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生活简明提纲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1、(选择)当前我国文化生活的现状(或问:如何认识文化生活的“喜”与“忧”):P87(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表现在:
①它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②它可以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③它便于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的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④它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2)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表现在:
①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文化产品; ②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 ③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新闻”炒作、传播“绯闻轶事”等。
2、(了解)如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p88:
国家:①大力发展优秀、健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完善文化市场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③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文化修养。
文化产品经营者:①提高自身的素质,遵守职业道德,要依法经营,生产、传播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公民个人:①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②公民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3、大众文化P89:是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4、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危害及对策p90:(1)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形式表现出来,是文化的糟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2)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作用P93: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6、怎样加强文化建设P94: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先进文化
(1)基本要求(内涵)P97;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113:①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②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③要立足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长处,不断创新。④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基本内容P97: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了解)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P98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
础。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③有利于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发展文化多样性并不矛盾: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但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会对文化发展方向采取放任的态度。②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③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怎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①建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②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③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层次的思想道德目标
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1、思想道德建设p105
(1)重要性: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2)(选择)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字:小知识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思想道德的显著标志。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是同资本主义思想道德以个人主义为原则根本对立的。
2、(了解)为什么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p106:①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②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③它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在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既凝结着中华传统道德的精华,又融入了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既有先进性的导向,也有广泛性的要求。
3、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①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4、(了解)科学文化修养的意义?P110
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
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的人。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人,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
5、怎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提高思想道德修养)p110①努力学习,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②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③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第二篇:高二《文化生活》知识点提纲
高二《文化生活》知识点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一、文化是什么(第一课)
1、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的外延:文化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文化的形式: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①从静态角度(精神产品):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②从动态角度看(精神活动):包括各种文化活动。人们进行精神性的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4、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5、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注意】:判断一种现象是不是文化,应该注意四点:
①经济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商品交易等。
②政治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参加选举活动等。
③纯自然的山水、景观不属于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④文化既包括静态的文化产品,也包括动态的文化活动。
★★★ 二、文化的作用
(一)文化对社会的影响(第一课)
1、文化的总体作用(文化的力量):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不完全同步的,文化可能超前于经济发展而发展,或者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国内)随着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b.(国际)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①地位、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精神武器。
②现状:在世界多级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面临严峻的挑战。
③目的:维护国家安全,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
④怎么办:中国要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二课)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取决于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强调待人接物的方式、习惯。)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影响因素: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等,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3、特点:
(1)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但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从影响的过程,方式,空间来看,词语:熏陶,耳濡目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润物细无声)
(2)深远持久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从影响的效果,时间来看。词语:乡音未改,依旧,仍然。)
4、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的表现)
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侧重广度,强调人格的完善,强调人的主观领域,人的主观精神感受。)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侧重力度,强调力度的加大,强调在具体行动中文化转化为人们行动的动力。)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侧重综合素质,强调人的核心素质的提高,使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注意】:区别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相互影响:①关键词:决定、反作用、基础、重大影响、促进等。②侧重点:强调彼此制约、相互作用,侧重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而不是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2.相互作用:①关键词:科技、劳动者素质、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等。②侧重点:强调的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主要是指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突出的是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而不是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知识延伸】综合考查文化的作用
1.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单元)
2.文化多样性的作用、文化交流的意义(第三课)
3.传统文化的作用(第四课)4.文化创新的作用(第五课)
5.中华文化的作用(第六课)6.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第七课)
7.文化自强、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文化多样性(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民族文化的重要地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这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
(一)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民族节日
①含义: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②地位: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作用: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表现:通过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表现出来。
2.文化遗产
①地位: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作用: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表现:通过文物、建筑和遗址表现出来。
(二)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1.文化的世界性: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2.文化的民族性: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3.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联系: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②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统一的关系。
(三)文化多样性的内涵: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四)尊重文化多样性
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1)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2)意义: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二、文化交流与传播(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一)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2.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
(1)传媒:
①发展阶段: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形态。
(2)大众传媒
①含义: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被称为大众传媒。
②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印刷术的推广。
③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地位: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有利于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②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③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2.如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①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交流的态度)
②主动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重要途径进行文化交流,借助现代大众传媒进行文化交流。(文化传播)
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文化多样性)
④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分,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创新基本途径之二)
⑤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一、传统文化(4.1 传统文化的继承)
1.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表现形式:
①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成俗、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传统建筑: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已经成为中华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3.基本特征: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文化创新的根基。(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
③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4.传统文化的作用(影响):
①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②消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③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创造新生活。
5.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①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承;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改造或剔除。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二、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内涵:
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不断有所淘汰、有所发扬,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化发展: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3.如何继承好发展传统文化?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②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承;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改造或剔除。
③坚持正确方向,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④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根本途径是实践,要坚持在实践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4.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更替),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外部因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身因素)——科学是文化的一一种形式
③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自身因素)——思想运动是一种文化活动
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5.综合认识教育的作用
①(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②(文化交流)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作为一种更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③(文化传承)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产生重要影响。
④(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⑤(对人的影响)教育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特点)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第五课 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
5.1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一、文化创新和社会实践的关系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①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
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3.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4.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二、为什么要文化创新?
1、必要性: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2、意义: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④文化创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措施。
5.2 文化创新的途径
三、文化创新的途径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既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做到海纳百川。(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4.坚持正确方向,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5.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文化创新的主体)
6.推动文化内容、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文化创新的内容)
四、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2.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3.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五、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必要性: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要经历的过程。
2.创新和交流借鉴融合的关系:
①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②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既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做到海纳百川。
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根基是传统文化;
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一切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一)源远流长——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纵向、动态)的角度说的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
(1)汉字:①文字地位:文化的基本载体,作用: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②汉字地位: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作用: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特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
(2)史书典籍:
地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二)博大精深——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丰富、厚重(横向、静态)的角度来说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1.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突出表现: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
①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
②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①成因: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②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3.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三)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1.内涵: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①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侧重于不同文化在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状态)——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
②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积极成分。(侧重于不同文化在相处时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要求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注意】: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文化吸收、借鉴,而是说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另外,包容性也并非中华文化融合其他民族文化或融入其他文明。
二、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②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地位)
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中华文化。(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④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意义)
【明确几对关系】
1.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从外部看,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是一体。从内部看,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由不同的地域文化构成,呈现文化的“多元”化
2.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从世界角度看,中华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种。从内部看,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构成。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的个性
3.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并不完全重合,区域文化包括民族文化。民族性是区域文化研究中经常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4.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中华文化是相对于外来文化而言的。中华文化既包含传统文化,也包含现代文化。
三、中华文化的力量(中华文化的作用)
1.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2.始终显示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知识拓展】如何增强中华文化的力量(如何增强中华文化竞争力?)
1.(方向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文化传承)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3.(文化交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文化创新)立足于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5.(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辛勤劳动、发明创造)、奋斗精神(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团结精神(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梦想精神(心怀梦想、不懈追求)的人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1)原因: ①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②作用、意义: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2)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3)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二、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重要性: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2.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3.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可以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三、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
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4.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5.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6.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四、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1、民族精神的时代性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主体: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2)特点: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
(3)表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3、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表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2)特点: 继续弘扬并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4.精神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中,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奋勇抗争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知识拓展】正确理解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区别: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②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联系:①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③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才能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
一、当代文化生活素描
1、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色彩斑斓
2、文化生活色彩斑斓(多样性)的原因:
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大众传媒的发展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文化生活的“喜”与“忧”的原因(文化市场与传媒的影响)
1.“喜”: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2.“忧”: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三、发展大众文化(就文化传播的广泛性而言)
1.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面向广大人民(方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内容),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形式)的社会主义文化(性质),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我国的主导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为什么要倡导大众文化?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怎样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①弘扬“一个原则”,即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③努力“三贴近”和“三创新”,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4.区别:大众文化与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①大众文化(就文化传播的广泛性而言):(内容)精华与糟粕并存;(性质)社会大众性。大众文化以营利为目的。
②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内容)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性质)社会主义文化。
四、阳光下的阴影
1.落后文化(认识上的问题)
①含义: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②表现形式:通过传统习俗表现。如常见的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
③态度: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
2、腐朽文化(祸国殃民的社会危害):
①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
②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③态度: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3、仍然存在落后和腐朽文化的原因:①历史原因: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②外部原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我国的冲击;③现实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诱发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等现象。
★★★五、净化文化环境的措施或如何克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1.从国家角度看:
①(管理引导)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②(奏响主旋律)弘扬主旋律,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③ 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倡多样化。
④(文化建设),大力发展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先进健康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⑤(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⑥(思想道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从生产者角度看:
(企业责任)企业应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生产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
3.从个人角度看:
①(公民修养)公民应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增强辨别和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能力。
②(公民实践)公民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九课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第一框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①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并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1.是什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2.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如何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就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
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⑦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框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
1、彰显文化自信的原因(地位、作用)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的独立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形成(来源):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3、表现: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4.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原因: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2.怎样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①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
②坚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精神提供精神指引。
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五、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1.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原因:
①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②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
③当前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因此,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2.怎样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①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②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凝聚民族复兴的力量。
③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第十课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一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是什么?(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际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地位)这24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政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2、为什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①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
3、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①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
②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第二框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二、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1、为什么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①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关键是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高扬主旋律。
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有前途,民族有希望。
2、如何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①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②必须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脚踏实地,坚持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
三、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①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②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③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社会风尚,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④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要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⑤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⑥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第三篇:文化生活知识整合讲座提纲
《文化生活》知识整合讲座提纲
一、必要性
1、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的需要。
2、《文化生活》模块的特点的要求。
二、依据
1、《课标》及08《福建省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
2.《文化生活》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意见
3.《文化生活》课程与教材介绍(朱明光教授)
4.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指导意见
5.2009年福建省会考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大纲
三、结构与考点整合(一)简介高中政治四大模块四位一体。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教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标准》为依据,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内容,必修部分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分别设置三个模块,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这四个模块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为主要内容。
(二)《文化生活》四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从社会与个人的角度看文化的影响,基本形成正确的文化观,为整个教材的展开论述奠定基础;第二单元“文化继承与创新”从传播、继承与创新三个方面,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了解文化发展的一般过程;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两个方面把握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如何认识先进文化与如何建设先进文化两个方面展开,最后落脚到把握先进文化的方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来说,四个单元可以划分为两大板块:关于文化的一般知识与中华文化。
(三)按板块整合知识
关于文化的一般知识可分为三部分的内容:文化的含义、特点与形式;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发展。
了解文化的含义、特点与形式是了解文化一般知识的前提,文化的影响从社会与个人两个角度,社会与个人之间又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关系。从社会角度强调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综合国力;从个人的角度着重理解文化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承即传播与继承,文化传播(途径)的前提是文化的多样性(了解、学会尊重),文化继承的对象是传统文化(了解形式、特征,认识其作用,树立正确态度)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懂得源泉,领会意义,理解途径)
关于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现代文化两部分
第三单元侧重于讲中华传统文化,从中华文化的特征与中华民族精神两个方面。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了解特征和包容性)孕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概括基本内涵,认识弘扬和培育的必要性,懂得怎样弘扬和培育)
第四单元侧重讲中华现代文化,从如何认识和如何建设两个方面。如何认识要(了解大众文化的含义,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文化现象,自觉进行文化选择,了解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了解其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怎样理解),而思想道德建设(了解主要内容;理解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正视冲突,学会判断和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另:《文化生活》可以整合成:文化一般知识;中华文化;文化的国际化三个板块 文化一般知识主要包括文化的含义、特点、形式,文化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文化的一般发展过程 中华文化主要包括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生活现状
文化国际化主要包括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借鉴要注意的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特别是中国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国而却又是一个文化产业弱国,如何来保护文化安全,如何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第四篇:2013高考复习《文化生活》背诵提纲
2013高考复习《文化生活》背诵提纲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怎样理解文化具有普遍性?
2、文化的含义及其内容是什么?
3、怎么样理解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4、人的文化素养是怎么形成的?
5、如何认识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6、如何认识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7、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8、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有哪些内容?
9、如何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如何
认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10、如何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11、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如何?我国如何应对
这一问题?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途径是什么?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是什么?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是什么?(注意理解对人的要求?)
4、文化塑造人生的表现是什么?
5、文化丰富人的精神境界的要求是什么?我国人民
精神世界的主流是什么?
6、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表现是什么?
7、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是什么?人的全面发
展的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人的发展要求的时代性?
8、(综合探究)如何认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
和作用?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文化的多样性的实质是什么?
2、民族文化的主要体现是什么?
3、世界文化的构成及其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是什
么?
4、如何理解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5、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其原因是什么?为什
么要首先尊重自己民族文化?
6、什么是文化传播
7、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哪些?
8、传媒的含义和发展历程是什么?
9、新旧传媒的关系该怎么样处理?、10、大众传媒的含义是什么?
11、各种传播媒介之间的特点是什么?
12、大众传媒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13、文化交流对中华文化发展的意义是什么?我们
应该怎么样对待文化交流?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传统文化的含义?继续传统文化的意义?
2、传统文化继承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3、传统文化的特点有哪些?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在现
代的作用?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
化?
5、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重点掌握)什么是
文化传承?
6、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7、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是怎样的?
第五课文化创新
1、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文化创新的原因是什
么?
2、什么是实践?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是什
么?
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4、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去进行创新?
5、文化创新的途径是什么?根本途径是什么?
6、如何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7、如何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原因是什么?
具体要求是什么?坚持原则是什么?
8、文化创新需要处理好那两个关系?反对哪些错误
倾向?
9、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应该怎么样进行文化创
新?
10、(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地位是什么?背
景是什么?其核心内涵和内在要求是什么?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历程主要经历了哪些阶
段?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什么?
3、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是什么?怎么样才能再造
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4、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5、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区域性
和民族性)
6、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7、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8、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是什么?
怎么样理解其内涵?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原因?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具体性、时代性?
4、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内容是什么?
5、如何理解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在近代的表现是
什么?
6、弘扬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意义)(注
意80页最后一段)
7、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1、我国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
2、文化生活“喜”的原因及表现是什么?
3、文化生活“忧”的原因及表现是什么?
4、面对“喜”与“忧”的现状,国家的政策是什
么?
5、当前人民文化需求的特点是什么?面对这些特
点我们应该发展什么样的文化?
6、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是什么样的?
7、面对文化生活中阳光下的阴影,我们应该怎么
做?
8、什么是落后文化?表现和对策是什么?
9、什么是腐朽文化?表现和对策是什么?
10、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
因是什么?
11、现阶段,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原
因是什么?
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
1、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结合综合探究)?坚持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地位是什么?
2、实践中的要求是什么?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什么?
4、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和要求是什么?
5、如何认识文化的多样性和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6、文化建设中应该举什么旗?
7、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是什么?
8、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9、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途径是什么?(必须
具体掌握每一点)
10、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必要性和要求?
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1、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是什么?
2、发挥道德模范作用的原因是什么?
3、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是什么?
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是什么?(注意
专家点评)
5、当代社会思想道德冲突的原因是什么?解决办
法是什么?
6、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内涵是什么?
7、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是什么?
(注意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
8、为什么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求是什
么?
9、(综合探究)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
第五篇:中国当代文学简明纲要重点提纲
《中国当代文学》 绪论
“中国当代文学”的界定和分期
一、“中国当代文学”的界定。
“中国当代文学是无产阶级政党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引自林湮、金汉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当代文学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有三个要素。
时间:1949年以来。
空间:中国大陆,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
性质:社会主义文学,或现代性文学。
这三个要素中,第一个要素基本没有争议。
关于第二个要素:如果认为中国当代文学就是大陆文学是不全面的,应当包括了台、港、澳文学。
当代文学的性质:
在这个问题上有争议。当代文学中的相当一部分可以说是“社会主义”的。但是“社会主义”不能涵盖整个当代文学。
二、当代文学的分期。
当代文学从1949年至今已经有近60年的时间。对这段历史,有两种划分段落的方法:三分法和两分法。
一是“三分法”: 1、1949-1966(其间有17年,我们称之为“十七年”)。
2、1966-1976(文革十年)。
3、1976至今。(新时期)在新时期文学二十年中,有人主张把90年代的文学称为“后新时期文学”。
二、“两分法”。以1976年粉碎“四人帮”为界把当代文学分为两块。
“两分法”,还有一种概括的表示方法:50~70年代中期文学。70年代中期以来的文学。
两种分发有什么不同? 推荐作品:
一、“十七年”:
①柳青的《创业史》
②梁斌的《红旗谱》
③杨沫的《青春之歌》
④赵树理的《三里湾》
⑤周立波的《山乡巨变》。
2、新时期:
①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②张炜的《古船》
③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活着》
④残雪的《黄泥街》、《苍老的浮云》
⑤陈忠实的《白鹿原》
⑥二月河《雍正皇帝》、⑦唐浩明《曾国藩》、⑧林白《一个人的战争》《致一九七五》。
上编
20世纪50-70年代中期的文学
第一章 文学背景与文学思潮
一、中国当代文学的渊源
文学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当代文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五四”文学、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学”,然后是解放区文学。解放区文学是新中国文学的“雏形”。
中国当代文学的“前身”是建国前的“解放区文学”。这两种文学有颇多相似之处;从一定意义上说,前者是后者的扩展与放大。
“解放区文学”的成熟是在1942年,这一年,在延安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
《讲话》有几个重要原则:
①文艺为政治服务。毛泽东明确说过:“文艺为政治服务并从属于政治。”
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毛泽东说:“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
③倡导文艺的大众化和民族化。毛泽东要求创造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的文学。
二、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
1、会议名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
2、时间:1949年7月2日至19日
3、地点:北京(当时称北平)
4、会议组织:郭沫若为大会主席,茅盾和周扬为副主席。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董必武等在会上讲话。
5、重要文件:郭沫若的总报告:《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
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总结解放区文艺经验)
茅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总结国统区文艺经验)
说明:周扬的报告多方面总结、肯定了解放区文艺的成就;而茅盾的报告虽然也谈到了国统区文艺的成绩,但更多地是提到了缺点和不足。
6、大会的意义:
①以毛泽东的文艺思想统一全国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方向。其理论表述就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从文学史的角度说,这其实意味着:新中国将更多地以解放区文艺作为典范,把解放区文艺的经验或规范推广到全中国。②文艺工作者管理的体制化。
大会产生了全国性的文艺组织: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会后,紧接着又成立了全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如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全国戏剧工作者协会等。
中国作家的体制化对文学的影响非常大。作家由解放前的自由职业者转变为中国作家协会或各种文化机构的干部,成为拿薪俸的国家工作人员,于是,为国家服务成为义务。
7、缺陷与失误
建国后,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已经结束,文艺应当有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表达空间。
但是,实际情况是,在第一次文代会上,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充分注意,相反,文艺为政治服务得到了更多地强调。附:建国后历次的文代会 1、1949年;
2、1953年;
3、1960年。
4、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5、1988年;
6、1996年;
7、2001年;
8、2006年。
在第八次文代会上,铁凝当选全国文联主席。此前为郭沫若(1、2、3届)、巴金和王蒙。
三、建国初期的“三大批判”
新中国一成立,几个大的批判运动随之就在文艺界、知识界展开。
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武训(1838-1896)是清朝末年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出身贫苦,以自身的经历认识到没有文化的痛苦,于是“行乞兴学”。武训这种精神发生了很大影响。
建国前夕,电影导演孙瑜着手把这个故事拍成了电影(赵丹主演)。1950年上演,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1951年5月20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对《武训传》提出了严厉批判。
这个批判的基本思路就是把武训的兴办义学与农民革命对立起来,认为受压迫者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获得解放。《武训传》被认为是在贬低暴力革命,宣传阶级投降主义。
毛泽东说:像武训那样的人,处在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国内的反动封建统治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封建统治阶级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所应当歌颂的吗?向着人民群众歌颂这种丑恶的行为,甚至打出“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旗号来歌颂,甚至用革命的农民斗争的失败作为反衬来歌颂,这难道是我们所能够容忍的吗?承认或者容忍这种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华民族的反动宣传为正当的宣传。
电影《武训传》是在解放前夕拍摄的,(1950年底拍摄完成并上演)在开始拍摄时是得到地下党组织的授意和进步文化界的支持,也是抗议国民党对教育事业的摧残。
2、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
“红学”最早的一派是“索隐派”,把什么都看成作者对当时生活的“影射”。
进入现代以后,有胡适的“考证派”,被称为“新红学”。“新红学”肯定“《红楼梦》是一部自然主义的杰作”,分析了《红楼梦》的艺术特点,并做了大量的考证工作。俞平伯被认为是“新红学”的代表人物。
1954年5月,两个青年学者李希凡、蓝翎(刚从山东大学毕业)投书《文艺报》,询问能不能对俞平伯的观点提出批评。当时没有答复。
后来他们在《文史哲》和《光明日报》先后发表了《关于〈红楼梦〉及其他》和《评〈红楼梦研究〉》两篇文章。
这两篇文章对俞平伯的批评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俞平伯没有把《红楼梦》看作一部具有反封建倾向的现实主义作品,没有注意到《红楼梦》的社会意义和反封建意义。俞平伯认为《红楼梦》是作者“感叹自己的身世”,是“情场忏悔”之作。
第二,俞平伯没有注意小说丰富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传统,认为它是“脱胎于金瓶”、“源本西厢”。
第三,用大量烦琐的考证代替了科学的批评。
后来,这件事得到毛泽东的关注,他写信给中央政治局,表示支持李希凡和蓝翎。《文艺报》也因阻拦“小人物”的批判文章而被改组。
《红楼梦》研究本来应当是正常的“百家争鸣”,俞平伯的研究是文学研究一种非常正的路子。而李希凡、蓝翎的路子则是马克思主义的。
经过这场批判运动,马克思主义以外的学术研究都失去了合法性。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胡风(1902-1985),原名张光人,湖北蕲春人。曾经留学日本,1933年回国后担任“左联”的书记和宣传部长。
胡风是一个很有思想的文艺理论家。早年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形成了自己一套比较完整的文艺理论。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
①坚持“五四”新文学传统,反对借口“民族形式”,接受封建传统的东西。
他认为包括民间文艺在内的封建时代的文艺,在内容上总的说来反映了封建意识。他说如果我们接受旧的形式,会使我们现代中国人带上僵尸的气味。
②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精神,要求文学真实、深刻地反映生活,反对把文学当作政治的传声筒,反对公式化和概念化。
他认为革命文艺要不断揭示民众中的“精神奴役的创伤”。
③主张在文学创作中要发挥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作家应具有强大的“人格力量”,去拥抱现实,从而创造出有血有肉的复杂人生。反对把人当作容纳客观对象的“死的容器”。
胡风后来的悲剧与他的文艺思想有很大关系,能够看出,上述胡风的思想与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是有些出入的。这个“出入”应当是胡风悲剧的主要原因。
建国前,胡风与周扬等人就有较深的矛盾。最早的是关于“两个口号”的论争。1942年,《讲话》发表以后,受到革命文艺界,特别是党员热烈的拥护;但是胡风是有所保留的,他基本上坚持了自己关于文艺的观点。在论争中,胡风与周扬、郭沫若、艾思奇等人形成对垒。建国后,对胡风的敲打一直未断,但是还没有公开化。
1952年,胡风集团的骨干成员舒芜在武汉《长江日报》上发表《从头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披露:“十年前,《讲话》发表的时候,国民党统治区内某些文艺工作者,认为这些原则对是对,但也不过是马列主义ABC而已。”
后来《人民日报》转载了这篇文章,在编者按中首次点明“以胡风为首的一个文艺上的小集团”才存在。
1954年,中央通报高岗、饶漱石事件,指出党内一部分干部滋长骄傲情绪。胡风误认为是在敲打周扬等人,以为机会到了。于是上书党中央、毛主席,写下了著名的“万言书”《对文艺问题的意见》(27万字)。
胡风最初的动机是指望借助毛泽东的支持,击败周扬等人,但是后来发现情况并非如此。
1955年1月11日,胡风不得不写出了长达十万余字的《我的自我批判》。
1955年2月,中国作协主席团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展开对胡风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文艺思想的批判。从此,一场全国规模的胡风思想批判全面铺开。
在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中,全国有2100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审查,其中逮捕92人,隔离72人。正式确定为“胡风反革命集团分子”的78人,其中绝大多数人在铁窗里度过了漫长岁月。
胡风1955年5月17日被捕。直到1965年底判处14年徒刑后监外执行。从1955到1965,十年间,胡风都是关在单人牢房。
随后文革开始,1966年,胡风与妻子梅志被迫离开北京,到成都“安家落户”。然后被赶到一个茶场居住。1967年再度被逮捕在成都监狱里,单独关押。1970年以后,长期关押,导致胡风精神错乱。他的妻子梅志被叫去照顾他。到了1979年他才获得自由。当时,仅在《人民日报》发表过声讨文章的知识界名人就有:
郭沫若、茅盾、夏衍、冯雪峰、老舍、叶圣陶、郑振锋、钱钟书、康濯、刘白羽、艾青、欧阳予倩、沙鸥、刘绍棠、冯至、丁玲、巴金、周立波、许广平、趙树理、俞平伯、朱光潜、冯友兰、梁思成、茅以升、钱伟长、苏步青、华罗庚。舒芜在胡风案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
舒芜,本名方管,笔名舒芜。舒芜为胡风一手扶持起来,早年搞哲学。1945年曾发表过一篇极有影响的论文《论主观》。
舒芜因为是胡风线上的人,解放后一直抑郁不得志。他住在广西南宁,在一个中学当校长。后来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开始反戈一击。1952年,他在武汉《长江日报》上发表《从头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他不是检查自己,而是在说胡风。从这开始他就越走越远,直至后来,把胡风给他的私人信件交出来。1955年5月13日,《人民日报》公布了《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一些材料》,接着又相继公布第二批、第三批材料,其中的编者按这说:
“(胡风这批人,)过去说是„小集团‟,不对了,他们的人很不少。过去说是一批单纯文化人,不对了,他们的人钻进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各个部门里。过去说他们好像是一批明火执杖的革命党,不对了,他们的人大都有严重的问题的。他们的基本队伍,或是帝国主义国民党特务,或是托洛茨基分子,或是反动军官,或是共产党的叛徒,由这些人做骨干组成了一个暗藏在革命阵营内的反革命派别,一个地下的独立王国。这个反革命派别的地下王国,是以推翻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恢复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统治当任务的。”
四、“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反右派”斗争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主张在艺术上应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年5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他又重申了要实行“双百”方针的主张。文坛很快就出现了一个较繁荣的局面。
此前的教条主义、宗派主义受到批判,理论界提出了“写真实论”、“人性论”、“现实主义创作上出现了两个突破:
一、突破思想上的禁锢,创作了一批反映生活矛盾、揭露官僚主义的作品,也就是“干预生活”的作品。最有代表性的是王蒙《组织部来了年轻人》,另外还有李准的《芦花放白的时候》、《灰色的帆篷》,柳溪《爬在旗杆上的人》等。
二、突破了题材上的限制,创作了一批反映家庭和爱情生活的作品。如宗璞的《红豆》、陆文夫的《小巷深处》、邓友梅的《在悬崖上》等。-广阔道路”等观点。
“双百”方针的实行只有大概一年的时间,就被“反右派”斗争所代替了。
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党内整风,请党外人士提意见。第二个阶段展开反右斗争。1957、2毛泽东召开最高国务会议,向党外人士讲话,希望给党提意见。整风开始以后,提得意见比较尖锐。储安平,九三中央委员,《光明日报》主编,提出尖锐问题。
1957年5月,毛泽东写出《事情正在发生变化》一文,说:“在民主党派和高等学校中,右派表现得最坚决最猖狂。
反右运动中,55万人被被打成右派,其中包括了一批作家,如王蒙、张贤亮、刘绍棠、从维熙、陆文夫、高晓声、方之等。这对小说创作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五、“大跃进”时期的文学思潮与文艺政策的调整
1、“大跃进”时期的文学思潮。
1958年5月,中央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后,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同年,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提出,要搜集一些民歌,大力倡导采风活动。于是一场全国性的、群众性的“新民歌运动”随之展开。
毛泽东下令搜集和创作诗歌,很快就出现了非常狂热的情况。各级地方政府为了迎合上级,向虚报粮食产量一样,狂热地搞诗歌创作的竞赛。有的地方提的口号是“人人当杜甫,村村有郭沫若。”有的县要年产一万个“李有才”。大多数是虚假的夸饰:
一个谷穗不算长,黄河上面架桥梁,十辆卡车并排走,火车驶过不摇晃。
麦秸粗粗像大缸,麦芒尖尖到天上,一片麦客一片瓦,一粒麦子三天粮。
也有少数较好的作品:《我来了》
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
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
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郭沫若:文艺也有试验田,卫星几时飞上天?工农文章遍天下,作家何得在留连?到处都是新李杜,到处都有新屈原。荷马但丁不稀罕,莎士比亚几千万。
《学文化》:“毛主席告诉咱:咱们工人阶级当了家。要把中国现代化,要把中国工业化,当家的主人翁,必须学文化。” 关于三年自然灾害:
虚报产量,不尊重自然规律,导致大规模歉收和饥荒。2、60年代初文艺政策的调整
三年“自然灾害”以后,中国的经济陷入困境,于是中央决定在政策上做一个调整。与此同时,文艺政策也得到了相应的调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纠正“左”的偏向,给文艺工作带来了生机。
几个重要会议:
①“新侨会议”。1961年6月,中宣部在北京新侨饭店召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讨论研究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如何改进文艺工作领导等问题,并讨论《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的意见(草案)》(简称“文艺十条”)。
在新侨会议上,周恩来提出反对“五子登科”——反对套框子、挖根子、抓辫子、扣帽子和打棍子。
② “广州会议” 1962年3月,文化部、中国剧作家联合会在广州召开了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即“广州会议”。
(就是在这个会上,陈毅说,应该取消“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帽子”,“今天,我跟你们行脱帽礼”。)
③ “大连会议” 1962年8月,中国作家协会在大连召开了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简称“大连会议”。几个重要概念:
①“两结合”,即“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是当代文艺学中最复杂的一个概念。现实主义既可以作为文学流派,也可以作为创作方法。作为创作方法,它最基本的定义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但是什么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并不确定。于是有各种各样的现实主义。
无产阶级文学产生以后,人们试图从政治上对现实主义做出区分。把无产阶级文学中的现实主义称做“革命现实主义”,把批判现实主义称做“旧现实主义”。
苏联十月革命以后,他们有了一个明确的表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但是,50年代后期,中国文学界用“两结合”替代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方面出现分歧,中国不能跟在苏联后面亦步亦趋。
其次,在大跃进那种那种狂热的气氛下,现实主义似乎构成了束缚。那个时代说穿了需要的是浪漫主义。
“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擦擦汗,凑上太阳吸袋烟。” 1958年3月,毛泽东在成都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在谈到中国新诗发展的道路时指出:“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第二条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歌,内容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太现实了就不能写诗了。”
接着周扬在《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一文中又做了阐释。1960年7月的第三次文代会上“两结合”被正式确认为指导中国作家创作的原则和方法。
“两结合”实际上是贬抑现实主义、推崇浪漫主义,它是虚妄主观主义恶性膨胀的结果,在文坛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②“写中间人物”。
60年代初,由文艺评论家邵荃麟提出的一个概念。
1962年“大连会议”上,邵荃麟正式提出了“写中间人物”的主张。他认为生活中的人物应当是“两头小,中间大”,各种人物往往是“英雄人物与落后人物是两头,中间状态的人物是大多数。” 矛盾往往集中在这些人身上。他举例子说:“我觉得梁三老汉比梁生宝写得好。亭面糊这个人物给我印象很深,他们肯定是会进步的,但也有旧的东西。” ③“现实主义深化”。
这个主张也是邵荃麟在“大连会议”上正式提出来的。
针对“大跃进”之后虚假、浮夸的文风,邵荃麟提出应当坚决反对粉饰现实、回避矛盾的虚假浪漫主义,他认为现实主义是创作的基础,没有现实主义就没有浪漫主义。
六、“文革”时期的文学思潮
1966年5月16日,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毛泽东亲自主持制定的一份文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就是后来所说的“五·一六”通知,“文革”正式拉开序幕。“文革”期间的文学大致有这样两个部分:
一、是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的作品,被“四人帮”认为是“合法”的作品。
二、是在秘密状态下写作和传播的作品,就是“文革”中所谓的“地下文学”。
公开出版的作品大致有这样几种形式:
1、戏剧,主要是八个样板戏。
八个样板戏包括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
2、小说,浩然的《金光大道》,另外还有《虹南作战史》、《牛田洋》等。
相关链接:浩然(梁金广2008年2月去世)。他的几部主要作品,《艳阳天》有三卷,第一卷出版于1964年,1966年5月出齐。1972年出版长篇小说《金光大道》。1974年发表宣扬“文革”思想的中篇小说《西沙儿女》。粉碎“四人帮”后,有长篇小说《山水情》、《苍生》等。
3、诗歌,有张永枚的长诗《西沙之战》,署名为“北京大学中文系七二级创作班工农兵学员集体创作”。
所谓“地下文学”主要是一些手抄本小说。像张扬的《第二次握手》,《一只绣花鞋》、《少女的心》等。
另外还有一些诗歌创作,比较著名的有“白洋淀诗群”。
① “根本任务论”
“文革”中帮派文艺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建国以后在理论界已经存在,“文革”中被江青突出地予以强调。
所谓“根本任务论”是把塑造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塑造工农兵的英雄形象当作文艺的根本任务。②“三突出”
“四人帮”提出的一种创作理论。其要点是:“在所以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③“文艺黑线专政论”
所谓“文艺黑线专政论”是1966年3月,林彪委托江青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会后拟定了一个纪要。全称是《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简称“纪要”。“纪要”的一个中心意思就是:建国后十五年文艺界基本上没有执行毛主席的文艺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