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界文化之旅》第一课时教学方法与教学反思
《世界文化之旅》第一课时教学方法与教学反思
一、设计的背景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文化的交流日益密切,初中学生涉世不深,又喜欢新奇的东西,思考问题易偏激,面对互相激荡的思想文化,有的同学执著地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一切东西都是外国的好”,而有的同学对外来优秀文化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面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今天,我们要向传统文化这位老奶奶说再见,因而不愿意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此,我们有必要为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各种思想文化,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使他们知道要一分为
二、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二、设定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能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信息的能力:提高整理、分析、比较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能力。
3、知识目标:使学生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和应对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全班分成四个小组,课下可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世界各国的特色节日,并形成文字材料。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开拓视野、拓宽知识面,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对理解课文内容也有很大帮助,(二)导入:
介绍什么是文化。教学方法:开展活动——知识大比拼。用多媒体展示各国文化的有代表性的动植物、饮食、服饰、舞蹈、国家标志建筑、代表人物等,以问题的形式考察学生对各国文化的了解。学生按小组选出代表参加竞赛抢答,其
他成员可以补充回答。教师总结:这些代表各国特色的动植物、饮食、服饰、舞蹈、国家标志建筑、代表人物等就是文化。
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能让学生主动活泼的投入学习,激发学习热情,既增长了见识,又轻松地了解了什么是文化这一抽象概念。
(三)讲授
1、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差异性、独特性。
探究:展示课下准备的材料并总结文化的特点。(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归纳。)
这种教学方法克服了老师的包办代替,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真正体现教和学的统一,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
2、正确对待文化的差异。
(1)活动:英汉互译。(体会文化的差异)
(2)课堂小品:以什么态度对待文化的差异(即如何面对文化的差异)。通过英汉互译这一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文化的不同。小品表演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反思
本框题重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等特点,难点是正确对待文化的差异,奏响和谐的乐章。在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活动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小品表演法等让学生自得自悟,在互相交流合作中发现、感悟、体验、探究。
在这节课教学过程中我感受比较深的有:
第一,教学设计要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教学活动的设计主题要鲜明,能为教学服务。在教学时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第二,教学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很多内容不可能提前预设,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有思想的学生,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堂中临时产生的资源,及时开发,进行教学。
第三,不必严格按课本顺序,做到用教材教,教材为教学服务。
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第一,(1)课前准备环节中小组内分工不明确,有消极怠工的现象,以后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完善评价机制,奖勤罚懒,调动积极性。(2)小组之间收集的材料有很多重复的,以后要把各小组的任务分配一下,第一小组收集亚洲国家,第二小组收集欧洲国家,第三小组收集非洲国家。
第二,探究文化特点时,引导、点拨学生有点不到位,需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备课力求更充分。
第二篇:第一课时:世界文化之旅教学案
第一课时:世界文化之旅教学案
一、温故知新:
.说出与老师交往与沟通的基本准则
二、呈现学习目标:
.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理解不同文化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
三、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主学习
、是一种文化习俗,文化的 和
往往通过各种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2、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有着各自的 和。
3、是一种文化。
4、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呈现出
的发展局面。
5、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有。
6、对待文化差异,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
,一种是。
流程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畅游世界
.分组展示自己了解到的各国的节日、建筑、文学、信仰、饮食习惯等,并讲解特点。
流程三:探讨与提高
.1.请举出你所知道的外来词,并思考“外来词增多,说明了中国文化没有外国文化优秀?”
2.P58页活动。说说你的看法。
流程四:检测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欢庆新年,送别旧岁,但各自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如在英国,年终之夜人们举杯高唱《辞岁歌》。在日本,除夕的年夜里敲钟一百零八下,意在驱逐恶魔。除夕之夜,罗马尼亚人在广场上竖起高大的圣诞树,搭起舞台演出各种文艺节目,这些说明了
①由于各自风俗习惯不同,有的寓意深远,有的有趣热闹
②同样的节日,受到当地传统风俗的影响,呈现出本民族的特色
③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正是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④英国人过年太枯燥,日本人最迷信,罗马尼亚人过年最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萨姆在美国一家驻中东的广告公司工作,他正在把第一年的经历告诉朋友。
萨姆:我的第一项设计——一种甜饮料的广告做得棒极了,可是我却因此丢了饭碗。
朋友:你是怎么做的?
萨姆:为了消除语言障碍,我竖了三块板子加以说明:第一块板子上描写的是一个人站在沙漠中,大汗淋漓;中间的板子是他把我们的饮料一饮而尽;第三块板子是他神采奕奕,笑容可掬。
朋友:很好嘛!除了什么差错?
萨姆:可是我并不知道阿拉伯人是从右往左看的。
从萨姆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结论:()
A、文化存在差异,语言存在差别
B、不同的国家有着各自的代表人物
c、萨姆把美国文化传播到中东
D、语言的障碍无法消除
3、一位外国朋友不知道中国人的“哪里!哪里!哪里!”是自谦词。一次,他参加一对年轻华侨的婚礼时,很礼貌地赞美新娘非常漂亮。一旁的新郎代新娘说了声:“哪里!哪里!”这位朋友却吓了一跳!想不到笼统的赞美,中国人不过瘾,还要举例说明,于是说:“头发、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都很漂亮!”结果引起了全球哄堂大笑。面对这种中西文化的差异,我们应有的态度是()
A、既可以排斥西方文化,也可以将中西文化加以沟通
B、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c、要走向世界,必须学习西方文化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
D、大力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对外国文化一笑了之
(二)问答题
下岗女工兰妹到国外专家布朗夫人家里做保姆工作,开始几天,兰妹做得相当好,很令布朗夫人满意,直到有一天,兰妹照例去清理布朗夫人的卧室,却发现布朗夫人仍在休息。兰妹心想,我还是得按照计划办事,而且我打扫房间并不会影响她休息。热情的兰妹认真地干起活来。这时候,布朗夫人突然醒来发现蓝莓在她的房间里,很惊讶,马上用不是很流利的汉语叫起来:“你来干什么?请出去!”兰妹仍是一片好心,“您接着休息吧,我一会儿就打扫完了。”布朗夫人提高了嗓门,一字一顿地说:“请——你——出——去!”并且手指着门。兰妹不明白自己哪里惹了布朗夫人,怎么这种态度。她心想,不是你叫我按时打扫吗?满肚子委屈地走了。
(1)
导致兰妹和布朗夫人之间不快的原因是什么?
(2)为了避免以后发生此类不愉快的事情,兰妹应如何做?
四、知识网络(梳理本课知识,画出结构图)
第三篇:《世界文化之旅》的教学反思
准备一节公开课的过程真是一种痛苦的历程。自从接到通知后,我就积极的准备,在准备过程中,我们学校所有政治组成员都给了我非常中肯的意见,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尤其是我们的教研组长杜林青更是跑前跑后,把我的这节课当成自己上课一样,在此我对老杜及我们组其他的几位老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在上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开始时有些紧张,神情不自然,语速太慢;学生在回答怎样跨越由于不同文化背景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时,有的学生就提出语言单一化的问题,这本身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对这个观点我的讲解不够透彻,对问题的解决不够完善,这个地方应该让学生来解决,教师只需进行简单的评述就可以了,这样的解决方式才是最完美的;同时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学语言的组织不是特别优美,词语的运用不是很丰富等。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自己在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如: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应对在课堂教学中的突发情况,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纠正,及时解决;语言组织能力较差,课堂上语言比较生硬等。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多看课,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力争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经验丰富型,学识渊博型的教师。
第四篇:《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育才初中 郭会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对待文化差异存在的不同态度、什么是正确的态度;正确对待不同文化,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理解世界文化多元的情况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对文化不同会导致行为方式差异的理解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能力;对不同文化的批判、鉴赏及学习其他文化优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平等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克服面对文化差异产生的不安和焦虑;尊重自己民族文化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更强烈的自豪感,立志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促进派。
教学难重点:
教学难点:认识到文化没有优劣之别,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能奏出和谐乐章。
教学重点: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及设计目的:
一、<导入>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影音图片。
同学们,刚才的图片美不美?(美)对,那绚烂的烟花、五彩的丝绢、神奇方块字、清明上河图、敦煌的飞天神女,还有一把琵琶弹出的千年古韵。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精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那一夜,中华文化惊艳了世界。在领略了中华文化的灿烂之后,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搭乘旅游列车,来一次世界文化之旅。
在<导入>部分,我用多媒体展示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图片,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为学习世界文化奠定了基础。此环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做到了心动)。
二、预习环节:在旅游之前呢,大家先来看本节的预习重点,并在组内展示你的课前预习作业(课前收集的各国文化的资料)。
在<预习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本课的预习思路与重难点,为学生的预习做到了有的放矢。学生课前的预习作业,拿到课上进行组内互对答案,让学生做到了课前动起来。(让学生做到了动手,动脑,动心)
三、师生互动:
好,同学们就看到这里,带着大家的预习收获和疑问,我们开始了我们的旅行,第一站我们来到的是:节日之旅。
1、传统节日大展示。(展示中国的和外国的传统节日)
(1)请同学们先来展示你所收集到的我国的传统节日以及来历,食品之类的。生1:中国的春节,习俗是吃饺子,放鞭炮,发红包等等
生2:我国有中秋节,习俗是赏月,吃月饼
生3:还有端午节,是为了几年我国的历史名人屈原,习俗是赛龙舟,吃粽子等
。。。
师进行小结,并出示表格:
我国传统佳节文化习俗节日名称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元宵节…………传统习俗拜年、派压岁钱,吃饺子、年糕赛龙舟、吃粽子祭祖、吃寒食赏月、吃月饼猜灯迷、观灯、吃汤圆……(2)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棒,看来对我国灿烂的节日文化做到了了如指掌。那么,外国的节日你们能说出来吗?
生(纷纷举手并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进行了小结,并出示了表格:
外国佳节文化习俗国家名称日本巴西西方国家节日名称樱花节狂欢节圣诞节复活节愚人节………………(师):各国不同的节日说明了:
(生讨论并回答):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这种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2、(师):其实,同一节日在不同国家表现的也是不一样的。(师为生展示各国不同的过年方式:)
中国:贴福、年夜饭、鞭炮声、饺子、压岁钱、元宵、拜年等。日本:日本人特别重视新年,每年的12月29日至1月3日为全国休假日。日本人把12月31日称为除夕日日本人称元旦初一为“正日”,1-3日为“三贺日”。在正日,小辈须先去父母那里拜年,向父母问安,然后到亲友家拜年。
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五天,第四天为元旦印度元旦被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
让学生大声的读出来,并提问:同样是过节,为什么各国的习俗却各不相同呢?(生):世界上有多少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
由此得出文化的特点;多样性,丰富性和独特性。
(过渡):世界上文化的种类多种多样,节日文化只是其中的一种,下面我们再到第二站去看一看,还有哪些方面的文化。
第二站:环球之旅
了解世界各国,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代表人物、建筑、饮食、服饰等文化。
教师设置一激趣环节--------<知识大擂台> 同学们,下面我们进行抢答,看看哪些同学知道的多,答得快。(教师放映图片)
(学生飞快的抢答出:中国长城,美国自由女神像,法国埃菲尔铁塔,日本富士山,埃及金字塔等等,相关人物也能准确的对号入座)
(师):为什么看到这些事物,你就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呢?(生):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各个国家的文化代表人物,被深深地打上了本国、本民族的烙印。这些代表人物又把本国家和本民族的文化推向了世界,把大千世界装扮成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
(师:)下面我们来到了第三站 第三站:特殊之旅——探究语言文化(教师出示问题:)
①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成英语。“If you want to watch more,please go upstairs”(“如果你想看得更多,请上楼”)
②把“无风不起浪”。译成英语——
“where there is fire , there is smoke ”
(“有火的地方就有烟”)(师)看一看中国的俗语和古诗如果要用英语翻译,会翻译成什么样子的?大家讨论一下下面四个问题。
(师)①古诗和成语翻译上的困难说明了什么?(生)不同国家、民族在文化上存在着差异。(师)②你能找出汉语中吸收外来语的例子吗?
(生)酷(cool)、巧克力(Chocolate)、沙发(sofa)、等。
(师)③古诗翻译上有困难,但汉语中又吸收外来语说明了什么?(生)文化需要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因为语言虽存在差别,但不分优劣;文化虽存在差异,但各有千秋。
(师)④那我们让文化上的差异不复存在可以吗?(生)不可以,那样世界将变得单调而毫无生气。
(师总结)所以,我们拒绝标准化、单一化的文化。奏响和谐的文化乐章。
(师过渡:)在旅游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下儿尴尬,如我们班的家琛同学,在美国见到了他的好友杰克,就发生了一些小尴尬。
(学生表演)
(表演完毕,出示问题)
1、杰克为什么会生气?
2、如果是你,面对这样的问候会生气吗?你会怎么办?
3、面对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和杰克会有如此不同的反应? 在学生自由表达见解的基础上,师做出小结: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待人处事的方式也不同。归根到底——是文化的差异造成的。
(师:)既然跟老外打交道容易发生误会,那干脆不跟老外打交道,省得彼此误会,这种做法行得通吗?
(生:)不能。
(师:)那究竟该怎么做?大家想一想。老师在这给大家提供两种态度供你们参考:是排斥呢?还是沟通呢?
(生:)我们选择沟通。因为排斥:过分夸大本民族文化的价值,漠视甚至歧视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而沟通: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所以我们选择了沟通。
(师:)大家的回答非常正确,做人一个中国人,应当以开放的胸怀面对世界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们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师生互动>环节,即展示成果环节.我把世界文化之旅分为三站进行: 第一站:节日之旅
让学生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及其过法;为学生展示各国不同的过年方式,一例一释,得出相关结论——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本环节 既让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又让学生感受到文化就在我们身边。课前通过学生的预习,课下自主收集资料,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课上让学生自由的表达,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正让学生动了起来。(让学生做到了动心,动口)。
让学生“列举外国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传统节日”时,我让学生简要的回答了国家和节日名称。目的是让学生在领略本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基础上,再去初步感受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加深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的理解。
第二站:环球之旅
带领学生去领略世界各国的其他文化,特色事物。
在此,我以“知识大擂台”的形式展示,要求学生抢答,并得出结论: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不同文化,都有其标志性的代表事物或人物。
本活动,我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让学生加深对文化多样性与丰富性的理解,激发学生已有的体验,形成新的经验,提升为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本环节让学生做到了动脑,动眼,动身)
通过以上两站的旅行,让学生自己体验感悟文化的多样与丰富,以此突出本课重点。
第三站:特殊之旅
在此我设计了中英互译,要求学生查看并思考四个问题,以此引导学生感受文化的差异,并理解在全球化过程中,文化应做到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在旅途过程中,肯定会碰到一些尴尬,所以我设计了“旅途中的尴尬”一环节,并要求学生表演。在学生表演完毕后,教师提出四个问题。让学生理解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待人处事方式不同,从而尊重文化差异。此活动的设置,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感悟到为我们双方应加强沟通与交流,以此突破本课的难点。(本环节主要让学生做到了动身、动脑)
<旅游回来话收获> 同学们,我们的世界文化之旅到此就结束了,这次旅行你收获到了什么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这节课我学到了„„ 懂得了„„ 印象最深的是„„ 对我启发最大的是„„
(在背景音乐中,学生展开了思索,并回答自己的收获)<旅游回来话收获>既是旅游过程的结束环节,又对本节内容做了简要的总结,让学生做到了动脑,动口。
四、(师:)同学们回答了自己的收获,那么本节的知识我们能不能做到学以致用那个呢?下面我们做几个巩固练习(师出示五个习题)
下面剩下的时间,我们以组为单位,相互提问。
<当堂巩固>在学生学完本节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了当堂巩固,既是巩固,又及时反馈了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在老师出示了五个小问题 后,让学生进行“组组结合,组内提问”,力争做到当堂解决所有问题。
五、本课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的只是一次虚拟的旅行,让大家对世界各国的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预祝大家在今后真正的国际旅行中,旅途愉快,顺利。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世界文化之旅丰富多彩的文化(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1)独具一格的传统节日2)特有的标志和代表人物1)文化存在差异,没有优劣和谐的文化乐章2)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和谐发展3)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六、课后作业:以“世界文化之旅”为题,每人出一张手抄报,将你本节课的收获表达出来。
(要求: 主题鲜明、字体清楚、美观大方。)
第五篇:《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陵水民族中学
杨贵娟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克服面对文化差异产生的不安和焦虑。
2.知识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对待文化差异存在的不同态度、什么是正确的态度;正确对待不同文化,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
3.能力目标:对文化不同会导致行为方式差异的理解能力。教学难点:认识到文化没有优劣之别,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能奏出和谐乐章。教学重点: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文化小幽默《不是东西》,设问:老外眼中的“东西”和我们中国人所讲的一样吗?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笑话?学生回答:文化的不同 过渡:事实上,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洋溢着各自动感的文化气息,让我们流连忘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踏上世界文化之旅,感受多姿多彩,璀璨迷人的世界文化。
二,讲授新课(板书:世界文化之旅)
大家注意,课本首先讲到了世界文化的哪一个方面? 节日(板书:节日),为什么呢?
如果没有了节日,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透过节日,我们可以更充分认识到各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与文化渊源。
你知道咱们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烈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呢?他们是怎么来的?注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有请同学为我们介绍:
教师:嗯,很好,给我们着重介绍了中国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的节日习俗。从中我们既可以了解到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同时还说到了即使同样的节日,比如中秋节,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庆祝的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这说明了文化的独特性。(板书)
将来无论你们走得多远,都不要忘了咱们的传统节日,不能忘记养育咱们的亲人和祖国。
刚才我们说到中国的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其他国家和民族有哪些特色节日吗?(愚人节、慕尼黑啤酒节、巴西狂欢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我们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啊)、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父亲节(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在母亲节、父亲节的时候,你们给父母送礼物了吗?祝他们节日快乐了吗?)、情人节(知道咱们中国的“七夕节”吗?冲击了咱们自己的情人节阿)、圣诞节。(阅读书上57页,相关链接)
不同的文化除了通过节日表现出来,还有哪些表现呢?有请同学:
反映了哪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文化习俗?这些习俗和什么有关?
1、埃及 金字塔
(板书:建筑、雕塑),(反映了古埃及帝王的墓葬习俗和神奇的建筑、雕塑艺术技能)
2、西班牙(板书:斗牛比赛)
非常富有民族特色,大家一看就知道了。西班牙人认为斗牛既是艺术技能的展现,也是人与动物的较量,是勇敢和英雄气概的表现!当然也有许多人认为它虽刺激却很残忍。
3、日本的和服 服饰 舞蹈仪式
4、中国 饮食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料理、法国料理和意大利料理并成为世界三大料理。
5人物
(看到梅兰芳,我们就会想起中国国粹京剧)6戏剧
7国旗、文学、科技、艺术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透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世界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板书:丰富性和多样性)
大家想想,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这么多风格迥异的文化,同时存在于我们这个联系日益紧密的地球村,会出现怎样有趣的事情呢?
请大家看教材(英汉互译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学生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小结:中国古诗词浩若繁星,读起来很有韵律和意境,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深厚的文化积淀,其他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无法替代的。当然,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本身也具有语言美,音调的升降,读法的暴破、连读,犹如一首和谐婉转的诗歌,同样散发着无尽的美。世界上有2000多种语言,你觉得哪一种语言更好呢?这此,大家应明白:语言存在差异,但不分优劣。你能找出汉语中吸收外来语或者外来语吸收汉语的例子吗?语言的千差万别也使得世界文化充满生机。
过渡:语言上的差异引来这样的笑话,那不同国家的人的行为又会出现怎样的状况?请听故事:
教师讲“杰克的故事”学生即兴表演,然后思考:
1、杰克为什么会生气?
2、假如你是杰克,你会生气吗?学生发言归纳:各国文化的差异。(板书:差异性)
设问:我们的好心却换来对方的误解,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是不是我们干脆不要与外国人来往,行吗?学生讨论明确:面对不同文化差异学会克服不良情绪及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加强沟通和交流。
引导学生举例: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如:各国见面礼节。进一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克服面对文化差异产生的不安和焦虑。教师归纳:花儿因竞相开放而色彩缤纷,世界因相互交流而共同发展。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都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我们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沟通,我们就能共谱和谐的世界文化乐章。课堂小结: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总结本课并为下一节课做铺垫。板书设计
独特的文化习俗
丰富多彩的文化
风格迥异的行为方式
各国文化千差万别
共谱和谐的乐章 附:
1、《不是东西》一个自称为中国通的外国教授给学生讲什么是东西,说只有无生命的才叫东西,所以“我不是东西,你也不是东西”。
2、杰克的故事:旁白:杰克是个刚到中国不久的美国留学生。一天他在散步,碰到了这样一件事……
表演:迎面来一位中国同学,向他问候:“你吃饭了吗?”杰克一笑而过。又碰到一位中国同学,又问他,你吃饭了吗?杰克有些疑惑,继续散步。再碰到一位中国同学,还是问他,你吃饭了吗?这时杰克用结结巴巴的汉语生气地回答:你们为什么老问我吃饭了没有?我有钱吃饭!
3、各国见面礼节
美国:一般行握手礼,熟悉的人大多会热情拥抱。日本:正式社交活动要鞠躬,两手放膝上,并且频频弯腰(约30度)
韩国:韩国人见面时也行鞠躬礼,不过男人既可鞠躬,也可握手,而妇女一般只鞠躬或点头示意。波兰:在波兰,至今仍盛行吻手礼。
巴西:巴西人在社交场合通常是以拥抱或者接吻作为见面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