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何谓文化
何谓文化
“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 和克拉克洪 1952 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 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 160 多种。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 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1871 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 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 文化。”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谈到“在一个理性生物中,一种对任意选顶的 目的(因而也就是按照他的自由选定的目的)的有效性的产生,就是文化。黑 ” 格尔“文化是绝对精神对自我外化出的人的教化过程,也即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 过程。”日本小学馆《万有大百科事典》(1974 年版)表述:“日语的文化即文 明开化”。《法国大百科全书》(1981 年版)表述:“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 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 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 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 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易·系辞下》,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与化并联使用,则最早见于《周易·贲卦》之“观乎天文,以察 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将“文化”合为一词而用的是西汉的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晋束皙《补亡诗·由仪》称:“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 水诗·序》中云:“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 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 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
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 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不很流行,现代意义的“文化”一词源于日本。近代以来,人们对文化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梁漱溟在 《中国文化要义》 中说:“文化,
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庞朴主张从物质、制度和心理三个层面去把握文化概念的 内涵,其中“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而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 介乎二者之间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20 世纪 40 年代初,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 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式上的反映。” 《现代汉语词典》则把文化定义 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 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从以上关于“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文化”内涵可以有广义和 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总和,或如梁漱溟先生所说,是“人 类生活的样法”,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 义而言,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更多的是在狭义文化的意义上使用“文化”这个概念。以把握不同文化形态的特征。如根据文化的不同功能,可以分为礼仪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等;根据文化的不同形态,又可分 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还可分为 西方文化、东方文化、中国文化、美国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等等;也可从 文化的历史演变,将其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 文化等等。
第二篇:何谓“文化”
何谓“文化”
“文化”这个词,现在已经飞遍当今社会的各个角落,差不多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步。什么“旅游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等。因此,现在来谈有关文化的话题,比数年前要容易多了。在我们开始对比研究之前,有必要先简略地谈一下“文化”这个词的历史与内涵。
正如大家已经注意到了的,作为蕴涵极为丰富的文化,也一直为多种学科所关注。尽管如此,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一直不很明确。因为视角不同,对其界说也众说纷纭,而且在其研究中也充满了矛盾和困惑。
长期以来,文化被认为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人类知识和行为的总体;被笼统地当作“生活方式”;“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积淀物”,“价值观念体系”;“众多规范”;“象征性的习惯行为”;“观念之流”;乃至“艺术、政治、经济、教育、修养、文学、语言、思维的总和”等等。有的文化学家把文化界定为“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的方式系统”,还有的把文化分为*1大写文化(Culture)和小写文化(culture)等等。对文化的界定有的侧重于结构性,有的侧重于遗传性,等等,被归纳出有数百种之多,不胜枚举。
从文献记载来看,“文化”这个词的意思,中文中早在两千多年前已经出现了。《周易·贲》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说。这大概是中国人论述“文化”的开始,但此时“文化”二字还没有连在一起,它的意思是,统治者通过观察天象,可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汉代出现“文化”一词,但指的是与国家的军事手段(即“武功”)相对立的概念,即国家的文教治理手段。唐代文人在解释前引《周易》中的那段话时认为:“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这实际是说,人类社会的文化,主要指文学艺术和礼仪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那些东西。古人对“文化”概念的这种规定性从汉唐时起,一直影响到明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教,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即人自身的行为表现和国家的各种制度,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可见,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指的是狭义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西方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它的意思是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等。德语的Kultur和法文的Culture,也是土地的开垦、栽培、种植之意,但又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这里的意思就包含了从人的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两个领域。可见,西方“文化”的含义比中国古代“文化”的含义要宽泛得多。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2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说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1 从人类文化学的观点看,文化有两个意思:一是正式文化,包括文化学、历史、哲学、政治等;另一个是普通文化,即变通的社会习俗和惯例,如风俗习惯、礼仪、婚丧、庆典、节日等。总之,人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均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了一定的文化熏陶和修养。E·B·Tylor(爱德华·泰勒),英国文化人类学家
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一观点影响巨大,在文化史的研究方面曾有开先河的作用,现在则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和认识“文化”的参考。
近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文化”作了一种新的解释,即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如前苏联哲学家的定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比较狭隘的意义来讲,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我国1979年出版的《辞海》基本上采用了这一说法。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同意这个观点,对文化的定义仍存在许多分歧和争论。
在我们看来,人类学者对文化的界说,尤其是社会语言学家Goodenough关于文化的定义似乎更符合现代人们的文化观点。文化是“由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活动方式被社会的其他成员所接受,所必须知晓和相信的一切组成。作为人们不同的学习的一种有别于生物遗传的东西,文化必须由学习的终端产品——知识——就这一术语最宽泛的意义来说——组成。”(1957)概括地讲,文化即是人们所思、所言(言语和非言语)、所为、所觉的总和。在不同的生态或自然环境下,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
不论“文化”有多少定义,有一点还是很明确的,即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有人才能创造文化。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3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和改造者。人虽然要受到文化的约束,但人仍是主动的,没有人的主动创造,文化便失去了光彩、活力乃至生命。这样看来,我们了解和研究文化,主要是观察和研究人的创造思想、创造行为、创造心理、创造手段及其最后成果。由此看来,文化的特点有以下五个值得重视的方面:① 人;② 群体共享;③ 内容广泛复杂,为一复合整体;④ 一个社会具有一主导文化,还有亚文化存在(语言vs.方言);⑤ 社会成员掌握与转换文化与亚文化。
我们以为,文化的结构可以分成以下四个层次:
1.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2.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
3.行为文化层,指人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
4.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
文化研究的必要性
在认识了什么是文化之后,我们了解了文化是一定社会和社会群体的共同意3 注意:只有当个体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成为社会中普遍观念和行为模式时,或者说成为一定社会和社会群体的共同意识和共同规范时,它才可能成为文化现象。
识和行为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亦即文化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我们进而认为进行文化研究有两个理所当然的目的,一是认识自己,二是改造自己,以便在国际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大背景下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伟大创造。数千年来,它不但在中国历史上大放光彩,惠及历代炎黄子孙,而且在汉代开辟“丝绸之路”以后,影响了西方世界的历史和文化。英国科学家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科学家李约瑟的指导下,于1986年出版了一本书,题名《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全书以简明通俗的文字,介绍了中国的一百个“世界第一”。作者在序言中指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可能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国。如现代农业、现代航运、现代石油工业、现代气象观测、现代音乐,还有十进制数学、纸币、雨伞、卷线钓鱼器、手推轮车、多级火箭、枪炮、水下鱼雷、降落伞、热气球、载人飞行、白兰地、威士忌、象棋、印刷术、甚至蒸气机的核心设计,都源于中国。作者的结论则是:中国人至今未充分认识自己的成果。
与这样正面的介绍相反,台湾的柏杨先生一本《丑陋的中国人》则为我们提供了负面的“酱缸文化”的评析版本。对该书的反应不可谓不强烈,有的叫好,有的大骂;其实作者只是描述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方面,目的只是警示国人而已。
当代中国,人们虽然都在大谈“文化”,许多人却并不怎么看重自己的文化(有些做法只是表面文章、应景之作面已),很多人的头脑里没有“文化”这个东西,也不知道什么是道德和礼仪。我们都感觉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似乎在下降,道德约束在减弱,社会生活缺乏“礼”的观念与行为,人际交往不懂得尊重与信赖,更有一些人视邪为正,以是为非,荣辱不分,善恶不辨,什么坏事都敢干,而且大言不惭。也有人承继了夜郎自大的心理,对外来的文化影响一味拒绝,抓住我们自己文化传统中一些陈腐没落的内容我行我素。
但无论怎样,中国文化正处于一个深刻变化和巨大发展的时代。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影响,特别是以英语国家为主的西方国家的文化影响(包括好坏两个方面)一齐涌了进来。生活与工作节奏加快,使人们不断改变着旧有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尤其在思想情感、道德趣味、伦理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与我们旧有的传统大不相同。我们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了解自己,同时改造自己以求得在开放与变动的大背景下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作为研习和掌握第二语言(英语)的我们,自然应该在这种跨文化的信息传递、情感分享和思想与行为方式的互动过程中起到桥梁的作用。
认识和研究的重要方法——对比
在肯定了文化研究的必要性之后,我想在此简单地强调一种认识与研究的重要方法,即对比法。跨文化研究(cross-cultural studies)既然是我们确定的主题,对比方法的采用是自然而又合理的事。对比的基础是“同”,是人类文化的共性;突显的是“异”,即不同民族文化的个性,研究的目的则直接指向更好的把握(mutual understanding)以及成功的跨文化交流(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第三篇:《何谓文化》读后感
《何谓文化》读后感
什么是文化,虽然时时提及,但一下子要说出来,还真的觉得无从说起,好像题目太大,下不了手,开不了口。但文化这东西却无处不在,遍布我们生活中每一个角落,体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不是经常说吗,某某人挺有文化的。读了余秋雨先生的《何谓文化》一书,虽然似懂非懂,但总体感觉来说,他从学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释,例举了大量的例子,让文化这东西的概念变得清晰起来。至少我个人认为,通过举例子让别人知道,什么是文化,这,就是文化。这样下来,让人对原本模糊的东西一下子比较容易接受,有说服力。
在书中,我对“学理的回答”一节比较有感触。其中提到,“身上的文化”要有“必要风范”,即书卷气、长者风、裁断力、慈爱相。“书卷气”是一种气质,是基于内在的东西而散发出来的,是一个人内在美的外在体现,不必隐蔽,也不必掩盖。它讲究的是自然而然,一切水到渠成的境界。当然,“书卷气”不等同于“书生气”,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一个“书生气”十足的人硬是要摆弄出“书卷气”的话,无异于东施效颦,自取其辱罢了。
“长者风”,就是要告诉我们,做人要大人大量,心胸宽广,要有涵养,要有长者的风度,慈祥、大气。联系到具体工作当中,-1-
就是要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包括反对意见。对于别人的批评,要抱着谦虚的心态认真对待,有责改之,无则加勉。对于别人的误会或是不理解,要学会一笑而过。对待群众的反映,要耐得住性子,俯得下身子,学会用心用情地倾听。当然,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不能把“长者风”混为“家长式作风”,不分青红皂白,不论对错,不许别人解释、申辩,一巴掌拍断。
“裁断力”体现的是一种分辨能力,一种决断能力,一种态度和立场。我个人理解,这应该是文化的底线所在。在面对错综复杂变幻无常的局面时,不保持沉默、不随波逐流。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能够固守自己的精神家园,耐得住孤独和寂寞,即使是“众人皆醉我独醒”都无所畏惧。
“慈爱相”是文化的根本。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慈爱相,是文化的终极之相。所有的风范,皆以此为轴。”评价一个人是否有文化,要看他是否有爱心、有同情心和公益心。知识再高、即使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倘若在国家、民族发生灾难或他人遇到困难时,缩手缩脚、不闻不问,那也只是空有一身文化的躯壳、一具臭皮囊罢了。
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可耻的,一个不讲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我们要担负起历史的责任,把我们的文化学习好、传承好、发扬好,做一个有文化的人。-2-
第四篇:何谓文化读后感
《何谓文化》读后感
余秋雨的《何谓文化》是我的阅读风格的一种新的尝试,初次读及文化类型的刊物,不敢说自己对这本书理解有多透彻,但是,有些文字却着实让我心有感触。由于自己的理解尚浅,我也只能对一部分的文字有一点感悟。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学理的回答,主要是他在海内外的一些演讲,这部分也是我自己认为最值得反复阅读的地方;生命的回答,主要是他对一些已经离世的文化巨匠的追忆,这些巨匠,用余秋雨的话说,“几乎用全部生命揭示了文化的深层奥秘”;大地的回答,主要是他写的一些碑文,散布各处的文化遗址;古典的回答,主要是他对一些古文的翻译。
文化究竟是什么?在学理的回答的第一部分“何谓文化”中,余秋雨对文化的概念做了新的诠释,“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也说“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所有经过人创造出来的作品,都有特定的文化环境,正如文章当中列举的鲁迅,并不是鲁迅创造出来了《阿Q正传》、《孔乙己》、《药》,而是正因为了有了中华文化的沉淀,才能够造就出像鲁迅这样的作家。
在文化的最终目标方面,余秋雨把它定义为“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在这部分里面,他列举了美国企业家贝林的例子,奋斗了一生,成功了一生,到人生的花甲之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才让他感悟
到了人一生真正的追求。“我一直以为有钱才能做慈善。他(一个津巴布韦青年)让我明白,我这一生把梯子搭错了墙,爬到顶上才发现搁错了。”正如贝林所说,做慈善并不需要等,也并不必须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行动,只要我们心里有爱和善良,那我们就已经在做慈善,已经具有普及文化的力量,也就有与历史共存的机会。正如余秋雨所言,“就连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能够存在,也必定是无数前人善良的结果。”
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的还有第二部分《生命的回答》中一篇名叫《Let them say》的文章,是写作者的忘年之交戏剧大师黄佐临先生的,标题的这句话是黄先生的老师萧伯纳镌刻在壁炉上的三句话之一,翻译成中文是:他们骂啦,骂些什么,让他们去骂!后来在余秋雨遭遇文化挫折时,黄佐临先生在信中送给了他,“Let them say”后来成为余秋雨先生渡过重重黑水的木筏。
对于《何谓文化》这本书,我的理解还远远不够。但仅凭我能够理解的那几段文字和几个部分,却足以让我在生活的领域更加深入地思考文化的含义。
第五篇:何谓文化读后感
何谓文化读后感浅谈
静静地躺着,最近一次躺床上看书是两个月前的事了,很享受,何况是在窗外漫天飞雪的映衬下,温暖的室内重温着《何谓文化》,再次感动,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几天自己一直被这澎湃的浪潮所席卷,我知道,这是余秋雨先生的《何谓文化》带给自己的震撼。
“写点什么吧”,在不知第几回心潮浪卷之后,一种奔涌而来的冲动让我提起了笔。然而,下笔千言,愈觉胸中词汇的贫乏;激动之余,思绪也越显混乱。无妨,权当信手涂鸦罢,只为纪念这样的冲动。
个人认为,余秋雨应该算是现当代国内比较有争议的一位大家。当年《文化苦旅》一问世便造成洛阳纸贵之势。他凭借自己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引领读者泛舟于千年文明长河之中。之后又凭借一系列文化散文奠定了在文坛的地位。只是打酱油式的当了回青歌赛的评委,倒惹来了种种非议。
没想到这么多年之后,先生又拾笔开始了《所谓文化》的探索。
在先生的眼里,文化没有定量性的指标,没有国际标准。所以,此书以较为奇特的构架,从“学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四个部分,带领我们共同感悟心目中真正的文化。先生用他的回答告诉有力的告诉我们: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文化是一种手手相递的火炬,未必耀眼,却温暖人心。
光阴变成清冷的流水。变成细微的尘埃。变成温存的呼吸。变成温暖的文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幸好,余秋雨依然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