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文化类作文指导
积文化底蕴成就文化作文
——中考作文文化底蕴出彩报告
富有厚重的文化色彩与浑厚的文化底蕴的作文叫做“文化作文”。中考作文的文化底蕴,就是指考生在文章中透过一般的叙事写景,谈古论今,能反映出不同国家、民族、地区、行业等的某种历史文化传统、氛围、特征、风格,显示出考生的文化积淀、文化素养、文化精神和文化品位等等。一篇富有文化色彩与浑厚的文化底蕴的中考作文,可以表现出考生深邃的思想,可以迸发出考生胸中的激情,可以激发起阅读者对审美的共鸣,可以使阅卷老师感受到考生的深厚的文化积累。正因为如此,文化作文才备受青睐,屡获高分。
请看来自中考作文文化底蕴出彩报告:
1.融入诗词底蕴,以显示丰厚的文化积淀。诗词底蕴是指直接引用或化用古典或现代诗词佳作佳句于文章之中,给人以厚重的诗香氛围,使作文在考场上鹤立鸡群。
如福建宁德中考满分作文《感谢你的背影——致父亲的一封信》中写道:
深秋时节,我又要与您离别!看街道旁一棵棵俯仰生姿的法国梧桐飘零几片枫叶,我没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心情,只能悲哀道出“朝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手握着您“砂纸”似的手,心头涌起万般心絮:“落叶归根”,叶儿感恩于送它叶汁的树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小草感恩于送走它的大海母亲;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种子感恩于播种它的农夫。小作者引用灵活,文采飞扬。小作者灵活自如地引用了诗词,且与叙述语言融为一体,使得文章语言诗意而灵动,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展示了考生深厚的语言功底,提升了文章的品位。文苑奇葩里的诗词,犹如一束束芳香艳丽的花朵,灿烂了阅卷教师的眼睛。
2.注入历史底蕴,以增加厚重的历史感。历史底蕴是以厚重的历史积累作为强大的写作之源,以典型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材料,将历史的启示与现实结合,表达作者对话题或事物的深刻看法。我们同样通过中考作文的片断来感受历史底蕴之美。如山东滨州中考满分作文《让水永驻心中》中写道:
乌江畔的垓下,你送别虞姬,将你的战马推下竹筏,你回想起亲率江东八千子弟灭了秦朝,你回想起破釜沉舟的那次战役,你回想起当初鸿门宴时没有听从亚父的劝告,杀了刘邦,导致了今天的垓下之围。你痛恨刘邦的卑劣,四面楚歌葬送了你西楚霸王的英才伟志,在一片如潮的冲杀声中,你砍倒几名汉军将士,远远目送你的宝马已渡过江心。你满目荡漾着悔恨,提剑划向自己的脖颈,一注热血直冲天空!
乌江的水,感慨横生的水,爱恨交织的水!
小作者妙将史实融入文中。作者对历史事件的了解是比较深刻的,在文中巧妙地融入了“垓下悲歌”这个历史事件,并从这事件中都找到了水的作用和意义。历史给人深思,历史给人启迪,关注历史,从历史的血库里提取文化基因,让人在你的文章中感受到历史的底蕴之美。
3.渗入文学底蕴,以增添飞扬的文采。文学底蕴是指文章从古今文学作品中吸取素材,或扩展细节,或演绎情节,或新编故事,以表达新的主题。如福建宁德中考满分作文《感谢文学》中写道: 告别了古典文学,如今的我极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文学。我喜欢余秋雨的文字,真诚且壮美。《行者无疆》是一种高远的理想;《千年庭院》则是一个王朝的背景;《山居笔记》焕发着智慧的光芒;而《文化苦旅》带我追寻了中国的文化,同时也引发了深沉的思考:文化啊,历史,难道寻找你的道路真是如此艰难吗?我不禁与余先生产生了共鸣!感谢余秋雨的文学,让我由感性渐渐趋于理性,我希望我也能成为一名思考者。
小作者用灵动的语言进行诗意的表达。这是一篇文采飞扬的满分作文,考生紧扣“感谢文学”行文,这里写“感谢余秋雨的文学”,“让我由感性渐渐趋于理性”,行文自由灵活,穿插巧妙。灵活的引用,不仅增加了文章语言的诗意和韵味,巧妙地展示了考生宽广的阅读视野,也增加了文章的厚实的底蕴,使文章蕴涵隽永,有着极强的感染力。文学魅力,永远都会像七色彩虹一样明丽、灼艳,让我们从中深深地感受着文学艺术的真诚、丰赡与纯尚。
4.嵌入民俗底蕴,以凸现民俗的地方魅力。民俗底蕴是指在文章中表现出民俗文化特征,将生活中的文化传统精炼地表现出来,使文章富有较强的民俗文化气息。如甘肃兰州中考满分作文
《兰州的韵味》中写道:
提起兰州,人们首先会赞美兰州的牛肉拉面。清代诗人张澍就曾这样赞美“马家大爷牛肉面”:“拉面千丝香,惟独马家爷。”凡是来兰的朋友,都要尝一尝这独具特色的牛肉面。“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是牛肉面的五大特色,也是衡量牛肉面质量的标准。别看就那么一团面,在拉面师傅的手中,一眨眼功夫就可以拉出大宽、宽、韭叶、二柱子、二细、细、毛细、一窝丝等十余种不同形状的面条。兰州人吃牛肉面多半不太讲究斯文,就地一蹲,唏溜溜,一碗面即刻下肚。这也显示出北方人的特点──不拘小节,豪迈洒脱。
兰州的牛肉拉面是兰州特有的民俗文化。这里通过介绍兰州牛肉拉面的五大特色、拉面形状、吃面人性格等几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本地民俗文化的推崇和赞美之情。品诱人美食,赏魅力民俗,领略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使你的文章有地域特色,富有个性色彩。
5.引入文言底蕴,以展示深厚的语言功底。文言底蕴指用文言文进行写作。如上海中考满分作文《记住这一天》中写道: 当年唐山,天地不仁,生灵涂炭。悲歌彻地,血染尘寰,军民鱼水,相濡以沫,奋展人力要胜天。30年后,新城崛起,废墟不再。
这里的文字大气浑厚,力有千钧。写唐山地震时,用了不少文言
短句,句式整齐,节奏急促,较好的反映了人间的温暖的情意。精致、古色古香的文言短句,底蕴丰厚,让人击节称赞。
总之,浑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充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是中考“文化作文”永远的追求。或以文化的眼光打量事物,或以文化的心态议论自然社会之哲理,或以文化的理性批判时代的假丑恶,或以文化的智慧表现真善美,或以历史文化名人的言论或事迹证明观点,以显示你的文化积淀,以使你的文章悄然增值。
文化作文句段写作方法
文化作文芳香灿烂,美不胜收,那么文化作文在句子、段落和篇章组合上有哪些规律?它们鲜活的美丽是如何产生的?这些美丽 的彩虹在层次上有无高下之别?我们在写作中该怎样遵循和利用这些规律来创写美的句子?
底蕴成句、完善语段
【温馨点拨】:
底蕴成句是把含有文化底蕴的内容表达成句。底蕴成句有三种情况:
一是将某一句诗或文句直接引用或化用,使之成为一个句子。它是底蕴写作的基础。作文的题目、题记、小标题、正文都可以直接引用和化用古诗文,丰富作文内涵,增加作文 文采。如:①“美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②“美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③“美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感觉古诗里的动植物带着古典的美,又复活在大自然中,装点今天的生活。
二是将历史人物或文学人物广为人知的事迹或细节用简洁的语言排列出来,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和理性的认同。如:①“命运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啸。”②“命运是屈原留在汨罗江畔的那一 串串沉痛的叩问。”语言的弹性浓缩和锤炼了诗的形象,那声“仰天长啸”和“沉痛的叩问”穿过历史的隧道,压迫读者的心灵,思 索命运的真谛。
三是将相关历史人物与表现该人物品质、思想或性格等特点的诗文句子相结合,共同表现文章主题。第三个层次是将诗句割裂,分开引用,或截取两句诗的部分组合在一句里。如:①“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②“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③“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④“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⑤“思念使女诗人瘦比黄花”。⑥“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 梦还乡相顾无言垂泪千行”。⑦“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化用给人的审美刺激是多重而深刻的。它把古诗还原成 生活的同时又提升和诗化了生活。
锤炼语段,才能完善语段
例如:
经历了少年的意气风发、锋芒毕现与青年时的思考,人,终于要真正成熟起来了。他不再像年少时那样刺目得不可接近;他开始散射出圆润柔和的清辉。他渐臻圆满。黄州的苏东坡不再是那个
傲世的才子,或高高在上的官员,他回归成了“寂寞东坡一病翁”,他只是一个淳朴真挚的文人。他在赤壁怀古,在林间穿行;他不再计较仕途上的得失,他的眼界已经由平面的当下扩展到立体的古今。他的内核充实了。他敢于吟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坦然地在山路上行走。他的前后《赤壁赋》,成为中华文化中不朽的篇章,被一代代地传诵。这便是真正的成熟。不是抵抗,不是愤怒,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如山间的朗月,圆满 无缺,向世间洒下清朗的光芒,却自生自落,不因外物而随波逐流,这就是人生的大境界。
第二篇:时评类作文指导
一、什么是时评?
“时评”是“时事评论”与“时政评论”的略称,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
“时评”可以取材于新闻报道,对新闻事件和人物发表议论,也可以就“身边”事、“心头”事发表意见,只要是关于当下的(现在进行时)意见,就是“时评”。
二、时评写作的特点:
1、讲究“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尤其要注重准确性和说理性。
2、在写法上,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
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就事论理,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
3、在命题上,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三、时评写作的方法: 写作模式一: 引--提--议--联--结
1.引用原材料。
对于短小的材料可以全篇引述,对长的材料应该作恰如其分的概括并作有针对性的引述。材料的转述应作一些技术加工,凡材料中与论点关系不大或毫不相干的内容都要淡化或删去,而材料中与论点密切相关或明确表达观点的内容则要强调和突出,达到“论点源自材料,材料生发论点”的要求。2.提炼论点。
“提”就是从引述的材料中提炼出“感想”,即中心论点。具体来说,在引述材料后,紧接着用一个句子点明中心论点。这一步十分重要,关系到文章的成败,并且要是非明确,褒贬分明。3.议论分析中心论点。
“议”则是从多个角度分析材料,或揭示其根源,或阐释其意义,或剖析其谬误。可借用议论文中的正反对比、假设因果、点面结合等论证方法。
4.联系、引申、类比一般事实。
“联”就是“引申”、“类比”,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特别要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文章内容是否充实,是否具有针对性,关键就在这一步。
原材料再丰富,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点,一个小小的点,是“沧海一粟”,如果再联系社会现实,这就像摄影机镜头画面定格后又逐渐地放大、放远、展开更广阔的背景一样,使得文章的内涵更丰富、更广阔。能使读者由衷感到从材料内提炼出的观点确实有意义,令人信服。是从“小”到“大”的深化。5.照应开头,强调论点。“结”就是收束全文。可以借用名言,再作概括;或诗意点化,升华论点;或寻找对策,倡议劝勉;或总结全文,呼吁号召……一句话,就是使结尾回扣材料,照应开头,深化中心,使文章浑然一体。例题1:据媒体报道,今年9月1日开学后,一些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的学校发现,新初一的语文课文中,有些篇目被更换,其中包括鲁迅的《风筝》。一些专家解释原因说“鲁迅的文章过于深刻”。对此有人忧虑,有人遗憾,有人觉得很正常……这让人不禁想起这几年“鲁迅文章大撤退”的类似新闻,一旦有鲁迅作品撤换就会引起广泛讨论,被反复提及。范文示例: 撤退中的变革
“鲁迅文章大撤退”这一曾经仿佛不可能的变化,现如今却真真正正地上演了。
每逢变革,必有人跳脚,有人大骂。这一次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为此忧虑者层出不穷。而对于专家“太过深刻”的解释,更是遗憾之声充耳不绝。
然而,再多的反对也遮不住这一变革带来的希望。鲁迅,那个神坛上的伟人,已经走下来了。虽然他的作品从来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但那犀利的笔风和深邃的思考毕竟属于那个遥远的时代。
曾经的中国,因鲁迅的文章而有了一扫阴霾的勇气。可是现在的社会已不是一片黑暗。阳光下的孩子们,如果从小便“横眉冷对”,他又怎么去面向光明。鲁迅的文章批判的手法太过锋利,让懵懂的孩子们执此利刃,只会伤人伤己。
科技上的进步依赖改变,《物种起源》可以从生物“圣经”被打到“不完全正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在改变世界之后,被新的理论所取代。真理永远在下一篇论文中。
科技如此,社会亦如此。从马克思理论到毛泽东思想,再后来治国方针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变化。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一条理论是错的,改变是为了选择适合时代的暂时真理。
思想的变革虽不是科技和社会所能简单相比的,但就发展与改变的必要性来说,又是遵循这一普适规律的。鲁迅的思想,作过中华民族的北极星。但已经迈进黎明的我们,对于那“过于深刻”的文字,应该去批判的继承。很明显,孩子们还没有那个能力。
曾经普及鲁迅的原因,是中国太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了。而现在的社会,充满了批评和谣言,甚至远超现如今的缺点。这时再培养出一批愤青,显然是弊大于利的。
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于思想上的改变。“鲁迅大撤退”是一种表象,而这种表象所体现出来的正是一种从初等教育开始,指引下一代中国人思想发展转变的改革。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千年前的圣人对于礼乐的崇拜已被淘汰,但他的一些思想,例如对于变革的追求,却依然伟大。鲁迅,也应该走上这么一条路。未来的孩子们,大概只能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来认识伟人鲁迅了。而他的思想,则应是被致力于社会学研究的学者反复咀嚼,以取其精华。让鲁迅撤退吧,让思想改变吧,让社会进步吧。否则孩子们太累,社会也太累,就连鲁迅也该累了。写作模式二:
除了“联”,驳论与归谬也是时评中运用比较多的技巧。这种时评作文,往往在材料中有针锋相对的观点,这时采用的结构就稍有变化:先破后立。
所谓“先破”,即批驳对方错误,可以驳观点、驳论据、驳论证。尤其以驳对方论据的虚假、论证的可笑用得最多。
所谓“后立”,指批驳对方错误之后,再水到渠成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确立自己的观点。
例题2:中学校园里时下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几乎成了中学校园里师生的“共识”。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3篇,更是引起疑惑:鲁迅的作品真的过时了?一时间,陪伴几代人成长的鲁迅作品,竟然在校园里面临尴尬的境地,是去是留,争议不断。范文示例:
鲁迅不能远去,更不能删去
中学生随便杜撰的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害得鲁迅先生不轻。有些人就借这句话,想删去鲁迅先生的作品,减少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分量,我看是一种轻率不理智的表现。
大家可以推敲一下中学生的这句顺口溜,怕文言文,我们就要把文言文给删掉?怕写作文,我们就不写作文啦?显然不能。学生所怕的,反而是最有用,最应该加强的。传统国学不要啦?文言文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难道因为学生一句不太负责任的顺口溜就轻而易举的删去?写作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难道因为学生惧怕,我们就不训练写作,就不再运用写作?就取消平日的作文训练?显然十分可笑荒唐!学生毕竟年幼无知,其意见也不定就正确,完全跟着学生感觉走,这是很明显是愚蠢不明智的。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文章?看看学生读的课外书籍,你就会明白个大概。学生喜欢智慧背囊式的精悍的小美文,学生喜欢有浅显道理的所谓哲理故事,学生喜欢让人心动的情感故事,喜欢《读者》、《青年文摘》等刊物选载的新潮时尚文章。如果你细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学生喜欢的这些快餐式的美其名曰的美文,实际价值不是很大,最多给人一时的心动,不会长久的影响你。这些文章看似美,实际经不起咀嚼,也不会被历史沉淀下来。这些文章,阅读难度不大,语言华丽精彩,学生乐意读。所以,学生在阅读学习鲁迅先生那些有一定历史感现实感的文章时,就要费一点事,就觉得有难度。学生阅读,不想费事,不想费脑子,想的是轻松。很显然,这是有害的。快餐式文化作品,冲击了鲁迅,冲击了那些有一定难度的经典文章。
鲁迅先生的文章,已经被历史证明有着很高价值的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不仅属于那个特殊的时代,也属于今天和未来,所以根本不存在过时的问题。有人说,鲁迅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可是,有谁不是时代的产物?谁能超越时代?脱离时代?
因为鲁迅关心社会,关心广大的民众,所以文章带有时代的色彩,留下了时代的烙印。鲁迅的作品是反映现实的,揭露现实的。可是,现在的很多中学生不关心现实,不喜欢看现实主义的作品。学生所喜欢的那些新潮的美文,往往不痛不痒,无病呻吟,和现实有很大的距离。实际上,这是很危险的。
而对鲁迅作品的畏惧和后怕,完全是学生以讹传讹的误导,是对鲁迅作品的误读。这句不负责任的顺口溜,伤害了鲁迅,也坑害了广大青少年。让学生远离鲁迅,不仅是一个天大的错误,而且是实实在在的无知。不是鲁迅作品失去了价值,失去了应有的历史地位,失去了市场,而是我们有些人的误导和错误教育,影响了鲁迅的存在。
我们已经十分无知,我们不能再错。让鲁迅留下来,不容商量!
四、时评写作训练:
9月26日,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公认“四大名著”是经典,但是这个经典真的就适合孩子吗?秦春华认为,《水浒传》里满是打家劫舍,落草为寇,占山为王的故事,少年人血气方刚,心性未定,难免不会猴儿学样;《三国演义》中充斥了阴谋诡计,权术心机,尔虞我诈;《西游记》从根本上讲述的是佛法和人生,其隐含意义极为深远宏阔,远非孩子所能理解,其中蕴含着浓郁的佛教色彩;而《红楼梦》中的“色”“空”“幻”“灭”不利于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任选上面两种写作模式,列一个不少于200字的写作提纲。(要求“引”、“提”、“结”必须是完整表述,中间“联”或“驳”可概述。)
第三篇:关系类作文指导
关系类作文指导
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刘步春
【小 引】按照哲学的观点来看,世界是联系的,万事万物都是关联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所以,有人说,这是一个关系的社会,更是一个关系的世界,哪怕宇宙也是一个关系的宇宙。
无论什么人,生活在“剪不断”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中,都必须面对、研究、调节、利用这复杂的关系,不“理”不行,“理还乱”也不行,“理”而不乱才能应付裕如,进而把关系作为一种潜在的、巨大的资源加以充分的开发和使用。在关系中自由,在关系中生存,在关系中发展。
于是《树木·森林·气候》,于是“感情亲疏对事物正确认知的影响”,这一些关系类的高考作文题也就堂而皇之地摆到了涉世尚浅、肩头脆嫩的考生面前。跳不开,绕不过,否则别想顺顺当当地“跳龙门”。
【题 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有人说:成年之牛怕老虎。似乎怕不怕虎,与涉世深浅有关;或者换句话说,涉世的浅深与勇气的有无密切相关。
你的看法如何呢?请以“涉世浅深与勇气的有无”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说明:此题为2004届苏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作文题,此处略有改动)
【提 示】
单一的对象或个体无所谓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事物之间才存在这样那样的关系。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是关系;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是关系;有关于事物的影响或作用是关系;一方是另一方存在变化的原因、条件是关系;人和某种组织之间的联系、身份、性质是关系;两个事物之间其中的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方式以及感受状态也是关系;各种关联,相互的牵涉等都是关系。社会学中,关系是一种基础;经济学上,关系是一种资源。
作为话题作文中的关系类命题呈现的形式往往是在材料中或在提示性的话语中,当然更多的是在提出的话题中涉及到两种乃至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事物(词语、概念或者短语、判断等),换言之,就是将这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对象合并在一起,用“和”“与”“对”
等连词或介词联结起来,形成一个话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关系型“话题”。如“涉世浅深与勇气的有无”即是如此。
面对这样的话题,在审题时首先必须将相互间存在的复杂关系从不同层面理清楚,否则,将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从何处着手呢?
搞清各自所属的领域或范畴;搞清各自本质、特点与周围世界的生存状态;更要搞清这两者在何时何地何情何景下有何联系;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是正面作用还是负面作用;是单向联系,还是多向联系,甚至是互动关联,互为条件,互为因果;显性关系还是隐性关系;是偶然联系,还是必然联系等等等等。
搞清关系之后,再从中挑选出自己准备准确表达的一种关系,进而形成观点或判断,并以此来构思作文。如果准备摆开架势以理服人,那就条分缕析、旁征博引,以巨大的逻辑力量让读者折服;如果准备迂回渗透寓理于情事之中,那就寻找象征借代、编述故事,以迷人的文学磁力来晓喻读者。
【例 文】
茅房事件
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 吴少坤
冬天一到,村里就闲下来了。男人们三三俩俩的聚到一块打打麻将,也有的往草垛旁一躺悠闲地晒着太阳。女人们也互相串门。柱子他爹闲着没事,于是就在屋后面盖了一个简易茅房。一来可以方便行人,二来为自己田里积点肥。他忙活了一上午,终于盖好了。
正当柱子他爹拾掇家伙准备收工时,村主任摇摇晃晃骑着自行车过来了,好像从镇上回来,满面红光,准是又喝上了!柱子他爹,赶忙热情地打招呼,可村主任的自行车已经从柱子家门口过去了。
但突然车子一转头,村主任又回来了!并且嘴里叫着:“你等等,柱子他爹!” 柱子他爹也只好回来,满脸堆笑地说:“主任,啥事?”
村主任打了一个饱嗝,一手指着那个茅房,“是你盖的?”
“是的。”柱子他爹笑着说。
村主任眼一瞪,说:“罚款50元!”
柱子他爹楞住了,急忙说:“这咋整地?怎么要罚50?”
村主任从车上一个包里面取出一沓纸,在柱子他爹面前晃晃说:“土地管理局刚下的红头文件。你的茅房违反规定了就要罚款。”
柱子他爹连忙说:“主任,俺不知道。俺拆了还不行吗?你就别罚了!”
主任眼再一瞪:“不行!违反了规定就得罚!”
柱子他爹没法,好不容易才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了50元。心想,都怪自己倒霉,盖个茅房也盖在了老虎的屁股上,这50块就当给老虎他娘送终了。心里一万个不痛快,但他还是笑呵呵地把钱递上去了。
柱子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心里想着,总得想个法子瞅个机会,整一整这个村主任。谁知道,村主任突然便急,往家赶已经来不及了,看了看四周就柱子家刚盖的茅房近便,于是他就得意地享用起来。
柱子脑子一转,回屋找来一块木板当牌子,在上面写上“大便一次100块”放在了茅房的门口,又手拿一把柄子长长的粪勺,站在了茅房的门口。
主任爽完后,一脸轻松地站起来,边提裤子边往外走,可被柱子用粪勺挡住了,柱子用手指了指牌子,村主任瞟了一眼说:“怎么拉屎还要钱呀!”
柱子笑了笑说:“你拉在别处,我管不着!但拉在这里就得100,不然你就用粪勺挖走!”村主任见柱子这个一副不把他放在眼里的横模样,心想,这小子是在寻私报复,今天不出血,看来是走不了。万一被旁人知道,又是多没面子的事。就拿了100块甩下,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柱子他爹知道了。“你这小子,我们还要找他批宅子了,你得罪了他,我看你以后到那里盖房子?”柱子不屑地说:“大不了不盖!”
果然村主任一直不批给柱子家宅子地。但柱子更潇洒了,出去打工了!听说在外面混的不错,还买了房子,要把柱子一家都接过去呢!
据说搬家进城那天,柱子他爹在自家的茅房前站立良久,最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点 评】
面对“涉世浅深与勇气有无”这一关系复杂的话题,正常的思维总是在说理,或同意“有人”的说法,或不意,或者分析其中的特殊情况,当然更可以说得相反。而吴少坤同学非常机智,借用了一则笑话材料,演绎了一番情趣横生的生活故事,以茅房事件为主体,塑造了父子两代人的不同形象,用文学的笔法回答了自己对“涉世浅深与勇气有无”这一话题的见解与认识。结尾处柱子他爹的长叹又是精彩之笔,意味深长。这些,正是此文能获得所有阅卷老师一致好评的重要原因。
【强化训练】
1. 阅读下面内容,根据要求作文。
最近,一本名为《我平庸,我快乐》的书被许多人摆上了案头。在书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女儿成长中的许多趣味琐事,由衷地表达了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拥有庸常而快乐的人生——作者称之为一种“新型育人理想”,并因此而认为:“追求为痛苦之源,平庸为快乐之本。”你同意这种观点么?
请以“平庸与快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华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人们就把专心致志于做事,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华伦达心态”。
联系现实生活,请以“成败与心态”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3. 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你的看法如何?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第四篇:漫画类作文指导
漫画类作文指导
1.谋篇---organization
Step1.Description
As is vividly shown in the picture,As can be seen in the picture,In the picture, there are…
The picture shows a common phenomenon.……
Step2.Analysis
1.What are the reasons for this phenomenon?
2.It seems very ridiculous that…However, this kind of story is performed everywhere.3.The picture shows that…It is the exact reflection of…
4.The picture indicates that we…/Nowadays, i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that…
5.This is a ironic(讽刺的)cartoon which describes vividly a kind of common phenomenon among……
Step3.Solutions
As far as I’m concerned/In my opinion,From my point of view, …
It is high time we took some measures
to put an end to this phenomenon./
Immediat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laws to…
The media should appeal for …
We should raise people’s awarenessof…
Everyone should make great efforts to…
Only in this way can…./Only if…, can we…
第五篇:写景类作文指导(本站推荐)
写景类作文指导
怎样才能把景物写出特色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世界上的景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同样是山,但山与山的形态不同;同样是水,而水与水的姿态各异。如,南方的山与北方的山、冬天的山与夏天的山,江河的水与小溪的水各有特色。即使是同一时间的同一景物,因观察的人、观察角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观感,这就是苏轼笔下所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不管如何,任何景物自有其自身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指此一景物不同于其他景物的独特的个性。把景物独特的形象通过叙述、描绘再现出来,尽可能使读者对你所描绘的景物有亲临其境之感。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了突出天气变化的过程,就着力描写了杨柳的动态:“一点风也没有时——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有一点凉风时——枝条微微动了两下;风大起来时——柳条横着飞。”通过杨柳的动态显示了风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而对暴风雨降临时其它景象的变化,作者作了简略处理。这样,抓住特征,既形象地表现了天气变化的过程,又避免了描写的呆板重复,使得文字准确而精练。
二、调动感官,把景物写活。
感受景物需要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每种景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音响、气味、姿态、质地等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去感知,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听,用鼻闻,用手摸,多方面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感受事物的特征。既观其形与色,又听其音,嗅其味,“色、香、味、形”俱全,从而描写出景物的特点。朱自清的《春》正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去感知春天,敏锐地抓住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特点,从而把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描写得细腻精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时间顺序,比如写一棵树,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它在各个季节的样子;一种是空间顺序,例如我们描写一座山峰,就可以写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近处看它是什么样子,或者从上看是什么样子,从下看是什么样子等。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描写济南城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小山把济南整个儿围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景物描写与作者的定点鸟瞰相吻合,自然清晰,形象准确。
四、意在笔先,注意情景交融。
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主题一般是通过“借景抒情”、“即景抒情”来表现的。要把景物写得栩栩如生,就必须把作者的独特感受写进去,应该在写景的过程中穿插作者的心理活动和直接抒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
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反映旧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时,笔下的景色是“苍黄的天空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而脑海中闪现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时,则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景物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以景促情,情景交融,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