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美拾趣书评(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9:0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美拾趣书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美拾趣书评》。

第一篇:数学美拾趣书评

数学美拾趣书评

长期以来,在数学教学中,人们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美育的渗透。不善于发掘数学本身所特有的美,不注意用数学美来感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重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创造数学美,以致使一些学生感到数学抽象、枯燥,失去学好的信心。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呢?易南轩老师的《数学美拾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易南轩老师的《数学美拾趣》由56章组成,收入了许多有趣的数学游戏,像七巧板、九连环、华容道、幻方等等,讲了这些游戏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和数学道理,说古论今,引人入胜。这本书中的所有内容都不是论述数学是什么而是让我们去感受数学的美,从而让我们爱上数学,爱上学数学,激发我们对数学的研究欲望。

一、展示数学之美,激发学习兴趣

从萌芽状态的原始数学,直到当今五彩缤纷的现代数学,美作为数学的重要内涵一直得到所有数学哲学家的公认。现代大数学家希尔伯特给出了数学的三个美学标准:协调性、独立性和完备性。数学家无论是选择题材还是判断成功的标准主要都是美学的。人们要求一个数学定理或数学理论,不仅能用简单优美的方法对大量先前彼此毫无联系的个别情况加以描述并进行分类,而且也期望它在“建筑结构”上优美。

数学大师陈省身说:“数学上很多简单而困难的问题,这些问题使人废寝忘食,经年不绝。一旦发现了光明,其快乐是无法形容的”。在弥留之际,他说:“我要走了,要去数学的圣地希腊报到了。天堂里,一定也有数学之美” ①。当年,读懂了陈省身-韦伊定理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说,他感到“真的有触电的感觉,还有更深的,更触及心灵深处的地方。到头来,突然领悟到,客观的宇宙奥秘与纯粹用优美这一价值观念发展出来的数学观念竟然完全吻合,那令人感到怵然。②”并不是只有世界一流大师才能发现数学之美,普通人也能,美国科学家卡尔.萨根说:“我们不一定要成为科学家,但并不妨碍我们欣赏科学中的美”③。如何没有了美感,只剩下技巧、分数,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只是考试机器,从他们中间是产生不了大师的。

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系统教育的同时进行数学美的教育,使学生懂得学数学既有题海之苦,也有探秘寻幽之乐,让他们是觉得学习数学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如在讲椭圆的离心率概念时可以通过“这些或圆或扁的椭圆中你觉得那个最美?”引导学生欣赏神赐的比例0.618——黄金分割之美。蜚声世界的著名建筑:如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帕提依圣庙,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中国的故宫,都用黄金分割构图,主体建筑的设计都适合黄金比,主要景 1

点的布局都在画面的黄金点上,使整体建筑显得协调、悦目、美观、大方;人的腰长与身高之比约为0.58,只有掂起足尖或穿上高跟鞋才能接近黄金比,这大概是爱美的女性喜欢穿高跟鞋和跳舞要掂起足尖的类在奥妙;液态的水温范围是摄时0度到100度,而人的正常体温恰好是这两个数的黄金分割点38度上,而人的身心感觉最舒服的气温又恰好在38度的黄金分割点23度,在这一温度附近,肌体的新陈代谢、生理功能与活动节奏处于最佳状态。哇,这些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客观世界竟然这样简单的用数学统一起来,还有多少奥秘也要用数学来揭开呢。这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胜过了几百遍的苦心说教。

二、融贯数学之美,加深知识理解

数学美是美的高级形式,它的特点在于抽象的理性形式中包含着无限丰富的感性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大量生动的感性材料给学生以美感直觉,把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先给学生以具体的直观形象,再上升为理性形象,成为字母与运算符号间的造型艺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易于接受,便于理解。教师通过严密的推理,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图形,科学的板书等做出审美示范,创设思维情境,把数学美的简单统一、和谐对称等特征融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数学美的真正含义。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前后比较,归纳总结,揭示内在规律,形成有序结构体系,并教给学生归纳整理的方法等手段融贯数学之美,既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能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感受美、鉴赏美的过程中建立起“知识链”,形成了知识的有序结构和解题的方法体系,巩固和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北师大版第一册《小老鼠背土豆》就是6、7加减法的延伸,通过童话故事,让学生讲故事,列算式,掌握知识,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数学与童话故事的和谐美。又例第七册伴你成长找出规律的习题:

999×328=327672

999×514=513486

999×705=704295

999×676=675324发现规律并填得数

999×217=

999×439=

999×842=

寻找它们的规律,感受数学知识规律美,感受知识与规律之间神秘之美。又如,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蜂窝、花朵、建筑物等,发现这些物体往往呈现出几

何图形对称或不对称美;开展隐含着数学知识的兴趣小组、棋类比赛、数学游戏这种数学美的熏陶才能使学生真正拥有一双充满情感与发现美的眼睛。大自然在他们的眼里充满灵性、感情、因此我们要多开展数学活动,寻找数学知识的延伸点,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审美情趣的教育,不断扩大视野,勤于动手动脑,在发展志趣的同时丰富精神生活,更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三、创造数学之美,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在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技能。技巧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青少年“好想”、“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一题多解(证)、一题多变。一法多用、一图多变等数学的奇异美,鼓励学生多向思维,标新立异,找出最优方法。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机制,创设思维境界,用数学美的启迪学生思维,当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最灵敏、最强烈、最深刻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也进入最佳时期,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交融促进,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一旦“灵感”出现,他们就会感受到创造数学美的喜悦和成功后的乐趣。毫无疑问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和提高。

多数同学能用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和反证法给出四种证明(证明略),初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抓住时机,及时点拨,促进学生思维发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引导学生观察式子的整体结构特征,发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寻求其它证法。数学美的诱发力唤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启迪了他们的思维活动,经过观察、分析、联想,有的同学给出了一些新颖证法,其中提出了一种三角证法。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的奇异之美,陶醉到创造数学美的愉悦之中。

这个对学生来说,可视为创造性发现。此时,师生情感交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深刻性、独创性等诸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

四、发掘数学之美,陶冶思想情操

学数学不仅仅是锻炼思维,更主要是在培养一种精神,一种对数学永无止境的钻研精神。当一个题目苦苦思索而百思不得其解时,你能说这不是在对学生进行一场毅力考验吗?

数学中的审美教育同文学艺术一样,具有潜在的思想教育功能。不过,数学美是美的高级形式,对缺乏数学素养的人来讲,特别是青少年受阅历、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局限,不可能像文学艺术那样轻易地感受和意识到,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美学修养,认真钻研教材,深入发掘和精心提炼教材中蕴含的美育因素,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优美、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展示教材的数学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总之,利用数学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动力,让他们在美的情景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美的情景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美的情景中陶冶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人的素质,在不断创新中推动自我的完善和社会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认为《数学美拾趣》真的把数学的美发挥到了极致,希望大家仔细研读,这本书将带你到一个“好玩”的数学世界中去漫游。相信它一定可以重新唤起你对数学兴趣,提高你在数学方面的水平。

参考文献

许康,周复兴.1991.数学与美.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谈祥柏.1994.趣味数学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第二篇:数学美拾趣读后感

《数学美拾趣》读后感

虞晓丹

2002年8月,91岁高龄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写下了“数学好玩”4个大字。数学真的好玩吗?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会说,陈省身先生是数学大师,他懂数学的奥妙,对我们凡夫俗了来说,数学枯燥,数学难懂,一点也不好玩。其实,陈省身从十几岁开始觉得数学好玩,最后玩成了数学大师,并不是成了大师才说好玩。世界上好玩的事物,很多要有了感受体验才能食髓知味,有酒仙之称的诗人李白写道:但得此中味,勿为醒者传。不喝酒的人是很难理解酒中乐趣的。但数学与酒不同,数学无所不在,每个人或多或少地要用到数学,要接触数学,或多或少地能理解一些数学。

举个例子:每天中午有一艘轮船从法国巴黎的勒阿佛尔开往美同的纽约,且每天同一时间也有一艘轮船从纽约开往勒阿佛尔。轮船途中都需要七天七夜。假定所有的轮船都以同一速度、同一航线行驶。问某艘从勒阿佛尔开出的轮船,在到达纽约时,能遇到几艘从纽约开来的轮船?

这看似很难的题目,被一位数学家画了一张实验性的“时间——路图”简简单单地解决了。从图可清楚地看出中途共遇到13艘,加上开航时与启航时相遇的两艘,共15艘。

《数学美拾趣》除导言和结束语外,共43章,每章都吸引你去研读。从中你会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可用上数学,数学是无所不能的。比如:数学与音乐

我国的七弦琴(即古琴)取弦长1,7/8,5/6,4/5,3/4,2/3,3/5,1/3,1/4,1/5,1/6,1/8得所谓13个徽位,含纯率的1度至22度,非常自然,是很理想的弦乐器。我国著名古琴家查阜西早就指出,要学好古琴,必须对数学有一定素养。

1980年,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在华罗庚教授用数学方法帮助下,找到在弦长1/12处,弹出的声音格外优美动听。几十位演奏家听了“最佳点”的演奏后,都认为数学与音乐之间可能有一种深奥的内在联系。

数学与绘画

怎样在二维的平面画布上,反映三维空间的实体?1435年阿尔伯蒂写作《绘画论》一书,他希望画家通晓全部自然艺术,更希望他们着重精通几何学。因此,这本书的理论基本是论述绘画数学基础——透视学。得出:“远小近大,远淡近浓,远低近高,远慢近快”的一些定性结论。

达。芬奇利用数学原理,通过对透视理论的研究,使素描艺术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闻名于世的一代艺术宗师。他说:“任何人的研究,如果没有经过数学的证明,就不能认为是真正的科学。”

数学与八卦

数学与哲理

在实数里,负数比零小;在生活里,没有思想比无知更糟。任何数与零相加减,仍得任何数;光说不做,只能在原地停留。丢掉小数点数值会变大;不拘小节会犯大错误。螺旋线:知识的掌握,生活的积累,都是沿着螺旋线上升的。

直线:向两边延伸,无始无终,无边无际,代表着果断、刚劲和一往无前的毅力。倒三角形:头重脚轻根底浅,如大厦将倾。华而不实的浮夸者,亦有如是的立世后果。

数学与文学

比如诗歌。巧记圆周率中的李相呈把圆周率小数点后的5010位数字看成祖冲之的一首爱情诗《圆周率爱情诗》,分为四部曲,爱的伤痛,复圆之旅,爱注圆心,圆满乾坤。

第一曲:爱的伤痛

伤定伊始忆吾旧(3、14159)爱路吾深误(26535)

布鹃雀鸠深爱甚(8979323)步施遛爱路(84626)郑州退休老人孟和平,把圆周率前3140位数字读成一首中国最长的五言叙事诗,名为《山颠妖肆传奇》说的是山顶酒肆里有九位相貌妖艳的舞女,因小事不欢而散,名奔东西,后来又相聚在另一家酒肆里,最终不计前嫌,一同开怀畅饮。里面刻画了近60位人物,还出现山东梁山等十几处美景。如:山景如画 三山四时绿,(33446)白雾满山舞,(85035)来路到酒山,(26193)摇摇摆摆树。(11881)

而古代一些数学问题,以诗歌形式叙述 如:《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明代数学家程大位在其《算法统宗》里用诗歌概括了解法: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意思:将用3除所得余数乘上70,加上用5除所得余数乘上21,再加上用7除所得余数乘上15,结果减去105的倍数。70*2+21*3+15*2-2*105=23 还有诗中有数学: 《李白醉酒》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试问壶中原有酒几斗? 还有诗中的数字:(不说什么一去二三里、飞流直下三千尺之类的)苏东坡《百鸟归巢图》上的一首诗:

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鸟去鸟来山色里。这里你找到100只鸟了吗?

一只又一只(2只)三中五六七八只(3*4+5*6+7*8=98只)培养学生的“用数学意识”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当然,《数学美拾趣》还有很多很多好玩的数学。数学的好玩有不同的层次和境界。小学生能够体会到的数学好玩和数学家所感受到的数学好玩,是有所不同的。好比象棋,刚入门的棋手觉得有趣,国手大师也觉得有趣,但对于具体一步棋的奥妙和其中的趣味,理解的程度去大不相同。就这本书而言,不同的读者也会从其中得到不同的乐趣和益处,类似好玩的小问题比比皆是,说不定有心人还能从中挖出宝矿,有所斩获。

第三篇:梦幻之美——聊斋志异书评

《梦幻之美》书评

——张亚兰

谈到《聊斋志异》,在许多人印象中,它就是一本搜珍猎奇的鬼怪游戏之作。这从根据它所衍生出来的各种创作,譬如改写的版本、电视剧、电影里,这些改变许多重在鬼怪传奇的故事之中可以得知。而台湾大学的中文博士郝誉翔却认为,这是对《聊斋志异》的误读。

郝誉翔博士现任台湾大学中正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小说集《幽冥物语》、《那年夏天,最宁静的海》;散文集《衣柜里的秘密旅行》等等。她在《梦幻之美》的导读部分中强调,《聊斋志异》是一本被误读的书。怎么被误读?郝誉翔博士首先从《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的写作背景和过程说起。

蒲松龄出生明末,五岁那年清军入京,顺治皇帝登记,中国随之进入了一叫清的新朝代。清统治者为了取得汉人的认同,于1646年重开科举。蒲松龄是一个跨越明清之际的文人,为了寻找新时代的性命归依,他把自己置身于科举队伍中的一员。

从顺治十五年(1658),蒲松龄十九岁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中了秀才开始,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终其一生,蒲松龄屡试屡败,直到六十三岁高龄,参加乡试,依然落榜而归。从这我们可以看出,蒲松龄是一个失意的文人,一次次的落榜虽然没有击垮他的斗志,但是时光匆匆,他最终败在了岁月的手下,心中留下了一个永远为了的遗憾。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科举考试中屡试屡败不得志的的期间,蒲松龄二十六岁时又遭遇兄弟分家,生活一时陷入贫困的绝境。“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便是他这一时期的写照,而也正是在这一段游荡不安的岁月中,他开始了《聊斋志异》的写作。

从康熙九年(1670)的第一篇《莲香》到康熙十八年(1679)年全书初稿完成为止,总共九年时间,其实也是蒲松龄一生中最潦倒的时光。他不断地考科举,不但没考上,而且还得了大病,家中也穷到无米可炊的窘境。落得“粮也欠,米也欠,粮食出得没一石,衣裳当得没一件”的悲惨下场。

了解到蒲松龄的窘境,我们回头再看看《聊斋志异》的创作。拿《莲香》来说,它是一则读者最为熟悉的、典型书生与美女的爱情故事。桑生一人住在郊外,夜里有两个美女隔日轮流出现在他房间里。一个是狐狸莲香,另一个是女鬼李女。李女为了回到人间,附身在一个少女身上。为了追去美貌,她不自觉地经历了一段神奇身体的变化,最后完成了由丑到美的蜕变,还魂成功,与桑生结尾了夫妻。而莲香则通过转世投胎,十年后成为一位女孩重新与桑生李女相见。

在《聊斋志异》中,我们可以看见各种妖狐鬼怪,但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恐怖可怕,恰恰相反,这些鬼狐大都闪烁着一种神秘的美,而非俗人可以比拟。由此郝誉翔博士认为,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揭示的核心命题是:呼唤芸芸世相之中所流转的美。而这种美,从内在的意志穿透外在的躯体,二形成一股超越无形的力量,她可以起死回生,也可以从生到死,甚至可以非人类的万物,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更可以惊天地、泣鬼神。

在蒲松龄在《聊斋志异》戮力刻画美的同时,我们不要忘记了,他进行《聊斋志异》创作的时光,也正是他一生中最为落魄潦倒的时光。他的朋友曾一再劝告他,不要浪费时间在这些无聊的创作上面。可是他不听。因为对他而言,这恐怕是性命攸关的事情,否则,人世间又有何值得眷恋。

等到《聊斋志异》写成,蒲松龄已经四十岁了,但在四十岁到他去世的三十多年间,她还在反复地删改《聊斋志异》,斟酌文字,耗尽了他一辈子的精力,把这本“孤愤之作”经营得尽善尽美。正如郝誉翔博士所说,《聊斋志异》是一颗被压抑与黑暗的灵魂,所隐约颤抖而出的微弱之光——“子夜荧荧,灯昏欲蕊”,单它却比起光明还要更加摄人,比起真实还要更加的真实。

所以人们只是把《聊斋志异》定位成一本搜珍猎奇的鬼怪游戏之作,是对它的一种误读。在《聊斋志异》这本书里,我们其实可以感受到一位求取功名不得的文人深沉的寄托。他在书中所创作的美,是超现实的,是不存在于显示人间的。这种被打造出来的绝美,是一个文人在精神上的终极慰藉。

第四篇:赛场拾趣

id=“3854”>成功者言:

轻轻地我走上讲台,正如奖牌轻轻地落在我心中

我挥一挥衣袖

带走一片云彩

失败者言:

曾经有一份成功的喜悦摆在我面前

我努力了,却与之无缘

世间最悲痛的事莫过于此

如果上天给我一次机会

我会为之不懈奋斗

直至成功

旁观者言:

胜也好 败也罢

唯有参与

方能领略到运动的真谛!

第五篇:对联拾趣

对联拾趣

▲东晋书圣王羲之以书法闻名遐迩。一年除夕,他在大门口写了副春联,没想到几乎浆糊未干便被人揭走,再写一副,依然无存。于是,他心生一计,写了第三副春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对联太不吉利,也就无人来揭了。第二天凌晨,全家起来拜年,他让儿子献之给对联添了个尾巴,使对联变为:“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拜年的人见到这副对联无不称好。

▲宋朝苏轼年少时,天资聪颖,他广泛阅读诗书,博通经史,又长于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自矜之情亦随之而萌。一日,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尽”与“遍”对,活画出苏轼当时的自傲之心。没料到,事过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之老者专程来苏宅向苏轼“求教”,他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苏轼满不在乎,接过一看,心中顿时发怔,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亦不免为之汗颜,只好连连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飘然而去。他羞愧难当,跑到门前,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上两字,境界为之一新,乡邻皆刮目:“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明末大臣洪成畴,素以忠节自诩,故在厅堂的正中央亲书一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后来,他在松山一战中败于清军,自己被俘后投降了清朝。这时,有人看他变节如此突然,便在这副对联的联尾各添一字,改为:“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矣”“乎”二字的增添,产生了妙不可言的讽刺效果。

▲清朝有个李知县,常依官仗势,欺压百姓,本来贪心很重却硬充清廉,某年春节,他在正房门贴出一副春联标榜自己,联曰:“爱民若子;执法如山。”这春联一贴出,即遭到众人的非议和指责。有人暗为这副春联加了个长尾巴,变为:“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为其山乎?”

▲1941年旧历除夕夜,在南京颐和路公馆大门上汪精卫贴出自书的春联:“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公之大业。”第二天清晨,他发现春联已被人偷改为:“立泯族泯权泯生之宏愿;开伪党伪国伪公之大业。”从此之后,汪精卫再也没有写春联的雅兴了。

▲1962年秋天,郭沫若到南海普陀山游览,在梵音洞口,拾得一个笔记本。打开一看,扉页上写了一副非常伤感的对联: 年年失望年年望 处处难寻处处寻 还有个横披:“春在哪里?”

再翻一页,是写于当天的绝命诗。郭老看后,心急火燎,马上让秘书去寻找笔记本的主

人,从字迹上看,可能是个少女。

秘书和随行的几个人费了好大的劲才找到了这个少女。她叫李真真,高考落榜,爱情受挫,于是,萌发了轻生的念头。只见郭老取出钢笔,在笔记本上改道: 年年失望年年望 事事难成事事成

横披也改为“春在心中”。

姑娘知道为自己改对联的,就是中外著名的郭老,十分激动,把绝命书撕个粉碎,对郭老说:“谢谢您!我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20)巧联妙藏六典故

闲读杂书,见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短短14字,竟然巧妙地运用了中学生应该了解、掌握的六个常见典故,且语意通畅,音韵和谐,毫无雕琢斧凿之痕,实属难得。其联为: 西席桃李满桑梓 东坦龙蛇尽楷模

此联的大意是:我的老师教书育人有方,得意门生遍及乡里;他的女婿们也都是龙蛇般的非常人物,个个堪称为人之楷模。可贵的是此联在文脉畅达、韵律协调、琅琅上口的同时,自然巧妙地嵌入了六个典故,从而使联意丰赡,饶有情趣。下面分别述之: 西席:即“老师”。古人除了尊称老师为“夫子”、“先生”、“恩师”外,何以还经常尊称为“西席”呢?这与汉明帝刘庄有关。据《称谓录》卷八记载:“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此事史料可查:汉明帝是光武帝刘秀的继承人,他当太子时就拜桓荣为老师,登上皇位后,对桓荣仍十分尊敬。他常常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请桓荣坐向东的位子,并替桓荣摆好桌案和手杖,亲自手拿经书听桓荣讲解经文。他为何让老师“向东”坐呢?原来,汉代室内的座次是以靠西而坐——即面向东方为最尊。“西席”,就是“坐西面东”的座次,明帝这样安排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由于皇帝安排老师坐西席,于是人们就把家庭教师,甚至所有老师尊称为西席了。

桃李:喻指门生、学生。典出《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要了解这段文言的意思,还须知道此话是何人对谁说的。原来,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人。后来因他得罪了魏文侯,便独自跑到了北方。在北方他遇到个叫子简的人,就大发牢骚,抱怨那些受自己培养、保举的人不肯为他出力。子简听后笑着说:“春天种下桃李,夏天才可以在树下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是,如果你春天种下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那么,不仅夏天不能利用它,就是到了秋天它满身长的刺还会刺人。”接着子简又说:“所以君

子培养人才要像种树一样,应该先选准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你选拔的人本来就是不应该选拔的啊!”——这里子简以“种树”来喻“育人”,既形象又深刻。后来,人们就把老师培育出的优秀人才喻称为“桃李”。并渐渐地把所教育的学生、栽培的后辈都称作“桃李”了。如“门墙桃李”、“桃李满天下”等。

桑梓:桑梓是桑树和梓树的合称,它们都是很有实用价值的好树木,古人常常在庭院四周栽种这两种树,后世即以桑梓作为家乡的代称。此典出自《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四句诗的大意是:我见到了桑树和梓树,便想起家园四周父母也种了它们,引起了我对父母的怀念,于是便恭恭敬敬地对着它们。我尊敬的是自己的父亲,我依恋的是自己的母亲。基于这样的诗意,《后汉书》也曾有“松柏桑梓,犹宜恭肃(面对松柏桑梓,就应该表现出恭敬肃穆的样子)”的句子。正因为桑树、梓树是父母亲手栽种的,它们生长于家乡,后人便用它们来代指家乡;又由于简洁顺口的需要,人们便把这两种树名合称为“桑梓”,因而,桑梓就渐渐地成为家乡的代称了。如唐代大诗人柳宗元《闻黄鹂》诗中就有“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感伤之句。此外,由上述意,古人还常常称家乡为“梓里”、“梓桑(诗词中因韵律需要有意颠倒)”。东坦:据《辞源》“东坦”条注:指女婿,为“东床坦腹”的略语。东坦何以指女婿呢?这与大书法家王羲之婚姻有关。晋代太傅郗鉴想在丞相王导家物色个女婿,便派他的门生到王家代自己挑选。门生来到东厢房王家子弟齐集的地方一个个相看了一番,回去向郗鉴报告说:“王家的小伙子都很好,难分上下。不过,听说您要选女婿,他们个个都打扮得衣冠楚楚,举止文雅,希望能被选中,只有一个后生躺在东边的床上,敞开衣襟,露着肚皮,满不在乎,好像根本不知道您要选女婿似的。”郗鉴听了,高兴地说:“这个人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于是郗太傅就把女儿许配给了这个人。这个躺在床上袒露肚子的人就是后来成为大书法家的王羲之。此故事作为美谈流传了下来,渐渐地人们就把好女婿称为“东床佳婿”、“东床坦腹”、“东床”和“东坦”等。

龙蛇:这里并非“龙”与“蛇”的合称,而是比喻非常的人物。典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意思是:幽深的大山,广阔的水域,确实是生长龙蛇的地方。据《辞海》中援引杜预的注释:“言非常之地多生非常之物。”意思也就是说,不寻常的地域环境,往往会生长出

不寻常的事物,即钟灵毓秀、地灵人杰之意。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早秋赠裴十七仲堪》,其中“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两句也可以作为佐证。此外,龙蛇一词还常常比喻隐匿、退隐;比喻矛戟等武器;形容盘曲的树枝;形容书法雄健洒脱,笔势豪放等等。但就本对联内容来看,应该是喻指“非常的人物”——即有才干的杰出人物。楷模:楷和模都是树名。楷模一词,出自清代汪灏受康熙命所编的《广群芳谱》一书中。楷树,即黄连树,这种树枝干疏而不屈,刚直挺拔。相传它生于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坟头。孔子死后,其弟子三千在坟墓边守灵三年。惟独子贡在孔子生病时因外出经商而未能探视,他则祭守六年。子贡在奔丧时曾折树枝为哭丧棒,并将其插入墓旁,后来此树枝便萌发长成叶茂枝疏、干直质良的大树。模树,据传说生长在西周初年的政治家、主张“明德慎罚”、礼贤下士的周公坟上。此树四季常青,枝繁叶茂,其叶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青、夏赤、秋白、冬黑,色泽纯正。这两种树都因生长在圣贤的墓旁,其形状与质地又为人们所喜爱、钦敬,所以后人便把那些品德高尚、受人尊敬、可为师表的模范榜样人物称为楷模。

下载数学美拾趣书评(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美拾趣书评(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书拾趣

    读书拾趣 一提到书,有些人就会头昏脑涨。书中的那些烦琐的语句,冗长的故事情节,一啃就得花上好几天,还不如看电视来得直截了当,还不如听音乐来得轻松自在。而我却恰恰相反,偏偏钟......

    孝感方言词拾趣

    孝感方言词拾趣 孝感人平时爱说的一些方言俗语中,有许多是代代沿袭而又无从稽考的,但也有少量的俗语和可以从一些典籍或行业传说中觅到来历踪迹,现举数例,以见一斑。 寒婆婆过......

    精短演讲拾趣

    精短演讲拾趣 今人的演讲大都冗长,不仅听众感觉乏味,更浪费听众的时间。这使我想起一位美国总统讲过“演讲的最佳时效为15~20分钟”,我甚至以为还可以更短。下面几则精短演讲不......

    回文诗拾趣(精选5篇)

    回文诗拾趣 1. 双篇回复式回文诗,双篇回复式即由两篇完成一个回复。如:回文诗中最有名的是宋代李禺写的《夫妻互忆回文诗》,顺读为“夫忆妻”: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

    名人妙语拾趣

    名人妙语拾趣山东临清市九龙街279号大院内 赵春梅语言是人类交际的艺术、古往今来许多名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语言财富,这些财富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影响着方方面面的人。......

    婚俗饭拾趣[范文模版]

    千斤饭 福建的畲族人在举行婚礼之前,新娘要在娘家吃"千斤饭"。首先在桌面放上2把竹筷子,交叉着递给站在身边的哥哥,哥哥接筷后从桌上把竹筷放加到碗上。然后新娘低头弯腰把那碗......

    浅谈数学之美

    浅谈数学之美 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 摘要:通过重新了解认识数学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即对数学概念多方位的分析讨论与认识,发现数学之美,感受数学不同的美。数学之美主要概括为:形式......

    感受数学美

    论文编号 枯燥数学课堂反思之感受数学美 摘要: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具有高度抽象性、应用的普遍性和逻辑上的严密性。这三个特性使学生对数学的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