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合我国文化软实力现状谈谈如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现状: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拥有许多优秀的文化成果,但却没有把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强有力的文化竞争力。时至今日,我们每年却从国外进口大量的书籍和影像制品,年轻人喜欢看美国的大片和日本的动画片,而我们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远远不及进口电影。
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一大力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华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古代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居于世界强国、文化大国的地位。所以,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和信心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立足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扎根于本国文化,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气候。
二打造民族品牌。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然而,随着各国思想和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流和竞争,好莱坞电影、韩剧、肯德基、“日韩流”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影响着我们。面对国外文化的强大攻势,打造属于我们民族、国家的品牌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大力发掘我国文化当中的优秀因子,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结合自身日益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强势推出民族品牌,努力减小文化逆差现象,真正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三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我们要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包括巡演巡展、汉语教学、学术交流和互办文化年等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积极主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中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负责中国文化在外的推广的机构,加大中文输出力度,在世界重要城市树立带有民族文化标志性的景观,通过国内一流大学的访学活动、留学生交流制度、学术作品等途径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总体来说,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在目前情况下 ,我们应该制订适合国情的发展计划,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打造民族品牌,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同时,积极参与文化对外交流活动,积极施行平等互利、友好的文化外交政策,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第二篇:结合我国文化软实力现状谈谈如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结合我国文化软实力现状谈谈如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外文化软实力是指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它是相对区别制度、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等因素而存在的软实力形态。在加强文明的影响力方面,中国具有一定的独特优势。但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资源在方方面面都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清除了这些绊脚石,中国文化才能在通向强势文化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一、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很快。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基础弱、经验少,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第一,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华夏五千年文明孕育出大量的文化结晶,如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理念、琴棋书画的艺术才能,四大发明更是令世界为之惊叹。然而,事实的情况却是:人们渐渐记不起《道德经》,传统的文化节日受不到人们的重视。中国虽然拥有这么多优秀的文化成果,但却没有把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强有力的文化竞争力。
第二,文化逆差现象严重。
文化逆差,是指中国的文化贸易出口少于进口,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赤字”的现象。中国出口到国外上映的电影可谓凤毛麟角,而国外利用中国文化元素拍成的电影在中国市场上却赚到盆满钵满,《花木兰》、《功夫熊猫》就是最好的例子。不难看出,中国在文化贸易这一块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赤字”,这不得不让我们担忧。其实,在中国深厚文化的孕育下,不乏许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然而传统文化的背景不同以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给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竞争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使得我们的文化没有占据有利的条件,没有发挥其所具有的潜能。
第三,文化人才缺失,竞争力不强。
在我国文化对外交流的过程中,专业文化人才的缺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现在我国文化软实力还不够强的一个原因,不是我们缺乏形成软实力的文化资源,而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我们不了解海外受众的需求,不了解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不善于运用国际经验和惯例来传播中国文化。因此,大力加强对专业性文化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对策
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并及时改进,势必会影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整体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综合国力的提升。因此,采取必要措施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的水平势在必行。
第一,弘扬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动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兄弟姐妹在这个大家庭中团结互助、融洽相处,共同孕育了我国独特的民族精神。在发展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倡导民族精神中优秀的、积极向上的优良传统,摒弃那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趣味低级、违反社会发展和科学规律的不良成分,这样,民族精神才能真正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打造民族品牌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武器。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广大博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面对国外文化的强大攻势,打造属于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品牌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大力发掘我国文化当中的优秀因子,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结合自身日益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强势推出民族品牌,努力减小文化逆差现象,真正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第三,发展人才教育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从初级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开设了文化艺术领域的相关课程,并且还成立了专门的艺术院校培养专业文艺人才。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喜爱更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这些都是我国文化的吸引力所在,也是繁荣我国文化事业的夯实基础。可见,文化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文化的长期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水平提供了后备军。第四,开展文化外交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
中国文化“软实力”要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文化外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外交为我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进行交流构建了平台。中国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保持着不同形式的文化交往,与数千个国外和国际的文化组织有着各种形式的联系;中国的学生到世界各处或者与来自五湖四海的留学生们进行思想文化的交流等,这些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优秀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对于吸收和借鉴世界的优秀文化,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产生了深远的作用,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增进和巩固友谊的重要手段。
总体来说,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处于初始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在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牢牢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制订适合我们国情的发展计划,传承民族精神,打造民族品牌,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教育事业。同时,积极参与文化对外交流活动,积极施行平等互利、友好的文化外交政策,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谈谈你对十八大报告的认识和体会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之前,开宗明义地表示,不念全文,只集中讲要点,传递出“务实”新风,同时也为全党转变会风、文风、作风作了很好的表率。我通过新闻、报刊和网站对这个重要报告进行了了解和自我学习,并结合相关时政资料以及自己思想觉悟和行为的实际情况,谈谈我的认识和体会。
通过学习十八大会议精神,我感触颇深,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纵观十八大报告要点,语言朴实、论述精辟、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观点深刻,是党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的系统总结和全面部署,是全党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成功典范。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科学地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基本经验,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关系中国未来的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十八大的召开必将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胡.锦.涛同志的报告有四个特点:第一,旗帜鲜明。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主题明确。集中体现为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报告全文贯穿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思想。第三,富有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有两大主要创新:其一,通过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新的概括。其二,对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特别是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第四,积极务实。报告着眼于当代中国社会的阶段特征,致力于研究解决当代中国重大现实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军队建设以及党的科学化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这些部署是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学习要注重把握“实”质。党的十八大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学习党的十八大,就要从认真研读党的十八大文件入手,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准确把握十八大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自觉主动地把思想意识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始终坚持和不断发扬的优良作风之一,是我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持久战斗力的关键所在。学习十八大就要把理论结合实践,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只有学以致用,坚持用十八大精神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
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是每一名党员的责任与义务。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深刻体会到当今社会在不断变化,大学生作为整个社会的生力军,只有我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整个国家才能更强更好的发展。作为学生,首要的任务仍然是学习,要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时刻关心社会需要,用这一点来作为发展的风向标。理论结合实践,多培养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发觉创新意识,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自身,我们应脚踏实地,认真学习这次大会的会议精神,将其中的深刻内涵化为自身的原动力,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三篇: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
当今社会,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利用”和平与发展”这一战略发展机遇期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世界竞争力。软实力对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都是重要的参照。一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和发展。而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缓慢。受重视程度低,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
文化看做是“软实力”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文化是一种可以和政治、军事相提并论的,可以对国家的政策和发展起巨大作用的因素.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中国虽然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但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我国虽是文化大国,但却不是文化强国。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广大博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然而,随着各国思想和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流和竞争,我们看美国好莱坞的电影、韩国的电视剧,日本的动漫,吃肯德基、麦当劳,穿NIKE、adidas可是走出中国,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是否也接受我们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又或者是所谓的”中国大片”呢?相比于国外文化的强大攻势,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却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仍处于“原生态”状态,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我们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改造。但这也不是完全的否定了中国在提高软实力方面的一切努力.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1年的上海世博会都为我国在宣传本国文化上打开了新的窗口,这两次盛会都在世界上掀起了一阵”中国文化热”.为推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而最近几年,我国也逐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传统文化热,表现为国学热、读经热等,孔子学院办到了国外。但我们必须理性对待国学热,不能刮风要古为今用,使其成为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动力和根基。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是多元的,世界上各个民族、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都为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开拓的视野,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学习、借鉴、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先进文化。同时,要在借鉴吸收中有所创新,不断丰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使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通过各种媒体传递到世界各地。
第四篇:浅谈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浅谈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意义上的国与国之间的对抗几近消失。今天,我们看到的争夺和对抗更多和更广泛的表现形式是非热战式的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文化产品的侵入。这种新型的以文化软实力为核心的对抗方式取代了硝烟弥漫的传统战争,借助信息化时代的狂飙列车,各国纷纷挖掘自己文化传统里那些曾经貌似朴实的价值观、生活态度、文化视角、思维方式等等,积极介入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中。“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新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一、文化软实力及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
(一)中外关于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约瑟夫•奈认为国家综合实力是由硬实力和软实力两部分构成的。在他看来,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都是有形的硬实力,国家通过硬实力来诱惑或者逼迫他人顺从本国意志;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文化、意识形态和国际制度,它的实现是通过一个国家的公民的有意无意的、感情的和理性的,强制的和习惯的、宗教的和世俗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作用,以此展现这个国家或民族的整体形象、民族特征和精神风貌。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个国家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导向力、吸引力,如果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具有吸引力,其他国家就会乐于效仿。
虽然约瑟夫·奈首先提出来软实力的概念,但是对软实力的强调不是今天才有的战略思想。中国古代兵家之集大成者孙子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思想,体现的就是依靠文化感召力使民心归附的和平征服,较之武力赤裸裸的逼迫,人们更愿意通过主动寻求适合自身的文化土壤找到安全感并给予充分的信任。“它强调与人合作而不是强迫某人或某国的意志,是一种能够影响他人喜好的能力。”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指的是一国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在周边国家或世界范围内吸引大量的追随者,这些追随者接受和模仿该国的行为,以该国的文化框架修整和构建本国的文化,进而形成文化心理和文化表征上的相似性。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分析
有报告显示,尽管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增强,但中国在亚洲的软实力综合指数,依然落后于美国和日本。这意味着,中国持续增长的经济和军力,并没有充分转换成软实力,去帮助提升中国在亚洲和世界中的间接影响。大国崛起是综合国力的崛起。中国要成就其大国地位,不仅仅只是GDP 的快速增长、国家军事力量的逐步强大,同时也需要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国家形象的改善、全球责任的担当等软实力因素发展,因为软实力不仅能助推中国国力的迅速提升,也能为日益崛起的中国赢得世界的认可、接受乃至欢迎。从经济总量、军事实力等硬实力方面计算,我们已经具备了一个大国应有的实力,可是相对于硬实力的“硬”,软实力的滞后和萎缩会逐渐把中国的发展带入歧途。中国拥有令世人羡慕的漫长历史,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中国文化曾一度是东方文化的典范和楷模。但是时至今日,我们每年却从国外进口大量的书籍和影像制品,年轻人喜欢看美国的大片和日本的动画片,而我们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远远不及进口电
影。种种迹象表明,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一)文化软实力的强弱是塑造一国国际形象的核心因素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实质上就是运用非暴力和非强制性的手段,潜移默化地塑造本国的国际形象。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的外部公众对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要素的一种综合认识与评价,是一个国家过去的所作所为给国际社会留下的关于该国的意志、决心和能力的印象,国际社会中的其他国家正是根据这一印象来回应该国的行为并藉此预测其未来行为。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形象制胜的时代,国际形象的形成主要依靠该国文化传播的信息来体现,各主要大国均将国际形象视为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并加以塑造。
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单纯的硬实力的显性对抗,在和平年代里,文化软实力的渗透和侵蚀逐渐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
(二)文化软实力决定一国的凝聚力
目前世界上有二百多个独立主权的国家,除了像日本和韩国这样民族成分比较单一的国家,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中国同样属于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把这么多民族凝聚在一起的核心力量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特质是追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中国人自古以来尊重差异,笃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对不同文化持宽容和吸纳态度,世界三大宗教在中国这片沃土上都得到了应有的发展和尊重,并最终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
三、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坦白说,在当下西方文化广泛渗透的境况下,如何在国际竞争中为中国文化占据应有的位置和发挥该有的作用,成为当下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差距最大的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军事实力,而是各种软力量。在各国日益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今天,探索出一条基于效率的提升文化软实力之路,已成为中国振兴民族、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伟大复兴的当务之急。
(一)大力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古代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居于世界强国、文化大国的地位。所以,在西方国家汹涌的文化攻势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和信心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让国人从西方虚伪的民主论调中清醒过来,立足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扎根于本国文化,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气候。
(二)重视和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已成为潮流与趋势。西方文化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发展,也与其高度的文化产业化密切相关。中国应当借鉴国外经验,通过文化产业集群以及文化产业链条的延伸,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与其他产业相比,文化产业有更强的关联性,因而文化产业集群化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这也是被国外文化产业实践所证实了的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如美国闻名于世的好莱坞影视娱乐业集群等就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范例。
(三)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我们要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包括巡演巡展、汉语教学、学术交流和互办文化年等,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积极主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中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负责中国文化在外的推广的机构;加大中文输出力度;在世界重要城市树立带有民族文化标志性的景观;通过国内一流大
学的访学活动、留学生交流制度、学术作品等途径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文化走出去不仅仅局限在对外宣传和友好交流的框架内,更重要的是按照市场法则进行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在竞争中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注重文化产品输出、大力扩展国际文化市场,是发达国家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文化的品牌效应能更好的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美国的电影产业、法国的出版产业、韩国的电视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英国的音乐产业都形成了各自的标志性品牌。实施品牌战略,从自身文化资源的特点出发,进行明确的战略定位,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是提升文化竞争力的题中之义。
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是当下我们文化事业的核心工作之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只有增强文化的吸附力和凝聚力,才能给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使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
第五篇: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提升当代中国软实力
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而软实力则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在当前全球化浪潮、信息革命和网络时代的大潮下,硬实力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软实力则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超越时空,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和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但是在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下,中华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与竞争中却处于弱势,文化软实力展示和运用不足,民族文化面临着被侵蚀和渗透的危险。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各国纷纷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主要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强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广大青年学生应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抓住难得机遇,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中华文化、迎接新挑战的重担。
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要借鉴世界文化强国的发展经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更好地把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渗透和体现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传承弘扬名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外国有益文化成果,大力推荐文化创新,始终保持中华文化得民族性、包容性和时代性,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活力、魅力和生命力。具体还要做到:
1.多方位传播,提升文化感召力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汉文化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物质成就与思想底蕴。以中国传统元素为创作源泉,诞生了一批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灵魂的精品,借助奥运会等各种大舞台,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将汉文化传播到世界。
2.多维度实践,增强文化凝聚力
李光耀曾指出:“只有在其他国家羡慕并期望模仿一国文化之时,其软实力才得以实现”。只有当一种文化在实践中发挥促进国家社会进步的良好效能时,他国才能信服,进而对其心向往之。如果在本国失去生命力,在国际社会就自然会失去吸引力。这就需要国家拥有强大的文化凝聚力。文化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所具有的聚集、团结和组织全体成员的向心力,是保持国家统一、内聚稳定的内聚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
3.多元化沟通,促进中西文化交融
多元化的沟通,为国家提供了绝佳的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契机,有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感
召力,增强文化凝聚力,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为进一步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新思维、新理念和新途径。