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考古文化心得

时间:2019-05-13 09:5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峡考古文化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峡考古文化心得》。

第一篇:三峡考古文化心得

三峡考古

李阳

学号:20100513598 学院:化学学院

三峡位于北纬28°00′至32°12′,东经106°54′之间,总面积达到了

5.67万平方公里,三峡游高三峻岭,有低山峡谷,地势形态各异,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9%,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27%,平原、坪坝、盆地占总面积的4%。其中高山海拔在500米到1500米之间。多样的地势条件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总量多达60多种。

三峡三峡,顾名思义是由三个峡谷组成,由西至东分别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峡谷长约90公里,宽谷月长103公里。三峡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的气候孕育了多种多样的生命,其中兽类就有80多种,爬行类有27种,鸟类更是多达300多种。三峡地区,总人口有1780.22万人,人口密度250人每平方公里,但耕地只有153万公顷,人均耕地只有0.09公顷。三峡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玉米、红苕、小麦、蚕豆。目前三峡地区的主要概括就是工业十分的落后,资源量很大,但是开发难度也大。

三峡考古文化,刚说了三峡,现在来说说考古文化。学习了此门课程,我了解到考古的定义,考古就是人们为了认识人类发生、发展有目的的进行科学发现。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祥瑞志》记载:“建元元年(公园479年)十月,涪陵郡娫民田健所住岩间„„或古钟一枚,又有一器名淳于,娫人以为为神物奉视之。”这大概就是三峡考古最早的记载了吧。上世纪20、30年代,美国学者格尔阶·纳尔逊和美国传教士埃德加发现了巫峡大溪、跳石、碑石等,以及一些植物标本。这大概就是近代三峡考古文化的开端,1959年至1975年间发现了巫峡大溪遗址;1972年、1980年、1983年发现了涪陵小田溪巴人墓群;20世纪80年代发现了宜昌中堡岛、杨家湾、柳林溪等遗址。至今发现的地下文物埋藏总量面积多达3000余万平方公里。这不得不说是华夏文明的重大闪光点。

综合各个阶段考古发现的资料概况,目前发现的巫山猿人出现在距今200

多万年前,比国外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还要早上许多。为亚洲才是人类发源地的学说取得了铁定证据。

三峡,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说到巴渝文化,就不得不说巴文化了,巴文化

是我们巴渝文化的发源,从200多万年前的“巫山猿人”到“长阳人”,再到新石器时代及进入阶级社会后,不同时代都发现了不同的文化遗存和遗物。在这些文化遗存、遗物中,有不少内容与巴文化有关(或者说带有巴文化因素)。所以说巴文化是非常久远的一种文化。而且从已有的考古资料获悉,三峡地区出土了不少新石器时代以前的动物化石和人骨、牙齿等标本,我们不敢妄加断定它就是巴文化的始祖或源头,或与巴文化有直接关系,但它说明在很早以前就有人类(或早期人科)在三峡活动则是无疑的。从发掘物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石器,另一种是陶器。其中石器有石片、石锛、石凿、石斧、石镟等,常见的石片可能用于宰、割、剥皮或刮鱼鳞等,陶器陶器以夹砂灰褐陶为主,器形主要有圜底器、灯座形器、尖底器、三足器等,如:圜底釜、平底罐、鼓肩罐、圈足豆、细长柄豆、花边口沿口器、尖底杯、三足规鬲、三足禾皿、鸟首形器把、大口尊、器盖、器座等。这些遗物的发掘地主要在川东的涪陵小田溪、陈家坝子,忠县洽甘井沟,巫山大昌坝、双堰塘、江东嘴、云阳李家坝等;鄂西有秭归鲢鱼山、朝天嘴、杨泗庙、宜昌路家河、中堡岛、三斗坪、前坪、白庙子、下岸溪、葛洲坝、江南的望洲坪、宜都的红花套、毛溪套、向家沱、石板巷子、长阳的香炉石等。而且据研究表明在夏商时期巴文化遗存遗物的这些特点与前面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特点有不少相

似之处是不言而喻的。有更多的证据表明夏商时代的巴人文化遗存是由该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遗存直接发展而来的。这不得不说是考古史的重大发现。

目前三峡文化遗址正面临迁移的局面,长江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这些丰

富的文物古迹资源将被淹没或受到严重影响。及时保护抢救好这些地面文物,系统发掘地下文物,搞好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惠及子孙,造福人类的事业,是国家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是三峡工程建设本身的要求和人们的共同心愿,也是衡量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成败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三峡工程库区各地地面文物保护工作正在按规划有计划地实施。三峡库区地面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文物保护项目的设计、征地等前期工作都已基本到位,建筑物落架拆除工作进展顺利,工程施工顺利开展,项目复建把关严格,质量较好,能够按计划完成地面文物保护工作任务。其中重庆市云阳县张飞庙,忠县“汉代双阙”,奉节县瞿塘峡壁石刻、清静庵、永安宫,湖北省巴东县清风亭,秭归县青滩民居、江渎庙、屈子桥、水府庙等一批重点地面文物保护项目己经完工,保护工程质量良好,并投入旅游、文物保护开发等使用,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重庆市涪陵区白鹤梁水文石刻,忠县石宝寨,巫山县大昌古镇古民居,湖北省秭归县屈原祠等一批重点地面文物保护项目工程施工正在按计划进行,工程进度正常,项目保护施工质量良好,能够按期完成有关地面文物保护工作任务。保护抢救好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的文化遗产和文物资源,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而建立三峡文明工程形象及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等都具有十分重要和极为深远的意义。同时,三峡工程库区文物古迹保护工作在历史研究、艺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和旅游开发等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价值。因此,我们要按照依法、科学的原则,采取得力措施,进一步做好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文物古迹保护工作。

由此看来,国家对三峡文化的重视已经达到了一个极其高的水平。不得不

说,三峡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中之重,是西南地区人类发展史的重要文化,我们不仅要保护三峡文化,更要将三峡文化发展下去。

学习了本门三峡考古文化的课程,不仅是我的知识增加,而且了解到三峡

文化是在人类发展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使我对三峡文化有了另一种深刻的认识,并且使我有了继续深入学习三峡考古文化的信心,总之,学习此门三峡考古文化是值得的。

第二篇:中国三峡文化考古心得

中国三峡考古文化课心得

一直以来,受我的初中历史老师的影响,我对中国的历史就有着特别的兴趣。但是,我的家乡在重庆,虽然我出生在重庆、生长在重庆,却对重庆的历史不太了解。进入大学,身边的同学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经常问我一些关于重庆的历史和重庆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每每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便哑口无言。因此,为了使自己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不再觉得尴尬和开阔自己的视野,在今年的选修课上,我选择了中国三峡考古文化课。

在这门选修课上,学到了许多不曾了解的知识。在第一节课上,老师要选课代表,我在内心挣扎了良久,自从进入大学,我就没有担任过任何职务,于是带着几分不安和惶恐,我坚决的举起了右手,最后成了本课的课代表之一。这是我进入大学的第一个职务,我很高兴自己选了这门课程,给了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在这门选修课上,不仅开阔了自己的文化领域、增强了自己的文化底蕴,还通过这门课结识了一些新朋友,选择这门课,使我获益匪浅!

在课上,老师介绍了三峡的地理位置:三峡位于北纬28°00′至32°12′,东经106°54′之间,总面积达到了5.67万平方公里,三峡有高三峻岭,有低山峡谷,地势形态各异,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9%,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27%,平原、坪坝、盆地占总面积的4%。其中高山海拔在500米到1500米之间。多样的地势条件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总量多达60多种。

说到三峡,顾名思义就会想到它是由三个峡谷组成,由西至东

分别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峡谷长约90公里,宽谷月长103公里。三峡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的气候孕育了多种多样的生命,其中兽类就有80多种,爬行类有27种,鸟类更是多达300多种。三峡地区,总人口有1780.22万人,人口密度250人每平方公里,但耕地只有153万公顷,人均耕地只有0.09公顷。三峡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玉米、红苕、小麦、蚕豆。目前三峡地区的主要概括就是工业十分的落后,资源量很大,但是开发难度也大。

学习了此门课程,我了解到考古的定义,即:考古就是人们为了认识人类发生、发展有目的的进行科学发现。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祥瑞志》记载:“建元元年(公园479年)十月,涪陵郡郔民田健所住岩间„„获古钟一枚,又有一器名淳于,郔人以为为神物奉视之。”我想,这大概就是关于三峡考古的最早的记载了吧!上世纪20、30年代,美国学者格尔阶·纳尔逊和美国传教士埃德加发现了巫峡大溪、跳石、碑石等,以及一些植物标本。这大概就是近代三峡考古文化的开端。1959年至1975年间发现了巫峡大溪遗址;1972年、1980年、1983年发现了涪陵小田溪巴人墓群;20世纪80年代发现了宜昌中堡岛、杨家湾、柳林溪等遗址。至今发现的地下文物埋藏总量面积多达3000余万平方公里。这不得不说是华夏文明的重大闪光点!

学习了本门选修课程,了解到三峡文化的丰富多彩,同时也了解到三峡考古工作的艰难性,考古研究者们,为中国考古史事业的发展不辞劳苦的工作在考古现场。这打动了我,所以我想了解更多的有关于三峡的知识,于是我通过网络查到了许多的知识,让我明白了考

古工作的艰巨性和危险性。

通过上网查询,我观看了上海大学00级历史系三峡考古纪实的一些生活片段。这是由杨群教授、宁镇疆副教授带队,远赴重庆万州区武隆陵镇寨子村进行抢救性发掘考古工作。通过观看视频,我看到了他们的生活条件是很艰苦的。住在农民家里,几个大学生挤在一间屋子里,睡的床就是用木板现铺的。本就不宽敞的房间,再挤上几个高个头的男生,使这间屋子显得更加的拥挤。吃也是和农民一起的,视频中他们吃的基本上都是素食,但是并没有看见他们脸上出现一丝丝的埋怨。屋子的周围是被大山环绕着的,交通显得是那样的不方便。但是正是这样艰苦的环境,才可以体现出他们对考古工作的热爱和不怕吃苦的精神。也使我懂得了,博物馆里面的那些文物是多么的珍贵,不仅在于它的历史价值,还在于它是我们考古队员历尽千辛万苦才发掘出来的。所以,我们有责任保护好那些文物。

通过查询资料,我还发现在1999年,考古队在丰都高家镇、烟墩堡发现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将三峡地区的旧石器文化向前推进了5万至10万年;在丰都玉溪遗址首次发现了巴蜀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距今7000年左右,并在三峡地区找到约5000年前形成的聚落遗址80多处,初步建立起三峡地区原始文化序列的基本框架;考古学家还发现,广泛分布于湘、鄂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遗存也存在于忠县哨棚嘴文化遗址中,表明先民早就在峡江地区打通一条文化走廊,三峡库区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交融的重要通道。这些考古成果的发现,为完善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

序列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证明三峡地区在新石器时代以及更早期就已经成为了长江中游的一条重要文化走廊,对研究长江中上游地区在华夏文明史上的地位具有重大价值。

学习了中国三峡考古文化课,改变了我的一些错误的观念。我曾一度被“学习历史无用论麻痹”,却殊不知这却是使得我们中华文化得以源远流长的关键之所在。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又重新调动起了我对历史、对考古的兴趣。这门课程开阔了我的视野,改变了我的错误那想法且幼稚的想法。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正视文物的价值,尊重考古队员们的劳动成果,继承和发扬中国的灿烂文化!

第三篇:中国三峡考古文化

中国三峡考古文化课心得

中学曾读过余秋雨先生写的《三峡》,文中所描绘的三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作者笔下,三峡,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山水风景,更含有极具浓郁的文化气息,是作者心中的一块圣地,一个无从替代的意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儿时的我便对三峡充满了向往,被三峡的美与神秘所吸引!

学习了《中国三峡考古文化》这门选修课程,让我对三峡有了更深的了解。不仅开阔了自己的文化领域,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文化底蕴。下面来说一说自己学习了《中国三峡考古文化》这门课的感受。

三峡,顾名思义是由三个峡谷组成,由西至东分别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到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

三峡两岸不仅峰峦竞秀、雄伟险峻,而且在秀美的山色中还点缀着充满神奇色彩的栈道、悬棺、古遗址、古石刻、古桥、古民居……长江三峡地区人文荟萃、文物古迹众多,是我国远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世界上罕见的一条文化走廊。三峡区域积淀着丰厚而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这里地上、地下的文物资源十分丰富,众多的文物古迹等人文景观同秀美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三峡地区这些自然和人文遗产都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

学习了这门课程,让我对考古也有了更深的认识。考古就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考古学主要是以地下出土的实物遗存为研究对象的。不仅要研究过去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应当透过实物遗存,研究其中所蕴涵的与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组织结构有关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状况,解析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为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我了解到长江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对文化遗产、对文物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遗产地文化旅游的过度开发,各地纷至沓来的游客对考古地点、遗址、历史地点、文化地点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遗迹都会带来巨大的压力。三峡文化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量珍贵文物和研究成果正不断地向世人展现三峡地区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博大精深的长江文明。峡江地区古代文化与下游地区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一同组成的长江史前文明共同证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长江是中华文化的母亲河。因此保护抢救好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的文化遗产和文物资源,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而建立三峡文明工程形象及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等都具有十分重要和极为深远的意义。

学习了这门课程让我了解到,三峡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三峡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是生活在三峡地区的人类团体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是三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巴渝文化起

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在众多的文化遗存、遗物中,有不少内容与巴文化有关(或者说带有巴文化因素),所以说巴文化是非常久远的一种文化。三峡贯穿于巴蜀大地,为巴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来之历史文化发源地——河南的学子,我对历史文化古迹有着不一般的情感。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这块古老的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先后创造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令世人赞叹的史前文化。更有安阳殷墟遗址,龙门石窟,白马寺,嵩山少林寺,清明上河园等历史文化景点,可谓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让我不禁为家乡历史文化感到骄傲与自豪。通过本门课的学习,我感觉到中原文化与三峡文化有着很深的关联。三峡文化同中原文化一样,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发源地!从表层看,她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她又不是一般的地域文化,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三峡”之所以不同凡响,并不在此一般文化意义,而在其构成了历史上三峡对外文化形象的核心价值及其共同文化特征。这个核心价值和特征,主要由结合三峡自然形象的人文形象构成。三峡这才秉有了千万年形成的极其丰富、自然形态的丰富多彩支持着它的诗情画意、名噪世界的历史文化内涵。

学习了本门《中国三峡考古文化》的课程,作为一名理科生,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仅让我丰富了知识面,而且了解到三峡文

化是在人类发展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使我对三峡文化有了另一种深刻的认识,并且使我有了继续深入学习三峡考古文化的信心。同时我也意识到我们不仅要保护三峡文化,更要将三峡文化发展下去。总之,学习此门《中国三峡考古文化》是值得的!

第四篇:中国三峡考古文化论文

论长江三峡地区特殊的埋葬习俗悬棺

姓名:任晏数

学校:重庆医科大学学号:2010221603专业:预防医学指导教师 :杨华2011年5月

长江三峡地区特殊的埋葬习俗

-----悬棺

摘要:三峡地区墓葬资料内容丰富,从目前三峡地区考古发现的墓葬资料获知,历史上三峡地区的人们安葬死者的方式大致上有三种葬法:一为土坑葬;二为瓮棺(罐)葬;三为崖葬墓。其中发现一种特殊的埋葬习俗----悬棺。

关键词:三峡地区;埋葬习俗;悬棺

在我国的东南方的武夷山地区,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一带,北至重庆的小三峡,大约有10多个省市,发现了放置在悬崖绝壁上的棺木,甚至于近来在陕西的商洛地区,也发现了类似的崖葬。悬棺不仅中国有,在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也有。这些悬棺或崖葬,有的在崖洞中,有的搁在横木上,有的近贴水面,有的高离水面,遥遥在上。这些悬棺或崖葬是什么时代的?它们属于什么人的葬俗?又因为有的悬棺或崖葬处在离水面60至100米的绝壁或绝壁的洞中,就使人们不禁要问,它们是怎样被放置进去的?这些问题就成了千古之谜。

一:三峡流域悬棺出现的时间

小三峡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境内,是长江支流大宁河风光最秀美的一段。这里也散布着许多悬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考古学家在大宁河上游取下一具棺木,从棺木的主人和殉葬品判断,这具棺木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四川珙县麻塘坝和苏麻湾两地的僰人悬棺,起于秦,止于明。四川内江发现的古代崖墓,其年代为东汉。

二:何人留下的悬棺葬

秦汉时期,武夷山属闽越,是闽越人的活动中心。三千年前,《周礼·夏官》记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之民。”“七闽”,经学家郑玄注解:“七乃周所服之因子。”《逸周书》载周成王二十五年大会诸侯于东部,四方贡献方物:“东越海直(蛤),颐人蝉(缮)蛇”。再上溯《〈商书·伊尹朝献〉中记伊尹为四方令,管理四方部族,正东有“沤(颐)深之民等九夷十蛮,越沤(颐)箭(剪)发文身......”武夷山可归入越沤之中,这是三干五百年前。因而就推断,武夷山的悬棺是闽越人的遗物了。春秋、战国之际的江西贵溪龙虎山船棺,据考察推断也是越人遗迹。陕西商洛一

带的崖葬,据推断是古巴人的葬俗。重庆巫山小三峡的悬棺,据推断当属古代巴人所为了。东汉至唐,湘、川、黔、鄂边境的五溪蛮,有悬棺葬之俗,为古三苗后裔所为。三国时浙江临海境内的“安家族”,葬俗与武夷相似。明代,四川珙县悬棺属于僰人。也有人把僰人和古越人关联了起来。

有人据于悬棺或崖葬风俗的沿续性考虑,认为散布在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的悬棺或崖葬都是古越人及其后人所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要考虑到进行这种葬俗的民族的生产生活环境影响。

人类的许多风俗是自然形成的。越是在早期,人类就越受到当时的生产条件、生活环境所制约,他们不可能去作对自己来说很不便的事,或者不容易办到的事。据此认识,我认为,我们已发现的这些悬棺或崖葬大都是古代一些渔民所为,至少他们的劳动与生活是和船有关

其一、从已发现的悬棺或崖葬来看,均在溪流的悬崖上,且大都在大江大河支流及其末端,两岸高山峻岭、断崖绝壁,中间溪水流淌,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渔民才有可能在此生产和生活。而且,这些地方都远离农耕区域,这就可以排除农耕民所为的可能性

其二、在福建武夷山、江西龙虎山的悬棺中,有几具船形棺。可以设想:悬棺的主人是以船为家,也就把棺椁造成船形了,使死去的人能像活着时一样生活;或者在最早时,就是以船作棺来存放尸体的,渐而成俗。考古工作者曾对一具船形棺进行研究,发现随葬品中有龟形木盘和许多鱼骨,棺的主人生前很可能是个渔民了。

其三、葬制规格低,除了处在崖洞和悬崖外,葬法简单。陪葬品少或无陪葬品。这种葬制符合山溪渔民的社会结构。这种山溪渔民的社会组织基本以家族为主,家族与家族之间无隶属关系,也就无严密的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也就无极富和极穷,所以除极个别可能有什么特殊性外,葬制很平淡。这很符合山间小溪渔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江西龙虎山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或许有人把悬棺葬与道教文化联系了起来。但是本人认为,悬棺葬与道教文化基本无关。其一,悬棺葬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现今发现的最早的已是商周时期了,而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要到东汉才形成;其二,作为道教的思想道家虽然在春秋战国已经形成,但它的影响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并且,道家的思想是无为,薄葬,与悬棺葬不相容;其三,同为道文化发祥地之一,并且就在龙虎山北邻的三清山,有同样的悬崖绝壁——西海岸,却并未发现悬棺葬或崖墓葬。

三:悬棺是如何放置的确定了悬棺和崖葬是古代山溪渔民所为后,对我们认识这些渔民为什么要把棺木放置在山崖和怎样把棺木放上去很有帮助。作为渔民,他们特有的本领是造船和织网了,而在建筑、农具制造、手工工具制作等方面,肯定要落后于农耕民了。所以,同时代农耕民已有的技术,渔民不大可能具备。像现在大家所推崇的吊装法,需要有技术、物资、人力和财力,以家族为主的渔民很显然无法办到。而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仅仅是为把棺木草草地放置到天然的崖洞中或简单地搁置在插入崖壁的两横木上究竟又为了什么?所以,我们就不能以农耕文明来设想山溪渔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也许,他们放置的方法是极其简单的。

当来到小三峡,一定会被展现在眼前的景象所吸引,禁不住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网上查这种特殊的地貌是如何形成的,结果是由于水流等外力沿岩层裂隙的冲刷作用,当下部或底部岩层(块)被冲蚀或侧蚀掉,上部岩块失去了下部或侧部的承载体,在重力作用下,只要被触发就会沿构造纹理或裂隙而发生崩塌作用,沿裂隙或软弱岩层面,岩块不断的自由崩落,残余形成了悬崖绝壁。山体崩塌,这种局部的地质地貌的变迁,使我们的先民有了“安身”之处——悬崖。山体崩塌还会出现一些独特的景象。在长江三峡大坝未建之前,国家年年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加固三峡地段两岸的山体,以防止山体崩塌。设想,三峡中的某一山体如果崩塌了,那么,水运不通,下泄的水流被堵,从崩塌处往上游,水位抬高,两岸被淹,河道变宽,还会形成大大小小的湖泊。这启示我们,山体崩塌还会使河道堵塞,形成天然的水坝。水坝以上的水位抬高,形成湖泊,而且完全有可能将水面抬升几十米乃至百米。这当然要看山体崩塌的位置和崩塌的规模了。龙虎山悬崖上的天然洞穴就证明水位曾到过近百米的高度。因为据地质专家推断,这些洞穴就是由水流冲刷而形成的。溪流一旦成为湖泊,经过几年的积蓄,水美鱼肥,能不吸引渔民吗?而且这样的湖泊肯定会持续一段时间存在着。

早期湖泊的形成为早先的渔民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但死后葬到哪里呢?崖壁上不是有天然的洞穴吗?渔民从船上把棺木抬上去一放。最早来到这些地方的先民不会用深奥的思想去考虑怎样安葬死去的亲人更符合本民族的特性。还要说明的是,他们用的木材也是就地取材的。棺木上发现的手柄就是为扛抬的方便而设的,发现的绳索也是抬棺木用的。

但是这种早期湖泊形成的水坝是不牢固的,随着溢出坝体的水流作用,坝体的高度渐渐下降,水面也跟着下降,到最终达到现在这样。在水面的下降过程中,也自然要有人死去,亲人们也会依照先例,把他们放置到崖壁上。但水位已经下降,也就自然地把棺木安放到低一点的位置上了。这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有序”排列了。而早先贴近水面的洞穴,现在看来也就高高在上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山体崩塌,山体形成直上直下的悬崖,塌下的泥石在溪流中形成天然的堤坝,堵塞水流,水位抬升,形成湖泊,渔民或船工生产生活于此,过世后就把棺木放置在临近水面的悬崖上,堤坝渐次下降,棺木也往下排列,到堤坝全部垮塌,这些棺木就成了后人所见到的悬棺,有的高至百米。先民的这种葬制无需奇思妙想,是一种极其简单的葬制。

重庆巫山小三峡崖葬,就可以解释了。假如在大宁河汇入长江处的灵芝峰一带出现山体崩塌,那么,从灵芝峰往上,水位将大大提高,大宁河就成了一个水库,成为湖泊。这样,大宁河就成了渔民捕鱼的理想之地。于是就有一批渔民在此长期“捕鱼为业”了,死了就“近水楼台先得月”,葬在岸边,即现在的山崖。至于古栈道,也有可能是在山体崩塌后,为了行船拉纤的需要而作的。从大宁河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古栈道直达陕西镇平、湖北竹溪的情况来看,大宁河是古代关中通往巴蜀的一条水上通道,可能在军事和经济上曾承担过重要的作用。当大宁河的水位抬升后,迁道就不得不作在了崖壁上,而在塌下的泥石被冲走后,这些古栈道就自然地高高在上了,留下了一道景观和一个千古之谜。

当然,在人们的葬俗观念形成后,特别是在社会发展到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和人力物力后,可能有一些人为了某种追求,采用某种方法把棺木放置到高处。但那肯定是属于后来的事。

至于认为葬得高为求吉利的观点,也是后人在解释前人行为时产生的一种臆想。在云南昭通市威信县,有几处僰人悬棺,所处的悬崖下有可至棺木的斜坡,明显有人工开凿的痕迹。在四川的珙县,有几座悬棺所在山,人是能很方便地爬上去的,当然也就能安装“天车”了。但这肯定是在悬棺葬的风俗形成且已有一定的技术和物质条件后才能做到的。而且,那时这些早先的渔民可能已经上岸成为农耕民了。悬棺葬的最初目的已经发生改变了。

参考文献:1.湖北省博物馆.宜昌前坪战国两汉墓三峡考古之发现.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东南文化200年第三期长江三峡地区远古人类埋葬习俗(墓葬)资料的考

古发现与研究杨华。

3.参观重庆三峡博物馆

4中国国家地理西南区

5.三峡旅游指南

第五篇:三峡考古实习记略

考古学在公众心目中是一门充满浪漫色彩与神秘气息的学科,尤其是在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人们常常把它与奢华富丽的陵墓、湮没于荒漠的古城以及各种奇珍异宝联系起来,这就更为考古学增加了一层朦胧的面纱。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新闻媒体对各地的考古工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随着老山汉墓发掘、雷峰塔地宫开启等一系列电视直播人们才惊奇地发现,古代文明的辉煌原来就重现于小小的手铲和竹签之下,由此公众才贴近了真正的考古学。

回想起考古实习前的情形,就连我们这些凭着理想与激情从全国各地走到一起来的考古专业的学生,在经过两年系统的理论学习后,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与紧张,一想到自己即将投身到火热的三峡库区文物抢救工程之中,想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即将在现实中接受考验,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安,想象着该如何用双手叩开大地的胸膛,聆听千百年前先民生息劳作的历史回响,如何在无言的遗址上复原出古人生活的生动场景,如何在一个远离尘嚣的小村庄度过生命中一段重要的时光……

也许因为大家都是刚刚二十岁的青年,雄心勃勃,意气风发,所以与紧张不安相比更多的是难以抑制的兴奋和对前途的憧憬。出发前夜,在与亲朋一一电话话别后,我在日记中写道:“明天及以后几个月的日子里会有许多我生命中的第一次发生吧!不管是喜是忧,好好体验,热爱生活吧!”

XX年9月18日下午,以厦门大学考古专业98级同学为主组成的厦门大学XX届考古队一行22人离开了阳光下的鹭岛,乘火车奔赴实习地——重庆市云阳县巴阳镇畲家嘴村。

一、早段

XX年9月21日凌晨,考古队到达重庆。

早晨八点左右,我们登上大客车由重庆前往实习地点。客车在离开前先在市内兜了一圈,以便我们浏览一下山城风光。这时薄雾已经散去,山城的铮铮铁骨和雄浑气魄昂然显露,群山如聚,广厦如鳞,长桥似虹,大江如怒,整座城市仿佛一位在蓝天下振臂高呼的巨人,浑身充满了力量和斗志,让观者深感振奋!

客车离开城市驶向群山,不久之后就驶上了惊险的盘山公路,每逢转弯都会让人感觉整辆车已突入空中,即将下坠,就在重力和恐惧抓住人心前一刹那,客车又回到了路上,虚惊环生!

黄昏时分,老师告诉我们目的地就要到了。同学们心中的紧张和好奇又开始蠢蠢欲动,经历了几天的舟车劳顿后最终会到达怎样一个终点,这是盘绕在每个人心中的问题,忽然开始希望汽车就这样一直行驶下去,永远与目的地相距遥遥。在等待的焦灼与微弱的抗拒中,巴阳镇移民新村已将我们包容。汽车轰轰而去,把我们留给了宁静的小村庄,在下车的一刻我似乎有些失落,失落了什么,难道是旅途中的幻想?

我们住在一幢老乡刚建好的四层小楼里,一楼是餐厅和公共活动场所,老师住在二楼,三楼是女生宿舍,四楼是男生宿舍。走进宿舍,推开窗户,眼前的视野十分开阔,长江就横亘在眼前,蜿蜒而来,又浩荡而去。但新鲜和惊奇很快就让位于疲惫,吃过晚饭后大家很快都休息了。新的生活、新的见闻都留给明天吧!

22日清晨,酣睡醒来,轻轻登上天台开始仔细端详整个村庄。青山为邻,长江作伴,让人心旷神怡。整齐的楼房像双翼一样在我的两侧展开,勾勒出新村里唯一的街道。山间薄雾仍未散尽,老乡却已早起务农,牛哞鸡鸣远远传来,感觉清新而自然。似乎一夜之间,拥挤的街道、无边无际的高楼大厦、奔驰的车辆都永远在眼前消失了,从心中抹掉了,目光得以舒展,心灵可以松驰;似乎一夜之间,永无休止的噪音、味道难闻的废气都踪迹全无,不复出现,鼻子更加敏感,灵性重归双耳。这种身心得以释放的感觉让人悠然陶醉。

顺口做首打油诗:起而望长江,睡而栖竹床。辛勤掘黄土,忘忧回故乡。

当天上午我们在云阳县文管会聂所长的陪同下,首先来到江边,见证这条流淌着中华民族的精魂与血脉的大河!当地一位同志很自豪地介绍:长江最窄、最深处——巴阳峡就在畲家嘴村附近。然后我们大致熟悉了附近的地形和道路。

田野调查工作于23日开始进行。我们学习利用自然或人工形成的地层剖面寻找文化层,根据地面上的遗迹、遗物寻找文化遗存。考古调查进行了近3天以后,老师和同学们已共同确定了几个适合发掘的地区,并从25日下午转入考古发掘阶段。为了方便规划,整个畲家嘴遗址以巴阳小学为基准点被分为北、西、南三区,首先开始的是北区的发掘。

在发掘正式开始之前,看着地面上划好的整齐方格,不由回想起自己一段短短的经历:因为对历史的兴趣而喜欢上考古,渴望有一天能目睹世界七大奇迹的壮观、秦始皇陵的珍奇。1998年参加高考并如愿以偿地来到厦门大学考古专业学习,两年后的今天终于要开始企盼已久的考古发掘了,这应该是我一生中极有纪念意义的一个时刻。当时我们像做早操一样整齐地站在属于自己的探方中,望着老乡带着各式各样的工具从远处赶来。在民工被分配给各位同学以后,大家不由先对视一眼,然后又好奇地审视着脚下的地面,这片当地农民世代耕种的土地下会有什么“宝藏”呢?锄头挥起来了,这正是考古人向大地和时光求解的方式。

30日,在云阳县文管所有关领导的热情邀请下,我们冒雨参观了著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飞庙,并有幸欣赏了一些云阳县境内的出土文物,最后还顺便游览了一下云阳县县城。老师们决定在10月1日放假一天,但是因为大雨连绵,所有人只能固步室内,假期名存实亡。

10月2日,当全国大多数人或在家中静享节日的轻松,或外出旅游时,我们考古队员顺着泥泞的山路来到了探方旁,惊讶地发现大部分探方都积了二、三十厘米深的水,有的探方甚至有近四十厘米的积水,当天的发掘被迫改为排水,男生把鞋一脱,用水桶倒水,女生则负责把水舀进桶里。大家一起动手,分工明确,秩序井然,连钟老师也跳进了混沌的泥水中与我们一起劳动,手指划破了都毫不在意。大家群策群力终于用半天时间把水排干了。吃过午饭之后,谁也顾不得衣服上溅满了泥星就躺倒在床上,来不及叫苦就进入了梦乡。此后,当地“秋冬多雨”的气候还给发掘工作制造了不少麻烦。烈日与暴雨轮番出场,生旦净末,反复展示着考古工作的辛劳,我们就像无知的晚辈任由它们数落。

随着时间流逝,大家渐渐谙熟实习生活,开始形成新的生活节奏和习惯。一日三餐由当地两位妇女负责,做好后统一分配,买菜则由同学们轮流当班。生活必需品可以在村里的小店买,也可以到镇上买。每逢二、五、八,镇上会有集市,“赶集”对我们而言很重要:

一、这是唯一可以买到新鲜蔬菜的机会;

二、是让人期待的取信的日子;

三、还是大家采购生活用品的好机会。乡村生活有乡村生活的节奏和规律,我们慢慢融入其中。

实习之初,每个人都是心比天高,壮志凌云,现在艰苦的工作使每个人面对真正的考验:首先是工作,白天要工作八个小时,恶劣的天气常常制造麻烦,晚上需要整理白天发掘所获的各种遗物和资料,并完成发掘日记;每隔两、三天老师还会安排学习工作会,所以每天的工作强度都不小。其次是生活,大家不得不面对城乡生活在多方面的巨大反差:“吃”的方面,大锅饭难免众口难调,市面上的肉、菜种类十分有限,每天的餐桌可以“东瓜与排骨齐飞,罗卜共米饭一色”形容。老师和负责伙食的同学虽然想方设法给我们改善饮食,鸡、鸭、鱼、蛇都曾上过餐桌,可惜每次都是“来去匆匆”。一次“大摆蛇宴”,蛇虽不小但只有一条,分到了二十几个人的碗里便是见汤不见肉了,至今仍戏称:只敢言喝过蛇汤,不敢言吃过蛇肉。正所谓“时世造英雄”,一批捞汤技术出众的同学此时脱颖而出,被大家戏称为“神捞门”,其中又以任静队友身手最好,每捞必中必多,所以“江湖人称——任我捞”!伙食虽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每次饭前大家都已饥肠辘辘,一上餐桌就狼吞虎咽,片刻后便风卷残云而去,食量之豪,堪称“如饥似渴的青春”。“住”的方面,男生三人合住一个房间,较为合适;女生则要在相同面积的房间里住五个人,通辅之上,互相枕籍,“惨不忍睹”。一些“生活用品”的供给也成了问题,虽说在我们到来之后,村里小卖部的商品种类有所增加,汾湟雪梅、柯达胶卷等原不销售的“贵重物品”开始出现,但是雀巢咖啡、德芙巧克力、鬼脸嘟嘟饼干呢,“供求关系”依然紧张!一方面同学们为买不到“生活用品”而烦恼,一方面老乡则乐滋滋称赞我们为“扶贫队”。

还有就是生活的单调、乏味。有的同学在厦大已习惯了“宿舍——图书馆——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所以在实习开始后不断唉叹,怎样在一个没有图书馆的地方度过三个月的时光呢。现实更令人失望,即使在巴阳镇里也买不到任何报纸、杂志,宿舍里的电视在实习开始不久之后就坏掉了,收音机因群山阻碍效果不好,忽然之间,所有人都濒于“信息绝境”。每天从早到晚似乎除了考古还是考古,一些对考古本就不太“专一”的同学便想“开小差”,但是受农村封闭、落后环境的逼迫又只能局限于考古队的小圈子之内。老乡早已习惯了这种“乏味”的生活,而且我们的到来又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话题,连“考古队员在某家买了梨子”这样的消息都会在片刻之内满镇皆知,而且你对他们的“情报网”笑不得,恼不得,若想分享则只不过又为他们添加了一条趣闻。

以上便是实习生活中的重重考验,每个人都无法回避。应付这些考验首先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几位同学的生日恰好在实习期间,老师就把生日接近的同学安排在同一天举行庆祝。庆祝当天的晚餐特别丰盛,凉拌热炒摆满全桌,啤酒饮料散放其间。在“大打牙祭”后又召开联欢晚会,师生同场献艺,妙趣横生,让每个人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类似活动在实习中举行过多次,丰富了大家的生活,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正是因为有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个性丰富的大家才得以沿着“各自朝圣路”,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日子。

下载三峡考古文化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峡考古文化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考古三峡”散文式的考古随笔

    “考古三峡”散文式的考古随笔笔记三峡大坝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就在这一雄伟的工程隆隆的运转之前,无数考古工作者参与了六年大坝淹没区的抢救性发掘,参与了新中国......

    三峡考古实习总结(全文5篇)

    三峡考古实习对我而言已不像三年前那么神秘,时隔三年后故地重游,亲眼见证山川变化和物是人非,想起曾经的爱恨和轻狂,首先有一种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三峡工程的顺利开展针对我个人......

    考古实习心得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考古学岗位工作实习期总结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

    三峡文化研究和旅游

    三峡文化研究和旅游 文化的内涵。在文章所要讲三峡文化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

    中学生考古夏令营心得感想

    今天下午,我们去了第一个与考古关系不是特别大的景点--杭州西湖及雷峰塔,感触颇多。说说关于杭州西湖的问题。这次游览西湖的经历,远没有宣传中、印象中的西湖美好。个人认为,西......

    三峡文化概论课程考查

    大溪文化遗址绽放出的三峡原始文化的璀璨光芒 院系: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年级:XX级土木工程、学号:2008XXXX 学生姓名:XX 自从学习了三峡文化概论,让我深刻地了解到啦三峡这片神奇......

    考古规章制度

    附件1 考古工地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证考古工地勘察工作正常有序进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管理的原则是“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二、考古领队为工地第......

    三峡游玩心得总结(五篇模版)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这是---赞美三峡工程的一首词,今天我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三峡坝区,来一睹美丽三峡的风采。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三峡游玩心得,欢迎大家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