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建议范文
当今世界,经济竞争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竞争,城市文化竞争力已经成为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刚刚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为提升__城市文化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共__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文化建设,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是快速发展__城市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
一、我市城
市文化竞争力发展现状
我市文化资源较为丰厚,拥有千山文化、冶铁文化、玉雕文化、满族风情、当代名人等;文化产业已具雏型,市广电局的电台、电视台2005年均实现经营收入6000万元。社会资本开始进入文化产业,海城东北人文化传播公司的音像制品已占全国市场份额的十分之一;文化体制改革正在稳妥推进;艺术创作与研究取得长足发展。这些为提升__城市文化竞争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当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文化产业尚未形成规模;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陈旧落后;文化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掘和有效的整合利用;各类文化人才严重缺乏。
二、提升我市文化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1、确立提升我市文化竞争力的战略地位,制定我市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依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组织学者、专家、文化企业家,制定__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使我市文化发展真正走上健康轨道。建议制定《文化设施条例》,规范我市文化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保护工作,制定我市《文化事业与产业投融资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从法律法规的层面上促进我市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大力发展。
2、坚持改革先行试点的原则,搞好文化事业和产业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切实落实《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抓紧进行文化事业与产业的改革。应选择好文化事业与产业改革的试点单位,稳妥进行改革。对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和基层文化站)的改革,重点应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尤其是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并吸引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重点用于公益性基础文化设施和城乡居民社区文化设施的投入,尤其是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满足广大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争取建成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对于博物馆、群众艺术馆目前搬迁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应尽快解决。各县(区)也应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恢复或建设一批文化基础设施。对于经营性文化产业(剧团和图书音像发行等)的改革,重点应是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通过公司制改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鼓励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3、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应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确立优先发展的行业和项目。根据我市人文传统、文化资源、技术支撑、消费需求等因素,确立文化旅游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图书音像发行业、影视制作发行业、演艺娱乐业、艺术培训业、工艺美术业作为我市优先发展行业。将市歌舞剧院、市戏曲剧院、市艺术剧院组建成__演艺集团,增强演艺实力。整合艺术培训业,将市艺校、市歌舞剧院培训中心等合并,做强艺术人才培训基地。组建图书发行集团、影视音像出版发行集团、文化旅游集团、玉雕集团、体育休闲健身集团,并注重培育和发展一批内涵丰富、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数字内容和动漫产业项目,并创造条件,建设__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加快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培育和发展文化消费市场。大力培育演出市场,拓宽演出渠道。积极争取在我市的高等院校成立出版社。
4、坚持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艺术,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应充分挖掘、整合、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尤其是独具__特色的文化资源,创作出一批水平高、特色足、群众喜爱、市场欢迎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舞蹈、广播、影视、动漫等文化艺术精品。注重开发我市旅游文化产品,尤其应挖掘千山文化资源,开发千山景观文化、宗教文化、故事传说、诗文楹联等系列文化产品,并创作排演大型神话歌舞剧《莲花仙子》,排演大型舞蹈《先民冶铁舞》。注重对__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传承、开发和利用,并力图形成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产品品牌。组织力量创作拍摄__独有、具有较高市场价值题材的电视连续剧。
5、创新用人机制,制定培养和使用人才政策。运用市场机制配置人才,积极推进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逐步推进文化艺术人才成为自由职业者的步伐,建立规范的人才有偿转让和合理流动机制。通过选送高等院校深造、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讲学、职业培训等办法提高专业人才的素质,尤其要大力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积极探索资本、技术和管理要素等参与收益分配的办法,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
成果入股等多种形式,搞活分配,吸引和留住人才。
第二篇:关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若干建议
为了贯彻市十次党代会“必须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精神,今年6-9月份,市政协组织委员对我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综合情况报告如下。
一、鞍山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总体概况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通过调度、利用自身资源来吸引、聚集外部资源并有效控制、转化全部资源,更好地创造价值、满
足市民需求、实现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之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城市综合实力,指一个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环境、科技、文教等各个领域所具备的现实实力和发展能力的集合。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综合实力强调的是现实能力,而综合竞争力更注重发展潜力。2003年以来,中国社科院财经研究所先后发布了4期《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对国内200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排名(下称竞争力排名),并对前50位城市的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期,国家统计局也进行了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排名(下称综合实力排名)。鞍山在竞争力排名中,2003年居第55位,2004年居第56位,2005年居第61位。其中,2005年首次纳入港澳台地区城市,若去除这些城市则居第53位。在综合实力排名中,2004年居第50位,2005年居第44位。从排名看,我市综合竞争力虽没有综合实力排名靠前,也没有综合实力提升速度快,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处于第二集团。以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部分省会城市为主体的前30名城市,综合得分均在鞍山的15倍以上,表明这些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大,属于第一集团。其中,沈阳2003年居第29位,2004年居第23位,2005年居第19位(去除港澳台地区城市居第12位,下同);大连2003年居第11位,2004年居第14位,2005年居第17(10)位。综合得分是鞍山的1.6-1.7倍左右,优势比较明显。排名第31-80位的城市综合得分相差不大,主要由东部地级城市和中西部省会城市组成,属于第二集团,鞍山位于第二集团中游(见表
1、表2)。从省内看,除沈阳、大连、鞍山、盘锦以外,进入2005年竞争力200强的城市还有:锦州第105位、葫芦岛第106位、抚顺第115位、本溪第138位、丹东第152位、铁岭第158位、营口第160位、朝阳第180位。表12005年综合竞争力排名与鞍山相邻城市表城市排名南通大庆太原包头鞍山盘锦洛阳湖州秦皇岛嘉兴综合竞争力***46566综合实力***73258表22005年综合实力排名与鞍山相邻城市表城市排名乌鲁木齐中山绍兴太原威海鞍山徐州扬州淄博温州综合实力***64748综合竞争力***1443
4二、鞍山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分析
1、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鞍山铁矿资源探明储量74.5亿吨,菱镁矿保有储量36.5亿吨,岫玉探明储量27万吨,均居全国之首;滑石保有储量4576万吨,占全国的40。还有玉佛、千山、温泉等旅游资源。在资源禀赋方面与同类城市相比拥有一定优势,是构成综合竞争力的基础。
2、扎实的产业资源优势鞍山基本形成了以钢铁、装备制造、轻纺、矿产品加工为主的“一个基地、三大产业”的工业格局。鞍钢竞争优势突出,2005年居世界主要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第8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8名。矿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有4家企业进入全国耐火材料制品制造业前10名。机械加工和工业自动化方面也有一定优势。在2004年竞争力排名中,综合生产率高居第32位,体现了我市支柱产业大工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优势;综合市场占有率居第48位,表明我市支柱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这些构成了综合竞争力的核心。
3、较强的人才资源优势全市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5.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62。在综合实力排名中,我市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居第35位,比综合排名高9位,说明我市与位次相邻城市比具有一定的人才优势。同产业优势相对应,我市在钢铁冶金、矿山和矿产品加工方面,工程技术类人才优势明显,技能型人才储备较大。
4、一定的区位开放优势鞍山位于沈大经济带中部和辽宁中部城市群南缘,属于经济集中度较高地区。区域内陆路交通发达,海空交通便利。我市从1988年开始享受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的各项政策;1992年成为国家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市。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大连东北亚航运中心、建设天津滨海新区等政策,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一员,这些都是提升我市综合竞争力的助推剂。
5、强劲的经济发展优势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呈现强劲势头。在综合实力排名中,2005年我市经济发展得分占总分的49.2,位居第40位,比上年前移15位。其中,经济发展速度居第9位,经济效益居第31位,经济规模居第45位,财政收入居第43位。表明我市经济发展处
第三篇:关于提升城市制度竞争力的建议
市政协城市竞争力调研三组制度竞争力对城市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只有科学先进的制度,才能保证城市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一、我市的制度建设成效明显自1984年以来,全市共制定、健全各种法规、规章385件。近六年来,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清理,已作修改和废止的地方性法规23部,政府规章233件。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现行有效的政府规章106件,地方性法规44件,行政审批事项由最初的1624项精简为359项。这些法规不仅涉及到我市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而且在省内外也有一定影响,有的属于在国内省内首创,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二、当前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交叉重复现象较多。有的在一个管理领域内制定出多个法规或规章,既增加了立法成本,又出现重复限制问题;个别制度建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够,在审批和监管权限上,时而上收,时而下放,有时权力的“头”下来了,“尾巴”还在上边。二是不够完善和健全。有的法规自由裁量权过大,大多处罚限额在一千到两万、两万到十万不等,甚至更大差额,具体罚款定额均由执法本人酌情确定,有很大随意性,因此常出现执法人员与当事人讨价还价、打架骂架或行贿受贿问题(见表一);有的立法滞后于现实发展需要,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全国人大至今还没有出台《国有资产法》,使下边的管理没有权威性的法律依据,尽管我市已制定了一些暂行办法,但实行起来也是困难重重和软弱无力;还有些公益性方面的法规建设也不配套。表一:自由裁量量权范围过大情况法律名称内容自由裁量处罚范围地下水资源保护条例转供水或者经批准擅自改变取水用途的……20000-80000元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未安装计量设施的……5000元-20000元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违反本条例规定,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的……1000元-10000元20000元-100000元三是执行和监督环节薄弱。在调查中,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是,有些干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落实不坚决、找人就变通,执法不公正,处罚有多有少,监督不到位、以情代法等。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做好法规制度的清理和完善工作。建议市里进一步加大力度,在原有基础上,对交叉重叠的法规制度重新梳理和修改,保留科学适用的,修订重复交叉的,废止过时无效的,统一编辑全市通行的法规制度版本,以统一民心,规范民行。同时,要制定自由裁量权的限定办法,对原有法规、规章的罚则部分进行细化,缩小自由裁量空间,在上位法限定的范围内,分档分类划定不同的具体罚款数额,从根本上消除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
2、建立公众参与立法机制和法律实施效果检查制度。为避免部门利益和本位主义,建议将法规的制定工作委托专门的行业协会、中介机构,或院校和其他社会组织起草、论证,并通过网站、媒体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平衡后,再履行法定审批程序;同时,还要针对法规制定的质量缺陷,建立法规实施效果检查制度,由立法部门或委托中介机构及专家,进行社会调查和法律检测,对法规实施后的结果如何进行评估,考量其在实践中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判断是否存在滞后或与上位法冲突等质量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立法中的不足。
3、切实加强执法过错和重大决策过错的责任追究制度建设。应进一步明确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机构和负责人员,完善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完备的执法评估检测体系。对执法单位和个人出现的执法失误和错误进行问责处罚,将合理合法上访和各种举报的问题,作为重要查询渠道和依据。发现违法行为,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允许违法行为得不到纠正和处罚。此外,还应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决策过错追究责任制,制定责任追究标准和细则,落实责任制的执行部门,对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包括承担重大事项审计、评估的中介机构等,凡在工作中出现重大决策失误和过错的,都要对其主要领导人和决策者追究责任,给予相应处罚。
4、建立财政资金管理和国有资产经营新模式。在资金管理上,要成立全市统一的资金结算中心,建设统一办公大厅,把各级财政资金的支出结算集中统一管理,形成财政负责分配、单位负责使用、中心负责结算的新格局,做到管钱的不用钱,用钱的不见钱,从而杜绝挪用、截留、挥霍和私设小金库等行为;在国有资产管理上,应集中力量,对全市各级各类国有资产进行一次全面彻底地清查,摸清家底,逐项登记造册;建立资本金预算制度,实行国有资产的资本化经营方式,经营收入上缴财政,并可通过银行“搭桥贷款”、“打折回购”、“企业联动”、“委托清算”等银企合作模式,集中处置不良债务、破产企业和遗留问题。
5、进一步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和监督机制建设。建议尽快建立全市统一的《诚实信用管理规定》,明确负责机构和人员,规定失信惩戒办法,建立信用档案,记载诚信简历和不良记录,作为找工作、洽谈生意、银行贷款、提拔任用等的诚信依据;特别要强化和完善各种监督机制,在重要部位
和公共场合安装“电子眼”,建立相应的监督失职失查责任追究制度,对监督不尽职、督查不到位、查处不及时的,也要追究有关领导者和责任人的责任,给予相应处分。
6、切实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和突发性应急预案建设。当前,应重点建立健全信息网络传播、网上审批、循环经济、公共事业、高科技、新项目、专利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制定相应配套办法;要根据以往突
发的各种灾害和安全事故教训,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应急预案,及早形成涉猎全面、综合配套、科学可行的规范制度,切实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人、财、物齐备,建设一支本领过硬的应急救援队伍,健全一套反映及时的信息预警机制,制定一系列正确处置的应急办法和应变措施,以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
第四篇:关于提升工业区竞争力的建议
__区政协
(2006年9月19日)
__工业区是__装备制造业的主体园区,毗邻鞍钢厂区东北部,面积15平方公里,是我市传统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聚集区,具有产业工人集中、制造技术密集、工业资本流动性大、铁路公路比较便利等特点。园区现拥有
各类企业近百户,初步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以水泥、水泥制品和建材为骨干的多样
化经济格局。为了解__工业区的发展状况,促进__工业区竞争力的提升,__区政协
组织委员开展专题调研,就有关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一、发挥__工业区机械加工资源优势,构建__装备
制造业新的工业经济增长极
__工业区至今没有形成能够左右行业产品价格、影响行业兴衰的大型企业集团,也缺少工业经济的知名品牌。我们建议市政府积极支持鞍钢重机公司整体向__工业区搬迁,并为其提供方便条件,考虑以鞍钢重机为龙头,以三冶钢管、鞍钢附企和__地方民营机械、冶金制造企业为依托,组建我市装备制造业产业航母,将__工业区建设成为辽宁中南部最大的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目前鞍钢重机公司企业搬迁规划和预算已制订完毕,现在企业搬迁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要为鞍钢__小额站选定新厂址,使鞍钢重机公司进入鞍钢小额站现厂址。二是__地区的氧气供应量无法满足重机公司需要,将直接影响重机公司的日常生产。目前__区政府正在积极与鞍钢重机公司领导接触洽谈,就企业进驻工业区相关问题进行磋商。建议市政府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上述问题,加快重机公司入驻__工业区的步伐。
二、加快__工业区“两横三纵”交通走廊工程实施步伐,提高园区生产运营的便利度
__工业区的建设属于旧区改造型,存在着制约园区发展的道路交通紧张和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比如道路破烂不堪,路面凸凹不平,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市政府已批准__工业区“两横三纵”路网建设,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
1、应尽早贯通__检查站东侧的桃灵路与
城市外环的连接,形成井字形交通主框架。桃灵路与曙光路打通后,为使园区北部与东部相
连,应尽快考虑园区东出口与通往齐大山方向的陈台路相连问题,解决目前园区(羊草庄部
分)企业东出口运输难题。
2、曙光路应北上穿过三冶制品和三冶结构厂区结合部直通外环,将整个园区(羊草庄部分)南北全线打通,解决企业南北交通运输问题。
3、园区(__
部分)企业西南方向没有出口,使工业区部分企业感到交通不便。如冀东水泥厂区西侧应修
一
条200米长的道路与外环连接,解决西南方向道路出口难题。目前园区规划部门正着手测绘,希望政府保证资金投入,尽快改善园区各方向的出口交通状况。
三、充分发挥__工业区管委会职能,扩大园区管理权限
管理机制的创新是提升城市区位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在__工业区的管理上,建议市政府给予
__工业区管委会适当而灵活的管理权限,以增强园区管理的自主性。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方面,__工业区存在着基础设施配套落后问题,整个园
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大约在3亿元左右,根据__区目前财政状况,在路网和基础设施建设上,仅靠区级财力难以解决。为此,建议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__工业区的扶持力度,给予__工业区
市级园区建设配套费优惠政策,减少市财政拨付入驻企业
配套费建设资金的中转环节,加快资金的流转速度,把企业上缴的园区建设配套
费应直接投入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上,解决园区基础建设资金短缺和不足的问题,提高__
工业区的自身造血功能。在土地、规划和项目审批方面,尽量减少管理层次,简化审批程序,明确收费标准,降低园区管理费用
。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类项目审批方面开辟快捷通道,减少中间环节,实
行一条龙服务或一站式办公,提高办事效率。
第五篇:激活医院文化提升竞争力
激活医院文化提升竞争力
2008-12-05 15:02:43 责任编辑:海峡医界网 来源:《中国医院管理--中国医院文化论坛文集》 浏览次
数:81
一、给医院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涵,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首创精神,提升一医科技品牌
为焕发百年老院的生机和活力,医院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的新理念有机结合,充分激励广大医务人员的首创意识,医院的临床科研水平不断上升,着力铸造具有一医特色的科技品牌。
1、注重优良传统与现代理念相结合,培育一医精神。
通过一代又一代常德一医人的不懈努力,医院发展初具规模和影响力,不断熔“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崇德垂义、修身为本的人文精神,刻苦勤劳、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医院百年来形成的“广济天下,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为一体,凝聚成“广济天下,永争第一”的医院精神。坚持文化建院理念,创办了《常德一医人》院报、《医院信息》院刊,组建了通讯员队伍,开办了医院网页,大力宣传特色专科和名医,举行了试管婴儿诞生、肝脏移植和心脏移植手术成功新闻发布会,制作了多块宣传广告、橱窗、路牌;经常参与常德市举办的广场文艺晚会,开展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举办“常德丽人”市一医院专场选秀,进行职工书画摄影展,组织在职职工及离退休老干部进行形式多样的健身娱乐活动。充分展示一医人精神,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医院先后获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双文明建设模范单位”、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总局授予的“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中华医院管理协会授予的“百姓放心医院”称号,获全国总工会授予的“模范职工之家”、“厂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工会女职工先进集体”及省市“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等荣誉称号。
2、注重临床实践与创新精神相结合,培育科研意识。
医院相继出台多项科研奖励措施,鼓励医务人员结合临床实践搞科研、写论文,实行技术职务晋升、专家奖励、评功评奖与科研成果挂钩,增强了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的积极性,活跃院内的科研气氛。2000年以来,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近300项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科研成果的级别不断提高,共获省市科研成果奖30余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2001年,外科主任医师文尚武主持研究的“非结核支杆菌感染的外科治疗”课题,先后指导深圳妇女儿童医院、福建南平医院、石家庄辛集医院等4起大规模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例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解决了一个世界性医学难题,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医院召开专题表彰大会,奖励其120m的住房一套和10万元奖金。随着医院科技意识的增强,医院诊疗水平明显提高,第一代、第二代试管婴儿顺利降生,医院2的器官移植技术逐步成熟,完成肾移植200余例和多例角膜、肝移植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占据省内同级医院领先位置,尤其是2004年9月首例心脏移植手术成功,揭开了医院发展新的篇章,标志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湘西北癫痫病研究所”在2005年元月挂牌成立,填补了省内空白。
3、注重在职培训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培育核心竞争力。
科技兴院,人才为本,提高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人才队伍,形成高、中、初三级搭配合理的人才梯队。一是强化“爱才、重才、用才”观念,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实施了在2010年前培养出十名博士、百名硕士、千名本科生的“十百千”工程,提高人才队伍的学历层次。二是广辟学习渠道,浓厚学术氛围。在鼓励岗位自学、以老带新、规范培训的基础上,每年选派10名以上医师到国内本学科顶尖级医院进修,每年派100名左右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与对口短期培训;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湖北职工医学院、徐州医学院联合办学,70名业务骨干参加了本院的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习,254名护理骨干实现了学历升级;多次聘请德国、美国硅谷、北京、上海、长沙等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讲学。三是施稳才之策,建立激励机制。对攻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期间工资福利照发,取得学位回院工作后,报销学费和课题费,补发学习期间奖金,采取优惠政策引进高级人才,打造了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人才基础。随着人才培养力度加大,技术水平提高,每年完成门急诊诊疗人次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40万人次增至2004年的58万多人次,年平均收治住院病人2万人次以上,急危重症救治成功率达85以上。及时抢救104名氢气球爆炸烧伤的中学生无一例感染留下疤痕,2002年救治“11·11”事件中毒学生283名,得到卫生部专家组的充分肯定与好评,2004年及时救治“12·21”桥南火灾事件烧伤人员26名,为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严格管理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和谐医院环境,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巩固一医管理品牌
医院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努力实现科学管理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优化医院环境,融洽内外关系,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热情和创业激情,有力地促进了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1、对待员工人性化。
一方面,对内部员工实行人性化管理。精神上关心职工,尽量满足大家的精神需求,根据不同层次的要求,提供不同的帮助,使大家在愉快的工作环境中,实现个人精神追求;逐步提高员工的待遇,满足医务人员生活需要,以良好的待遇凝聚人心,增强合力,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
另一方面,从“六个一”入手,增强员工对医院的认同力与责任感。在百年院庆前夕,我院开展了编一部百年院史、创作一首院歌、编印一册医院论文集、出一本医院画册、制定一套行为规范、评选一批标兵为内容的“六个一”形象工程建设,用光荣传统教育员工,用严格的纪律要求员工,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员工,激发了员工弘扬医院优良传统,再创医院新的辉煌为已任的强烈责任感,增强了员工爱院爱岗、尽职敬业的使命感,培养了员工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激励着员工始终以良好的精神风貌面对工作、善待病人。再一方面,把对员工的亲情关怀上升为工作规范,员工生日送祝福,员工生病带问候,员工新婚献鲜花,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关心离退休人员的健康生活,抓好“夕阳工程”,浓厚祥和融洽的人际氛围,烘暖员工的心。
2、环境改造舒适化。
2000年以来,我们每年在文化建设上的投入都在百万元以上,医院基本建设投资1.5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医疗用房近7万m,正在新建之中的门诊急诊医技综合大楼竣工后,将为员工工作和患者就医问诊提供更加舒适的条件。目前,医院的绿化达到总面积的40,病房装有中央空调,配备电话、有线电视和卫生间,10多部电梯昼夜服务,工作区和生活区分片而居,房屋结构错落有致,两横两纵的道路畅通无阻,前后门出入方便,开设有健身娱乐场所,图书馆、商店、酒楼、停车场、消防设施一应俱全,院内树长青、草常绿、花长开,宣传标志规范醒目,背景音乐温馨怡人,环境整洁幽雅,不仅可以解除患者病痛,还能享受到浓厚的医院文化,陶冶性情。
3、医疗设备现代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根据科技发展和患者需求,我们及时添置、更新医疗设备,先后投资近亿元,引进1.0T和1.5T核磁共振、高速双排和16排螺旋CT、大(小)C臂、电子直线加速器、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子内窥镜、光子刀(X刀)、准分子激光治疗仪、激光治疗仪、妇科高频电波刀、监护仪、反搏泵、血凝仪、血透机、麻醉机等大型设备,拥有医疗设备总值超过1.9亿元。
4、内部管理开放化。
面对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采取内引外联的战略,走出去向先进医院学习,引进来实行强强联合,每年院领导与相关科室负责人组织外出考察学习,吸收借鉴其他医院的成功做法,邀请著名专家前来会诊讲学。增加与兄弟医院的业务往来,倡导资源共享、平等互利、共同发展,通过转诊医疗项目的开展,铺开了医疗、医技检查协作网,加强与县市区协作医院、指导医院的联系,完善各协作医院、指导医院、转诊医院等医疗网络,增强我院的辐射功能。
三、弘扬职业道德文化,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打造一医服务品牌
我们本着“医院为社会服务,医生替患者着想,医疗让群众满意”的服务宗旨,提倡人文关怀,和谐医患关系,铸就过硬的服务品牌。
1、坚持医德医风教育,树立人性化服务观念。
结合创建学习型医院,职业道德建设常抓不懈,加强党员党性教育,进行经常性普法教育、警示教育,开展“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活动,增强员工服务意识。借鉴企业服务模式,推行宾馆式服务。现阶段,医疗市场商机无限,激烈竞争残酷无情,医院要发展,不仅要加强人才队伍、医疗设备、科研成果及转化、医院环境等方面建设,更要抢占服务质量的制高点,我们充分借鉴企业经营的成功经验,逐步引进宾馆经营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程序,为病人服务。
2、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办院理念。
把满足病人的需求作为我们的工作目标,尽一切可能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由恩赐观念到职责所在。为病人提供社区医疗及出院随访服务,召开社会监督员和病人座谈会,定期开展问卷调查,认真疏理患者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改进工作。让病人切实感受到问诊暖心、住院留恋,保证病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以优质的服务留住病人、感动病人、吸引病人,使流动的病人成为医院良好形象的义务宣传员。
3、坚持实施便民举措,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我们以创建百姓放心医院为动力,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一切方便患者,优化服务环境。近年来,我们选派10多名护士在门诊、急诊楼进行导诊,为就诊患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职能科长和机关工作人员轮流参加门诊优质服务监督岗值班,负责协调联络,门诊导诊,化解矛盾;在门诊大厅设立“临床合理用药”咨询台;7788120救护车全天候接诊,保证急诊绿色通道畅通;认真落实“一日一清单”服务,开放门诊、内科和外科大楼电脑查费系统,让病人明白消费;延长门诊作息时间,中午不停诊,不停检,根据季节及时调整作息时间,实行365天开放门诊,满足群众随时就医需求;对急危重病人,实施先抢救再结算。一系列的便民举措,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多次收到患者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据抽样调查,群众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率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