认为„„;我是这样想的„„;还有不明白的吗„„),从而理解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有利结合了哲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理论,能够最大化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最深入地指向学生学习与思考数学本质的过程,最强烈地让学生感受自我生命在场感,最直接地传递数学学习的正能量。它是一种生命化的数学教育新思维,是在生命化教育背景下的鲜活数学教学模式。
“生命化教育的大问题教学”给我们最多的收获是:提大问题,长大智慧,做大气的数学教师!
第三篇:学习心得二
爱能创造新的奇迹
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前不久看到一部电视剧上的一个哲学教授说的一个故事:1976年唐山大地震,有一对年轻的夫妇面对房屋倒塌,一块重达千余斤的水泥楼板压下时,他们为了身旁的小孩,两双手竟勇敢地撑起水泥板,直到援救人员的赶到,当救援人员把小孩抱走时,他们再也支持不住,楼板轰然压下;这个教授还说到有一个母亲上街买菜回来遇一邻居拉家常,住在六楼上的小女儿见妈妈回来,不小心从窗口掉下,其母亲见状,百米冲刺用双手接住了女儿,女儿得救了,然而母亲却再也没有醒来。事后有人做过测算,这个母亲的跑步速度竟超过消防队员!为什么?母爱、父爱的伟大!也有人说一个足球运动员那临射门的一脚,力量可达千斤!哪里来得这么大劲呢?我想,是不是足球运动员那对足球的挚爱,爱的力量!因此我说,爱可以创造生命,爱能创造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
刚刚来校上课的第一个星期,我就遇到了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学校为了班级的转接,安排了一次周练,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做的很不理想,当时,我找到这些小孩,讲的第一句话就是:看看你们的试卷,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会做成这样?本来我是想给这些学生一个下马威,并借此树立自己的威信的,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立刻就有一个小孩顶撞我,当时我是非常生气的,但是,事后我当再静下来好好思考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当时的处理方式确实是很不妥的,于是,事后我又与这位学生进行了一次单独的交流,这次我变换了一种态度,我尝试以朋友的身份与之谈话,帮助他寻找学习中的弱点,鼓励他要克服困难,不断进步,结果,这位学生很欣然地接受了我的意见。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要树立自己的威信,方法其实可以很多,在教育中,暴风骤雨往往不如和风细雨来的有效。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发现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友好的朋友关系。
在我原来所教的一(17)班中,有一个小孩被视为是神经病,班主任在我接班之前就跟我讲,不要去管他。刚开始我没有在意他,但是通过几次作业,发现有些同学做的不好,于是我想找他们谈谈,当时正在上晚自习,我叫到解进(当时还不认识他)时,他没有任何反应,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我以为他不在,或者没有听到,又让其他学生带信叫他出来,他仍旧不动,我又去叫了他一次,他还是没有任何反应,其他同学都朝他笑,他自己也在笑,但是就是一动不动,当时我是非常恼火,因为这将使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全无,于是我找到他严肃的要他当面认错,后来他态度还较好,主动地向我道歉,我也没有再说什么。但事后,我冷静地想了想,也许这个小孩他心理上是有一些障碍,也许在他认为这很好玩,也许他只是想跟我开个玩笑而已吧。于是,我又一次找他交谈,经过一番谈话,我发现其实这个小孩并非神经病,他跟同龄的小孩相比显得早熟,且把周围的一切看的太透,可以说在他的心目中,周围的一切事物,总是阴暗的一面比较多,周围的人总是很虚伪,所以他不愿意与别人交流,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针对这一现象,我与他进行了一些交谈,并鼓励他要好好学习、适应环境,而不能苛求环境来适应自己等等,虽然谈话时间不长,但是,我的态度很诚恳,这样,我很轻松地赢得了学生对我的信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从那以后,这位学生上课特别认真,而且每次见到我总是老远就打招呼“尹老师,您好”,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招呼,但它饱涵了一个学生对老师的一份敬意和爱戴。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还有很多,通过这些活生生的教学案例,我深刻的感受到: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来说,教师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每一个优秀的教师都有其与众不同的一面,但我相信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充满了爱心,爱他们的事业,爱他们的学生
第四篇:专题二学习心得
坚持“四个服从”,以坚毅如铁的信念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学习心得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强调必须坚持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其意义十分重大。“四个服从”既反映了民主又体现了集中,是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有效途径,是党内生活秩序的总概括,是正确处理党内各种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四个服从”使我们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加有力,确保了各项决策的有效执行。这是我们党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形成的优良传统,一定要长久坚持下去。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与《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四个服从”一脉相承。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这“四个服从”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党的纪律建设的核心内容。党的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只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坚持和维护“四个服从”,才能使全党产生无比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五篇:学习心得(二)
学习心得
(二)不知不觉一周的时间,就在充实与忙碌中度过了。在过去一周的培训学习中,我聆听了多位专家与名师的观摩课与讲座。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高超的教学业务水平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思考。每一天自己都有新的感悟。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需要学习提高的地方还很多。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下面将我这几天的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1、促进自己向专业化的发展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我们新时代的教师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能否对学生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华应龙教授的《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让我认识到新的世纪,新的形势对我们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听了专家的报告,使我明白,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我们在职的每位教师都应该不断地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并逐步从讲授型教师向专业化教师转化。
2、转变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从多位专家的讲座与观摩课上,都明确表达了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想,积极思考: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为此,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去学,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从而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塑造完整的人格、放飞学生思想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