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共5篇]

时间:2019-05-13 09:5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

第一篇:广东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

(粤府[2006]70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已印发给你们。为切实贯彻落实好国务院上述文件精神,认真做好我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国发[2005]42号和国办发[2005]18号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重点阐述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全国各地今后一段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总体目标和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并对有关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是国家指导全国各地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高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重要举措,是指导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全省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和准确把握国发[2005]42号和国办发[2005]18号文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加快文化大省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科学发展,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要切实按照《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粤发[2003]15号)和《广东省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从广东实际出发,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做好我省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二、我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目标

广东是岭南文化中心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文化遗产非常丰富。这些文化遗产是广东人民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岭南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祖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是爱国主义教育最为生动和形象的教材。全省各地、各部门要积极发掘、抢救、保护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力争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备、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基本完成全省文物保护各项基础工作,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基本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法制化,使全省珍贵或濒危的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力争到2008年,完成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目录清单,制定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建立保护资料档案、数据库及代表作名录体系;建立健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组织体系,培养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研究和管理的专门人才队伍;对已进入国家和省级名录的项目实施全面、系统的抢救和保护。

三、我省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任务

(一)大力推进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健全和完善各项文物保护制度。认真做好《广东省文物保护“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核定公布,以及全省文物普查登记、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规范档案、文物保护规划、文物藏品规范档案、馆藏文物鉴定、文物安全防范等各项基础工作。充分发挥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和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大型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博物馆登记,重大文物事故责任追究,文物突发事件应急方案制定,文物保护方案评审,文物保护奖励等各项管理制度。

(二)大力推进重大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和文物示范单位建设,带动全省文物事业发展。抓好全省文物保护示范单位建设和省博物馆新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程、河源石峡恐龙遗址公园、曲江马坝人遗址公园、南越国宫署遗址公园、虎门炮台遗址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抓好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完善红色景区设施,使之成为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抓好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建设,评选一批优秀文物保护工程项目。

(三)大力加强省内外、境内外文物合作,优势互补,整合资源。整合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资源,减低运作成本,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继续完善“广东流动博物馆网”。加强粤港澳交流与合作,整合三地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发挥各自特色,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岭南文化品牌,促进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主动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和多形式的泛珠三角合作,建立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合作的新模式。认真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文物保护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积极组织文物出国展览或国外文物来粤展览。

(四)大力推进文物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文物部门自身建设。确立以政府保护为主、全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体制,完善省、市、县(区)三级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广泛建立群众性的文物保护组织。加强文物行政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明确当地文物行政管理机构及职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必须有专门保护机构或有专人管理。切实加强文物部门自身建设,做好人才规划、培养、使用、配置与管理工作,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有权威的专业队伍。

(五)大力构建文物安全防范体系,严厉打击文物犯罪活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文物安全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增强安全意识、防范意识、责任意识,严密防范文物犯罪行为。严格按照公安部、国家文物局《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等有关规定,积极建立文物系统博物馆等单位安全责任制和文物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做到措施到位、制度到岗、责任到人,完善博物馆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安防设施,推进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达标工作。各级文物行政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加强对古玩等文物市场的管理,打击文物盗窃、盗掘、走私和非法交易等犯罪活动,确保文物安全。

(六)大力推进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各级政府要加快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保护利用规划,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整合、开发和利用各类文化遗产资源,合理配置各类旅游服务设施,坚决遏制对文物造成破坏的乱建设、乱开发行为,防止擅自改变文物保护管理体制和不合理开发造成破坏文物的事件发生。

(七)大力推进文物信息化建设和文物科学研究工作,增强科学技术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文物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现代科技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针对文物抢救保护工作中具有迫切性和特殊性的科技难题,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科技攻关,积极主动地争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部门的参与合作,实现文物保护科学化、文物资源数字化、文物管理和信息传播网络化。

(八)努力办好特色博物馆,把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各级政府要大力发展各类特色博物馆,鼓励发展行业博物馆和私人博物馆,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充分利用文物资源,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优秀陈列和展览。鼓励多种渠道资金的投入,创新经

营方式。结合各地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和地方优势,重点建设一批历史价值高、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景点,打造内涵丰富、知名度高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形成一地一品、一地一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网络。

四、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任务

(一)开展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普查,为保护工作打好基础。按照国办发 [2005]18号有关规定,依据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有关技术要求和规范,对全省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普查。对各地的普查骨干集中或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各地要分门别类制订普查工作方案,按技术要求和规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分类收集、整理,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基本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普查结果。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

(二)开展科学认定和科学研究工作。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尽快研究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和认定标准。组织专家对各地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行科学认定和鉴别。组织全省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

(三)建立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以及相应的保护制度。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各级保护名录实行逐级申报,分批公布的办法。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产生由同级文化行政部门牵头组织评审,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经批准后,列入各级保护计划,实施抢救保护。其中,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由省联席会议择优向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申请列入国家级名录。市、县(区)的普查资料集中到省统一编目和归档,由省统一编辑出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名录》和光盘资料。

(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抢救和保护。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对现有珍贵、濒危的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年老体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艺,要以文字、音像及数字化的手段,抓紧进行抢救性的记录、整理;对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要授权有关单位积极征集,妥善保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流失。要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平台作用,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调动中介组织的积极性,协助政府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工作。

(五)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激励机制。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通过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和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继续开展创建“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和命名“优秀民间艺术师”的活动。有条件的地区要分艺术门类编印、出版民间艺术作品(含声像资料)集;组织专家对传统民间艺术进行开发和创新,推动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融入现代生活。

(六)建立健全保护机构,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由省文化厅牵头成立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该中心设在广东省群众艺术馆,负

责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工作。在各级文化部门设立相应的保护工作机构,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通过逐步的培训和实践,造就一批专业精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热情和奉献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建立一支集抢救、保护、研究和管理于一身的专门人才队伍。

五、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落实领导责任制,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规划。参照国家建立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做法,各地要进一步发挥现有的文物管理委员会的作用,相应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鉴定专家委员会等专业机构,研究解决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同时,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和科研机构、学校以及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等机构的作用,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共同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二)加强合作,建立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协作机制。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文化、建设、规划、财政、发展改革、工商、公安、海关等有关单位要加强沟通合作,互通信息,形成合力,建立起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

(三)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体系,依法保护文化遗产。普法部门应当将《文物保护法》列入普法内容,各级党校和行政管理学院应当在法律课程中增设《文物保护法》有关内容,不断提高公务员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法制观念。大力贯彻实施《文物保护法》,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遏制破坏文物事件的发生。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完善地方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体系,通过制定并实施地方性文化遗产保护法规或保护条例、办法等,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构建有效的保护机制。

(四)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投入,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资金保障。文化遗产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益事业,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确立以政府保护为主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将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不断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努力建立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五)加大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营造一个“爱护文化遗产可敬,破坏文化遗产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各级新闻媒体要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各级文化部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和现有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进行宣传推介,建立起广东文化遗产保护档案资料数据库以及集工作平台、宣传教育和探索服务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文化遗产保护网站,实现文化遗产宣传教育的社会化、经常化和立体化。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00六年六月二十一日

第二篇:广东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广东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一项功在当代、荫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广东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宝贵财富,是爱国主义教育最为生动和形象的教材。切实加强全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对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使广东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使经济强省有更坚实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的文化氛围,维护和促进祖国统一,维系海外华侨华人的民族凝聚力,调动他们支持家乡建设的热情,增进民族大团结,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发展文化旅游业,推动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科学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广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现状

(一)广东历史文化遗产的特点

广东是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中国近代民族革命策源地,保存的历史文化遗产颇为丰厚。全省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国家历史文化名村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6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多处;全国近现代优秀建筑9处;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石刻等不可移动文物万余处。广东历史文化遗产的突出特点是:

古代文物丰富多样,岭南特色鲜明。距今6500多万年前的河源石峡恐龙化石埋藏地保存有恐龙蛋、骨架、脚印,出土的恐龙蛋化石数量众多,世界罕见。位于广州中山四路的南越国宫署遗址是广东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宫署御苑遗址,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所在。位于广州象岗山的南越文王墓是目前岭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全国出土遗物最丰富的汉代帝王陵墓。佛教寺院众多是一大特色,著名寺庙有广州光孝寺、六榕寺、新兴国恩寺、曲江南华寺、潮州开元寺、广州南海神庙、肇庆梅庵等。怀圣寺光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建筑,又是广东仅存的唐代高层建筑物。潮州广济桥是全国首座集梁式桥与浮桥于一身的启合式桥梁,其规模和结构技术为我国现存古代桥梁中罕见,反映了我国宋代造桥的最高成就。以广州陈家祠、潮州已略黄公祠、番禺留耕堂等为代表的祠堂建筑和以佛山祖庙、广州南海神庙、德庆悦城龙母庙等为代表的庙宇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园林建筑保存至今的佼佼者有东莞可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和顺德清晖园等。民间建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有以广州西关大屋、佛山东华里、三水大旗头村、东莞南社村等为代表的单门独院式的粤中民居,以始兴满堂围、大埔泰安楼、深圳鹤湖新居等为代表的聚族合居的客家民居,以揭阳丁府、潮州许驸马府等为代表的装饰考究的潮汕民居。石湾南风古灶、高灶自明代至今延续使用,时间之长,为国内罕见。

反映海上贸易的文物丰富。根据史籍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南海海上贸易不晚于汉,盛于唐宋。汉代海上贸易始于广州、徐闻,终抵东南亚、印度,与西亚、非洲有了贸易往来;唐代远至西亚、非洲;明清远达欧美。考古资料证明,秦汉番禺的造船业已颇具规模,为开辟海外贸易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在广州中山四路发现的秦代造船工场遗址,是目前发现世界上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造船遗址。徐闻是我国汉代海上贸易始发港之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海外贸易更加频繁,海外僧人和使者接踵而至。唐宋时期,广州成为全国最大的海港城市和对外贸易中心。唐朝首先在广州设置市舶使,总管对外贸易事宜;随着对外贸易繁荣,外国商人增多,在广州西城设置“蕃坊”,作为外商居住区。始建于隋代的广州南海神庙,唐代著名伊斯兰教圣迹光塔、怀圣寺和清真先贤古墓等,是隋唐广州对外贸易的重要遗迹。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在广州设置市舶司,掌管海外贸易事务,是我国最早类似海关的机构。宋代各地名瓷汇聚广州出口,促进了广东陶瓷业的发展,其中广州西村窑、潮州笔架山窑和海康窑的产品深受海外欢迎。“南海Ⅰ号”更是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的重要历史见证。明永乐元年(1403年)置广州市舶司。永乐三年(1406年)在广州西关十八甫建“怀远驿”安顿外商。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设立的粤海关是全国最早设立的海关之一。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在广州开设专门对外贸易的十三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广州成为全国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垄断中国对外贸易80年。广州十三行、粤海关旧址是对外贸易重要史迹。

近现代文物丰厚。广东是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和根据地,是开风气之先的地方,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等百年来的杰出领袖人物和林则徐、冯云山等许多近现代史上著名人物都在广东留下了光辉业绩。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广州三元里平英团旧址、花县洪秀全故居、冯云山故居、信宜大洪国王宫旧址、康有为故居与万木草堂、梁启超故居、广州“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等是中国近代重大史事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的重要史迹。中共“三大”旧址、国民党“一大”旧址、黄埔军校旧址、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等都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重要文物。海丰红宫红场旧址、广州公社旧址和起义烈士陵园等是记录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重要史迹。广州的十九路军抗日阵亡烈士坟园、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等是广东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的重要史迹,而珠海“三灶万人坟”和“千人坟”等则是日本侵华的罪证。

鸦片战争后,广东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之一,涌现了一批思想家、实业家。邓观应故居、丘逢甲故居、陈启源故居、张弼士故居、陈廉伯故居、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旧址、绵纶会馆、大新公司旧址、爱群大酒店旧址和南华大酒店旧址等是反映中外文化交流和资本主义实业的重要史迹。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广东建筑种类和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大量“洋楼”和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广州沙面建筑群、圣心教堂是极具代表性的西方建筑;岭南大学马丁堂是岭南地区最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广州中山纪念堂和市政府大楼等是中西合壁式建筑的典范;湛江硇洲灯塔更是世界上现存的两个水晶磨镜灯塔之一,在东南亚享有盛名。

华侨文物众多。广东是全国华侨最多的省份,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侨吸取居住国的建筑形式,结合我国传统建筑,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开平碉楼和立园、珠海陈芳故居、汕头陈慈簧故居、梅县联芳楼和佛山简氏别墅等都是华侨建筑的杰出代表。江门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旧址、汕头存心善堂、广州爱群大厦、十九路军抗日阵亡烈士坟园等是爱国华侨积极参与祖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事业甚至牺牲生命的历史见证。

(二)广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成就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省广大文物工作者的努力,广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建立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基本制度。开展了三次全省文物普查,初步摸清了全省历史文化资源情况,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确立了分级保护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了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大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建立了记录档案,部分文物保护单位编制了专门的保护规划;全省各级政府拔出的文物修缮专款不断增加,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物修缮工程管理制度,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广裕祠的维修工程在2003年9月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物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在对外开放和发展旅游事业中,许多文物古迹和革命旧址已经成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得益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旅游场所,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建设了一批规模较大、设施较先进的博物馆,南越王墓博物馆于1999年被国际建筑协会列入世纪建筑精品,投资9亿元的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和投资1•5元亿元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于2004年动工。博物馆数量增长快速,全省共有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170多座,约占全国总数的8%,文物藏品总数60多万件。1995至2005年间全省文博单位共接待观众6778.4万人次,平均每年接待观众329.3万人次,其中外宾41.2万人次。博物馆陈列水平不断提高,深圳市博物馆《近代深圳》、广州市文化局主办的《羊城文物珍藏》和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举办的《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分别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7和1999年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广州艺术博物院的《藏品陈列》和东莞海战博物馆的《鸦片战争海战陈列》分别获得2000全国博物馆陈列最佳制作奖和最佳形式设计奖。2004年成功启动了“流动博物馆”网络,举办了《珠联璧合—泛珠三角文物精华展》和《荆楚辉煌—一湖北省楚文物精品展》等,成为打破区域分割、整合文化资源、创新发展机制、提高省内及泛珠三角区域文化合作的成功实践。

考古工作成果丰硕。积极配合基本建设开展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取得一系列成果。1995年发掘的广州南越国宫署石构建筑遗址,1997年发掘的南越国宫署御苑遗址,2000年发掘的博罗横岭山先秦墓地,2001年发掘的深圳屋背岭商代墓地,2003年发掘的南汉康陵、德陵分别被评为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南海I号”水下考古是我国目前最重大的水下考古发现,在阳江市成立了亚洲首个全国水下考古基地。

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全省文博单位积极开展文物对外交流,交流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达到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2001年以来赴国外及港澳台地区举办文物及艺术品展览79批次;境外来粤举办文物展览16批次;境内外文物考察交流200多批次;接收海外人士捐赠文物逾千件。2002年以来,粤港澳三地召开了6次文化合作会议,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机制。1999年以来,广东省文化厅与德国有关机构合作,赴德国举办了5期文物保护与博物馆管理培训班,参加培训学员95人次。

文物队伍不断壮大,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全省现有文物博物馆机构近202个,其中文物保护管理机构39个,其他文物机构6个,文物商店2个(文物代销点15个),文物科研机构2个,各级博物馆144座。全省文物从业人员2929人,其中高级职称的107人,中级职称266人。自1996以来,省文化厅先后举办了文物培训班14期,参加人员近1000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文博队伍管理和专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培养了一批作风正,专业水平较高的文博人才,为全省文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社会文物管理工作日益规范。广东是文物流通大省,打击文物非法交易、文物走私等犯罪活动的任务相当艰巨。1993年,省政府颁布了《广东省文物商业管理办法》和《关于对旧货市场销售的文物监管物品实施管理的通告》。1994年,国家文物局确定北京、上海、广东进行文物境内拍卖试点工作,广东成为全国最早从事文物拍卖试点的省市之一,开创了许多国内艺术品和文物拍卖之最,为我国文物拍卖试点和管理工作积累了经验,做出了贡献。为有效打击文物犯罪活动,2001年成立了由省公安厅、省文化厅、省工商局、海关广东分署组成的广东省打击文物犯罪工作协调小组,建立了打击文物犯罪合作机制。1999年以来省文化厅接收执法机关移交文物60000多件,并与广州、深圳海关签署了共同打击文物走私犯罪合作备忘录。

科学研究成果显著。广东文博工作人员在艰苦的日常工作当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坚持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麦英豪、黎金合著的《广州汉墓》中国考古最高成就奖—夏鼐奖;王贵忱与欧初合编的《屈大均全集》获得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叶其峰所著的《古玺印与古玺印鉴定研究》获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杨式挺的《岭南文物考古论集》获广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李才垚主编的《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运动》获文化部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广东省博物馆与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合作的“书画展柜空气净化过滤系统的研究”为1994年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97获国家文物局文物科技进步三等奖,被国家科技部评为“九•五”科技成果奖;麦英豪主编的《西汉南越王墓发掘报告》获全国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三、当前广东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广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文物保护机构不健全,人员严重不足。广东是全国省级文物行政人员编制最少的省份(海南除外),也是历史上省级文物行政人员编制最少的时期。目前,负责全省文物行政管理工作的省文物局仅有人员编制5人,长期靠借用或聘用人员维持正常管理,尚有部分地级市没有设立文物科,许多县、区没有文物专职干部,根本无法适应当前文物保管理的需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工作受到了削弱,严重影响了文物事业的发展。与省其他厅局比较,根据国务院《关于部委管理的国家局设置的通知》(国发[2003]9号),由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共10个,凡是国家部一级设立了二级局的,我省有关厅均设立了相应的二级局,唯独刚批准设立的文物局为省文化厅内设的正处级局。与兄弟省市比较,除个别省外,全国绝大多数省市都设有副厅级的文物局。从国际上看,英、法、德、意、埃、印等国均设有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德国柏林市文物局有60人,黑森州文物局有近200人。

文博队伍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缺乏。在广东全省的文博队伍中,从事文物维修设计、养护的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没有一个获得资质的文物维修设计事业机构,也没有拥有资质的文物保护规划设计部门。特别是缺乏文物科研、展览陈列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员。近年来因机构改革,人员调动频繁,相当一部分文物行保护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降低了全省文物保护事业的工作水平。

文物保护“五纳入”措施不落实,文物保护经费严重不足。国务院在1997年《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的文物保护“五纳入”措施至今已历时八年,但一直以来,在我省许多地区得不到贯彻执行,导致一批重要的濒危的文物保护单位得不到及时抢修,一些古遗址、古墓葬等野外文物得不到有效保护,社会上的珍贵文物得不到及时征集,相当部分的山区和贫困地区博物馆工作人员收入微薄,有的甚至连人头费都不能保证。作为省级财政,流散文物的抢救征集,文物保护的科研活动,抢救性的考古发掘等均没有专项经费。重建设,轻保护,破坏文物的事件屡有发生。近年来,相当部分地区的党委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只停留在口头上,重视经济利益,轻视文物保护、基本建设过程中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行为屡有发生,破坏文物的现象仍相当严重。在基本建设过程中,一些建设单位没有依法配合文物部门进行文物调查、勘探和考古发掘工作,致使许多有价值的古遗址、古墓葬被毁坏;一些建设单位,未经批准在文物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乱搭乱建,导致文物环境风貌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旧城改造过程,不少历史文化街区,古村落荡然无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的“六.二三”沙基惨案纪念碑、徐闻县的贵生书院门前古道;广州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氏宗祠、登记保护单位八路军办事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06年兴建的我国最早的民办铁路始发站台山“新宁铁路总站旧址”、“梅县学宫”等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被擅自拆毁。据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全省有近30处文物保护单位被完全毁坏,数百处古遗址、古墓葬、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已消失。重建设,轻规划,80%以上的历史文化资源没有专门的保护规划,乱建设,乱开发的现象相当普遍;历史文化资源闲置、人造景观泛滥、珍贵文物惨遭破坏,60%以上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没有合理利用;景点规模小、品位低、综合效益差,缺乏拳头旅游品牌等。

文物保管条件落后,文物安全形势严峻。全省文博单位文物库房面积普遍不足。全省文物库房总面积为27745平方米,如按藏品总量平均计算,每平方米的库房存放量为18.5件。省博物馆文物库房仅有2000平方米,每平方米的库房存放量为59件。此外,全省有44个博物馆没有文物库房,有6个市的藏品保护费为零。现有的文物库房设置普遍简陋,技术防范设施达标率低,没有湿度,温度、光照和科学调配设备,文物藏品自然风化和化学腐蚀的现象不断发生。近年来,文物盗掘、盗窃案件屡有发生,文物安全形势日趋严峻。文物保护科技手段落后。广东大部分地区为南亚热带湿润季候风气候,高温、高湿、多雨、暴雨、台风为主要气候特征。在这种气候条件的影响下,相当一部分文物古迹经常受到暴风骤雨的严重破坏,沿海地区的文物还经常遭受盐分空气的侵蚀。广东文物科技研究与应用十分落后,文物科技人才少,没有专门的科研究经费,面对土质遗址保护、摩岩石刻风化、古建筑防损等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有效的应对办法。文物信息化程度低,至今没有建立起全省文物信息数据库,影响了文物事业的发展。

三、广东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经验

纵观广东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历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经验是: 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文物保护工作充分融入到党和国家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促进文物事业全面发展。文物保护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广大文物工作者满怀热情,文物事业翻开了新的一页。“文化大革命”期间,广东的文物事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一些有识之士和文物工作者不畏艰险,抢救了大批文物,保护了许多重要古迹。改革开放以后,广东文物保护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党和国家及时调整文物保护政策,广大文物工作者与时俱进,探索出许多有效保护文物与合理利用文物的模式和方法,全省文物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只有坚持贯彻《文物保护法》和文物工作方针,完善文物保护法规体系,才能确保各类文物得到有效保护,保证文物不受各种人为因素的破坏。面对经济建设破坏文物的行为,大多数文物工作者敢干顶住阻力和压力,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使许多文物免遭基本建设的破坏。广东也存在许多文物遭受毁灭的历史教训,主要原因是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造成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和改革开放后的个别领导重视经济利益,轻视文物保护,以权代法,以言代法,造成破坏文物的事件时有发生,是历史上文物受破坏最严重的两个阶段。

只有坚持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全力争取各级领导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才能把更多人力、物力用于文物事业发展。在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文物保护经费不断增加,近10年来,开展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文物抢救维修和保护工作,新建了一批设施先进的博物馆。事实证明,什么地方党委和政府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什么地方的文物事业发展得又快又好。

只有建立国家保护为主、全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机制,才能有效遏制破坏文物行为发生。广东文物事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文物保护工作涉及面广,仅靠文物部门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有效遏制破坏文物的行为,必须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财政、城建、国土、公安、海关和工商等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人大、政协发挥监督、指导作用,动员新闻媒介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只有相信科学,尊重科学,才能提高效能,节约资源,保证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文物保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单位的评审,文物保护工程方案、文物保护规划、博物馆陈列方案、考古发掘与大遗址保护方案、文物安全技术防范方案等方案编制与评审,以及建立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文物藏品档案等工作中,都必须聘请有关专家充分论证,严格把关,才能保证工作质量和水平。方案未经论证,仓促施工,不仅会造成资金的巨大浪费,甚至导致文物本体和环境风貌受到破坏、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只有坚持做好文物保护各项基础工作,才能促进文物事业稳步发展。开展文物普查登记工作、建立规范的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和博物馆藏品档案是一项系统性的基础工程,是文物部门主动工作,开拓创新的体现。只有通过普查,摸清各地区现存文物古迹的数量、分布、时代、面积、保存状况、环境状况、文物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和馆藏文物的数量、级别、品类、价值和保存状况等,才能为做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和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只有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挥文物的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保护文物。实践证明,完善博物馆、纪念馆的设施,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纪念馆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旅游的重要场所,实现文物保护—利用—再保护—再利用的良性循环,是文物事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文物队伍,充分调动文物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是保障文物事业持续发展。文物工作者是文物保护事业的参与者,是保护文物的中坚力量。广东历代文物工作者,在极艰苦的条件下,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和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在本职工作中积极主动,诚实肯干,甘于奉献,思路明确,使广东的文物保护事业一直向前发展。

四、广东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广东是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大省,但存在着经费严重不足,机构不健全,专业人员缺乏,科研力量欠缺等许多问题,因此,还不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强省。广东要成为全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强省,基本思路与对策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文物保护工作融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工作大局之中,深入贯彻《文物保护法》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认真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和《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2003—2010年)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加强管理”的原则,以建设文化大省为契机,根据广东文物工作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抓住机遇,统筹兼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整体推进全省文物事业。

大力推进文物保护基础工作,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项文物保护制度。认真做好《广东省文物保护“十一五”规划》编制、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核定公布、全省历史文化资源普查登记、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规范档案、文物保护规划、文物藏品规范档案、馆藏文物鉴定、文物安全防范等各项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博物馆登记、重大文物事故责任追究、文物突发事件应急方案、定期检查监督、文物保护方案评审、文物保护奖励等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和文物鉴定委员会。

大力推进重大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和文物示范单位建设,带动全省文物事业发展。抓好全省文博示范单位建设和省博物馆新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程、河源石峡恐龙遗址公园、曲江马坝人遗址公园、南越国宫署遗址公园、虎门炮台遗址公园等重点项目,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带动全省历史文化保护事业发展。大力抓好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完善红色景区设施,将之建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抓好虎门上横档炮台、潮州广济桥、始兴满堂围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评选一批优秀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在重点项目的选择确定上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积极探索文物保护与利用新模式,总结和推广成功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验。

大力加强省内合作、省际合作、泛珠三角合作和境外文物合作,优势互补,整合资源。整合全省各级各类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资源,减低展览运作成本,丰富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解决基层博物馆“门庭冷落”的现象,继续扩大和完善“广东流动博物馆”网络。加强粤港澳交流与合作,整合三地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岭南文化品牌,重点做好 “粤港澳文物大展”和合作开展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促进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在成功地举办了《珠联璧合—泛珠三角文物精华展》和《荆楚辉煌—一湖北省楚文物精品展》等大型文物展览的基础上,创新思维,引进新理念,尝试新模式,主动开展多种形式、多渠道和全方位的泛珠三角合作,开创历史文化资源合作的新领域。认真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文物保护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积极组织文物出国展览或国外文物来粤展览。

大力推进文物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加强文物部门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完善省、市、县(区)三级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广泛建立群众性的文物保护组织,引导群众自觉保护文物,确立以国家保护为主、动员全社会保护参与的文物保护体制。建立文物保护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社会参与的多元投、融资机制。切实加强文物部门自身建设,做好人才规划、培养、使用、配置与管理工作,建立一支学历、梯次和门类结构合理,有专业性权威的文物专业队伍。大力组织在职文物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引进文物高精尖专业人才,培养中青年业务骨干,不断提高行政人员的执政能力和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大力推进文物信息化建设和文物科学研究工作,提高科学技术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加强文物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现代科技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针对文物抢救保护工作中具有迫切性和普遍性的科技难题,有组织、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科技攻关,积极主动地争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部门的参与合作,研究考古发掘现场有机物提取和保护技术、土质遗址保护、石质文物保护、潮湿环境下木构建筑防虫和防霉技术等课题。积极探索利用现代科技鉴定文物的方法。逐步完善省博物馆、省考古所、南越王墓博物馆等一批修复技术中心。建成全省文物信息中心,实现文物资源数字化、文物管理和信息传播网络化。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编辑出版《广东县域历史文化资源》丛书,作为地方领导进行科学决策和借助文化资源发展地方经济的参考手册,扭转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被动局面。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家学者和社会舆论在文物保护中的作用,实现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决策科学化,提高工作效率。

大力发挥文物在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国家统一和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坚持把文物工作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文物保护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尽快编制区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以有效保护、整合、开发和利用各类历史文化资源。通过规划合理配置各类旅游服务设施,防止擅自改变文物保护管理体制和旅游开发破坏历史文化资源的事件发生,提高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使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业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支柱。大力发展特色博物馆,鼓励发展行业博物馆和私人博物馆,完善具有地方特点的博物馆体系,对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利用进行研究,建立行之有效的文物利用管理制度和方式。大力做好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文物资源,建设一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得益彰的、在全国有影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强化博物馆精品意识,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优秀陈列和展览。在遵守文物保护法律的前提下,鼓励各种渠道的资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创新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制订优惠政策,有效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涉及文物保护的环境整治、道路通讯以及各类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充分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抓住各地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和地方优势,重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历史价值高的历史文化景点,打造内涵丰富、知名度高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形成一地一品、一地一特色历史文化旅游网络。

大力贯彻《文物保护法》和文物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文物法制建设。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对积极保护文物的事迹予以表彰,对破坏文物或者保护不力的现象予以曝光,营造一个“爱护文物可敬,破坏文物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普法部门应当将《文物保护法》列入普法内容,各级党校和行政管理学院应当在法律课程中增设《文物保护法》,提高公务员和领导干部的文物法制观念。大力贯彻《文物保护法》和文物工作方针,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遏制破坏文物事件的发生。颁布实施《广东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完善文物法规体系,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只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文物保护法》和文物工作方针,牢固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造福子孙后代的观念,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积极落实上述措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与时俱进,通过五到十年的不懈努力,广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必将居于全国前列。

附件:广东省博物馆名录 广州市海珠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广州市黄埔军事博览中心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广州博物馆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广州艺术博物馆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广州市海珠区文化馆 邓世昌纪念馆海珠博物馆 增城市博物馆 番禺博物馆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何香凝美术馆 深圳玺宝楼青瓷博物馆 深圳市宝安区科技馆 深圳市中英街历史博物馆 深圳市南山区天后博物馆 深圳美术馆 深圳市博物馆

深圳市龙岗区东江纵队纪念馆 岭南画派纪念馆 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美术馆

翁源县博物馆(翁源县客家民族博物馆)韶关市博物馆 新丰县博物馆 珠海市斗门区博物馆 珠海市博物馆 汕头市博物馆 汕头市潮阳区博物馆 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 揭西县博物馆 揭阳市博物馆 佛山市高明区博物馆 佛山科学馆 南海区博物馆 佛山市顺德区博物馆 佛山市三水区文化馆 鹤山市博物馆 台山市博物馆 江门市科学馆 江门市博物馆 开平市华侨博物馆 恩平市博物馆 湛江市博物馆 雷州市博物馆 徐闻县博物馆 遂溪县博物馆 广东省电白县博物馆 信宜市博物馆 化州市博物馆 茂名市博物馆 广东省肇庆市博物馆 罗定市博物馆 云浮市博物馆 高要市博物馆 郁南县博物馆 广东省封开县博物馆 广宁县博物馆 德庆县博物馆 惠州市博物馆

惠州市惠阳区叶挺纪念馆 梅县博物馆 兴宁市博物馆 海丰县博物馆 陆丰市博物馆 河源市博物馆 紫金县博物馆 广东省和平县博物馆 龙川县博物馆 清远市博物馆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博物馆 东莞市博物馆

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岭南画院 东莞科学馆 中山市博物馆 中山科学馆 潮州市博物馆 潮州市韩愈纪念馆 饶平县博物馆 乐昌市博物馆

潮州市湘桥区民居文化展览馆 珠海市古元美术馆 梅县客家文化博览中心 广东客家博物馆 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 叶绿野美术馆 佛山市博物馆 东莞市莞城美术馆 广东书法院

深圳市红荔精神绿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丰顺县博物馆 新兴县博物馆

佛山市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 龙门县博物馆 广州市越秀区博物馆 潮州市八珍楼陶瓷有限公司 从化市博物馆 梅州市华侨城博物馆 四会市博物馆 广东华侨博物馆 兴宁市优雅美术馆 东莞市冠和博物馆 广州市荔湾区博物馆(007493602)潮州名茶馆 潮州市仰中美术馆

佛山市高明区世纪钱币博物馆.顺德展览馆

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 罗定市鸿峰博物馆 梅县精宫博物馆 潮州市淡浮收藏院 广州市明珠艺术馆有限公司 梅州市科技馆 东源县博物馆

广东南雄珠玑镇珠玑巷博物馆有限公司 广州市仑头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深圳市罗虹美术馆 惠州市冠和博物馆 东莞市观音山古树博物馆 韶关市科技馆 ……

第三篇: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粤府〔2004〕70号 【发布日期】2004-07-07 【生效日期】2004-07-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东省

广东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粤府〔2004〕70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14号)转发给你们,请结合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粤卫〔2003〕387号)提出的具体工作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因地制宜地抓好防治工作,巩固血防成果,严防血吸虫病疫情反复,促进我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四年七月七日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国发〔2004〕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阻碍疫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传染病。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血吸虫病防治(以下简称血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复杂,一些地区综合治理措施落实不好,防治基础工作薄弱,近年来血吸虫病疫情明显回升,血防工作形势十分严峻。在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7个省尚有110个未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疫区县(市、区)。为了切实遏制血吸虫病疫情回升的趋势,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障疫区经济社会发展,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政府领导,强化部门职责

(一)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成立国务院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血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全国血防工作方针、政策、规划,领导全国血防工作。血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担血防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疫区各省也要根据本地区血防工作需要,建立健全本省的血防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

(二)落实政府责任。做好血防工作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血吸虫病流行区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切实负起责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对血防工作的领导。要把血防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公共卫生建设紧密结合,统筹规划,周密部署,狠抓落实。要建立血防工作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血防工作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三)明确部门职责。血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务院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国办发〔2004〕16号)确定的职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认真组织开展查螺灭螺、人畜查病治病、健康教育、改水改厕等工作,并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水利工程建设、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等开展环境改造,努力做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各项工作。

(四)坚持“春查秋会”制度。血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对疫区各省完成全国血防工作规划及开展防治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总结推广经验,针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血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全国血防工作会议,总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部署防治工作任务。疫区各级人民政府也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

二、明确防治目标,统筹规划实施

(五)制订预防控制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制订全国预防控制血吸虫病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有计划地积极推进血防工作。因地制宜地探索建立湖沼型和山丘型疫区预防控制模式,逐步从根本上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

(六)切实遏制疫情回升,实现近期防治目标。到2008年底,云南、四川两省以及其他省以山丘型为主的或水系相对独立的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要全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尚不能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湖沼型地区,要采取有力措施降低人畜感染率,努力压缩钉螺面积,有效降低易感地带钉螺感染率和感染性钉螺密度,控制急性血吸虫病暴发流行。

(七)有效控制血吸虫病流行,努力实现中长期防治目标。到2015年底,力争全国所有未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县(市、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已经实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10年以上的县(市、区)全部达到传播阻断标准。已经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的地区,要继续巩固和扩大防治成果。

三、坚持综合治理,实行联防联控

(八)加大以环境改造为主的各项灭螺工作力度。农业部门要结合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围绕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改造疫区环境,采取鼓励措施,逐步实行家畜禁牧、舍饲和“以机代牛”、“水改旱”等,减少钉螺孳生地,减轻血吸虫病危害。水利部门要将进螺涵闸改造、有螺水系治理、垸外易感地带治理纳入水利综合治理工程规划,结合人畜饮水工程、小流域治理、微型水利工程、灌区改造、山区集雨节水灌溉、农田节水灌溉等项目,改善农村水环境,防止疫区钉螺孳生。林业部门要结合退耕还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等重点林业工程,在长江中下游滩地、丘陵地区积极开展兴林抑螺工作,建立抑螺防病林业生态工程,改变钉螺孳生环境,降低钉螺密度,切断人畜接触疫水途径,实行兴林、抑螺、防病综合治理。卫生部门要根据疫情控制的需要,及时组织实施高危易感地带的药物灭螺工作,降低血吸虫病感染危险性。同时,积极引导和支持疫区群众开展改水改厕,改善生活环境,减少和控制血吸虫病传播。

(九)加强疫区大型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估工作。建设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在血吸虫病疫区大型建设项目规划和开工前,向当地卫生部门申请对施工环境进行卫生学调查与评估,并根据卫生部门的意见,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在项目规划中以及开工前未进行卫生学评估的,有关主管部门不予立项和办理开工手续。开展卫生学评估和施工中采取的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措施所需经费应纳入建设项目预算。

(十)加强人畜同步查病治病和疫情监测。在尚未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地区,卫生部门要对接触疫水的人群进行检查,对易感人群进行抗血吸虫病药物预防性治疗,并对感染者进行治疗。其中,对农民免费提供抗血吸虫病的基本预防药物,对经济困难农民血吸虫病治疗费用给予适当减免。在已经实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的地区,卫生部门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血吸虫病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农业部门负责疫区家畜(牛、羊、猪等)血吸虫病的检查及对感染的家畜进行治疗,检查和治疗费用由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视经济状况分级负担。同时,加强对疫区家畜交易的管理和检疫,防止病畜流入其他地区传播血吸虫病。

(十一)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健康教育。教育部门要对血吸虫病疫区中小学生普遍进行血防知识宣传教育。卫生、新闻单位应积极承担血防健康教育的责任,结合“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血防知识,引导和帮助农民建立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疫区群众预防血吸虫病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十二)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认真总结推广湖区五省(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联防工作经验,按照血吸虫病地理分布和流行特点,在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7省建立区域性血吸虫病联防联控机制,统一制订联防工作制度,结合跨省、跨地区的水利、林业工程建设,安排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易巩固的综合治理工程。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5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重庆市(三峡库区省份)也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因地制宜地组织省际间和省内不同地区间的联防联控,切实做好疫情监测工作。

四、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

(十三)落实血防经费。中央财政和有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将血防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及时足额拨付。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对困难地区购买人畜治病及灭螺药物、血吸虫病重大疫情应急处理给予适当补助,中央基本建设投资对灭螺有关的跨地区重大工程项目给予适当支持。省、市(地)级人民政府负责落实本地区血防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经费,并对县、乡两级开展血防工作给予必要的业务经费补助,县、乡级人民政府要合理安排血防工作所需经费。各级财政要切实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和审计,保证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同时,广泛动员和争取企业、个人和社会力量提供资金和物质支持。

(十四)积极救助治疗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在已经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疫区,要将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治疗费用纳入救助范围,按有关规定,对符合救助条件、生活贫困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实行医疗救助。在未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疫区,对生活贫困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实行特殊临时救助措施,适当补助有关医疗费用。

(十五)保证灭螺用工。疫区村民有义务对生产生活区开展灭螺,灭螺义务工可由村民委员会通过“一事一议”程序确定。有条件的地区可积极探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灭螺工程招投标管理,由符合条件的机构组织实施。(十六)加强法制建设。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执法力度,加强对血吸虫病重大疫情的报告和应急处理,逐步规范家畜交易的市场管理。卫生部、法制办要抓紧研究拟订《血吸虫病防治条例》,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应当完善地方立法,使血防工作尽快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十七)理顺体制,深化改革。血防工作是农村卫生和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血防工作纳入农村工作和卫生工作中统筹部署。省、市(地)、县、乡级血防机构中的预防职能纳入同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建立一支能胜任防治技术指导职责和及时有效处理重大疫情的血防工作队伍。重疫区地、县级血防机构的医疗部分可与当地医疗资源整合,乡级血防机构的医疗部分可纳入当地卫生院,从事包括血吸虫病治疗在内的综合医疗服务。疫区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有家畜血防工作机构和人员。有关地区应结合本地血防工作实际,加快血防专业机构的改革。要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实行定岗定编、全员聘用、竞争上岗。

(十八)加强基本建设。血吸虫病流行区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疾病控制机构建设时,要统筹安排血防基本建设。到2005年底,要基本完成血防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任务。

(十九)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业务素质。要加强对血防专业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大力开展血防新知识、新技术培训,逐步建立一支作风优良、技术过硬、精干高效的血吸虫病预防控制队伍。

六、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国际交流

(二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促进血防工作可持续发展。科技部门要将血防科研项目列入国家重点科研计划,组织跨学科的联合攻关。要特别注重加强以改善环境灭螺为主的防治策略等的应用性研究,研究开发新型有效、方便快捷的查螺查病技术和高效、安全、价廉、方便、持久的灭螺、治病、预防等药物,力争三五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抗血吸虫病药物的质量管理,保证血吸虫病患者化疗的质量和效果。

(二十一)加强国际信息交流与合作,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理论和技术,推广应用国外优秀科技成果,不断提高血防工作水平。

各有关地区、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发扬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作风,切实加强对血防工作的领导,落实各项防治措施,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二○○四年五月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粤府〔2006〕130号 【发布日期】2006-12-19 【生效日期】2006-12-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东省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意见

(粤府〔2006〕130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和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广东省农村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强化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广东省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扎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农村义务教育在广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1996年,广东省率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0年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了“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着力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各级人民政府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但是,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还很不完善,仍存在各级政府投入责任不明确,经费保障总体水平偏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民义务教育负担比较重,义务教育经费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制度入手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农村发展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是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各地、各部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广东省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切实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部署,扎扎实实贯彻落实各项改革政策。

二、广东省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按照国务院确定的“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一)全面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完善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生活费补助政策。从2006年秋季起,在广东省农村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免除在普通中小学(包括民办学校)就读的广东省农业户口(含城镇的农业户口)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杂费。其标准是:小学每生每学年免杂费288元,初中每生每学年免杂费408元。珠江三角洲7个地级以上市和其他14个地级市市辖区农村的免杂费标准,由各市根据当地“一费制”标准确定。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所需资金,由省和地级以上市、县(市、区)财政按比例负担。

省继续对农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生活费的政策。

(二)建立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公用经费是学校正常运转的必需经费。全面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后,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政府安排的为弥补免收杂费所给予的专项补助资金,是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主要来源。从2006年起,各县(市、区)必须按照省财政厅、教育厅核定的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拨付公用经费,作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补充。省政府将根据国家制定的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调整广东省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拨款标准,并按调整后的标准由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财政分担。各地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不断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确保农村中小学的正常运转和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三)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2006年,全面改造广东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D级危房;2007年,全面改造广东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C级危房。各县(市、区)政府要组织教育、财政、建设等部门,按照建设部公布的《危险房屋鉴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125-99]),对现有农村中小学校舍C、D级危房进行排查、鉴定,由省教育厅组织专门人员逐一核查、分类、立档。对符合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必须改造维修的C、D级危房,由省教育厅、财政厅、建设厅核实后予以确认。维修改造资金由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通过调整现有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等渠道解决。省原已安排的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和生活设施改造专项资金,优先安排用于改造维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C、D级危房。

从2008年起,建立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省教育厅、财政厅根据各县(市、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和校舍生均建筑面积、使用年限、单位面积造价等因素,核定每年各县(市、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所需资金由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财政分担。具体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教育厅研究拟订,报省政府审定后执行。

(四)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振兴农村义务教育,稳定教师队伍、提高师资质量至关重要。省和各地级以上市应根据县(市、区)的财力和教育负担情况,不断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县(市、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广东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能力,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农垦、华侨农场所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按照财政隶属关系纳入所在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同步实施。

三、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综合改革

(一)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实行部门预算,将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加强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健全预算资金支付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预算办理各项支出,推行农村中小学财务公开制度,确保资金分配使用的及时、规范、安全和有效。

(二)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依法全面实施教师准入制度,加强农村中小学编制管理,全面推行教职工聘用(聘任)制,坚决解聘不合格教师和超编教职工,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各县(市、区)要按省核定的编制及时足额配齐教师,坚决纠正有编不进、以代课教师顶替编内教师的做法。辞退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农村中小学确有实际困难需要临时聘请少量代课教师的,须从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中选聘,并须报县级教育、编制、财政等行政部门批准。

(三)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以县(市、区)级政府办学为主,镇、村大力支持的管理体制;经济欠发达地区建立以县(市、区)级政府办学为主,省、地级市政府大力扶持的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领导基础教育实绩考核和教育评估考核制度,停止义务教育学校等级评估,防止教育资源过度向少数学校集中。改革中小学教材发行体制,严格控制农村中小学教科书的种类和价格,推行教科书政府采购,逐步建立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全面清理现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规定,坚决杜绝乱收费。

四、加强领导,确保落实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十分艰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切实把各项改革政策落实到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协调配合。为加强对广东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领导,省成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省政府有关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省委政研室,省财政厅、教育厅、发展改革委、监察厅、人事厅、编办、农业厅、审计厅以及省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财政厅。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各项组织实施工作。各级政府“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省直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各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二)明确分担责任,确保改革资金的落实。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严格按照省政府确定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项目和分担比例,落实分担责任。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要安排本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加大对财力比较薄弱的县(市、区)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

(三)建立完善配套改革政策,加强资金管理。省教育厅、财政厅等部门负责研究制订广东省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预算管理办法、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办法和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配套改革政策,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简化教育资金拨付环节,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在银行开设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专项资金特设账户,对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资金实行单独核算、集中管理、封闭运行,确保各项改革专项补助资金落实到位,专款专用。

(四)齐抓共管,强化监督检查。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时要切实做到公开透明,要把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与投入情况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各级财政、教育、物价、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安排使用、贫困学生界定、中小学收费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弄虚作假骗取或挪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等行为,一经发现,对主要责任人先免职后查处。各级人民政府要改进和加强教育督导工作,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教育综合改革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通过齐抓共管,真正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成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阳光工程。

(五)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宣传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广泛利用各种宣传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向全社会进行深入宣传,使党和政府的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二月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

【发布单位】河北省

【发布文号】办字〔2005〕21号 【发布日期】2005-02-05 【生效日期】2005-02-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北省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决定的通知

(办字〔2005〕21号 2005年2月5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精神,进一步明确和理顺部门的监管职责,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去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为切实加强我省食品安全工作,2003年底省政府决定成立了省食品安全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了《河北省各级人民政府和职能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职责》;2004年,将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列为全省十大民心工程之一。各级各部门围绕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做了大量工作,食品安全状况逐步好转。但食品安全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少数基层管理部门甚至当地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对食品安全隐患依法监管和打击不力;有的部门甚至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存在畏难、厌战情绪,整治效果不理想;部分企业规模小,生产条件落后,食品质量差;有的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唯利是图,违法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侵害消费者利益;一些群众的食品消费安全意识还不强,特别是农村地区不少群众缺乏对假冒伪劣食品的鉴别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认真履行职责。要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为契机,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加大执法力度,加强食品安全薄弱环节的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同时,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激励好的,鞭策差的,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食品安全的氛围。

二、明确职责,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监管的各项工作要求

(一)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河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有关问题的通知》(冀机编办〔2005〕2号)要求,尽快落实调整后的部门监管职责,加强工作衔接,防止监管工作出现空档。按照国发〔2004〕23号文提出的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将现由卫生部门承担的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卫生监管职责划归质检部门;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卫生的日常监管,要严格实行生产许可、强制检验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严厉查处生产、制造不合格食品及其他质量违法行为;要将生产许可证发放、吊销、注销等情况及时通报卫生、工商部门。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质量监管,要认真做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注册工作,取缔无照生产经营食品行为,加强上市食品质量监督检查,严厉查处销售不合格食品及其他质量违法行为,查处食品虚假广告、商标授权的违法行为;要将营业执照发放、吊销、注销等情况及时通报质检、卫生部门。卫生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和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卫生许可和卫生监管,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卫生许可,卫生许可的主要内容是场所的卫生条件、卫生防护和从业人员健康卫生状况的评价与审核,要严厉查处上述范围内的违法行为,并将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吊销、注销等情况及时通报质检和工商部门。(二)各级食品安全监管协调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食品安全监管的方针、政策,协调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定期分析全省食品安全监管形势,协调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联合行动,处理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定期听取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工作情况汇报,督查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的落实。各级食品安全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本级食品安全评价和食品质量监测计划,统一发布食品安全监测信息,统筹安排评价和监测经费。(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牵头负责全省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提出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整合检验检测资源,发挥农业、林业、卫生、商务、粮食等部门检测机构的作用,严格检验检测机构资质审核和动态监督管理。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粮食、发展改革、商务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做好种植养殖、食品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行业管理工作。(四)积极探索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重点抓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科学评估制度和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制度,构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启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和保障措施;要建立食品安全科学评估制度,对重点食品安全状况、重点污染物的危害水平以及与食品有关的新技术、新资源、新材料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对食品安全监测与监督抽查结果、消费者申诉举报以及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起因、危害程度和影响等进行分析评估,逐步建立危害预测模型或食品安全评价指数;要建立食品安全信息通报网络体系,尽快制定《河北省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发布暂行管理办法》,建立快速、高效的信息交流渠道和协调、统一的信息发布制度,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各有关部门要加快清理、修订涉及食品安全的产品标准和地方卫生标准,构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三、突出重点,抓好当前食品安全工作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围绕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抓住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粮、油、肉及肉制品、蔬菜、果品、奶及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等重点品种,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突出抓好儿童食品和农村食品市场整治工作,确保食品放心工程各项目标如期实现。(一)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活动。以农药残留、畜禽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为重点,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依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规定,加强对粮食购销企业和粮食出入库质量监管,把好源头质量关,严防霉变粮、劣质粮和陈化粮流入市场。(二)大力整顿食品生产加工业。坚决取缔无证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严厉打击滥用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对获证产品和企业的监管。在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酱油、醋五类食品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的基础上,加强肉制品等10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启动其余13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三)强化食品流通环节的安全监管。加强食品商标、包装装潢和标注、标识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仿冒等侵犯知名食品企业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加强食品广告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欺诈、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行为;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进一步加强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适时公布抽查结果,发布消费警示,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积极督促重点食品经营单位实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和质量承诺制度,大力推行“厂场挂钩”、“场地挂钩”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四)加强食品消费环节的安全管理。对餐饮业、食堂等实行卫生许可并强化日常监督,对直接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监督检查;继续在食品消费环节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把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与卫生许可制度及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提高食品卫生监督效率。(五)抓好儿童食品及农村食品市场的专项整治。要采取综合措施,有效遏制制售假冒伪劣儿童食品行为;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加大对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加工作坊、小食品店的监管力度,切实保证未成年人和农民饮食安全。

四、加强领导,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一)各级政府要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当地食品安全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整治工作。各级政府要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主管领导要具体抓,确保食品安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目前,全省11个设区市成立了食品安全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各县(市)也要尽快建立相应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当地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工作。(二)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要坚持“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牵头部门切实负起责任,各部门各司其职,主动配合,形成合力。对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要及时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加以整治;积极推动联合执法和综合执法,研究完善联合执法的形式,落实法律责任、经费保障等,尽快解决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的问题,发挥协同整治的作用。(三)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明确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建立健全责任制及责任追究机制,将责任落到实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地方保护、工作不力、消极应付、失职渎职的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要严肃追究行政责任和监管失职责任,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四)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思想、业务和作风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培训,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文明公正执法。切实改善执法装备,完善检验检测技术条件,安排必要的办案经费和监督业务专项经费。(五)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的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和重视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政策规定,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强化地方政府、企业法人的食品安全责任,增强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对食品消费的维权意识。及时揭露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完善群众举报奖励制度,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鼓励广大群众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食品安全工作。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广东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