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日报社论: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
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
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了。这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致认为,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就,为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次全会是一次从战略上对文化改革发展进行研究部署的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总结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决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再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不断推动着文化建设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无论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还是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无论是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还是文化惠民重点工程的建设,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文化发展活力,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回答好走什么路、朝什么目标迈进这个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长期战略目标。这一目标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承接。这一目标,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必将大大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凝聚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开启迈向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这“五个坚持”,指明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根本性质、根本目的、根本要求和根本动力,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遵循。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各级党委要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按照《决定》确立的目标、谋划的战略、提出的举措,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
作方式方法,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这既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
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奋斗。
第二篇:人民日报社论: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doc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明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将刊发社论《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全文如下: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了。这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致认为,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就,为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次全会是一次从战略上对文化改革发展进行研究部署的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总结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决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再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不断推动着文化建设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无论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还是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无论是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还是文化惠民重点工程的建设,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文化发展活力,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
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回答好走什么路、朝什么目标迈进这个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长期战略目标。这一目标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承接。这一目标,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必将大大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凝聚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开启迈向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这“五个坚持”,指明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根本性质、根本目的、根本要求和根本动力,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遵循。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各级党委要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按照《决定》确立的目标、谋划的战略、提出的举措,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这既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
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奋斗。
第三篇:中国如何迈向文化强国
一
世界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全球意义上的强国,这体现在它们具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能够强有力地捍卫国家利益,在跨区域甚至世界范围内显示自己的影响,并且能够率先提出和实践全球性的议题。而所有这些都需要富有创造性和远见卓识的大战略。这个大战略是体现国家使命和人类福祉、历史规定性和主动创造性相统一的愿景、制度、路径和步骤的总和,是历史视野、科学头脑、实践理性、操作智慧的高度融合,也就是大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文化实力的精髓。在阔步走向世界的历史征程中,我们庄严承诺:中国迈向世界强国之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与历史上凭借工业、科技和军事优势,建立跨区域乃至全球霸权,从而获得巨额资源和财富的罗马帝国、大英帝国等强国发展道路都不相同,也与源于基督教、希腊—罗马文明的西方国家的文化主流理念不同。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意义”;既突出自主的改革与创新,又强调各国的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既传承5000年中华文明所积淀的深刻智慧,又吸取近代以来大国兴衰的历史教训。其伟大战略意义在于,中国以及其他非西方大国的整体和平发展,可以不同于传统西方大国的发展模式,可以超越传统的不同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差异。因此,中国的大国发展之路,就需要有更坚定的文化自觉性,更强大的文化感染力,这样才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广泛的认同,才能为全人类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发展,决胜于文化自觉,决定于文化实力。
二
今天,当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时,我国新一代领导人顺应时势,提出了振奋人心的“中国梦”。可以说,这是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文化自信。中国梦根植于全体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是在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进程中形成的,它能凝聚每一个公民的理想、智慧和创造,并且让它们充分涌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梦这一概念便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文化软实力。
当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还远未完成。我国自2010年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与此同时,我们还没有塑造出为全世界所公认的强国形象。澳大利亚报纸曾经对我国的未来发展提出过三个疑问:什么时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数国家的精英都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中国来留学?什么时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更多地看中国电影、听中国音乐、读中国书籍?什么时候全球的消费者选购产品时,更多地选择中国品牌?这三个问题虽然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也发人深省。的确,当全人类面对着一系列政治、经济、生态方面的巨大挑战时,当代中国所创造的文化内容还无法在科技与创新、战争与和平、全球治理、金融危机、宗教冲突、生态平衡等全球性主题上,给本国和世界以强大的引领,还做不到为全人类特别是青年一代提供走向未来的思想制高点和人生的理想之光。而这正是我们需要为之长期奋斗的艰巨任务。
三
从建设文化强国的角度看,国家整体文化实力是一种基于核心价值观念并通过文化创造、文化生产、文化贸易、文化服务而实现的感召力、吸引力、影响力体系。要构建这样一个复合型的动态系统,必须形成强大的共同价值观、澎湃的文化创造力、广泛的文化辐射力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国家对整个文化体系的战略设计、总体动员和管理能力。
环顾全球、反观自身,增强我国整体文化实力还有一系列薄弱环节亟待突破。以国产电视动画片为例,已由1990年的4000多分钟猛增至2012年的22.29万分钟,然而,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的精品力作却寥寥无几。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断言:“中国人之所以与众不同,有强烈的自豪感,其根源并不在于近代中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经历,而在于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所拥有的悠久历史。”但遗憾的是,中华文明的丰厚遗产还远未转化成当代的文化精品。一组数据很能说明我们面临的问题:我国缺少以10种以上语言在全球发行1亿册以上的单部文学作品;缺少在全球票房超过3亿美元的电影和动画;缺少连续演出超过10年的优秀演出剧目;缺少在全球具有偶像意义的音乐、电影和演艺明星。全球具有标志性的20多个文化奖项和文化评选,如诺贝尔奖、普利策奖、艾美奖、奥斯卡奖、金球奖、普利兹克建筑奖等,我国所占的比重很少,与世界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我以为,这正是夯实我国文化整体实力的战略重点。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是创新力,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文化创新力是全球公认的文化硬通货,具有全球权威的影视、音乐、新闻、游戏、视觉艺术、工业、时尚、建筑设计等奖项,都以创新和创意作为首要标准。而激发全民的文化创造活力,必须在一个宽松自由、和谐开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下才能实现,必须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基础设施和充足投入的交汇融通中才能形成,必须有工商、科
技、金融、教育、贸易等领域的制度协同创新和要素优化组合。因此,为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我国必须以文化体制的改革和文化机制的创新为突破口,紧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潮流,结合各地的区域发展战略,不断探索更加有利于文化创新的政策、路径和方法,进一步释放全民族文化创造力的“红利”。如此,中国迈向文化强国就会大有希望。
(作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研究”首席专家、上海社科院研究员)
第四篇: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先进文化)
1、什么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必要性: ①呈现多样性的特点:文化市场色彩斑斓,文化生活多种选择
②文化市场有喜有忧、存在腐朽和落后文化
③人们文化需求特点(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
B、重要性:
①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结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②文化的作用
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公民政治素质。
b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c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3、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见课本单元探究P113)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事业,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必要性:
①地位与依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② 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重要性: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公民政治素质。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③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3)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路径: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P97
(2)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P98)
(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P99)
⑷ 主要内容: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科文,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中华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P100)
(5)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6)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依靠人民群众,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吸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共同参与。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是什么)
是建设先进文化之路,是科学发展之路,是强基固本之路,是以人为本之路,是改革创新之路。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原因?(为什么)
①决定因素:
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是由我国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3、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怎么样)
①基本要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②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④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教科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⑤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反对“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
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关系?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5、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及表现
1、文化自觉含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文化自信含义,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时代精神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生活实践源泉),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民族文化的根基)的坚定信念。
2、表现: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3、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为什么)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4、怎样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含义表现可转化为要求:
(2)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原因: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B、它科学回答了当今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C、它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D、它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3)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条件
①科学理论指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宝贵资源: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③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全面发展的社会。
⑴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
⑵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⑶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必要性: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
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③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重要性
①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②对个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践行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根本任务: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主要内容: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3)重要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4)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3、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怎样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①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
②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④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4、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本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主体)
(2)内容: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文明)社会风尚。
(3)形式:人民群众在这一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4)要求: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第五篇:人民日报社论:风雨见证伟大的精神
人民日报社论:风雨见证伟大的精神
2010年12月08日00: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对于一个伟大的国家,灾难不仅带来挑战,也历练国家能力;对于一个坚强的民族,灾难不仅意味风险,也砥砺民族精神。
今年以来,面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突如其来的特大山洪、旷日持久的特大干旱、频繁发生的台风灾害,特别是在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顽强拼搏,奋力夺取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共同谱写了中国防灾减灾史上新的壮丽篇章。12月7日,全国防汛抗旱暨舟曲抢险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召开,全面总结防汛抗旱救灾工作,表彰全国防汛抗旱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这必将激励和鼓舞灾区人民自强不息、重建家园,激励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振奋精神、不断前行。
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的斗争,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也是一次重大的检验。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砥砺了中国人民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不屈意志,展现了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坚定信念,见证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崇高品格,彰显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尊重科学的执政理念和危难时刻非凡的领导驾驭能力。
风雨见证的,是以人为本的国家精神。从“要把维护灾区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到千方百计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从国旗再次为自然灾害中罹难的同胞而降,到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迅速推进,“人”成为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理念历经抗击非典、汶川玉树抗震救灾而不断升华,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原则。
风雨见证的,是尊重科学的时代精神。党中央国务院运筹帷幄、科学指挥;各级党委政府组织有力、协调有序;广大军民合理应对、科学救援。从完善应急体系,到第一时间救援,再到形成合力应对、灾后恢复重建,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防汛抗旱救灾工作坚强有力又井然有序。只有在这种科学精神的支撑下,大灾之年才能书写大发展的奇迹,机遇面前才能书写无愧于历史的篇章。
风雨见证的,是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面对严重的水旱灾害,上下一心、干群一心、党群一心、军民一心、前方后方一心,凝聚起无难不克、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无论是八方驰援的人间大爱,还是舍己为人的坚定从容;无论是忠于职守的高度责任,还是共克时艰的戮力同心,都为民族精神赋予了新的内涵。只有继续弘扬和发展这样的精神,和衷共济、团结奋战,我们的事业才会不断兴旺发达,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繁荣富强。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未来征程上,我们必然还会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坚信,这种风雨锤炼的伟大精神,不仅在应对灾难时显示出磅礴的力量,同样会在更为漫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凝聚起当代中国发展的合力,释放出更为持久、也更为强大的力量。
(责任编辑:刘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