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感受
小学数学教学感受
现实中,数学何时才能真正与生活结合呢?
为了迎接课改大潮,一线教师们的确在自己的教学理念中逐步渗透着新鲜的血液,努力地实现着“生活化数学”的理念,尽可能的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此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感受成功,增进自信。但是……
前几天,我看到一位四年级学生的一张单元测验试卷,上面大致有这样一道题:某小学组织学生郊游,一共有420人。已知大客车能乘53人,小客车能乘14人,问如何乘车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有位学生是这样解答的:用大客车5辆[53×5=265(人)],剩下的人乘11辆小客车[420-265=155(人),155÷14=11(辆)……1(人)],还多1人没有座位了,就挤一挤吧。说得头头是道,表述的理由清清楚楚,可是得到的是一个大“╳”。为什么呢?结合生活实际,这样做不行吗?难道多1人就不能挤一挤吗?什么叫“比较合适” ?能把理由说清楚、说明白,难道还不行吗?再看正确答案,原来是:420÷53=7(辆)……49(人),49÷14=3(辆)……7(人),应该乘7辆大客车,4辆小客车。嗨!原来数学中所说的“合适”是理想境界中的“合适”,即“尽可能多的用大客车,并且要保证每人都有一个座位坐,才叫合适”。这非生活中的“合适”,即“每人都上车,不要太挤就是合适”。此“合适”非彼“合适”也。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毫无疑问,正确答案所体现的是大家一致在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大家极力要提倡、宣扬的!那么它离我们学生的生活究竟有多远呢?是要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还是直接告诉学生数学与生活是两码事呢?学生究竟该如何去正确地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尺度呢?教师究竟该如何去沟通这种境界和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鸿沟呢?
面对教学中的诸多困惑,我们也都知道:课程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有顺流、有逆流、有急流、有暗礁……只有大伙儿齐心合力、直面困惑、迎接挑战,通过我们不断的尝试、探索,甚至是“碰壁”……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迎来新课改的全面丰收!
第二篇: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的感受
通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发现体验式教学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一、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1)树立了因材施教的观念。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认识到:善于因材施教,能为不同发展层次与水平的学生创设出适宜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合自己求知特点的学习方法、策略和习惯。善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增长学生动脑和动手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层次和水平。(2)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在课堂上问个不停,讲个不停。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教师们确立了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并立足于课堂教学主阵地潜心探索教改之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们亲身感受到了学生隐藏着的巨大潜能,充分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可能性,因此把更多的教学活动让位于学生,打开了一条“让学生主动走向知识的通道”,使师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中得以张扬。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能给学生最多的思考、动手、交流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师真正起到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这样,破除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建立了教育民主化思想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中心、学生体验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传统权威式的师生关系让位于平等的、互相尊重、相互负责的交往方式,使得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更趋于和谐,为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终身思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增强了教师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在实践和研究中,老师们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他们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钻研教材,互相交流经验,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4)改变了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的教学行为
2、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1)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学习探索的积极体验,学习兴趣盎然。
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这一观点早已被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强调过程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知其所以然,为了促进理解或掌握结论。而体验性学习对过程的关注,就不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掌握结论,还在于过程的本身。为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了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了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了探索和创新的欲望,学生们的学习态度有明显好转,对学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在数学课上,问题由学生发现,规律由学生探究,方法由学生选择,结果由学生评价。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大多有探索新知的欲望,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新思路,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需要培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观察、分析、实验、尝试、纠错等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体验式学习课题的研究,能使课堂成为一个创新性的学习社区,特别是当采用小组学习、小组讨论的形式之后,就更为直接地提供了一个群体互动的空间,使学生在其中学会相互配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学会了倾听和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发扬了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了交流和分享探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4)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体验式学习使学生成为科学真理的探索者和追求者。学生尽管都乐于参与探究,但在探究实施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各种问题和困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学会了从实际出发,通过积极尝试探究,认真验证,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了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态度,并且在这个体验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那不断进取的精神,一丝不苟的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都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和发展。体验性数学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积极向上、健康的情感体验,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坚韧、不屈不饶的学习意志。
第三篇: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感受
学习心得
通过这段时间的网上研修学习,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厚实文化底蕴、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学习理念、丰富了专业理论。通过本次学习,使我的执教观念有了变化,对新课程改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一、通过培训,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
通过此次培训,我清楚地感受到了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高要求。我将以更广阔的视野去对待我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总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
二、通过培训,我深受教益:
(一)学习理论知识,对我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
过去,对知识结构的更新认识不很深刻,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把握也只很模糊,因此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通过本次国培,解决了我的些疑问。在课时安排上,每个专题都设置了一定学时的理论研讨,为学员的理论学习提供了发展的可能。通过视频领略了各位专家学者来自学术前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阐述,这对我不仅是一种提高,更是使我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了理论上的保证,对提高我的专业化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经典的课例,开阔了我的视野。
优秀的教学案例,是良师益友。通过学习,让我从作课教师的课堂中领略了他们的执教标准,全新的教学方法,以及驾御课堂的能力,可以说重新让我坚定了课堂教学的信念。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帮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能力。通过观看培训的课例,它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重新提升了我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与把握,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
(三)专家解答,让我豁然开朗。
专家答疑,对教学中存在的困惑进行了解答,通过与专家的留言答疑,使我明确了自己今后的教学目标。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有了自己解决的心理准备。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很多,但我会主动积极地进行教学、探索适合本学校的教学方法,积极尝试,发更好地适应教学,让学生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校本研发是促动教育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
在学习中,我明白了要结合本校实际,积极进行校本研发,以此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进取,大胆创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促教,努力发掘自己教学专长,传授给我们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教学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精髓。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更加富有地域特色。
三、精采的互动交流是课堂的最好情景。
新课程倡导的主旋律是“师生互动,师师互动”。而平时,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多数情况下还是以教促学,自己研究,自己思考。通过这次国培,我认识到和学友们、同事们共同交流,共同研讨的重要性,开拓了教研视野。自已先研究教法,多借鉴他人意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在学中解惑答疑,通过学生主动研讨交流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总之,这次培训学习使我专业成长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培训。让我深受教益。我会加倍努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第四篇: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实践 感受
《数学课程标准》课堂教学 实践 感受
张辛庄完全小学 李 勇
通过教学实践,真正理解数学的内在价值,只有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行为,正确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才能体验数学的价值;只有课程内容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才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也只有教学资源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是生活,数学就在身边,才能使教育理念得以升华,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的发展、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结合自身近年来参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感受。一 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首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上,创设“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参与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的发展”,使人人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学习数学的乐趣。
其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讲数学”、“听数学”、“练数学”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现和掌握数学知识。
最后,转变教学评价标准。传统的教学评价重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介方式多样化。评价“注重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多用激励性评价”,“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同学生不同的需要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二 正确处理三维目标的关系 为转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数学教不仅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的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加强对数学的理解,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让学生在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完成数学抽象,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发现,有所认识与提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美、数的抽象美。
三 把握特点,活用教材
与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相比,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材做了重大变革,其突出了: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必须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所以每一小节数学知识的出现,教材都提供了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为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倡导自主的、多样化的学习。
总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讨出计算方法,在鼓励计算方法多样化时,实现计算方法最优化。练习题型设计上也充分考虑了一些开放题型,为了使学生喜欢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材引入了小学生特别喜欢的卡通人,“智慧老爷爷”、“笑笑”、“淘气”,教材中很多问题的设计都富有弹性,使不同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产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 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相互交往的一种活动,而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表态性教学素材,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材,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如教学“分类”时,教师充分利用校内课程资源,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扩大取材范围,增加了学生熟悉的玩具、书、衣物等,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思考空间,同时向学生展示“有大堆零乱物品”的场景,使学生自觉产生要收拾、整理的愿望。从而引出课题,渗透分类思想。然后以评选“最佳小管家”作为奖励机制,让学生共同把教室里的杂物,按品种进行分类。每组选取一样后,让每组学生把小组内的物品按照一定的标准,再一次进行分类,让物品摆放得有序、整齐和美观。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分类,明白学习分类的必要性,使学生对学习分类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再通过大家齐动手整理教室,自己动手整理书包,使学生非常容易地掌握了“分类”的方法,也养成了整洁爱美的良好习惯。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是生活,数学就在身边
第五篇:小学数学国培感受
专业、分享、见解——我的国培感受
随着学生一学期的学习结束,我的国培学习也近尾声。在这次培训学习中,我找到了跟学生同样的学习成长的快乐。专家们丰富的学生学习心理经验,精湛的专业知识技能,高度的课堂驾驭能力,深深地冲击着我。特别是专家们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深深地触及我内心的困惑,让我在学习中不断反思。下面就本次学习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一、专业的学习的平台。自工作以来,也参加过不少的培训、听课。以前的培训总是短暂的,听人家的优质课吧,听倒是听了,个中经验、亮点,全靠个人领悟,有些好的东西可以回来依样画葫芦,而无法听到多少专家精辟的讲解,理论上无人点拨。参加集体培训吧,时间短,内容多,形式单一,走马观花,收获并不明显。校本培训吧,形式大过内容,而且同事间碍于面子听到的意见总是避重就轻,优点多于缺点,而且能力差异的原因,指导意见并不见得专业。而国培,却真真正正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更重要的是为大家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教学中的困惑可以得到那么多人的帮助,教学中的问题可以得到好多同行们的经验,更有专家们一针见血的点拨,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二、分享式的学习方式
培训中,我们在网络平台上互相交流,汲取着同行们宝贵的经验。三天的线下培训,更是让我们久久难忘。面对面的交流讨论,思想的火花就在激烈的竞争中碰撞。特别是衡老师的一堂课,让我们真切地感觉了这种分享式的学习的课堂效果。衡老师几个小时的课,她讲得并不多,更多是她提出问题,让我们积极讨论,让我们每个小组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交流中相互汲取经验,关键的时候她再点拨几句。多么好的衡老师啊,她身体力行,直接通过我们的课堂给我们示范了这么好的分享式的教学模式。这让我再次对我曾经听到过的“教学中老师越是话多的,越不是好的组织教学”这句话有了深深的感触!学习回来了,我就对我的课堂进行了改进!让我的学生能发言,敢发言。
三、独到的见解——“差生谁造成的?” 衡老师培训中讲到的一句话:“差生谁造成的?你们!”,听到的时候,我简直有种提壶灌顶的感觉!是啊,老师分析得多么到位啊!学生高年级时为什么不举手了?提问时,我们总是抽一个同学先起来回答,不满意又抽一个同学起来,直到我们抽到符合老师答案的同学,然后对最后一个同学进行鼓励!教学中我们总是让学生在围绕老师的思维转,总是在学生身上找自己的答案!而忽视了对前面几位同学的伤害!差生怎么来的?是我们一点点的不经意的忽视中让他们失去了自信,是我们一句句不经意的责怪让他们失去了勇气!是我们不经意的一点点批评让他们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一直以来,我主张我的学生在数学上学得轻松点,让他们感受数学的魅力跟学习过程的快乐!培训回来后,更让我学习到了,要怎么保护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虽然快结束了,但学习中学到的科学的方法,却让我更有信心更从容地面对我以后的工作。感谢“国培计划”这个平台为为我提供这么好的学习空间,感谢“国培”为我们提供这么难得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